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紅毯」上的尷尬明星有哪些
娛樂圈裡面有很多明星,在紅毯上上演迷之尷尬,不過也有純意外的,比如說李晨和范冰冰,范冰冰走紅毯不小心摔倒,跪在李晨旁邊,還有張一山在紅毯上調侃楊紫,最後就是李菲兒走戛納紅毯,胸貼不小心甩了出來。
01、大黑牛李晨和美若天仙的范冰冰
在李晨和范冰冰還沒有分手的時候,二人曾經受邀參加某一個活動,這個活動的主辦方花了重金邀請范冰冰和李晨來為活動造勢,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走紅地毯。准備開走之時,范冰冰小鳥依人般的挽著李晨的腕部,李晨輕輕淺笑,范冰冰也不遑多讓,也跟著露出了含糖量極高的笑容,各大媒體的閃光燈猶如天上星般配,照亮二人的美。
03、出醜的李菲兒
李菲兒女神級人物,出演過諸多經典影視作品,也是因為當演員當得好,演戲敬業又出眾,所以受邀去參加戛納電影節,戛納那地兒曝光度極高,李菲兒出現在戛納紅地毯上吸睛無數。正當李菲兒以女王的身姿行走在紅毯上時,其胸貼不小心露了出來,場面一度尷尬到了極點,可是當事人卻渾然不知,李菲兒身邊也沒人提醒她,估計事後李菲兒想死的心都有了。
② 兔俠功夫操的專輯介紹
鳳凰傳奇打造年度收官神曲《兔俠功夫操》
分別升級為辣媽奶爸的鳳凰傳奇,今日攜手年度重磅動畫電影《兔俠之青黎傳說》的「萌萌噠」推廣曲《兔俠功夫操》,全網上線。此復古電音神曲系鳳凰傳奇年度神曲收官之作,節奏鮮明,動感十足,魔音入耳洗腦程度再度升級加料。而MV中由兔俠領銜的功夫操舞蹈,以歡樂搞怪的氣氛和萌化眾人的動作,也被第一時間發現的網友稱為「年度神操」。鳳凰傳奇兩人也在此曲中首度玩轉不同風格的音樂元素,令人大開眼界。
電影《兔俠之青黎傳說》源自中國傳統文化,不論畫風還是故事都是古典風味十足,而且極具現代哲學思想,年初影片在戛納國際電影節展映時,大受媒體和受眾歡迎,也再次印證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2014各種追求大尺度、群魔亂舞的雷人神曲里,由鳳凰傳奇演唱《兔俠功夫操》則將「最炫民族風」的流行加民族特點發揮到極致。此曲依然延續鳳凰傳奇標志性風格,朗朗上口極具記憶點的副歌,巧妙融入兩人溫馨而真性情的Rap,輕松愉悅的電子化氛圍,
作為年度鎮妖神曲,電影推廣曲《兔俠功夫操》橫空出世,廣場舞曲庫又添新丁,洗腦節奏不能停;此單曲由華語一線音樂團隊傾力打造。音樂監制、作曲人金培達,是陳可辛、彭浩翔等諸多華語頂尖導演的御用音樂人,曾憑《星願》、《忘不了》、《如果愛》、《伊莎貝拉》、《十月圍城》、《武俠》、《寒戰》等電影屢次獲得香港金像獎、台灣金馬獎音樂大獎,更憑借《伊莎貝拉》獲得第5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電影音樂銀熊獎。而作詞人梁芒,則是馮小剛的御用作詞人,為《集結號》、《唐山大地震》、《非誠勿擾》量身打造的歌曲更是傳唱大江南北。
③ 如何評價uber的公關
1,從Uber紅起來的時候,哪次事件主題不是話題營銷?你說這話題有多麼勁爆多麼尖叫,那倒也沒有。明星做司機開車,CEO開車去招聘,520單車送玫瑰什麼的,這些類似話題在傳統公關時代都出現在各種提案PPT里無數次了。可是Uber偏偏就憑借一個一個話題引爆了受眾,重點就是敢想敢做敢落地,多少品牌能有這個魄力不眠不休地做這么多落地活動,傳統公關時代不敢,因為太麻煩,覺得沒有這么多預算;互聯網時代更不屑了,每天都是官微圖文嗶哩啪啦,加上H5的群魔亂舞,線上營銷了,還管什麼落地。(現在大部分落地就是找一群媒體去開新聞發布會,受眾根本不在意,uber可沒有做過什麼新聞發布會,都是做的群眾互動分享會!)
2,Uber的官方微信早就一個一個被封殺了,酷炫的H5是沒有做過吧。看看Uber的各地微博,其實話題勁爆指數倒沒有那麼強,評論轉發數很少破百的。可是就這么火了,那是因為Uber真的把話題鋪開了,憑借各種熱點和爭議,受眾和Uber司機充當了強有力的自媒體,每天八卦來八卦去,這一傳十十傳百,Uber就像一個明星一樣願意被大家各種議論,這裡面當然包括各種正面負面的八卦。
3,實打實的話題營銷,一個一個都可以落地,落地執行都很重視細節。「細節」這個詞在傳統公關時代被強調多少次了,眼裡要有活兒,其實在新媒體時代也是,一定要把細節放大,做到極致。
4,也許現在太流行各種H5互動,微博話題轉發,這幾年已經被電子化活動弄得審美疲勞了。一下子回歸本源,又回到過去傳統公關的時代,每天感受各種線下互動活動,也蠻好的,而且Uber的活動都是深入群眾,運用群眾自發的聲音去傳播,這是傳統公關時代多麼夢寐以求的事情,當然互聯網時代也是夢一樣的KPI。因為要受眾自主去大面積傳播真的很難,純靠線上都是各種「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呵呵式的障眼法(此處省略各種大家懂的行業小伎倆)也就是行業人的自娛自樂罷了。
5,仔細看看Uber這大半年的線下活動執行,你說執行難度有多大,真的沒有。難度系數高一點的什麼「飛機」,「船」什麼的,只要政府關系打通,各方渠道搞定,保證安全的情況下,都可以執行的。Uber直升飛機去年就在戛納電影節做過了,今年繼續在戛納做,這也是uber全球的活動項目。其實做過活動執行的童鞋們一定會覺得uber的各種活動好簡單,但是,就是一個一個小活動打通了受眾和品牌的心靈通道,引發共鳴。
6,當然,不得不承認,uber失去重要的官方微信陣地後,放棄了官方在微信上的幾乎所有的傳播,並沒有退縮。品牌還是做了大量的媒體合作投放稿件,集結了各方大佬做強有力的背書。對的,第三方背書戰線要拉得廣,權威吶喊聲此起彼伏才是好。
7,傳統公關那些基本功一直都有價值,話題營銷,能拉近受眾的話題營銷,深入群眾做傳播,拉攏群眾自主性傳播,對細節痴迷到走火入魔。這些在互聯網時代還是必備的。
8,自媒體慢慢會從機構轉到個人,再從個人轉到普通大眾,如果把每一個受眾,每一個受眾的朋友圈/微博當成品牌發聲的平台,那麼品牌的所謂「媒體關系」列表就會異常龐大。我們真正的KPI是能實現多少受眾自主發布的品牌信息,這個彌足珍貴。
④ 戛納紅毯上為什麼會出現群魔亂舞的現象
法國戛納電影節設立於1946年,自開辦以來,戛納電影節始終堅持推動世界電影的發展,振興電影行業,為世界電影人提供更好的國際舞台為目標,如今的戛納電影節在堅持初衷的前提下,不斷地創新進步,吸收新的電影概念和想法,致力於發現電影新人,為電影的進一步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法國戛納電影節和威尼斯電影節以及柏林電影節被稱為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在電影行業佔有至關重要的地位,很多電影人都以能夠獲得戛納電影節獎項為畢生的榮耀!
每年的戛納電影節都會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的電影人出席,而走戛納紅毯是戛納電影節里最重要的環節,各國影視明星都會通過短短的60米的紅毯展示自我,讓記者拍照,本來應該是電影人的盛會,可是這幾年的戛納紅毯上卻突然出現了很多網紅,各種搔首弄姿,群魔亂舞的走紅毯,還有賴著不走的小明星,著實拉低了戛納電影節的檔次和地位!
面對如此眾多的網紅和微商走在世界頂級電影節戛納紅毯上,著實拉低了戛納電影節的檔次,首先這是電影人的盛會,是推動電影發展和發現優秀電影作品的地方,怎麼可以出現這么多網紅非電影人士呢?這樣的現象到底是打了誰的臉呢?網紅的行為確實丟人,為了商業目的到電影節去走秀,不過戛納電影節的組織者是不是也該反省一下,源頭問題不解決,這種現象是不會杜絕的。盡管組委會不承認售賣邀請函,但是目前的情況來看,網紅手中的邀請函都是經過實名電子注冊的,並不是單純的贈予,這一點來看,很有可能組委會是默許這樣的買賣行為的,更有可能是內部人的操作不想公之於眾!
總之這種現象不根除,戛納紅毯將會越來越混亂,群魔亂舞還會再現!
⑤ 楊穎陳偉霆再同台,鄧超郝蕾再同台,張翰鄭爽再同台,為何滿屏尷尬
前任永遠是每個人都繞不出去的話題,這些和前任有關的事情,和前任去過的地方,聽歌的歌曲,一起看過的電影都會勾起對前任的過往的心酸回憶。但是如果我們不小心遇到了前任,大概都會互相假裝不認識對方吧,或者是互相偷看對方幾眼。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下:明星分手後與前任同台:胡歌偷瞄,鄧超假笑,唯獨她強忍淚水!
Angelababy現在是當紅女星,陳偉霆成了國民男神,兩人之前是情侶關系,曾經非常相愛,甚至被拍到過情侶紋身,可惜這段戀情只持續了4年就宣布結束了。在某次頒獎禮上,黃曉明、陳偉霆、楊穎三人同台,陳偉霆對baby的態度可以用視而不見來形容了,分手後互不打擾也是對現任的尊重。
⑥ 比楊冪還帶貨,代言Dior和Puma,蕾哈娜為什麼紅透全球
這幾年,蕾哈娜在時尚圈能量大爆發。不論潮牌還是奢侈品都找她合作。她甚至超越了一般明星的品牌大使身份,成為創意總監,設計產品。
戛納電影節,紅毯上群魔亂舞,蕾哈娜穿著一身全白的Dior,一人足佔了紅毯視頻的三分鍾。
⑦ 戛納紅毯被曝10萬走一趟,怎麼評價今年戛納紅毯的質量
今年的戛納電影節真的可以用「群魔亂舞」來形容了,這么多的十八線網紅,有的連網紅都算不上,身著奇裝異服,有的甚至還拿著「中國製造」字樣的摺扇走上紅毯,真的令人大跌眼鏡。我覺得這不只是丟的國家的臉,更是讓戛納電影節抹黑,現在的電影節為了錢竟然可以這樣,一聲嘆息啊。
⑧ 邁克爾.傑克遜的一首MV。大概意思是一個胖老師(MJ扮演的)帶孩子們晚上到城堡里....
叫《Ghosts》那胖子是鎮長!1996年,傑克遜再一次使用製作MV宣傳歌曲的方法,震撼了世人——他拍攝了一部偉大的狂想音樂錄影帶,取名"Ghosts"(鬼怪),總共39分鍾長。這在當時是最長的音樂錄影帶(《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有記載)。
導演:Stan Winston 原著:Michael Jackson,Stephen King 拍攝地點及時間:1996/4-5 - Van Nuys 廢棄機場/CA 製作人:Michael Jackson,Stan Winston & David Nicksay,Caroline Baron,Mary Montiforte 特效技術提供:Digital Domain - Venice,CA;Pacific Data Images - Palo Alto,CA;Syd Dutton and Bill Taylor,ASC - Illusions Arts,Inc 設計:Richie Alonzo,Bruce Spauldin Fuller 化妝:Richie Alonzo,Nick Marra,Mike Smithson,Bruce Spauldin Fuller 音效:Nicholas Pike 電影劇本:Stan Winston & Mick Garris 片長:39分 首映日期:1997/5 ,戛納電影節 演職表: 藝術大師:Michael Jackson 小鎮市長:Michael Jackson 被魔鬼附身後的市長:Michael Jackson 魔鬼領頭:Michael Jackson 骷髏:Michael Jackson 大臉鬼:Michael Jackson PAT:Pat Dade AMY:Amy Smallman EDWINA:Edwina Moore DANTE:Dante Beze SETH:Seth Smith KENDALL:Kendall Cunningham LOREN:Loren Randolph HEATHER:Heather Ehlers 伴舞:Michael Balderrama,Troy Burgess,Nikki Pantenburg,John "Havic"Gregory, Travis Payne,Michael Gregory,Mia Ritts,Heather Harley,Charlie Schmidt,Paula Harrison,Joie Shettler,Shawnette Heard,Anthony Talauega,Yuko Sumida Holley,Richmond Talauega,Cristan Thompson,Richard Kim,Mic Thompson,Dorie Konno,Stacey Walker,Kelly Konno,Michelle Weber,Suzi McDonald,Jason Yribar,Courtney Miller 簡評:該片故事由恐怖小說之王史蒂芬·金與Michael共同編寫,而導演則是好萊塢超級特效大師Stan Winston。本片原是配合根據史蒂芬·金作品《瘦到死》改編的電影一同上映的短片。在片中,Michael分飾6個角色,過足了戲癮。故事講述了一個愛惡作劇的神秘人的故事,他與孩子們有著深厚的友誼,並為他們表演魔法與歌舞;而迂腐的鎮長卻執意要把「不正常的」Michael趕出鎮去。 雙方終於沖突並進行賭賽:誰先把對方嚇倒,輸家就必須得離開。Michael Jackson隨即召來了一群鬼魂助陣,在眾人面前「群魔亂舞」,最終贏得了鎮民歡心,趕走了居心叵測的鎮長。本片可以被視作為「Thriller」的續篇,而特技和舞蹈則更勝一籌。除了借機嘲諷媒體、強調隱私外,Michael Jackson再次在自己幻想的世界裡玩得不亦樂乎。這部世界上最長的音樂錄影本想要闡釋的是「不要在了解一個人之前妄加判斷」的道理,卻最終還是淪落為一部好萊塢式的空泛之作。除了舞蹈與特技引人眼球外,片中古典而歌特的服裝與布景也是值得稱道之處。作為一部音樂錄影,它是歌迷必藏的上乘之作;但作為一部電影,它則再次成為了邁氏色彩濃重的個人秀。 導演的其他作品:為《異形》系列、《終結者》系列、《侏羅紀公園》系列等等好萊塢大片製作特技和模型。 傑克遜勁爆的舞姿和鬼怪們的尖叫融合在一起,整個場面怪誕又瘋狂。 《Ghosts》(鬼怪)的背景音樂是他的三首歌曲,《Ghosts》、《Too bad》和《Is it scary》。
⑨ 關於著名導演的問題
太多了,寫不下了,我只說中國的吧
鄭正秋
編導故事片:
1913:難夫難妻(與張石川合作)
1926:小情人 一個小工人
1927:二八佳人 血淚碑 楊小真
1928:黑衣女俠 俠女救夫人 血淚黃花(前集)
1929:血淚黃花(後集) 刀下美人 戰地小同胞
1930:桃花湖(前後集)
1931:紅淚影 玉人永別
1932:自由之花
1933:春水情波 姊妹花
1934:再生花 女兒經(與洪深、張石川、沈西苓等合作)
電影劇作:
1922:滑稽大王游滬記 擲果緣 大鬧怪劇場 張欣生
1923:孤兒救祖記
1924:玉梨魂 苦兒弱女 好哥哥
1925:最後之良心 小朋友 上海一婦人 盲孤女 早生貴子
1927:掛名的夫妻 俠風奇緣 山東馬永貞 車遲國唐僧鬥法
1928:美人關 火燒紅蓮寺(第一集) 大俠復仇記 女偵探
1929:新西遊記
1930:娼門賢母
1931:恨海
導演影片:
1927:梅花落(上中下集)
1928:白雲塔 碎琴樓
1935:熱血忠魂(與張石川、徐欣夫、吳村等合作)
演出影片:
1922:滑稽大王游滬記 擲果緣
1924:苦兒弱女 誘婚
張石川
張石川(1890-1953),中國電影導演,事業家。中國第一部故事短片《難夫難妻》的導演。
1916年,他創辦幻仙影片公司,將文明戲《黑藉冤魂》搬上銀幕。
1922年由他和鄭正秋等人發起組織了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
他的主要作品有:《火燒紅蓮寺》第五至第十六集的編劇;《歌女紅牡丹》、《火燒紅蓮寺》第一至第十六集、《白雲塔》、《孤兒救祖記》、《擲果緣》、《難夫難妻》等片的導演;《黑籍冤魂》中的男演員之一。
沈浮沈浮,原名沈哀鵑,又名百寧。天津人。家境貧寒,早年失學,曾做小販、照相館徒工。1924年入天津勃海影片公司任演員,自編自導自演無聲喜劇短片《大皮包》。1933年在上海加入聯華影業公司,曾任《聯華畫報》編輯,後任編導。先後編導《出路》、《無愁君子》等影片。所作電影劇本《狼 山喋血記》被認為是較優秀的國防電影作品。抗日戰爭爆發後,與陳白塵、白楊等組織上海影人劇團,輾轉至重慶,導演舞台劇《草莽英雄》、《 兩面人》、《日出》、《雷雨》、《 霧重慶》、《群魔亂舞》等,同時創作話劇劇本《重慶二十四小時》、《 金玉滿堂》、《小人物狂想曲》等。 抗戰勝利後到北平,任中電三廠副廠 長,編導影片《追》。後至上海,加入昆侖影業公司。1948年編導影片《 萬家燈火》,運用現實主義手法,充分表現了下層知識分子覺醒的過程。 1949年編導《希望在人間》,導演手法細膩含蓄,生活氣息濃郁。同時還參與編寫電影劇本《烏鴉與麻雀》, 建國後在上海電影製片廠任導演。19 56年導演影片《李時珍》。同年赴蘇聯考察寬銀幕立體聲影片導演業務。 1958年導演了中國第一部寬銀幕立體聲影片《老兵新傳》,於1959年獲第一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技術成就銀質獎。後相繼導演《萬紫千紅總是春》、《北國江南》、《曙光》等。其中《曙光》獲文化部1979年優秀影片獎 。其創作態度嚴謹,富於探索精神; 風格朴實沉厚,抒情意味濃郁;結構布局和節奏處理,尤見功力。曾任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廠長,中國電影家協會第一屆委員、第二至四屆常務理事,中國影協上海分會主席,上海市電影局藝術委員會主任等職。編導故事片1926:大皮包 1933:出路1935:無愁君子 1937:聯華交響曲·三人行天作之合自由天地1946:聖城記1947:追1948:萬家燈火(與陽翰笙合作編劇)1949:希望在人間 電影劇作 1936:狼山喋血記1949:烏鴉與麻雀(與王林谷、徐韜、趙丹等合作)導演故事片1954:斬斷魔爪1956:李時珍1959:老兵新傳萬紫千紅總是春1963:北國江南1979:曙光演出影片1926:大皮包1936:迷途的羔羊1937:藝海風光·電影城
鄭君里,曾用名鄭重,千里。1911年生於上海,原籍廣東中山,中國著名電影演員、導演。自幼家境貧寒,進義學念書。因酷愛藝術,讀到初中二年級,毅然中途輟學,考入南國藝術學院戲劇科學習,開始了他的藝術生涯。1929年夏,在南國社參加《莎東美》、《卡門》等劇的演出,與陳白塵等創辦《摩登》戲劇半月刊。1931年參加左翼戲劇家聯盟,起草《最近行動綱領——現階段對於白色區域戲劇運動的領導綱領》。同時,他還加入摩登劇社、大道劇社,演出《乞丐與國王》、《血衣》、《亂鍾》等劇。1932年,加入聯華影業公司為基本演員,先後在《火山情血》、《奮斗》、《大路》、《新女性》、《迷途的羔羊》等近20部影片中擔任主要或重要角色,並參加上海業余劇人協會,演出《娜拉》、《大雷雨》等劇。在銀幕和舞台上,以形體動作灑脫自如,並善於把握並表達角色的內在情緒,富於藝術魅力而成名。抗戰爆發後,任上海救亡演劇三隊隊長。1940年,在重慶加入中國電影製片廠,任新聞影片部主任,歷時兩年,赴西北、西南地區拍攝各兄弟民族團結抗戰的長紀錄片《民族萬歲》。1943年,參加中國藝術劇社,導演了《戲劇春秋》、《祖國》等劇。抗戰勝利後回到上海,任昆侖影業公司編導委員會委員。1947年,與蔡楚生合作編導《一江春水向東流》,這雖是在老藝術家指導下的電影導演學步之作,卻已顯露出他作為一名電影導演的非凡的稟賦與才華。翌年,他參加了電影劇本《烏鴉與麻雀》的集體創作,並單獨執導了該片,以強烈的使命感和鮮明的時代感,真實地記下了蔣家王朝的「最後罪惡史」。影片在人物刻劃、場面調度、鏡頭處理,以至細節運用等方面,都體現出他對電影特性的深刻理解和表現能力。影片於1957年榮獲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一等獎。50年代後,他的電影導演藝術步入鼎盛時期,影片《宋景詩》(與孫瑜合導)場面宏偉,氣勢磅礴,反映了當時魯西農民起義的真實面貌。他執導的《林則徐》和《聶耳》,被譽為「紅燒頭尾」,是上影向建國10周年獻上的一份厚禮。1961年導演的《枯木逢春》以精雕細刻的手法和富於詩情畫意的鏡頭畫面,動人地描述了血吸蟲病人苦妹子從絕症中獲得新生及一家人在新舊社會悲歡離合的遭遇。影片較好地借鑒了傳統藝術的經驗,體現了他在探索民族化的道路上不懈的銳進精神。長期以來,他還致力於電影、戲劇的翻譯和著述。《論抗戰戲劇運動》,在1939年曾以單行本出版。進入40年代後,他即以開始《角色的誕生》的構思和撰稿。在他的藝術道路上,理論研究與藝術實踐,兩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迄今以出版的論著有《角色的誕生》、《畫外音》,譯著有傑希.波里斯拉夫斯基的《演講六技》、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員自我修養等。鄭君里是一位擅長駕馭「重頭戲」著稱,以拍攝人物傳記片見長的電影藝術家。1969年因文革遭受迫害死於監獄。他曾是上海市第一、二、三屆人大代表,全國政協第三、四屆委員,中國影協、劇協常務理事、上海影協常務理事。
費穆,字敬廬,號輯止,1906年生於上海。中國電影導演。
1916年費家遷居北京,因長年苦讀,致左眼失明。後開始接觸電影,撰寫影評,辦電影雜志,翻譯英文字幕和撰寫說明書。
1932年至上海任聯華影業公司導演。同年執導了《城市之夜》,反映人民疾苦,這部電影充分顯示出他的導演才華。之後,他又陸續導演了《人生》、《香雪海》、《天倫》。
1936年由他導演完成影片《狼山喋血記》,被認為是國防電影的代表作。抗日戰爭爆發後,費穆拍攝了《北戰場精忠錄》。「孤島」時期,導演了《孔夫子》、《世界兒女》及京劇戲曲片《古中國之歌》。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佔領租界後,費穆轉向戲劇舞台。抗戰勝利後重返影壇。
1947年,他執導了由京劇大師梅蘭芳主演的戲曲片《生死恨》。這是中國第一部彩色影片,達到了建國前戲曲片拍攝的最高水平。
1948年,導演《小城之春》。
1949年5月去香港,創辦龍馬影片公司,執導影片《江湖兒女》,片未竟而病逝。
費穆憑借《小城之春》開啟了中國詩化電影的先河,20世紀70年代末,人們開始發現費穆,認為他把中國傳統美學和電影語言進行完美的嫁接,開創了具有東方神韻的銀幕詩學。
姓名:謝晉 出生年月日:1923年11月21日 生肖:豬 星座:天蠍座
籍貫:浙江 出生地:浙江省上虞縣
學歷:四川江安國立戲劇專科學校
個人簡歷及工作成就(獲得獎項):
1923年 11月21日出生於浙江省上虞縣,在家鄉度過童年,並上了一年小學。
三十年代隨父母遷居上海繼續讀小學。
1938年 赴香港讀中學。
1939年 回上海就讀於大夏附中、稽山中學高中,業余時間到華光戲劇專科學校、金星電影訓練班學習,指導老師有黃佐臨、吳仞之等,並參加由於伶等人支持的學生戲劇活動,在多幕劇《岳雲》中扮演岳雲。
1941年 考入四川江安國立戲劇專科學校話劇科,受教於曹禺、洪深、焦菊隱、馬彥祥、陳鯉庭等名家。
1943年 就讀於四川江安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後主動輟學,跟隨馬彥祥、洪深、焦菊隱去重慶中國青年劇社工作,在《少年游》、《槿花之歌》、《黃花崗》、《雞鳴早看天》、《郁雷》等戲中擔任劇務、場記和演員。這一時期,確立了向導演專業發展的藝術志向。
1947年 在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導演專業復學,導師余上沅。
1953年 在上海電影製片廠任導演
1983年 作品:《秋瑾》(導演)義大利舉辦「謝晉電影回顧展」。
1984年 作品:《高山下的花環》(導演) 獲第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剪輯獎;第8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男演員獎、最佳男配角獎、最佳女配角獎;文化部1984年優秀影片一等獎;《文匯報》、《中國電影時報》新時期十年電影獎(1977一1987)故事片獎、導演獎。
法國舉辦「謝晉電影回顧展」
1985年 美國十大城市舉辦「謝晉電影回顧展」。
1986年 作品:《芙蓉鎮》(導演) 獲第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女主角獎、最佳女配角獎、最佳美術獎;第1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男演員獎、最佳女演員獎、最佳男配角獎。獲捷克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大獎「水晶球獎」,(演員徐松子獲「捷克戲劇家協會評委獎」);捷克第40屆勞動人民電影節榮譽獎;民主德國電影家協會頒發的1989年發行影片評論獎、最佳外國故事片評論獎;法國第1屆蒙彼利埃電影節「金熊貓獎」。任第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委會主任委員。任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委員。前後曾任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東京國際電影節、印度國際電影節、塔什於電影節、阿爾及利亞電影節、馬尼拉國際電影節評委。
1988年 作品:《最後的貴族》(導演) 獲第1屆中國電影節榮譽獎。
任第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委會主任委員。任第5屆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執行副主席。任第7屆中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第1屆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1989年 任第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委會主任委員。
1991年 作品:《清涼寺鍾聲》(導演)《啟明星》(導演)1992年 8月8日謝晉——恆通影視有限公司成立於上海,任公司總經理、法人代表。美國舉辦「謝晉電影回顧展」。
1993年 作品:《老人與狗》(導演) 獲上海電影評論學會1993年「十佳影片」獎。2月任上海謝晉——恆通明星學校校長;上海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客座教授。
任第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任第8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常務委員;第2屆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
1995年 作品:《女兒谷》(導演)獲1995年第4屆全國大學生電影節特別榮譽獎。5月任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院長;謝晉——恆通影視有限公司董事長。
1996年 任第6屆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執行副主席。
1997年 作品:《鴉片戰爭》(導演) 獲第1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攝影獎、最佳錄音獎、最佳道具獎、最佳男配角獎;1997年度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上海影評人獎「永樂懷」1997年「十佳影片」榮譽稱號。
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美洲特別大獎」。 1998年 任第4屆中國長春電影節評委會主席。獲香港(海外)文學藝術家協會頒發的中華文學及藝術家金龍獎「當代電影大師」稱號。任第9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個人榮獲上海市文學藝術傑出貢獻獎。出版《我對導演藝術的追求》。
擔任副導演的影片: 《啞妻》(48年,大海大同電影廠)《雞毛信》(53年,上影廠)擔任導演的影片:
《女籃五號》(57年,上影廠,57年獲世界青年聯歡國際影片展覽「銀質獎」,58年獲墨西哥國際電影周「銀帽獎」)《紅色娘子軍》(60年,上影廠,獲第一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64年獲第三屆亞非電影節「萬隆獎」)
《大李、老李和小李》(62年,上影廠)
《舞台姐妹》(64年,上影廠,獲第二十四屆倫敦電影節英國電影學會年度獎、第十二屆葡萄牙菲格臘.達.福日國際電影節評委獎、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金鷹榮譽獎——國際電影導演獎。
《天雲山傳奇》(80年,上影廠,獲第一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和最佳導演獎、第四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牧馬人》(81年,上影廠,獲第六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高山下的花環》(84年,上影廠,獲第八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芙蓉鎮》(86年,上影廠,獲第六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第十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卡羅維伐
利國際電影節大獎
《最後的貴族》(89年,上影廠)
《清涼寺鍾聲》(91年,上影廠)
《啟明星》(92年)
《老人與狗》(93年)
《女兒谷》(95年)
《鴉片戰爭》(97年,峨眉廠,獲第十七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美洲特別大獎」)三次擔任「金雞獎」評委會主任委員,擔任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東京國際電影節、印度國際電影節、塔什干電影節、阿爾及利亞電影節、馬尼拉國際電影節評委。
獲獎情況及代表作:
《大李、小李和老李》、《秋瑾》
《女籃五號》獲第6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銀質獎;
《紅色娘子軍》獲1962年首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等4項獎,第3屆亞非電影節上獲得「萬隆獎」第3名
《舞台姐妹》獲第24屆倫敦國際電影節英國電影學會年度獎
《啊!搖籃》獲1979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天雲山傳奇》獲得1980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首屆金雞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4項獎,第4屆百花獎最佳影
片獎
《牧馬人》獲1982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第6屆「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高山下的花環》獲1984年文化部優秀影片一等獎,第8屆「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芙蓉鎮》獲第26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水晶球獎
張暖忻簡介
張暖忻(1940—1995) 於1962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以《沙鷗》一片獲1982年金雞獎導演特別獎。接著又拍攝了《青春祭》、《北京,你早》。張暖忻是紀實美學最早的實踐者。她的幾部作品,顯示了她在電影美學上的不懈的探索。《沙鷗》中以新穎的電影語言表現人物心理活動的敘述形式,《青春祭》中營造的含蓄、飽滿而又溫煦的意境,《北京,你早》中以生活流和紀實風格顯示出來的潛在激情,在中國藝術電影創作中是獨樹一幟的。
作品:
雲南故事
青春祭
沙鷗
南中國1994
你好,北京
閨閣情怨
鄭洞天,河南羅山人,生於重慶,在上海讀中小學,現為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教授、博士生導師。1961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1973年,被分配到上海電影製片廠,先後任過文學編輯,導演助理等工作。1976年,鄭洞天調回北京電影學院任教,並從事電影創作。先後與謝飛等合作導演了《火娃》、《向導》等片。後者獲得文化部1979年優秀影片獎。1981年,鄭洞天與徐谷明合作導演了影片《鄰居》,獲得次年的第二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影片被視為第四代導演早期的抗鼎之作,確立了「紀實美學」的風格。此後,鄭洞天又先後拍攝了《鴛鴦樓》、《秘闖金三角》、《人之初》、《劉天華》、《台灣往事》等影片。
鄭洞天除了擔任北京電影學院的教授,還曾擔任北京青年電影製片廠廠長。這使他比一般的電影學者更能深切的體會和認識到電影作為工業的基本特性以及電影作為工業對個人化電影創作的巨大制約(他自己的創作實踐就證明了這一點)。鄭洞天任電影學院教師以來,為中國電影事業培養了不少導演人才。同時,在電影評論、電影藝術創作等方面都有較高的建樹,他的評論文章,論文在電影界有一定的影響。
作品
台灣往事
鄭培民
故園秋色
人之初
秘闖金三角
鴛鴦樓
鄰居
向導
火娃
吳貽弓,男,漢族,1938年12月生,浙江杭州人。大學文化。1960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任上海海燕電製片廠導演助理。1977年後,任上海電影製片廠副導演、導演。1983年4月當選為上海第六屆政協委員。1984年任上海電影局副局長,兼任全國影協副主任、上海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1985年3月任上海電影總公司總經理。同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7年任上海電影局局長兼上海電影製片廠廠長。1989年1月後,任上海電影局局長、中共上海市委委員、上海廣播電影電視局藝術總監。第六屆中國文學藝術聯合會副主席,文藝一級導演。中共第十屆、十五屆中央候補委員。導演的影片有《流亡大學》、《少爺的磨難》等。《巴山夜雨》(合作)1981年獲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城南舊事》獲1983年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第二屆菲律賓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鷹獎和1984年第十四屆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影片思想獎。
黃蜀芹(1939-),導演,原籍廣東番禺,生於上海。1964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後任上海電影製片廠導演。曾任《啊!搖籃》、《天雲山傳奇》等影片的執行副導演。1983年,其獨立導演影片《青春萬歲》,於次年獲蘇聯塔什干國際電影節紀念獎,1984年的《童年的朋友》獲文化部優秀影片獎和首屆中國兒童少年電影童牛獎。1987年,黃蜀芹與人合作編劇並導演影片《人鬼情》,獲第八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獎,法國第十一屆克雷黛國際婦女節公眾大獎。1996年,執導兒童片《我也有爸爸》,獲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獎。由錢鍾書同名小說改編的著明電視連續劇《圍城》,為黃蜀芹贏得了1991年第十屆全國電視飛天獎二等獎和最佳導演獎;首屆國際電視節金熊獎等。1996年起兼任上海新文化影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⑩ 鞏俐威尼斯電影節走紅毯,是不是再現《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傲人身姿
鞏俐參加了義大利威尼斯舉辦的國際電影節,走紅毯時又成為了全場的焦點人物。威尼斯電影節是和法國的戛納電影節還有德國的柏林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也是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而威尼斯電影節又是三個電影節中歷史最悠久的一個,被稱為電影節之父,鞏俐此前已經獲得過一次該電影節的最佳女演員的獎項了,這一次又帶著自己的新作品《蘭心大劇院》沖擊第二座獎項,在電影節上走紅毯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和上次法國戛納電影節走紅毯一樣,鞏俐的出場總是能成為焦點,在戛納紅毯上被群魔亂舞的網紅們爭奇斗艷下,鞏俐依然可以泰然自若的展示自己鞏皇的風采,引得記者們爭相拍照,此次威尼斯電影節的紅毯上,鞏俐依然還是氣場十足,展現了自己傲人的身材,似乎走回到了往日的巔峰時期,老外見到鞏俐也爭相要求簽名,其中有一個粉絲竟然做出了瘋狂舉動!
網友們看到老外的瘋狂舉動也是調侃讓鞏俐快給他簽名,還有人關心鞏俐最後給他簽了嗎?可想而知,面對如此忠實又瘋狂的粉絲,鞏俐想必一定會滿足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