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神經病都能去走紅毯,看來這戛納的紅毯門檻也不高,中國的明星少去點吧,別也都弄得不正常回來。
② 第71屆戛納電影節評委中有華人嗎
4月18日,第71屆戛納電影節官方宣布張震出任金棕櫚主競賽單元評審,他也是本屆評審團中唯一一位華人評審。
時隔三年來到戛納,從演員轉為評委的張震說,此前來到戛納更多的任務是宣傳優秀的華語電影。「這一次『使命』發生了變化,心態也會不一樣,是一次特別的體驗。這次更加享受電影節的氛圍,可以看到更多來自世界不同地方的好作品,期待這一次的戛納之旅。」
張震認為,「好的電影是需要一個溫度的,這個溫度是可以延續並且存在心底很久的,是好電影的必備條件。」至於偏愛的影片類型,張震透露,不同的年齡段,他喜歡的電影類型也不一樣,「隨著人生閱歷的增加,看到電影的深度也會不同。」
張震果然是不一般。演技好,人也帥!
來源:金羊網
③ 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什麼時候開幕
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開幕在即。
5月6日,工作人員在法國戛納懸掛一張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的官方海報。
本屆電影節的紅毯流程也將比往屆更為嚴格,弗雷莫此前數度強調本屆電影節將明確禁止紅毯自拍,以免造成「不合時宜的混亂」,影響走紅毯及整個電影節流程。
本屆電影節將於5月19日閉幕。澳大利亞女星、奧斯卡獎得主凱特·布蘭切特將出任評委會主席。
來源:華夏經緯網
④ 找一部電影
美麗人生迅雷下載
http://www.mysun.org/download/影視下載/經典影片/美麗人生/美麗人生CD1.rmvb
http://www.mysun.org/download/影視下載/經典影片/美麗人生/美麗人生CD2.rmvb
迅雷測試
2006-02-05 00:46:28 開始連接......
2006-02-05 00:46:28 開始搜索候選資源......
2006-02-05 00:46:29 搜索到19個候選資源
2006-02-05 00:46:29 使用候選資源進行連接......
2006-02-05 00:46:30 原始資源連接失敗
2006-02-05 00:46:30 開始創建文件......
2006-02-05 00:46:43 文件創建成功,開始下載數據......
編劇:溫琴佐-切拉米、羅貝爾托-貝尼尼
導演:羅貝爾托-貝尼尼
攝影:托尼諾-德利-科利
音樂:尼科拉-皮奧瓦尼
主演:羅貝爾托-貝尼尼、尼科雷塔-布拉斯基、
焦爾焦-坎塔里尼
義大利梅蘭坡電影公司 出品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 發行
上海電影譯制廠 譯制
--------------------------------------------------------------------------------
美麗人生
在第71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義大利影片《美麗人生》出人意料地獲得了最佳外語片、最佳男演員、最佳原創電影音樂三項大獎,一舉成為本屆奧斯卡最大的黑馬。這部電影描寫第二次世界大戰猶太集中營中悲慘生活的電影很多,最著名的莫過於《辛德勒名單》。然而天性樂觀幽默的義大利電影藝術家出人意料地從陳舊的創作素材中挖掘出了新鮮的東西,最近在本市放映的《美麗人生》,即在充滿鮮血和死亡的集中營里找到了一種美麗。
故事很簡單:活潑樂觀的義大利青年圭多是個猶太人,他來到小鎮阿雷佐遇見了心儀的姑娘多拉,經過幾番巧遇和努力,他終於與多拉結婚,並生了一個可愛的兒子約書亞。可是,好景不長,納粹在約書亞五歲的生日上抓走了圭多一家。為了不讓孩子的心靈蒙上陰影,在慘無人道的集中營里,圭多試圖讓約書亞以為這只是一場游戲。「游戲」結束時,圭多慘死在納粹的槍下,而約書亞得到了「游戲」的最高獎賞。筆者在最近「奧斯卡獲獎電影展」觀看這部電影時發現在座的許多觀眾都哭了,深深被感動了,就像當年《媽媽再愛我一次》一樣,這次是偉大的父愛榜樣。作為導演和男主角的貝尼尼知道的話,恐怕不見得會欣慰,一定一臉的苦笑,作為一個出色的喜劇演員,他要的不是這個效果。
這絕對不是一場悲劇,從一開始圭多搞笑的出場就可以看出導演想營造一種喜劇的氛圍;而圭多在追求多拉時候種種離譜的舉動,特別是冒充從羅馬來的督學在課桌上跳起脫衣舞的情節將喜劇的因素加強到了鬧劇的程度,有趣的場面甚至不斷貫穿在集中營里,就是圭多最後被押走處死時,出現在躲在鐵箱里的約書亞面前的也是一個扮著小丑誇張模樣的爸爸。編導以喜劇的手法表現一個如此感人的故事目的何在?難道是為了媚俗大眾不惜而故意削弱電影的思想性。其實恰恰相反,悲劇才是媚俗。貝尼尼這么處理就是為了不媚俗,為了表現更深層的思想,不讓觀眾再沉溺在淺層的感動上。試想,圭多在獄中僅僅是為了約書亞心靈不受到傷害才故意「欺騙」他的嗎?難道圭多自己不是這么認為的嗎:所有的一切只是暫時的一場瘋狂游戲,最後的勝利還是屬於他們:熱愛生活的人們。就算在集中營里,圭多臉上始終帶著笑容,只是在給兒子演戲,沒有發自內心對生活熱愛的人,是不會有這種燦爛的、讓人喜悅而充滿力量的笑容!圭多知道噩夢是暫時的,相信美麗的人生才是永遠的,所以才小心翼翼地呵護著兒子純潔幼小的心靈。
《美麗人生》這部影片是由義大利著名喜劇演員兼導演羅伯特.貝尼尼自編自導自演的一部黑色喜劇片,除了本屆奧斯卡金像獎以外,該片還曾獲得過總共二十八項國際大獎,在全球佳評如潮。《美麗人生》在美國的票房已經超過《郵差》,成為美國電影史上最賣座的外語片。迄今為止收入已近2300萬美元,在全球更是突破1億美元大關,而更令人稱道的是,該片的製作成本僅僅為650萬美元。 貝尼尼也由此成為奧斯卡影史上第一位以外語片拿到奧斯卡影帝的外國演員, 取得了無數電影人畢生夢寐以求的成功。 貝貝尼1952年出生在義大利的阿里佐,主要代表作有《一個快樂的傳說》、《不法之徒》等電影,他的電影真實、簡練,而且總是熱情洋溢、充滿笑容 。《美麗人生》是他所執導的第六部影片,片中他用全新的視角來反映戰爭的殘酷,而觀眾則在笑聲中領悟到人生的真諦:生活是美好的,哪怕一時被黑暗所籠罩,我們依然能夠找到美之所在。
以上摘自:http://www.ontimes.net/html/yssk/mlrs.htm
美麗人生(Life Is Beautiful)
該片獲得包括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戛納影展評審團大獎在內的二十八項國際大獎,片子在戛納電影節試映時,全體觀眾起立鼓掌長達12分鍾之久,個個含淚步出影院。這部影片是由義大利的「國寶級」人物羅貝爾托貝貝尼自編自導自演的。以極為樂觀的態度講述了一個極為悲慘的故事
。感人肺腑。
編劇:溫琴佐-切拉米、羅貝爾托-貝尼尼
導演:羅貝爾托-貝尼尼
攝影:托尼諾-德利-科利
音樂:尼科拉-皮奧瓦尼
主演:羅貝爾托-貝尼尼、尼科雷塔-布拉斯基、焦爾焦-坎塔里尼
義大利梅蘭坡電影公司 出品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 發行
上海電影譯制廠 譯制
《美麗人生》劇情介紹
內容提要
猶太青年圭多和好友駕車來到阿雷佐小鎮准備開一家書店,途中邂逅美麗的女教師多拉。兩人好事多磨,終成眷屬。好景不長,圭多和兒子因猶太血統被強行送往集中營。多拉雖沒有猶太血統,為了能和兒子丈夫在一起,毅然同行,在集中營里毅然前同行被分開關押。圭多不願讓孩子幼小的心靈蒙上悲慘的陰影,在慘無人道的集中營里,他騙兒子這只是一場游戲。他以游戲的方式讓兒子的童心沒有受到任何傷害,自己卻慘死在納粹的槍口下。
說明書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陰去籠罩著整個義大利。
圭多是一個外表看似笨拙,但心地善良憨厚而且生性樂觀的猶太青年。他對生活充滿了美好的嚮往。他和好友菲魯喬駕著一輛破車從鄉間來到阿雷佐小鎮,他的願望是在小鎮開一家屬於自己的書店,過上與世無爭的安逸生活。途經一座谷倉塔樓時,年輕漂亮的姑娘多拉突然從塔樓上跌落到他的懷中,原來塔樓上有個黃蜂窩,黃蜂經常騷擾當地居民。多拉想為民除害,燒掉黃蜂窩,反被黃蜂蜇傷。圭多立刻對她產生了好感,熱情地為她處理傷口,為表示謝意,多拉送了一些雞蛋給圭多,意味深長地目送他遠去。
陰雲密布的義大利,納粹的反動勢力日益強大,墨索里尼推行強硬的種族歧視政策,圭多因有猶太血統,他開書店的申請屢遭阻撓,得不到批准。好友菲魯喬的工作也久無著落。由於生活所迫,圭多隻好在一家飯店當服務員,他以真誠、純朴、熱情周到的服務態度贏得了顧客們的喜愛。
一次圭多騎車上班無意中撞倒了多拉,兩人再次邂逅燃起了圭多心中愛情的火焰。他不失時機地向多拉表白愛慕之情。
多拉是某學校的教師,有一天從羅馬來的督學要到學校視察,圭多得知後,竟冒充督學來到多拉所在學校視察。校長熱情地接待他,為取悅多拉,引起多拉的注意,圭多索性跳上講台施展起喜劇演員的才華,惹得學生開懷大筆,令校長和教師瞠目結舌。
圭多得知多拉和男友魯道夫要去劇院看歌劇,他也買票前往,坐在樓下的圭多始終目轉睛地盯著樓上包廂里的多拉。起初多拉對圭多的苦苦追求並不在意,但是由於多拉討厭魯道夫,因此常和圭多在一起。魯道夫一廂情願地舉協和多拉的訂婚晚會。晚會正巧安排在圭多所在的飯店。圭多巧妙地使多拉解脫了魯道夫的糾纏,因此贏得了她的芳心。多拉不惜跟父母鬧翻,離家出走,嫁給了圭多。
婚後,好事接踵而來,圭多夢寐以求的書店開業了,他們有了個乖巧可愛的兒子喬舒亞。圭多閑來無事時常和兒子玩游戲,一家人生活的幸福美滿。可好日子沒過上幾年,在喬舒亞五歲生日這天,納粹分子抓走了圭多和喬舒亞父子,強行把他們送往猶太人集中營。當多拉和喬舒亞的外祖母興沖沖地回到家裡,只見人去樓空,家裡被翻得亂七八糟,多拉明白了眼前所發生的一切。她雖沒有猶太血統,但她堅持要求和、兒子一同前往集中營,多拉被關在女牢里,圭多不願意讓兒子幼小的心靈從此蒙上悲慘的陰影。在慘無人道的集中營里,圭多一面千方百計找機會和女監里的妻子取得聯系,向多拉報平安,一面要保護和照顧幼小的喬舒亞,他哄騙兒子這是在玩一場游戲,遵守游戲規則的人最終能獲得一輛真正的坦克回家。天真好奇的兒子對圭多的話信以為真,他多麼想要一輛坦克車呀!喬舒亞強忍了飢餓、恐懼、寂寞和一切惡劣的環境。圭多以游戲的方式讓兒子的童心沒有受到任何傷害。
當解放來臨之際,一天深夜納粹准備逃走,圭多將兒子藏在一個鐵櫃里,千叮囑萬叮嚀讓喬舒亞不要出來,他打算趁亂到女牢去打妻子多拉,但不幸的是他被納粹發現,當納粹押著圭多經過喬舒亞的鐵櫃時,他還樂觀地、大步地走去,暗示兒子不要出來,但不久,就聽見一聲槍響,歷經磨難的圭多慘死在德國納粹的槍口下。
天亮了,喬舒亞從鐵櫃里爬出來,站在院子里,這時一輛真的坦克車隆隆地開到他的面前,上面下來一個美軍軍,將他抱上坦克。(新浪)
笑對噩夢--淺談電影《美麗人生》
描寫第二次世界大戰猶太集中營中悲慘生活的電影很多,最著名的莫過於《辛德勒名單》。然而天性樂觀幽默的義大利電影藝術家出人意料地從陳舊的創作素材中挖掘出了新鮮的東西,最近在本市放映的《美麗人生》,即在充滿鮮血和死亡的集中營里找到了一種美麗。
故事很簡單:活潑樂觀的義大利青年圭多是個猶太人,他來到小鎮阿雷佐遇見了心儀的姑娘多拉,經過幾番巧遇和努力,他終於與多拉結婚,並生了一個可愛的兒子約書亞。可是,好景不長,納粹在約書亞五歲的生日上抓走了圭多一家。為了不讓孩子的心靈蒙上陰影,在慘無人道的集中營里,圭多試圖讓約書亞以為這只是一場游戲。「游戲」結束時,圭多慘死在納粹的槍下,而約書亞得到了「游戲」的最高獎賞。筆者在最近「奧斯卡獲獎電影展」觀看這部電影時發現在座的許多觀眾都哭了,深深被感動了,就像當年《媽媽再愛我一次》一樣,這次是偉大的父愛榜樣。作為導演和男主角的貝尼尼知道的話,恐怕不見得會欣慰,一定一臉的苦笑,作為一個出色的喜劇演員,他要的不是這個效果。
這絕對不是一場悲劇,從一開始圭多搞笑的出場就可以看出導演想營造一種喜劇的氛圍;而圭多在追求多拉時候種種離譜的舉動,特別是冒充從羅馬來的督學在課桌上跳起脫衣舞的情節將喜劇的因素加強到了鬧劇的程度,有趣的場面甚至不斷貫穿在集中營里,就是圭多最後被押走處死時,出現在躲在鐵箱里的約書亞面前的也是一個扮著小丑誇張模樣的爸爸。編導以喜劇的手法表現一個如此感人的故事目的何在?難道是為了媚俗大眾不惜而故意削弱電影的思想性。其實恰恰相反,悲劇才是媚俗。貝尼尼這么處理就是為了不媚俗,為了表現更深層的思想,不讓觀眾再沉溺在淺層的感動上。試想,圭多在獄中僅僅是為了約書亞心靈不受到傷害才故意「欺騙」他的嗎?難道圭多自己不是這么認為的嗎:所有的一切只是暫時的一場瘋狂游戲,最後的勝利還是屬於他們:熱愛生活的人們。就算在集中營里,圭多臉上始終帶著笑容,只是在給兒子演戲,沒有發自內心對生活熱愛的人,是不會有這種燦爛的、讓人喜悅而充滿力量的笑容!圭多知道噩夢是暫時的,相信美麗的人生才是永遠的,所以才小心翼翼地呵護著兒子純潔幼小的心靈。
以上摘自:http://www.360-v.com/bbs/dispbbs.asp?boardid=21&id=811
⑤ 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只有一部中國影片入圍
4月12日上午,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公布了主競賽單元18部片單。其中中國導演賈樟柯的新作《江湖兒女》作為華語片唯一代表順利入圍,這是賈樟柯的作品第5次競逐金棕櫚大獎。《路邊野餐》畢贛導演的新作《地球最後的夜晚》入圍「一種關注」單元。按照慣例,之後還會有影片補充。
開幕影片早前已經確定為曾執導過《推銷員》、《一次別離》的伊朗導演伊斯哈·法哈蒂的新作《人盡皆知》。這是一部西語電影,由哈維爾·巴登(《老無所依》、《007大破天幕殺機》)和佩內洛普·克魯茲(《回歸》、《美國毒梟》)這對夫婦搭檔主演,講述定居阿根廷一個家庭因為一起綁架事件而暴露出了一個秘密的故事。
為中國電影入圍致敬!
⑥ 第7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評委介紹
評委身份個人簡介鍾芭·拉希莉印裔小說家印裔小說家鍾芭-拉希莉生於倫敦,成長於美國羅得島。波士頓大學英國文學碩士、比較文學及藝術碩士、創意寫作碩士、文藝復興博士。曾獲得「古根漢研究基金」。她的作品《醫生的翻譯員》曾獲普立茲文學獎、海明威筆會文學獎、以及《紐約客》年度最佳新作。鍾芭-拉希莉的代表作《同名之人》入選了《紐約時報》年度注目選書、也被《洛杉磯時報》、《美國今日報》和《娛樂周刊》等多家媒體選為年度好書,該原著小說曾被好萊塢搬上大銀幕,由威尼斯金獅獎得主米拉·奈兒執導。 卡洛·維爾多內義大利男演員卡洛-維爾多內是義大利家喻戶曉的喜劇男演員,在他的職業生涯中,曾獲得25次義大利電影大衛獎提名,並7次獲獎——這位全能電影人所獲的獎項,包括了導演、演員、編劇等各個領域。2013年,他主演的電影《絕美之城》,在殺入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之後,又在世界范圍內獲得好評,最終贏得第86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大獎。 傑茜卡·豪絲娜奧地利導演現年42歲的奧地利女導演傑茜卡-豪絲娜, 1994年畢業於維也納電影學院,1995年由短片《弗瑞娜》開啟電影生涯。豪絲娜才華橫溢,編劇和導演均十分擅長,1999年以45分鍾的短片《內景》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的特別獎。這部驚艷之作為她帶來了拍長片的機會。2001年,豪絲娜推出了將犯罪元素和家庭題材交融的處女作《任性天使》,該片為她贏得了歐洲電影獎年度發現獎的提名,2003年的靈異恐怖片《鬼飯店》,則讓她的聲望進一步提升,在獲得奧地利本土的電影獎項後,它在歐洲范圍內也嚇傻了不少觀眾。2009年的《盧德爾》講述了一個坐輪椅的姑娘打算去比利牛斯山旅行的故事,該片入圍了威尼斯競賽單元。 伊利亞·蘇雷曼巴勒斯坦導演1960出生的伊利亞-蘇雷曼,是巴勒斯坦最重要的導演之一。早在2002年,由蘇雷曼執導的《神聖的介入》,就獲得了戛國際電影節的評審團特別獎和國際影評人費比西大獎。2009年,《遺留的時間》再度入圍戛納主競賽單元,影片的故事從1948年講起,時間跨度長達60年之久,全片通過一個人的人生經歷,折射出以色列社會在半個多世紀的發展中產生的巨變。伊利亞-蘇雷曼親自在片中出任重要角色,也是全片的一大亮點。這位全能型電影人,今年是首次擔任三大A類國際電影節的競賽單元評委。 菲利普·格羅因德國導演德國導演菲利普-格羅因,是歐洲影壇正在崛起的知名導演之一。2013年,他曾帶著新作《警官之妻》首次參加威尼斯電影節競賽單元的角逐,2014年則「升級」成了評委。早在2005年,菲利普-格羅因就因執導紀錄片《大寧靜》獲得聖丹斯國際電影節的最佳紀錄片大獎,次年擔當了威尼斯電影節評委,2014年是他第二次以導演身份登陸水城。2013年的競賽片《警官之妻》是一部家庭題材電影,影片講述了一個小鎮警察,因為太專注於工作而疏遠了妻子和四歲的女兒,而在家庭矛盾日益尖銳的當口,他在家庭之外遭遇的麻煩也讓戲劇沖突全面升級,該片獲得了上屆威尼斯電影節的評審團特別獎。 蒂姆·羅斯英國演技派男演員蒂姆-羅斯是全球影迷公認的演技派男演員。羅斯1961年出生於英國倫敦,這位表演天才多年來一直對商業電影頗為排斥,選片口味非常刁鑽。羅斯早年生活窮困,他在阿姆斯特丹睡下水道時被英國文藝片大導彼得-格林納威發現,讓他參演了《情慾色香味》。1992年,羅斯與初出茅廬的昆汀-塔倫蒂諾合作了《落水狗》,並在《低俗小說》中軋上一角。1996年,羅斯憑借古裝片《赤膽豪情》贏得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奠定了自己的地位。讓羅斯真正邁向事業巔峰的,是《海上鋼琴師》,他所扮演的「1900」成為了一個永恆的經典。
1999年,羅斯首次擔當導演的《戰爭地帶》,獲得了第49屆柏林電影節國際藝術電影聯盟獎,2012年的《拼貼幸福》則讓他入圍了第15屆英國獨立電影獎最佳男主角獎。 陳沖華裔電影演員、導演美籍華裔女演員陳沖,是全球銀幕上最知名的中國面孔之一,也是迄今唯一一位主演過奧斯卡最佳影片的華人女星(《末代皇帝》獲奧斯卡九項大獎)。陳沖出生於上海,很早就顯現出了驚人的表演天賦,並極具觀眾緣,是百花獎史上最年輕的影後獲得者,且分別憑借《紅玫瑰與白玫瑰》和《意》兩度獲得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大獎,是公認的演技派女演員。陳沖也是最早登上奧斯卡頒獎台的華人女演員,也是夏威夷電影節成就獎得主,《人物》雜志全球最美50人之一。陳沖除了在表演上成就斐然,在導演領域也創造過令人矚目的成績,憑《天浴》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獎,並執導了美國電影《紐約的秋天》。多面才華亦讓陳沖受邀擔當柏林電影節評委,並成為美國影藝學院成員,擁有奧斯卡投票資格。 桑迪·鮑威爾美國電影服裝設計師威尼斯電影節的評審團陣容,近幾年非常推崇電影「非核心行業」的人擔當評委,以達到在評審口味上出新的目的。2014年的影展延續了這種風潮,不僅主席是作曲家,評審陣容中也加進了著名服裝設計師桑迪-鮑威爾。桑迪是美國電影界最有才華的電影服裝設計師,從90年代初期入行至今,一直受到各大導演的青睞,也深得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欣賞。桑迪屬於那種橫跨各種時代的服裝設計達人,古裝戲和「近代戲」都不在話下,在她獲得最佳服裝設計獎的三部電影中,既有《戀愛中的莎士比亞》和《年輕的維多利亞女王》這樣的古裝戲,也有《飛行者》這樣的40年代當代戲,其出色的駕御能力令人激賞。桑迪在本屆威尼斯電影節的評審陣容中,將對視覺領域進行嚴格把關,其審美品位可謂撲朔迷離。 亞歷山大·迪斯普拉特法國電影配樂家亞歷山大-德斯普拉,無疑是目前好萊塢最當紅的電影配樂作曲家之一,翻開他最近的作品,簡直令人心花怒放。其實,這個青年作曲家的美好事業,是從2000年之後才開始的——由於《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為他拿到了金球獎提名,因此日後受到了業內的矚目,逐漸成為好萊塢主流商業片的配樂高手。《辛瑞納》、《面紗》、《女王》、《色,戒》都是他的代表作,不僅獲得了金球獎的犒賞,還三次獲得奧斯卡提名。最近五年,他的事業迎來了新的顛峰,為賣座片《暮色2》、《朱莉與朱麗亞》寫曲,與羅曼-波蘭斯基合作《影子寫手》、還為金棕櫚大獎得主《生命之樹》(布拉德-皮特主演)配樂,因此亞歷山大獲得一尊奧斯卡小金人似乎指日可待,要的只是運氣。亞歷山大-德斯普拉曾擔任過第6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的評委,今年成為威尼斯史上首位擔任電影配樂的評審團主席。
⑦ 第70屆戛納電影節頒獎典禮的第一首歌叫什麼
第70屆戛納電影節頒獎典禮的第一首歌是《volver》,由來自法國的班雅明·畢歐雷(Benjiamin)演唱。
歌曲名:Volver
歌手:Benjamin Biolay
專輯:Volver
歌詞:
Este amor apasionado,Anda todoalborotado, porvolver
Voy camino a la locura,Y aunque tado me tortura,sequerer
Nos dejamos hace tiempo,Pero me llegó elmomentode perder
Tu tenías mucha razón,Hago casoalcorazón,Y me mueroporvolver
Y volver, volver, volver,Atusbrazos otra vez,Llegaré hasta donde estés
Yo sé perder, yo sé perder,Quiero volver, volver, volver,Nos dejamos hace tiempo
Pero me llegó elmomentode perder,Tu tenías mucha razón,Hago caso al corazón
Y me mueroporvolver,Y volver, volver, volver,Atusbrazos otra vez
Llegaré hasta donde estés,Yo sé perder, yo sé perder,Quiero volver, volver, volver
Y volver, volver, volver,Atusbrazos otra vez,Llegaré hasta donde estés
Yo sé perder, yo sé perder,Quiero volver, volver, volver
(7)第71戛納電影節頒獎典禮擴展閱讀:
歌曲《volver》出自Benjamin Biolay的同名專輯《volver》,意為「回歸」,是一首法國香頌,詞曲比較老派,但是卻如一樽美酒,一杯咖啡,或一張張泛黃的老照片,無可抗拒地帶出人們對浪漫情調的嚮往,和對流逝歲月的美好記憶,聽來令人回味無窮,歷久彌新。
所謂法國香頌,是指從公元11世紀到13世紀之間,由敘事詩人與抒情詩人所寫的單旋律音樂。後來,19世紀末期的藝術歌曲也被歸入到世俗歌曲的范疇。至於法國的流行歌曲,由於受到傳統世俗歌曲的影響,因此,在歌詞意境的描寫上,也就跟著格外講究起來。它是法國世俗歌曲的泛稱,也是法國流行歌曲的代名詞。
⑧ 戛納電影節頒獎典禮什麼時候開始哪個電視台有直播
今年金棕櫚獎推遲一天頒
據新華社電 法國戛納電影節組委會23日宣布,第59屆戛納電影節的獲獎名單將在5月28日周日晚上,而不是在5月27日周六晚上公布。據介紹,組委會今年將頒獎時間推後一天,一是恢復了2004年之前歷屆戛納電影節的做法,二是為了增加一天時間來介紹入圍影片。
⑨ 尼古拉斯凱奇得過奧斯卡影帝嗎哪一年
1996年以影片《逃離拉斯維加斯》(《Leaving LasVegas》1999)獲第六十八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下面是簡介:
尼古拉斯.凱奇
中文名: 尼古拉斯.凱奇
英文名: Nicolas cage
原名:Nicholas Kim Coppola
身高: 6' 1"
生 日: 1964年1月7日
出生地: 加利佛尼亞,長海灘
尼古拉斯-凱奇(原名尼古拉斯-科波拉),1964年1月7日出生在美國加州的一個藝術之家,他的父親是前舊金山大學文學院院長奧古斯特-科波拉,他的叔叔是以《教父》和《現代啟示錄》等片聞名於世的大導演弗朗西斯-科波拉。作為科波拉家族的一員,他從小就在充滿音樂與書籍的環境中長大,並對演戲、攝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17歲開始進入電影圈,為了不受叔叔名氣的影響,改從他喜愛的作曲家約翰-凱奇的姓。
1982年,尼古拉斯初次在影壇露面,在《開放的美國學府》中扮演一個角色。次年他又出演影片《村姑》和《斗魚》。1984年,在名片《鳥人》中,凱奇擔任了主角,充分展現了他那過人演技,開始為人們所矚目,該片1985年獲得了戛納電影節評委會大獎。凱奇在該片中的表演受到了肯定,開始走向成功。在此後的幾年裡,他又拍了《棉花俱樂部》、《愛的召集令》、《憂郁男孩》、《佩吉蘇要出嫁》、《撫養亞利桑那》、《月色撩人》等影片,在這些影片中他對不同的角色的處理都極見功力,有著不錯的表現。
1988年,他在影片《吸血鬼之吻》中扮演了一位紐約雅皮士,後來變成了一個吸血鬼,該片堪稱是凱奇從影以來最為「過分」的演出。1990年他又演出了《火鳥出擊》和《野性難馴》。《野性難馴》有著詭異強烈的影像風格,及超現實的氣氛。片尾凱奇身著蛇皮夾克站在滾滾車流之上演唱貓王名曲「Love Me Tender」一段更成了電影史上的一個經典場面。該片1992年獲第43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成了凱奇創作的轉折點。
1995年對凱奇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年,他主演的《逃離拉斯維加斯》是一部成本僅有三百五十萬美元的小製作影片,凱奇投入的不只是他的靈魂,他更只是收取了微薄的片酬。在這部片中凱奇獲得的片酬只有他平常的十分之一!不過他那深入靈魂的表演卻使他贏得了一尊金光閃閃的奧斯卡金像,這是金錢所難以估量的,該片使他成為最炙手可熱的男明星。之後他轉變戲路,向動作片進軍。他於1996年主演的動作片《絕地任務》使他躍身成為全球國際票房巨星,證明了他的戲路相當寬廣,是個貨真價實的奧斯卡影帝。1997年又以《空中監獄》和《變臉》雄霸暑期票房。尼古拉斯-凱奇在一夜之間成為了好萊塢又一動作派票房巨星。
有趣的是,高大挺拔的尼古拉斯-凱奇在動作片中總是驍勇善戰,上山下海、對付仇敵無所不能。不過,這位銀幕英雄,從小就患有懼高症,對高處有極深的恐懼感。患有懼高症的他居然是新一代的超人,將在電影《超人5》中扮演飛天遁地的超人,實在有夠諷刺。
主演影片:
《開放的美國學府》(《Fast Time at Ridgement High》1982)
《村姑》(《Valley Girl》1983)
《斗魚》(《Rumble Fish》1983)
《鳥人》(《Birdy》1984)
《棉花俱樂部》(《The Cotton Club》1984)
《愛的召集令》(《Racing with the Moon》1984)
《憂郁男孩》(《The Boy in Blue》1986)
《佩吉蘇要出嫁》(《Peggy Sue Got Married》1986)
《撫養亞利桑那》(《Raising Arizona》1987)
《月色撩人》(《Moonstruck》1987)
《吸血鬼之吻》(《Vampire's Kiss》1988)
《火鳥出擊》(《Fire Birds》1990)
《野性難馴》(《Wild at Heart》1990)
《今夜你寂寞嗎》(《Honeymoon in Vegas》1992)
《西部紅石鎮》(《Red Rock West》1993)
《黑白追殺令》(《Amos and Andrew》1993)
《超級賭徒》(《Dead Fall》1993)
《第一夫人的保鏢》(《Guarding Tess》1994)
《傾城佳話》(《It Could Happen to You》1994)
《天堂有難》(《Trapped in Paradise》1994)
《死亡之吻》(《Kiss of Death》1995)
《逃離拉斯維加斯》(《Leaving Las Vegas》1995)
《絕地任務》(《The Rock》1996)
《變臉》(《Face Off》1997)
《空中監獄》(《Con Air》1997)
《歡迎來到好萊塢》(《Welcome To Hollywood》1998)
《X情人》(《City Of Angles》1998)
《蛇眼》(《Snake Eyes》1998)
《8毫米》(《8mm》1999)
《穿梭鬼門關》(《Bringing Out the Dead》1999)
獲獎記錄:
1992年以影片《野性難馴》(《Wild at Heart》1990)獲第43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
1996年以影片《逃離拉斯維加斯》(《Leaving LasVegas》1999)獲第六十八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尼古拉斯·凱奇 Nicolas Cage 電影年表
異教徒 The Wicker Man (2006)
世貿中心 World Trade Center (2006)
別惹螞蟻/螞蟻欺負者 The Ant Bully (2006)
The Dresden Files (2006)
Time Share (2006)
The Curse of Superman (2006)
Premio Donostia a Matt Dillon (2006)
San Sebastián 2006: Crónica de Carlos Boyero (2006)
Too Tough to Die: A Tribute to Johnny Ramone (2006)
VH1 News Presents: Hollywood Secrets Revealed - Scenes They Don't Want You to See (2006)
天氣預報員 The Weather Man (2005)
戰爭之王 Lord of War (2005)
Tsunami Aid: A Concert of Hope (2005)
國家財寶/驚天奪寶 National Treasure (2004)
命運之土 Land of Destiny (2004)
John Travolta: The Inside Story (2004)
101 Biggest Celebrity Oops (2004)
Tricks of the Trade: Making 'Matchstick Men' (2004)
火柴男人 Matchstick Men (2003)
大衛·戈爾的一生/命懸一線 The Life of David Gale (2003)
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 The 75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2003)
Intimate Portrait: Vanessa Marcil (2003)
Lisa Marie Presley: The E! True Hollywood Story (2003)
A&E Biography: John Travolta (2003)
The Code Talkers: A Secret Code of Honor (2003)
End of the Century (2003)
桑尼/寶貝 Sonny (2002)
改編劇本/蘭花竊賊 Adaptation. (2002)
追風戰士 Windtalkers (2002)
Hollywood Salutes Nicolas Cage: An American Cinematheque Tribute (2002)
2002 MTV Movie Awards (2002)
柯萊利上尉的曼陀林 Captain Corelli's Mandolin (2001)
Italian Soldiers (2001)
2001 ABC World Stunt Awards (2001)
Christmas Carol: The Movie (2001)
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 The 73rd Annual Academy Awards (2001)
吸血驚情/我和僵屍有份合約 Shadow of the Vampire (2000)
居家男人/住家男人 The Family Man (2000)
急速60秒/驚天動地60秒 Gone in Sixty Seconds (2000)
Welcome to Hollywood (2000)
2000 Blockbuster Entertainment Awards (2000)
2000年MTV電影頒獎典禮 2000 MTV Movie Awards (2000)
替代情人/穿梭鬼門關/穿梭陰陽界/午夜速殺 Bringing Out the Dead (1999)
八厘米 8MM (1999)
第71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 The 71st Annual Academy Awards (1999)
Intimate Portrait: Laura Dern (1999)
蛇眼 Snake Eyes (1998)
天使之城 City of Angels (1998)
Junket Whore (1998)
變臉/奪面雙雄 Face/Off (1997)
空中監獄/驚天動地/罪犯的空中之旅/空中囚犯 Con Air (1997)
第69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 69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The (1997)
勇闖奪命島/絕地任務/石破天驚 Rock, The (1996)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Salute to Clint Eastwood, The (1996)
死亡之吻/致命布局 Kiss of Death (1995)
遠離賭城/兩顆絕望的心/離開拉斯維加斯 Leaving Las Vegas (1995)
世紀電影 Century of Cinema, A (1994)
第一夫人的保鏢/斗氣保鏢/保護泰絲 Guarding Tess (1994)
傾城佳話/愛在紐約/你也可能碰上的事 It Could Happen to You (1994)
天堂有難 Trapped in Paradise (1994)
黑白追緝令 Amos & Andrew (1993)
超級賭徒/連環計中計 Deadfall (1993)
西部紅石鎮/烏龍殺手/紅岩西區 Red Rock West (1992)
拉斯維加斯的蜜月旅行/今夜你寂寞嗎?/拉斯韋加斯蜜月 Honeymoon in Vegas (1992)
情挑野玫瑰/禁忌情緣 Zandalee (1991)
火鳥出擊 Fire Birds (1990)
Instrial Symphony No. 1: The Dream of the Broken Hearted (1990)
Tempo di uccidere (1990)
我心狂野 Wild at Heart (1990)
吸血鬼之吻/衰鬼愛人/吸血熱吻 Vampire's Kiss (1989)
Never on Tuesday (1988)
月色撩人/發暈 Moonstruck (1987)
撫養亞歷桑那/寶貝夢驚魂 Raising Arizona (1987)
Boy in Blue, The (1986)
佩姬蘇要出嫁/時光倒流未嫁時/帕姬·蘇結婚了 Peggy Sue Got Married (1986)
鳥人 Birdy (1984)
棉花俱樂部 Cotton Club, The (1984)
愛的召集令/情場新丁 Racing with the Moon (1984)
斗魚/雷鳴小子 Rumble Fish (1983)
山谷女孩 Valley Girl (1983)
開放的美國學府/雷吉蒙特高中的夏令時/油脂妹 Fast Times at Ridgemont High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