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排行 > 一部電影上山砍柴遇仙

一部電影上山砍柴遇仙

發布時間:2022-05-12 15:01:22

『壹』 董永遇仙

第三簽、下簽子宮:【董永遇仙】 臨風冒雨去還鄉,正是其身似燕兒;銜得坭來欲作壘,到頭壘壞復須坭。
詩意:此卦燕子銜坭之象。凡事勞心費力也。
解曰:千般用計。晨昏不停。誰知此事。到底勞心。■故事與簽詩不合
故事:(董永遇仙)漢。董永。千乘人。少失母。獨養父。流寓孝感。父亡無以葬。乃從人貸錢一萬。日後無錢還。當以身作奴。葬畢。道遇一婦人。求為永妻。永與俱詰。錢主令織縑(錦)三百疋以償。一月而畢。辭永去。乃曰。我(系)天上織女。緣君至孝。玉帝令我助君償債。言訖。凌空而去。
(董永賣身)漢。董永。千乘人。少失母。獨養父。流寓孝感。父亡無以葬。乃從人貸錢一萬。日後無錢還。當以身作奴。葬畢。其主要董永日取柴一擔。汲水四擔。鋤田六七畝。辛苦難當。一日上山砍柴倦睡。皇天見其孝行。即差仙女下凡為婚。董永醒來見女恐是妖精。女攔曰吾無父母又無依。欲結為夫婦。董永見其凄涼。帶女回歸。主人責董永拐帶婦人禍及其主。後暫留該女。遍訪四方家庭並無失婦人。才允成親。董婦百日織得錦五十丈。剪一半往市賣出得銀。贖脫董永身。後將錦進。敕封進寶狀元。仙姬曰。天賜兒子三歲送還。(仙女回天)。後其子十六歲中狀元。衣錦還鄉。

『貳』 有一部古裝電影一個鬼王專門吸女人陰氣,求電影名

《麻衣傳奇》是由吳勉勤執導,午馬、鄭則仕、何家勁等人主演的驚悚電影。影片講述了重新復活的地藏鬼王為禍人間的故事

『叄』 求一部小時候的鬼片。內容大概是這樣吧!是湘西那邊的,一個老頭上山砍柴,聽到一個山洞叫救命,結果救出

這樣的片 應該是林正英的電影,網路搜林正英電影,然後看電影封面可能就想起來了

『肆』 王質遇仙中的仙人是誰

唐代著名詩人孟郊的詩和流傳久遠的民謠都描述一個美麗又神奇的傳說——王質遇仙,也記載了爛柯山與圍棋這一史實。美麗的故事,神奇的傳說,吸引了許多文人騷客,如晉代的虞喜,南北朝的任昉,唐代的孟郊、劉禹錫,宋代的朱熹、陸游,明代的徐渭及近代的郁達夫、鄧拓等,有的親臨,有的留下膾炙人口的詩文。爛柯山已收入了《簡明不列顛網路全書》、《辭源》、《辭海》、《中國地名大辭典》等名典,名聲遠播海內外。由於爛柯山遠播的名聲和傳說本身的美麗,神州大地上稱爛柯山或有爛柯傳說的地方甚多。僅憑筆者從網上搜索和有關資料查找,就有山西陵川的棋子山,河南新安的爛柯山,廣東肇慶(端州)的爛柯山,四川西昌、達州、福建南平、陝西洛川、江蘇吳縣、山西武鄉的爛柯山,成都的爛柴山、山東萊蕪的棋山,武夷山的仙弈台等都有類似的傳說。且大都以正宗自居。那麼,古籍中的「王質爛柯」究竟指的是何處爛柯山呢?「圍棋仙地」又到底在何方呢?對此,眾說紛紜,連近版《辭海》對爛柯山今址也作了迴避,《中國歷史文化懸案總覽》則將其列入,稱「爛柯山」有6座。

翻開浩如煙海的古籍,可以看到,最早記載此一傳說的主要是晉代虞喜的《志林》:「信安山有石室,王質入其室,見二童子方對棋。看之,局未終,視其所執伐薪已爛朽,遽歸鄉里,已非矣。」南朝梁代任昉的《述異記》這樣寫道:「信安郡石室山,晉時王質伐木,見童子數人,棋而歌。質因聽之,童以一物與質,如棗核,質含之不覺飢,俄頃,童子謂曰:『何不去?』質起,視斧柯盡爛。既歸,無復時人。」

從以上兩處記載可以看出,「爛柯」這一美麗的傳說主要有二個要點:一是地點在信安,山名石室;二是主人公是王質,主要內容是觀棋柯爛。根據以上兩個要點,我們來分析判斷一下全國各地爛柯山及有相似傳說的主要有浙江衢州、河南洛陽新安、廣東肇慶高要的爛柯山和山西陵川的棋子山。先從地點上分析,浙江衢州自西晉太康元年(280年)改名信安,歷經晉、南北朝、隋,直至唐咸通年間(860-873)方改為西安,廣東肇慶的高要,南北朝時為高要,隋初(581年)改為端州,隋陽帝(605年)改為信安,到唐(618年)又改為端州,宋後改為肇慶,高要現屬肇慶。浙江衢州稱信安有600多年,而廣東高要晉時並未設。廣東肇慶高要爛柯山又名腐柯山,浙江衢州爛柯則名石室山等。河南的新安縣舊稱東垣,北周時改名新安,唐移新址至今,名未變。他不像浙江衢州雖自東漢初平三年(192年)置新安縣,但到太康元年(280年)即已改名為信安。山西的陵川,隋時設立,一直未更名。翻閱《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舊稱信安的除衢州、高要外,還有湖北麻城、四川彭城、浙江常山及廣東開平縣東、北京霸縣東,這些則無爛柯山及爛柯的傳說。再從主要內容上分析,浙江衢州的爛柯故事主人公是王質,字子仙,俗稱王子,家有老母及弟王貴,王質以采樵為生。中間的故事同史書上的記載,結尾是王質觀棋不解,正待請教,童子(少年)已不見,王質想念家中老母、幼弟,回身抄斧,發現斧柄已爛盡。歸家後,人事已非,家都不存在了。經打聽,人們說當年王質上山砍柴,一去不復返,至今已百餘年了。後王質重返爛柯山,得道成仙而去。廣東肇慶高要的爛柯山,主人公也是王質,神仙則為南、北二斗仙翁(一說為赤松子),王質吃的則是蟠桃,余則差不多。而河南洛陽新安的爛柯山,主人公則是王喬,有人誤認為王喬是王姓樵夫之誤,實則不同,王喬是道教遵奉的神仙。杜光庭《王氏神仙傳》雲:「王喬有三人,有王子晉王喬,有葉縣令王喬,有食肉芝王喬,皆神仙,同姓名。」更能說明問題的是王喬仙洞前有塊詩碑,題目是《奉題河南府爛柯山鐵斧詩》,開頭兩句「我生江南山水間,嘗聞王口有柯山」,就表明了爛柯山應位於江南,而非中州之地。而山西陵川的棋子山,有學者證其為圍棋的發源地,山又稱箕子山、謀棋山,山名本就不同,爛柯傳說雖相近,但主人公卻是李懺,神仙是兩位老者,故事在箕子洞前。

從以上等地爛柯山及傳說的分析,要數浙江的衢州和廣東肇慶的高要最接近虞喜、任昉的記載了。但要引起重視的是,虞、任兩位對石室山(爛柯山)地形地貌都未作詳細的描述,距兩位最近有些描述的只有前文引用的孟郊詩中曾寫到「惟余石橋在,獨自凌丹虹。」這首詩的詩句為《爛柯山石橋》由此可見,跨空石樑(橋)是爛柯山的重要地形、地貌。浙江衢州爛柯山又名石橋山、石室山、懸室坂,主峰如一座巨大的石橋,石橋下主洞高10米。而廣東肇慶高要的爛柯山只有爛柯坪、爛柯寺(舊存)等,並無石樑、石橋之類的地形地貌。

另據《隋書·經籍志》、《洞天傳》中稱:「王質者,東陽人也(隋,信安屬東陽)。」宋代張君房《雲笈七簽》說「爛柯山在衢州信安王質隱處,為天下洞山第三十」。此後的眾多典籍則大都認為爛柯山在衢州。更可令人信服的是《志林》的作者虞喜是浙江餘姚人;《述異記》的作者任昉曾在新安(今浙江淳安西)為太守,唐人孟郊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他們都生活在浙江,對衢州爛柯山的有關記述應是比較可信的。

綜上所述,「王質爛柯」的傳說最令人信服的地點當屬浙江衢州的爛柯山。陳祖德先生稱之為「圍棋仙地」當是名至實歸的。

『伍』 有關王質遇仙的故事寓意著什麼

王質遇仙的故事寓意為:表現當時社會時期人們對於這種仙人生活的嚮往,從一個側面反映,當時社會情況的困苦。

王樵遇仙觀棋的傳說,最早始見於《述異記》後《水經注》亦有記載。由王質遇仙的故事,後人便把石室山稱為爛柯山,並把「爛柯」作為圍棋的別稱。

梁代任昉《述異記》載:「信安郡石室山。晉時王質伐木至,見童子棋而歌,質因聽之。童子與一物與質,如棗核,質含之不覺飢,俄頃童子謂曰:「何不去?」持起視,斧柯爛盡,既歸,無復時人」。爛柯山由此得名。

(5)一部電影上山砍柴遇仙擴展閱讀:

王質遇仙故事大意為:晉代有個叫王質的樵夫,他到信安郡石室山這里去砍柴,見到有兩個童子在下圍棋,王質便在一旁觀看,童子給了他一個物件,像棗核,王質吃了它不覺得飢餓,一會兒後,童子說:「問什麼還不離去?」王質抬起斧頭發現,斧子已經爛了,然後回去,卻再見不到他認識的人了。

『陸』 老頭上山砍柴撿回個小孩,不料小孩長大後一身法力,盡是神仙轉世,這是什麼電視劇

裡面的小孩叫石生,長大後是爾冬升扮演的
《日劫》,1983年香港邵氏兄弟公司製作的一部電影,由楚原導演, 爾冬升、鍾楚紅、 顧冠忠、 龍天翔、楊菁菁等主演

大羅仙界的元嬰聚集太陽之光,修煉五百年,終成正果,為阻止黑蛇精在人間作惡,也降監人世。 陰險狠毒的攝政王為獨攬大權,派人殺害美麗善良的公主,被元嬰打得四處逃串,他請來化為人形的黑蛇精,與元嬰展開一場惡戰……
由老木匠撫養成人的石生,某日被一山洞吸引,無意觸及晶石上之天書,元神現身,將其身世說明,並教石生勤練神功,原來石生實為玄神主教降落凡間以應天數之元嬰。

滿意請採納,謝謝

『柒』 求一部電影/電視,韓國的吧。內容是一個樵夫上山去砍柴,之後再一個山洞裡發現一個狐狸精(女的),之後

我知道我知道,是不是《九尾狐的姐姐》

『捌』 求一部中國關於神話故事的老電影

神笛少俠洪吉童
----不是大陸的,是朝鮮的,這個現在有電視劇,但在當年這是唯一的一部電影。

『玖』 王質遇仙為什麼搜不到

王質是個樵夫,傳說是浙江衢州人,常常上山去砍柴。有一天,他剛上山不久,趕上天公不作美,下起暴雨來。王質忙收拾斧頭,跑往山洞裡避雨。
剛到洞口,聽到裡面隱約傳出「嗒嗒」的聲音,這聲音不象水響,也不象碎石的擊撞。他十分好奇,就撥開遮掩的雜樹老藤,踏著密密層層的草叢,順著洞口朝里走。走了一陣,洞里已是一片漆黑,四周寒氣逼人,陰森可怕。王質壯了壯膽,手扶著岩石,只管順著聲音住里去。也不知走了多長時間,走過了多少路途,王質終於看見了一絲光線。微光里,只見兩個白鬍子老頭坐在石凳上下棋,旁邊還站著一個姑娘。棋桌上擺著盤碗,放著酒杯。
王質走過去在一旁觀陣,兩個老人竟下棋入神,還沒發覺有人來呢!過了半天,王質才問了一聲:「請問二位仙翁尊姓大名?為何在這里下棋?」其中一個老者答道:「我二人姓張,這姑娘是我的孫女。我們四海為家,無處不去。此地僻靜,正乃弈棋場所。」說完,二人頭也不抬,只管繼續對弈。
老者的孫女長得象珍珠寶石一樣,臉色比桃花還鮮艷,一身仙女的穿著,約莫十七八歲.她一邊看棋,一邊打量著王質,見王質相貌英俊,暗生愛慕之心。
王質也是一個棋迷,而且棋下得很好,在村子裡還沒遇到過對手呢!今日見兩個老者棋藝精洪,難分高低,早就入了神。
令王質好生詫異的是,他見兩位老者每隔一陣就向盤子里、大碗內拿東西吃,而且吃得津津有味,可是盤碗內卻空空如也,什麼東西也沒有。他忍不住問道:「不知老翁吃的是什麼?」老者答道:「是仙果。」於是,王質放下斧頭,也學著往碗里拿東西吃的樣子,片刻,果然覺得肚子里飽了許多。
不知過了多少時辰,那位姑娘凝神望著王質,突然用手一指,說:「哥哥,你的斧柯爛了。」王質回頭一看,果見斧頭的木柄朽爛了。他不知是怎麼回事,拾起斧頭,急忙告辭兩位長者就要往洞外走。那姑娘牽起王質的手,說:「我送你出洞吧!」王質驚喜萬分。摸到洞口,王質抬頭一望,只見一塊岩石上刻有兩個醒目的大字——「隔凡」。
王質見那姑娘氣質非凡,豐姿綽約,愛慕不已。二人肩並肩一同回到了村莊。可是村上的人一個個都不認識王質,王質也都不認識他們。當他走進自己家裡的時候,屋裡的老老小小都驚奇地打最他。其中一位年長的問道:「你這個後生找誰?」當王質說出自己的姓名時,大家簡直都不教相信,因為王質是他們的先輩,那個年長的竟還是王質的孫輩呢!王質只好把進山洞看棋和與那姑娘相遇的事一五一十地說出來,大家才恍然大悟,這正是「洞中一日,地上百年」。
後來有人把王質的奇遇寫進了《述異記》等書中,並傳說山洞中下棋的兩位老者乃是張天師和張果老。於是,「爛柯」一詞,也就被當作了圍棋的代名詞。

網路,搜得到。

閱讀全文

與一部電影上山砍柴遇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院妝容 瀏覽:18
電影院內按摩椅 瀏覽:39
吳京電影生死拳演員表 瀏覽:614
怎樣製作電影分割線背景圖片 瀏覽:223
男子照顧男孩的法國搞笑電影 瀏覽:844
玩轉大明星電影法國 瀏覽:350
歐美監獄電影大全 瀏覽:152
十部電影電視劇大全 瀏覽:819
名字有森林的韓國電影 瀏覽:394
重現經典英文電影片段創新 瀏覽:249
一大貓電影網 瀏覽:951
三國演戲大電影 瀏覽:257
頂級黑社會電影大全 瀏覽:184
極限挑戰大電影免費完整版 瀏覽:281
電影喜歡你里的英文歌 瀏覽:35
日本愛情電影在線視頻 瀏覽:537
新出的小醜女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282
法國警察開跑車的電影 瀏覽:83
戰國時期有什麼電影 瀏覽:217
法國恐怖電影導演 瀏覽: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