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北京電影節。
北京國際電影節(Beiji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前身為北京國際電影季,創辦於2011年,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具有國際性、專業性、創新性、開放性和高端化、市場化的大型電影主題活動,旨在融匯國內國際電影資源,搭建展示交流交易平台,將成為北京市建設世界城市的重點文化活動,打造東方影視之都的核心活動。2012年2月,北京國際電影季更名為北京國際電影節,每年舉辦一屆並設立評獎單元,但由於准備不夠充分直到2013年才進行獎項評選,自此,主競賽單元天壇獎正式設立。
Ⅱ 中國四大電影節的北京
北京國際電影節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是具有國際性、專業性、創新性、開放性和高端化、市場化的大型電影主題活動,旨在融匯國內國際電影資源,搭建展示交流交易平台。將成為北京市建設世界城市的重點文化活動,打造東方影視之都的核心活動。
電影季囊括了影片展映、專業論壇、項目洽商、文化演出等多種形態,吸引了700多家中外電影機構、2000多位中外嘉賓和首都各界人士約十萬人次的廣泛參與。第一屆北京國際電影季是國內外電影界的盛會,是展示北京乃至中國風採的重要舞台,是促進中外電影文化交流交易的重要平台,也是首都群眾體驗電影文化魅力的重要活動,對建設中國特色世界城市、促進北京經濟社會發展、豐富首都文化內涵,提升城市影響力、打造東方影視之都,與世界電影界深化合作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獲得了豐碩成果,受到中央和市委、市政府領導的充分肯定,得到中外來賓、各界人士和中外媒體的高度評價。
2010年中國電影票房喜過百億元,北京這一歷史名城,作為中國首都,作為占據全國票房份額最大的城市,作為擁有全國80%的製片機構和電影人才,集中全國大部分電影教育機構、科研機構的文化中心,理應搭建一個可供世界影壇交流合作的平台,理應擔當一個連接中外電影人切磋學習的角色。
Ⅲ 北京國際電影節的基本簡介
北京國際電影節是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北京國際影視交流促進中心承辦的大型電影活動,自2011年創辦。北京國際電影節以「共享資源、共贏未來」為活動主旨,定位於國際性、專業性、創新性和高端化、市場化,是促進中國電影事業、產業發展,增進中外電影交流、交易、合作,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創辦以來,北京國際電影節累計吸引萬余名嘉賓、百萬人次群眾參與其中。北京展映活動共放映影片近800部,放映場次達1600場;共舉辦11場主題論壇,邀請到馬克·穆勒、詹姆斯·卡梅隆、呂克·貝松、吳宇森、陳可辛、基努·里維斯、韓三平、保羅·哈尼曼等眾多知名電影人作為主講嘉賓,分享經驗;電影市場累計吸引了約1800家電影公司和機構的近7000名業內人士,總計167.98億元的市場簽約額創下中國電影節展交易額紀錄,已成為亞洲最大的國際電影交易市場,超過了亞洲僅有的三個國際A類電影節東京、印度和上海,交易額緊追世界最大歐洲的戛納電影節電影交易市場。 ;近300家國內外媒體的2000餘名記者對北京國際電影節進行了深度報道。
活動的宗旨為「融匯中國國內與國際電影資源,搭建展示交流與交易平台」。 2013年3月21日,第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在京發布了主競賽單元「天壇獎」獎杯、第三屆電影節海報,並為第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26家指定展映影院舉行授牌儀式。
「天壇獎」獎杯正式發布
製作歷時5個月,創意設計60多款方案
天壇獎獎杯的設計思想,源於天壇獎「天人合一、美美與共」的核心價值理念,它集中
體現了北京國際電影節「共享資源、共贏未來」的主旨,體現了「天壇獎」的評獎定位和目標,充分表達了北京電影和中國電影與全球電影交流與對話、互利共贏、共同促進世界電影和諧發展的美好理想。
獎杯的創意、設計與製作過程歷時5個多月,共創意設計60多款方案,經過了十幾輪篩選修改,先後得到國內10多位著名的設計、雕塑、工藝等方面的專家幫助和指導,經過反復研討論證,以及對獎杯造型精雕細琢製造出這個獎杯成品。獎杯整體高度為45厘米,其中基座高9厘米,杯身高36厘米,都是「9」的倍數,喻指天壇獎的至高榮譽。「9」諧音「天長地久」也是人們崇尚吉祥之涵義。 2013年4月舉辦, 從本屆開始設立了主競賽單元「天壇獎」,它將成為北京電影節的常設主體活動,每年一屆,包括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女主角獎、最佳男配角獎、最佳女配角獎、最佳編劇獎、最佳攝影獎、最佳音樂獎和最佳視覺效果獎共10個獎項。
這屆共收到了56個國家、地區的531部影片報名參賽,有15部影片入圍主競賽單元角逐「天壇獎」十個獎項。 第四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市場交易在中華世紀壇舉辦。據統計,本屆電影節市場活動實現簽約項目32個,簽約總額逾105億元,比上屆增長20%,洽商金額再創新高。
在本屆電影節上,來自法國、韓國、捷克、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的電影機構和展商共舉辦了13場推介活動,圍繞後期特效及技術和電影外景地拍攝進行宣傳推介。32個簽約項目涵蓋電影產業鏈各個環節,其中投資製作38.03億元,影視院線、影視基地、文化地產建設項目34億元,影視素材庫等項目10.17億元,電影基金項目累計簽約額23億元。
據悉,本屆電影節電影市場的參展展商數量達248家,同比增長20%。其中國際展商125家,數量首次超過國內展商。主辦方首次提出「電影要素」的概念,在關注版權交易的同時,將展示交易主體延展到電影策劃、製作、發行、院線、宣傳等電影全產業鏈 。 2015年3月16日上午,第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廳舉行,發布會上,組委會公布了本屆電影節「天壇獎」國際評委會評委名單、介紹第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籌備情況、特色亮點、「北京展映」單元的進展情況以及嘉年華活動概況,同時公布了第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官方海報。
第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定於2015年4月16日至23日在北京舉行,開、閉幕式將移師懷柔雁棲湖景區。
第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整體活動包括主競賽單元「天壇獎」評獎、開幕式、北京展映、北京策劃·主題論壇、電影市場、電影嘉年華、閉幕式暨頒獎典禮七大主體活動。 2016年4月19日至4月21日在北京國際飯店舉辦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
2016年4月16日18:00,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將在北京懷柔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舉行開幕式。
《夢想合夥人》、《紐約紐約》、《長江圖》、《快手槍手快槍手》、《我的戰爭》、《誰的青春不迷茫》、《冒牌卧底》、《我們的十年》、《東北往事之破馬張飛》、《紐約人在北京》 、等劇組主創亮相開幕式紅毯,全程直播。
Ⅳ 有人知道本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都有些什麼影片參展啊
很多重量級的影片參展,第84屆奧斯卡獲獎或提名的影片《藝術家》《後人》《雨果》《生命之樹》《幫助》,最佳動畫長片《蘭戈》,最佳外語片《一次別離》,獲得最佳外語片提名的《拉扎老師》以及榮獲第83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的《監守自盜》等,曾兩奪金棕櫚大獎的法國著名導演達內兄弟的新作《單車少年》,戛納影展讓克爾斯滕·鄧斯特獲得影後的丹麥影片《憂鬱症》,曾獲2010年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第25屆戈雅獎最佳影片、導演、編劇、女演員等九項大獎的《黑麵包》;2010年獲路易·德呂克獎最佳影片的《秘境里斯本》;曾獲英國獨立電影節、好萊塢洛杉磯電影節最佳影片、導演等6項大獎的《失戀》;荷蘭電影節最佳導演、最佳女演員等大獎的《黑蝶漫舞》,以及在西班牙等多個電影節榮獲大獎的《阿佈雷,一個無懼的人》等名片,都在展映片目之列。總之共有260部影片參展在北京20家商業影院上映,所以很期待下屆北京電影節哦
Ⅳ 北京鳳儀傳媒集團公司的公司簡介
北京鳳儀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進入影視劇製作等文化傳媒產業以來,在眾多同業好友的獎勵與鞭策下,經公司同仁幾年來胼手砥足的堅持與努力,公司業務逐步覆蓋電影製作、宣傳、發行,電視劇製作、發行,舞台劇與話劇,影視劇後期製作,藝人經紀,娛樂整合營銷等文化傳媒產業鏈的各個環節。
鳳儀傳媒的願景是「讓生活充滿感動與歡笑」。鳳儀傳媒的使命是「做世界領先、覆蓋全產業鏈的影視娛樂內容提供商」,作為中國影視產業國際化的先鋒,在世界范圍內傳播中華文化和主流價值。
目前,鳳儀傳媒初步建立了電影策劃、製作、宣傳、發行,電視劇創意、製作、發行,舞台劇與話劇的創意、製作、演出經營,影視後期製作,藝人經紀,娛樂整合營銷的核心團隊,簽約多位國內一線或者發展潛力巨大的導演、編劇、和藝人,在產業鏈多數環節處於國內一流水平,少數產業環節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打造中國一流的電視劇出品公司
鳳儀傳媒電視劇事業部成立至今,出品電視劇9部,其中不乏《媽媽的花樣年華》、《媳婦是怎樣煉成的》、《馬文的戰爭》、《李春天的春天》、《誰來伺候媽》、《經營婚姻》、《只要你過得比我好》等有影響的作品。鳳儀傳媒出品的電視劇斬獲東京國際電視劇節、中國電視金鷹獎、上海電視節、國劇盛典等國內外權威電視劇獎項。
2012年,鳳儀傳媒將繼續以《溫柔的背後》、《前妻來了》、《冰雪融化的季節》等多部大戲,為生活增添更多的感動與歡笑。
建設中國的百老匯
鳳儀舞台劇,堅持原創與改編兩手抓,嘗試國產原創音樂劇,嘗試駐場演出,堅持增容觀眾,堅持培養和引導更多的戲劇觀眾。
2011年,鳳儀傳媒首登舞台,與國家級專業話劇團體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合作推出話劇《撒嬌女王》,該劇一經上演即得到觀眾熱議,目前已在全國巡演60餘場。其編導演團隊多人次入圍「現代戲劇谷壹戲劇大賞」、「佐臨話劇藝術獎」等專業戲劇獎項。
繼《撒嬌女王》後,鳳儀傳媒與上海話劇藝術中心連續推出《暴走48》、《混蛋攻略》、《步步驚心》等內容、風格截然不同的舞台劇作品,其中話劇《步步驚心》在滬創下連演24場、場場爆滿的演出記錄。2012年夏天,話劇《失戀33天》即將全國公演。
做中國電影產業國際化的先鋒
作為鳳儀傳媒涉足電影產業的第一次嘗試,2012年2月10日,根據陳彤同名暢銷小說改編,由著名導演孫周執導,孫紅雷、李冰冰、段奕宏主演的都市時尚愛情電影《我願意》全國盛大公映。該片票房8550萬元,目前暫列2012年國產電影票房榜第三名,觀眾口碑良好,為中國電影的娛樂整合營銷樹立了新標桿。
《我願意》和鳳儀傳媒入圍第十五屆上海電影節最佳植入影片、最佳新勢力電影企業等多項提名。
2013年,《睡不著》、《撒嬌女王》、《愛的距離》、《狼圖騰》、《我願意之二》、《馴漢記》等重點項目將陸續與觀眾見面。
秉持著做中國電影產業國際化的先鋒的理念,鳳儀傳媒積極開展與世界一流影視企業的合作,多項合作將在近期開花結果。
中國影視整合娛樂營銷的創新者和領跑者
鳳儀傳媒旗下專業的娛樂整合營銷機構----聚思傳媒,依託鳳儀集團自身擁有的優質影視劇資源,以好萊塢式的跨媒體營銷模式,即影視植入廣告、影片定製、影視形象授權、首映禮、電影貼片、影院陣地活動等方式,自前期定製策劃、劇本創意、落實執行,至後期整合營銷、娛樂宣傳與衍生品開發,為客戶提供360度價值的傳播、行銷服務。
電視劇《李春天的春天》、話劇《撒嬌女王》,尤其是電影《我願意》,成為影視娛樂整合營銷的經典案例。
構建國際化藝人經紀平台
鳳儀傳媒旗下經紀公司,從事藝人經紀、營銷宣傳、商業活動推廣;擁有統一的經紀人管理體制、宣傳管理體制、公關團隊管理體制,以專業的團隊打造全新的藝人經紀模式。
鳳儀經紀在發掘藝人,培養、定位藝人,及至包裝、宣傳、全面推廣藝人的全過程中,為每一位藝人量身定製專屬發展計劃,力求打造真正的明星團隊。高亞麟、劉洋、邵峰、衣珊、陳創、張戈、夏雨、王也農、姜峰、趙寒雪、孫嵐、張瑞涵等新銳偶像演員和資深實力演員已加盟鳳儀經紀團隊。
高端專業的後期製作
鳳儀傳媒旗下後期製作公司,擁有全套廣播級的視音頻設備,一流的製作團隊,豐富的製作經驗,為客戶提供從創意到完成片的全流程專業服務。自成立以來製作了大量的優秀作品,包括:電視劇《文化站長》、《在那遙遠的地方》、《馬文的戰爭》、《老牛家的戰爭》、《李春天的春天》、《金太郎的幸福生活》、《誰來伺候媽》、《我的丑娘》、《媳婦是怎樣煉成的》;電影《黑蛋快跑》、《我願意IDO》;電視欄目《普法欄目劇》、《愛猜電影》、《轉身》等。
Ⅵ 北京市廣播電視局的內設機構設置
根據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北京市廣播電影電視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京政辦發【2009】71號)精神,市廣電局設9個內設機構。
(一)辦公室(安全監管辦公室)。
負責機關政務工作;負責文電、會務、機要、檔案等機關日常運轉工作;承擔信息、信訪、議案、建議、提案、保密、政府信息公開、外事和接待聯絡等工作;承擔重要事項的組織和督查工作;負責機關及所屬單位安全、保衛、消防以及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負責廣播電視設施保護的監督管理;負責本市廣播電影電視語言文字規范工作;負責對電影放映場所經營單位安全生產工作實施行業監督管理。
(二)政策法規處(產業促進處)。
承擔本市廣播電影電視改革與發展方面的重點課題調查研究,並提出相關政策建議;承擔推進本市廣播電影電視系統體制機制改革工作;研究擬訂廣播電影電視方面的發展政策、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起草廣播電影電視方面的地方性法規草案、政府規章草案;承擔行政復議、應訴的有關工作;承擔機關行政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核和有關備案工作;協調解決法律法規、規章執行中的問題;負責行業法規培訓工作;負責廣播電影電視行業統計分析工作;貫徹執行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政策,制定廣播電影電視產業實施細則並協調落實相關任務與項目;負責廣播電影電視相關產業促進工作。
(三)宣傳管理處。
擬訂本市廣播電視節目的發展規劃和政策並組織實施;指導、監督管理廣播電視宣傳工作以及理論文獻片、電視劇、電視動畫片的製作和播出;承擔攝制電視劇、電視動畫片等方面的行政許可工作;負責廣播電視精品工程和影視互濟金的相關管理工作;指導、管理廣播電視對外宣傳及對港澳台的交流與合作;負責管理廣播電視(國際)交流與合作以及參加廣播電視節(展)。
(四)電影管理處。
擬訂本市電影發展規劃和政策;負責指導、監管電影製片、發行、放映工作;負責電影製片單位設立與變更的審核,承擔攝制電影、電影發行經營等方面的行政許可工作;負責電影專項資金的管理工作;負責農村和社區電影公共服務的規劃與管理,指導和組織實施農村電影放映工程;指導電影院線、農村數字放映站、流動放映車的工作;指導電影對外及對港澳台交流與合作,負責組織電影機構參加國際電影節(展)。
(五)傳媒機構管理處。
擬訂本市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及頻道頻率(含廣播電視付費頻道)、節目製作經營機構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負責播出機構、製作經營機構、視頻點播業務、接收衛星傳輸電視節目及接收設施的安裝等方面的行政許可工作;負責對公共視聽載體節目(含移動電視、移動多媒體廣播等)播放工作業務的監管;指導區縣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工作;組織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建設。
(六)網路視聽節目管理處。
擬訂本市網路視聽節目服務的發展規劃和政策並組織實施;指導網路視聽節目服務的發展和宣傳;負責對開辦信息網路視聽節目(含IP電視、網路廣播電視、手機視聽節目)服務業務的審核和監管。
(七)科技處。
擬訂本市廣播電影電視技術標准;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廣播電影電視及新媒體、廣播影視傳輸覆蓋網、監測網的科技發展規劃;負責管理廣播電影電視的安全播出和技術保障;指導廣播電影電視系統的技術運行和維護工作;負責廣播電視無線傳輸網和有線廣播電視設施管理工作;承擔推進有線電視數字化工作。
(八)計劃財務處。
負責編制本市廣播電影電視系統年度經費預、決算和事業性收入計劃;監督管理各項行政事業經費和專項資金;負責機關資產管理,對所屬單位國有資產實施監督管理;負責政府采購、公費醫療、住房公積金和內部審計工作;負責機關及所屬單位基本建設項目的監督管理工作。
(九)組織人事處。
組織協調本市廣播電影電視系統人才隊伍建設工作;負責廣播電影電視系統人員的教育培訓和專業技術職務評定管理工作;承擔北京地區廣播電視編輯記者、播音員、主持人資格管理工作;負責優秀廣播影視人才引進資格認定工作;指導行業社團依法開展活動;負責機關及所屬單位的人事、機構編制等工作。
機關黨委 負責機關及所屬單位的黨群工作。
工會 負責機關及所屬單位的工會工作。
市紀委駐廣電局紀檢組、監察處
Ⅶ 2016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在哪個場管舉辦的
在北京懷柔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Ⅷ 中國國際微電影節的合作夥伴
211所知名高校
·北京(28所)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中央音樂學院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中醫葯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北京郵電大學 北京大學醫學部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政法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北京體育大學
·上海市(11所) 上海外國語大學 復旦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大學
東華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同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第二軍醫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天津(4所) 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天津醫科大學 河北工業大學
·重慶(2所) 重慶大學 西南大學
·河北(2所)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
·山西(1所) 太原理工大學
·內蒙古(1所) 內蒙古大學
·遼寧(4所) 大連理工大學 東北大學 遼寧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吉林(3所) 吉林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延邊大學
·黑龍江(4所)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東北農業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
·江蘇(11所) 南京大學 東南大學 蘇州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中國葯科大學 河海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江南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浙江(1所) 浙江大學
·安徽(3所)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安徽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福建(2所) 廈門大學 福州大學
·江西(1所) 南昌大學
·山東(3所) 山東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河南(1所) 鄭州大學
·湖北(7所) 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湖南(3所) 湖南大學 中南大學 湖南師范大學
·廣東(4所) 中山大學 暨南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華南師范大學
·廣西(共1所) 廣西大學
·四川(共5所) 四川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雲南(1所) 雲南大學
·貴州(1所) 貴州大學
·陝西(7所) 西北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長安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陝西師范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甘肅(1所) 蘭州大學
·海南(1所)海南大學
·寧夏(1所)寧夏大學
·青海(1所) 青海大學
·西藏(1所)西藏大學
·新疆(2所) 新疆大學 石河子大學
35所社團
·北京大學影視協會
·北京大學電影學會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協會
·北京電影學院社團聯合會
·中國戲曲學院學生社團聯合會
·北京師范大學社團聯合會
·愛播DV影像聯盟
·中國傳媒大學DV影響社
·北京舞蹈學院DV劇社
·深圳大學戲劇社
·湘潭大學學生社團聯合會
·廣州大學 青蘋果網路電台
·浙江師范大學 社團聯合會
·信陽師范學院 南風通訊社
·湖南師大Media star
·沈陽大學「左岸右岸DV社團」
·廣東省電子職業技術學校T.R創意影音工作室DV社團
·首經貿DV社團
·長春工業大學哈嘍哈DV社
·南昌工程學院藍點影像社團
·武漢大學影青年DV影像工廠
·山東理工大學大學生DV聯盟
·神家孩子DV社團
·華東師范大學學生社團未央表演工作室
·華中師范大學原創DV協會
·東莞理工學院A.C DV club
·重慶交通大學My—DV大學生DV工作社
·華東師范大學DOGMA DV社
·長江大學EYE電影社
·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鹿鳴DV劇社
·上海杉達學院M-star DV攝影社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江南映制DV社
·上海外國語大學JASISU社團
·青島DV行動社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sunny影藝協會
合作媒體 第三屆中國國際微電影節
特別指定視頻媒體:迅雷看看
特約視頻合作媒體:中國網路電視台、央廣視訊、第一視頻、PPTV、樂視網、Yes娛樂、風行網、閃播網等
網路媒體支持:新華網 人民網 鳳凰網 新浪網 騰訊網 搜狐網 網易網 千龍網等網路媒體
Ⅸ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的承辦單位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是經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和北京市委批准,由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主辦, 由電影頻道節目中心、中國電影資料館、中國電影報社、中國教育電視台、 北京電視台、 北京廣播電視台、中國電影基金會、北京電影家協會、北京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團委、北京市學生聯合會、北京電視藝術家協會等單位聯合承辦,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執行承辦,自1993年起已成功舉辦21屆。
她是每年度中國第一個電影節,其權威性受到電影界人士的普遍認同。北京大學生電影節以「大學生辦,大學生看,大學生評」為風格,以「青春激情、學術品位、文化意識」為大旗,樹立了不同於其他所有電影節的全新形象,在教育、文化和影視三界產生廣泛影響。《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新華社、《中國電影報》、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北京電視台、鳳凰衛視中文台、東方衛視等100多家媒體對歷屆電影節予以深入報道。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以北京為中心,輻射全國,學生評委來自全國各大高校。參與人數居國內電影節之最。主辦高校多所,聯辦高校百餘所;每年觀影人次逾20萬,參賽、參展影片幾乎囊括所有最新優秀國產影片。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還舉辦專題影展、專題討論、專題講座、導演研究和社會調查等學術活動,集中學界、業界各路英豪,共同探討最新熱門影視話題。老中青導演與演員在新片首映式、影片劇組見面會、著名導演專題研討會等活動中與大學生歡聚一堂。大學生電影節不僅是大學生的電影盛會,也是電影人的青春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