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NBA新50大巨星都有誰
美國權威籃球雜志《SLAM》評出了新版50大巨星,其中邁克爾-喬丹高居第一,現役球員中的科比-布萊恩特與勒布朗-詹姆斯分別位居第11位和第42位。 1 邁克爾·喬丹 Michael Jordan 這份榜單的評定過程中,No.1是爭議最小的。《SLAM》雜志主編本·奧斯本寫道:「我們並不是說喬丹永遠不可超越,但到目前為止,從任何角度考慮,邁克都是我們要選的那個人。」 是的,他在NBA捧起最後一座冠軍獎杯,已是11年前的陳舊往事。是的,當今聯盟的統治權掌握在科比和勒布朗手中,而這兩人正朝著他所在的方位逼近。但是,他,邁克爾·喬丹,還穩穩地坐在那兒,沒被趕下台來。 他的職業生涯場均30.12分,仍未被超越;他10次成為得分王的紀錄,仍未被超越;他6奪總冠軍、6當總決賽MVP的輝煌,仍未被超越;他5獲年度MVP、10進最佳陣容第一隊、9入最佳防守陣容第一隊、3得全明星MVP的榮耀,仍未被超越;他讓一批同時代巨星終身求不來冠軍戒指的霸道,仍未被超越;他當年一統球迷市場,超過90%的NBA粉絲都喜歡他,如此「廣大」的魅力,仍未被超越…… 喬丹就是個完美的籃球運動員。1998年6月14日,他在鹽湖城一斷一投絕殺謝幕,更將這份完美提升到極致。或許,身體素質和攻防技能要超越喬丹,是三十年之內可以期待的事,但要創造出一個像他那般完美的NBA生涯,卻難上加難。 在有比他更完美的籃球運動員出現之前,喬丹依然是這個領域的No.1。 2 威爾特·張伯倫 Wilt Chamberlain 單場100分是個神話,賽季場均50.4分是個神話,11次成為聯盟籃板王是個神話,連續9個賽季交出「30+20」的成績單也是個神話。如果你需要搜集NBA歷史上最牢不可破的神話紀錄,張伯倫那兒還有許多。 如果用數據來評判,張伯倫一定是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他在自傳中曾寫道:「在我職業生涯的各個階段,我當過得分王、籃板王、助攻王、蓋帽王,還有誰做得到這一切?如果有,我可能會承認,還有人比我更好,或者跟我一樣好。」他唯一不夠好的,是只拿過兩次總冠軍。 3 比爾·拉塞爾 Bill Russell 比爾·拉塞爾一次總決賽MVP都沒當過,這是因為,在他拿到最後一個冠軍獎杯時,NBA聯盟才頭一次設立總決賽MVP獎項。好吧,如今總決賽MVP獎杯已被命名為「比爾·拉塞爾杯」,這足以說明任何問題。 拉塞爾13年職業生涯,只有兩次與冠軍失之交臂。個人數據?他職業生涯場均能搶22.5個籃板,在NBA歷史上僅次於張伯倫;他4度成為籃板王,5次當選年度MVP。你可以質疑他的進攻能力,但是,他光憑防守就主宰了聯盟13年,還要怎樣? 4 沙奎爾·奧尼爾 Shaquille O'Neal 奧尼爾沒有張伯倫那麼多紀錄的唯一原因是:他沒在上世紀60年代打球。2.16米的身高,超過145公斤的體重,配上與他體形極不相稱的速度和敏捷性,巔峰時期的沙克無人能敵。沒錯,他只當過一次年度MVP,但「鯊魚」每一次遷徙,都能改變聯盟生態,「統治力」三字被詮釋得淋漓盡致。 5 「魔術師」約翰遜 Magic Johnson 「魔術師」對NBA的貢獻,源於籃球場,又超越籃球場。作為一名身高達到2.06米的組織後衛,「魔術師」集傳球技巧、視野、創造性、娛樂性和競爭精神於一身,他不僅是上世紀80年代湖人「表演時刻」的核心,而且是當時整個NBA的中心。沒有他,籃球運動只怕也沒那麼受歡迎。 6 奧斯卡·羅伯特森 Oscar Robertson 羅伯特森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創造出賽季場均「三雙」奇跡的球員。在勒布朗·詹姆斯 做到這點之前,「大O」仍是古往今來最全能的NBA球員。整個職業生涯,他場均能得25.7分,卻同時還在場均助攻榜上高居歷史第四位。他的遺憾是,只在職業生涯後期,伴隨著年輕的「天勾」拿過一次冠軍。 7 卡里姆·阿布杜爾-賈巴爾 Kareem Abl-Jabbar 「天勾」是賈巴爾的絕招,也只是他一個人的絕招。幾乎每位中鋒都會用勾手投籃,但沒有人能像他一樣,攻擊范圍那麼大,准確性那麼高。防「天勾」?無解!20年職業生涯,賈巴爾將自己變成了NBA歷史總得分王。他拿了6個總冠軍,當過6次年度MVP,還有,19次入選全明星! 8 拉里·伯德 Larry Bird 你不可能在身體素質很一般的情況下,職業生涯場均得24.3分、搶10.0個籃板、助攻6.3次——但伯德可以。他是個跑不快、跳不高的白人,卻成了NBA歷史上最全能的前鋒和最可怕的關鍵先生之一。他曾連續三年當選為年度MVP,拿過3個總冠軍,而他與「魔術師」的偉大對決,沒有人能復制。 9 蒂姆·鄧肯 Tim Duncan 如果你贊成鄧肯是個大前鋒,那他就是NBA歷史上最偉大的大前鋒,沒有「之一」;如果你認定鄧肯就是個中鋒,那他便是NBA歷史上最偉大的中鋒,加上「之一」。12年職業生涯,4次總冠軍,3個總決賽MVP,2屆年度MVP,沒有幾個人能做到這些——而他的職業生涯,還沒畫上句號呢。 10 傑里·韋斯特 Jerry West 在韋斯特身上,有兩件事是永遠獨一無二的:第一,他是唯一一個在總決賽中落敗,卻贏得當年總決賽MVP獎的人;第二,NBA聯盟的標志,以他為原形。韋斯特打了14年NBA,只奪過一次冠,但曾先後9次率隊打進總決賽。他是正版的「關鍵先生」,職業生涯場均能得27.0分。 11 科比·布萊恩特 Kobe Bryant 如今再來評判科比的優秀與偉大,單場81分已不是最重要的論據。他有了第四個總冠軍,有了第一座總決賽MVP獎杯,還有三到五年的巔峰狀態。可以想見,到他退役的那天,在這個榜單上的位置還會更靠前。事實上,目前排在他前面的11位NBA偉人,有幾個得分能力比他更恐怖? 12 埃爾金·貝勒 Elgin Baylor 貝勒沒拿過總冠軍,但打過8屆總決賽,創造過單場61分的總決賽個人得分紀錄。他是一個身高不到2米的前鋒,卻擁有許多中鋒都望塵莫及的籃板功力(職業生涯場均13.5個)。他還是將籃球變成一項「空中運動」的先行者,一位專欄作家說:「貝勒開創了現代籃球的球風。」 13 阿基姆·奧拉朱旺 Hakeem Olajuwon 上世紀90年代不缺好中鋒,但「大夢」卻是其中公認的第一人。誰不愛他的夢幻腳步? 14 鮑勃·佩蒂特 Bob Pettit 佩蒂特是NBA第一任年度MVP得主,是能從比爾·拉塞爾手裡撬走總冠軍戒指的第一人。 15 朱利葉斯·歐文 Julius Erving 他當過MVP,拿過冠軍,但最重要的是,如果沒有偉大的「J博士」,也許就沒有喬丹、科比、詹姆斯。 16 摩西·馬龍 Moses Malone 摩西·馬龍打了21年職業籃球,2年ABA加19年NBA,數據平均下來竟然還有場均「20+10」。 17 約翰·哈夫利切克 John Havlicek 頭腦聰明、永不知疲倦的哈夫利切克,在凱爾特人隊史上的地位,只有拉塞爾和伯德可比。 18 卡爾·馬龍 Karl Malone 除了沒拿過總冠軍之外,「郵差」身上的一切,都足以成為籃球場上大前鋒位置的標本。 19 艾塞亞·托馬斯 Isiah Thomas 沒有太多人能比「微笑刺客」更犀利。他會得分,會傳球,會在球隊最需要的時刻挺身而出。 20 查爾斯·巴克利 Charles Barkley 用1.93米的身高,每天跟2米以上的大漢們拼搶,還打出名人堂的水準,這就是「查爾斯爵士」。 21 里克·巴里 Rick Barry 布倫特·巴里和瓊·巴里這兩兄弟,在NBA的總得分加在一起,也遠遠不及他們的老爸。 22 約翰·斯托克頓 John Stockton 偉大的約翰·伍登教練曾說:斯托克頓是他願意花錢去看球的唯一一個NBA球員。這就夠了。 23 埃爾文·海耶斯 Elvin Hayes 堅決不傳球的「大E」,可以把教練和隊友逼得發狂,但他那手轉身跳投真的能拿很多分。 24 鮑勃·庫西 Bob Cousy 在沒人會玩花樣的年代,庫西就讓人眼花繚亂,他的背後運球和不看人傳球超越了那個時代。 25 大衛·羅賓遜 David Robinson 如果沒有1995年那場著名的「戲耍」,大衛·羅賓遜是可以和「大夢」奧拉朱旺平起平坐的。 26 凱文·麥克海爾 Kevin McHale 禁區球員要練低位單打,麥克海爾就是教科書。他的腳步,比他的長臂更讓對手無可奈何。 27 斯科蒂·皮蓬 Scottie Pippen 喬丹讓皮蓬成了「天下第二人」,皮蓬助喬丹成了喬丹。 28 賈森·基德 Jason Kidd 基德是傳球大師,是快攻大師,也是三雙大師。 29 喬治·麥肯 George Mikan 第一個巨人,第一位巨星。曾經,麥肯等於籃球。 30 凱文·加內特 Kevin Garnett KG的扣籃、跳投、籃板、防守和垃圾話,都能摧毀對手。 31 威利斯·里德 Willis Reed 1970年總決賽第七場,救世主駕臨麥迪遜廣場花園。 32 韋斯·昂塞爾德 Wes Unseld 昂塞爾德告訴你,籃板、長傳和掩護,有時和得分一樣可怕。 33 內特·瑟蒙德 Nate Thurmond 藍領中的巨星,巨星中的藍領。籃板和防守是瑟蒙德的看家本領。 34 多爾夫·謝伊斯 Dolph Schayes 麥肯之後,拉塞爾之前,謝伊斯靠過時的立定投籃技術主宰聯盟。 35 沃爾特·弗雷澤 Walt Frazier 上世紀70年代,弗雷澤是最優秀、最擅長防守也最娛樂的控衛。 36 帕特里克·尤因 Patrick Ewing 「大猩猩」有力量,也不缺技巧。 37 傑里·盧卡斯 Jerry Lucas 史上最會搶籃板的前鋒之一。 38 加里·佩頓 Gary Payton 外線防守看「手套」。 39 阿倫·艾弗森 Allen Iverson 小個兒得分看「答案」。 40 比利·坎寧安 Billy Cunningham 不能蹦,怎麼會叫「袋鼠小孩」? 41 克萊德·德雷克斯勒 Clyde Drexler 飛人23,滑翔機22。 42 勒布朗·詹姆斯 LeBron James 一旦奪冠,「皇帝」就能躍入前20。但在他攀升到前五之前,誰在乎呢? 43 多米尼克·威爾金斯 Dominique Wilkins 「人類電影精華」遠不止扣籃。 44 戴夫·考恩斯 Dave Cowens 兩個冠軍,一個MVP,球衣退役。 45喬治·格文 George Gervin 柔滑的挑籃是「冰人」的商標。 46 鮑勃·麥卡杜 Bob McAdoo 當過得分王,拿過年度MVP。 47 厄爾·門羅 Earl Monroe 最早將街頭籃球元素帶到NBA。 48 丹尼斯·羅德曼 Dennis Rodman 其實他是最具天賦的籃板手。 49 沃爾特·貝拉米 Walt Bellamy 新秀賽季,31.6分,19.0個籃板。 50 史蒂夫·納什 Steve Nash 他創造了最華麗的進攻籃球。
『貳』 50大巨星誰
1 邁克爾·喬丹
Michael Jordan
這份榜單的評定過程中,No.1是爭議最小的《SLAM》雜志主編本·奧斯本寫道:「我們並不是說喬丹永遠不可超越,但到目前為止,從任何角度考慮,邁克都是我們要選的那個人」
是的,他在NBA捧起最後一座冠軍獎杯,已是11年前的陳舊往事是的,當今聯盟的統治權掌握在科比和勒布朗手中,而這兩人正朝著他所在的方位逼近但是,他,邁克爾·喬丹,還穩穩地坐在那兒,沒被趕下台來
他的職業生涯場均30.12分,仍未被超越;他10次成為得分王的紀錄,仍未被超越;他6奪總冠軍、6當總決賽MVP的輝煌,仍未被超越;他5獲年度MVP、10進最佳陣容第一隊、9入最佳防守陣容第一隊、3得全明星MVP的榮耀,仍未被超越;他讓一批同時代巨星終身求不來冠軍戒指的霸道,仍未被超越;他當年一統球迷市場,超過90%的NBA粉絲都喜歡他,如此「廣大」的魅力,仍未被超越……
喬丹就是個完美的籃球運動員1998年6月14日,他在鹽湖城一斷一投絕殺謝幕,更將這份完美提升到極致或許,身體素質和攻防技能要超越喬丹,是三十年之內可以期待的事,但要創造出一個像他那般完美的NBA生涯,卻難上加難
在有比他更完美的籃球運動員出現之前,喬丹依然是這個領域的No.1
2 威爾特·張伯倫
Wilt Chamberlain
單場100分是個神話,賽季場均50.4分是個神話,11次成為聯盟籃板王是個神話,連續9個賽季交出「30+20」的成績單也是個神話如果你需要搜集NBA歷史上最牢不可破的神話紀錄,張伯倫那兒還有許多
如果用數據來評判,張伯倫一定是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他在自傳中曾寫道:「在我職業生涯的各個階段,我當過得分王、籃板王、助攻王、蓋帽王,還有誰做得到這一切?如果有,我可能會承認,還有人比我更好,或者跟我一樣好」他唯一不夠好的,是只拿過兩次總冠軍
3 比爾·拉塞爾
Bill Russell
比爾·拉塞爾一次總決賽MVP都沒當過,這是因為,在他拿到最後一個冠軍獎杯時,NBA聯盟才頭一次設立總決賽MVP獎項好吧,如今總決賽MVP獎杯已被命名為「比爾·拉塞爾杯」,這足以說明任何問題
拉塞爾13年職業生涯,只有兩次與冠軍失之交臂個人數據?他職業生涯場均能搶22.5個籃板,在NBA歷史上僅次於張伯倫;他4度成為籃板王,5次當選年度MVP你可以質疑他的進攻能力,但是,他光憑防守就主宰了聯盟13年,還要怎樣?
4 沙奎爾·奧尼爾
Shaquille O'Neal
奧尼爾沒有張伯倫那麼多紀錄的唯一原因是:他沒在上世紀60年代打球2.16米的身高,超過145公斤的體重,配上與他體形極不相稱的速度和敏捷性,巔峰時期的沙克無人能敵
5 「魔術師」約翰遜
Magic Johnson
「魔術師」對NBA的貢獻,源於籃球場,又超越籃球場作為一名身高達到2.06米的組織後衛,「魔術師」集傳球技巧、視野、創造性、娛樂性和競爭精神於一身,他不僅是上世紀80年代湖人「表演時刻」的核心,而且是當時整個NBA的中心沒有他,籃球運動只怕也沒那麼受歡迎
6 奧斯卡·羅伯特森
Oscar Robertson
羅伯特森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創造出賽季場均「三雙」奇跡的球員在勒布朗·詹姆斯 做到這點之前,「大O」仍是古往今來最全能的NBA球員整個職業生涯,他場均能得25.7分,卻同時還在場均助攻榜上高居歷史第四位他的遺憾是,只在職業生涯後期,伴隨著年輕的「天勾」拿過一次冠軍
7 卡里姆·阿布杜爾-賈巴爾
Kareem Abl-Jabbar
「天勾」是賈巴爾的絕招,也只是他一個人的絕招幾乎每位中鋒都會用勾手投籃,但沒有人能像他一樣,攻擊范圍那麼大,准確性那麼高防「天勾」?無解!20年職業生涯,賈巴爾將自己變成了NBA歷史總得分王他拿了6個總冠軍,當過6次年度MVP,還有,19次入選全明星!
8 拉里·伯德
Larry Bird
你不可能在身體素質很一般的情況下,職業生涯場均得24.3分、搶10.0個籃板、助攻6.3次——但伯德可以他是個跑不快、跳不高的白人,卻成了NBA歷史上最全能的前鋒和最可怕的關鍵先生之一他曾連續三年當選為年度MVP,拿過3個總冠軍,而他與「魔術師」的偉大對決,沒有人能復制
9 蒂姆·鄧肯
Tim Duncan
如果你贊成鄧肯是個大前鋒,那他就是NBA歷史上最偉大的大前鋒,沒有「之一」;如果你認定鄧肯就是個中鋒,那他便是NBA歷史上最偉大的中鋒,加上「之一」12年職業生涯,4次總冠軍,3個總決賽MVP,2屆年度MVP,沒有幾個人能做到這些——而他的職業生涯,還沒畫上句號呢
10 傑里·韋斯特
Jerry West
在韋斯特身上,有兩件事是永遠獨一無二的:第一,他是唯一一個在總決賽中落敗,卻贏得當年總決賽MVP獎的人;第二,NBA聯盟的標志,以他為原形韋斯特打了14年NBA,只奪過一次冠,但曾先後9次率隊打進總決賽他是正版的「關鍵先生」,職業生涯場均能得27.0分
11 科比·布萊恩特
Kobe Bryant
如今再來評判科比的優秀與偉大,單場81分已不是最重要的論據他有了第四個總冠軍,有了第一座總決賽MVP獎杯,還有三到五年的巔峰狀態可以想見,到他退役的那天,在這個榜單上的位置還會更靠前事實上,目前排在他前面的11位NBA偉人,有幾個得分能力比他更恐怖?
12 埃爾金·貝勒
Elgin Baylor
貝勒沒拿過總冠軍,但打過8屆總決賽,創造過單場61分的總決賽個人得分紀錄他是一個身高不到2米的前鋒,卻擁有許多中鋒都望塵莫及的籃板功力(職業生涯場均13.5個)他還是將籃球變成一項「空中運動」的先行者,一位專欄作家說:「貝勒開創了現代籃球的球風」
13 阿基姆·奧拉朱旺
Hakeem Olajuwon
上世紀90年代不缺好中鋒,但「大夢」卻是其中公認的第一人誰不愛他的夢幻腳步?
14 鮑勃·佩蒂特
Bob Pettit
佩蒂特是NBA第一任年度MVP得主,是能從比爾·拉塞爾手裡撬走總冠軍戒指的第一人
15 朱利葉斯·歐文
Julius Erving
他當過MVP,拿過冠軍,但最重要的是,如果沒有偉大的「J博士」,也許就沒有喬丹、科比、詹姆斯
16 摩西·馬龍
Moses Malone
摩西·馬龍打了21年職業籃球,2年ABA加19年NBA,數據平均下來竟然還有場均「20+10」
17 約翰·哈夫利切克
John Havlicek
頭腦聰明、永不知疲倦的哈夫利切克,在凱爾特人隊史上的地位,只有拉塞爾和伯德可比
18 卡爾·馬龍
Karl Malone
除了沒拿過總冠軍之外,「郵差」身上的一切,都足以成為籃球場上大前鋒位置的標本
19 艾塞亞·托馬斯
Isiah Thomas
沒有太多人能比「微笑刺客」更犀利他會得分,會傳球,會在球隊最需要的時刻挺身而出
20 查爾斯·巴克利
Charles Barkley
用1.93米的身高,每天跟2米以上的大漢們拼搶,還打出名人堂的水準,這就是「查爾斯爵士」
21 里克·巴里
Rick Barry
布倫特·巴里和瓊·巴里這兩兄弟,在NBA的總得分加在一起,也遠遠不及他們的老爸
22 約翰·斯托克頓
John Stockton
偉大的約翰·伍登教練曾說:斯托克頓是他願意花錢去看球的唯一一個NBA球員這就夠了
23 埃爾文·海耶斯
Elvin Hayes
堅決不傳球的「大E」,可以把教練和隊友逼得發狂,但他那手轉身跳投真的能拿很多分
24 鮑勃·庫西
Bob Cousy
在沒人會玩花樣的年代,庫西就讓人眼花繚亂,他的背後運球和不看人傳球超越了那個時代
25 大衛·羅賓遜 David Robinson
如果沒有1995年那場著名的「戲耍」,大衛·羅賓遜是可以和「大夢」奧拉朱旺平起平坐的
26 凱文·麥克海爾 Kevin McHale
禁區球員要練低位單打,麥克海爾就是教科書他的腳步,比他的長臂更讓對手無可奈何
27 斯科蒂·皮蓬 Scottie Pippen
喬丹讓皮蓬成了「天下第二人」,皮蓬助喬丹成了喬丹
28 賈森·基德 Jason Kidd
基德是傳球大師,是快攻大師,也是三雙大師
29 喬治·麥肯 George Mikan
第一個巨人,第一位巨星曾經,麥肯等於籃球
30 凱文·加內特 Kevin Garnett
KG的扣籃、跳投、籃板、防守和垃圾話,都能摧毀對手
31 威利斯·里德 Willis Reed
1970年總決賽第七場,救世主駕臨麥迪遜廣場花園
32 韋斯·昂塞爾德 Wes Unseld
昂塞爾德告訴你,籃板、長傳和掩護,有時和得分一樣可怕
33 內特·瑟蒙德 Nate Thurmond
藍領中的巨星,巨星中的藍領籃板和防守是瑟蒙德的看家本領
34 多爾夫·謝伊斯 Dolph Schayes
麥肯之後,拉塞爾之前,謝伊斯靠過時的立定投籃技術主宰聯盟
35 沃爾特·弗雷澤 Walt Frazier
上世紀70年代,弗雷澤是最優秀、最擅長防守也最娛樂的控衛
36 帕特里克·尤因 Patrick Ewing
「大猩猩」有力量,也不缺技巧
37 傑里·盧卡斯 Jerry Lucas
史上最會搶籃板的前鋒之一
38 加里·佩頓 Gary Payton
外線防守看「手套」
39 阿倫·艾弗森 Allen Iverson
小個兒得分看「答案」
40 比利·坎寧安 Billy Cunningham
不能蹦,怎麼會叫「袋鼠小孩」?
41 克萊德·德雷克斯勒 Clyde Drexler
飛人23,滑翔機22
42 勒布朗·詹姆斯 LeBron James
一旦奪冠,「皇帝」就能躍入前20但在他攀升到前五之前,誰在乎呢?
43 多米尼克·威爾金斯 Dominique Wilkins
「人類電影精華」遠不止扣籃
44 戴夫·考恩斯 Dave Cowens
兩個冠軍,一個MVP,球衣退役
45喬治·格文 George Gervin
柔滑的挑籃是「冰人」的商標
46 鮑勃·麥卡杜 Bob McAdoo
當過得分王,拿過年度MVP
47 厄爾·門羅 Earl Monroe
最早將街頭籃球元素帶到NBA
48 丹尼斯·羅德曼 Dennis Rodman
其實他是最具天賦的籃板手
49 沃爾特·貝拉米 Walt Bellamy
新秀賽季,31.6分,19.0個籃板
50 史蒂夫·納什 Steve Nash
他創造了最華麗的進攻籃球
『叄』 求新出的NBA50大巨星排名
1 邁克爾·喬丹 Michael Jordan 這份榜單的評定過程中,No.1是爭議最小的。《SLAM》雜志主編本·奧斯本寫道:「我們並不是說喬丹永遠不可超越,但到目前為止,從任何角度考慮,邁克都是我們要選的那個人。」 是的,他在NBA捧起最後一座冠軍獎杯,已是11年前的陳舊往事。是的,當今聯盟的統治權掌握在科比和勒布朗手中,而這兩人正朝著他所在的方位逼近。但是,他,邁克爾·喬丹,還穩穩地坐在那兒,沒被趕下台來。 他的職業生涯場均30.12分,仍未被超越;他10次成為得分王的紀錄,仍未被超越;他6奪總冠軍、6當總決賽MVP的輝煌,仍未被超越;他5獲年度MVP、10進最佳陣容第一隊、9入最佳防守陣容第一隊、3得全明星MVP的榮耀,仍未被超越;他讓一批同時代巨星終身求不來冠軍戒指的霸道,仍未被超越;他當年一統球迷市場,超過90%的NBA粉絲都喜歡他,如此「廣大」的魅力,仍未被超越…… 喬丹就是個完美的籃球運動員。1998年6月14日,他在鹽湖城一斷一投絕殺謝幕,更將這份完美提升到極致。或許,身體素質和攻防技能要超越喬丹,是三十年之內可以期待的事,但要創造出一個像他那般完美的NBA生涯,卻難上加難。 在有比他更完美的籃球運動員出現之前,喬丹依然是這個領域的No.1。 2 威爾特·張伯倫 Wilt Chamberlain 單場100分是個神話,賽季場均50.4分是個神話,11次成為聯盟籃板王是個神話,連續9個賽季交出「30+20」的成績單也是個神話。如果你需要搜集NBA歷史上最牢不可破的神話紀錄,張伯倫那兒還有許多。 如果用數據來評判,張伯倫一定是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他在自傳中曾寫道:「在我職業生涯的各個階段,我當過得分王、籃板王、助攻王、蓋帽王,還有誰做得到這一切?如果有,我可能會承認,還有人比我更好,或者跟我一樣好。」他唯一不夠好的,是只拿過兩次總冠軍。 3 比爾·拉塞爾 Bill Russell 比爾·拉塞爾一次總決賽MVP都沒當過,這是因為,在他拿到最後一個冠軍獎杯時,NBA聯盟才頭一次設立總決賽MVP獎項。好吧,如今總決賽MVP獎杯已被命名為「比爾·拉塞爾杯」,這足以說明任何問題。 拉塞爾13年職業生涯,只有兩次與冠軍失之交臂。個人數據?他職業生涯場均能搶22.5個籃板,在NBA歷史上僅次於張伯倫;他4度成為籃板王,5次當選年度MVP。你可以質疑他的進攻能力,但是,他光憑防守就主宰了聯盟13年,還要怎樣? 4 沙奎爾·奧尼爾 Shaquille O'Neal 奧尼爾沒有張伯倫那麼多紀錄的唯一原因是:他沒在上世紀60年代打球。2.16米的身高,超過145公斤的體重,配上與他體形極不相稱的速度和敏捷性,巔峰時期的沙克無人能敵。沒錯,他只當過一次年度MVP,但「鯊魚」每一次遷徙,都能改變聯盟生態,「統治力」三字被詮釋得淋漓盡致。 5 「魔術師」約翰遜 Magic Johnson 「魔術師」對NBA的貢獻,源於籃球場,又超越籃球場。作為一名身高達到2.06米的組織後衛,「魔術師」集傳球技巧、視野、創造性、娛樂性和競爭精神於一身,他不僅是上世紀80年代湖人「表演時刻」的核心,而且是當時整個NBA的中心。沒有他,籃球運動只怕也沒那麼受歡迎。 6 奧斯卡·羅伯特森 Oscar Robertson 羅伯特森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創造出賽季場均「三雙」奇跡的球員。在勒布朗·詹姆斯 做到這點之前,「大O」仍是古往今來最全能的NBA球員。整個職業生涯,他場均能得25.7分,卻同時還在場均助攻榜上高居歷史第四位。他的遺憾是,只在職業生涯後期,伴隨著年輕的「天勾」拿過一次冠軍。 7 卡里姆·阿布杜爾-賈巴爾 Kareem Abl-Jabbar 「天勾」是賈巴爾的絕招,也只是他一個人的絕招。幾乎每位中鋒都會用勾手投籃,但沒有人能像他一樣,攻擊范圍那麼大,准確性那麼高。防「天勾」?無解!20年職業生涯,賈巴爾將自己變成了NBA歷史總得分王。他拿了6個總冠軍,當過6次年度MVP,還有,19次入選全明星! 8 拉里·伯德 Larry Bird 你不可能在身體素質很一般的情況下,職業生涯場均得24.3分、搶10.0個籃板、助攻6.3次——但伯德可以。他是個跑不快、跳不高的白人,卻成了NBA歷史上最全能的前鋒和最可怕的關鍵先生之一。他曾連續三年當選為年度MVP,拿過3個總冠軍,而他與「魔術師」的偉大對決,沒有人能復制。 9 蒂姆·鄧肯 Tim Duncan 如果你贊成鄧肯是個大前鋒,那他就是NBA歷史上最偉大的大前鋒,沒有「之一」;如果你認定鄧肯就是個中鋒,那他便是NBA歷史上最偉大的中鋒,加上「之一」。12年職業生涯,4次總冠軍,3個總決賽MVP,2屆年度MVP,沒有幾個人能做到這些——而他的職業生涯,還沒畫上句號呢。 10 傑里·韋斯特 Jerry West 在韋斯特身上,有兩件事是永遠獨一無二的:第一,他是唯一一個在總決賽中落敗,卻贏得當年總決賽MVP獎的人;第二,NBA聯盟的標志,以他為原形。韋斯特打了14年NBA,只奪過一次冠,但曾先後9次率隊打進總決賽。他是正版的「關鍵先生」,職業生涯場均能得27.0分。 11 科比·布萊恩特 Kobe Bryant 如今再來評判科比的優秀與偉大,單場81分已不是最重要的論據。他有了第四個總冠軍,有了第一座總決賽MVP獎杯,還有三到五年的巔峰狀態。可以想見,到他退役的那天,在這個榜單上的位置還會更靠前。事實上,目前排在他前面的11位NBA偉人,有幾個得分能力比他更恐怖? 12 埃爾金·貝勒 Elgin Baylor 貝勒沒拿過總冠軍,但打過8屆總決賽,創造過單場61分的總決賽個人得分紀錄。他是一個身高不到2米的前鋒,卻擁有許多中鋒都望塵莫及的籃板功力(職業生涯場均13.5個)。他還是將籃球變成一項「空中運動」的先行者,一位專欄作家說:「貝勒開創了現代籃球的球風。」 13 阿基姆·奧拉朱旺 Hakeem Olajuwon 上世紀90年代不缺好中鋒,但「大夢」卻是其中公認的第一人。誰不愛他的夢幻腳步? 14 鮑勃·佩蒂特 Bob Pettit 佩蒂特是NBA第一任年度MVP得主,是能從比爾·拉塞爾手裡撬走總冠軍戒指的第一人。 15 朱利葉斯·歐文 Julius Erving 他當過MVP,拿過冠軍,但最重要的是,如果沒有偉大的「J博士」,也許就沒有喬丹、科比、詹姆斯。 16 摩西·馬龍 Moses Malone 摩西·馬龍打了21年職業籃球,2年ABA加19年NBA,數據平均下來竟然還有場均「20+10」。 17 約翰·哈夫利切克 John Havlicek 頭腦聰明、永不知疲倦的哈夫利切克,在凱爾特人隊史上的地位,只有拉塞爾和伯德可比。 18 卡爾·馬龍 Karl Malone 除了沒拿過總冠軍之外,「郵差」身上的一切,都足以成為籃球場上大前鋒位置的標本。 19 艾塞亞·托馬斯 Isiah Thomas 沒有太多人能比「微笑刺客」更犀利。他會得分,會傳球,會在球隊最需要的時刻挺身而出。 20 查爾斯·巴克利 Charles Barkley 用1.93米的身高,每天跟2米以上的大漢們拼搶,還打出名人堂的水準,這就是「查爾斯爵士」。 21 里克·巴里 Rick Barry 布倫特·巴里和瓊·巴里這兩兄弟,在NBA的總得分加在一起,也遠遠不及他們的老爸。 22 約翰·斯托克頓 John Stockton 偉大的約翰·伍登教練曾說:斯托克頓是他願意花錢去看球的唯一一個NBA球員。這就夠了。 23 埃爾文·海耶斯 Elvin Hayes 堅決不傳球的「大E」,可以把教練和隊友逼得發狂,但他那手轉身跳投真的能拿很多分。 24 鮑勃·庫西 Bob Cousy 在沒人會玩花樣的年代,庫西就讓人眼花繚亂,他的背後運球和不看人傳球超越了那個時代。 25 大衛·羅賓遜 David Robinson 如果沒有1995年那場著名的「戲耍」,大衛·羅賓遜是可以和「大夢」奧拉朱旺平起平坐的。 26 凱文·麥克海爾 Kevin McHale 禁區球員要練低位單打,麥克海爾就是教科書。他的腳步,比他的長臂更讓對手無可奈何。 27 斯科蒂·皮蓬 Scottie Pippen 喬丹讓皮蓬成了「天下第二人」,皮蓬助喬丹成了喬丹。 28 賈森·基德 Jason Kidd 基德是傳球大師,是快攻大師,也是三雙大師。 29 喬治·麥肯 George Mikan 第一個巨人,第一位巨星。曾經,麥肯等於籃球。 30 凱文·加內特 Kevin Garnett KG的扣籃、跳投、籃板、防守和垃圾話,都能摧毀對手。 31 威利斯·里德 Willis Reed 1970年總決賽第七場,救世主駕臨麥迪遜廣場花園。 32 韋斯·昂塞爾德 Wes Unseld 昂塞爾德告訴你,籃板、長傳和掩護,有時和得分一樣可怕。 33 內特·瑟蒙德 Nate Thurmond 藍領中的巨星,巨星中的藍領。籃板和防守是瑟蒙德的看家本領。 34 多爾夫·謝伊斯 Dolph Schayes 麥肯之後,拉塞爾之前,謝伊斯靠過時的立定投籃技術主宰聯盟。 35 沃爾特·弗雷澤 Walt Frazier 上世紀70年代,弗雷澤是最優秀、最擅長防守也最娛樂的控衛。 36 帕特里克·尤因 Patrick Ewing 「大猩猩」有力量,也不缺技巧。 37 傑里·盧卡斯 Jerry Lucas 史上最會搶籃板的前鋒之一。 38 加里·佩頓 Gary Payton 外線防守看「手套」。 39 阿倫·艾弗森 Allen Iverson 小個兒得分看「答案」。 40 比利·坎寧安 Billy Cunningham 不能蹦,怎麼會叫「袋鼠小孩」? 41 克萊德·德雷克斯勒 Clyde Drexler 飛人23,滑翔機22。 42 勒布朗·詹姆斯 LeBron James 一旦奪冠,「皇帝」就能躍入前20。但在他攀升到前五之前,誰在乎呢? 43 多米尼克·威爾金斯 Dominique Wilkins 「人類電影精華」遠不止扣籃。 44 戴夫·考恩斯 Dave Cowens 兩個冠軍,一個MVP,球衣退役。 45喬治·格文 George Gervin 柔滑的挑籃是「冰人」的商標。 46 鮑勃·麥卡杜 Bob McAdoo 當過得分王,拿過年度MVP。 47 厄爾·門羅 Earl Monroe 最早將街頭籃球元素帶到NBA。 48 丹尼斯·羅德曼 Dennis Rodman 其實他是最具天賦的籃板手。 49 沃爾特·貝拉米 Walt Bellamy 新秀賽季,31.6分,19.0個籃板。 50 史蒂夫·納什 Steve Nash 他創造了最華麗的進攻籃球
『肆』 NBA沒有拿過總冠軍的超級巨星有哪些
既然是說超級巨星,就不能什麼人都算了,我就用我常用的NBA官方評出的60年60大巨星為標准,1996年NBA為紀念成立50周年推出了一個官方評選的50大巨星名單,10年之後的2006年,又為這個名單增補了10人,組成了60年60大巨星名單,這裡面除了卡特外,都是已經退役的球星,都以蓋棺定論,我就來總結下這60人裡面沒有獲得過冠軍的球星。
查爾斯巴克利
60大巨星之後的球星中,已退役的沒有獲得總冠軍的人,還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風之子」史蒂夫納什,姚明,麥蒂。
『伍』 新出的NBA50大巨星排名、、
美國權威籃球雜志《SLAM》評出了新版50大巨星,其中邁克爾-喬丹高居第一,現役球員中的科比-布萊恩特與勒布朗-詹姆斯分別位居第11位和第42位。
1 邁克爾·喬丹
Michael Jordan
這份榜單的評定過程中,No.1是爭議最小的。《SLAM》雜志主編本·奧斯本寫道:「我們並不是說喬丹永遠不可超越,但到目前為止,從任何角度考慮,邁克都是我們要選的那個人。」
是的,他在NBA捧起最後一座冠軍獎杯,已是11年前的陳舊往事。是的,當今聯盟的統治權掌握在科比和勒布朗手中,而這兩人正朝著他所在的方位逼近。但是,他,邁克爾·喬丹,還穩穩地坐在那兒,沒被趕下台來。
他的職業生涯場均30.12分,仍未被超越;他10次成為得分王的紀錄,仍未被超越;他6奪總冠軍、6當總決賽MVP的輝煌,仍未被超越;他5獲年度MVP、10進最佳陣容第一隊、9入最佳防守陣容第一隊、3得全明星MVP的榮耀,仍未被超越;他讓一批同時代巨星終身求不來冠軍戒指的霸道,仍未被超越;他當年一統球迷市場,超過90%的NBA粉絲都喜歡他,如此「廣大」的魅力,仍未被超越……
喬丹就是個完美的籃球運動員。1998年6月14日,他在鹽湖城一斷一投絕殺謝幕,更將這份完美提升到極致。或許,身體素質和攻防技能要超越喬丹,是三十年之內可以期待的事,但要創造出一個像他那般完美的NBA生涯,卻難上加難。
在有比他更完美的籃球運動員出現之前,喬丹依然是這個領域的No.1。
2 威爾特·張伯倫
Wilt Chamberlain
單場100分是個神話,賽季場均50.4分是個神話,11次成為聯盟籃板王是個神話,連續9個賽季交出「30+20」的成績單也是個神話。如果你需要搜集NBA歷史上最牢不可破的神話紀錄,張伯倫那兒還有許多。
如果用數據來評判,張伯倫一定是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他在自傳中曾寫道:「在我職業生涯的各個階段,我當過得分王、籃板王、助攻王、蓋帽王,還有誰做得到這一切?如果有,我可能會承認,還有人比我更好,或者跟我一樣好。」他唯一不夠好的,是只拿過兩次總冠軍。
3 比爾·拉塞爾
Bill Russell
比爾·拉塞爾一次總決賽MVP都沒當過,這是因為,在他拿到最後一個冠軍獎杯時,NBA聯盟才頭一次設立總決賽MVP獎項。好吧,如今總決賽MVP獎杯已被命名為「比爾·拉塞爾杯」,這足以說明任何問題。
拉塞爾13年職業生涯,只有兩次與冠軍失之交臂。個人數據?他職業生涯場均能搶22.5個籃板,在NBA歷史上僅次於張伯倫;他4度成為籃板王,5次當選年度MVP。你可以質疑他的進攻能力,但是,他光憑防守就主宰了聯盟13年,還要怎樣?
4 沙奎爾·奧尼爾
Shaquille O'Neal
奧尼爾沒有張伯倫那麼多紀錄的唯一原因是:他沒在上世紀60年代打球。2.16米的身高,超過145公斤的體重,配上與他體形極不相稱的速度和敏捷性,巔峰時期的沙克無人能敵。沒錯,他只當過一次年度MVP,但「鯊魚」每一次遷徙,都能改變聯盟生態,「統治力」三字被詮釋得淋漓盡致。
5 「魔術師」約翰遜
Magic Johnson
「魔術師」對NBA的貢獻,源於籃球場,又超越籃球場。作為一名身高達到2.06米的組織後衛,「魔術師」集傳球技巧、視野、創造性、娛樂性和競爭精神於一身,他不僅是上世紀80年代湖人「表演時刻」的核心,而且是當時整個NBA的中心。沒有他,籃球運動只怕也沒那麼受歡迎。
6 奧斯卡·羅伯特森
Oscar Robertson
羅伯特森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創造出賽季場均「三雙」奇跡的球員。在勒布朗·詹姆斯 做到這點之前,「大O」仍是古往今來最全能的NBA球員。整個職業生涯,他場均能得25.7分,卻同時還在場均助攻榜上高居歷史第四位。他的遺憾是,只在職業生涯後期,伴隨著年輕的「天勾」拿過一次冠軍。
7 卡里姆·阿布杜爾-賈巴爾
Kareem Abl-Jabbar
「天勾」是賈巴爾的絕招,也只是他一個人的絕招。幾乎每位中鋒都會用勾手投籃,但沒有人能像他一樣,攻擊范圍那麼大,准確性那麼高。防「天勾」?無解!20年職業生涯,賈巴爾將自己變成了NBA歷史總得分王。他拿了6個總冠軍,當過6次年度MVP,還有,19次入選全明星!
8 拉里·伯德
Larry Bird
你不可能在身體素質很一般的情況下,職業生涯場均得24.3分、搶10.0個籃板、助攻6.3次——但伯德可以。他是個跑不快、跳不高的白人,卻成了NBA歷史上最全能的前鋒和最可怕的關鍵先生之一。他曾連續三年當選為年度MVP,拿過3個總冠軍,而他與「魔術師」的偉大對決,沒有人能復制。
9 蒂姆·鄧肯
Tim Duncan
如果你贊成鄧肯是個大前鋒,那他就是NBA歷史上最偉大的大前鋒,沒有「之一」;如果你認定鄧肯就是個中鋒,那他便是NBA歷史上最偉大的中鋒,加上「之一」。12年職業生涯,4次總冠軍,3個總決賽MVP,2屆年度MVP,沒有幾個人能做到這些——而他的職業生涯,還沒畫上句號呢。
10 傑里·韋斯特
Jerry West
在韋斯特身上,有兩件事是永遠獨一無二的:第一,他是唯一一個在總決賽中落敗,卻贏得當年總決賽MVP獎的人;第二,NBA聯盟的標志,以他為原形。韋斯特打了14年NBA,只奪過一次冠,但曾先後9次率隊打進總決賽。他是正版的「關鍵先生」,職業生涯場均能得27.0分。
11 科比·布萊恩特
Kobe Bryant
如今再來評判科比的優秀與偉大,單場81分已不是最重要的論據。他有了第四個總冠軍,有了第一座總決賽MVP獎杯,還有三到五年的巔峰狀態。可以想見,到他退役的那天,在這個榜單上的位置還會更靠前。事實上,目前排在他前面的11位NBA偉人,有幾個得分能力比他更恐怖?
12 埃爾金·貝勒
Elgin Baylor
貝勒沒拿過總冠軍,但打過8屆總決賽,創造過單場61分的總決賽個人得分紀錄。他是一個身高不到2米的前鋒,卻擁有許多中鋒都望塵莫及的籃板功力(職業生涯場均13.5個)。他還是將籃球變成一項「空中運動」的先行者,一位專欄作家說:「貝勒開創了現代籃球的球風。」
13 阿基姆·奧拉朱旺
Hakeem Olajuwon
上世紀90年代不缺好中鋒,但「大夢」卻是其中公認的第一人。誰不愛他的夢幻腳步?
14 鮑勃·佩蒂特
Bob Pettit
佩蒂特是NBA第一任年度MVP得主,是能從比爾·拉塞爾手裡撬走總冠軍戒指的第一人。
15 朱利葉斯·歐文
Julius Erving
他當過MVP,拿過冠軍,但最重要的是,如果沒有偉大的「J博士」,也許就沒有喬丹、科比、詹姆斯。
16 摩西·馬龍
Moses Malone
摩西·馬龍打了21年職業籃球,2年ABA加19年NBA,數據平均下來竟然還有場均「20+10」。
17 約翰·哈夫利切克
John Havlicek
頭腦聰明、永不知疲倦的哈夫利切克,在凱爾特人隊史上的地位,只有拉塞爾和伯德可比。
18 卡爾·馬龍
Karl Malone
除了沒拿過總冠軍之外,「郵差」身上的一切,都足以成為籃球場上大前鋒位置的標本。
19 艾塞亞·托馬斯
Isiah Thomas
沒有太多人能比「微笑刺客」更犀利。他會得分,會傳球,會在球隊最需要的時刻挺身而出。
20 查爾斯·巴克利
Charles Barkley
用1.93米的身高,每天跟2米以上的大漢們拼搶,還打出名人堂的水準,這就是「查爾斯爵士」。
21 里克·巴里
Rick Barry
布倫特·巴里和瓊·巴里這兩兄弟,在NBA的總得分加在一起,也遠遠不及他們的老爸。
22 約翰·斯托克頓
John Stockton
偉大的約翰·伍登教練曾說:斯托克頓是他願意花錢去看球的唯一一個NBA球員。這就夠了。
23 埃爾文·海耶斯
Elvin Hayes
堅決不傳球的「大E」,可以把教練和隊友逼得發狂,但他那手轉身跳投真的能拿很多分。
24 鮑勃·庫西
Bob Cousy
在沒人會玩花樣的年代,庫西就讓人眼花繚亂,他的背後運球和不看人傳球超越了那個時代。
25 大衛·羅賓遜 David Robinson
如果沒有1995年那場著名的「戲耍」,大衛·羅賓遜是可以和「大夢」奧拉朱旺平起平坐的。
26 凱文·麥克海爾 Kevin McHale
禁區球員要練低位單打,麥克海爾就是教科書。他的腳步,比他的長臂更讓對手無可奈何。
27 斯科蒂·皮蓬 Scottie Pippen
喬丹讓皮蓬成了「天下第二人」,皮蓬助喬丹成了喬丹。
28 賈森·基德 Jason Kidd
基德是傳球大師,是快攻大師,也是三雙大師。
29 喬治·麥肯 George Mikan
第一個巨人,第一位巨星。曾經,麥肯等於籃球。
30 凱文·加內特 Kevin Garnett
KG的扣籃、跳投、籃板、防守和垃圾話,都能摧毀對手。
31 威利斯·里德 Willis Reed
1970年總決賽第七場,救世主駕臨麥迪遜廣場花園。
32 韋斯·昂塞爾德 Wes Unseld
昂塞爾德告訴你,籃板、長傳和掩護,有時和得分一樣可怕。
33 內特·瑟蒙德 Nate Thurmond
藍領中的巨星,巨星中的藍領。籃板和防守是瑟蒙德的看家本領。
34 多爾夫·謝伊斯 Dolph Schayes
麥肯之後,拉塞爾之前,謝伊斯靠過時的立定投籃技術主宰聯盟。
35 沃爾特·弗雷澤 Walt Frazier
上世紀70年代,弗雷澤是最優秀、最擅長防守也最娛樂的控衛。
36 帕特里克·尤因 Patrick Ewing
「大猩猩」有力量,也不缺技巧。
37 傑里·盧卡斯 Jerry Lucas
史上最會搶籃板的前鋒之一。
38 加里·佩頓 Gary Payton
外線防守看「手套」。
39 阿倫·艾弗森 Allen Iverson
小個兒得分看「答案」。
40 比利·坎寧安 Billy Cunningham
不能蹦,怎麼會叫「袋鼠小孩」?
41 克萊德·德雷克斯勒 Clyde Drexler
飛人23,滑翔機22。
42 勒布朗·詹姆斯 LeBron James
一旦奪冠,「皇帝」就能躍入前20。但在他攀升到前五之前,誰在乎呢?
43 多米尼克·威爾金斯 Dominique Wilkins
「人類電影精華」遠不止扣籃。
44 戴夫·考恩斯 Dave Cowens
兩個冠軍,一個MVP,球衣退役。
45喬治·格文 George Gervin
柔滑的挑籃是「冰人」的商標。
46 鮑勃·麥卡杜 Bob McAdoo
當過得分王,拿過年度MVP。
47 厄爾·門羅 Earl Monroe
最早將街頭籃球元素帶到NBA。
48 丹尼斯·羅德曼 Dennis Rodman
其實他是最具天賦的籃板手。
49 沃爾特·貝拉米 Walt Bellamy
新秀賽季,31.6分,19.0個籃板。
50 史蒂夫·納什 Steve Nash
他創造了最華麗的進攻籃球
『陸』 「人類電影精華」威爾金斯的資料,他為什麼沒能入選NBA50大巨星
不過扣籃厲害點,其他作為本就排不進50大巨星。
『柒』 詹姆斯·沃西是不是50大巨星里最水的
不水啊
從數據上看,生涯場均17.6分5.1板3助,與截止目前步行者的格蘭傑(18.2分5.2板2.0助)和灰熊的蓋伊(17.9分5.7板2.0助)的生涯數據差不多。放眼50大里,這個數據不能不說是寒酸,即使只是和同時代的其他巨星(大夢、喬丹、滑翔機、巴克利、電影精華等等)相比。
雖說生涯前幾年和另外兩位狀元巨星在同一隊,但那時天勾已近暮年,數據不如早期那麼厲害,而魔術師一向以助攻為首選,得分也就維持在十幾二十左右,並沒有太多佔據全隊的出手權和得分比例。在這種情況下,沃西的數據仍然並不出彩。
沃西生涯主要榮譽除了當選最佳新秀外,就是入選了兩次三陣(89-90賽季最佳陣容第3陣,90-91賽季最佳陣容第3陣),無一陣,也無二陣。除此之外,再沒有進入過最佳陣容。
當然,其生涯最大榮譽就是當選為87-88賽季總決賽總有價值球員,因為他在總決賽最後一戰砍下了大號三雙的數據,但其職業生涯也僅僅拿過這一次三雙。換句話說,這個出現在總決賽最後一戰中的生涯唯一一次三雙為他最終當選MVP並入選50大獲得了大量的印象加成分。當然,跟隨魔術師和天勾拿到的幾個總冠軍在這裡面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與之相對的,職業生涯7次入選最佳陣容(是沃西的3.5倍,且有沃西從來沒有的一陣和二陣),生涯場均24.8分6.7板2.5助的「人類電影精華」威爾金斯,卻竟然在50大之外,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看來,身處洛杉磯、showtime的成員之一、總冠軍,這些因素最終幫沃西進入了本來未必屬於他的50大殿堂,而並非其個人影響力(球隊老三)和硬實力。
『捌』 NBA名人堂和50大球星是一回事情嗎
不是一回事
NBA名人堂是一種榮譽,但不僅僅是一種榮譽,它迪的確確是一棟房子,坐落在91號公路邊,全場為「奈-史密斯籃球名人紀念堂」(Naismith Memorial Basketball Hall of Fame),盡管被大多數球迷稱之為NBA名人堂,卻並非僅僅針對NBA內部人士,而是針對全球范圍籃球方面傑出貢獻的人士。
名人堂是一幢55000平方英尺的三層樓房,真正的性質是一個籃球博物館,對外開放且參觀者絡繹不絕。主要陳列的物品有籃球史料,文史,籃球創始以來每個時代的文字描述,自從媒體途徑普及至今的錄像帶、光碟等資料。名人堂擁有給參觀者感受氣氛的小籃球場,還有影音資料放映的影院,如果參觀者願意可以在那裡現場感受經典賽事或者黑白無聲電影時代的籃球視頻。
名人堂博物館形式上是開放的,名人堂人選形式上也是如此。但是進入博物館只需要驅車沿著91號公路行駛就可以到達,但是希望自己的照片放在名人堂供奉的人物中間被別人參觀卻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
首先,入選名人堂的資格是完全開放的,理論上來說,只要是為籃球事業做出過傑出貢獻的人,無論男女年齡膚色種族都有進入名人堂的可能性。可是,事實上美國作為世界第一籃球大國傲視眾生,當真能夠達到名人堂標準的海外人士少之又少。
其次,名人堂的入選標准嚴格,無論是球員、教練抑或裁判,想進入名人堂都必須等到退役後5年,教練的入選資格更為苛刻,必須執教25年以上的教練才有提名資格。
再次,即便是被提名之後,名人堂入選資格的審核過程幾乎苛刻。第一輪搜審查必須經過7人初審小組中的5人通過,才會遞交復審委員會,遞交的時候,材料包括了該球員從出生到退役幾乎求場內外的所有表現,以及初審小組的意見。接著,復審委員會將定期或者不定期討論初審通過的名單,24名復審委員會成員不少於18人通過,那這位提名者才算真正意義被名人堂接納。
上述的門檻之高讓名人堂成為了超過50大巨星或者球衣號碼退役之類更高的榮譽,審核的時間漫長而且嚴格也註定了名人堂資格含金量較高,即便是退役已久的「眼鏡蛇」沃西與摩西-馬龍也只不過分別與2003年和2001年入選名人堂,那這個資格的榮耀程度更可想而知。
NBA歷屆籃球名人堂成員一覽年份 名字 分類
2006 查爾斯·巴克利 球員
「人類電影精華」威爾金斯
2005 吉姆·伯赫姆 教練
- 吉姆·卡爾霍恩 教練
- 蘇·岡特 教練
- 胡比·布朗 貢獻者
- 馬卡里 球員
2004 比爾·沙曼 教練
- 傑里·科朗格洛 貢獻者
- 林內·伍德沃德 球員
- 達利帕基奇 球員
- 德雷克斯勒 球員
- 斯托克斯 球員
2003 巴莫爾 教練
- 赫恩 貢獻者
- 雷蒙 貢獻者
- 勞埃德 貢獻者
- 麥尼金 球員
- 帕里什 球員
- 詹姆斯·沃西 球員
2002 盧特·奧爾森 教練
- 亞奧 教練
- 拉里·布朗 教練
- 埃爾文·約翰遜 球員
- 彼德洛維奇 球員
- 哈林籃球隊 球隊
2001 約翰·錢尼 教練
- 科爾澤維斯基 教練
- 摩西·馬龍 球員
2000 薩米特 教練
- 伍登 教練
- 巴亞桑 貢獻者
- 查爾斯·紐頓 貢獻者
- 麥卡杜 球員
- 伊賽亞·托馬斯 球員
1999 比利·摩爾 教練
- 約翰·湯普森 教練
- 埃布里 貢獻者
- 佐納爾 貢獻者
- 麥克海爾 球員
1998 康拉德 教練
- 哈努姆 教練
- 尼克里奇 教練
- 蘭尼·威爾肯斯 教練
- 海恩斯 球員
- 伯德 球員
- 阿尼·利森 球員
1997 皮特·卡里爾 教練
- 米蓋爾 教練
- 唐·哈斯金斯 教練
- 瓊·克勞福德 球員
- 丹尼斯·庫里 球員
- 英格利什 球員
- 貝利·霍維爾 球員
1996 科西奇 球員
- 克萊恩 球員
- 喬治·格文 球員
- 蓋爾·古德里奇 球員
- 大衛·湯普森 球員
- 喬治·亞德里 球員
1995 戈邁爾斯基 教練
- 約翰·昆德拉 教練
- 安妮·多諾萬 球員
- 謝麗·米勒 球員
- 賈巴爾 球員
- 弗恩·米科爾森 球員
- 厄爾·斯特羅姆 裁判
1994 丹尼·克盧姆 教練
- 查克·戴利 教練
- 塞薩爾·盧比尼 教練
- 布拉卓沃斯基 球員
- 巴迪·珍妮特 球員
1993 安·梅耶斯 球員
- 薩姆佐諾娃 球員
- 沃爾特·貝拉米 球員
- 朱利葉斯·歐文 球員
- 唐·伊塞爾 球員
- 迪克·麥克奎爾 球員
- 卡爾文·墨菲 球員
- 比爾·沃爾頓 球員
1992 卡爾內瑟卡 教練
- 阿爾·麥克奎爾 教練
- 拉姆齊 教練
- 沃爾波特 教練
- 貝洛夫 球員
- 盧西亞·哈里斯·斯圖爾特 球員
- 內拉·懷特 球員
- 康尼·霍金斯 球員
- 鮑勃·拉尼爾 球員
1991 鮑勃·耐特 教練
- 拉里·弗萊舍 貢獻者
- 勞倫斯·奧布賴恩 貢獻者
- 斯坦科維奇 貢獻者
- 阿奇巴爾德 球員
- 考恩斯 球員
- 加勒廷 球員
1990 戴夫·賓 球員
- 埃爾文·海耶斯 球員
- 內爾·約翰斯頓 球員
- 厄爾·門羅 球員
1989 鮑勃·蓋茨 球員
- K.C瓊斯 球員
- 蘭尼·威爾肯斯 球員
1988 拉爾夫·米勒 教練
- 麥克德莫特 球員
- 拉夫勒特 球員
- 昂塞爾德 球員
1987 里克·巴里 球員
- 沃爾特·弗萊澤 球員
- 霍博格斯 球員
- 馬拉維奇 球員
- 鮑勃·旺澤 球員
1985 霍爾茲曼 教練
- 弗雷迪·泰勒 教練
- 斯坦利·沃特斯 教練
- 坎寧安 球員
- 海因索恩 球員
- 米哈里克 裁判
1984 哈羅德·安德森 教練
- 馬弗·哈斯曼 教練
- 瑪格麗特·韋德 教練
- 阿波特 貢獻者
- 貝莎·蒂吉 貢獻者
- 阿爾·塞維 球員
- 瑟蒙德 球員
1983 傑克·加德納 教練
- 克利夫·費根 貢獻者
- 施蒂茨 貢獻者
- 哈夫里賽克 球員
- 薩姆·瓊斯 球員
1982 迪恩·史密斯 教練
- 維爾克 貢獻者
- 比爾·布拉德利 球員
- 德布斯切爾 球員
- 特懷曼 球員
- 勞埃德·利斯 裁判
1981 埃弗雷特·凱斯 教練
- 吉內斯 教練
- 阿爾瓦·杜爾 貢獻者
- 格里爾 球員
- 斯萊特·馬丁 球員
- 拉姆齊 球員
- 威利斯·里德 球員
1980 麥卡查恩 教練
- 赫普 貢獻者
- 沃爾特·肯尼迪 貢獻者
- 托馬斯·巴洛 球員
1979 埃弗雷特·謝爾頓 教練
- 萊斯特·哈莉森 貢獻者
- 傑里·盧卡斯 球員
- 奧斯卡·羅伯特森 球員
- 傑里·韋斯特 球員
- 達拉斯·雪莉 裁判
1978 薩姆·巴里 教練
- 埃德加·希基 教練
- 約翰·邁克倫登 教練
- 雷·梅爾 教練
- 皮特·紐厄爾 教練
- 張伯倫 球員
- 詹姆斯·恩懷特 裁判
1977 阿里津 球員
- 喬·福爾克斯 球員
- 哈根 球員
- 吉姆·波拉德 球員
- 努卡托拉 裁判
1976 麥克奎爾 教練
- 勞倫·蓋爾 球員
- 威廉·約翰遜 球員
- 埃爾金·貝勒 球員
- 查爾斯·庫珀 球員
1975 利特瓦克 教練
- 克勞斯 球員
- 湯姆·古拉 球員
- 比爾·沙曼 球員
1974 利斯頓 貢獻者
- 約瑟芬·布倫南 球員
- 范迪維爾 球員
- 比爾·拉塞爾 球員
1973 哈里·費舍爾 貢獻者
- 波多洛夫 貢獻者
- 恩斯特·施密特 球員
1972 布魯斯·德拉克 教練
- 蘭博格 教練
- 約翰·伍登 教練
- 萊普利 貢獻者
- 貝克翰 球員
- 沙耶斯 球員
1971 埃德加·迪德 教練
- 羅伯特·道格拉斯 貢獻者
- 加特里貝 貢獻者
- 克利夫·威爾斯 貢獻者
- 恩達科特 球員
- 馬科斯·弗里德曼 球員
1970 斯佩斯特恩 貢獻者
- 鮑勃·庫西 球員
- 佩蒂特 球員
1969 卡內維爾 教練
- 鮑勃·戴維斯 球員
1968 奧爾巴赫 教練
- 亨利·伊巴 教練
- 阿道夫·魯普 教練
- 查爾斯·泰勒 貢獻者
- 德赫內特 球員
1967 霍華德·卡恩 教練
- 埃莫·吉爾 教練
- 阿爾文·朱利安 教練
- 克萊爾·畢 貢獻者
1966 埃弗雷特·迪恩 教練
- 拉普其克 球員
1965 霍布森 教練
- 沃爾特·布朗 貢獻者
- 保羅·辛克爾 貢獻者
- 莫凱雷 貢獻者
1964 羅菲勒 教練
- 約翰·巴恩 貢獻者
- 愛德華·埃里什 貢獻者
- 威廉·瓊斯 貢獻者
- 哈羅德·福斯特 球員
- 霍爾曼 球員
- 約翰·拉塞爾 球員
1963 威廉·里德 貢獻者
- 古倫尼格 球員
- 紐約倫斯 球隊
1962 莫根維克 貢獻者
- 琳恩·聖約翰 貢獻者
- 邁克克拉肯 球員
- 哈蘭·佩吉 球員
- 瑟德拉恩 球員
- 約翰·湯姆森 球員
1961 凱奧根 教練
- 薩切斯 教練
- 約翰·奧布賴恩 貢獻者
- 沙賓格 貢獻者
- 特雷斯特 貢獻者
- 博格曼 球員
- 德貝納爾迪 球員
- 鮑勃·庫蘭 球員
- 約翰·羅斯瑪 球員
- 斯特恩梅茲 球員
- 愛德華·沃切特 球員
- 安迪·菲利浦 球員
- 喬治·霍伊特 裁判
- 奎格利 裁判
- 大衛·托貝 裁判
- 大衛·沃爾什 裁判
- 布法羅日耳曼 球隊
1960 布拉德 教練
- 基尼 教練
- 沃德·蘭伯特 教練
- 亨利·波特 貢獻者
- 維克托·漢森 球員
- 邁克拉肯 球員
- 查爾斯·墨菲 球員
- 約翰·伍登 球員
- 麥考里 球員
- 赫普波恩 裁判
1959 博格·阿倫 教練
- 克利夫·卡爾森 教練
- 米恩威爾 教練
- 盧瑟·古里克 貢獻者
- 希克斯 貢獻者
- 拉爾夫·摩根 貢獻者
- 耐史密斯 貢獻者
- 哈羅德·奧爾森 貢獻者
- 阿隆佐·斯塔格 貢獻者
- 托爾 貢獻者
- 海亞特 球員
- 盧瑟提 球員
- 約翰·舒莫爾 球員
- 邁肯 球員
- 馬修·肯尼迪 裁判
- 凱爾特人 球隊
說道NBA「五十大巨星」就不得不提到赫赫有名的「NBA名人堂」,全稱為「奈·史密斯籃球名人紀念堂」(Naismith Memorial Basketball Hall of Fame),但與多數球迷想像中的不同:名人堂不僅針對NBA,而面對全世界所有對籃球事業有卓越貢獻的人。名人堂本質上是一個對外開放的籃球博物館,館中主要陳列物品包括籃球、圖文、錄像帶、光碟等資料。由於其特殊地位,令參觀者絡繹不絕。名人堂擁有室內小籃球場給參觀者體驗氣氛,還有小型影院可供播放籃球影音資料,當然,還陳列著一張張照片以及照片邊上的介紹性文字,照片上的人物就是人們口中的「名人堂成員」。
理論上來說,「名人堂」資格完全開放,但要進入名人堂,遠比想像中困難。
其一,為籃球事業做出過傑出貢獻的人,無論男女年齡國籍膚色種族都有進入名人堂的資格。美國作為世界第一籃球大國卻占據了名人堂成員的很大比例,能夠達到名人堂標準的海外人士並不多。
其二,名人堂的入門標准極其嚴格,球員想進入名人堂都必須等到退役後5年;教練的入選資格更為苛刻,必須執教25年以上的教練才有提名資格。
其三,獲得提名之後,名人堂成員審核過程異常苛刻。7人初審小組中至少5人同意後,被提名者資料才會遞交復審委員會。這份遞交的審核材料涵蓋了該球員一生球場內外的所有表現,此外還附有7人初審小組的書面意見。24名成員構成的復審委員會將定期或者不定期討論初審名單,只有不少於18人通過,被提名者才能列入名人堂名單。
名人堂資格的含金量遠高於球衣號碼退役或者50大巨星之類榮譽。伴隨著歲月流逝,名人堂成員的數量仍然在不斷壯大。這是由於1984到1987屆喬丹領軍的那一批天皇巨星都已經退出歷史舞台,而且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具有提名資格,隨口舉例就有喬丹、奧拉朱旺、尤因、巴克利等等。對於球員來說,名人堂是偉大的豐碑,也是對於球員生涯的肯定,是除了冠軍戒指之外最好的認可。但是由於上面所提到的第二條規定,「球員想進入名人堂都必須等到退役後5年;教練的入選資格更為苛刻,必須執教25年以上的教練才有提名資格」,因此喬丹、奧拉朱旺、尤因等等偉大的球員目前並未入選名人堂!
參考資料:http://66666.blog.163.com/article/-Nr9F-j6ARoD.html
『玖』 NBA50大巨星是誰
NBA歷史上的五十大球星是1996年NBA誕生50周年之際,官方評選出了歷史最偉大的50名球員,由退役球員、教練及記者投票選出,授勛典禮在1997年克里夫蘭全明星正賽中場休息舉行。這50名球員時年共獲得了107個NBA總冠軍,入選過400多次NBA最佳陣容,總得分近100萬分。
一、喬治·邁肯(George Mikan):20世紀40年代後期和50年代初期,喬治-邁肯享譽籃壇,幾乎成為籃球的代名詞。那時觀眾人數最多的紐約尼克斯隊主場麥迪遜花園體育館,常常打出這樣的廣告——今晚籃球激戰:喬治-邁肯對尼克斯。正是因為他的威力,所以對手們只能通過讓他受傷的辦法阻止他進攻得分,為此邁肯的左、右腿都骨折過,1954年傷痕累累的邁肯在事業的巔峰期宣布退休。結束了他的球員生涯。
二、比爾·沃頓(Bill Walton):1952年11月5日出生,身高2米10,2次獲NBA總冠軍,1978年獲MVP(最有價值球員)獎,入選NBA最佳陣容和最佳防守陣容,是NBA最有才華的巨人之一。1993年,沃爾頓入選籃球名人堂。
三 比爾·拉塞爾:1934年出生,身高2米06,1956年獲奧運會籃球金牌,11次獲NBA冠軍,其中包括一次8連冠軍,5次當選NBA最有價值球員,1967年成為NBA歷史上第一位黑人主教練。拉塞爾是籃球歷史上最偉大的防守型中鋒,1974年進入美國籃球名人堂。
四、威爾特·張伯倫(Wilt Chamberlain):威爾特·張伯倫1936年8月21日出生,身高7尺1吋,1959年畢業與堪薩斯大學,加入費城武士隊。1967年,1969年兩次奪得NBA總冠軍,7次成為NBA得分王,11次成為籃板王,1963年3月2日更是創下了一場獨得100分的NBA紀錄,是籃球歷史上第一位全才明星。1978年,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
五、戴夫·考恩斯(Dave Cowens):戴夫·考恩斯1948年10月25日出生,身高2米08,2次獲NBA總冠軍,1973年獲NBA年度MVP獎,1976年入選NBA最佳防守陣容。他是NBA近代史上一個非常出色並且有著扎實基本功的中鋒。1990年,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
六、威利斯·里德(Willis Reed):1942年6月25日出生,身高2米07,7次入選NBA全明星隊,1964年獲NBA最佳新人稱號,兩次奪得NBA總冠軍,是NBA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得分手之一。1981年,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
七、韋斯·昂塞爾德(Wes Unseld):1946年3月14日出生,身高2米01,5次入選NBA全明星隊,1978年奪得NBA總冠軍,1969年獲MVP獎和年度最佳新人獎,人稱「碎骨機」中鋒,1987年,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
八、摩西·馬龍(Moses Malone):出生於1955年3月23日,身高2米08,1983年獲NBA總冠軍,3次獲年度MVP,4次入選NBA最佳陣容,一次獲NBA總決賽MVP獎。他是NBA歷史上又一名全才英雄。也是NBA第一位高中選手。
九、卡里姆·阿卜杜·賈巴爾(Kareem Abl-Jabbar):1947年4月16日出生,身高2米18,6次獲NBA總冠軍,6次獲年獎,又獲決賽MVP獎。他在NBA20年的征戰中給後人留下了一大摞舉高無上的紀錄,「天鉤」的雅號世界聞名,1995年,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
十、奈特·瑟蒙德(Nate Thurmond):1941年7月25日出生,身高2米11,7次入選 NBA全明星陣容,保持NBA一節比賽搶18個籃板球的紀錄。他是NBA歷史上球風最為兇悍硬朗的中鋒之一。他的名字在60、70年代的籃壇家喻戶曉。在 14年的征戰中,他平均每場得15分和搶15個籃板球,是整個NBA歷史上得分和籃板球之間平均比例最高的球星。1984年,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
十一、保羅·阿里金(Paul Arizin):1928年4月9日出生,身高1米94,一次獲NBA總冠軍,3次入選NBA最佳陣容,兩次奪得NBA得分王稱號,10次入選全明星隊。保羅?阿里金是籃球的先軀,是「原始版」的「飛人喬丹」。
十二、 里克·巴里(Rick Barry):1944年3月28日出生,全名Richard Francis Dennis Barry III。身高1米98,一次獲NBA總冠軍,一次獲全明星賽MVP,一次獲總決賽MVP,5次入選NBA最佳陣容,4次入選ABA最佳陣容。他是唯一一名在大學聯賽(NCAA)、NBA和ABA都當過得分王的籃球明星。1986年,巴里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
十三、埃爾金·貝勒(Elgin Baylor):1934年9月16日出生,身高1米95,10次入選NBA最佳陣容,1959年獲全明星賽MVP稱號。他是籃球史上最讓人賞心悅目的神投手之一,是一個既會跑又會投的典範。1976年,貝勒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
十四、朱利葉斯·歐文(Julius Erving):1950年2月20日出生,身高2米01,1983年獲總冠軍,5次入選NBA最佳陣容,一次獲MVP獎。這位臂長手大的籃球天才是NBA歷史上第一位「飛人」,他將滯空和飛滯動作帶入了NBA,開創了藝術籃球的先河。1993年,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
十五、戴夫·德布斯切爾(Dave Debusschere):1940年10月16日出生,身高2米,1970、1973年兩獲NBA冠軍,1975年作ABA聯盟總裁,在任期間,完成了ABA和NBA的合並,為NBA的繁榮景象奠定了基礎。他個性堅強,是籃球運動有史以來最好的防守隊員之一。
十六、約翰·哈夫利切克(John Havlicek):1940年4月8日出生,身高1米95,8次奪得NBA總冠軍,連續4次入選NBA最佳陣容,13次當選NBA全明星。賽場上約翰是一個永遠使不完力氣的「人類電機」,同時又是一個出色的得分手,控制球專家和防守專家。他的腦子、手和腳總比對手要快一拍。
十七、埃爾文·海耶斯(Elvin Hayes):1945年11月17日出生,身高2米06,1978年奪得NBA冠軍,是NBA歷史上最有天賦的大前鋒之一,以籃下的各種轉身跳投聞名,同時他的攻擊性防守也讓對手大傷腦筋,1989年,海耶斯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
十八、傑里·盧卡斯(Jerry Lucas):1940年3月30日出生,身高2米05,1960年獲奧運會冠軍,1973年獲NBA總冠軍,3次入選NBA最佳陣容,7次入選NBA全明星隊。他是美國籃球史上僅有的3位在高中、大學、奧運會和職業聯賽上均獲得冠軍稱號的選手之一,於1979年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
十九、鮑勃·佩蒂特(Bob Pettit):1932年11月12日出生,身高2米06,11年都被評選NBA全明星隊,1956、1959年2次獲MVP獎,1958年奪得NBA總冠軍。他被譽為NBA50年代最偉大的大前鋒,是NBA歷史上第一個得分達到20000分大關的得分手,1970年佩蒂特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
二十、多爾夫·謝伊斯(Dolph Schayes):1928年4月19日出生,身高2米03,6次入選 NBA最佳陣容,一次奪得NBA總冠軍,13次出戰NBA全明星賽,他作為一名投手和一名兇狠的籃板球手,在NBA初創的歲月到籃球成為一項人們喜聞樂見的體育賽事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1972年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
二十一、詹姆斯·沃西(James Worthy):1961年2月27日出生,身高2米06,3次獲NBA總冠軍,1988年獲NBA總決賽MVP。
二十二、凱文·麥克海爾(Kevin Mchale):1957年12月19日出生,身高2米08,兩次獲NBA最佳第6人,7次當選NBA全明星隊員,3次獲NBA總冠軍,1995年出任森林狼隊俱樂部副主席。他是古往今來,身材最適合打籃球的選手。由於四肢出奇的長,使他成為籃下最具有威脅的大前鋒之一。
二十三、拉里·伯德:1956年12月7日出生,身高2米06,3次獲得NBA總冠軍,3次獲NBA年度MVP獎,2次獲NBA總決賽MVP獎。拉里·伯德在黑人球員主宰的NBA聯盟中,是「白人的希望。」
二十四、奈特·阿奇博爾德(Nate Archibald):生於1948年9月2日,身高1米85,一次獲 NBA總冠軍,6次入選全明星陣容,一次獲全明星賽MVP。他的歷程是一個出身貧苦的孩子和命運抗爭的故事。他是NBA歷史上唯一能在一個賽季中得分和助攻均排在聯盟第一位的選手。1991年,阿奇博爾德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
二十五、戴夫·賓(Dave Bing):1943年11月24日出生,身高1米92,1967年獲NBA「最佳新人獎」,一次獲NBA得分王。戴夫退役後自力更生,經營起私人企業,成為美國工業巨子。1991年,戴夫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
二十六、鮑勃·庫錫(Bob Cousy):1928年8月9日出生,身高1米85,6次獲NBA總冠軍,1次獲NBA年度MVP, 2次全明星賽MVP,10次入選NBA最佳陣容,他為後世的籃球選手樹立了學習的典範和榜樣。1970年,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1989年,擔任這個以籃球之父史密斯博物館命名的籃球最高榮譽機構的主席。
二十七、比利·坎寧安(Billy Cunningham):1943年6月3日出生,身高1米98,1967年獲NBA冠軍,1973年獲NBA年度MVP,三次入選NBA最佳陣容。比利?坎寧安在NBA中當過球星、主教練、評論員和老闆,他的NBA故事最為離奇和精彩。1990年,入選紐約市的籃球名人堂。
二十八、沃爾特·弗雷澤(Walter Frazier):1945年3月29日出生,身高1米93,1970、1973年兩獲NBA總冠軍,4次入選NBA最佳陣容,7次入選全明星隊,是NBA歷史上第一架「滑翔機」。1986年,弗雷澤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
二十九、喬治·格溫(George Gervin):1952年4月27日出生,身高2米03,4次獲「得分王」稱號,一節比賽得33分,創NBA紀錄,9次入選NBA全明星隊,一次獲全明星賽MVP獎。格溫是NBA歷史上第一個3次成為NBA得分王的後衛隊員,於1996年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
三十、哈爾·格瑞爾(Hal Greer):1936年6月26日生,身高1米88,1967年獲NBA總冠軍,連續10年入選NBA全明星隊。哈爾·格瑞爾屬於那種籃球技術特別嫻熟和全面的後衛。1981年,格瑞爾被選入美國籃球名人堂。
三十一、薩姆·瓊斯(Sam Jones):1933年6月24日出生,身高1米93,10次奪得NBA總冠軍,5次入選NBA全明星陣容。薩姆?瓊斯是NBA早期的傑出黑人球星中的一位。1983年,他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
三十二、 皮特·馬拉維奇(Pete Maravich):1947年6月22出生,身高1米96,1970年獲全美大學最佳球員稱號,2次入選NBA最佳陣容,4次當選NBA全明星隊員。「手槍」皮特?馬拉維奇的名字是NBA歷史上最為響亮的招牌之一。1986年,馬拉維奇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
三十三、埃爾·門羅(Earl Monroe):1944年11月21日出生,身高1米90,4次入選全明星隊,1967年當選NBA最佳新人,1973年獲NBA總冠軍。門羅是一位出神入化的控制球大師和一對一的專家。他的生涯改變了人們對後衛只會傳球,不善進攻的傳統觀念和認識。
三十四、奧斯卡·羅伯遜(Oscar Robertson):1934年11月24日出生,身高1米96,1961年獲NBA最佳新人,12個賽季入選NBA全明星陣容,9次入選NBA最佳陣容,奪得一次NBA總冠軍,一次NBA年度MVP和一次全明星賽MVP。他是NBA當之無愧的全能冠軍。 1979年,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
三十五、比爾·沙爾曼(Bill Sharman):1926年5月25日出生,身高1米86,4次獲NBA總冠軍,7次入選NBA最佳陣容或第二陣容,8次參加全明星賽。他是NBA首批革命性的後衛之一,也是NBA歷史上第一位將投籃命中率提高到40%以上的後衛隊員。1973年,阿爾曼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
三十六、 傑里·韋斯特(Jerry West):歷史上最偉大的後衛之一,致命的跳投以及牛皮糖一般的防守使得這個只有6尺2吋的後衛在60-70 年代早期的NBA所向披靡。作為球員韋斯特在湖人度過了輝煌的14個賽季,他成為NBA歷史上繼張伯倫和奧斯卡·羅伯森之後第三位得分達到25000大關的選手。韋斯特在他職業生涯的每個賽季都入選全明星陣容,並且帶領湖人9次殺入總決賽,可惜他們的總決賽有8次以失敗告終,其中六次都是被當時最炙手可熱的凱爾特人打敗。目前韋斯特仍然保持著季後賽得分和平均得分的記錄。
三十七、蘭尼·威爾肯斯(Lenny Wilkens):1937年10月28日出生,身高1米86,9次入選NBA全明星隊,唯一一位贏球場數超過1000場的NBA主教練,1996年「夢之三隊」主教練,率隊在自己的家鄉亞特蘭大獲奧運會金牌。1989年,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
三十八、埃文·約翰遜(Earvin Johnson):「魔術師」約翰遜生於1959年8月14日,身高2米06,3次獲年度MVP獎,5次奪得NBA總冠軍。是他將更多的理念、智慧和技巧帶到了籃球場,使得籃球運動的觀賞性和競爭性在80年代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約翰遜無疑是NBA歷史上最偉大的球星之一。
三十九、伊塞亞·托馬斯(Isiah Thomas):1961年4月30日出生,身高1米85,兩次奪得NBA總冠軍,12次入選NBA明星隊,1984-1986年3次入選NBA最佳陣容,1990年獲總決賽MVP獎。他和鮑勃·庫錫一起被譽為兩個籃球場上最不可思議的「小個子」。
四十、羅伯特·帕里什(Robert Parish):1953年8月30日出生,身高2米17,3次奪得NBA冠軍,9次入選NBA全明星隊。至今他已在NBA闖盪了22年,是NBA出場戰數最多的球員,超過了「天鉤」賈巴爾。在現役的NBA球員中,帕里什可稱是上是「化石級」球星。
四十一、帕特里克·尤因(Patrick Ewing):1962年8月5日出生,身高2米14,11次入選NBA全明星隊,5次入選NBA最佳陣容,1992年入選夢之隊,是近十年中,NBA中鋒裡面投籃技術最好的球員之一。1984年和1992年兩屆奧運會金牌獲得者。
四十二、哈基姆·奧拉朱旺(Hakeem Olajuwon):1963年1月21日出生,身高2米16,1989、1990年兩度NBA籃板王,1994、1995年兩獲NBA總冠軍,1次榮獲年度MVP,兩次總決賽MVP,12次入選全明星隊。1996年,獲奧運會男籃金牌,是現代NBA最優秀中鋒之一。
四十三、沙奎爾·奧尼爾(Shaquille O'Neal):在1992年NBA選秀第一輪作為還未畢業的大學生被奧蘭多魔術隊選中,1996年7月18日作為自由球員與洛杉磯湖人簽約。擁有令人羨慕的身高和體重,是籃下的巨無霸,而且技術動作一點也不笨拙,相反往往以靈活的轉身繞過對方中鋒,或大力扣籃或小拋射,並且擁有出色的籃板及蓋帽優勢。
四十四、大衛·羅賓遜(David Robinson):1965年8月6日出生,身高2米16,1990年獲NBA最佳新人稱號,4次入選 NBA最佳陣容和最佳防守陣容,1995年獲NBAMVP獎,1992年和1996年入選美國夢之隊和夢三隊,獲2枚奧運會金牌。是速度最快,暴發力最強和最為靈活的籃球巨人之一。1998-1999賽季率領馬刺隊奪得總冠軍。
四十五、查爾斯·巴克利(Charles Barkley):在1996-1997賽季,查爾斯·巴克利成為NBA歷史上繼張伯倫、卡里姆·阿卜杜-賈巴爾和埃爾金·貝勒之後,第四位得分突破了20000分、籃板球超過10000個和助功超過了3500次的選手。
四十六、卡爾·馬龍(Karl Malone):1963年7月24日出生,身高2米06,體重116公斤,是NBA的前鋒中身體最棒的球員。1997年獲「最有價值球員」稱號,1988-1997(1990因傷未上場)入選全明星陣容。他還是美國1992 年巴塞羅納奧運會「夢之一群眾觀點」和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夢之三隊」的成員。他已經連續8個賽季保持著爵士隊「得分王」和「籃板王」的稱號。
四十七、斯科蒂·皮蓬(Scottie Pippen):1965年5月29日出生,身高2米01,5次獲NBA總冠軍,6次入選NBA最佳防守陣容,7次入選東部明星聯隊,1994年全明星賽得MVP獎,1992年和1996年兩獲奧運會金牌,是現代NBA球星中最多才多藝的一個。
四十八、邁克爾·喬丹(Michael Jordan):一個具有集優雅、力量、藝術、即興能力於一身的卓越運動員,邁克爾.喬丹重新定義了nba超級明星的含義。他是世界上公認的最棒的。他不僅僅是在他的時代的最佳運動員,而且幾乎是nba中最棒的。在1993-1994賽季前的意想不到的宣布退役,而在棒球小聯盟打球一年後,他又令人驚奇的帶著他完好無缺的球技回到了公牛隊。1995-1996賽季他贏得了第八次得分首位紀錄,而且帶領公牛隊獲得了他們90年代的第四次總冠軍,而在1996-1997賽季他又把這兩項紀錄各遞進了一級。邁克爾.喬丹的籃球生涯的簡要概述可以做出很好的證明。喬丹這位6尺6寸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區人在北卡羅蘭那州的威爾明頓念了高中,而在那裡,作為一個高二學生他卻被排除在籃球隊之外。而在北卡大學的大學生涯中,作為一個一年級的新生他效力於一支NCAA的冠軍球隊而且在冠軍賽中投中了一個制勝的球。因此他在1983年和1984年被體育新聞界評為年度大學球員,而且在1984年獲得了奈史密斯獎和伍登獎。
四十九、 克萊德·德雷克斯勒(Clyde Drexler):德雷克斯勒與芝加哥公牛隊的美國籃球巨星喬丹一樣,屬於有天分的球員,他的速度和彈跳非常出色,在場上常給對手一種壓力,被人稱為籃球場上的「滑翔機」。
五十、約翰·斯托克頓(John Stockton):1962年3月26日出生,身高1米85,連續9次當選NBA助攻王,9次入選NBA全明星隊,1993年獲全明星賽MVP獎,1992年和1996年兩獲奧運會金牌,是NBA有史以來最出色的傳球專家和最令人防不勝防的搶斷專家。
『拾』 NBA名人堂 到底有那些人~還有那個什麼50大巨星
NBA球員名人堂
入選年份 名 單
2002 德拉贊·皮特洛維奇(Drazen Petrovic)
2002 埃文·約翰遜(Earvin Johnson)
2001 摩西·馬龍(Moses Malone)
2000 伊塞亞·托馬斯(Isiah Thomas)
1999 凱文·邁克海爾(Kevin McHale)
1998 拉里·伯德(Larry Bird)
1998 艾爾尼·瑞森(Arnie Risen)
1997 阿里克斯·英克利什(Alex English)
1997 巴里·霍威爾(Bailey Howell)
1996 喬治·格溫(George Gervin)
1996 蓋爾·古德瑞奇(Gail Goodrich)
1996 戴維·湯普森(David Thompson)
1996 喬治·亞德里(George Yardley)
1995 卡里姆· 阿卜杜·賈巴爾 (Kareem Abl-Jabbar)
1995 文·米凱爾森(Vern Mikkelsen)
1994 哈里·吉納特(Harry"Buddy″Jeanette)
1993 沃特·貝拉米(Walt Bellamy)
1993 歐文·J博士(Julius"Dr. J″Erving)
1993 丹·伊塞爾(Dan Issel)
1993 里查德·麥奎爾(Richard McGuire)
1993 凱文·墨菲(Calvin Murphy)
1992 比爾·沃爾頓(Bill Walton)
1992 康尼·霍金斯(Connie Hawkins)
1992 鮑勃·雷尼爾(Bob Lanier)
1991 奈特·阿奇博爾德(Nate"Tiny″Archibald)
1991 戴夫·考恩斯(Dave Cowens)
1991 哈里·蓋拉汀(Harry"The Horse″Gallatin)
1990 戴夫·賓(Dave Bing)
1990 埃爾文·海耶斯(Elvin"The Big E″Hayes)
1990 尼爾·約翰斯頓(Neil Johnston)
1990 埃爾·門羅(Earl"The Pearl″Monroe)
1989 威廉姆·蓋茨(William"Pop″Gates)
1989 K·C·瓊斯(K.C. Jones)
1989 倫尼·威爾肯斯 (Lenny Wilkens)
1988 克萊德·羅維拉坦(Clyde Lovellette)
1988 韋斯·昂塞爾德 (Wes Unseld)
1987 里克·巴里 (Rick Barry)
1987 沃爾特·弗雷澤(Walt"Clyde″Frazier)
1987 羅伯特·霍布雷格(Bob Houbregs)
1987 皮特·馬拉維奇 (Pete Maravich)
1987 羅伯特·溫澤爾(Robert Wanzer)
1986 比利·坎寧安(Billy Cunningham)
1986 湯姆 漢索翰(Tom Heinsohn)
1984 艾爾·科威(Al Cervi)
1984 奈特·瑟蒙德 (Nate Thurmond)
1983 約翰·哈夫利切克 (John Havlicek)
1983 薩姆·瓊斯 (Sam Jones)
1982 比爾·布萊德利(Bill Bradley)
1982 戴夫·德布斯切爾 (Dave DeBusschere)
1982 傑克·特威曼(Jack Twyman)
1981 哈爾·格瑞爾 (Hal Greer)
1981 斯雷特·馬丁(Slater Martin)
1979 傑里·盧卡斯 (Jerry Lucas)
1979 奧斯卡·羅伯遜 (Oscar Robertson)
1979 傑里·韋斯特 (Jerry West)
1978 威爾特·張伯倫(Wilt Chamberlain)
1977 保羅·阿里金(Paul Arizin)
1977 喬·福爾克斯(Joe Fulks)
1977 克里夫·海根(Cliff Hagan)
1977 詹姆斯·伯拉德(James Pollard)
1976 埃爾金·貝勒 (Elgin Baylor)
1975 湯姆·古拉(Tom Gola)
1975 比爾·沙爾曼(Bill Sharman)
1974 比爾·拉塞爾 (Bill Russell)
1972 多爾夫·謝伊斯 (Dolph Schayes)
1970 鮑勃·庫錫(Bob Cousy)
1970 鮑勃·佩蒂特(Bob Pettit)
1969 羅伯特·戴維斯(Robert Davies)
1966 喬·雷普奇克(Joe Lapchick)
1964 約翰·拉塞爾(John"Honey″Russell)
1961 安迪·菲利浦(Andy Phillip)
1960 愛德華·麥考利(Edward"Easy Ed″Macauley)
1959 喬治·邁肯(George Mikan)
50大巨星
1.喬治·邁肯(GeorgeMilkan),中鋒
2.比爾·沃爾頓(BillWalton),中鋒
3.比爾·拉塞爾(BillRussell),中鋒
4.威爾特·張伯倫(WiltChamberlain),中鋒
5.戴夫·考恩斯(DaveCowens),中鋒
6.威利斯·里德(WillisReed),中鋒
7.韋斯·昂塞爾德(WesUnseld),中鋒
8.摩西·馬龍(MosesMalone),中鋒
9.卡里姆·阿卜杜·賈巴爾(KareemAbl-Jabbar),中鋒
10.奈特·瑟蒙德(NateThumond),中鋒
11.保羅·阿里金(PaulArizin),前鋒
12.里克·巴里(RickBarry),前鋒
13.埃爾金·貝勒(ElginBaylor),前鋒
14.朱利葉斯·歐文(JuliusErving),前鋒
15.戴夫·德布斯切爾(DaveDebusschere),前鋒
16.約翰·哈夫利切克(JohnHavlicek),前鋒
17.埃爾文·海耶斯(ElvinHayes),前鋒
18.傑里·盧卡斯(JerryLucas),前鋒
19.鮑勃·佩蒂特(BobPettit),前鋒
20.多爾夫·謝伊斯(DolphSchayes),前鋒
21.詹姆斯·沃西(JamesWorthy),前鋒
22.凱文·麥克海爾(KevinMchale),前鋒
23.拉里·伯德(KeyonDooling),前鋒
24.奈特·阿奇博爾德(NateArchibald),後衛
25.戴夫·賓(DaveBing),後衛
26.鮑勃·庫錫(BobCousy),後衛
27.比利·坎寧安(BillyCunningham),後衛
28.沃爾特·弗雷澤(WalterFrazier),後衛
29.喬治·格溫(GeorgeGervin),後衛
30.哈爾·格瑞爾(HalGreer),後衛
31.薩姆·瓊斯(SamJones),後衛
32.皮特·馬拉維奇(PeteMaravich),後衛
33.埃爾·門羅(EarlMonroe),後衛
34.奧斯卡·羅伯遜(OscarRobertson),後衛
35.比爾·阿爾曼(BillSharman),後衛
36.傑里·韋斯特(JerryWest),後衛
37.倫尼·威爾肯斯(LennyWilkens),後衛
38.埃文·約翰遜(EarvinJohnson),後衛
39.伊塞亞·托馬斯(IsiahThomas),後衛
40.羅伯特·帕里什(RobertParish),中鋒
41.帕特里克·尤因(PatrickEwing),中鋒
42.哈基姆·奧拉朱旺(HakeemOlajuwon),中鋒
43.沙奎爾·奧尼爾(ShaquilleO'Neal),中鋒(現役)
44.戴維·羅賓遜(DavidRobinson),中鋒
45.查爾斯·巴克利(CharlesBarkley),前鋒
46.卡爾·馬龍(KarlMalone),前鋒
47.斯科蒂·皮蓬(ScottiePippen),前鋒
48.邁克爾·喬丹(MichaelJordan),後衛
49.克萊德·德雷克斯勒(ClydeDrexler),後衛
50.約翰·斯托克頓(JohnStockton),後衛
51鄧肯、
52科比、
53艾弗森
54加內特
55基德
56佩頓
57雷吉·米勒
58「人類電影精華」威爾金斯
59.1975年常規賽MVP麥卡杜
60名人堂成員霍金斯
(51——60是新加進去的,現在是60大巨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