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別是:《蝙蝠俠》、《蝙蝠俠歸來》、《蝙蝠俠與羅賓》、《蝙蝠俠誕生》、《黑暗騎士》、《黑暗騎士崛起》。
1、《蝙蝠俠》(1989年)
《蝙蝠俠》(Batman)是美國華納兄弟電影公司出品的科幻片,由蒂姆·伯頓導演,鮑勃·凱恩、薩姆·哈姆、沃倫·斯卡倫聯合編劇,邁克爾·基頓、傑克·尼科爾森、金·貝辛格聯合主演。該片講述了一名自稱「蝙蝠俠」的神秘人物懲惡揚善的故事。於1989年6月23日在美國上映。
2、《蝙蝠俠歸來》(1992)
《蝙蝠俠歸來》是由美國華納兄弟影業公司出品的動作片,由蒂姆·波頓執導,邁克爾·基頓、米歇爾·菲佛、丹尼·德維托領銜主演。該片講述了蝙蝠俠遇到又一強大的對手企鵝人和貓女的圍攻,在他鬥智斗勇的謀略下再度拯救哥譚市的危機。
3、《蝙蝠俠與羅賓》(1997)
《蝙蝠俠與羅賓》是由美國華納兄弟影業公司出品的動作片,由喬·舒馬赫執導,喬治·克魯尼、克里斯·奧唐納、阿諾·施瓦辛格、烏瑪·瑟曼、艾麗西亞·西爾維斯通領銜主演。該片講述了蝙蝠俠將面臨畢生中最強勁的對手急凍人,與他之間戰斗的故事。
4、《蝙蝠俠誕生》(2005)
《蝙蝠俠誕生》(Batman Begins)改編自DC漫畫公司的經典超級英雄漫畫《蝙蝠俠》,由克里斯托弗·諾蘭執導,克里斯蒂安·貝爾主演,於2005年全球公映。影片是蝙蝠俠系列電影的重啟,開啟了一個完全獨立的系列,講述布魯斯·韋恩成為蝙蝠俠的經過,將一個超級英雄的崛起之路娓娓道來,擺脫了之前一味渲染蝙蝠俠超凡身手的窠臼,注重對其傾注心理上的認同。
5、《黑暗騎士》(2008)
《黑暗騎士》改編自DC漫畫公司的經典超級英雄漫畫《蝙蝠俠》,由克里斯托弗·諾蘭執導,克里斯蒂安·貝爾主演,於2008年全球公映本片是所有蝙蝠俠電影中第一次沒有在片名中使用「蝙蝠俠」這個詞的,是比前作更為黑暗與成熟的作品,故事講述與小丑之間的斗爭。
6、《黑暗騎士崛起》(2012)
《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改編自DC漫畫公司的經典超級英雄漫畫《蝙蝠俠》,由克里斯托弗·諾蘭執導,克里斯蒂安·貝爾,安妮·海瑟薇等主演,影片延續《蝙蝠俠:黑暗騎士》的質感和風格,運用IMAX攝影機進行拍攝,劇情設定為《蝙蝠俠:黑暗騎士》的八年後的冬天展開,描述了布魯斯·韋恩與貝恩之間的對決。
『貳』 克里斯托弗·諾蘭的演藝經歷
1996年,只用了6000美元和他「16毫米」社團的朋友們拍攝了他的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電影《追隨》(Following) 。
1998年,《追隨》在舊金山電影節上放映並受到關注 。1999年,Zeitgeist公司在小范圍內發行了《追隨》。
2000年,來到好萊塢發展的諾蘭指導並編劇影片《記憶碎片》,該片改編自諾蘭的弟弟喬納森·諾蘭(Jonathan Nolan)的短篇小說《死亡象徵》 。影片最終獲得了2500萬美元的本土票房。該片也獲獨立精神獎的最佳電影劇本及最佳導演獎,聖丹斯國際電影節的最佳電影劇本獎,廣播電影協會的最佳電影劇本獎,以及金球獎和奧斯卡獎的最佳電影劇本提名 。
2001年,諾蘭拍攝了警匪電影《白夜追凶》,影片翻拍自1997年上映的挪威同名電影 。該片被評論界贊譽為翻拍歐洲電影的美國片中少有的成功之作 。
2003年,諾蘭主動向華納並邀請英國男星克里斯蒂安·貝爾擔綱主角指導拍攝商業漫畫電影《蝙蝠俠:俠影之謎》。該片使用IMAX這種先進的膠片拍攝模式來勾勒他所期望的歌劇式氣魄 。
2005年6月15日,《蝙蝠俠:俠影之謎》(BatmanBegins)正式公映,獲得3.52億美元的全球票房,入選當年夏季賣座影片前三甲,同時獲得了漫畫迷和評論界的如潮好評 。該片獲第32屆土星獎最佳編劇 。
2006年10月20日,執導完成了奇幻電影《致命魔術》,這是諾蘭的一部過渡性作品,沒有太強的野心,也不圖有多高的票房,只是想完成一個自己非常喜歡的題材 。
2008年7月18日,執導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上映,該片上映一個星期就打破美國多項票房紀錄 。最終獲得10.82億美元的全球票房,成為全球第四部票房超過10億美元的電影,也是第一部票房超過10億美元的超級英雄電影。
2010年,執導以夢境為主題的科幻電影《盜夢空間》 。這是諾蘭在商業領域內的一次全新嘗試。該片獲第37屆美國土星獎電影類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等獎 。
2012年7月20日,執導蝙蝠俠終結篇《蝙蝠俠前傳3:黑暗騎士崛起》上映 。該片美國境內票房入賬4.312億美元,海外票房5.74億美元,總計10.05億美元,成為影史上第13部票房過10億美元的影片 。
2013年8月14日,執導由他的弟弟喬納森·諾蘭編寫劇本《星際穿越》,該片概念是來自於加州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基普·S·索恩。 該片於2014年11月7日上映。
2016年,5月執導電影《敦刻爾克》,這是一部聚焦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戰爭片 。
『叄』 諾蘭的電影有哪些
諾蘭,全名克里斯托弗·諾蘭,1970年7月30日出生於倫敦,英國導演、編劇、攝影師及製片人
克里斯托弗·諾蘭是一位「造夢大盜」,在好萊塢,能夠在拍攝手法和藝術完整性上不作任何妥協和犧牲的導演,寥寥無幾。克里斯托弗·諾蘭是少數幾個仍緊緊握著自己電影的控制權的導演。在諾蘭身上,融合了一位藝術大師和導演工匠的雙重氣質。
這位大導演都有些什麼作品呢?如下:
『肆』 克里斯托弗諾蘭的代表作,有哪些
克里斯托弗諾蘭的代表作有:《蝙蝠俠前傳》三部曲,《星際穿越》,《盜夢空間》,《致命魔術》,《記憶碎片》,《失眠症》,《陰陽相成》等。
克里斯托弗·諾蘭,1970年7月30日出生於倫敦,英國導演、編劇、攝影師及製片人 。
1996年,克里斯托弗·諾蘭拍攝了個人首部故事片《追隨》,在舊金山電影節上放映並受到關注。2000年,諾蘭憑《記憶碎片》獲得第74屆奧斯卡和第59屆金球獎最佳原創劇本提名。
2005年,執導拍攝電影《蝙蝠俠:俠影之謎》。2006年,執導作品《致命魔術》以其詭異的氣氛和精細的結構獲土星獎最佳科幻電影。
(4)克里斯托弗諾蘭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是擴展閱讀:
克里斯托弗·諾蘭的父親是英國人,做廣告文案工作。母親是美國人,從事乘務員工作。
克里斯托弗·諾蘭上有兄長馬修,下有弟弟喬納森·諾蘭是一名編輯。由於父母的關系,兄弟三人從小就在英、美兩國之間奔波。
《追隨》的成功贏得了艾瑪·托馬斯的芳心,兩人是大學同學,克里斯托弗·諾蘭與艾瑪·托馬斯在倫敦讀大學時相戀,畢業之後於1997年結婚,擁有三個孩子和一家製作公司,一家人現居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
『伍』 如何評價克里斯托弗諾蘭的《追隨》這部電影
非線性敘事手法的優點是什麼?諾蘭的這部處女作給了觀眾一個標准答案,那就是可以把懸疑片拍得更懸疑,短短70分鍾的驚天迷局類型片可以讓觀眾從始至終都以為是一部落入俗套的精分電影。
把電影片段進行碎片化處理,營造一種支離破碎的氛圍,卻不失邏輯性,這樣的拍攝手法也許只有諾蘭才能駕馭得如此完美。
『陸』 克里斯托弗·諾蘭Christopher Nolan 的電影有哪些
作為當今好萊塢最具王者氣質的天才級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已經有7部上映的電影,而他的第八部作品《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將於今年2012年7月20日北美公映
目前為止諾蘭主要作品
諾蘭早起還有一部短片叫做《蟻嶺》
《追隨》1996年
《記憶碎片》2000年
《失眠症》(《白夜追凶》)2002年
《蝙蝠俠:開戰時刻》2005年
《致命魔術》2006年
《蝙蝠俠:黑暗騎士》2008年
《盜夢空間》2010年
《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2012年
『柒』 諾蘭導演的電影有幾部是哪些
目前 諾蘭導演的電影共有10部,如下:
1、《追隨》 Following (1998)——豆瓣評分 :8.9
2、《記憶碎片》Memento (2000)——豆瓣評分 :8.5
3、《白夜追凶》Insomnia (2002)——豆瓣評分 :7.8
4、《蝙蝠俠:俠影之謎》 Batman Begins (2005)——豆瓣評分 :8.2
5、《致命魔術》The Prestige (2006)——豆瓣評分 :8.8
6、《蝙蝠俠:黑暗騎士》 The Dark Knight (2008)——豆瓣評分 :9.0
7、《盜夢空間》Inception (2010)——豆瓣評分 :9.0
8、《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 The Dark Knight Rises (2012)——豆瓣評分 :9.0
9、《星際穿越》 Interstellar (2014)——豆瓣評分 :9.1
10、《敦刻爾克》 Dunkirk (2017)——豆瓣評分 :9.1
克里斯托弗·諾蘭,1970年7月30日出生於倫敦,英國導演、編劇、攝影師及製片人 。
1996年,克里斯托弗·諾蘭拍攝了個人首部故事片《追隨》,在舊金山電影節上放映並受到關注。2000年,諾蘭憑《記憶碎片》獲得第74屆奧斯卡和第59屆金球獎最佳原創劇本提名 。2005年,執導拍攝電影《蝙蝠俠:俠影之謎》。2006年,執導作品《致命魔術》以其詭異的氣氛和精細的結構獲土星獎最佳科幻電影。2008年,憑借電影《黑暗騎士》獲第35屆土星獎最佳編劇獎,該片上映一周就打破北美多項票房紀錄成為全球第四部票房達到10億美元的電影 。2012年,再度執導系列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該片獲土星獎最佳導演提名。2010年,憑《盜夢空間》獲得金球獎最佳導演及最佳原創劇本提名 。
2015年3月,憑借執導電影《星際穿越》入圍第41屆美國科幻恐怖電影獎土星獎最佳導演 。2017年,憑借《敦刻爾克》榮獲亞特蘭大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導演 、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提名 。
『捌』 諾蘭經典神作電影都有哪些
諾蘭經典神作
1996年,克里斯托弗·諾蘭拍攝了個人首部故事片《追隨》,在舊金山電影節上放映並受到關注。2000年,諾蘭憑《記憶碎片》獲得第74屆奧斯卡和第59屆金球獎最佳原創劇本提名[2] 。2005年,執導拍攝電影《蝙蝠俠:俠影之謎》。2006年,執導作品《致命魔術》以其詭異的氣氛和精細的結構獲土星獎最佳科幻電影。2008年,憑借電影《黑暗騎士》獲第35屆土星獎最佳編劇獎,該片上映一周就打破北美多項票房紀錄成為全球第四部票房達到10億美元的電影[3] 。2012年,再度執導系列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該片獲土星獎最佳導演提名。2010年,憑《盜夢空間》獲得金球獎最佳導演及最佳原創劇本提名[4] 。
2015年3月,憑借執導電影《星際穿越》入圍第41屆美國科幻恐怖電影獎土星獎最佳導演[5] 。
『玖』 諾蘭成名作是哪一部
克里斯托弗·諾蘭執導的電影處女作《追隨》,由諾蘭自編自導的,本片成本大約是3500英鎊,諾蘭評價該片說是「一部在有限的條件下所完成的巔峰之作」。影片於1998年9月在舊金山電影節上映,獲得最佳處女作獎。
『拾』 克里斯托弗.諾蘭導演的影片都有哪些
《記憶碎片》(最強剪輯、超經典,強烈推薦,最復雜的電影不信你全看懂)
說這個之前先說說諾蘭成名的第一部黑白長片,70分鍾的《追隨》,所有演員都是業余出演的,但並不能抹殺導演的才華,6000美元的成本一部粗加工的電影在倫敦電影節上的轟動給諾蘭帶來巨大的成功。在這部不到70分鍾的黑白片中,諾蘭以倒敘作為基本的電影敘事語言,然後在倒敘的基礎上又將時間徹底地敲碎,再將這些時間的碎片粘貼在一起,使得這部不到70分鍾的電影有了不可思議的長度。隨著《追隨》的成功,諾蘭開始創作《記憶碎片》,這部投資500萬美元的作品在各個電影節上大放異彩,捧得了無數的獎杯。《記憶碎片》在《追隨》的基礎上採用了完全的倒敘和正序通過彩色黑白相結合的方法,使得劇情拍出了完全與眾不同的風格。其他的倒敘一般是先出個結果,然後在從一個倒敘點開始敘述,而《記憶碎片》是把一件事情從結尾向開頭走,是從結果到開頭,完全倒敘的敘事形式令電影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種精彩的剪輯配合劇情在結尾和正序達到了一個完美的高度,堪稱完美。其中幾個有趣的片段敘述一下。第一段就是男主角在跑的時候突然沒記憶了,一邊跑一邊想,為什麼跑,然後旁邊看到了個人也在跑,接過又想,到底是我追他還是他追我,沖著人家跑過去,突然發現人家對他開槍,頓時明白了,原來是他追我,接著跑吧,^_^。第二段就是這傢伙在衛生間里拿個酒瓶子,然後再想自己為啥在這里,看看沒喝酒,結果去洗澡了,洗著洗著突然發現有人進來了,結果把人家一頓揍,還給綁起來。然後開始前一段,別人給他個地址讓他教訓住在這里的人,他進到這個旅館,人家不在,找個酒瓶子躲到衛生間准備襲擊人家,然後就失憶了,接著是第二段開始。第三段就是他回旅館,結果人家開錯門了,他發現這個也是他租的,老闆倒是很誠實,說反正你也不會記住,我租給你好幾間,呵呵。 如果說《追誰》給了諾蘭一個崛起的機會的話,《記憶碎片》就是讓諾蘭徹底的崛起了。
《白夜追凶》
在看過諾蘭的《記憶碎片》之後,幾位製作人全都對這位年輕編導的才華深信不疑。「從看到《記憶碎片》的那一刻起,」威特說,「我們就意識到克里斯托弗是本片導演的唯一人選。諾蘭這次放棄了常用的非線性敘述,而是追隨這主人公展開扣人心弦的線性旅程。本片諾蘭剖析人性開始小試牛刀,通過一個警察為了將罪犯定罪而不惜使用假證據。而在失眠症和內心的陰暗面導致他失手殺死了自己的同伴(同伴舉報他用假證據,開始我一直認為男主是打擊報復,直到最後)而遭到本片大反派的脅迫,在數次被反派的脅迫後,終於在最後一刻幡然悔悟,將反派繩之於法。本部影片不如後面的出彩,但也比較深刻探討了人性。每個人都有原則,有底線。但是,有些東西很容易被打破。或者說,不是你的底線堅定,而是誘惑不夠大。
當一個正義的警察發現因為種種原因不能將一個惡棍定罪,這對他而言是多大的痛苦?他不能忍,於是觸碰了自己的底線。底線這玩意兒,一旦沒了,自己將是第一個魂不守舍的人,所以那個擦血的場景一再出現。 然後渾渾噩噩地槍殺同伴,迷迷糊糊地與罪犯交易。終於在最後一刻幡然悔悟。
下面是幾處精彩對白:
在旅店,警探問女店主,製造偽證,為了判鋤凶徒,他錯了嗎?我不認為他有錯。很喜歡女店主的回答,她說:「現在看來是沒有錯,那麼以後呢,你要把什麼作為信仰?」
最精彩的是最後女警准備把證據銷毀,男主對女警說:這一步罪惡的路,絕對不能跨出。因為一旦跨出,你就再也回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