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攀登者观后感怎么写
你去豆瓣看评论
2. 攀登者观后感
攀登珠峰与核试验对于人类发展并没有起到推进作用,把它们放到一块来说,发现它俩有一共同点:人活着便是为了挣口气。
这口气太难挣了,为了这口气太多人牺牲,太多妻离子散,太多太多。但是他们有退缩吗?没有。很多人看到有吴京在的电影,就觉得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没有错,有多了解中国的过往,必然会爱中国更多些。而且不仅仅是爱国主义,是人性,人性即能黑暗到一定地步,亦能光辉到一定境界。
中国是一个在苦难中壮大的国家,拿命搏才有今天的辉煌。人会不惜命吗?不会,但他们知道有比命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他们去做。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4.43米,国际上最后采用了中国标准,用命换来的数据,终于把这口气给挣着了。
脱离历史背景,单看这部电影,如此选材,必然得与恶劣天气对抗,假如单单是要宣扬所谓的爱国主义,大可以选择相对舒适环境的题材,唯有这生生不息的爱国精神吸引着这帮拥有赤子之心的人,这珠峰精神,不就是中国精神吗?
现在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傲立世界,背后是一个又一个像登顶队员这样强大的灵魂支撑。我们的国家没那么完美,但又有哪个国家是完美的呢?有问题,去解决,去完善。
最后,向每一位“攀登者”致敬!
3. 电影《攀登者》的观后感怎么写
国产主旋律电影《攀登者》讲述了两代登山者与暴风、冰裂缝、雪崩等各种艰难险阻作斗争,最终完成登顶珠峰使命的故事。当今世界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新时代年轻干部要想化危为机、转危为安,就必须向“攀登者”那样学会斗争。
学习《攀登者》顽强的斗争精神。剧中攀登者们在攀登过程中不断遭遇各种难以预测的危险,多次命悬一线,却未曾妥协,带着向死而生的攀登精神,奋勇向前。回想我们的革命历程,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作为党员干部,要善于发现矛盾、敢于直面矛盾、勇于解决矛盾,在关键时刻和危急关头豁得出来,与一切危害我国发展的风险挑战进行坚决的斗争;要顽强奋斗,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逢山开路、遇河架桥,敢啃硬骨头、敢涉险滩,敢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一往无前,坚持到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永远奋斗。
学习《攀登者》高超的斗争本领。攀登者需要平时艰苦卓绝的训练,才能换来最终登顶的成功。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斗争是门艺术,增强斗争本领要注意策略方法。党员干部必须保持头脑清醒,不断增强理论方法的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定政治立场,夯实敢于斗争的思想根基,使斗争有底气、有力量。必须真抓实干,发扬钉钉子的精神,把工作落到实处,在重大斗争中磨砺,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锻炼斗争本领。必须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战略定力,经受住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
学习《攀登者》正确的斗争方向。“中国人自己的山,要自己登上去”,在领土陷入争端的危急时刻,两代攀登者誓死登顶,捍卫主权。共产党人的斗争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大方向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这就需要我们每名党员干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人民根本利益、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等方面受到威胁和挑战时,提高清晰辨识力,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旗帜鲜明,做出清晰而准确的判断,牢牢把握斗争的大方向,做到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