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的承辦單位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是經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和北京市委批准,由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主辦, 由電影頻道節目中心、中國電影資料館、中國電影報社、中國教育電視台、 北京電視台、 北京廣播電視台、中國電影基金會、北京電影家協會、北京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團委、北京市學生聯合會、北京電視藝術家協會等單位聯合承辦,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執行承辦,自1993年起已成功舉辦21屆。
她是每年度中國第一個電影節,其權威性受到電影界人士的普遍認同。北京大學生電影節以「大學生辦,大學生看,大學生評」為風格,以「青春激情、學術品位、文化意識」為大旗,樹立了不同於其他所有電影節的全新形象,在教育、文化和影視三界產生廣泛影響。《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新華社、《中國電影報》、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北京電視台、鳳凰衛視中文台、東方衛視等100多家媒體對歷屆電影節予以深入報道。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以北京為中心,輻射全國,學生評委來自全國各大高校。參與人數居國內電影節之最。主辦高校多所,聯辦高校百餘所;每年觀影人次逾20萬,參賽、參展影片幾乎囊括所有最新優秀國產影片。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還舉辦專題影展、專題討論、專題講座、導演研究和社會調查等學術活動,集中學界、業界各路英豪,共同探討最新熱門影視話題。老中青導演與演員在新片首映式、影片劇組見面會、著名導演專題研討會等活動中與大學生歡聚一堂。大學生電影節不僅是大學生的電影盛會,也是電影人的青春聚會。
❷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的創辦歷史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創建於1993年,是當今中國每年始於春季的第一個電影節。其權威性受到電影界人士普遍認同,被譽為中國電影界具有國際水準的大獎。歷屆有多部獲獎影片後來在國內政府獎(華表獎)、金雞獎、百花獎和東京、柏林、西班牙等國際電影節獲得各種獎項。「大學生電影節」以「青春激情、學術品位、文化意識」為宗旨。以「大學生辦、大學生看、大學生評」為特色,在教育、文化和影視三界有著廣泛深遠的影響。電影前輩凌子風、著名導演謝鐵驪、謝晉等曾為大學生電影節題詞,希望大學生電影節能推動中國電影的發展。
「大學生電影節」還是中國青年導演初試藝聲的舞台,霍建起、張揚、金琛、施潤玖等新生代導演曾在這里首次獲獎,最佳處女作獎和藝術創新特別獎的設立傳達出大學生們對影壇新鮮力量的期待和鼓勵。
中國著名電影明星趙薇榮獲過3次「最受大學生歡迎女演員」獎,葛優獲得3次「最受大學生歡迎男演員」獎,陳坤獲得2次「最受大學生歡迎男演員」獎, 堪稱歷年「大學生電影節」之最,「大學生電影節」不但贏得電影創作者和大學生觀眾的青睞,還獲得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及相關政府部門的認同,在廣電部2001年召開的北戴河會議中,趙實部長兩次提到「大學生電影節」對我國電影事業及高校文化所起到的積極推動作用,大學生電影節日益成為具有很大影響力的民間電影活動。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北京電視台、鳳凰衛視中文台、《北京晨報》、《北京晚報》、《北京青年報》等80餘家媒體對電影節進行系列報道,電影節閉幕暨頒獎晚會在廣電總局電影頻道節目製作中心、中央電視台海外中心《歡聚一堂》欄目、北京電視台等重要媒體多次播出,取得較大反響。
「大學生電影節」於每年的4月20日--5月4日之間召開。電影節組委會秘書處辦公室設在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她以北京為中心,輻射全國,參賽影片幾乎囊括最新優秀國產影片,學生評委來自全國各大高校,參與人數居國內電影節之最。 本屆電影節設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最佳觀賞效果、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藝術創新特別獎等獎項,在大學生投票推選的基礎上,由大學生和青年評論家組成的評委會評定。電影節主會場設在北京師范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此外還將在北京20餘所著名大學放映參賽影片,觀影人次達20餘萬。
「大學生電影節」還將舉辦專題影展、專題討論和專題講座等眾多學術活動,集中學界、業界各路英豪,共同探討最新熱門影視話題。老中青年導演與演員,在新片首映式、參賽片劇組見面會、著名導演專題研討會等活動中與大學生歡聚一堂。「大學生電影節」不僅是大學生的電影盛會,也是電影人的青春聚會。
「大學生電影節」還對大學生自己拍攝的錄像作品進行評獎。「大學生錄像作品大賽」是國內唯一面向大學生的影視文化賽事。參賽片規模和評獎規模進一步擴大,參賽對象擴展到香港,美國,加拿大,英國等海外國家,關注群體成直線上升。
❸ 第二十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在哪裡舉辦怎樣作為觀眾到現場比如說必須以學校為單位進場
創辦於1993年的北京大學生電影節,今年將迎來20周歲生日。它於每年春季舉辦,一年一度,立足北京,輻射全國,秉承「青春激情、學術品位、文化意識」的宗旨,以「大學生辦、大學生看、大學生評、大學生拍」為特色,雲集年度優秀影片,閉幕紅毯星光璀璨,享譽影視、教育、文化三界,是華語地區最有影響力的國家電影節之一。[1]
❹ 第11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的介紹
2004年5月15日晚,第十一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閉幕式暨頒獎典禮於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體育館隆重舉行。來自首都28所高校的近5000名師生與知名影人相聚一堂,用各自的方式為中國電影事業加油鼓勁。
❺ 第16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的介紹
第16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於2009年4月26日晚,在北京奧體中心舉行。最終《梅蘭芳》摘得最佳故事片獎,甄子丹、周迅稱帝封後。
❻ 第21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的相關介紹
2014年4月3日,第21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在官方微博上宣布,中法合拍電影《夜鶯》將成為本屆電影節的開幕影片,屆時該片導演、曾以《蝴蝶》蜚聲國際影壇的法國名導費利普·彌勒將來華助陣,影片的主演李小冉、秦昊、楊心儀等人也將一同出席4月8日的開幕典禮。
《夜鶯》聚焦一個大都市的「問題家庭」:曾差點丟失孩子的爺爺、忙於工作愛情枯萎的夫妻、被寵壞的孫女。為兌現對已故奶奶在承諾,爺爺返鄉之旅徹底改變了這一切。法國著名導演費利普·彌勒為拍攝《夜鶯》,花費一年半的時間學習中文,還游歷中國各地,了解急速變化中的中國。這部輕喜劇將於2014年5月在中法兩國同步上映。
創辦於1993年,至今已是第21屆的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將於4月8日開幕,為期33天。《夜鶯》將和在柏林載譽歸來的《白日焰火》、《毒戰》、《無人區》等優秀國產片角逐各大獎項。
2014年第21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有了新內容——電影節新設單元「華語新片點映平台」日前正式啟動。
「華語新片點映平台」是第21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新增的放映單元,旨在更好地推動華語電影的文化傳播,為其與高校之間搭建更緊密、更及時、更常規化的溝通橋梁,更好地促進優秀華語電影與大學生群體的交流互動,推進華語影片擴大在高校中和社會上的宣傳與影響。
「華語新片點映平台」計劃邀請未上映或新近上映的華語影片進入北京師范大學進行首輪點映並舉辦主創見面會,還會協助影片進行媒體宣傳,以便更好地支持華語電影的校園傳播。
正式啟動之後,「華語新片點映平台」將成為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的常規品牌活動、貫穿全年,通過不斷邀請新片和劇組走進校園,為大學生朋友創造更多地觀影機會,也使國產新片可以藉助大學生電影節的平台更好的傳播推廣。截止到2014年5月,已經或計劃藉助大學生電影節「華語新片點映平台」展映的電影包括《蘭梅記》、《我的影子在奔跑》、《蘭亭》等,陸續還將邀請更多的華語新片走進校園,共同感受大學生電影節的「青春激情、學術品位、文化意識」。
組委會成員
第二十一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組委會運營機構人員
秘書長: 張 燕(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博士)
任晟姝(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講師,博士)
財務總監: 夏鳳英
財務副總監:王蘭俠
運營部: 秦淇姝(部長) 李金晟 李 麟 郭 璐 崔文龍
外聯部: 王 梓(部長) 何 晅 姜 丹 趙卉添元 梁 田
宣傳部: 王贇姝(部長) 王丹妮 王 孟 陳 琪 夏 戌 彭雨禾
學術部: 賈 佳(部長) 孫子荀 余 濤 張高群 黃若菡 梁 爽
短片部: 李昕婕(部長) 王珈睿 李葉子 張翾茜 周月白
❼ 第22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的相關介紹
第二十二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將於2015年4月11日開幕,5月9日閉幕,歷時約一個月。除進行國產電影(含合拍片)評獎之外,還將舉辦入圍影片展映、主創見面會、華語電影高校巡展、大學生原創影片大賽、大學生主持人大賽、系列電影學術研討會、大學生影評大賽、大學生藝術設計大賽、青年劇本與創意大賽、低成本電影評獎、優秀低成本電影展映以及外國電影專題展映等形式多樣的展映、評選、研討、交流活動。 1.選片范圍:2014年3月後出品、未參加過往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經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審查通過並獲得發行放映許可證的國產影片,題材不限,時長80分鍾以上。
2.報名截止日期:2015年3月15日(以組委會收到所有報名材料為准)。
3.報名材料:郵寄/快遞(或者直接送呈)全片DVD光碟2張、報名表列印版(需加蓋公司公章)1份至電影節組委會辦公室。 1.所有報名資料,無論入圍與否,恕不退還。
2.2015年3月28日前後在電影節官網公布入圍影片名單,介時也會有工作人員與入圍影片片方取得聯系。
3.入圍影片報名機構需在接到入圍通知後,盡快向組委會提供入圍影片片花(DVD光碟或者AVI、MOV格式的數據光碟)2份、電子版劇照3張、電子版電影海報、印刷版電影海報10-20張及其它相應宣傳材料,以便進行宣傳和評獎。相關材料會用於電影節官方特刊、宣傳片、紀念品的製作,展映現場布置等。組委會保證參賽影片及相應宣傳材料不做商業性使用。
4.入圍影片報名機構需在2015年4月5日前將電影放映介質送至電影節組委會。
5.所有入圍影片均需至少安排兩場放映,一場供評委評審,一場將在電影節主會場放映(擬展映地點:中國電影資料館藝術影院)。無法滿足以上兩場放映則視為放棄評獎資格。
6.組委會歡迎各入圍影片劇組主創人員來電影節會場和放映場地與大學生觀眾見面、座談,進行學術交流活動。組委會將予以安排,具體事宜電話聯系。
7.第二十二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將在全國數十所高校舉行「華語電影高校巡展」活動。所有報名參賽的影片均可報名參加巡展活動。電影節組委會將擇優連同電影節歷屆獲獎影片一起,在電影節分會場和巡展合作高校進行巡展,以讓更多的優秀國產電影能夠在大學生群體中有更高的影響力。活動詳情請致電組委會辦公室垂詢。 評選獎項:
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編劇獎、評委會大獎、最佳處女作獎、最佳新人獎、藝術探索獎、最佳男演員獎、最佳女演員獎、最佳觀賞效果獎。
票選獎項:
最受大學生歡迎導演獎、最受大學生歡迎男演員獎、最受大學生歡迎女演員獎。
組委會大獎。
註:以上為常設獎項,每年會根據參賽片具體情況酌情設立部分獎項(如動畫片特別獎等)。
❽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的介紹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是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 、 電影頻道節目中心、 中國電影資料館、 中國電影報社、 中國教育電視台、 北京電視台 、北京廣播電視台、中國電影基金會、 北京電影家協會、北京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團委、北京市學生聯合會、 北京電視藝術家協會等多家單位聯合主辦的一項大型文化活動。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秉承「青春激情、學術品位、文化意識」的宗旨,堅持「大學生辦、大學生看、大學生拍、大學生評」,奠定了不同於其他電影節的獨特品格1。
❾ 第二十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的相關介紹
第二十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聯合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影視音樂研究中心,在全國數十所著名高校音樂院系的大力支持下,將在全國范圍內首次隆重舉辦「大眾最喜愛的中國電影歌曲」大型評選活動,及「感動我心的中國電影歌曲」抒懷徵文活動。
中國電影誕生已有108年。百餘年來,一部部令人難忘的精彩電影,一首首膾炙人口的電影歌曲,散發著藝術魅力,也帶著時代氣息,被一代代中國人銘刻在心,不斷傳誦。
為了紀念為中國電影貢獻才智、增彩添輝的無數音樂工作者,並進一步推動我國電影音樂事業發展,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特發起「大眾最喜愛的中國電影歌曲」大型評選活動,並委託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影視音樂研究中心,邀請代表我國專業最高水準的數十所高校音樂院系、音樂和影視界的主流專業媒體、以及多位知名音樂家、影視音樂創作人、電影人共同參與,為本次活動的徵集、評選、獎勵、傳播等各環節群策群力。這也是我國首次舉辦對百年中國優秀電影歌曲的全面回顧和評選,對梳理中國百年電影音樂發展歷史、全面促進當前電影音樂創作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指導意義。
同時,考慮到大眾對於優秀電影歌曲的深厚感情,本屆電影節還將舉行全國范圍內的「感動我心的中國電影歌曲」抒懷徵文活動,讓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電影觀眾,有機會分享那些觸動心靈的電影歌曲,講述圍繞它們發生的一個個動人故事。
評選及徵文活動已於2013年1月正式啟動,計劃將於4月在京舉行頒獎儀式,現場屆時還將舉行一場盛大精彩的電影音樂會。此次活動也將成為20歲的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又一次亮眼的創新之舉。
創辦於1993年的北京大學生電影節,今年將迎來20周歲生日。它於每年春季舉辦,一年一度,立足北京,輻射全國,秉承「青春激情、學術品位、文化意識」的宗旨,以「大學生辦、大學生看、大學生評、大學生拍」為特色,雲集年度優秀影片,閉幕紅毯星光璀璨,享譽影視、教育、文化三界,是華語地區最有影響力的國家電影節之一。
第二十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將於2013年4月11日開幕,5月13日閉幕。電影節期間將進行國產電影(含合拍片)評獎,並舉辦電視電影評獎、入圍影片展映、劇組見面會、大學生原創影片大賽、中國微電影評選、大學生主持人大賽、大學生影評大賽、電影歌曲評選及徵文、華語電影高校巡展、電影學術研討會系列、外國電影專題展映等形式多樣的展映、評選、研討、交流活動。
❿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什麼時候開始舉辦的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創辦於1993年是經中宣部、國家教育部和廣電總局批准,由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廣電總局頻道節目製作中心、中國電影報社、北京電視台影視部、北京新影聯影業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電影基金會、北京市學生聯合會主辦的一項大型文化活動。
參考文獻: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