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介绍几部功夫电影片
功夫夫片肯定要看中国的 我推荐几部给你都是我觉得非常不错的
首当其推的是 B13(暴力街区)吕克贝松的 我觉得是我看过最好的动作片~~~
成龙的 "A计划" "醉拳" "红番区"
李小龙 全部都可以弄来看吧 唐山大兄
杀破狼 李连杰主演徐克导演的黄飞鸿系列 经典啊
然后 是< 独臂刀>!经典!
和 徐克 向独臂刀 致敬的< 刀>!
国外的:还有~~昆汀导演的 <杀死比尔>!
日本的:七武士!黑泽明导演
『贰』 有谁知道这部电影的名字
少林三十六房 The 36th Chamber of Shaolin (1978)
导演:刘家良
主演:罗烈 刘家辉 于洋 汪禹
上映:1978年6月1日
类型:剧情片动作片
地区:中国香港
语言:国语
时长:115分钟
剧情介绍:
一个少年在私塾老师的教育下,明白了'国'字的大义。后来他的父亲和亲友都被清朝的鹰犬所杀,于是他投身到少林寺,取名三德,为报仇而刻苦学艺。经过磨练,他成为武艺高强的武僧,便开始游历江湖。民间的疾苦,激发了热血男儿的一腔豪情,他组织起反抗清王朝的队伍。最后,他又回到少林寺,在少林三十五房之后,创立了第三十六房。
是这部戏吗?没有女星A!
『叁』 李小龙的所有电影作品名称
李小龙,武术技击家,武功片电影表演家,截拳道的创始人。
原名:李振藩
英文名:Bruce Lee
乳名:细凤
绰号:马骝,冇天装,阑仔,牛王头,冇时定,点解龙 ,猩猩王等。
藉贯: 中国广东顺德
生于:1940年11月27日 (星期三) 9:15pm
卒于:1973年 7月20日 (享年32岁)
生肖:龙
出生地:美国旧金山(三藩市积臣街医院)
近视:600度
身高:5尺7寸(1.71米)
体重:140磅
胸肌:41.5(扩胸前)44.25(扩胸后)
腹:29.5寸
右前臂:12.25寸 左前臂:11.75寸
右上臂:14.25寸 左上臂:13.75寸
右大腿:22.5寸 左大腿:22.5寸
右小腿:13寸 左小腿:12.88寸
肆业于香港喇沙书院
1961年赴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州立大学攻读哲学及心理学
7岁从影,13岁习武
入门功夫:咏春拳
父亲:父亲:李海泉(李满船)(粤剧名丑)
母亲:何金棠(欧亚混血)
师父:叶问(咏春宗师)
姊姊:亚葛蕾丝、费芙
哥哥:彼得(忠探)
弟弟:罗勃特
太太:莲达.爱美莉(Linda)
儿子:李国豪(拍摄电影中意外丧生)
女儿:李香凝(从影)
李小龙有一兄、一弟、浇?
李小龙安息于美国西雅图湖景墓地,由儿子李国豪陪伴。
所拍电影和电视剧:金门女(1940),富贵浮云(1948),梦里西施(1949),细路祥(1950),凌霄孤雁(1950),人之初(1951),苦海明灯(1953),母泪(1953),父之过(1953),千万人家(1953),危楼春晓(1953),爱(上集)(1955),爱(下集) (1955),孤星血泪(1955),守得云开见月明(1955),孤儿行=苦命女(1955),儿女债(1955),许癫纳福(1955),早知当初我唔嫁(1956),雷雨(1957),甜姐儿(1957),人海孤鸿(1959),唐山大兄(1971),精武门(1972),猛龙过江(1972),龙争虎斗(1973),死亡游戏(1978),盲人追凶,打击恶魔党,可爱的女孩, 布朗蒂,青锋侠等。
作为一个热爱电影的人,我很早就对李小龙这个名字耳熟能详,但惭愧的是,一直都不太清楚这个人的来龙去脉,总觉得一位已经去世三十年的明星,其星光可能只存在于上一代人的记忆里,在我们这一代,亮极有限。这些年走了一些地方,发现李小龙的地位和影响力远远超出我的想象,几乎是有电影的地方就有他的名字,知道中国电影的人就知道他。后来终于买到了他的几部代表作和传记片,一看之下,瞠目结舌。原来他不仅仅是仪表堂堂渊停岳峙,动起来更似奔雷闪电,远不是如今众多功夫明星的花拳绣腿可以比拟;原来他不仅仅是一位功夫片明星,还是一代武学宗师,一生致力于传播和提升中国武术;原来他不仅会演戏,还对电影有着自己的深刻见解和切实投入,后期作品可以真正称为“李小龙作品”;原来他不仅懂电影懂功夫,还懂哲学,会作诗,擅长美术……
李小龙原籍广东顺德,1940年1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藩市,属龙,乳名细凤,英文名Bruce Lee,中文原名李振藩(据说是“振兴三藩”之意),族名源鑫,在五个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二。
据说在李小龙尚在襁褓里的时候,好莱坞电影《金门女》需要一名华人婴儿出镜,抱去了李小龙。如果此事属实,应该算是这位电影巨星的处女作吧。
他的父亲名叫李海泉。
李海泉是一位在广东地区很著名的喜剧演员,粤剧四大名丑之一,经常带着全家到世界各地巡回演出,这也是李小龙降生在美国的原因
李小龙的妈妈何金棠有一半德国血统,容颜俊秀
李小龙三个月大的时候,全家返回香港居住。此后直到十八岁,李小龙一直生活在香港。
年少的李小龙已经非常英俊,加之他的父亲与演艺界的关系,他成了一位比较知名的童星。他出演的第一部香港电影是《富贵浮云》,当时六岁,在拉萨尔书院小学部读书。
李小龙参加电影拍摄多安排在学校的假期,有时也要在课余参加拍摄。为了不耽误他的学业,导演尽可能把他的戏安排在夜间进行。李小龙在电影事业上表现出极强的敬业精神,据家人回忆,若要拍电影,李小龙吃完晚饭就会上床休息,到了该去摄影棚的时候,母亲一唤就醒,手脚利落地穿戴好行装,精神抖擞地随父亲出门,拍戏从不迟到。但是作为学生的他,却是个顽劣少年,上课不听讲,课下不读书,经过多次退学转校后,才勉强读完初中。
当时的李小龙在电影中也总是扮演一些问题儿童或是问题少年,举止随意,玩世不恭,神情动作上已经颇具后期李小龙独具特色的表演风格。
十八岁赴美之前,李小龙在香港参演22部粤语电影,曾用过的艺名还有“李龙”、“小李海泉”等。评论界已经称其为演艺天才
早期的李小龙并未演过功夫电影,相反,倒是演了很多文艺片。
十八岁,李小龙进入圣芳济书院读高中
这个时期的李小龙是个标准的时尚青年,一大爱好是交女朋友。
另一大爱好是摩托车。还有一个爱好是跳舞。李小龙是1958年全港恰恰舞公开赛的冠军
那时香港的报纸,虽然连篇地报道了李小龙暴毙的花边新闻,但死亡的经过情况则大致循着嘉禾电影公司的董事长邹文怀最初对记者的说法:
“他原约定李小龙于昨日(7月20日)下午5时半,与到香港的澳大利亚演员佐治.拉辛比一起在尖沙咀金田中餐馆吃晚饭,但等候多时仍未见李至,于是致电李家,李接电话,谓感身体不适,须稍睡一会。但久久不见李至,邹文怀与佐治.拉辛比在金田中餐馆共进晚餐后,于下午6时独自驱车抵达李小龙寓所,其妻谓李小龙不大妥,叫之不醒。于是通知医生,稍后私家医生亦至,以诊治后,认为病情严重。7时许,首先在九龙塘浸信会医院订下了一间病房,准备送李小龙入院,但经该私家医生详细检查后,认为情况非常严重,于11时径送往伊莉莎白医院救治......但延至深夜11时半,李已证实不治,至于其死因,他亦莫明,有待解剖。”
此人以中国功夫的特色出现.给与我们极大的视觉.让我们对中国功夫更加热爱
1973年7月20日晚上在影星丁佩家中晕倒送医院
不治身亡,享年32岁零8个月
特立独行,卓而不群。
70年代,一个年轻人自信可以震惊世界,虽然人们并不相信。后来,他真的做到了——用了四部半的电影。这个年轻人,就是李小龙。
李小龙是一个开始,也是一个结束。无论时光怎样流转,都绝不会再有第二个集哲人与武者于一身的功夫明星了。
李小龙以凌厉潇洒的腿法和出神入化的双节棍将空手道家们一个个击倒。然后把“东亚病夫”四个字撕下来,“告诉你们,中国人不是病夫。”李小龙扬长而去,一个民族英雄的形象就此塑造。
这便是《精武门》的经典画面,这便是深深留在人们印象中的永恒的李小龙形象。
英文名布鲁斯·李(Bruce Lee)。
1940年11月27日,李小龙在美国三藩市诞生,父亲给他起名叫李振藩,希望他有一天能够名振三藩市。李小龙幼时身体瘦弱,为使身体强壮,7岁时便开始练习太极拳。13岁,李小龙开始跟随名师叶问学习咏春拳。他先后练习过洪拳、白鹤拳、潭腿、少林拳、戳脚等拳种,为后来自创截拳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8岁时,李小龙离开父母、师傅,孤身来到美国,考入华盛顿州立大学哲学系。进入大学就读以后,他除了学习外,把精力都放在研习武术上。1964年,在加利福尼亚州举行的全美空手道比赛,年仅24岁的李小龙横扫所有选手取得桂冠。
李小龙热爱武术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经过精益求精的潜修苦练,他的功夫日益娴熟,达到很高的境界。除了精通各种拳术外,他还擅长长棍、短棍和二节棍等各种器械,研习气功和硬功,并且从实战出发,以中国武术为基础,吸收西洋拳、空手道、跆拳道、泰国拳等技击术的优点和特长,总结多年的经验而自创了一种拳术——截拳道。
回到香港的李小龙迎来了他龙腾虎跃的演艺事业。1971年主演《唐山大兄》,创下香港自1840年开埠以来的最高电影票房纪录:310多万元港币。他以他在片中打斗的实战风格一夜间蹿红整个东南亚,掀起东南亚地区的武术热潮。
1972年主演《精武门》,再创440万元的票房佳绩。“李小龙式”打斗动作在此片公映后被人们认可,而他凝视敌人的犀利眼神和打斗时的怪叫也在此片后成为他的“注册商标”。也是在该片中,小龙第一次使用两节棍,并被誉为“李三脚”。李小龙以凌厉潇洒的腿法和出神入化的双节棍将空手道家们一个个的击倒。然后把“东亚病夫”四个字撕下来,“告诉你们,中国人不是病夫。”李小龙扬长而去,一个民族英雄的形象开始出现。
同年底,李小龙自编、自导、自演并任武术指导,全面展现李小龙电影才华的影片《猛龙过江》刷新《精武门》的票房纪录,首轮放映便狂售530多万元港币。李小龙在片中的打斗自由无羁,收放自如,并将其“以无法为有法”的截拳道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果说《猛龙过江》奠定了李小龙国际巨星的地位,那么1973年与好莱坞合作拍摄的又一部力作《龙争虎斗》则奠定了小龙国际巨星的超级地位。《龙争虎斗》使李小龙跻身于世界顶尖明星之列。李小龙也向全世界宣扬了他的哲学思想。“不是思考,而是一种直觉。”李小龙就是一种直觉,想到了就去做,绝不会去想什么后果。这一点上,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李小龙终于如愿以偿地实现了使中国演员在好莱坞重要影片中获得主演地位的夙愿,使美国人重新认识了中国功夫、重新认识了中国人。
1972年深秋,李小龙在完成《猛龙过江》后不久,便开始构思、投拍新作《死亡游戏》。正当李小龙雄心勃勃、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却于1973年7月20日在香港骤然逝世。
李小龙生于美国三藩市,长于香港,在美读了大学,最后又回到香港,他就这样游走于两种文化之间,也许是这样的经历使他最后突破了形式的束缚,创立了以无法为有法的截拳道。
李小龙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对现代技击术和电影表演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主演的功夫片风行海外,中国功夫也随之闻名于世界。许多外文字典和词典里都出现了一个新词:“功夫”
『肆』 为什么拳霸电影里,泰国人都是赤脚的
打泰拳都是这样的
『伍』 看过 少林俗家弟子 这部电影的进
当然能啊 师傅会铁裆功 可以破解游侠的戳脚功 而且师傅和游侠单挑的时候 游侠全程没打中师傅一下 都是在挨打
『陆』 李小龙电影有哪些
1、1940年《金门女》
2、1948年《富贵浮云》
3、1949年《梦里西施》
4、1950年《细路祥》
5、1950年《凌霄孤雁》
6、1951年《人之初》
7、1953年《苦海明灯》
8、1953年《母泪》
9、1953年《父之过》
10、1953年《千万人家》
11、1953年《危楼春晓》
12、1955年《爱》(上下集)
13、1955年《孤星血泪》
14、1955年《守得云开见月明》
15、1955年《孤儿行苦命女》
16、1955年《儿女债》
17、1955年《许癫纳福》
18、1956年《早知当初我唔嫁》
19、1957年《雷雨》
20、1957年《甜姐儿》
21、1959年《人海孤鸿》
22、1966年电视剧《青蜂侠》
23、1971年电影《唐山大兄》
24、1972年电影《精武门》
25、1972年电影《猛龙过江》
26、1973年电影《龙争虎斗》
1973年电影《死亡游戏》未完成,只有李小龙的片段剪辑,其他的是唐龙(金泰中)替身演出2000年《勇士的旅程》收录李小龙真正的遗作。
(6)戳脚电影完整版扩展阅读:
1962年李小龙开办“振藩国术馆”,1967年自创截拳道,1973年7月20日,李小龙在香港逝世,年仅33岁。1979年美国洛杉矶市政府将补拍版《死亡游戏》的开映日6月8日定为“李小龙日”(7月8日为错误翻译)。
1993年美国发行李小龙逝世20周年纪念钞票,好莱坞大道铺上李小龙纪念星徽;同年,获香港电影金像奖大会颁发“终身成就奖”。1998年11月,获中国武术协会颁发“武术电影巨星奖”。
李小龙幼时,他父亲为了使儿子体魄强壮,在他7岁时便教练习太极拳。少时酷爱跳恰恰舞,在港期间曾以教授名拳师邵汉生恰恰舞,来换取对方教他中国拳法。1954年,李小龙拜叶问为师,学习咏春拳,并在家中设一座木桩,每天对着木桩勤练不辍。此外,他还练过螳螂拳、洪拳、少林拳、戳脚、节拳、白鹤拳等拳种,为后来自创截拳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7年,在圣芳济书院击败过去三年的冠军查理·欧文,赢得校际西洋拳击少年组冠军。1958年3月29日,获得全港恰恰舞公开赛冠军。
『柒』 以前看过一部电影,有个片段是在少林寺里面的的武僧用戳脚(鸳鸯腿)的,谁知道这电影叫啥
少林俗家弟子,,,,,
『捌』 我记得有个电影叫铁裆功,是讲少林被一个人挑战,后来有一个弟子苦练铁裆功才打
《少林俗家弟子》,老电影了。
记得反派在少林寺学过艺,后来回到少林挑战,用的是戳脚功,好像是专踢下面,打赢很多人,后来主角天天蹲井口练习铁裆功,才打赢反派。
『玖』 有种功夫叫戳脚的电影叫什么
应该是《少林俗家弟子》,里面用戳脚的人叫游侠,由王赤扮演,曾为北京体院的教师,有真功夫的。
『拾』 李小龙电影中的一个演员名字!!!
黄宗迅 - Chung-Shun Huang
性别: 男
国藉: 中国
家乡:中国湖北
著名性格演员,曾担任报社记者和编辑。移居台湾后在《华北新闻》任职,亦参加话剧演出。从影后加入台湾农教电影公司,参与多部电影演出。1960年首次担任导演,作品为《君子协定》。1963年签约邵氏,参与了多部动作片的演出。多出演配角。在岳枫导演的《怪侠》(1968)中被扶正做主角,演技得充分发挥。1963年与台湾知名女演员焦姣结婚,数年后离异。1976年于台湾逝世。
电影作品:
歧路 (1955)
关山行 (1956)
夜尽天明 (1957)
江湖恩仇 (1958)
风流冤家 (1958)
喷火女郎 (1959)
模特儿之恋 (1959)
翠岗浴血记 (1960)
刀光剑影 (1960)
女侠飞红巾 (1961)
游侠义犬 (1963)
情人石 (1964)
兰屿之歌 (1965)
山贼 (1966)
毒玫瑰 (1966)
网娇娃 (1967)
七侠五义 (1967)
独臂刀 (1967)
铁头皇帝 (1967)
催命符 (1967)
大刺客 (1967)
儒侠 (1967)
玉面飞狐 (1968)
神刀 (1968)
云泥 (1968)
怪侠 (1968)
色不迷人人自迷 (1968) ... (none)
毒龙潭 (1969)
燕娘 (1969)
龙门金剑 (1969)
饿狼谷 (1970)
十二金牌 (1970)
武林风云 (1970)
新不了情 (1970)
江湖三女侠 (1970)
铁罗汉 (1970)
荒江女侠 (1970)
杀机 (1970)
来如风 (1971)
金印仇 (1971)
冰天侠女 (1971)
女杀手 (1971)
鬼太监 (1971)
猛龙过江 (1972)
五虎摧花 (1972)
十四女英豪 (1972) ... 孟怀远
精武门 (1972)
林冲夜奔 (1972)
铜头铁臂 (1972)
情变 (1972)
大内高手 (1972)
山东老大 (1973)
头号铁人 (1973)
码头大决斗 (1973)
除霸 (1973)
马路小英雄 (1973)
死亡挑战 (1974)
未了缘 (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