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後第一部譯製片是1948年的蘇聯影片《普通一兵》;
新中國成立後第一部譯製片是1950年的《團的兒子》,原名《小英雄》
新中國第一部引進大片是《亡命天涯》,主演哈里森·福特。
② 中國第一部公映的好萊塢大片
從1993年底,中國內地開始引進第一部好萊塢大片,首部引進的由哈里森·福特主演的《亡命天涯》.後來的《真實的謊言》、《生死時速》、《絕嶺雄風》等等!
③ 中國歷史上首次放映電影是哪一年
1905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在北京豐泰照相館誕生,著名京劇老生譚鑫培在鏡頭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幾個片斷。
電影最初在中國的名字被稱為「活動影戲」或「電光影戲」。當時在中國放映的影片也同樣來自國外,內容都是一些紀錄性短片和搞笑的滑稽短片,如《俄帝游巴黎》、《馬德里街市》、《西班牙人跳舞》、《以劍術賭輸贏》、《黑人吃西瓜》等。
當時上海《游戲報》的一篇報道曾這樣描述這些早期的電影:「……美國電光影戲,制同影燈而奇妙幻化皆出人意之外者……座客既集,停燈開演;旋見現一影,兩西女作跳舞狀,黃發蓬蓬,憨態可掬。又一影,兩西人作角抵戲。又一影,為俄國兩公主雙雙對舞……觀眾至此幾疑身入其中,無不眉之為飛,色之為舞。忽燈光一明,萬象俱滅。」
中國人自己放電影是1903年在北京。中國商人林祝三從歐美回國,攜帶放映機和影片,在打磨廠樂天茶園放映電影,這是中國人從國外自運電影在國內放映的開始。此後,在北京前門外的大柵欄大觀樓戲院、西單市場內的文明茶園、東安市場內的吉祥戲院、西城新豐市場里的和聲戲院,相繼都有電影放映。
④ 中國的第一部電影是什麼電影
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 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用一架法國製造的木殼手搖攝影機和14卷膠片,拍攝了京劇著名演員譚鑫培主演的《定軍山》中「請纓」、「舞刀」、「交鋒」等場面。
早期在中國放映的電影都是由外國人拍攝的。1905年,由開設在北京的豐泰照相館拍攝的京劇片斷紀錄片《定軍山》,是由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電影。 這一年也因此被公認為是中國電影的誕生日。
北京豐泰照相館的創辦者任慶泰(字景豐)。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出生於遼寧法庫縣四檯子村,家境較為富有,學過照相技術,後來到北京發展。1892年,他在北京琉璃廠土地祠(今宣武區實驗幼兒園,原址已不存在)開設了中國最早的照相館,從其字和名中各取一字,名為「豐泰」。
後來他又開設和經營中西葯房和汽水廠等生意,在前門外大柵欄開設了大觀樓戲院,並在其中放映電影。由於外國電影的片源不足,任慶泰從德國商人在東郊民巷經營的祁羅孚洋行購買了一架法國造手搖攝影機和14卷電影膠片,開始了中國人拍電影的嘗試。
1905年(具體時間一說為夏季,一說為秋天),為給京劇藝術大師、「譚派」藝術的創始人譚鑫培祝壽,由任慶泰主持,將譚鑫培主演的京劇《定軍山》中幾個做功強的片段如「請纓」、「舞刀」和「交鋒」拍攝下來,這就是中國的第一部電影《定軍山》。
影片是在豐泰照相館院中的露天廣場上拍攝的。攝影機架在那裡一動不動,任由演員在鏡頭前表演動作,光線也是利用的自然日光。擔任攝影的是任慶泰最親近的攝影師任仲倫。任慶泰的角色則相當於今天的導演。
這部影片的拍攝一共花了3天時間,完成片長度為3本,約600英尺。按照當時的放映速度大約能放映10分鍾左右。 因此,中國的第一部電影實際上是一部戲曲短紀錄片。
以後的幾年中,豐泰照相館在任慶泰的主持下,陸續拍攝了一些其他京劇影片,如俞菊笙、朱文英的《青石山》,許德義的《收關勝》、俞振廷的《白水灘》、《金錢豹》等戲曲的片段。
這些戲曲片段絕大多數是一些武功戲,主演也多是精擅武生行當的京劇演員,這較為符合無聲電影的特點。 任慶泰的電影攝制工作前後持續了4年,共攝成戲曲短片8部。直至1909年因照相館遭遇了一場火災,才停止了拍攝活動,他所拍的這些影片也沒能保存下來。
1949年4月新中國第一部電影《橋》攝制完成。
1949年在迎接勝利的隆隆炮聲中,東北電影製片廠攝制完成了故事片《橋》,從此中國的電影事業掀開了新的一頁。
⑤ 求第一部在中國上映的外國電影
1924年以前,中國上映的外國影片有659部,第一部在中國上映的外國電影已不可考;
解放後第一部譯製片是1948年的蘇聯影片《普通一兵》;
新中國成立後第一部譯製片是1950年的《團的兒子》,原名《小英雄》
新中國第一部引進大片是《亡命天涯》。
⑥ 中國引進的第一部外國電影是
解放後第一部譯製片是1948年的蘇聯影片《普通一兵》; 新中國成立後第一部譯製片是1950年的《團的兒子》,原名《小英雄》 新中國第一部引進大片是《亡命天涯》,主演哈里森·福特。
⑦ 中國第一部運往海外放映的影片是
1913年,由美國人出資、中國人拍攝的
《莊子試妻》成為第1部送到外國去的影片。
《莊子試妻》(1913年出品/黑白/無聲/導演黎民偉/主演:黎民偉、嚴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