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電影節都在哪些城市地區舉行過
中國的金雞百花電影節曾經在桂林、廣州、長沙、北京、昆明、佛山、重慶、沈陽、南寧、寧波、無錫、嘉興、銀川、三亞、杭州、蘇州、大連、南昌、江陰、合肥、紹興、武漢、甘肅、吉林、唐山、呼和浩特這些城市舉辦過
⑵ 中國華語電影幾個重要的獎項
金爵獎 金雞獎 金馬獎 金像獎 金鹿獎 華表獎 百花獎
四大中國電影節 上影節 長影節 金雞電影節 百花電影節(珠海電影節停辦百花獎代替)
3大地域獎 華表 金馬 金像獎
金爵獎(9大國際A類電影節之一)
金雞獎(代表內地的重要電影獎項,以實力獲獎)
華表獎(代表中國最高榮譽的政府獎)
金像獎(代表香港的電影獎項 有著中國奧斯卡的美譽之稱)
金馬獎(代表台灣的電影重要獎項)
金鹿獎(中國政府獎項)
百花獎(以群眾投票為准)
⑶ 金雞百花電影節的由來他們是一個獎嗎
分別創辦於1962年和1981年的大眾電影百花獎和中國電影金雞獎是經中共中央批準的兩項常設全國性文藝大獎,也是我國電影界歷史最長、規模和影響最大的兩項評獎。
為了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的需要,進一步促進我國電影事業的繁榮和發展,經中共中央宣傳部批准,從1992年起將中國電影金雞獎和大眾電影百花獎雙獎頒獎活動改辦為「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作為我國電影界一年一度的盛大節日,是集電影評獎、頒獎,中外新片展映、學術研討、電影市場、國際文化交流和文藝演出於一體的全國性大型文化活動;「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以強調學術性、群眾參與的廣泛性以及舉辦地的流動性作為自己的特點。電影節先後在桂林、廣州、長沙、北京、昆明、佛山、重慶、沈陽、南寧、寧波等城市舉辦了十屆。十一屆的歷史證明: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是最受中國電影工作者尊重、最受中國電影觀眾歡迎、最受中國媒體關注的全國性大型文化活動之一,也是中國向世界開放的重要的中外電影文化交流活動。
⑷ 歷屆金雞電影節舉辦地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金雞獎的背景資料。
意義:
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是中外電影的大交流,是中外影人的大聚會,是中國電影人向世界展示中國電影成就,是世界電影人了解中國電影現狀,是中國和世界電影界互相學習、互相借鑒的重要而獨特的窗口。
⑸ 沈騰身高
沈騰身高180cm
沈騰,1979年10月23日出生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中國內地男演員、影視導演、編劇,開心麻花舞台劇簽約藝人,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戲劇表演系。
2003年出演開心麻花第一部舞台劇《想吃麻花現給你擰》。2006年出演話劇《我在天堂等你》。2012年首次登上央視春晚,並在春晚上表演小品《今天的幸福》,憑借小品中飾演的「郝建」獲得廣泛關注。2013年再次登上央視春晚,並表演小品《今天的幸福2》;4月25日獲得第四屆現代戲劇谷2013壹戲劇大賞「年度新銳男演員」獎。2014年第三次登上央視春晚,表演小品《扶不扶》;4月參與電視劇《你是我的眼》的拍攝,在劇中飾演男主角張三斤。2015年第四次登上央視春晚表演小品《投其所好》。2015年參加《歡樂喜劇人》第一季,並獲得冠軍;9月30日,沈騰與馬麗領銜主演的喜劇電影《夏洛特煩惱》上映
2016年2月28日,擔任鴻洲2016海南國際馬拉松公益形象大使[257],為「星星營地計劃」自閉症兒童公益項目;11月13日,沈騰作為紅絲帶健康大 使,來到內蒙古農業大學,參加了2015-2016年度美好青春我做主——紅絲帶青春校園行活動。互動訪談環節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宣傳教育與信息室主任王璐與沈騰圍繞艾滋病的傳播、檢測、防治等問題,與同學們一同廣泛探討了如何增強防艾意識、對艾滋病患者的尊重與隱私保護等問題。沈騰與王璐還結合自己與艾滋病患者接觸的經歷,號召同學們在潔身自好、遠離艾滋的同時,正視艾滋,給予艾滋病患者更多的關愛、包容與理解。11月14日,沈騰來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參加2016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題宣傳活動暨「美好青春我做主」紅絲帶健康大使青春校園行。活動中,除了宣傳海報發布、主題宣傳網路徵集活動介紹、青春校園行成果回顧短片外,還進行了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世界艾滋病日特別節目的錄制。紅絲帶健康大使沈騰與大學生進行了情景互動。
2017年6月16日,沈騰隨中國文聯文藝志願服務團走進吉林臨江慰問演出,演唱了歌曲《一次就好》。沈騰表示下基層演出是為數不多的採集生活的好機會,隨前輩下基層,也積累創作靈感
⑹ 第64屆戛納電影節都有哪些華語影片入圍啊
沒有任何華語影片在第64屆戛納電影節入圍。
入圍過戛納電影節的部分華語電影:
2018
《路過未來》是2017年唯一一部入圍戛納電影節的華語電影,由李睿珺自編自導,楊子姍、尹昉主演,影片聚焦小人物,那種為了生存,幾乎花費所有時間,生活在社會邊緣,沒空刷微博追熱點的小人物。
⑺ 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都在哪些城市舉辦過
2017年前,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已先後在桂林、廣州、長沙、北京、昆明、佛山、重慶、沈陽、南寧、寧波、無錫、嘉興、銀川、三亞、杭州、蘇州、大連、南昌、江陰、合肥、紹興、武漢、甘肅、吉林、唐山、呼和浩特這些城市杯舉辦,總共26屆。
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創辦於1992年,由中國文聯和中國電影家協會聯合主辦,每年在中國大陸各城市輪流舉辦,是中國大陸最專業、最具權威性的電影評獎活動之一。
(7)華語電影節2018寧波擴展閱讀:
第27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
第27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於2018年11月7日至11月10日在廣東佛山舉行。7日晚舉辦的開幕式暨文藝晚會,7日至9日上午舉辦的第3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終評,9日下午舉辦的第3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提名者表彰儀式。
10日下午至晚上舉辦的電影藝術家走紅地毯儀式和第3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頒獎典禮暨閉幕式。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創辦於1992年,是由中國文聯和中國電影家協會聯合主辦的每年一屆、為期四天的國際性影展。
每年在中國大陸各城市輪流舉辦,是中國大陸最專業、最具權威性的電影評獎活動之一。中國電影金雞獎簡稱「金雞獎」,中國電影家協會創辦於1981年,以獎勵優秀影片和表彰成績卓著的電影工作者,是中國電影界專業性評選的最高獎。
獎杯以金雞啼曉象徵百家爭鳴並激勵電影工作者聞雞起舞,故名金雞獎。金雞獎每年評選一次,評獎委員會由電影專家組成,因此又被稱為「專家獎」。
大眾電影百花獎簡稱「百花獎」,中國影家協會創辦於1962年,是由中國發行量最大的電影刊物《大眾電影》雜志社主辦的一年一度的群眾性評獎。百花獎只代表觀眾對電影的看法和評價,因此又被稱為「群眾獎」。
⑻ 關於金雞百花電影節
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歷史悠久,影響深廣,她的前身是《大眾電影》百花獎和中國電影金雞獎評獎頒獎活動。百花獎(1962年創辦)和金雞獎(1981年創辦)是經中共中央批準的兩項常設全國性文藝大獎,也是我國電影界歷史最長、規模和影響最大的兩項評獎,從2005年起,金雞獎與百花獎獎項隔年揭曉,單數年評選金雞獎,偶數年評選百花獎。
為了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的需要,進一步促進我國電影事業的繁榮和發展,經中共中央宣傳部批准,1992年,中國電影家協會在原《大眾電影》百花獎和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活動的基礎上,創辦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至今電影節已先後在桂林、廣州、長沙、北京、昆明、佛山、重慶、沈陽、南寧、寧波、無錫、杭州、蘇州等城市舉辦了十多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作為我國電影界一年一度的盛大節日,是集電影評獎、頒獎,中外新片展映、學術研討、電影市場、國際文化交流和文藝演出於一體的全國性大型文化活動;「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以強調學術性、群眾參與的廣泛性以及舉辦地的流動性作為自己的特點。歷屆電影節證明: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是最受中國電影工作者尊重、最受中國電影觀眾歡迎、最受中國新聞媒體關注的全國性大型電影文化活動之一,也是中國面向世界開放的最重要的中外電影文化交流活動。
⑼ 求2017至2018國內國外電影節的獲獎名單,要完整哦
2017年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月光男孩》 (迪·加德納、傑瑞米·克萊納、阿黛爾·羅曼斯基)
最佳導演:達米恩·查澤雷( 《愛樂之城》 )
最佳男主角:卡西·阿弗萊克( 《愛樂之城》 )
最佳女主角:艾瑪·斯通 ( 《愛樂之城》 )
最佳男配角:馬赫沙拉·阿里 ( 《月光男孩》 )
最佳女配角:維奧拉·戴維斯 ( 《藩籬》 )
最佳原創劇本:《海邊的曼徹斯特》 (肯尼思·洛納根)
最佳改編劇本:《月光男孩》 (塔瑞爾·麥卡尼、巴里·詹金斯)
最佳外語片: 《推銷員》
最佳動畫長片:《瘋狂動物城》(拜倫·霍華德、瑞奇·摩爾、克拉克·斯賓塞)
最佳紀錄長片:《辛普森:美國製造》 (伊斯拉·埃德爾曼、卡羅琳·沃特洛)
最佳攝影:《愛樂之城》 (萊納斯·桑德格倫)
最佳剪輯:《血戰鋼鋸嶺》 (約翰·吉爾伯特)
最佳視覺效果 :《奇幻森林 》 (Andrew R. Jones、丹·賴蒙、羅伯特·萊加托、亞當·瓦德茲)
最佳混音:《血戰鋼鋸嶺》 (Peter Grace、Andy Wright、凱文·奧康奈爾、Robert Mackenzie)
最佳音效剪輯:《降臨》 (西爾萬·貝爾馬爾)
最佳藝術指導:《愛樂之城》 (Sandy Reynolds-Wasco、大衛·維斯克)
最佳服裝設計:《神奇動物在哪裡》 (柯琳·阿特伍德)
最佳化妝與發型設計:《自殺小隊》 (Giorgio Gregorini、克里斯托弗· 艾倫·尼爾森、Alessandro Bertolazzi)
最佳原創配樂:《愛樂之城》 (賈斯汀·赫維茲)
最佳原創歌曲:《愛樂之城》 (賈斯汀·赫維茲、本吉·帕塞克、賈斯廷·保羅)
最佳動畫短片:《鷸》 (馬克·桑德海默爾、艾倫·巴利拉羅)
最佳真人短片:《校合唱團的秘密》 (安娜·瓦爾第、克里斯托弗·迪克)
最佳紀錄短片:《白頭盔》 (奧蘭多·馮·愛因西德爾、喬安娜·納塔瑟加拉)
2018年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名單
最佳影片提名: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至暗時刻》
《敦刻爾克》
《逃出絕命鎮》
《伯德小姐》
《霓裳魅影》
《華盛頓郵報》
《水之形》
《三塊廣告牌》
最佳導演提名:
吉爾莫·德爾·托羅《水之形》
格蕾塔·葛韋格《伯德小姐》
克里斯托弗·諾蘭《敦刻爾克》
喬丹·皮爾《逃出絕命鎮》
保羅·托馬斯·安德森《霓裳魅影》
最佳男主角提名:
提莫西·查拉梅《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丹尼爾·戴-劉易斯《霓裳魅影》
丹澤爾·華盛頓《羅曼先生,你好》
加里·奧德曼《至暗時刻》
丹尼爾·卡盧亞《逃出絕命鎮》
最佳女主角提名:
莎莉·霍金斯《水之形》
弗朗西斯·麥克道曼《三塊廣告牌》
梅麗爾·斯特里普《華盛頓郵報》
瑪格特·羅比《我,托尼婭》
西爾莎·羅南《伯德小姐》
最佳男配角提名:
克里斯托弗·普拉默《金錢世界》
威廉·達福《佛羅里達樂園》
理查德·詹金斯《水之形》
山姆·洛克威爾《三塊廣告牌》
伍迪·哈里森《三塊廣告牌》
最佳女配角提名:
瑪麗·布萊姬 《泥土之界》
萊斯利·曼維爾《霓裳魅影》
艾麗森·詹尼 《我,托尼婭》
勞里·梅特卡夫 《伯德小姐》
奧克塔維亞·斯賓瑟 《水之形》
最佳原創劇本提名:
《大病》
《伯德小姐》
《水之形》
《三塊廣告牌》
《逃出絕命鎮》
最佳改編劇本提名: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災難藝術家》
《金剛狼3》
《茉莉牌局》
《泥土之界》
最佳外語片提名:
《普通女人》
《無愛可訴》
《方形》
《羞辱》
《肉與靈》
最佳動畫長片提名:
《寶貝老闆》
《養家之人》
《尋夢環游記》
《公牛歷險記》
《至愛梵高》
最佳紀錄長片提名:
《國寶銀行:小到可以進監》
《伊卡洛斯》
《阿勒頗最後一人》
《堅強之島》
《臉龐,村莊》
最佳攝影提名:
《銀翼殺手2049》
《泥土之界》
《至暗時刻》
《水之形》
《敦刻爾克》
最佳剪輯提名:
《三塊廣告牌》
《極盜車神》
《敦刻爾克》
《我,托尼婭》
《水之形》
最佳視覺效果提名:
《銀翼殺手2049》
《金剛:骷髏島》
《星球大戰8》
《猩球崛起3》
《銀河護衛隊2》
最佳音響效果提名:
《極盜車神》
《銀翼殺手2049》
《敦刻爾克》
《水之形》
《星球大戰8》
最佳音效剪輯提名:
《銀翼殺手2049》
《極盜車神》
《敦克爾刻》
《水之形》
《星球大戰8》
最佳藝術指導提名:
《美女與野獸》
《敦刻爾克》
《水之形》
《銀翼殺手2049》
《至暗時刻》
最佳服裝設計提名:
《霓裳魅影》
《水之形》
《維多利亞與阿卜杜勒》
《至暗時刻》
《美女與野獸》
最佳化妝與發型設計提名:
《至暗時刻》
《奇跡男孩》
《維多利亞與阿卜杜勒》
最佳原創配樂提名:
《三塊廣告牌》
《水之形》
《霓裳魅影》
《敦刻爾克》
《星球大戰8》
最佳原創歌曲提名:
「Mighty River」《泥土之界》
「Mystery of Love」《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Remember Me」《尋夢環游記》
「Stand Up for Something」《馬歇爾》
「This Is Me」《馬戲之王》
最佳動畫短片提名:
《親愛的籃球》( Dear Basketball)
《負空間》( Negative Space)
《反叛的童謠》( Revolting Rhymes)
《花園派對》( Garden Party)
《失物招領》( Lou)
最佳真人短片提名:
《迪卡爾布小學》(DeKalb Elementary )
《11點》(The Eleven O'Clock )
《我的外甥艾默特》(My Nephew)
《沉默的孩子》(The Silent Child)
《我們所有人》(All of Us)
最佳紀錄短片提名:
《伊蒂絲和艾蒂》(Edith+Eddie)
《天堂就是405公路上的大堵車》(Heaven is a Traffic Jam on the 405)
《海洛因》(Heroin(e))
《刀功》(Knife Skills)
《路檢》(Traffic Stop)
2017年第7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獲獎名單
主競賽單元
最佳影片金棕櫚獎:魯本·奧斯特倫德《自由廣場》(瑞典)
評委會大獎:羅賓·卡皮洛《每分鍾120擊》(法國)
70周年特別獎:妮可·基德曼(美國)
最佳導演獎:索菲亞·科波拉《牡丹花下》(美國)
最佳劇本獎:歐格斯·蘭斯莫斯、艾錫米斯·費利珀《聖鹿之死》(英國)、琳恩·拉姆塞、《你從未在此》(美國)
最佳女演員獎:黛安·克魯格《憑空而來》(德國)
最佳男演員獎:傑昆·菲尼克斯《你從未在此》(美國)
評審團獎:安德烈·薩金塞夫《無愛可訴》(俄羅斯)
最佳長片處女作獎(金攝影機獎):萊昂諾·瑟萊利《年輕女子》(法國)
短片單元
最佳短片金棕櫚:邱陽《小城二月》(中國)
評審團獎:Teppo Airaksinen《天花板》(芬蘭)
一種關注單元
大獎:《謊言》穆罕默德·拉索洛夫(伊朗)
評審團獎:《艾普爾的女兒》米歇爾·弗蘭克(墨西哥)
最佳導演獎:《風河谷》泰勒·謝里丹(美國)
最佳表演:《幸運》傑斯敏·特麗卡(義大利)
電影詩意獎:《芭芭拉》馬修·阿馬立克(法國)
電影基石單元
一等獎:《保羅一直在這里》 瓦倫蒂娜·毛蕾爾
二等獎:《動物》巴曼·艾克
三等獎:《兩個年輕人的死亡》托馬索·
導演雙周單元
CICAE藝術電影獎:《騎士》趙婷
SACD獎:《心靈暖陽》卡萊爾·德尼/《一日情人》菲利普·加瑞爾
其他獎項
影評人周單元
大獎:《馬佳拉》
視野獎:《加布里爾和群山》
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
主競賽單元:《每分鍾120擊》
一種關注單元:《狹隘》
導演雙周/影評人周單元:《破敗工廠》
歐洲電影院線獎:《吉普賽少年》
意利短片獎:《回到熱那亞城》
金馬車獎:沃納·赫爾佐格
2017年第74屆威尼斯電影節獲獎名單
主競賽單元
金獅獎:《水形物語》(吉爾莫·德爾·托羅)
最佳劇本獎:《三塊廣告牌》 (馬丁·麥克唐納)
評審團特別獎:《甜蜜國度》(沃威克·桑頓)
銀獅獎
最佳導演:澤維爾·勒格朗 (《監護權》)
評審團大獎:《狐步舞》 (塞繆爾·毛茨)
最佳處女作:《監護權》 (澤維爾·勒格朗)
沃爾皮杯
最佳男演員:卡梅爾·巴沙 (《羞辱》)
最佳女演員:夏洛特·蘭普林 (《漢娜》)
終身成就金獅獎:簡·方達、羅伯特·雷德福
馬塞洛·馬斯托依安尼獎(新銳演員獎):查理·普拉默 (《賽馬皮特》)
地平線單元獎
最佳導演:《無日期,無筆跡》 (瓦希德·賈利萬德)
最佳影片:《1988年的妮可》 (蘇珊娜·尼基亞雷利)
VR電影單元
最佳VR電影:《Arden's Wake》
最佳VR體驗:《La Camera Insabbiata》
最佳VR電影故事:《Bloodless》
酷兒獅獎:《重塑馬文》 (安妮·芳婷)
第6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2017)的獲獎名單
金熊獎
最佳影片:《肉與靈》 (伊爾蒂科·茵葉蒂)
最佳短片:《小鎮》(迪奧戈·科斯塔·阿馬蘭特)
銀熊獎
評審團大獎:《菲麗希緹》(阿蘭·戈米斯)
最佳導演:阿基·考里斯馬基(《希望的另一面》)
最佳男演員:格奧爾格·弗里德里希(《明亮的夜》)
最佳女演員:金敏喜 (《獨自在夜晚的海邊》)
最佳劇本:《普通女人》 (剛扎洛·瑪薩、塞巴斯蒂安·萊里奧)
傑出藝術成就獎:《安娜,我的愛》 (丹娜·布內斯庫)
阿弗雷鮑爾獎:《糜骨之壤》(加西亞·阿達米克、阿格涅絲卡·霍蘭)
短片評審團獎:《草原上的遐想》 (Esteban Arrangoiz)
最佳處女作獎:卡拉·西蒙·皮坡 (《九三年夏天》)
費比西獎(國際影評人聯盟獎)
競賽單元最佳影片:《肉與靈》 (伊爾蒂科·茵葉蒂)
大觀單元最佳影片:《擺動》 (朱莉婭·穆拉特)
泰迪熊獎
最佳電影:《普通女人》(塞巴斯蒂安·萊里奧)
最佳紀錄片:《日常對話》(黃惠偵)
最佳短片:《我的同志姐姐》(Lia Hietala)
評審團獎:《人生密密縫》(荻上直子)
評審團最佳紀錄片:《日常對話》(黃惠偵)
評審團最佳短片:《最後階段》(Nicolaas Schmidt)
2017年第74屆金球獎獲獎名單
電影類:
最佳劇情片:《月光男孩》
最佳導演:達米恩·查澤雷 (《愛樂之城》)
劇情片最佳男主角:卡西·阿弗萊克 (《海邊的曼徹斯特》)
劇情片最佳女主角:伊莎貝爾·於佩爾(《她》)
最佳音樂/喜劇片:《愛樂之城》
音樂/喜劇片最佳男主角:瑞恩·高斯林 (《愛樂之城》)
音樂/喜劇片最佳女主角:艾瑪·斯通(《愛樂之城》)
最佳男配角:亞倫·泰勒-約翰遜 (《夜行動物》)
最佳女配角:維奧拉·戴維斯 (《藩籬》)
最佳外語片:《她》
最佳動畫長片:《瘋狂動物城》
最佳編劇:《愛樂之城》 (達米恩·查澤雷)
最佳原創配樂:《愛樂之城》(賈斯汀·赫維茲)
最佳原創歌曲:《愛樂之城》
電視類:
最佳劇情類劇集:《王冠 第一季 》
劇情類劇集最佳男主角:比利·鮑伯·松頓 (《律界巨人 第一季》)
劇情類劇集最佳女主角:克萊爾·芙伊(《王冠 第一季》)
最佳音樂/喜劇類劇集:《亞特蘭大 第一季》
音樂/喜劇類劇集最佳男主角:唐納德·格洛弗(《亞特蘭大 第一季》)
音樂/喜劇類劇集最佳女主角:特雷西·埃利斯·羅斯(《喜新不厭舊 第三季》)
最佳迷你劇/電視電影:《美國犯罪故事 第一季》
迷你劇/電視電影最佳男主角:湯姆·希德勒斯頓 (《夜班經理 第一季》)
迷你劇/電視電影最佳女主角:莎拉·保羅森 (《美國犯罪故事 第一季》)
最佳男配角:休·勞瑞 (《夜班經理 第一季》)
最佳女配角:奧利維婭·科爾曼 (《夜班經理 第一季》)
終身成就獎:梅麗爾·斯特里普
2018年第75屆金球獎獲獎名單
電影類:
劇情類最佳電影:《三塊廣告牌》
劇情類電影最佳女主角:弗朗西斯·麥克道曼《三塊廣告牌》
劇情類電影最佳男主角:加里·奧德曼《至暗時刻》
音樂/喜劇類最佳電影:《伯德小姐》
音樂/喜劇類電影最佳女主角:西爾莎·羅南《伯德小姐》
音樂/喜劇電影最佳男主角:詹姆斯·弗蘭科《災難藝術家》
電影最佳女配角:阿麗森·詹尼《我,托尼婭》
電影最佳男配角:山姆·洛克威爾《三塊廣告牌》
電影最佳導演:吉爾莫·德爾·托羅《水之形》
電影最佳劇本:《三塊廣告牌》
最佳動畫:《尋夢環游記》
最佳外語片:《憑空而來》
電影類最佳配樂:亞歷山大·德斯普拉《水之形》
電影類最佳原創歌曲:「THIS IS ME」《馬戲之王》
電視類:
最佳劇情類劇集:《使女的故事》
劇情類劇集最佳女主角:伊麗莎白·莫斯《使女的故事》
劇情類劇集最佳男主角:斯特林·K·布朗《我們這一天》
最佳喜劇劇集:《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
音樂喜劇類劇集最佳女主角:蕾切爾·布羅斯納罕《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
音樂喜劇類劇集最佳男主角:阿茲·安薩里《無為大師》
最佳限定劇/電視電影:《大小謊言》
限定劇/電視電影最佳女演員:妮可·基德曼《大小謊言》
限定劇/電視電影最佳男演員:伊萬·麥克格雷格《冰血暴》
電視劇類最佳女配角:勞拉·鄧恩《大小謊言》
電視劇類最佳男配角:亞歷山大·斯卡斯加德《大小謊言》
終身成就獎:奧普拉·溫弗瑞(Oprah Winfrey)
2017年第5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血觀音》
最佳導演: 文晏(《嘉年華》)
最佳男主角: 塗們(《老獸》)
最佳女主角: 惠英紅(《血觀音》)
最佳男配角: 陳竹升(《阿莉芙》)
最佳女配角: 文淇(《血觀音》)
最佳新導演: 黃信堯(《大佛普拉斯》)
最佳新演員: 瑞瑪席丹(《強尼·凱克》)
最佳動畫長片:《大世界》
最佳紀錄片: 《囚》
最佳劇情短片:《亮亮與噴子》
最佳動畫短片:《暗房夜空》
最佳原著劇本:周子陽(《老獸》)
最佳改編劇本:黃信堯(《大佛普拉斯》)
最佳攝影:中島長雄(《大佛普拉斯》)
最佳視覺效果:林哲民、Perry KAIN、Thomas REPPEN (《擺渡人》)
最佳美術設計:邱偉明(《擺渡人》)
最佳造型設計: 張叔平 、張兆康(《擺渡人》)
最佳動作設計: 桑林(《綉春刀II修羅戰場》)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林生祥(《大佛普拉斯》)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有無》(《大佛普拉斯》)
最佳音效: 杜篤之 、吳書瑤、杜均堂(《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 )
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 胡定一
終身成就獎: 徐楓
2017年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獲獎名單
最佳故事片獎:《湄公河行動》(林超賢)
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獎:《告別》(德格娜)、《塔洛》(萬瑪才旦)
最佳兒童片獎:《烏珠穆沁的孩子》(周玉鵬、劉軍)
最佳戲曲片獎:《穆桂英掛帥》(夏鋼)
最佳科教片獎:《首星揭秘》
最佳紀錄片獎:《日本戰犯懺悔備忘錄》(樊志遠)
最佳美術片獎:《大耳朵圖圖之美食狂想曲》(速達)
最佳編劇獎:管虎、董潤年(《老炮兒》)
最佳導演獎:馮小剛(《我不是潘金蓮》)
導演處女作獎:文章(《陸垚知馬俐》)
最佳男主角獎:鄧超(《烈日灼心》)
最佳女主角獎:范冰冰(《我不是潘金蓮》)
最佳男配角獎:於和偉(《我不是潘金蓮》)、王千源(《解救吾先生》)
最佳女配角獎:吳彥姝(《搬遷》)
最佳攝影獎:邵丹(《村戲》)
最佳錄音獎:黃錚(《火鍋英雄》)
最佳美術獎:韓忠(《羅曼蒂克消亡史》)
最佳音樂獎:葉小鋼(《開羅宣言》)
最佳剪輯獎:丁晟(《解救吾先生》)
組委會特別獎:陳力《(血戰湘江》)
終身成就獎:牛犇、劉世龍、瑪拉沁夫
2017年第7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獎:《盧卡》(喬治亞)
最佳編劇獎:梅峰、黃石《不成問題的問題》(中國)
最佳導演獎:盧蘇丹·格魯吉澤《他人之屋》(喬治亞/ 西班牙/ 俄羅斯/ 克羅埃西亞)
最佳男主角獎:范偉《不成問題的問題》(中國)
最佳女主角獎:戈拉布·阿迪娜《姐姐》(伊朗)
最佳男配角獎:加布里埃爾·阿坎德《約翰之子》(法國/加拿大)
最佳女配角獎:麗婭·卡帕納德澤《盧卡》(喬治亞)
最佳攝影獎:戈爾卡·戈麥斯·安德魯《他人之屋》(喬治亞/ 西班牙/ 俄羅斯/ 克羅埃西亞
最佳音樂獎:馬蒂·厄戈內、西爾萬·戈爾德貝格《施毒天使》(法國)
最佳視覺效果獎:雷諾·佩特格《奧托·布魯姆的一生》(澳大利亞)
2017年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獲獎名單
金爵獎
金爵獎最佳影片:《三輪浮生》(菲律賓)
評委會大獎:《籌款風波》(伊朗)
金爵獎最佳導演:馬賽·皮耶普萊茲卡《我是殺人犯》(波蘭)
金爵獎最佳女演員:薩蕾·巴亞特《籌款風波》(伊朗)
金爵獎最佳男演員:黃渤《冰之下》(中國)
金爵獎最佳編劇:伊萬·布洛茨尼科夫《哈爾姆斯》(俄羅斯/立陶宛/馬其頓)
金爵獎最佳攝影:山陀爾·貝爾克什《哈爾姆斯》(俄羅斯/立陶宛/馬其頓)
藝術貢獻獎:《故障狀況》(羅馬尼亞),導演:克特林·薩伊澤斯庫
金爵獎最佳紀錄片:《當保羅穿越大海》(德國),導演:雅各布·普羅伊斯
金爵獎最佳動畫片:《至愛梵高》(英國),導演:休·韋爾什曼/多洛塔·科別拉
亞洲新人獎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分貝人生》(馬來西亞)
最佳導演:齋藤工《空白的13年》(日本)
最佳編劇:王強《被陽光移動的山脈》(中國)
最佳攝影:陳克勤《分貝人生》
最佳男演員:陳澤耀《分貝人生》
最佳女演員:艾德娃·博勒《靜默之下》(以色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