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关中国功夫的电影有哪些
1、中国功夫的历史
中国功夫也称中国武术。
武术缘起于中国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人们在狩猪的生产活动中,逐渐积累了劈、砍、刺的技能,这些原始形态的攻防技能就是武术技术形成的基础。
武术萌芽于原始社会时期。氏族公社时代,经常发生部落战争,因此在战场上搏斗的经验促进了武术的萌芽。
武术成形于奴隶社会时期。夏朝建立后,经过连绵不断的战火,武术为了适应实战的需要进一步向实用化、规范化发展。商周时期,产生了太极学说,从此奠定了中国武术的体系。少林派功夫代表潘国静
武术发展于封建社会时期。秦汉时,盛行角力、击剑,还有“刀舞”、“力舞”等。唐朝时开始实行武举制,对武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宋元时期,以民间结社的武艺组织为主体的民间练武活动蓬勃兴起。明清时期则是武术的大发展时期,流派林立,拳种纷显,形成了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拳等主要的拳种体系。
到了近代,武术逐步成为中国近代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1927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央国术馆。1936年中国武术队赴柏林奥运会参加表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术得到了蓬勃发展。1999年,国际武联被吸收为国际奥委会的正式国际体育单项联合会成员,意味着武术即将成为奥运项目,意味着“把武术推向世界”的雄伟目标的进一步实现!
2、中国功夫的特点
第一,寓技击于体育之中。武术作为体育运动,在技术上仍不失攻防技击的特性,但又将技击寓于搏斗运动与套路运动之中。
第二,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及广泛的适应性。既究形体规范,又求精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观,是中国武术的一大特色。
3、中国功夫的作用
第一,提高素质,健体防身。
第二,锻炼意志,培养品德。
第三,竞技观赏,丰富生活。
第四,交流技艺,增进友谊。
4、各种功夫举例:
猛鹤拳、形意拳、三晃膀大洪拳、戳脚翻子拳、米组拳、八卦掌、八极拳、查拳、大悲拳、峨嵋铁臂金刚捶、花拳、临清潭腿、劈挂拳、三皇炮捶、太极拳、螳螂拳、通臂拳、意拳、咏春拳等等
『贰』 中国功夫电影观后感2000
一个人的武林影评、观后感有功夫的地方 就有武林
期待了很久,终于在上映的第一天去看了。
上座率不高,可能是第一天大家还没来看。
我要怎么说这片子呢,可能中肯点的评价就是武戏满分,文戏零分。
甄子丹上一部拿到这个评价的电影是哪部?《龙虎门》
但是《龙虎门》又与这片有点不同,一个漫画风格,一个时装写实。
漫画风格你想怎么打都行,没人会说你屌威亚,没人说你一拳打爆墙很假,因为是漫画,是天马星空。而时装片更多是要注重情节,否则就沦为为打而打了。
说情节,这片的情节真的是弱得让人心累,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打戏而设置的剧情,说是流水账一点都不过分。最让人不开心的是编剧好像真的没想过要在剧本上下功夫。夏侯武最后的转变完全不能让人信服“封于修说的没错 功夫是杀人技”,这样完全是为了能转到去结尾大战去。
人物单薄,杨采妮的角色本来想塑造成冷酷的上司,后半段还行,前半段却一直是一种装出来的感觉。王宝强的武痴形象也没有一个展现过程,为什么亲手杀了妻子就会有于天下群雄争锋的想法?或者一切的原因都是因为他曾进过精神病院?
武戏没得说,甄子丹做动作导演的那几场真是可以入围经典场面。不会过于套路,也不会过于超前化。
香港动作片,尤其是甄生设计的动作场面,很突出一个“硬净”,还有一个突出细节,这就是为什么《突袭》1&2很多打戏,但是能真正记住的缺寥寥无几,而甄生的动作场面都能在脑里重新演一遍。《突袭》注重的是长镜头少剪辑,尽量地展现整个动过过程,这样做能增加真实感,但是消弱了电影镜头叙事。而《导火线》《特殊身份》《一个人的武林》更注重的是电影视听语言的运用。哪个位置用特写,哪个位置用升格,节奏就出来了。我还是很记得甄生在《导火线》的making of里面说的一句话“我们不是想拍电影的武术家,而是懂得武术的电影人”,动作电影的好看与否,更多是是否能运动电影语言的,所以这个是《突袭》没办法相比的。
监狱群殴和ending大战有着强烈的甄子丹风格,倒是董玮导演和元彬指导的两场打斗戏有点old school,不过这样也不是不可以,多种风格的融合也是本片好看的一个地方。不过前几场的打戏有点短,你可以说是因为为了铺垫结局大战,也可以说是为了体现王宝强的功夫高强。只是这样一见面就打的,两分钟就收场的打戏还是短了点。
3D效果就真的是没有必要了。哪怕陈德森导演怎么说本来就想拍成3D的都不成为理由,尽管这个片子手持的镜头不多,很多都是稳定的pan镜头,但是由于动作场面中人物的移动较快,3D中还是有一些拖影,前后景难以分离,当然这是跟3D是后制的有关。大部分的文戏没有3D的必要。如果这片子有2D的话我想效果会更好。
致敬的我就不说了,作为一个港片迷,未等片尾彩蛋我也能认出客串的人,其中尤其让我感到惊喜的是黄志强,这位被称为野兽导演的狂人,曾拍过《舞厅》《重案组》《省港一号通缉犯》等让人热血沸腾的好电影。
『叁』 中国功夫电影的发展过程
功夫电影发源于香港50年代,此时以粤语片《黄飞鸿》系列为代表。1949年新加坡电影人投资,胡鹏导演,关德兴主要。整个50年代拍摄了62部。第一代《黄飞鸿》系列改变了以往腾云驾雾,神怪之风,开创了中国武术片的新路子。
六十到七十年代,香港社会和电影转型时期。武侠片成为经典,影响波及日韩和西方。
六十年代代表有:
胡金铨,生于北平的书香门第,喜好武侠故事。作品不多,但慢工细活,质量很高,文雅优美,空灵深刻。《大醉侠》《龙门客栈》《侠女》
张彻,生于杭州,长于上海。片子注重男性之间的情义,肝胆相照,义薄云天。《刺马》《十三太保》《大刺客》《马永贞》
楚原,改编的多为古龙的小说。电影情节扑朔迷离,布景华丽,追求小说中的意境。深刻地揭示友情与道义,批判人性的欲望。《天涯明月刀》《流星蝴蝶剑》《三少爷的剑》
此时演员的名气往往不如导演,没什么代表。
七十年代,新派武打片出现,演变为世界知名的“功夫片”。多以爱国题材为内容,徒手拳脚功夫为载体。
代表(这个太熟悉,不用多介绍了):
李小龙,《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
成龙,《蛇形刁手》《醉拳》《新警察故事》
八十年代,新潮动作片分为两种:
吸收好莱坞经验,表现香港现实的枪战片,包括警匪片,犯罪片,《第一类危险》《夜车》尤其是吴宇森导演的《英雄本色》《喋血双雄》,在好莱坞树立了香港枪战片的传统,融合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和现代动作元素,周润发也成为一代人心中的偶像。
另一种是悬疑奇幻武侠片,徐克《蝶变》。
九十年代,香港电影逐渐衰落,功夫片内容开始寻找另外的突破口。
1.徐克《黄飞鸿》系列,更加注重人性的探讨。
2.古惑子系列。刘伟强,王晶等导演为代表。
3.杜琪峰,韦家辉的黑帮片。
4.林岭东的“风云系列”和警匪片。
5.李连杰系列。不过个人觉得他在大陆的影响力会大一些。
至于在国外的发展情况,很多都是借鉴了香港功夫片中的动作元素,而辅以好莱坞的经典叙事模式,并且融合了本民族文化中的优秀特质,典型的有现在韩国和日本的片子。美国片就更不用说了,很多东西直接照搬过去的,比如《熊猫大侠》。但具体的流变情况,因各自的环境不同而不能类比,如果你要写论文什么的话,也可以不用做这方面的工作,因为资料相对比较少。
『肆』 中国功夫电影、、
叶问2 精武门 咏春 猛龙过江 霍元甲
『伍』 看武术的观后感
今天我观看了一场武术表演后,心里十分佩服那些会武术的人,他们在台上一会儿表演大刀,一会表演棍棒,实在是太厉害了。猛然想器曾经不知谁说过:台下10年功,台上1分钟,也不知他们在台下练了多久才换来这让观众振振喝彩的精彩表演。再想想我的情况……
(然后就靠你自己了,根据我的最后一句,再联系你自己的情况接着写,因为你是新用户,没多少悬赏分,所以他们都不回答,我就来帮你了,不知道写的怎样啊?呵呵)
『陆』 武术表演观后感300字
经过一年的武术学习,学会了一些拳术和剑术,也对武术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有时候在练武术的时候,也会有一些自己的感想.
刚开始来校的时候,发现体育课可以自己选所学的科目,心中很欣慰,我自认为篮球打得不错,但是在武术与篮球之间,我还是选择了武术.在选武术的目的,就是要炼成实用的武术.以便我能“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时就出手”.因为受到电影和小说的影响,对武术、武侠有特殊的向往,因此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武术.
大一的时候,第一次上武术课,居然上错了,但是还是跟着一群陌生人上着课,学习的事热身运动,虽然没有正式教我们招式,但是还是感到很激动,大家都在有板有眼的练习着,当时就有一种武馆的感觉.之后渐渐的融入了老师和同学们中间,融入了武术之中.第一学期学会了两套拳法,五步拳和长拳三路.放假回家了以后,还常常在院子里自己练习,不但强身健体,还能舒缓身心,调节情绪.
『柒』 中国功夫电影
精武门 甄子丹主演
成龙系列
李连杰系列
其实,功夫片的明星很多,你可去迅雷输入明星然后查找想要看的.如洪金宝,元彪,高雄,于荣光,林青霞,
『捌』 关于中国功夫的电影
纯打斗的话你就看李小龙 成龙李连杰甄子丹的早期电影吧
如果你想有结合动漫的话 看看当初那些港产大制作电影 风云 中华英雄 蜀山传 风云2都有一些动漫镜头
『玖』 电影《功夫梦》观后感
前几天,我和老妈去影院看了《功夫梦》。武打的镜头超级多,但剧情还真不错。讲的是一个美国男孩德瑞·帕克从美国来中国移民,并跟随一个物业先生学功夫的事情。他在中国见识了社会中各种各样的人,并且知道了什么才称得上真正的功夫。他初来中国时,一个被称为“程”的男孩和一帮学习功夫的男孩总是欺负他,但后来,自从他遇上了那个叫“韩”的物业先生以后,他的生活就变了……
这部影片很适合让学武功的人来看,让他们知道:学功夫不是打人用的。影片中的德瑞·帕克学会功夫并非常精通以后,还是很谨慎很小心地使用功夫。而程和其他武校的学生却恰恰相反,他们喜欢炫耀功夫,并为了展现功夫而欺凌不会功夫的人。物业先生韩也根深蒂固地认为,功夫不能随便用。而且韩还认为,程和那帮武校学生之所以有这样的观念,是因为它们的老师不好,教给了他们这样的坏东西。它们的老师“李”也曾经对韩挑战过,他说:“我们龙腾武校下个月将会参加一场武术大赛,你和你的学徒小德瑞必须有一个参加,如果不来,我就让我的学徒们不断骚扰和干预你的小德瑞!”李教练总是教他的学徒一些爱好武力、不怜悯、一定要狠之类的东西,才把好好的几个学生教成这个鬼样儿。但最后,程和其他武校的学生都不再跟着李教练学武了,而是去找物业先生韩学武了。事实证明,武力还是没用的,不知道学武功的真正意义,学武就等于没学。
去看看这部电影吧,它的影响会让你受益匪浅的!
『拾』 关于影片叶问的观后感,300到500字
08年甄子丹的贺岁大戏《叶问》隆重上映,不过我看的是视频而已,没有亲临现场。《叶问》的推出完全适合中国观众的心,因为中国人缺乏那种久违的爱国热情,平时不重视而且不在乎。一旦有触动的东西,他们的心还是会颤动的,因为那种情还不能完全释怀。《叶问》起了一个引头的作用,唤起国人的爱国情怀。 叶问何许人也?广东佛山也!为咏春拳的集大成者。佛山自古多出英雄,如尽人皆知的黄飞鸿等。佛山在当时拳术比较盛行,武馆众多,所谓的武林人士众多,所谓龙蛇混杂。叶问就居住于此,不愿太理世事,在家就是陪家人,吃饭,睡觉,偶尔练练功夫,其乐融融。1937年“7.7”事变发生,佛山也沦陷了,被日军第五师团占领。人民几无饱饭可吃,无觉课睡,生存困难。不幸的是,叶问也变得甚穷,不得不为了养家糊口,外寻找工作,一直无人要,遂去煤矿挖煤。日本第五师团是一个崇尚武术的军队,一天他们开车来煤矿,寻找会功夫的人去切磋武艺,成功者赏一袋白米。叶问憎恨,未去。他的徒弟沙旦源无比憎恶日本军,遂去,但由于想杀死日军,心有余而力不足,被敌人枪杀了。后来,叶问为了知道他究竟怎么了?也去了,正在那时他看到一个中国人是被如何杀害的,心痛至极,遂出去挑战10人,成功获胜。他并不是为了米,而是为了中国人的尊严和生命。日军的长官很看重他的功夫。不过为了他的家人,他们想离开佛山,但没有成功,最终日军到了棉纺厂,他的朋友周清泉开的,他为了就那些无辜的中国人,冒死前去。最终决定比武,日军以切磋武艺,二国文化交流为借口,可见日本人的虚伪。期间,有个日军的参谋长去威胁叶问,叫他一定要输,否则就会杀了他。叶问不动声色,只是淡淡一笑。在比武场上,四周的中国人人山人海,气势之大,无语能比。为了民族的尊严,为了中国人,为了中国功夫,叶问义无反顾的吧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最终把他击败,对手死了。正在那时那个鸟人开枪了,击中叶问的前肩处,随后叶问应声倒下,围观的人群开始躁动,冲上前去看叶问。后来叶问在其朋友周清泉的帮助下,成功逃去香港,度过余生。后来创立咏春体育大会,开馆收徒,传授咏春拳,至今他的弟子达200万之多,其中就有一代武术巨星李小龙。 叶问之所以值得我们好好看,是因为他让我们思考的东西太多。他的崇高的信念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爱国情更是值得表扬的。好好看,好好反思,必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