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排行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發布時間:2021-07-18 21:44:02

① 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怎麼樣

我感覺想得太多了,離事情的真相也就越接近,可是這樣的真相是殘酷無情的,讓人絕望至極,通過這樣一個故事把人性的惡寫得淋漓盡致於是一直在腦海里琢磨這句話,後來想到了李安的這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所以當我看到「世界是隱喻」這個觀點的時候莫名覺得很有意思。村上在小說中不止一次提到過榮格,他說他不太敢看他寫的東西,因為覺得他們的思想太過相似。在沒有接觸到mbti人格測試之前,我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個十分矛盾的人,很多時候我連我自己都搞不懂,接觸到這個東西後,我才明白自己身上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地方,我並不是一個人。我很依賴於自己的直覺,也可以在人群中辨認出自己的同類。可能是因為infp,infj的人比較少吧,從我出生到現在,我在現實生活中好像只遇到過一個和我比較像的人,我們都是很不成熟的理想主義者。

② 為什麼說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部什麼類型的片子,依據是什麼

一、老虎象徵著內心、本能、原始沖動。

「我心裡有猛虎,在細嗅著薔薇,審視我的心靈吧,親愛的朋友,你應戰栗,因為那裡才是你本來的面目。」——西格夫里8226;薩松

他父親告訴他「老虎眼中只有你的倒影」,老虎映射的是π的「獸心」,沒有同情和憐憫。Pi和老虎敵對的過程就是理性和本能掙扎的過程。

二、其他動物的象徵:
1、π這個名字——無法窮盡的內在世界;

2、鬢狗——道德敗壞的廚子;斑馬——跳上船摔斷腿,同是素食主義的水手;母猩猩,叢林中的智者——失去了大兒子,π的母親;

3、險些弄翻了船的鯨——是不可抗力,是時間,消耗了π救生船上的物資和π的意志;

4、水中倒影里魚群組成的母親的形象——母親被殺後推入大海,被鯊魚和魚群吞噬,於是吃了母親的魚群是母親的影子;

5、食人島——吃與被吃,殘酷的現實;

6、暴風雨——苦難的洗禮。

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簡介: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根據揚·馬特爾於2001年發表的同名小說而改編的一部3D電影,由李安執導,蘇拉·沙瑪、拉菲·斯波、伊爾凡·可汗、阿迪爾等主演。該片於2012年11月22日在中國內地上映。影片講述的是少年派遇到一次海難,家人全部喪生,他與一隻孟加拉虎在救生小船上漂流了227天,人與虎建立起一種奇特的關系,並最終共同戰勝困境獲得重生。2013年,該片在第85屆奧斯卡獎頒獎禮上獲得了包括最佳導演、最佳視覺效果在內的四項獎項。

③ 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怎麼樣,看過的指點一下。謝謝~

故事由一個記者,想要找尋一個好的故事展開。主人公開始對記者講述自己的故事。因為時局動盪,主角和家人帶著動物們上了船,遠洋跋涉,離開故土。最後風暴來襲,只有主人公派(π)和幾只動物存活在了救生艇上。而奇幻漂流講的就是派和老虎的旅程。畫面真的很美好,非常好看,而且許多場景極其宏大逼真,讓人震撼,其中也有幾處情節比較驚險,看電影的時候,許多人被驚到了。而電影的結局非常非常耐人尋味。保險公司的人不願意相信這個故事,覺得太不可思議了。於是少年派又說了另外一個殘酷的版本。沒有老虎,只有人。四個人上了船。甚至出現了分食人類的情節…… ——你願意相信哪一個故事呢? 裡面最讓我感觸的有三段:1.人生就是不斷地放下,然而痛心的是,我還沒來得及與你們好好告別。2.派和老虎上了岸後,派說:「我一直以為它會回頭看我一眼跟我告別。」而即將走入叢林時,老虎頓住了,觀眾的想法都和派一樣,「回頭吧」「老虎一定會回頭的,畢竟他們經歷了這樣長久相伴的旅程啊。」但老虎卻一直沒有回頭。這是不是一種隱喻呢?在擁有的時候,總覺得不會失去,或者人總是奢望,會失而復得,但事實上就是——失去的,就再也回不來了。如果當初能好好道別,該多好。3.和老虎的旅程是這樣的驚險卻有趣;而另外一個版本卻如此殘酷現實。你願意相信哪一個故事呢?如果你相信了,那麼這個故事就是你的了。4.如果實際上,香蕉真的不能漂浮,世上也不可能有這么一座食人島,那麼這一切,都是派自己編造的一個幻境。那麼,你是願意繼續相信幻境的美好,還是相信殘酷的真相呢?沒有人能知道,這2個故事到底哪個才是真實的,就看你的心裡如何去想…… 推薦,非常好看哦。

④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原著和電影有哪些不同

在李安自傳《十年一覺電影夢》前序中有這樣一句話李安這個人,就像一塊玉,它外表光滑溫潤,但材質堅硬。的確,從最初作品《推手》中柔韌有餘地遊走中西,到《卧虎藏龍》中詩意惆悵地傲行江湖,到《色戒》中大膽遊走於禁忌邊緣,再到如今《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亦真亦幻的海上歷險,李安的電影都有一個貌似溫柔的樣子,但是骨子裡卻鋒利無比。
對於《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部電影,李安說,他不希望大家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只注意到美麗的畫面,奇妙的3D特效和演員的演技,他只希望大家看完後能由衷地發出wow的感嘆。誠然,李安做到了這一點。幾乎每個人看完這一個奇幻又開放的故事,胸中都有感慨無數,卻又不知從何處訴說起。有人感慨人性復雜,說老虎是自然,是少年的獸性,亦或是與神性相對立的丑惡的人性;有人說故事是關於信仰與理性,你可以選擇去相信絢爛的上帝的故事,也可以選擇直面一個殘酷的血淋淋的人類現實;有人有感於那句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的名句,也有人為那句人生最痛心的,就是沒有好好告別感傷落淚。不論每個人的觀影感觸有多不同,無可否認的是,李安成功地把一個如此宏大、符號豐富、寓意深遠的故事,與精美的影像技術融合,做出了一部精彩的、感性的電影。
當然,把這個故事的精彩完全歸功於李安,當然有失公允,因為原著作者兼編劇揚·馬特爾其實貢獻了整個故事的血肉, 李安的影片對於原書的結構情節也並沒有大幅度的修改。在這本拿了2002布克獎的書里,馬特爾作為一個講故事的好手,在情節中埋藏了大量的象徵、哲理與絲絲縷縷的線索,連他自己都原本以為這是無法拍成電影的一本書。但是,電影的奇妙之處就在於此:那些原本抽象的信息、畫面甚至情緒,在一個宛若有魔術手的導演那裡,都能被具化為一幅幅真實的、夢幻的圖景。而且,幸運的是,這個故事交給了李安–李安是一個能賦予它比畫面更多的人。
大海:讓人窒息還是歌頌
李安善用特效,但不會止步於特效。但不得不提的是,這是一部用3D效果,讓海洋的感覺最為立體化的一部影片。閱讀讀書中的描寫時,雖然想像力得以馳騁,但這種在浩瀚海洋中間無力漂泊的感覺,僅僅靠現實經驗所堆砌交錯形成的構想能力,很難至深至切地體會。影片中的大海,讓我回憶起大學時跑去科技館參觀的人與宇宙4D展覽的感覺:當看到地球在一條閃亮的銀河中變成一丟丟大的小鋼珠子,然後又消失不見的瞬間,那無可抗拒的渺小感與未知感,會讓人忽略了眼前的現實煩惱,開始思考一些本源的問題。
Pi所乘的船雖然小,但在船沉那一刻,浪花撲打而來,他隨夜晚黑色的海水起伏波動,這種撲面而來的窒息感,並不比《泰坦尼克》要遜色。一瞬間,觀眾已經被帶入另一個世界,裡面有自然的驚奇與殘忍,也有人的掙扎與堅持。在拍攝大海場景時,李安似乎特別注重讓觀者身臨其境、置身其中的感覺。很多時候,鏡頭被轉向少年身後,讓人感覺似乎自己就在狹小的救生船里,與他一起眼見運貨船無可挽回地被暴風撕扯、沉沒,自己卻隨著海浪在救生船上起伏翻轉,幾近湮沒。時而,鏡頭又被置入深海中,觀眾似乎變成了水中的魚抑或海龜,目睹少年被大海完全吞噬,又拼盡全力游出水面。時而,鏡頭直對少年,讓人真切看到他眼中的絕望與恐慌。一段沉船鏡頭下來,讓人感覺有點暈海,但更有宛如噩夢醒來的感覺。
沉船後的場面調度,雖然元素固定,但是卻被玩出了花樣,絲毫不顯乏味。比如,大海的顏色和心情,幫助電影記錄了時間的推移與人物的心境。夕陽下大海是橙色的,如明鏡般平靜;風暴里,大海是灰色的,似乎憤怒難抑;夜晚的水母群中,大海是瑩藍的,奇妙如魔術,鯨魚一躍而起,晶瑩四濺,那種美感讓人聯想到《阿凡達》潘多拉森林裡的許願樹,也難怪這些似夢似幻的畫面截圖被轉載在各大媒體上,稱本片是第二個《阿凡達》。李安也在海面的設計上下了功夫,修了一個亞洲最大的造浪池,安裝精心設計的消浪板,都是為了做出最真實的海浪效果。
吃肉的廚子和吃素的水手
其實除了畫面,故事結構也進行了微調。在第二個故事被少年三言兩語述說出之後,影片之前的各種唯美的自然之贊歌的畫面也陡然有了厚度是否現實果真如少年描述地如此唯美;又或者,在這大自然的幕布前,一個殘忍血腥,難以直視,卻又合情合理的故事真實地發生了?觀眾這時會自然地回憶起船上餐廳那因素食、肉食而起的短暫爭執。那場戲里,第二個故事的主角都在:因廚子不尊重Pi的爸爸媽媽食素的習慣,聲稱牛羊都是吃草長大,要吃素只能吃牛羊,二者之前起了激烈的沖突。後來,一個食素的佛教水手走過來安慰說,在海上肉湯不算肉,他也吃肉湯。
法國國寶演員傑拉爾·德帕迪約 出演的廚子時間不足兩分鍾,台灣小生王柏傑飾演的信佛教的水手台詞不出兩句,但是他們在影片中的重要性,和實際出演的戲份卻遠不止這些。第二個故事一出世,他們已經在觀眾心目中被對號入座了,一場關於水手,廚子,Pi和Pi媽的血腥殺戮在觀者心中上演,其慘烈程度不亞於直白的畫面。
原書中並沒有上船後的人物介紹,也對於食物的討論這一段。書中,太平洋上的故事是從沉船開始寫起的,而廚子是在漂流的後半段出現的:那時Pi的眼睛因為流膿而瞎了,另一隻救生船上的廚子與他奇跡般地相遇在了海中央。在廚子與Pi討論了將近三頁紙的法國美食之後,他暴露了自己的目的,爬上船要吃了Pi以求生。當然,結局也是一樣:理查德帕克把他幹掉了,消化了他的血肉。
這個原版的故事當然也引人入勝,但是李安的設計卻更勝一籌,尤其是作為電影的敘事。首先,故事的脈絡和人物關系在故事展開之前就已經捋順了:人的故事和動物的故事也不再混雜在一起。在動物的故事開始的時候,之前所講人的故事也可以繼續亦真亦假,虛實難辨地進行下去。李安在影片特輯中也介紹說,當時選法國廚子的演員,就是想要找一個能讓大家一眼就記住,並且印象深刻的。自然,在這方面演技派傑拉爾·德帕迪約當仁不讓。其次,船上所演繹的矛盾,並非單單一個食素的印度家庭和一個脾氣暴躁不懂尊重的法國廚子的矛盾。其實這是一個十分精巧的預言故事,被匠心獨具地安插在了海上風暴來臨,漂流開始之前。吃素的家庭,吃葷的廚子,尤其是在海上被迫吃葷的水手,似乎都對情節有預示性。假如依廚子的邏輯,吃食草的牛羊也就等同於食素,那麼吃掉食葷的人類也不過還是食葷而已,同類相殘在他眼中也就不值得大驚小怪;假如一個有信仰的佛教主義者,如水手,會在大海的環境下迫不得已將肉湯視為素菜,那麼在生死關頭,食素的Pi也能吃肉、甚至人肉以求維系生命這一事件也就合理合據。
這種深層次的前後呼應,可謂是一次很成功的改編。
人形的島嶼與少女的舞蹈
書中的Pi並沒有女朋友。李安的Pi有。書中的島嶼沒有具體的樣子。李安的島有。
電影里,Pi在成年之後遇到了少女Anandi, 由於為之所深深吸引,他在街上一路尾隨,被發現後隨即在她面前學了舞蹈中的一個動作,雙手張開靠攏舉向前方,並詢問這個動作的含義。Anandi告訴他,那代表著盛開在森里深處的蓮花。
在海難後漂流時,Pi遇到了一個熱帶島嶼,在這里的叢林深處,Pi也找到了蓮花,只不過剝開一層層的花瓣,裡麵包著人的牙齒。這給Pi帶來了危險的訊號,讓他確認這是一座食人的島嶼。此處,有一個非常有趣的訊號,那就是島嶼的形狀被李安有意設計成了一個平躺的少女的樣子。最後,Pi在離開時,他把Anandi留給他的信物系在了樹枝上,似在表達留戀感激,也有物歸原主的意味。
在揚·馬特爾的書中,除了Pi的媽媽,其實並無其他重要女性角色的存在,顯然李安認為這樣的一個不以母性形象出現的少女角色十分必要。除去商業上面的考慮,李安所設計的並不只是一個充滿著青春荷爾蒙的噱頭。在一個本就充滿了模稜兩可的象徵的故事裡,他大膽地安插了這樣一個短暫的愛情故事,

⑤ 怎樣評價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Life of Pi (2012),由李安導演,揚·馬特爾、大衛·麥基編劇,蘇拉·沙瑪、伊爾凡·可汗、拉菲·斯波、阿迪勒·海珊等人主演,是一部奇幻冒險電影。

李安自己也說,拍這電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他自己辛苦努力四年終究做到了。第一次如此感受到3D是一部電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及變換的畫幅比例、層層交替的剪輯,一切都是為了故事本身。故事從冒險到有些奇幻,PI其實沒有很多內心表達的鏡頭,但我可以感受到它。

⑥ 電 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講得是個什麼樣的故事

是一個叫派的少年和一隻老虎漂流

⑦ 如何評價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這部電影在上映以後收獲的好評如潮,尤其是電影中精緻唯美的畫面真的是讓人震撼,特效和配置稱得上是好萊塢級別的了,但是僅憑這些拿到小金人是不夠的,所以更重要的是這部電影反映了一種關乎心靈信仰的哲學思想。

最後的兩個調查人員,他們自然也不願意相信這個讓人脊背發涼的現實,相比於人吃人的血腥,他們更樂意接受那個荒謬的不堪一擊的奇幻冒險,於是他們推翻了之前的質疑,然後逃離。這或許是人類共有的自我保護的本能,我們都知道殘忍的描述更真實,但我們必須相信美好的幻想。

⑧ 如何評價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信仰救贖了誰的心
文/夢里詩書

若問我最好的一部電影是什麼?我會毫不遲疑的告訴你是《少年派的奇幻流漂》,充滿奇幻又富有哲理的劇情,3D效果下自然的絕美真實展現,毫不誇張的說這部電影在3D特效上完勝《阿凡達》,為什麼?因為《阿凡達》的特效在美,也都是人類自已製作的,而《少年派的奇幻流漂》讓人們看到的是大自然最質朴最真實也是最震撼人內心的美!本來想寫關於這部電影的3D所展現的自然之美,但鑒於這部電影同樣精彩的劇情,還是決定寫下這篇——信仰救贖了誰的心。

如果沒有結尾第二個故事的出現, 少年派只能算是一部充滿冒險和具有一定哲理性的冒險片,而我認為李安也不會接拍這樣一部電影,更適合由詹姆斯·卡梅隆來執導,因為在一定程度上李安以同具有深度,展現人性的電影劃上了等號,但最後的這個故事的出現使得這部電影達到了另一個值得探討的深度, 《少年派的奇幻流漂》這部電影,我認為是李安對人性中 「信仰」這個題材的解構, 它說出了「信仰」對於一個普通人的意義。
故事一開始其實就已經表明了這是一部具有 敘述性詭計表達方式的電影,只是包括我在內的絕大數觀眾沒有注意到而已,當知道了結尾,在看第二遍的時候才會有所發現,作為敘詭這一創作手法的創始人阿加莎·克里斯蒂,在其《東方快車謀殺案》中開始使用, 從而達到角色直接面對讀者的效果。 可以說 《少年派的奇幻流漂》運用的是相當成功的!影片一開始當主人公看似玩笑似的對所有的宗教的信仰,就為故事的第二個主線埋下了伏筆,影片把所有 筆墨放在了第一個故事上,與其後的第二個故事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但是影片的重點是,為什麼派要編出這個故事?當我們回答了這個問題,我們才能完成對這部作品的理解。在此也暫放不談,在第二個故事中 廚子、媽媽、水手,派,4人逃到小船上。廚子帶領大家做了木筏。水手腿斷了,廚子說要給他做截肢,結果水手死了。補給不夠,廚子開始吃水手的屍體。媽媽受不了了,與廚子爭執,媽媽讓派逃到木筏,廚子把媽媽殺子。派發怒,回來殺了廚子。一個人漂流直到獲救。 但是,如果現實僅僅是這樣,派就完全沒有必要編出另一個版本的、如此夢幻的故事了。為什麼這么說? 兩個故事之間的隱喻關系還是相當明顯的 猩猩是媽媽,斑馬是水手,鬣狗是廚子,而老虎指的是派自己內心中的憤怒、邪惡和生存慾望,或者說是人展現出本性的"真實「,而故事一中所表現出的就是派自已的」信仰「,派在面對暴風雨時派自已的」信仰「所展現出的震驚,和對上帝的崇拜,甚至內心渴望以死獲得上帝對自已的救贖,而在面對同船的老虎時又展現出了自已人類本性的」真實「,恐懼與極強的求生慾望,但關鍵是當你 知道了這個隱喻之後,你又會怎麼看第一個故事? 換句話說,問題在於,如果把第一個故事和第二個故事對照起來看,第二個故事中,當派殺死廚子的時候,相當於第一個故事中,老虎把鬣狗咬死。這只是第一個故事剛開始的階段。那第一個故事後面的部分呢?作品中花了大篇幅描述的「派與老虎漂流」的部分,在第二個故事中是怎麼樣的呢?

所以當我看這部電影第三邊的時候,我找到了我內心中這樣的一個結局 派殺死了廚子,而小船上那麼多的屍體,不知道怎樣處理。所他把屍體都留在船上,自己躲進了木筏中,。一段時間後,食物沒有了,他只好去捕魚,但成功率很低,偶爾打到魚後,哭著生吃了PS:第一次打破了自已的信仰。木筏危險,他想回到船上,想把屍體扔掉,但是最終沒有做到,還是回到了木筏上。暴風雨來了,他只能躲到船上,暴風雨把木筏吹跑了,食物都沒有了。派感到自己快要死了。終於,生存的慾望戰勝了信仰,他吃了船上的屍體,最終獲救。 所以這樣的一個故事是派自已無法接受的, 所以,派需要編造另一個故事。不是為別人,而是為了自己心靈上的救贖。 第一個故事中,充滿了派與老虎的交流,而這也正是代表了信仰與現實的對話。

所以,當派把這個兩個故事都交給記者的時候,他沒有問記者,你「相信」哪個故事,而是問記者你更喜歡哪個故事? 而敘詭的也真正詭計個人認為也全部隱喻在了這句 「你更喜歡哪個故事? 」之中。在我們生活中你是面對現實,還是追逐信仰? 而做我一個無神論者,我一直選擇的都是現實,不論是基督,伊斯蘭,還是佛教,信仰的不過是人類對虛無縹緲的精神世界的追求,而這部電影我看到的是信仰並不能拯救你我的心,真正救贖自已內心的還是自已的那顆心!

⑨ 如何評價《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部電影

特效上是非常完美的,老虎的做的特別逼真,而且大海和海里的生活都很真實,據說拍攝的時候,特技演員專門到動物園觀察老虎的一些動作。其次,在內容上,給人一種向上的力量。裡面的主人公,在如此的惡劣的環境下都能活下來,給人心裡極大的震撼。更重要的是,這部電影想表達的思想,我們的人生有的時候就像少年派一樣,不慣多麼困難,都要多生活和人生有嚮往。

閱讀全文

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部怎樣的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經典電影尋夢環游記觀後感 瀏覽:905
北極星高分電影全集完整版 瀏覽:967
韓國電影這是電影院的一部分 瀏覽:948
男神合集大電影 瀏覽:104
超女在哪一部電影 瀏覽:29
被綠了是什麼電影 瀏覽:791
威震天電影版圖片 瀏覽:181
盲井電影完整觀看 瀏覽:349
永不放棄電影的觀後感 瀏覽:380
外國一部電影叫什麼空間 瀏覽:87
哈利波特電影英文字幕組 瀏覽:773
泰國愛情電影大集合 瀏覽:278
泰國電影千星傳說免費觀看 瀏覽:517
周潤發2009版電影大全 瀏覽:770
bbc生命電影觀後感 瀏覽:781
2018第一部大尺度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207
小學生ppt電影觀後感 瀏覽:100
電影山路十八灣演員表 瀏覽:523
有一部電影男主是傻的會飆車 瀏覽:672
法國電影春光之島 瀏覽: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