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排行 > 1985年電影大清朝叫娥的女子

1985年電影大清朝叫娥的女子

發布時間:2022-06-08 08:43:03

㈠ 為什麼古代女人叫娥的多,什麼意思

娥[é]
1.女子姿容美好:~眉。~~(美好的樣子)。2.美女:嬌~。宮~。

㈡ 歡喜密探白玉娥誰扮演的

王鷗飾演袁玉娥,洪幫成員,背負著反清大計,讓她變成冷美人,只有與牛大寶在一起才會露出笑容,執著堅毅,聰明伶俐,重情重義的女俠,牛大寶的妻子,深愛著牛大寶,最後身份暴漏,為保全牛大寶而死;


個人簡歷:

王鷗;

外文名:Angel

別名:王俊美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星座:天蠍座

血型:B型

身高:170cm

出生地: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

出生日期:1982年10月28日

職業:演員

代表作品:偽裝者、琅琊榜、歡喜密探、莽荒紀


演藝經歷:

王鷗2006年出演個人首部電視劇《大唐詩聖》而進入演藝圈;2008年3月與陳廣裕主演愛情偶像劇《溫柔的背後》飾演售樓MM卓然;10月與周浩東、陳昊主演偵探懸疑劇《刻不容緩》飾演周欣;2010年與吳奇隆領先主演系列電影《鏢行天下前傳》飾演武功高強的谷平安;2012年與黃曉明、林心如、羅嘉良共同參演歷史劇《精忠岳飛》飾演趙小滿;同年在戰爭題材電視劇《桐柏英雄》中飾演何翠姑;2013年與陳赫、郭京飛共同參演由管虎執導的都市現代情感劇《月供》飾演利娜;同年與陳赫、包貝爾共同參演都市現代輕喜劇《我的前妻住對門》飾演羅潔;2014年與胡歌、劉濤、王凱、黃維德共同參演古裝權謀劇《琅琊榜》飾演秦般若;同年與張嘉譯、劉濤主演年代大戲《花火花紅》飾演田明媚;同年與陳浩民、樊少皇共同主演《皇甫謐傳奇》飾演香菱;2015年與胡歌、靳東共同參演諜戰大劇《偽裝者》飾演汪曼春;11月27日主演都市冒險喜劇片《發條城市》;12月18日出演湖南衛視真人秀節目《全員加速中》劇情人物;2016年參演王學圻首次執導的動作片《以父之名》;與包貝爾、賈玲主演古代傳奇喜劇《歡喜密探》飾演袁玉娥;與蒲巴甲、夏銘浩聯合出演近代革命劇《熱血之共赴國難》飾演江美蘭;3月參加湖南衛視芒果TV綜藝節目《明星大偵探》;6月與劉愷威、張萌搭檔主演都市生活劇《周末父母》飾演趙佳妮;9月與劉愷威搭檔主演古裝仙俠劇《莽荒紀》飾演余薇;


劇情簡介:

順治年間,牛大寶一心想與心上人袁玉娥建立家庭,在追求過程中陰差陽錯成為了京師總驛站皇華驛一員,而袁玉娥是洪幫的成員,為了保護心上人袁玉娥,牛大寶憑著智慧取得驛長龍定海信任,暗中為化解洪幫與清廷的矛盾上做出努力,在一系列的事件中,一邊保護與自己誤結連理的善良青樓女子春花,營救朴實的鑄炮師鐵千斤,還充分運用他的智謀破壞了皇華驛的一系列陰謀,除掉了罪惡深重陰險狡詐的孫之蘭、茅罡、一口鳥等密探,經歷一番風雨洗禮後,牛大寶終於從一個普通的市井小民成長為有智謀、有膽略、有正義感的義士,通過他的努力,讓老百姓避免了遭受一場戰亂之苦。

㈢ 清朝後宮嬪妃名字

正 宮:皇後(1人)
正一品:瀟穎貴妃(1人)
從一品:貴妃(3人)
聖尊一品:聖尊皇妃【一名】
聖尊二品:聖尊貴妃【一名】
聖尊三品:聖尊夫人【一名】
聖尊四品:翼寧妃 舒熙妃【一名】
聖尊五品:聖尊華妃【一名】
聖尊六品:聖尊淑妃【一名】
生尊七品:聖尊賢妃【一名】
聖尊八品:聖尊德妃【一名】
貴嬪:(3人:容湉、容順、容琳)
貴姬:(3人:柔慈、柔華、柔德)
正二品:夫人(6人:茂德、貞懿、婉德、瓊華、思柔、昭順)
從二品:妃(9人:淑、賢、德、庄、敬、惠、順、康、端 )
御一品:建寧貴妃,建寧瑾妃,建寧藍妃,建寧德妃【一名】
御二品:建寧華妃,建寧賢妃,建寧鍾妃,建寧婉妃【一名】
御三品:建國皇妃,建國懿妃,建國御妃,建國德妃【一名】
御四品:建國貴妃,建國瑾妃,建國宣妃,建國藍妃【一名】
御五品:建國華妃,建國凌妃,建國庄妃,建國婉妃【一名】
正三品:嬪(12人)
從三品:昭儀、昭容、昭媛、淑媛、淑柔
正四品:容華
從四品:婉儀、充儀、芬儀、德儀、順儀(人數不定)
正五品:婕妤
從五品:小儀、小媛、良媛、良娣
正六品:貴人(人數不定)
從六品:才人、美人(人數不定)
正七品:常在
從七品:選侍、娘子 正八品:采女
從八品:更衣、答應
無品級:秀女 宮女【數】 正 宮:皇後(1人)
正一品:瀟穎貴妃(1人)
從一品:貴妃(3人)
聖尊一品:聖尊皇妃【一名】
聖尊二品:聖尊貴妃【一名】
聖尊三品:聖尊夫人【一名】
聖尊四品:翼寧妃 舒熙妃【一名】
聖尊五品:聖尊華妃【一名】
聖尊六品:聖尊淑妃【一名】
生尊七品:聖尊賢妃【一名】
聖尊八品:聖尊德妃【一名】
貴嬪:(3人:容湉、容順、容琳)
貴姬:(3人:柔慈、柔華、柔德)
正二品:夫人(6人:茂德、貞懿、婉德、瓊華、思柔、昭順)
從二品:妃(9人:淑、賢、德、庄、敬、惠、順、康、端 )
御一品:建寧貴妃,建寧瑾妃,建寧藍妃,建寧德妃【一名】
御二品:建寧華妃,建寧賢妃,建寧鍾妃,建寧婉妃【一名】
御三品:建國皇妃,建國懿妃,建國御妃,建國德妃【一名】
御四品:建國貴妃,建國瑾妃,建國宣妃,建國藍妃【一名】
御五品:建國華妃,建國凌妃,建國庄妃,建國婉妃【一名】
正三品:嬪(12人)
從三品:昭儀、昭容、昭媛、淑媛、淑柔
正四品:容華
從四品:婉儀、充儀、芬儀、德儀、順儀(人數不定)
正五品:婕妤
從五品:小儀、小媛、良媛、良娣
正六品:貴人(人數不定)
從六品:才人、美人(人數不定)
正七品:常在
從七品:選侍、娘子 正八品:采女
從八品:更衣、答應
無品級:秀女 宮女【無】
懿鳳超極品:帝玥鳳後(1名)【持:六宮鳳祥權金印】【有權升降所有人,可與太後平起平坐,升降所有人,只用見到太後與皇上行禮】
懿鳳尊極品:雪側鳳後(1名)【持四宮金玉印】【有權升降比自己小的所有人】
懿鳳權極品:冪玥皇後(1名)【有權升降比自己小的所以後妃】
懿鳳權側品:熙側玥後(1名)【有權升降比自己小的所以後妃】
懿鳳聖極品:顏吟貴後(1名)【有權升降比自己小的所有後妃】
懿鳳正極品:*側貴後(1名)【有權升降比自己小的所有後妃】
懿超鳳極品:韻萱聖後(1名)【有權升降比自己小的所有後妃】
懿超尊極品:玥側聖後(1名)【有權升降比自己小的所有後妃】
懿超聖極品:**尊後(1名)【有權升降懿尊正極品即以下的後妃】
懿超正極品:*側尊後(1名)【有權升降懿尊正極品以下的後妃】
懿尊尊極品:**皇後(1名)【有權升降懿御尊極品即以下的後妃】
懿尊聖極品:諾側皇後(1名)【有權升降懿御尊極品以下的後妃】
懿尊御極品:*尊妃【1】)【有權升降懿御尊極品以下的後妃】
-=-=-=-=以上的符號為:㊣=-=-=-=-
=================以下宮斗不升級,看變現升級============
懿御尊極品:中宮娘娘 東宮娘娘 西宮娘娘(各一名,封號在備注)
懿側尊極品:御權皇貴妃(1名,封號在備注)
懿庶尊極品:御權尊貴妃(1名,封號在備注)
懿正尊壹品:御權聖妃(1名,封號在備注)
懿從尊壹品:御權皇妃(1名,封號在備注)
懿御尊壹品:御權尊妃(1名,封號在備注)
懿側尊壹品:聖*懿貴妃(1名,前加壹字封號)
懿庶尊壹品:尊*懿貴妃(1名,前加壹字封號)
懿正尊二品:皇*懿貴妃(1名,前加壹字封號)
懿從尊二品:御*懿貴妃(1名,前加壹字封號)
懿正尊三品:懿*聖貴妃(1名,前加壹字封號)
懿從尊三品:尊*聖貴妃(1名,前加壹字封號)
懿正尊四品:皇*聖貴妃(1名,前加壹字封號)
懿從尊四品:御*聖貴妃(1名,前加壹字封號)
懿正尊五品:懿*尊貴妃(1名,前加壹字封號)
懿從尊五品:聖*尊貴妃(1名,前加壹字封號)
懿正尊六品:皇*尊貴妃(1名,前加壹字封號)
懿從尊六品:御*尊貴妃(1名,前加壹字封號)
懿正尊七品:懿*皇貴妃(1名,前加壹字封號)
懿從尊七品:聖*皇貴妃(1名,前加壹字封號)
懿正尊八品:尊*皇貴妃(1名,前加壹字封號)
懿從尊八品:御*皇貴妃(1名,前加壹字封號)
===========以下16次宮斗一升===========
懿正尊九品:懿*御貴妃(1名,前加壹字封號)
懿從尊九品:聖*御貴妃(1名,前加壹字封號)
懿正尊十品:尊*御貴妃(1名,前加壹字封號)
懿從尊十品:皇*御貴妃(1名,前加壹字封號)
懿正尊十壹品:惜甯懿貴妃,惜雪懿貴妃(各壹名,封號寫在備注裏)
懿從尊十壹品:韻雪聖貴妃,韻羽聖貴妃(各壹名,封號寫在備注裏)
懿正尊十二品:寒月尊貴妃,寒靈尊貴妃(各壹名,封號寫在備注裏)
懿從尊十二品:柔羽皇貴妃,柔悅皇貴妃(各壹名,封號寫在備注裏)
懿正尊十三品:馨甯御貴妃,馨落御貴妃(各壹名,封號寫在備注裏)
懿從尊十三品:懿*貴妃(2名,前加壹字封號)
懿正尊十四品:聖*貴妃(2名,前加壹字封號)
懿從尊十四品:尊*貴妃(2名,前加壹字封號)
懿正尊十五品:皇*貴妃(2名,前加壹字封號)
懿從尊十五品:御*貴妃(2名,前加壹字封號)
懿正尊十六品:淩雪貴妃,雨落貴妃(各壹名,封號寫在備注裏)
懿從尊十六品:*貴妃(4名,前加壹字封號)
=============以下15次宮斗一升==========
懿正尊十七品:雪甯聖妃,雪夢聖妃(各壹名,封號寫在備注裏)
懿從尊十七品:淩月尊妃,淩雨尊妃(各壹名,封號寫在備注裏)
懿正尊十八品:冰落皇妃,冰靈皇妃(各壹名,封號寫在備注裏)
懿從尊十八品:靜靈御妃,靜怡御妃(各壹名,封號寫在備注裏)
懿正尊十九品:羽落懿夫人,羽雪懿夫人(各壹名,封號寫在備注裏)
懿從尊十九品:靈月聖夫人,靈落聖夫人(各壹名,封號寫在備注裏)
懿正尊二十品:凝雪尊夫人,凝羽尊夫人(各壹名,封號寫在備注裏)
懿從尊二十品:幽月皇夫人,幽雪皇夫人(各壹名,封號寫在備注裏)
懿正尊二十壹品:甯悅御夫人,甯落御夫人(各壹名,封號寫在備注裏)
懿從尊二十壹品:懿*妃(前加壹字封號)
懿正尊二十二品:聖*妃(前加壹字封號)
懿從尊二十二品:尊*妃(前加壹字封號)
懿正尊二十三品:皇*妃(前加壹字封號)
懿從尊二十三品:御*妃(前加壹字封號)
懿正尊二十四品:懿*夫人(前加壹字封號)
懿從尊二十四品:聖*夫人(前加壹字封號)
懿正尊二十五品:尊*夫人(前加壹字封號)
懿從尊二十五品:貴*夫人(前加壹字封號)
懿正尊二十六品:皇*夫人(前加壹字封號)
懿從尊二十六品:御*夫人(前加壹字封號)
===========以下15次宮斗一升============
聖一品:*皇淑妃 *皇賢妃 *皇惠妃 *皇德妃
尊一品:纖妃 洛妃 怡妃 寧妃
正一品:淑妃 賢妃 惠妃 德妃
御一品:妃
從一品:羽柔夫人、冰蕾夫人、依靈夫人、馨緣夫人側一品:月華夫人、夕華夫人、凝華夫人、雨華夫人
寧一品:寧元夫人、雪元夫人、晴元夫人、靈元夫人
庶一品:兮夫人 和夫人 德夫人
正二品:夫人
御二品:昭儀 昭媛 昭容 淑儀 淑媛 淑容 修儀 修媛 修容(昭儀乃九位之首從二品:貴儀 貴媛 貴容 貴華
庶二品:月儀 月媛 月容 月華
正三品:雪儀 雪媛 雪容 雪華
御三品:冰儀 冰媛 冰容 冰華
從三品:靈儀 靈媛 靈容 靈華
庶三品:纖儀 纖媛 纖容 纖華
正四品:馨儀 馨媛 馨容 馨華
御四品:沁儀 沁媛 沁容 沁華
從四品:寧儀 寧媛 寧容 寧華
庶四品:藍儀 藍媛 藍容 藍華
===============以下13次宮斗一升================
正五品:羽儀 羽媛 羽容 羽華
御五品:舒儀 舒媛 舒容 舒華
蓯伍板:懿*貴嬪
庶伍板:懿*貴姬
囸陸板:聖*貴嬪
御陸板:聖*貴姬
蓯陸板:澊*貴嬪
庶陸板:澊*貴姬
囸⑦板:瑝*貴嬪
御⑦板:瑝*貴姬
蓯⑦板:御*貴嬪
庶⑦板:御*貴姬
囸仈板:*貴嬪
御仈板:*貴姬
蓯仈板:*懿嬪
庶仈板:*懿姬
囸勼板:*聖嬪
御勼板:*聖姬
蓯勼板:*澊嬪
庶勼板:*澊姬
囸拾板:*瑝嬪
御拾板:*瑝姬
蓯拾板:*御嬪
庶拾板:*御姬
===============以下10次宮斗一升==============
側拾板:淑嬪 賢嬪 惠嬪 德嬪
囸拾壹板:*嬪
側拾壹板:淑姬 賢姬 惠姬 德姬
御拾壹板:夢姬 雲姬 雪姬 茹姬 心姬
從十一品:*婕妤
庶十一品:容儀 容媛 容華
正十二品:凝儀 凝媛 凝容 凝華
御十二品:嫻儀 嫻媛 嫻容 嫻華
從十二品:柔儀 柔媛 柔容 柔華
庶十二品:婉儀 婉媛 婉容 婉華
正十三品:德儀 德媛 德容 德華
御十三品:芳儀 芳媛 芳容 芳華
從十三品:順儀 順媛 順容 順華
庶十三品:茂儀 茂媛 茂容 茂華
正十四品:潤儀 潤媛 潤容 潤華
御十四品:妙儀 妙媛 妙容 妙華
從十四品:充儀 充媛 充容 充華
庶十四品:敬儀 敬媛 敬容 敬華

==========以下8次宮斗一升==========
正十五品:惠儀 惠媛 惠容 惠華
御十五品:婧儀 婧媛 婧容 婧華
從十五品:瑞儀 瑞媛 瑞容 瑞華
庶十五品:溫儀 溫媛 溫容 溫華
正十六品:媚儀 媚媛 媚容 媚華
御十六品:玉儀 玉媛 玉容 玉華
從十六品:慎儀 慎媛 慎容 慎華
庶十六品:睦儀 睦媛 睦容 睦華
正十七品:慧儀 慧媛 慧容 慧華
御十七品:麗儀 麗媛 麗容 麗華
從十七品:夢儀 夢媛 夢容 夢華
庶十七品:佳儀 佳媛 佳容 佳華
正十八品:芬儀 芬媛 芬容 芬華
御十八品:弘儀 弘媛 弘容 弘華
從十八品:穆儀 穆媛 穆容 穆華
庶十八品:秀儀 秀媛 秀容 秀華
正十九品:祥儀 祥媛 祥容 祥華
御十九品:恭儀 恭媛 恭容 恭華
從十九品:肅儀 肅媛 肅容 肅華
庶十九品:欣儀 欣媛 欣容 欣華
正二十品:芯儀 芯媛 芯容 芯華
御二十品:歆儀 歆媛 歆容 歆華
==========以下5次宮斗一升================
從二十品:貴人
庶二十品:常在 衡在
正二十壹品:和在 容在
御二十壹品:小儀 小媛
從二十壹品:美人 才人 良人
庶二十壹品:順人 佳人 淑人
正二十二品:昭訓 修訓 甯訓
御二十二品:光訓 敬訓 明訓
從二十二品:寶林 御林 保林
庶二十二品:承閑 無捐 舞捐

============以下3次宮斗一升
正二十三品:睦婉 淑婉 德婉 敬婉
御二十三品:選侍 御侍 常侍 典侍
從二十三品:御女 淑女 采女
庶二十三品:順常 順成 訓成
正二十四品:承娥 婧娥 徽娥
御二十四品:娘子
從二十四品:更衣 充衣 承衣 賢衣
庶二十四品:華衣 婧衣 表衣 青衣
正二十五品:妙則 柔則 麗則
御二十五品:承徽 宣徽 隆徽 弘徽
從二十五品:答應
庶二十五品:小主

=========秀女殿試升級不可超過正二十品===========
無品級:秀女

㈣ 一位很冤的女子,古代的,叫什麼娥

竇娥。
竇娥是元代劇作家關漢卿的雜劇《竇娥冤》的主人公,是封建社會被壓迫的婦女的典型。她的性格善良而剛強,有強烈的反抗精神。最初,竇娥只是一個發誓信守孝順、貞節等封建倫理綱常的婦女,但殘酷的現實把她推向深淵。先是流氓惡棍張驢兒對她進行逼婚,後遭官府的酷刑,在同邪惡勢力的斗爭中,她的反抗性格急劇發展,由安分守己、逆來順受到毫不猶豫地進行堅決的斗爭。在法場上,她對天地鬼神發出了驚心動魄的控訴,實際是對黑暗社會現實的否定,突出地表現了她不可征服的反抗精神。
《竇娥冤》寫一個孤苦無依的婦女竇娥,遭受無辜陷害,反被受賄的貪官判處死刑。竇娥的冤情無處伸張,憤怒得指天罵地:「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還臨死發出誓願:她的鮮血要濺在刑場的白綾上,六月天飄起漫天大雪,當地亢旱三年。

㈤ 王寶蓮 清朝末年大家閨秀

20世紀30年代的天津素有「夜上海」之稱,在人們眼中,那時的天津已經是開放、時尚、繁華的大都市,笙歌夜夜,燈火通明。據老人們講,當時天津的大飯店、西餐廳都設有豪華舞廳,舞女、女招待、舞客等經常出入於此。據了解,舊天津的舞場,始於1923年前後。那時建立的平安飯店、天津飯店、起士林飯店以及後來建立的大華飯店、國民飯店、西

湖飯店等均設立舞場。國人在津經營的首家舞場當屬1927年舊歷正月初十,廣東商人在法租界27號創設的福祿林舞場……

禁舞之聲見報端

開放天津辦舞廳

舞場的出現,引起不小的轟動,吸引很多人。但是一些人反對跳舞,關於禁舞的消息先後見諸報端。1927年5月28日,王小隱在《北洋畫報》上發表《打倒跳舞之運動》一文,文中描述一人在某飯店裡不懂規矩亂跳舞。飯店經理很難堪,所以打倒跳舞運動已經成為現在津門的主要問題。「一男一女手拉手跳舞是一件傷風敗俗的事情,跳舞和曲線美是兩回事。不過這僅僅是我個人意見,大家可以各抒己見……」

針對此文,1927年6月1日《北洋畫報》再次出現《飯店跳舞會應否取締之商榷書》一文,指出近日出現一些傷風敗俗的事情,確實是人類的難堪。但是,跳舞運動是中外古今一直延續下來,無論文明野蠻時期都存在,從來沒有廢除過,況且跳舞不外乎是一種娛樂方式……

那個期間,《北洋畫報》上這類文章此起彼伏,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1927年7月20日《北洋畫報》刊登「禁舞運動的尾聲」:「近日接到名流某某來信,稱『跳舞有傷風化……如果該區內有跳舞場,應該立即禁止營業。』起士林是外國人經營,而且是外國人運動的公共娛樂場所,不便於禁止……這幾天特三區的天升屋頂花園甚為熱鬧,由此可見禁舞運動歸於失敗……」

幾曲周折終不滅

天津思想最開放

1931年春,在社會各界的一片爭論中,巴黎舞場開幕了,又為天津增添一處休閑娛樂的好地方。巴黎舞場即現在的中原公司樓上。據報載,這家舞場當時是天津最摩登的跳舞場,前面是舞技嫻熟、如花似玉的平、滬舞女伴舞,配以婉轉悠揚的美妙音樂助興,舞客購票跳舞,門票5角,舞票1元3角。

1933年10月,日本人在日租界壽街的浪花食堂開設金船舞場,專以日本舞女為招牌。此後,隨著特三區天升影戲院中的天升、意租界的福樂麗舞場的相繼開幕,天津舞業漸呈規模。1934年冬,天升奉令停業。時隔不久,福樂麗也宣告倒閉。

1936年春,在卡爾登舊址又建起了櫻花館,特一區出現了加利奧加、北平以及意租界回力球場原有的宴舞廳等舞場,天升趁機再度復業。1936年7月,聖安娜舞場的出現標志著天津舞業步入成熟階段,而永安、麗都、仙樂、小總會等舞場的相繼建立,將天津舞場業推上鼎盛。

胡曼麗、笑憶等是天津第一代舞女的領軍人物。1933年7月,北平市長袁良發起禁舞運動後,北平舞女無處謀生,王寶蓮、董慧君,張麗麗等相繼來津。舞女由此分成了平、津兩派:平派以王寶蓮為首,津派則以胡曼麗領軍。1936年選舉舞後時,兩派競爭異常激烈,王寶蓮終於成為天津第一個舞後。後王寶蓮嫁人,胡曼麗遂以老牌舞星而稱雄舞壇。同年,天升舞場復業,為振興業務又將以鄧愛娥為代表的諸多滬上舞女邀請來津,好比為天津舞業吹來了縷縷南國之風。

為了吸引舞客,各舞場使出渾身解數。金船舞場有日本舞女表演日本舞蹈,巴黎舞場和回力球場也常有外籍男女兩人的精彩表演。夢不來兮舞場則每兩年發起一次天津小姐的選舉。最為出奇制勝的當屬大華飯店的舞場,它數度邀請西洋舞蹈家梵天閣女士表演極其暴露的跣足香艷舞,觀者蜂擁而至。巴黎舞場時尚選美吸引眾人目光,讓人為之一震,其中1936年舉辦的選美活動很吸引眼球。

巴黎選美出新意

鮮花數量定皇後

1936年7月8日晚,巴黎舞場燈火通明,當一個個身穿旗袍的靚麗女子先後出現在觀眾面前時,台下一片驚呼,人們立即將目光聚集在這些面帶微笑、體態豐盈的舞女身上。每個舞女身前有一個紙糊的花籃,上面有寫著各自名字的紙片……

原來這是在夏季舉行的一次夏令皇後競選,當時名媛名花濟濟一堂,競選方式別具一格。如果有人為舞女購花隨即插在花籃上。以現場定價兩角的花朵為計分單位,凡購買5元的花朵即算25票,購買10元的花朵為50票。據1936年7月14日《北洋畫報》記載,當晚有3朵花的人寥寥無幾,胡曼麗、郝安娜、高安娜、沈美秋等名花都請假沒有來,所以市面不振。那些號稱「大頭」的有錢人不肯為這些舞女出錢,平常的舞客覺得用自己的錢購花很不值,所以當時購花數量也不多,勝負難以預料。

11日晚上決賽的時候,這些舞女雖然到場,大都預感不會有人送花,突然有幾個舞女的盤中突破零的紀錄。午夜3時,答案揭曉,最後競選結果出人意料,就像賭博一般開出「冷門」,平日生意極佳的兩三個舞女竟然名落孫山,最終落選,原來一直推捧她們的熟客都沒有到場。最終,舞女郝幼娜以1410分被選為夏令皇後,得到銀制梳鏡一套;徐愛利以751分為第二名,得到指甲器具一套;李露露以650分為第三名,得到粉撲一個。郝領獎的時候表情羞澀,音樂師漢士君為她加冕,郝逃避,硬塞給她,她將冕冠用手臂夾著,加冕成了「夾」冕。

選美標准分時段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據悉,早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化妝品的使用以皮膚美白、頭發潤黑為目標,冬季有雪花膏,夏季用雪花粉、爽身粉、香水,護發則有生發油、凡士林等。

天津早期選美的評判標準是人們永遠談論不完的話題。每一個時期,每一個階段的標准各不相同。雖然每個人的眼光和角度不同,但是大體還是將解放前的美女劃分為三個階段:

1920~1929年 這個時期的評判標准可以概括為有身段的才女。這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時代,「五四」運動就像一陣清勁的風,一下子給曾經壓抑沉悶的社會注入了新鮮空氣。人們認為這個時期的美女應該是活潑、靈動的窈窕淑女。

1930~1939年 因為借鑒很多國外的東西,這個時代是中西合璧的女裝占主角。巴黎的新款漂洋過海,幾個月後上海就開始流行。其後,全國其他城市也開始流行。作為發達的商埠城市,天津吸收接納比較快。通過紅極一時的月份牌時裝美女圖更是讓人感受到這時候的美女是西方體態豐盈的身材與東方女性的文靜相結合。

1940~1949 這個時候的美麗標准可以概括為知識型女性。因為戰爭,40年代是很難界定美麗標準的。1937年日本入侵中國,在物資貧乏、人心不穩的時候,很多愛國女性投入到救國運動中,因而受到更多人的尊敬,所以人們的審美角度也開始由單純的外表美轉向內在的氣質與修養的選擇中。

發式流行求時尚

20世紀二三十年代,人們身著時髦服裝,發式也很有特色。為此,記者采訪了天津圖書館民國研究室王向峰。據介紹,當時天津比較流行垂絲劉海,這又分為兩種。一種是將前面的齊眉穗兒剪成一條直線,一直延續到今天。另一種是將前面的齊眉穗兒剪成圓弧形,就像前一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風聲鶴唳》中梅玲的發型。

「短發在那時是主流,將額前的頭發用卡子別在兩側,顯得很精緻。另外在20世紀30年代,一些雜志上女士燙發的照片很多,這和當時理發技術設備的引進有關,也與開放的審美趣味有關。另有一些齊肩的長發燙成波浪式的花紋,給人以成熟的美感。」王向峰拿著一張短發照片給記者看。

「比如這張照片,一頭烏黑的卷發,配上一頂米色的編織帽,青春氣息很濃。手編帽子在當時很流行,勾出來的花紋十分精細,戴在頭上顯得歐味十足。」

「當年我也愛跳舞」

20世紀30年代前後,各個舞廳生意興隆,除了巴黎舞場,平安飯店等地方,還有一處名門顯貴經常聚會的地方,它位於賽馬場旁邊的英租界。一幢古香古色的小洋樓內,委婉動聽的音樂不絕於耳,室內富麗堂皇的設計,地面鋪設細木彈簧地板,兩側設有連列式柱子,木製編花屋頂,頂上吊掛吊扇,英式壁燈裝點,粉色荷花的手工式樣,讓人備感溫馨與浪漫,一對對情侶手牽手在優美旋律的伴奏下翩翩起舞……

「我很快就學會了跳舞」

這個格調高雅的地方就是當時達官顯貴濟濟一堂的「鄉誼會」俱樂部。據97歲高齡的原女青年會總幹事鄭汝銓回憶:「俱樂部的二層是當時很流行的大舞廳,木結構彈簧地板,舞池可以容納三百人齊舞,這在當時已經是很有檔次的聚會場所,後來這里改名為天津幹部俱樂部,女青年會在這里經常搞活動,我也很喜歡跳舞,經常和同事們一起到舞廳去玩。開始,我不會跳舞。一有時間,我就到一個義大利朋友家裡和她學,我已經不記得她的名字了。在我的印象當中,她的交際舞跳得相當棒,名師出高徒,我感覺交際舞很好學,只要根據節拍記下舞步就可以,再加上舞廳里有男舞伴帶著,不久我就學會了。」

「那時女裝旗袍佔主流」

舞會上,每個舞女的打扮光彩照人,婀娜多姿。那時時尚服裝是什麼樣子的呢?20世紀初,也是我國清末民初的那一段,服飾文化的面貌最能反映當時東西文化交匯的特徵,尤其是天津。看慣了當今最時尚的另類服裝,我們回頭看看20世紀二三十年代天津的服裝。

鄭汝銓向記者講述了服裝歷史:「一般參加舞會的人都會身穿旗袍。旗袍指清代的旗人的袍子,當時有單、夾、襯絨和絲綿袍之分。清代的旗袍重於掩飾身體,所以大都腰身寬松、平直,袖口寬大,衣長及腳。現代意義的旗袍誕生於20世紀初,到了三四十年代頗為流行,是當時中國女性服裝的代表。30年代旗袍受西方短裙的影響,衣長縮短,袖口相應縮小,比以前更貼身了。到了30年代中期,旗袍盛行,加了長度,兩邊還開高衩,腰身緊綳,著意凸顯女性的曲線美。旗袍式樣趨向於縮短衣長,大高領,袖子短至肩下2至3寸,甚至沒有袖子。如今的旗袍加入了很多現代設計元素,不同的設計師也都有各自的喜好和不同的表現方法。主要表現在下擺的變化,有A式的、不對稱的、拼圖式的等等,用料也更為講究。」

「舞場男裝多西裝」

「男士的服裝一般選擇西裝。天津、上海等地的租界也是各國最新時尚薈萃的舞台。洋人的生活方式、衣著打扮,無不開風氣之先,而常與他們打交道的中國人也不甘寂寞,男人們的新款西裝,小姐太太們花枝招展的女裝,十分自然地與歐美電影中的服飾潮流呼應著。那一時期的服裝也是越來越簡潔、舒適。摩登的男男女女們總是出現在最熱鬧的場合,乍一看,往往讓人誤以為古老的中國文明已然與西方文明同步了。雖然這還限於一些小圈子,而它的影響很廣泛。」「我們平時穿短上衣,大衣襟,右邊系扣子,分為單層、夾層和棉質、皮質。下身一般會穿肥褲角的褲子,質地是棉布,穿在身上很舒適,動作方便。」

隨手翻翻當年的《北洋畫報》果然看到不少新款服裝及其插圖。服裝式樣變化最快的是旗袍,幾乎是一年流行一個款式,搭配方式也是中西合璧,旗袍外配西式大衣或西式服裝。衩高及臀、且腰身也變得緊窄的旗袍使中國女性第一次展露出服裝中的性感成分。服飾是文化,不是僅僅被表面的美所吸引,它蘊含著人的心理、民俗、藝術審美、記載並體現著人類的進步和發展。

㈥ 劉濤扮演的玉娥的電影叫什麼

你說的應該是電視劇《盤龍卧虎高山頂》劉濤在劇中飾演 白玉娥
該劇以陝北二次革命時期為背景,以吳兒堡的楊作新、黑大頭、白玉娥等人的傳奇人生為主線,再現了革命聖地波瀾壯闊的歷史風雲。放羊娃出身的楊作新早年在膚施中學讀書,他是一位敢作敢當、嫉惡如仇、勇於獻身革命的新青年。黑大頭是後吳兒堡一個頗有資產的農村漢子,他生性豪爽,仗義疏財,但由於被土匪綁架,繼而又被官府打入死牢。黑大頭被逼上樑山,帶著余匪和妻小上後九天做了山大王。黑大頭的妻子白玉娥是下吳兒堡一位普通的農家女子,他與楊作新幾次共赴生死,最終產生了真摯的愛情。

㈦ 古代後宮佳麗的位分。像清代:官女子,答應,常在。。各個朝代分別是什麼呢

大小排列皇後
皇貴妃
貴妃
正一品:德妃 淑妃 賢妃 惠妃
從一品:夫人
庶一品:妃
正二品:貴姬
從二品:昭儀 昭媛 昭容 昭華
庶二品:淑儀 淑媛 淑容 淑華
正三品:修儀 修媛 修容 修華
從三品:貴嬪
庶三品:婕妤
正四品:貴儀
從四品:順儀 順媛 順容 順華
庶四品:充儀 充媛 充容 充華
正五品:姬
從五品:榮華婉容
庶五品:婉儀 芳儀 芬儀 德儀 賢儀 微儀
正六品:嬪
從六品:良媛 良娣
庶六品:小媛、小緋
正七品:貴人
從七品:美人 才人 良人
庶七品:常在 答應
正八品:選侍
從八品:娘子 舞涓
庶八品:寶林 娛靈
正九品:芳婉 柔婉
從九品:順常 順成
庶九品:承徽 列榮
正十品:御女 采女
庶十品:充衣 承衣刀人 更衣
末: 官女子
編輯本段按朝代位分排列大小排列皇後皇貴妃貴妃 正一品:德妃 淑妃 賢妃 從一品:夫人 庶一品:妃 正二品:貴姬 從二品:昭儀 昭媛 昭容 昭華 庶二品:淑儀 淑媛 淑容 淑華 正三品:修儀 修媛 修容 修華 從三品:貴嬪 庶三品:婕妤 正四品:貴儀 從四品:順儀 順媛 順容 順華 庶四品:充儀 充媛 充容 充華 正五品:姬 從五品:容華婉容庶五品:婉儀 芳儀 芬儀 德儀 賢儀 微儀 正六品:嬪 從六品:良媛 良娣 庶六品:小媛、小緋 正七品:貴人 從七品:美人 才人 良人 庶七品:常在 答應 正八品:選侍 從八品:娘子 舞涓 庶八品:寶林 娛靈 正九品:芳婉 柔婉 從九品:順常 順成 庶九品:承徽 列榮 正十品:御女 采女 庶十品:充衣 承衣刀人 更衣 末: 官女子
編輯本段上古媵是作陪嫁的人的意思,可以是未出嫁的妹妹或侄女,或者是其他國家的人(天子或諸侯娶妻時才會有)。例如女英是舜的媵。
編輯本段商有時有並後(同時有兩個王後)的情況。
《周禮》記載:王的後妃「編制」為:一後(嫡妻)、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凡一百二十一人。諸侯一娶九女,且不再娶,可見妾是八個;大夫是一妻二妾;士則是一妻一妾。而庶民,則只許有一妻與之匹配,故而庶民被稱為匹夫匹婦。但《周禮》很可能是戰國晚期儒家的空想作品。
另外一些儒家作品則稱天子「一娶十二女」,「古者天子娶後,三國來媵,皆有娣侄,凡十二女。」並稱諸侯「一娶九女」,也有稱天子「一娶九女」的。
編輯本段周周代天子開始立後,正嫡便叫王後。
《周禮》規定:天子立一後,三夫人(正一品),九嬪(正二品),二十七世婦(正三品至五品),八十一御妻(正六品至八品)。共121人。五者相參,以定尊卑。與外朝六宮、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相對應。
六宮即前一宮,後五宮。後五宮指後一宮;三夫人一宮;九嬪一宮;二十七世婦一宮;八十一御妻一宮。
後正位宮闈,體同天王;夫人坐論婦禮;九嬪掌教四德;世婦主知喪祭賓客;女御序王燕寢。
編輯本段秦秦王贏政兼並六國,統一天下,自稱為皇帝,其正嫡便叫皇後。
超級:「皇後」。第一級:「夫人」。第二級:「美人」。第三級:「良人」。
第四級:「八子」。第五級:「七子」。第六級;「長使」。第七級:「少使」。
編輯本段漢漢帝國後妃制度繼承秦制,並明確規定皇帝的祖母稱太皇太後,母親稱皇太後,中國後妃制度的母後稱號就此確定,歷代相沿。 嬪御制度漢代時確立,漢代後宮制歷漢初四帝,以後漢武帝、漢元帝的訂立、增益。嬪御名號分為十四等:昭儀、婕妤、娥、容華、美人、八子、充依、七子、良人、長使、少使、五官、順常、無涓,無涓這一等還包括共和、娛靈、保材、良使、夜者。
公元前二世紀七十年代,西漢王朝第七任皇帝劉徹嬪御名號分為十等。超級:「皇後」,位比皇帝,爵比皇帝。
第一級:「婕妤」,位比宰相,爵比親王。
第二級:「妗娥」,位比上卿,爵比列侯。
第三級:「容華」,位比中二千石(副宰相),爵比關中侯。
第四級:「充衣」,位比真二千石(部長),爵比大上造(文官最高級,一品)。
第五級:「美人」,位比二千石(州長),爵比少上造(文官第二級,二品)。
第六級:「良人」,位比千石(州長級),爵比中更(文官第三級,三品)。
第七級:「八子」,位比干石(州長級),爵出左更(文官第四級,四品)。
第八級:「七子」,位比八百石(副州長),爵比右庶長(文官第五級,五品)。
第九級:「長使」,位比八百石(副州長級),爵比左庶長(文官第六級,六品)。
第十級:「少使」,位比六百石(縣長),爵比五大夫(文官第七級,七品)。
公元前五世紀五十年代,第十一任皇帝劉奭將妃嬪等級增至十五級,而在最末兩級之內,再分為若乾等:
超級:「皇後」,位比皇帝,爵比皇帝,
第一級:「昭儀」,位比宰相,爵比親王。(新設的最高位號頭銜,原「夫人」取消。)
第二級;「婕妤」,位比上卿,爵比列候。(原是第一級,在新編制中,降為第二級。)
第三級:「妗娥」,位比中二千石,爵比關內侯。(原是第二級,在新編制中,降為第三級。)
第四級:「容華」,位比真二千石,爵比大上造。(原是第三級,新編制中,降為第四級。)
第五級:「充農」,位比二千萬,爵比少上造。(原是第四級,在新編制中,降為第五級。)
第六級:「美人」,位比千石,勢比中更。(原是第五級,在新編制中,降為第六級。)
第七級:「良人」,位比千萬,爵出左更。(原是第六級,在新編制中,降為第七級。)
第八級:「八子」,位比八百石,爵比右庶長。(原是第七級,在新編制中,降為第八級。)
第九級:「七子」,位比八百石,爵比左庶長。(原是第八級,在新編制中,降為第九級。)
第十級:「長使」,位比六百石,爵比五大夫。(原是第九級,在新編制中降為第十級。)
第十一級:「少使」,位比四百石,爵比公乘。(原是第十級,在新編制中,降為第十一級。
「公乘」,文官制度最末一級。)
第十二級:「五官」,位比三百石。(十二級以下,已沒有爵位可比。)
第十三級;「順常」,位比二百石。
第十四級:級內分六等,「舞涓」、「共和」、「娛靈」、「保林」、「良娣」、「夜香」,位比百石。 第十五級:級內分兩等,「上家人子」、「中家人子」,位比斗食。
東漢的後宮人數沒有什麼減少,但鑒於西漢外戚權重,改革後宮,嬪御名號只設四等。東漢光武帝並省前制,皇後之外,只立貴人、美人、彩女。後又加宮人、凡嬪妃四等(後宮只立皇後、貴人。貴人金印紫綬依舊,但奉祿不過是數十斛粟。又設美人、宮人、采女三等,但卻沒有爵秩,只是賞賜充給而已)。
編輯本段三國曹魏時出於文學的浪漫和對雅號的喜好,嬪妃分成12等:貴嬪、夫人、淑妃、淑媛、昭儀、昭華、修容、修儀、婕妤、容華、美人、良人。
魏太祖建國,皇後之下分後妃五等:夫人、昭儀、婕妤、容華、美人。 文帝增五等:貴嬪、淑媛、修容、順成、良人。 明帝增淑妃、昭華、修儀三等,除順成。
太和時,明帝詔復夫人之制,位在淑妃之上,夫人以下爵凡12等。
貴嬪,夫人位次皇後,爵無所視;淑妃位同相國,爵比諸侯王;淑媛位同御史大夫,爵比縣令;昭儀比縣侯;昭華比鄉侯;修容比亭侯;修儀比關內侯;婕妤視中二千石;容華視真二千石;美人視比二千石;良人視千石。
編輯本段晉晉設三夫人:貴嬪、夫人、貴人;九嬪:淑妃、淑媛、淑儀、修華、修容、修儀、婕妤、容華、充華。另有美人、才人、中才人。
編輯本段南北朝南朝宋在晉制上有增有刪,至宋明帝時規定:以貴嬪、貴妃、貴姬為三夫人;以淑媛、淑儀、淑容、昭華、昭儀、昭容、修華、修儀、修容為九嬪;以婕妤、容華、充華、承微、列榮為五職;另設散役包括美人、才人、良人。南朝齊高帝建元元年,有司奏置貴嬪、夫人、貴人為三夫人;修華、修儀、修容、淑妃、淑媛、淑儀、婕妤、容華、充華為九嬪;美人、中才人、才人為散職。三年,太子宮置內職,良綈比開國侯;保林比五等侯;才人比駙馬都尉。南朝梁、陳以貴妃、貴嬪、貴姬為三夫人;淑媛、淑儀、淑容、昭華、昭儀、昭容、修華、修儀、修容為九嬪;婕妤、容華、充華、承微、列榮為五職;美人、才人、良人為三職。北朝北朝承魏晉制度,略有增損。「道武追尊祖妣,皆從帝謚為皇後。始立中宮。余皆或稱夫人,多少無限,然皆有品次。太武稍增左右昭儀及貴人、淑房等。後庭漸多矣。又魏故事,將立皇後,必令乎鑄金人,以成者為吉,又則不得古也。」 北魏孝文帝改定內宮:左右昭儀視大司馬,三夫人視三公,三嬪視三卿,六嬪視六卿,世婦視中大夫,御女視元士。後來又置女職,以典內事:內司視尚書令、仆;作司、太監、女侍中三宮視二品;監、女尚書、美人、女史、女賢人、女書史、書女、小書女五宮視三品;中才人、供人、中使、女生才人、恭使宮人視四品;表衣、女酒、女饗、女食、奚官女奴視五品。
北周宣帝自稱為天元皇帝,皇太後便被尊為天元皇太後,又設正陽宮皇後、天皇太後、天皇後、天右皇後、天左皇後,後宮制度至此全亂了。二年二月,改制詔為天制,敕為天敕。頌令: 尊天元皇後為天無皇太後,天皇太後李氏為天元聖皇太後,天元皇後楊氏為天元大皇後,天皇後朱氏為天大皇後,天右皇後元氏為天右大皇後,天左皇後陳氏為天左大皇後,正陽宮皇後稱皇後。
編輯本段隋隋文帝楊堅得天下後,鑒於前朝的積弊,一一加以革新。後宮中也一改舊制,只設皇後正位宮闈。開皇二年,吩咐依照《周禮》著內官程式,省減後宮人數,規定嬪3人,掌教四德,視正三品;世婦9人,負責賓客祭祀,視正五品;女御38人,主管女工絲台,視正七品。
隋煬帝時,後妃、嬪沒有專職,「唯端容麗飾,陪從燕遊而已。」煬帝醉心此事,自製嘉名,以貴妃、淑妃、德妃為三夫人,品第一;順儀、順容、順華、修儀、修容、修華、充儀、充容、充華為九嬪,品第二;婕妤12人,品第三。美人、才人15人,品第四。為二十七世婦;寶林24人,品第五。御女24人,品第六。采女37人,品第七。為御妻。總計120人。另有承衣刀人等,「皆趨侍左右,並無員數,視六品以下。」 共分二十級:第一級貴妃,第二級淑妃,第三級德妃,位比親王。第四級順儀,第五級順容,第六級順華,第七級修儀,第八級修容,第九級修華,第十級充儀,第十一級充容,第十二級充華,位比宰相。第十三級婕妤,位比部長。第十四級美人,第十五級才人,位比省長。第十六級寶林,第十七級御女,位比廳長。第十八級采女,第十九級承衣,第二十級刀人,位比縣長。
編輯本段唐唐代皇後以下,設四夫人:貴妃、淑妃、德妃、賢妃;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二十七世婦:婕妤、美人、才人各9人;八十一御妻:寶林、御女、采女各27人。 唐開元時期,以皇後以下設四夫人不合舊制,「乃置惠、麗、華三妃,六儀,四美人,七才人,而尚宮、尚儀、尚服各二。」
初期:第一級惠妃,第二級淑妃,第三級德妃,第四級賢妃,位比親王。第五級昭儀,第六級昭容,第七級昭媛,第八級修儀,第九級修容,第十級修媛,第十一級充儀,第十二級充容,第十三級充媛,位比宰相。第十四級婕妤,位比部長。第十五級美人,位比省長。第十六級才人,位比廳長。第十七級寶林,位比郡長(太守、知府),第十九級采女,位比縣長。
編輯本段宋兩宋嬪御的名號沒有準則,比較紛紜雜亂。大致地說,初入宮時,女子的名號有:侍御、紅霞帔。再進一步,封君,封夫人。南宋改君為夫人。君和夫人在人數和郡名上沒有一定。夫人以後,再進便是才人、美人、婕妤,然後進為昭儀、昭容、修媛、修儀、修容、充媛、婉容、婉儀、順容、貴儀等。再進為妃一級:貴妃、賢妃、德妃、淑妃、宸妃。宋後宮的顯著特色是無定位,由初級開始,隨寵遇增長,不斷晉級。
編輯本段遼遼代皇後之下,有元妃、德妃、文妃、惠妃,各妃這間沒有什麼等級差別。元代除了皇後和各妃這兩個稱謂,後宮中再沒有別的名號。
編輯本段金金代明確規定,選後不取自庶族。
金創國之初,後宮嬪妃沒有名號。到金熙宗時,始有貴妃、賢妃、德妃之稱。海陵王執政時,後宮寢多,寵妃有十二位:元妃、姝妃、惠妃、貴妃、賢妃、宸妃、麗妃、淑妃、德妃、昭妃、溫妃、柔妃。金世宗天定年間,後宮簡少。金章宗明昌時期,後宮規制大備。
金代後宮仿照漢制立了一套嬪御制度,明文確定: 皇後下設貴妃、賢妃、德妃三妃,正一品,同漢三夫人; 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正二品,同漢九嬪; 婕妤9人,正三品;美人9人,正四品;才人9人,正五品;同漢二十七世婦; 寶林27人,正六品;御女27人,正七品;采女27人,正八品,同漢八十一御妻。 另有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功都不得是後宮內官。
編輯本段元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朝代,元後宮除了正皇後以外,無所謂的第二皇後、第三皇後,只要皇上高興,設多少皇後都行。
編輯本段明明代的後宮宮女很多。宮女被皇帝御幸以後,便獲得妃的名號,進入了皇帝嬪妃的行列。但明代後宮除了皇後的稱謂,只有妃這一級,沒有嬪。妃有貴妃、淑妃、寧妃、賢妃、恭妃、宸妃、康妃、庄妃、裕妃,貴妃在妃這一級中地位最高。
明太祖洪武五年,因唐以來的六局二十四司女官人數過多,於是改設為六局一司。六局為: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功。尚宮總管六局事務。一司為:宮正。掌管戒令責罰。品級皆為正六品。
宮中女官共七十五人,女史十八人,比唐朝減少一百四十多人。
諸妃稱號為:賢、淑、庄、敬、惠、順、康、寧。也有貴妃,位在諸妃之上。
明英宗復辟,多虧皇太後孫氏在內出力,故其復位後為孫太後上徽號,稱聖烈慈壽皇太後。這就是後世動輒為母後上徽號的濫殤。
明朝中後期還出現了妃嬪中最高的等級——皇貴妃。
明憲宗寵妃萬貴妃死後被追謚為:恭肅端慎榮靖皇貴妃。
皇貴妃這一稱號正式出現是在明神宗時期,神宗寵妃鄭貴妃生皇三子後晉升為皇貴妃。
編輯本段清簡介清朝在康熙以後,才典制大備,後宮號位定製嚴明。皇帝的正妻稱皇後,居中宮,主內治。以下為皇貴妃一人、貴妃二人、妃四人、嬪六人,分居東西十二官,協助皇後主內治。嬪以下還有貴人、常在、答應三級,均無定額,隨居東西各宮,勤修內職。不過,縱觀清朝歷史,除皇貴妃、貴妃之外,也還有其他妃號,如庄妃、瑾妃、珍妃等。制度規定盡管十分嚴格,但各皇帝妃嬪數目的多少出入較大。康熙、乾隆的妃嬪都大大超過規定,而同治、光緒等又遠沒有那麼多的妃嬪。清朝宮女人數比明朝減少,按定製在三百人以下,實際上也不止此數。
清代宮廷的後妃制度是在清入關以後坐鎮北京的第二位皇帝康熙皇帝玄燁確定的:
尊皇帝的祖母為太皇太後;母親為皇太後;太皇太後、皇太後住慈寧宮,太妃、太嬪隨住;
皇後坐鎮中宮,主持後宮事務;
皇後下設皇貴妃一人、貴妃二人、妃四人、嬪六人,分住東西六宮;
嬪以下設貴人、常在、答應,無定數,隨皇貴妃分住東西六宮。
清後宮制度規定,皇帝大婚之前,選八位比皇帝大的宮女,供皇帝進御,即獻身皇帝。八位宮女都有名分,授以宮中四個女官的職銜:司賬、司寢、司儀、司門。人數皇後 (正室) X 1 (可分宮女10人)
皇貴妃 (大姨太) X 1 (可分宮女 8人)
貴妃 (二姨太) X 2 (可分宮女 8人)=16人
妃 (三姨太) X 4 (可分宮女 6人) =24人
嬪 (四姨太) X 6 (可分宮女 6人) =36人
貴人 (五姨太) X 不限 (可分宮女 4人)
常在 (六姨太) X 不限 (可分宮女 3人)
答應 (七姨太) X 不限 (可分宮女 2人)
宮女 (丫環) X 應少過二千人附錄給皇上看上的宮女可以由答應、常在一步步升上去,秀女一被選中就可做貴人或以上, 慈禧太後就是選秀女而被封為蘭貴人、懿嬪,生皇子後升為懿妃、懿貴妃,最後因兒子登基而成為太後。 居住方面,嬪以上分居東西十二宮,各有專房,貴人以下則住在一起。
黃帝立四妃;夏增三三,為九嬪;殷增三九,為二十七世婦;周增九九,為八十一御妻。魏明帝置淑妃,漢武帝置婕妤,漢元帝置昭儀,漢光武置貴人,晉武帝置才人。——明 張岱 夜航船

㈧ 大周後叫娥皇

娥皇女英是傳說中的兩個女子,都嫁給了舜帝。娥皇女英是她們的名字。大周後本名周憲,字娥皇。娥皇女英共侍一夫是一段佳話,而大周後和小周後也是兩姐妹嫁給一個老公,覺得也是一段佳話,更何況姐姐字娥皇,因此就稱贊她們為娥皇女英,只是一個形象的說法,不是他們的名字是娥皇女英(雖然就那麼巧姐姐就字娥皇),別太糾結啦,名字繞口也是叫她的他老公倒霉,你何苦捏?

㈨ 中國歷史上的女英雄 包括姓名、生活年代、簡評、名言

只看你如何看待這「英雄」二字了,一下只是我個人的觀點:
1、庄姜:春秋時齊國公主,衛庄公的夫人。相傳《詩經》里《燕燕》為其所作:「燕燕於飛,差池其羽。之子於歸,遠送於野。瞻望不及,泣涕如雨」,後代詩評家推為「萬古離別之祖」。宋人朱熹在《監本詩經》中認為庄姜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詩人。庄姜可謂詩經時代美女姿本代言人,《詩經•衛風•碩人》中描寫庄姜時說:「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2、 卓文君:西漢著名才女,貌美,擅琴,能詩,家中富貴。她是卓王孫之女,喪夫後家居。許多名流向她求婚,她卻看中了窮書生司馬相如,並與之私奔,夠浪漫的吧。,二人開了個小酒鋪,文君當壚賣酒,相如打雜。後卓王孫礙於面子,接濟二人,從此二人生活富足。後來司馬相如終於成名天下,此女結局還算不錯。
3、 班婕妤:漢成帝妃,西漢女文學家。名不詳,班固祖姑。少有才學,成帝時被選入宮,立為婕妤。婕妤是名門之女,少有才學。班婕妤擅長音律,既寫詞又譜曲,所以對漢成帝而言,班婕妤不只是她的侍妾,也是他的良師益友。她多方面的才情,使漢成帝把她放在朋友的地位,無人可及。班婕妤曾生下一個皇子,但數月後夭折。她雖然承寵時間很長,卻再也沒有生育。趙飛燕姐妹得寵後,嫉恨班婕妤人品才學,班婕妤恐日久見危,求侍奉太後於長信宮。
4、 班昭:東漢女辭賦家。一名姬,字惠班。生卒年不詳。班彪女,班固妹。嫁曹世叔,早年守寡。兄班固著《漢書》,八《表》及《天文志》未成而去世。昭博學高才,和帝下詔令其續成。她經常出入宮廷,擔任皇後和妃嬪的教師,號為「曹大家」。每有貢獻異物,常令昭作賦頌。及鄧太後當朝,班昭與聞政事。著有賦、文等16篇。
5、 蔡文姬:東漢著名學者蔡邕之女。代表其心靈吶喊的血淚名篇《胡笳十八拍》、《悲憤詩》足以把她送上中國古代第一才女之位。漢末大亂,連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難中被匈奴所擄,流落塞外,後來與左賢王結成夫妻,生了兩個兒女。在塞外她度過了十二個春秋,但她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鄉。曹操平定中原,與匈奴修好,派使邪路用重金贖迴文姬。
6、甄洛:魏文帝皇後。曹丕稱帝後寵郭皇後,郭後恃寵中傷甄皇後,甄後從此失寵,在《塘上行》里寫出了一個妻子對丈夫相思到極致的、一往無悔的深情泣訴,可憐最後等來的卻是曹丕的一紙死令。甚至死後對屍身」以發覆面、以糠塞口」,極盡侮辱與凌虐。
7、蘇若蘭:北朝著名才女,一首《迴文詩》享譽古今。後因符堅的胞弟符融荒淫無恥,緊緊相逼,自縊身亡。
8、 謝道韞:東晉女詩人,南朝著名才女,以一句"未若柳絮因風起"之詠雪詩名揚千古。她出身於晉代王、謝兩大家族中的謝家,成人後又是王家的媳婦。謝道韞是東晉後期打敗苻堅的百萬大軍的一代名將謝安的侄女,安西將軍謝奕的女兒,大書法家王羲之的二兒媳,王凝之的妻子。謝道韞聰慧有才辯,被後人稱之為絕代才女、奇女。謝道韞和丈夫王凝之有四子一女。四子是蘊之,平之,亨之,恩之。一女成人後嫁給庾氏。據《晉書"烈女傳》記載,謝道韞的子女在孫恩之亂中全部遇難,所以說,她雖出身名門,卻也命運多舛。
9、鮑令暉:南朝著名詩人鮑照之妹,曾作「自君之出矣,臨軒不解顏」閨怨詩,頗具才情。
10、 上官婉兒:初唐著名詩人上官儀的孫女。上官儀因替唐高宗起草謀廢皇後武則天的詔書,與其子上官庭芝同被誅。時在襁褓中的婉兒與母親鄭氏被沒入掖庭即內宮為婢。上官婉兒14歲時,武後召見她,讓她執掌詔命。中宗復辟,拜上官婉兒為婕姝,旋拜為昭容。後在臨淄王李隆基起兵推翻韋後政權時被誅,活了46歲。
11、李冶:唐代才女,六歲作《詠薔薇》時就有「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的佳句。最後也只能西風殘荷空餘恨:「攜琴上高樓,樓虛月華滿,彈得相思曲,弦腸一時斷。」李冶的美貌和才氣使她成為女冠中的風雲人物,在暮年曾一度被召入宮中。在宮中,李冶以她不凡的才氣贏得了贊許,一些公侯相將也和她箋詩相贈。但正是因此給李冶引來殺身之禍。興元年間(784),將領朱漬因叛亂被滿門抄斬,株連九族。而李冶因曾經上詩給朱漬,也被德宗以罪處死,成為政治的犧牲品。李冶雖行為浪漫不羈,和眾多男子有著親密交往,但在她內心深處也是渴望有一個人能和她相守白頭的。但她用了一生的時間也沒有等到。

12、 薛濤:唐代名妓和女詩人,字洪度,祖籍長安,出生於成都。其父薛鄖宦居成都時去世,薛濤由母親撫養。當其及笄之年已辯慧知詩,兼撤擅書法,描眉塗粉,才貌超群。但因與母親生活無靠,只得加入樂籍,成為官妓。後為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賞識,成為私人秘書,還准備奏請朝廷任命其為「校書郎」,雖位或准,但人們從此稱其為「女校書」。
13、李清照:南宋女詞人,號易安居士。父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早期生活優裕,與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有的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
14、朱淑真:宋女作家,號幽棲居士,南宋初年時在世。生於仕宦家庭,相傳因婚嫁不滿,抑鬱而終。能畫,通音律。詞多幽怨,流於感傷。也能詩。有詩集《斷腸集》、詞集《斷腸詞》。
15、 管道升:元代著名書畫家趙孟頫之妻,字仲姬,號棲賢山人,工書畫,尤善梅竹,曾經給皇太後畫過一幅墨竹,被封為魏國夫人。文才亦高,箸有《畫梅》,《漁父詞》,《我儂詞》。其中《我儂詞》更是為傳世之作: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管道升夫唱婦隨,一生還算幸福。
16、 柳如是:明清易代之際的著名歌妓才女,秦淮八艷之首。個性堅強,正直聰慧,魄力奇偉。曾與當時兩大著名詩人陳子龍、錢謙益切磋過武功,虎視群雌,不讓須眉。20餘歲時,嫁給錢謙益。崇禎帝自縊,清軍佔領北京後,南京建成了弘光小朝廷,柳如是支持錢謙當了南明的禮部尚書。不久清軍南下,當兵臨城下時,柳氏勸錢與其一起投水殉國,錢沉思無語,最後走下水池試了一下水,說:「水太冷,不能下」。柳氏「奮身欲沉池水中」,卻給錢氏硬托住了。於是錢便靦顏迎降了。錢降清去北京,柳氏留在南京不去。錢做了清朝的禮部侍郎兼翰林學士,由於受柳氏影響,半年後便稱病辭歸。1666年錢氏去世後,鄉里族人聚眾欲奪其房產,柳氏為了保護錢家產業,竟用縷帛結項自盡。
18、 顧太清:清代滿族著名女詞人,與同時代大才子龔自珍有交,有〈東海漁歌〉詞集傳世。況周頤曾在《蕙風詞話》里把她與納蘭性德相提並論,是難得的少數民族女詩人。顧太清本姓西林覺羅,名春,字梅仙,其祖父鄂昌系雍正朝權臣鄂文泰之侄,曾任甘肅巡撫,乾隆朝因詩獄受株連,被抄家賜死。所以顧太清一生下來便是「罪人之身」,累受白眼,倍嘗冷暖,11歲前居住在北京,家庭生活極拮據;11歲之後又流落江南,在坎坷流離中度過了其少女時代。及笄之後,因才豐色尤,為清高宗曾孫奕繪貝勒所喜,納為側室,但因是「罪人之後」,在上報宗人府時,謊報為榮親王府護衛顧文星之女,此後,便以顧春為名,號太清,亦號雲槎外史。晚年時,顧太清傾力寫了《紅樓夢影》一書(為《紅樓夢》續書),署名「雲槎外史撰」,以一女子續寫眾士大夫都望之畏難的《紅樓夢》,顧太清不可不謂之非凡,也因此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小說家。
當然,你也可以有不一樣的想法。以上僅供參考。

㈩ 中國古代最厲害的四個女人你知道都有誰嗎

著名豫劇大師常香玉,在她的成名劇《花木蘭》中有一句經典唱詞:“劉大哥講話理太偏,誰說女子享清閑?……這女子們哪一點不如兒男?”裹小腳的陋習,還有那句 “女子無才便是德”,都充分暴露了中國古代女子的悲慘處境。可歷史就是喜歡開玩笑,老天爺偏偏讓中國出現了4個厲害的女人。她們個個能力了得,甚至把控國家大權,號令天下朝政。


如果說慈禧為什麼會留下罵名,我想應該和她的兒子有關。慈禧的兒子是同治皇帝。有一年,同治皇帝想重修圓明園,藉此給母後祝壽。結果他剛說出想法,就遭到眾大臣和慈禧的一致反對。可是同治卻在那之後不久便病逝。慈禧回想起當初,頓時覺得十分自責,於是就通過修園林的方式“悔過”,甚至寧可拿錢修頤和園,也不願意將這筆預算給北洋海軍,致使甲午海戰中國大敗。要說慈禧最大的過錯,就是無法割捨正常人的情感

閱讀全文

與1985年電影大清朝叫娥的女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法國電影戶浮宮迷案 瀏覽:752
電影院vip卡怎麼弄 瀏覽:957
電影里天網的圖片 瀏覽:280
沈陽煙台電影院 瀏覽:4
軍訓時期八百電影觀後感 瀏覽:812
女導演電影票房 瀏覽:588
美國電影叫什麼玩笑 瀏覽:315
美國電影為什麼有中國元素 瀏覽:572
南潯有幾家電影院 瀏覽:602
英文電影四人對白 瀏覽:725
世界國語版電影大全 瀏覽:971
我要看南京大屠希電影 瀏覽:614
哪吒鬧海電影英文翻譯 瀏覽:589
龍門鏢局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3
關於音樂心理的電影 瀏覽:479
雨夜惡魔完整電影 瀏覽:41
無錫京東廣場電影院 瀏覽:397
陳坤演的一部電影學生 瀏覽:714
2020海口電影節 瀏覽:706
有一部電影超能力的 瀏覽: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