A. 第66屆威尼斯電影節獲獎名單
主競賽單元
獎項 獲獎者
最佳影片金獅獎
《黎巴嫩》(以色列)
評委會大獎
《心靈廚房》 (德國)
最佳導演
施林·奈沙 (《沒有男人的女人》德國)
最佳男演員獎
科林·費斯 (英國)
最佳女演員獎
克塞妮婭·拉帕波特(《雙重時間》義大利)
最佳編劇獎
《戰時生活》 (美國)
最佳處女作獎
《遭遇》 (菲律賓)
最佳新人獎
傑思敏·特麗卡 (《偉大的夢想》義大利)
最佳布景獎
《無主之人》 (法國)
地平線單元獲獎名單
獎項 獲獎者
地平線單元最佳影片大獎
《遭遇》 (菲律賓)
地平線單元紀錄片獎
《1428》(四川地震紀錄片) (中國)
地平線評委會特別獎
《男人的女人和其它故事》 (印度)
終身成就獎
終身成就獎
皮克斯五元老 (美國)
導演萬歲獎
導演萬歲獎
席爾維斯特·史泰龍 (美國)
短片獎獲獎名單
獎項 獲獎者
最佳短片金獅獎
《初生》(Eersgeborene)
評委會特別獎
《菲力西塔》(Felicità)
最佳歐洲短片獎
《罪人》(Sinner)
費比西獎
獎項 獲獎者
主競賽單元最佳影片
傑西卡·豪斯娜《盧爾德》 (奧地利,瑞士)
3D電影獎
3D電影獎
《洞》(The Hole) (美國)
人道主義電影獎
人道主義電影獎
傑西卡·豪斯娜《盧爾德》 (奧地利,瑞士)
「反時間」單元獎
「反時間」單元獎
《Negli occhi》《Cosmonauta》
Controcampo 義大利獎
Controcampo 義大利獎
《宇航員》
我是在這個網址看到的,你也可以自己去看下~http://ent.qq.com/zt/2009/venice66/winlist.htm
B. 2016威尼斯電影節閉幕是哪一天
9月10日
第73屆威尼斯電影節將於今2016年8月31日——9月10日期間在義大利威尼斯的麗都島舉辦。《你在哪》成為本屆中國唯一一部在威尼斯電影節全球首映的影片。
C. 威尼斯電影節開幕,哪部影片會是這次的最大贏家
威尼斯電影節開幕影片一直備受人們關注,全球大熱的《愛樂之城》就曾是2016年的開幕影片,上映以來就一直好評不斷。那麼這次威尼斯電影節開幕片是《登月第一人》,導演和演員都曾參與了《愛樂之城》的拍攝。
《夜鶯》也是一部非常值得期待的劇情片,詹妮弗·肯特是唯一入圍威尼斯電影節的女導演。《夜鶯》的故事簡介看上去也是很刺激的,一個女孩為了復仇,找到了殺害家人的仇人,並精心設計完成了殺人過程,清潔非常精彩。眾所周知,性別差異懸殊是電影行業很普遍的現象,因此女性導演是非常不容易的。《夜鶯》能夠入圍,說明女導演的實力不容小覷。
D. 第6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影片亮相
婁燁新片《花》,在義大利當地時間8月30日下午2時舉行了首場媒體放映。放映前出現了一點小問題,貼片的電影節官方片頭只有聲音沒有圖像,觀眾開始起鬨,放映被迫中止了十多分鍾。而婁燁的法國製片人也坐在觀眾群中,觀察媒體對這部新片的現場反應。
據看過影片的記者描述,盡管婁燁是華語電影導演,但《花》卻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法國電影,裡面的人物也大多說法語。影片講述一個中國留法女博士和法國搬運工之間的愛情,和婁燁以前的幾部電影一樣,《花》中也依舊充斥著大量的性愛場面,在床戲中展現了男女主角情路歷程的變化以及不同對象間的情感關系。
而婁燁本人雖然還沒有抵達威尼斯,但卻在之前就新片以及自己解禁的問題接受過記者采訪。對於影片男主角選用了2009年在戛納電影節上大熱的影片《預言者》中的男主角,婁燁說自己是在當年戛納閉幕派對的廁所里和他見面的,確定由他來主演沒多久,他就獲得了凱撒影帝以及最佳新演員獎。而對於以往只參加電影節競賽單元但這次卻進了威尼斯日單元,婁燁表示這主要是聯合製片方和銷售方的考慮,因為影片主要針對歐洲市場,所以自己也尊重對方的決定。
盡管自己五年禁拍電影的期限已滿,但婁燁表示自己送到電影局的劇本依舊沒有下文。於是在談到審查這一話題的時候,婁燁還是頗有微詞:「由於電影審查制度的存在,使得中國電影市場長期與國際市場脫節。而和我一樣在拍中國地下電影的導演,他們的主要市場是國際市場。」不過婁燁也承認,中國電影與國際電影的差距還是在不斷地縮小。
E. 第5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介紹
威尼斯當地時間2002年9月8日晚7時,第5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舉行了隆重的閉幕儀式。本屆評委主席鞏俐擔任司儀,宣布獲獎者名單。
F. 第6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獲獎名單
獎項 得主 最佳影片獎 《浮士德》 評委會獎 《內陸》 最佳導演獎 蔡尚君《人山人海》 最佳編劇獎 《阿爾卑斯》 最佳女演員獎 葉德嫻《桃姐》 最佳男演員獎 邁克爾·法斯賓德《恥辱》 最佳新演員獎 染谷將太、二階堂富美《庸才》 最佳技術貢獻獎 《呼嘯山莊》
G.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歷屆獲獎名單
截止至2020年8月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一共有76屆(1969年至1979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再遭波折,政治因素導致原有的影片評獎制度被廢除,改為觀摩放映的方式,直至1980年恢復評獎),主競賽單元的獲獎名單如下:
第一屆(1932)
最佳導演:尼古拉.埃克《生路》(蘇聯)
最佳男演員:弗雷德里克.馬區《化身博士》(美國)
最佳女演員:海倫.海斯(美國)《馬德隆.克勞德特的罪惡》
第二屆(1934)
最佳外國影片:《阿蘭島人》(英國)
最佳導演:吉.馬哈蒂 《入謎》捷克 約.羅文斯基《青年之戀》(捷克)
最佳男演員:華雷斯.皮萊 《自由萬歲》(美國)
最佳女演員:凱瑟琳.赫本 小婦人 (美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泰雷薩旗手(義大利)
第三屆(1935)
最佳外國影片:安娜.卡列妮娜(美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幻影 (義大利)
最佳導演:金.維多 《洞房花燭夜》 (美國)
最佳男演員:皮埃爾.布郎夏爾 《罪與罰》(法國)
最佳女演員:保拉.韋塞利 《插曲》(奧地利)
第四屆(1936)
最佳外國影片:加利福尼亞的皇帝 (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利比亞騎兵隊(義大利)
最佳導演:傑克.弗德 《弗蘭德狂歡節》 (法國)
最佳男演員:保羅.茂尼 《路易斯.巴斯德傳》(美國)
最佳女演員:安娜.蓓拉 《戰斗前夜》(法國)
第五屆(1937)
最佳外國影片:《舞針的冊》(法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抗擊漢尼拔》
最佳導演:羅.弗拉哈迪《伏象神童》(英國)
最佳男演員:伊密爾.詹寧斯《統治者》(德國)
最佳女演員:蓓蒂.黛維斯《紅衫淚痕》(美國)
第六屆(1938)
最佳外國影片:《奧林匹克運動會》(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空軍敢死隊》
最佳導演:卡爾.里特《士兵的假期》(德國)馬塞爾.卡內爾《霧碼頭》(法國)
最佳男演員:李思利.霍華德《賣花女》(英國)
最佳女演員:瑙瑪.希拉《絕代艷後》(美國)
第七屆(1939)
最佳義大利影片:《阿布納.梅西阿斯》
第八屆(1940)
最佳外國影片:《驛站長》(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阿爾卡扎爾之圍》
第九屆(1941)
最佳外國影片:《克魯格總統》(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鋼盔》
最佳導演:格.沃.派勃斯特《喜劇演員》(德國)
最佳男演員:厄梅特.扎科尼《波那帕特先生》(義大利)
最佳女演員:路易斯.烏爾里奇《安奈利》(德國)
第十屆(1942)
最佳外國影片:《偉大的國王》(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檳加西》
最佳男演員:福斯科.格拉切蒂《一次槍擊》(義大利)
最佳女演員:克.蘇德鮑姆《偉大的國王》(德國)
第十一屆(1946)
最佳外國影片:《大地之光》(美國)
第十二屆(1947)
最佳外國影片:《罷工》(捷克)
最佳義大利影片:《悲慘的追逐》
最佳導演:亨利.喬治.格盧佐《巴黎警局》(法國)
最佳男演員:皮埃爾.費斯內《文森特先生》(法國)
最佳女演員:安娜.瑪格納尼《可尊敬的安吉利娜》(義大利)
第十三屆(1948)
最佳外國影片:《王子復仇記》(英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在羅馬的陽光下》
最佳導演:格.沃.派勃斯特《審判》(奧地利)
最佳男演員:恩斯特.多伊奇《審》(奧地利)
最佳女演員:珍.西蒙斯《王子復仇記》(英國)
第十四屆(1949)
聖馬克金獅獎:《曼儂》(法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沼澤的藍天》
最佳導演:阿.吉尼那《沼澤的藍天》(義大利)
最佳男演員:約瑟夫.科頓《珍妮的肖像》(美國)
最佳女演員:奧麗薇.迪.哈弗蘭《毒龍潭》(美國)
第十五屆(1950)
聖馬克金獅獎:《裁判結束》(法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明天太晚了》
最佳男演員:薩姆.傑夫《夜闌人未靜》(美國)
最佳女演員:埃莉諾.帕克《鐵窗紅淚》(美國)
第十六屆(1951)
聖馬克金獅獎:《羅生門》(日本)
最佳義大利影片:《自由市街》
最佳男演員:讓.加賓《黑夜是我的王國》(法國)
最佳女演員:費雯麗《慾望號街車》(美國)
第十七屆(1952)
聖馬克金獅獎:《禁止游戲》(法國)
最佳導演:溝口健二《西鶴一代女》(日本)
最佳男演員:弗雷德里克.馬區《一個推銷員的死》(美國)
第十八屆(1953)
聖馬克銀獅獎:《雨月物語》(日本)《紅杏出牆》(義大利、法國)
最佳導演:亞溫.李斯《四張廣告》(美國)
最佳男演員:亨利.維爾伯特《沒有懺悔的神》(法國)
最佳女演員:莉莉.帕爾默《四張廣告》(美國)
第十九屆(1954)
聖馬克金獅獎:《羅密歐與朱麗葉》(義大利、英國)
聖馬克銀獅獎:《在碼頭》(美國)《七武士》(日本)
最佳男演員:讓.加賓《不要碰珠寶》(法國)
第二十屆(1955)
聖馬克金獅獎:《諾言》(丹麥)
聖馬克銀獅獎:《跳來跳去的女人》(蘇聯)
最佳男演員:肯尼思.莫爾《親情深似海》(美國)
第二十一屆(1956)
最佳男演員:布爾威爾《巴黎橫斷面》(法國)
最佳女演員:瑪麗亞.雪爾《酒店》(法國)
第七十一屆(2014)
最佳影片金獅獎:羅伊·安德森《寒枝雀靜》(瑞典)
最佳影片評委會大獎:約書亞·奧本海默《沉默之像》(丹麥/挪威/芬蘭)
最佳導演銀獅獎: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郵差的白夜》(俄羅斯)
最佳男演員:獎亞當·德利弗《飢餓的心》(義大利)
最佳女演員獎:阿爾芭·洛瓦赫《飢餓的心》(義大利)
評委會特別獎:卡昂·穆德西《錫瓦斯》(土耳其)
第七十二屆(2015)
最佳影片金獅獎:洛倫佐·維加斯《來自遠方》(委內瑞拉)
評審團大獎:查理·考夫曼《失常》(美國)
最佳導演銀獅獎:帕布羅·查比羅《犯罪家族》(阿根廷)
最佳編劇獎:克里斯蒂安·文森特《貂》(法國)
最佳男演員獎:法布萊斯·魯奇尼《貂》(法國)
最佳女演員獎:瓦萊莉·高利諾《為你著想》(義大利)
評委會特別獎:艾明·阿爾珀《封鎖》(土耳其)
最佳新演員獎:亞伯拉罕·阿塔哈《無境之獸》(美國)
第七十三屆(2016)
最佳影片金獅獎:拉夫·達茲《離開的女人》(菲律賓)
評審團大獎:湯姆·福特《夜行動物》(美國)
最佳劇本獎:諾亞·奧本海姆《第一夫人》(美國)
最佳導演獎: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戰爭天堂》(俄羅斯)、阿瑪特·伊斯卡拉特《野蠻地區》(墨西哥)
最佳男演員獎:奧斯卡·馬丁內茲《傑出公民》(阿根廷)
最佳女演員獎:艾瑪·斯通《愛樂之城》(美國)
馬斯楚安尼最佳新人獎:葆拉·貝爾《弗蘭茨》(德國)
評委會特別獎:安娜·莉莉·阿米普爾《劣質愛情》(美國)
第七十四屆(2017)
最佳電影金獅獎:吉爾莫·德爾·托羅《水形物語》(美國)
評審團大獎銀獅獎:薩繆爾·毛茨《狐步舞》(以色列)
最佳導演銀獅獎:澤維爾·勒格朗《傾盡所有》(法國)
最佳男演員:Kamel El Basha《羞辱》(黎巴嫩)
最佳女演員:夏洛特·蘭普琳《漢娜》(法國)
最佳劇本獎:馬丁·麥克唐納《三塊廣告牌》(美國、英國)
評審團特別獎:沃威克·桑頓《甜蜜的國度》(澳大利亞)
馬塞洛·馬斯楚安尼最佳新人演員獎:查理·普拉默《賽馬皮特》(英國)
第七十五屆(2018)
金獅獎最佳影片獎:阿方索·卡隆《羅馬》
銀獅評委會大獎:歐格斯·蘭斯莫斯《寵兒》
最佳劇本獎:喬·科恩、伊桑·科恩《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
銀獅最佳導演獎:雅克·歐迪亞《希斯特斯兄弟》
最佳男演員獎:威廉·達福《永恆之門》
最佳女演員獎:奧莉薇婭·柯爾曼《寵兒》
評審團特別獎:詹妮弗·肯特《夜鶯》
新晉演員獎:巴凱里·甘納巴《夜鶯》
第七十六屆(2019)
金獅獎最佳影片:《小丑》導演:托德·菲利普斯
評審團大獎:《我控訴》導演:羅曼·波蘭斯基
最佳劇本獎:楊凡《繼園台七號》
最佳導演獎:羅伊·安德森《關於無盡》
最佳男演員:盧卡·馬里內利《馬丁·伊登》
最佳女演員:阿麗亞娜·阿斯卡里德《世界的勝利》
馬塞洛·馬斯楚安尼獎(最佳新人獎):托比·華萊士《乳牙》
評委會特別獎:《黑手黨不再是曾經》導演:弗蘭科·馬雷斯科
H.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介紹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是每年8月至9月間於義大利威尼斯利多島所舉辦的國際電影節,它與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及德國的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世界三大電影節),最高獎項是金獅獎。威尼斯電影節創辦於1932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節,即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在電影黃金年代(30年代—60年代),威尼斯電影節是諸多電影大師的搖籃。
I.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亞洲獲獎
年份 獲獎情況 1989年 第46屆最佳影片金獅獎(侯孝賢)《悲情城市》 1991年 最佳影片銀獅獎:張藝謀《大紅燈籠高高掛》(中國) 1992年 第49屆最佳影片金獅獎(張藝謀)
最佳女演員(鞏俐)《秋菊打官司》 1994年 第51屆最佳影片金獅獎(蔡明亮)《愛情萬歲》
最佳男演員(夏雨)《陽光燦爛的日子》 1999年 第56屆最佳影片金獅獎(張藝謀)《一個都不能少》
最佳導演獎(張元)《過年回家》 2001年 第58屆評委會特別獎(伍仕賢)《車四十四》 2002年 第59屆聖馬可最佳影片獎(田壯壯)《小城之春》
特別關注獎(陳果)《人民公廁》 2005年 第62屆最佳影片金獅獎(李安)《斷背山》
歐洲藝術交流獎關錦鵬《長恨歌》 2006年 第63屆最佳影片金獅獎(賈樟柯)《三峽好人》
地平線單元最佳影片獎劉傑《馬背上的法庭》 2007年
2008年 第64屆最佳影片金獅獎(李安)《色.戒》
地平線單元紀錄片獎(賈樟柯)《無用》
第65屆地平線單元評委會特別獎(黃文海)《我們》 2010年 第67屆終身成就獎 (吳宇森)《赤壁》 《碟中諜2》《英雄本色》 2011年 第68屆最佳導演獎銀獅獎蔡尚君《人山人海》
最佳女演員葉德嫻《桃姐》 2012年 第69屆地平線單元大獎(王兵)《三姐妹》 2013年第70屆評審團大獎(蔡明亮)《郊遊》 2014 第71屆閉幕影片(許鞍華)《黃金時代》 中日韓三國歷年入圍「主競賽單元」影片 日本1937:荒城之月1938:五個偵察兵、風中的孩子1939:兄妹1951:羅生門1952:西鶴一代女1953:雨月物語、安納塔漢1954:七武士、山椒大夫、大阪之宿1955:二十四隻眼睛、楊貴妃、雁1956:赤線地帶、緬甸的豎琴、幽靈船1957:蜘蛛巢城、育嬰車1958:無法松的一生、楢山節考1959:炎上1960:人間的條件1961:用心棒1962:瘋狂的狐狸1963:天國與地獄、人間1965:紅鬍子1967:奪命劍1979:絞殺1983:細雪1985:緬甸的豎琴、無餐桌之家1986:電影天地
1987:查之女1989:一位茶道大師之死
1990:鴻運女
1993:奏鳴曲1995:幻之光1997:花火2002:玩偶2003:座頭市2004:哈爾的移動城堡、咖啡時光2005:雙面北野武2006:紅辣椒、蟲師2007:壽西燒西部片2008:懸崖上的金魚姬、阿基里斯與龜、空中殺手2009:鐵男:子彈人2010:十三刺客、挪威的森林2011:庸才2012:極惡非道Ⅱ2013:起風了
2014:平原野火 中國1984:大橋下面1988:棋王1989:悲情城市1991:大紅燈籠高高掛1992:秋菊打官司1993:誘僧、雜嘴子1994:愛情萬歲、陽光燦爛的日子、東邪西毒1996:太平天國1997:有話好好說1999:一個都不能少、過年回家2000:站台、榴槤飄飄2001:香港有個好萊塢2002:美麗時光2003:戀之風景、不散2004:世界2005:長恨歌2006:三峽好人、黑眼圈、放逐2007:色戒、太陽照常升起、神探、幫幫我愛神2008:盪寇2009:意外、淚王子2010:狄仁傑之通天帝國、夾邊溝2011:人山人海、桃姐、奪命金、賽德克巴萊2013:郊遊
2014:黃金時代,闖入者
2015:悲兮魔獸 韓國1987:種女1999:謊言2000:漂流欲室2001:收件人不詳2002:綠洲2003:偷情家族2004:空房間、下流人生2005:親切的金子2012:聖殤華人女演員威尼斯秀
J. 今年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是第幾屆,具體時間是什麼時候,獲獎情況怎樣,有什麼非常好的電影么
第66屆
2009.9.2--.12
最佳影片金獅獎:《黎巴嫩》 (以色列)
評委會大獎:《心靈廚房》 (德國)
最佳導演:施林·奈沙 (《沒有男人的女人》德國)
最佳男演員獎:科林·費斯 (英國)
最佳女演員獎:克塞妮婭·拉帕波特(《雙重時間》義大利)
最佳編劇獎:《戰時生活》 (美國)
最佳處女作獎:《遭遇》 (菲律賓)
最佳新人獎:傑思敏·特麗卡 (《偉大的夢想》)
↓地平線單元獲獎名單↓
地平線單元最佳影片大獎:《遭遇》 (菲律賓)
地平線單元紀錄片獎:《1428》(四川地震紀錄片) (中國)
地平線評委會特別獎:《男人的女人和其它故事》 (印度)
↓終身成就獎↓
終身成就獎:皮克斯五元老 (美國)
↓導演萬歲獎↓
導演萬歲獎:席爾維斯特·史泰龍 (美國)
http://ent.qq.com/zt/2009/venice66/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