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希區柯克有哪些好看的電影
好像經典的片子你都看過了;不過希區柯克除了電影還拍過很多電視短片,有很多故事都很不錯。在土豆上就有視頻,你搜希區柯克短片集就能找到。還有一些希區柯克寫的沒有拍成電影的劇本和短篇小說。在網上也可以找到。
如果你真的想看電影的話,我推薦你看看克里斯托夫·諾蘭的《白日追凶》和《致命魔術》,我覺得這兩部片子在拍攝手法上和希區柯克很像。
『貳』 希區柯克最好看的電影是.................
都很好看,不好說那部最好看,如果問我個人最喜歡的一部,我選擇《西北偏北》。 其次是《暈眩》《後窗》《鳥》《愛德華醫生》
這僅是我個人心中的排名前五位。
『叄』 推薦幾個希區柯克最經典的電影
《鳥》TheBirds
出品:美國環球電影公司
主演:羅德·泰勒蒂比·赫德倫傑西卡·坦迪蘇珊娜·普雷切特
任性的富家女米蘭妮是一家報社老闆的女兒,一天她與律師米契在舊金山一家鳥店裡邂逅,米契認出了曾經刁蠻的米蘭妮,戲弄了她。米蘭妮卻沒有氣惱,反而記下了米契的車牌,還訂購了米契要找的八哥鳥(lovebird)。第二天,米蘭妮提著八哥找到米契的住處,但卻得知米契到海邊家中度周末去了。一心想捉弄米契的米蘭妮驅車來到海邊小鎮波德加灣,得知米契有個妹妹凱茜後,本想報復的她把八哥悄悄留在米契家中送給了凱茜。
米契見到鳥籠,又看到米蘭妮在歸途中被一隻海鷗啄傷,就留米蘭妮晚上在家吃飯。米蘭妮見到了米契的母親麗迪亞、妹妹凱西,以及他的前任女友安妮,她與米契的感情也在順利發展。就在這時,災難發生了。
先是一群海鷗突然襲擊了米契妹妹的生日野宴,接著從煙囪中飛進的一夥麻雀又把米契的家攪得天翻地覆。第二天一早,麗迪亞就發現一位鎮民在家裡被群鳥殺死,體無完膚,眼睛也被啄掉了。米蘭妮照顧麗迪亞睡下後,到學校去接凱西回家,卻發現校園里密密麻麻的已經聚滿了鳥群。孩子們迅速被疏散回家,瘋狂的鳥群在路上襲擊了他們。
把凱茜安置在安妮家後,米蘭妮來到鎮上餐館,把消息告訴了父親。很快,先是加油站遭到襲擊,釀成了一場可怕的火災。整個鎮子都被籠罩在被群鳥襲擊的恐怖之中,安妮為了保護凱茜,慘死在屋前。
當晚,無法離去的四個人在家中再次遭到鳥群的襲擊,米契奮力維持住屋子不被鳥群攻進。一輪攻擊過後,米蘭妮來到樓上查看,被闖入的群鳥啄成重傷,米契拚命把她救出。
凌晨,一家人決定冒險闖出鳥群到舊金山去。四個人躡手躡腳地走出屋子,成功進入車中,米契緩慢地把車子駛向道路的遠方。
這部影片在希區柯克的作品中佔有極為特殊的地位。如果不是影片中營造緊張氣氛的精彩手法,恐怕很難看出這是一部希區柯克的作品。希區柯克作品中常見的謀殺、犯罪,在影片中都沒有出現,離奇的劇情根本沒有給任何渴望謎底的觀眾留下一點推理的線索。據說如果不是環球電影公司一再堅持,這位導演本來是想連片尾處的「TheEnd」都不留的。希區柯克片中一貫大量用來烘托氣氛的音樂,在這部驚心動魄的電影中也失去了位置和作用。
不過,這絲毫不妨礙影片的成功。驚險緊張,固然是影片吸引觀眾的最大理由,而影評家和分析家則對影片潛藏的意義不斷提出剖析。俄迪浦斯情結,對於解析曾大量拍攝過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影片的希區柯克來說,是個最簡單、最有說服力,但又並不完全的解釋。的確,影片中不斷作出的暗示足夠所有讀過幾天弗洛伊德的觀眾明白的了。但同時,影片中的其他細節,卻又不是簡單的弗洛伊德理論所能囊括的。
心理學家看出了弗洛伊德,環保主義者強調鳥類與人類的共生關系,敏感於政治的人們聽出了影片對60年代世界危機的恐懼。悲觀的人們哀嘆世界末日,樂觀的人們看到了結尾處遠方的天光。希區柯克,還是一如既往地面露著神秘的微笑。
《西北偏北》NorthbyNorthwest
主演:加里·格蘭特、愛娃·瑪麗·森特
羅傑·索荷是個有點幽默感的普通廣告商,在他和客戶吃飯的時候,忽然兩個人上來綁架了他,並叫他凱普林。羅傑莫名其妙地被帶到一間大房子里,見到了幾個不明身份的人,為首的一個也認定他就是凱普林,並要他合作交出東西。
還沒等羅傑明白,幾個人給他灌了大瓶波旁酒,把他扶上一輛汽車,看來要製造一個酒後駕車墜海而死的假象。羅傑朦朧中居然沒有出事,只是被警察指控酒後駕駛偷來的汽車。
第二天,羅傑的供詞沒有人相信,大房子里的人也一口咬定是他參加宴會後酒醉而去的。為了自己的清白,也是出於好奇心,羅傑根據前晚的線索,找到凱普林的酒店房間,但沒有發現什麼,卻又被人追趕。他又來到聯合國大廈,想找大房子的主人,卻背上殺害聯合國官員的兇手的罪名。
羅傑根據其他線索上了開往芝加哥的火車,一位迷人的年輕女郎坎多主動幫他逃過了警察的搜查,並和他一夜風流。火車到站後,坎多又替他聯絡了凱普林,約定了見面的時間地點。
在見面的地點,羅傑不僅沒有見到凱普林,反而被一駕小飛機追殺。當他逃過追殺去找凱普林時,卻發現他早已退房了,羅傑似乎明白了。他找到坎多,坎多雖然很高興,但還是讓他盡快離去。
羅傑跟蹤坎多來到拍賣會,遇到了上次綁架他的男人維丹,當維丹再次准備綁架他時,他在現場開始胡鬧,最後被警察帶走。FBI的負責人把他帶走,告訴了他真相,原來根本沒有凱普林這個人,都是FBI製造出來迷惑冷戰間諜維丹的,而坎多則是FBI的卧底。
為了讓坎多徹底得到維丹的信任,羅傑和坎多上演了一出空包彈的假槍殺,兩人也冰釋前嫌。FBI想利用坎多跟維丹離開美國,以獲取更多情報,但羅傑不能無視坎多接受這樣的結果。
羅傑趕到維丹的住所,正好遇到維丹識破了空包彈的計策,羅傑和坎多搶過裝有情報膠片的古董逃走。雙方在雕刻著美國歷任總統頭像的巨大山岩上展開搏鬥,最終維丹落下山崖,同夥也被趕來的FBI擊斃。
這部影片可以說是希區柯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影片沒有把緊張懸念作為最主要的元素,而是加入大量幽默的對白,加強了人物性格的刻畫。片中沒有自始至終圍繞一個懸念發展情節,這本來是大師很多早期作品中常用的手法,而這部作品導演是採用一波剛平一波又起的手法,層次遞增而又花樣百出的段落懸念超越了總體懸念。
在一個個緊張精彩的小段落里,希區柯克展示了他傑出的處理細節的手法。被小飛機追殺逃入玉米地的段落已經成了所有談到希區柯克必須要引用的經典段落,南斯拉夫著名導演庫斯托里卡在美國拍攝的《亞利桑納夢》中就以一個影迷的身份讓自己的演員大段模仿這個段落。此外,拍賣會上逃走、空包彈取信,以及在維丹住所的各種小機小智,雖然已經後人多次模仿,但也還是總覺原汁原味精彩。
這部希區柯克後期的彩色影片在他的作品中屬於高投資的大製作,不過,大量多變的場景並不太適合希區柯克固有的風格,懸疑轉化成為驚險,雖然也很好看,但總覺得失去了某種味道。
和大師的其他作品相比,這部最負盛名的作品反而因為過多的注意細節而顯得結構有欠嚴謹,甚至有些地方故事略顯牽強,是為美中不足
《海角驚魂》Saboteur
主演:拉那·特納、約翰·卡菲爾德
洛杉磯的飛機製造廠發生了火災,趕去救火的工人伯金被誤認為是製造火災的兇手,伯金的好友也葬身在大火之中。伯金趕到好友家中安慰他的母親,警察追蹤而來,這位了解伯金的母親沒有把他交給警察。
伯金走上了逃亡之路,警察追蹤的陰影不時威脅著他的安全。他想起火災現場一個可疑人物的通信地址,便按著線索追查到托本先生的農場。外表和善的托本先生告訴他查無此人,卻借機通知了警察,伯金也偶然再次發現了那個可疑人物的信件。他雖然奪路逃出庄園,但最終還是落入警察的手中。
在押送途中,伯金趁機再次跳水逃走。暴風雨中,他遇到了雙目失明的好心老人菲利普,並得到老人的信任。老人派自己的侄女佩蒂送伯金去解除手銬,佩蒂卻沒有解除對伯金的誤解,兩人爭執之下,逐漸互相理解。他們的汽車把他們扔在沙漠中,一隊馬戲團的大篷車搭乘了他們,同時也認定伯金是無辜的,並幫他們逃過警察的追捕。
伯金和佩蒂根據線索來到了一個小城,發現了罪犯的接頭地點,伯金讓佩蒂藏起來,自己跟著罪犯來到他們的總部。在總部里,伯金意外的發現了托本和佩蒂,托本是由於菲利普的報警而失去了庄園,佩蒂則是報警後被出賣的。兩人再一次利用機會從室內逃到大廳中舉辦的慈善舞會上,但很快又再次被抓。
第二天,是美國戰艦下水的慶典,破壞分子試圖炸毀軍艦。佩蒂向大廈外發出求救信號,伯金則機警地製造出火警信號,借混亂逃脫。伯金趕到慶典現場,制止了犯罪分子,但又一次被抓住。犯罪分子回到大廈,正好被前來營救佩蒂的警察堵住,只有上次縱火的主犯弗萊一人逃脫。伯金還沒有能向警察解釋清楚,佩蒂一個人追了上去。
弗萊為躲避追蹤,來到自由女神像假作游覽,佩蒂上前搭訕試圖拖延時間,被弗萊發覺。警察和伯金趕到自由女神像,弗萊逃走時從高空摔下而死,破壞分子落得應有下場。
整部影片故事上實在算不得出色,在戰爭的大環境下,一切都服從這個最重要的前提。如同我國50年代拍攝的大量「反特」影片,片中大量人物平面化,只能看作是捍衛或破壞國家參戰的英雄與「壞人」而已。至少我沒有看明白那個主犯托本搞破壞是為了什麼,這個又費馬達又費電的破壞集團只是為了破壞嗎?
另外,影片中陣容分明地描述了三種人:壞人、警察和好人。警察還是希區柯克大部分作品中那副樣子,從來弄不明白發生了什麼。壞人也沒有多壞,只是糊里糊塗地做著各種壞事。而希區柯克著重刻畫的是片中的好人,這是一些來自鄉間的普通人,朋友的母親、好心的老人、善良的姑娘、友好的馬戲團成員,他們都對伯金錶示信任,並無私地幫助他。
主人公伯金,前空軍退役人員,英俊誠實,不畏犧牲,為國家決不後退半步,似乎很少看到希區柯克的影片中有這樣正義凜然滿口國家的高大全形象。據說希區柯克還曾經隨轟炸機參戰,看來希區柯克是用自己對國家的熱愛塑造了這個高大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