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陀螺世界是真的嗎
知道到底存不存在真正的結局若說他是在現實世界則疑點1根據劇情可知意識邊緣原本是虛無一片需要你自己慢慢創造從而解釋了日本人的住處和投影問題,但是日本人是在考博等進入意識邊緣之後才死的(考博和ariadne以及費希爾所處的第四層夢境就是意識邊緣世界不然為啥費希爾被打死了不回歸第二層夢境而是在下一層呢),等量時間上考博的老化程度應該比日本人更勝一籌可是在劇情中相反,疑點2考博一下機場他岳父就出現了照常理考博做完事情進入美國都不知道是否能夠不被拘捕他理論上應該不會把這種事情提前告知他岳父,疑點3主體問題,因為劇情所提到的有關於意識邊緣的東西太少,而根據考博和他老婆那次共同探索意識邊緣可知似乎意識邊緣共享的話無法區分造夢者和主體,因為他們在夢中都能創造建築物加上劇情所知若是沒進入過意識邊緣那麼其意識邊緣就是虛無當ariadne和菲爾希進入時他們的意識邊緣空間都是無所以只顯示考博的,那為什麼考博與日本人相遇後只顯示日本人的意識邊緣世界呢?若是重合怎麼重合,考博又是通過什麼方式進入的呢(共享夢境的話由於考博首先進入那麼日本人應該就和費希爾一樣直接在考博的意識邊緣世界裡)?
而假設考博在夢境中那他到底是在什麼夢境中如果是在意識邊緣的話他必須先毀掉原建築再重建這要經過若干年後他才會忘記所以當他見到日本人之後應該能夠區分現實與夢境,在意識邊緣中人是按照自然規律慢慢衰老的(劇情所知)當他見到日本人時他還有點蒼老但在飛機上時他又變年輕了所以不應該是意識邊緣。可是如果是正常夢境他又怎麼會遇見日本人?採取返回現實的方法也就不可能是自殺。
有些人非說什麼戒指這一類的細節能夠決定拜託他如果是在夢境中除了陀螺轉動一切都可能隨著潛意識而改變的,這些都不足以成為依據只有邏輯才能夠最終解釋一切。
綜上所述其實已經沒有真正的結局了你覺得是現實就是現實,你覺得是夢境就是夢境因為無論哪一種邏輯上都有漏洞所以按喜好吧開心就好。
2. 陀螺世界誰還沒注冊過,我帶養龍,教你如何快速合成龍,高級技巧,告訴你陀螺世界的好處
一、陀螺世界的游戲規則
最近一款名為陀螺世界的游戲在朋友圈裡風靡起來,口號是養恐龍,做任務,賺分紅,號稱只能賺錢不用充錢。
很多網賺圈的羊毛黨和想在互聯網上賺錢的小白聞訊趕來,甚至不少圈子大佬站台力推。
游戲其實很簡單,就是一款養成合成類的游戲,類似之前在微信里火過一段時間的小程序H5游戲,如全民養鯤、全民賽車。
煥言也玩過一段時間,基本是無腦操作。
初級的魚在轉盤上不停轉圈積累金幣,中間你不需要任何操作,只需要等待金幣積累到一定數量,再用金幣去買相同的魚,然後把兩條魚合成一條更高等級的魚,一步步升級成一條鯤。
這跟養龍游戲宣稱的「每天有空玩30分鍾,不影響你做其他事情」如出一轍:
各種等級的恐龍隨時間每秒產出相應的金幣,然後用所得金幣去合成更高級的龍。兩只1級恐龍合成一隻2級恐龍,兩只2級恐龍合成一隻3級恐龍,以此類推。
只不過這款游戲增加了賺錢的要素,於是有了「今天你養龍,明天龍養你」的口號。
也就是最終合成到38級,會按概率生成一些特殊的恐龍,如紅包龍、算力龍、情侶龍,可以獲得對應的金錢獎勵。
不過,按照游戲規則,收益最高的是分紅龍,可以平分每天全網廣告收入的20%,通過38級合成的福、祿、壽、喜、財五龍合成。官方號稱全網最多將只有10萬只分紅龍,稀缺性和躺賺模式無疑就是分紅龍的價值所在,所以基本你看到的市面上關於該游戲的攻略,都在教你如何更快合成分紅龍。
五、虛擬貨幣的真相
其實所有的虛擬貨幣項目玩的都是一個東西,這個東西叫做:共識。
幣圈資深韭菜專家李笑來說過:「傻逼的共識也是共識。」
共識是什麼?
就是一件事物在人群中的受眾面,如果我換一個詞,你可能更好理解——
ip
現在是一個ip的時代,過去公司賣貨講究打造公司品牌,現在個人生存講究打造個人ip,其實都是提高自己在目標受眾中的知名度。
一家公司越多人知道,這家公司的銷售市場越大,一個人越多人知道,這個人的事業版圖越開闊。
大到公司戰略、明星效應,小到街坊鄰居八卦、口碑人脈,莫不是如此。
「ip」這個東西虛無縹緲,但是實打實的真金白銀。
隨便舉幾個新聞:
1.2017年時,造訪韓國的遊客中每13人中就有一人是沖著K-POP男團「防彈少年團」去的。每年他們對韓國經濟帶來的影響相當於26個中型公司;
2.《權力的游戲》為北愛爾蘭帶來了價值3億美元的生意。在這里拍攝這部熱門大劇不僅招來了更多的遊客,同時也為當地許多企業(從經紀公司到動物標本製作者)帶來了商機;
3.在第一部《汽車總動員》上映後的第一個5年裡,該系列電影創造出了80億美元的商品。在那期間,總共賣出了超過2億輛玩具車;
4.Build-A-Bear工作室在2019年第一季度的銷量暴增,銷售額從120萬美元激增到了8440萬美元。 Build-A-Bear的CEO解釋說這要感謝《婦聯4》中的一句台詞,當時 Tony Stark對火箭浣熊說:「我還以為你是個Build-A-Bear的玩具呢。
再說說我們身邊的例子:
很多公司上市前,積極做一些提高知名度的公關活動,帶來的是股價的暴漲;
黃金沒有多大的日用和工業價值,本質上就是一種礦物質,但只要在群眾心裡有財富的ip價值,黃金就永遠有人買。鑽石同理;
古董、名人字畫、明星簽名的價格,都是ip價值的體現。梵高一幅畫賣3億元,你真以為是這張紙這么值錢么?
前段時間的幣圈大佬孫宇晨的新聞,再聯系他之前上的各種頭條,和巴菲特的天價午餐、跟王小川的隔空對罵……你以為人家傻么,越多人看戲,他的ip知名度越高,這個可都體現在他發行的波場幣的價格漲幅上。
你把別人當談資笑話,別人把你當賺錢籌碼。
所有區塊鏈的包裝,不管是養貓養狗養豬還是養王八,核心只有一點:打造這個虛擬物的共識,用各種營銷手段炒高它的ip價值。
唯有達成這一個前提,才有之後的高價拋盤。
等到莊家離場,沒有後續的營銷跟進,ip的價值就煙消雲散,只剩散戶手裡的代幣一天天貶值。韭菜就是這么割下來的。
17世紀荷蘭炒鬱金香,80年代中國炒君子蘭,以及近期的「80後炒股,90後炒幣,00後炒鞋」,無不是一場場ip經濟下的資本游戲。
所以回到上一個問題,為什麼陀螺幣還沒開放交易?
因為陀螺幣的共識價值還沒打造起來啊!
陀螺世界的高明之處正在於此,同行們在殺雞取卵,他們先把雞養大。
這場韭菜盤還處於培養共識、積蓄能量的階段,而沖著分紅龍跟風入場的羊毛黨們,你們就是正在被養熟中的小雞崽。
百年大計,不急於一時。
六、這場養龍游戲中,真正賺錢的玩法
既然養龍黨並不是這場游戲賺錢的主角,那這類區塊鏈項目真正賺錢的玩法是什麼?
1.賣鏟子
當所有人都沖過來挖金礦,又累還不見得能挖到,
而你選擇賣挖礦的鏟子給他們,是一個更好的商業模式。
淘寶開店的風口賣各類淘寶課程、輔助開店軟體和店鋪代運營;網路搜索時代賣seo教程、站長工具和做企業關鍵詞排名;微商火爆時賣朋友圈賣貨方法、微商輔助工具和做微商流量生意……再聯想到現在好多互聯網大佬在搞的抖音培訓課程,懂的人自然懂。
當眾人都在苦苦搬磚做項目,你跳出項目,賺想靠這個項目賺錢的人的錢,就是一片更開闊的天地。
所以對於真想在這個游戲中賺錢的人,我勸你放下薅羊毛的想法。
把它當作別人幫你開發的一個項目,你去賣它。
賣什麼?
賣攻略,賣軟體,賣內部社群,賣收費徒弟……
2.囤積算力和陀螺幣,等待交易開放時
我上節說過,這個游戲真正重要的不是分紅龍,陀螺幣才是官方重點打造的共識產品。
等陀螺幣的共識打造起來,就是官方放開交易的時候。
所以,這個游戲的玩家分成了兩撥人,也代表了在這個社會中的兩種人。
一撥人只看到官方宣傳的東西,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他們只能看到短期收益,每天幾塊錢的紅包,可以開心一天,這撥人占人群的90%。
另一撥人分析出表象背後的東西,做長遠獲利的事。他們積攢算力,產出陀螺幣,獲利的是未來陀螺幣的收益,這撥人占人群的10%。
很多人沒有先見之明,看不清游戲的規則,為了眼前的一點蠅頭小利放棄長線收益。
就好比有人用一天時間把母雞賣了,賺了100元,開心死了,卻不知道這只母雞可以在100天內每天下蛋,給你創造1000元。這個道理,可以放在很多賺錢項目上。
這個社會有各種各樣的「游戲」,10%的人玩「游戲」,90%的人被「游戲」玩。
當然,囤積陀螺幣的受益很大,風險也很大。
一個是官方能不能把這個共識打造起來,這個有巨大的不確定性;一個是當交易開放時,你能不能摒棄貪婪,及時出貨。
所有打造共識的項目,最賺錢的都是最開始的那一撥人。
等這波共識傳遞到後面的小白,(比如該項目賺錢新聞滿天飛的時候)前面的人已經做好了高價拋盤、獲利退出的准備,後面入局的人,都是這場游戲的接盤俠。
股市如此,幣圈如此,市面上無數的所謂賺錢項目都是如此。
3. 90後比較出名的作家有誰
90後作家:新古文風代表:張浚寧 張浚寧,姓張,字浚寧,號北城,90後新生代作家,詩人,尤以短篇小詩見長。其文章常以「新古文風」寫之,絕妙婉轉,言簡意賅。與之90後沒落一代相比,更具有新舊時代融合的個性。樂觀派代表:吳子尤 子尤:身高1.8米,1990年4月生於北京,很早就顯示了在文學上的天賦。他4歲聽故事,5歲學相聲,6歲看卓別林電影,8歲開始作文,9歲開始寫詩,曾獲「世紀杯」、「春蕾杯」徵文大獎。著有《誰的青春有我狂》。在2004年3月被查出身患癌症,多次面臨生命危境,用他自己的話形容就是:「一次手術,兩次胸穿,三次骨穿,四次化療,五次轉院,六次病危,七次吐血,八個月頭頂空空,九死一生,十分快活!」2005年9月李敖大陸行時,曾專門將這個時年15歲的孩子安排在訪問日程中。 傷漫派代表:Feilh Feilh:90後生人,筆名:苦瓜。新時代的90後作家、詩人,淡淡安靜的筆風,有著極為吸引讀者的文學天賦。在14歲時以一篇《九零後完全頹廢了嗎》登上作家的寶座。自2009年的《望心庭》以來,才華便被全部挖掘、釋放。其筆風淺淡、犀利、浪漫,常被人以戲稱「文壇佼佼90後」,其寫作風格也被人稱「瓜式」,然其文章的爛漫,思緒的輕巧的飛躍式,詩詞常以蜻蜓點水的寫法,被人公認為其風格為「傷漫文學」,而苦瓜同是「傷漫文學」的創始人。也成為90後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贈故祖》、《傷》、《望心庭》、《隨筆冊》、《暮雨簡》、《詩情瓜意》、《90後,可以讀作其他》、《煙花暮雨橋座》等大量作品深受廣大群眾好評。 悲傷派代表:李軍洋 程文德 李軍洋:生於重慶黔江,著名少年作家,暗流主義先鋒詩人,著有長篇小說《一路向北》等四部。先後在《課堂內外》《知心姐姐》等雜志發表文章上百篇。創辦了暗流書生文化,出任執行總監。從事過記者,編輯,編劇和小電影導演。
被《華西都市報》《重慶時報》《華商報》《遼沈晚報》《楚天金報》《經濟晚報》《烏魯木齊晚報》《恩施晚報》《武陵都市報》《新安晚報》《張家界日報》《山西商報》、《文學報》、《勞動報》、《金華日報》、《小龍人報》、《追夢》《少年先鋒報》等報刊大篇幅轉載或者報道。與吳子尤、張悉妮稱為90後文化傳媒三巨頭。隨著吳子尤的離開,李軍洋逐漸與十二歲陝西女孩成為媒體焦點。2007年9月成為《新周刊》公論人物之一。 程文德:身高1.68米,1991年4月12日出生,四川巴中市巴州區人,別名:程立,網名:蕪茗書忿,他5歲就下地勞動,7歲能習《中庸》,8歲背《大學》,9歲背唐宋詩詞,12歲開始寫作,他身體單薄,曾幾次面臨生命危險,動過大型手術三次,他喜歡文學、歷史、政治、軍事及文科,主要研究「國學」與「理學」,他學歷不高,僅僅中專畢業,並獲得數控中級職稱,90後古詩寫作的代表人物,曾經在學校主持廣播與校刊工作,並在市級演講會上榮獲一等獎,先後在《巴中日報》、《巴州文學》、《巴中廣播電視報》、《大河文摘》、《小幽默》、《巴山文學》、《中學生》等發表過多篇作品,程文德習作的大部分作品都帶有憂郁、傷心的特點,屬於典型的悲傷派。諷刺派代表:李雲鵬 李雲鵬:化名程穆。男,當代90後少年寫手、詩人。90後諷刺文學寫手新人,90後文學思想派新人。提出了「閉門造車」式的寡文流文化。引導了寡文流寫手思潮。在散文方面創造了新韻文題材,讀起來琅琅上口,十分李雲鵬押韻。在小說方面創造了虛夢類文學,更有利於寫出諷刺中心。吉林省青少年作家協會會員,沐暄文學聯盟盟主兼首席執行官(CEO)。曾任星誠工作室、去看書兼職網路編輯。字如鯤,號星幻異士,又號闌星子,筆名簫闌玉碎,網名煞夜侍月者。1993年12月1日生。80後人氣女作家衛風三徒弟。初中就讀於長春市第五十三中學,曾在初中私自創建沐暄文學社,自己則為文學社社長,比較喜歡陽光的90 後。現在長春市第六中學(暨長春市田家炳中學)就讀高中。雖在網路上文學水平有一定休養和內涵,但在現實生活中作文卻往往為全班倒數,或許是文風不正。代表作《大公道》(《其實老天不公平》)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叛逆派代表:許豪傑 許豪傑:16歲,就讀於上海市通河中學,因為在搜狐寫博,博客內容涉及部分學校真實生活並加入自我看法若干,後被學校領導察覺,將其「定罪」為思想有問題的「壞」學生,使他孤立,屢次對其進行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引起媒體關注。其作品在《課堂內外》等大型文學刊物公開發表,現高中畢業,讀大學,其叛逆的文學風格成為許多媒體討論的焦點。 深邃派代表:後博寒 姓名:後博寒,性別:男,生日:1990年2月12日,稱號:深邃王子 九零後深邃文學第一人 九零後領軍人物,風格:高貴 華麗 深沉 哲思 深邃,愛好:寫作 鋼琴 音樂 哲學,顏色:黑色 藍色 白色,性格:冷漠與熱情的雙重性格,星座:水瓶座,職業:學生 作者
九零後文學深邃王子後博寒誕生於搜狐,因其長篇作品《寂寞鋼琴》在網路上的連載發布,閱讀次數逾越百萬,並在持續增長中。先成為校園第一網站「chinaren.com」唯一一位排名前十的90後作家(目前第四)。其2009新作《寂寞鋼琴》《蔓延》《藍城》即將全面出版。他也是搜狐90後的代表人物,業內人士稱其有望成為90後新一代全能偶像,其獨一無二的姓氏和名字也為其增添許多光彩。 堅強派代表:張悉妮 張悉妮:女,1990年生,中國90後作家掌門人。主要著作:「假如我是海倫」、「童言無忌三國志」。陽光文字,青春逼人,曾多次獲得文學大獎,春天文學獎,五個一工程新人新作獎,中國文化十大新人獎等。張悉妮(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深圳市作家協會會員,目前已在各類報刊發表文學作品200多篇,已出版小說《童言無忌三國志》、自傳體小說《假如我是海倫》;即將出版的書有:《我與小王子》、《童言無忌喋血情仇》、《童言無忌泡泡狗》等)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炒作派代表:青春弘治 楊七詩 青春弘志已經寫了三部長篇小說了,在好多人看來他一直都是一位保持低調的文學創作者,卻然不知在前兩日因為他的一篇狂文《韓寒,我們並肩作戰吧》而享譽新浪博客,在博客首頁文化排名榜連續保持了排名榜第二的成績,因此也遭到了眾多韓迷和一些嫉妒者的叫罵,因為他的文章確實文筆過於犀利,將韓迷稱為「狗狗」,在後來的博客中聲明將不再和韓寒言和,因為韓迷太垃圾,韓迷強勢攻擊,青春迷也在這場熱鬧非凡的博客戰罵中參與了維護青春的責任,也證實了少年作家青春弘志的實力!有人分析稱:「少年作家青春弘志此次寫博客招風引蝶很有可能是為自己的即將出版的新書《浪漫七月花》炒作。」但作者卻認為自己很無辜,自己想要在博客對自己的迷們說的幾句話無辜被推薦到首頁而且還排行榜第二,最主要的是無辜遭人叫罵,認為自己很是無辜冤枉(以上一段為青春弘治自己炒作在網上流傳的語段)
楊七詩,代表作《我們的,他們的愛》,此書許多明星作序和推薦,引來眾多非議,更是鬧得與國際巨星龜梨和也誹聞不斷,嚴格的說,他算不上90後作家,但他的才氣和最早進入演藝圈,也多少為90後添了些氣氛。 幻想派代表:陽陽 陽陽,代表作長篇小說《時光魔琴》,因此小說獲得120萬元的稿費而奠定了他在90後不可動搖的地位。中國作家能憑借一本書獲得百萬元的稿費屈指可數,而後生可畏,連一個10歲的小子也趕上了。有人說他是文學幻想的天才,而他的作品也正說明他在幻想文學領域的天賦,陽陽的作品如此高的稿費,也屬於事實。 流浪派代表:竇蔻 竇蔻:出生於1994年10月20日,七個月時,因家境貧寒,隨父母走南闖北四處漂泊。1歲,從「橫豎撇捺點彎勾」開始,認識了幾百個字。2歲,從父母以童話、笑話和漫畫等形式,讓他學習字、畫畫兒。3歲,學會查字典等工具書,自己可以翻閱各類少兒書報雜志。4歲,回到家鄉,開始學習小學課本。4歲半,開始寫日記,發表第一幅畫作。5歲,發表第一篇童話、第一首兒童詩和16幅畫作,此後陸續發表童話二十多篇。6歲,創作《竇蔻流浪記》,引起國內外媒體和社會的關注。6歲半,進入一家私立學校住讀,一入校就直接跳到五年級。出版《竇蔻流浪記》。7歲半,轉學,就讀於江蘇丹徒三山中心小學六年級。《竇蔻流浪記》在台灣冠以《我給老鼠換個胃》出版。8歲,嘗試用中文和英文兩種語言寫日記。8歲半,出版《竇蔻的年華》。迄今已有一百多家媒體報道過,英國記者稱他是「全世界最小的作家」。 浪漫派代表:許仕龍 許仕龍:號朗朗的清風,雅稱白龍,昵稱清風。浪漫主義詩人、90後新秀作者、優秀朗誦者、演講者、攝影師、優秀網路寫手、80後90後聯合發展促進會主席、炎黃文化促進會會員、中國當代優秀網路詩歌集薈《夢里尋詩牽網路》最年輕入選作者。創作有詩歌作品300餘首,攝影作品4000餘張。 詩歌派代表:高璨 張牧笛 高璨,代表作《陽光的腳步很輕》。陝西作家協會會員,受到陳忠實等一大批老作家的贊許,其詩歌的天賦也得以表現,十一歲就能上《星星》詩刊表現自己,是難得的天才。作者也排入九零後作家榜第十位。
張牧笛:女,滿族,16歲,天津二中高一學生。12歲開始寫作。已發表散文、詩歌、小說等作品50多萬字,在全國性的徵文賽事中獲特等獎、一等獎四十餘次。2005年,獲全國十佳中學生小作家和全國十佳文學少年稱號。詩集《看不見的風在吹》,散文集《像南瓜,默默成長》,長篇小說《走走停停》於2008年1月由中少總社出版發行。
易東坡太白:男,原名 王洪興,1992年3月9日生。現就讀於大連開發區第一高級中學。其詩穿梭古今,滔滔不絕有李白之勢,語言風格效仿白居易力求直白易懂,其人恰如蘇軾,不以物喜不已己悲。作品主要挖掘國民的本性,被譽為當代的魯迅。目前正在申請大連市作家協會會員。代表作品有::《夢游千古世人歌》《悲傷戀歌--聞卿欲別有感》《牛年元日感懷》《雪中感念四川八萬友》《震後餘思》《隨感雜思》《月夜雜感》《對月感懷》《中秋夢》等
4. 90後孫宇晨,網上撒錢百萬當圓夢大師,是營銷高手還是洗白自己
並且他所選擇賺錢的對象都是有影響力,並且能在各個領域說得上話的人,其中只有一個粉絲只有500人的一個小主播,而其他人都是行業里的大人物,所以即使我們很多人都能明白他這一次是為了炒作自己而塑造的形象,但不得不說他的手段很高級,能讓大家不由自主的保持對他的長時間關注。
孫宇晨靠自己的努力建起的高樓我們沒有資格去否定他,無論他手持的虛擬幣受到了多少企業大佬的爭議,他能走到現在就是他的能力突出。
但是對於他後來的一系列的營銷手段有著過於誇張的嫌疑,無論是撒錢百萬充當圓夢大使也好,稱病推遲與股神的午餐也罷都有些過於營銷了,所以會引起社會上部分人的反感和爭議。
5. 陀螺世界能提現不
一、陀螺世界的游戲規則
最近一款名為陀螺世界的游戲在朋友圈裡風靡起來,口號是養恐龍,做任務,賺分紅,號稱只能賺錢不用充錢。
很多網賺圈的羊毛黨和想在互聯網上賺錢的小白聞訊趕來,甚至不少圈子大佬站台力推。
游戲其實很簡單,就是一款養成合成類的游戲,類似之前在微信里火過一段時間的小程序H5游戲,如全民養鯤、全民賽車。
煥言也玩過一段時間,基本是無腦操作。
初級的魚在轉盤上不停轉圈積累金幣,中間你不需要任何操作,只需要等待金幣積累到一定數量,再用金幣去買相同的魚,然後把兩條魚合成一條更高等級的魚,一步步升級成一條鯤。
這跟養龍游戲宣稱的「每天有空玩30分鍾,不影響你做其他事情」如出一轍:
各種等級的恐龍隨時間每秒產出相應的金幣,然後用所得金幣去合成更高級的龍。兩只1級恐龍合成一隻2級恐龍,兩只2級恐龍合成一隻3級恐龍,以此類推。
只不過這款游戲增加了賺錢的要素,於是有了「今天你養龍,明天龍養你」的口號。
也就是最終合成到38級,會按概率生成一些特殊的恐龍,如紅包龍、算力龍、情侶龍,可以獲得對應的金錢獎勵。
不過,按照游戲規則,收益最高的是分紅龍,可以平分每天全網廣告收入的20%,通過38級合成的福、祿、壽、喜、財五龍合成。官方號稱全網最多將只有10萬只分紅龍,稀缺性和躺賺模式無疑就是分紅龍的價值所在,所以基本你看到的市面上關於該游戲的攻略,都在教你如何更快合成分紅龍。
五、虛擬貨幣的真相
其實所有的虛擬貨幣項目玩的都是一個東西,這個東西叫做:共識。
幣圈資深韭菜專家李笑來說過:「傻逼的共識也是共識。」
共識是什麼?
就是一件事物在人群中的受眾面,如果我換一個詞,你可能更好理解——
ip
現在是一個ip的時代,過去公司賣貨講究打造公司品牌,現在個人生存講究打造個人ip,其實都是提高自己在目標受眾中的知名度。
一家公司越多人知道,這家公司的銷售市場越大,一個人越多人知道,這個人的事業版圖越開闊。
大到公司戰略、明星效應,小到街坊鄰居八卦、口碑人脈,莫不是如此。
「ip」這個東西虛無縹緲,但是實打實的真金白銀。
隨便舉幾個新聞:
1.2017年時,造訪韓國的遊客中每13人中就有一人是沖著K-POP男團「防彈少年團」去的。每年他們對韓國經濟帶來的影響相當於26個中型公司;
2.《權力的游戲》為北愛爾蘭帶來了價值3億美元的生意。在這里拍攝這部熱門大劇不僅招來了更多的遊客,同時也為當地許多企業(從經紀公司到動物標本製作者)帶來了商機;
3.在第一部《汽車總動員》上映後的第一個5年裡,該系列電影創造出了80億美元的商品。在那期間,總共賣出了超過2億輛玩具車;
4.Build-A-Bear工作室在2019年第一季度的銷量暴增,銷售額從120萬美元激增到了8440萬美元。 Build-A-Bear的CEO解釋說這要感謝《婦聯4》中的一句台詞,當時 Tony Stark對火箭浣熊說:「我還以為你是個Build-A-Bear的玩具呢。
再說說我們身邊的例子:
很多公司上市前,積極做一些提高知名度的公關活動,帶來的是股價的暴漲;
黃金沒有多大的日用和工業價值,本質上就是一種礦物質,但只要在群眾心裡有財富的ip價值,黃金就永遠有人買。鑽石同理;
古董、名人字畫、明星簽名的價格,都是ip價值的體現。梵高一幅畫賣3億元,你真以為是這張紙這么值錢么?
前段時間的幣圈大佬孫宇晨的新聞,再聯系他之前上的各種頭條,和巴菲特的天價午餐、跟王小川的隔空對罵……你以為人家傻么,越多人看戲,他的ip知名度越高,這個可都體現在他發行的波場幣的價格漲幅上。
你把別人當談資笑話,別人把你當賺錢籌碼。
所有區塊鏈的包裝,不管是養貓養狗養豬還是養王八,核心只有一點:打造這個虛擬物的共識,用各種營銷手段炒高它的ip價值。
唯有達成這一個前提,才有之後的高價拋盤。
等到莊家離場,沒有後續的營銷跟進,ip的價值就煙消雲散,只剩散戶手裡的代幣一天天貶值。韭菜就是這么割下來的。
17世紀荷蘭炒鬱金香,80年代中國炒君子蘭,以及近期的「80後炒股,90後炒幣,00後炒鞋」,無不是一場場ip經濟下的資本游戲。
所以回到上一個問題,為什麼陀螺幣還沒開放交易?
因為陀螺幣的共識價值還沒打造起來啊!
陀螺世界的高明之處正在於此,同行們在殺雞取卵,他們先把雞養大。
這場韭菜盤還處於培養共識、積蓄能量的階段,而沖著分紅龍跟風入場的羊毛黨們,你們就是正在被養熟中的小雞崽。
百年大計,不急於一時。
六、這場養龍游戲中,真正賺錢的玩法
既然養龍黨並不是這場游戲賺錢的主角,那這類區塊鏈項目真正賺錢的玩法是什麼?
1.賣鏟子
當所有人都沖過來挖金礦,又累還不見得能挖到,
而你選擇賣挖礦的鏟子給他們,是一個更好的商業模式。
淘寶開店的風口賣各類淘寶課程、輔助開店軟體和店鋪代運營;網路搜索時代賣seo教程、站長工具和做企業關鍵詞排名;微商火爆時賣朋友圈賣貨方法、微商輔助工具和做微商流量生意……再聯想到現在好多互聯網大佬在搞的抖音培訓課程,懂的人自然懂。
當眾人都在苦苦搬磚做項目,你跳出項目,賺想靠這個項目賺錢的人的錢,就是一片更開闊的天地。
所以對於真想在這個游戲中賺錢的人,我勸你放下薅羊毛的想法。
把它當作別人幫你開發的一個項目,你去賣它。
賣什麼?
賣攻略,賣軟體,賣內部社群,賣收費徒弟……
2.囤積算力和陀螺幣,等待交易開放時
我上節說過,這個游戲真正重要的不是分紅龍,陀螺幣才是官方重點打造的共識產品。
等陀螺幣的共識打造起來,就是官方放開交易的時候。
所以,這個游戲的玩家分成了兩撥人,也代表了在這個社會中的兩種人。
一撥人只看到官方宣傳的東西,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他們只能看到短期收益,每天幾塊錢的紅包,可以開心一天,這撥人占人群的90%。
另一撥人分析出表象背後的東西,做長遠獲利的事。他們積攢算力,產出陀螺幣,獲利的是未來陀螺幣的收益,這撥人占人群的10%。
很多人沒有先見之明,看不清游戲的規則,為了眼前的一點蠅頭小利放棄長線收益。
就好比有人用一天時間把母雞賣了,賺了100元,開心死了,卻不知道這只母雞可以在100天內每天下蛋,給你創造1000元。這個道理,可以放在很多賺錢項目上。
這個社會有各種各樣的「游戲」,10%的人玩「游戲」,90%的人被「游戲」玩。
當然,囤積陀螺幣的受益很大,風險也很大。
一個是官方能不能把這個共識打造起來,這個有巨大的不確定性;一個是當交易開放時,你能不能摒棄貪婪,及時出貨。
所有打造共識的項目,最賺錢的都是最開始的那一撥人。
等這波共識傳遞到後面的小白,(比如該項目賺錢新聞滿天飛的時候)前面的人已經做好了高價拋盤、獲利退出的准備,後面入局的人,都是這場游戲的接盤俠。
股市如此,幣圈如此,市面上無數的所謂賺錢項目都是如此。
6. 陀螺世界有玩過嗎是真的嗎
一、陀螺世界的游戲規則
最近一款名為陀螺世界的游戲在朋友圈裡風靡起來,口號是養恐龍,做任務,賺分紅,號稱只能賺錢不用充錢。
很多網賺圈的羊毛黨和想在互聯網上賺錢的小白聞訊趕來,甚至不少圈子大佬站台力推。
游戲其實很簡單,就是一款養成合成類的游戲,類似之前在微信里火過一段時間的小程序H5游戲,如全民養鯤、全民賽車。
煥言也玩過一段時間,基本是無腦操作。
初級的魚在轉盤上不停轉圈積累金幣,中間你不需要任何操作,只需要等待金幣積累到一定數量,再用金幣去買相同的魚,然後把兩條魚合成一條更高等級的魚,一步步升級成一條鯤。
這跟養龍游戲宣稱的「每天有空玩30分鍾,不影響你做其他事情」如出一轍:
各種等級的恐龍隨時間每秒產出相應的金幣,然後用所得金幣去合成更高級的龍。兩只1級恐龍合成一隻2級恐龍,兩只2級恐龍合成一隻3級恐龍,以此類推。
只不過這款游戲增加了賺錢的要素,於是有了「今天你養龍,明天龍養你」的口號。
也就是最終合成到38級,會按概率生成一些特殊的恐龍,如紅包龍、算力龍、情侶龍,可以獲得對應的金錢獎勵。
不過,按照游戲規則,收益最高的是分紅龍,可以平分每天全網廣告收入的20%,通過38級合成的福、祿、壽、喜、財五龍合成。官方號稱全網最多將只有10萬只分紅龍,稀缺性和躺賺模式無疑就是分紅龍的價值所在,所以基本你看到的市面上關於該游戲的攻略,都在教你如何更快合成分紅龍。
五、虛擬貨幣的真相
其實所有的虛擬貨幣項目玩的都是一個東西,這個東西叫做:共識。
幣圈資深韭菜專家李笑來說過:「傻逼的共識也是共識。」
共識是什麼?
就是一件事物在人群中的受眾面,如果我換一個詞,你可能更好理解——
ip
現在是一個ip的時代,過去公司賣貨講究打造公司品牌,現在個人生存講究打造個人ip,其實都是提高自己在目標受眾中的知名度。
一家公司越多人知道,這家公司的銷售市場越大,一個人越多人知道,這個人的事業版圖越開闊。
大到公司戰略、明星效應,小到街坊鄰居八卦、口碑人脈,莫不是如此。
「ip」這個東西虛無縹緲,但是實打實的真金白銀。
隨便舉幾個新聞:
1.2017年時,造訪韓國的遊客中每13人中就有一人是沖著K-POP男團「防彈少年團」去的。每年他們對韓國經濟帶來的影響相當於26個中型公司;
2.《權力的游戲》為北愛爾蘭帶來了價值3億美元的生意。在這里拍攝這部熱門大劇不僅招來了更多的遊客,同時也為當地許多企業(從經紀公司到動物標本製作者)帶來了商機;
3.在第一部《汽車總動員》上映後的第一個5年裡,該系列電影創造出了80億美元的商品。在那期間,總共賣出了超過2億輛玩具車;
4.Build-A-Bear工作室在2019年第一季度的銷量暴增,銷售額從120萬美元激增到了8440萬美元。 Build-A-Bear的CEO解釋說這要感謝《婦聯4》中的一句台詞,當時 Tony Stark對火箭浣熊說:「我還以為你是個Build-A-Bear的玩具呢。
再說說我們身邊的例子:
很多公司上市前,積極做一些提高知名度的公關活動,帶來的是股價的暴漲;
黃金沒有多大的日用和工業價值,本質上就是一種礦物質,但只要在群眾心裡有財富的ip價值,黃金就永遠有人買。鑽石同理;
古董、名人字畫、明星簽名的價格,都是ip價值的體現。梵高一幅畫賣3億元,你真以為是這張紙這么值錢么?
前段時間的幣圈大佬孫宇晨的新聞,再聯系他之前上的各種頭條,和巴菲特的天價午餐、跟王小川的隔空對罵……你以為人家傻么,越多人看戲,他的ip知名度越高,這個可都體現在他發行的波場幣的價格漲幅上。
你把別人當談資笑話,別人把你當賺錢籌碼。
所有區塊鏈的包裝,不管是養貓養狗養豬還是養王八,核心只有一點:打造這個虛擬物的共識,用各種營銷手段炒高它的ip價值。
唯有達成這一個前提,才有之後的高價拋盤。
等到莊家離場,沒有後續的營銷跟進,ip的價值就煙消雲散,只剩散戶手裡的代幣一天天貶值。韭菜就是這么割下來的。
17世紀荷蘭炒鬱金香,80年代中國炒君子蘭,以及近期的「80後炒股,90後炒幣,00後炒鞋」,無不是一場場ip經濟下的資本游戲。
所以回到上一個問題,為什麼陀螺幣還沒開放交易?
因為陀螺幣的共識價值還沒打造起來啊!
陀螺世界的高明之處正在於此,同行們在殺雞取卵,他們先把雞養大。
這場韭菜盤還處於培養共識、積蓄能量的階段,而沖著分紅龍跟風入場的羊毛黨們,你們就是正在被養熟中的小雞崽。
百年大計,不急於一時。
六、這場養龍游戲中,真正賺錢的玩法
既然養龍黨並不是這場游戲賺錢的主角,那這類區塊鏈項目真正賺錢的玩法是什麼?
1.賣鏟子
當所有人都沖過來挖金礦,又累還不見得能挖到,
而你選擇賣挖礦的鏟子給他們,是一個更好的商業模式。
淘寶開店的風口賣各類淘寶課程、輔助開店軟體和店鋪代運營;網路搜索時代賣seo教程、站長工具和做企業關鍵詞排名;微商火爆時賣朋友圈賣貨方法、微商輔助工具和做微商流量生意……再聯想到現在好多互聯網大佬在搞的抖音培訓課程,懂的人自然懂。
當眾人都在苦苦搬磚做項目,你跳出項目,賺想靠這個項目賺錢的人的錢,就是一片更開闊的天地。
所以對於真想在這個游戲中賺錢的人,我勸你放下薅羊毛的想法。
把它當作別人幫你開發的一個項目,你去賣它。
賣什麼?
賣攻略,賣軟體,賣內部社群,賣收費徒弟……
2.囤積算力和陀螺幣,等待交易開放時
我上節說過,這個游戲真正重要的不是分紅龍,陀螺幣才是官方重點打造的共識產品。
等陀螺幣的共識打造起來,就是官方放開交易的時候。
所以,這個游戲的玩家分成了兩撥人,也代表了在這個社會中的兩種人。
一撥人只看到官方宣傳的東西,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他們只能看到短期收益,每天幾塊錢的紅包,可以開心一天,這撥人占人群的90%。
另一撥人分析出表象背後的東西,做長遠獲利的事。他們積攢算力,產出陀螺幣,獲利的是未來陀螺幣的收益,這撥人占人群的10%。
很多人沒有先見之明,看不清游戲的規則,為了眼前的一點蠅頭小利放棄長線收益。
就好比有人用一天時間把母雞賣了,賺了100元,開心死了,卻不知道這只母雞可以在100天內每天下蛋,給你創造1000元。這個道理,可以放在很多賺錢項目上。
這個社會有各種各樣的「游戲」,10%的人玩「游戲」,90%的人被「游戲」玩。
當然,囤積陀螺幣的受益很大,風險也很大。
一個是官方能不能把這個共識打造起來,這個有巨大的不確定性;一個是當交易開放時,你能不能摒棄貪婪,及時出貨。
所有打造共識的項目,最賺錢的都是最開始的那一撥人。
等這波共識傳遞到後面的小白,(比如該項目賺錢新聞滿天飛的時候)前面的人已經做好了高價拋盤、獲利退出的准備,後面入局的人,都是這場游戲的接盤俠。
股市如此,幣圈如此,市面上無數的所謂賺錢項目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