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结局 > 电影八哥观后感

电影八哥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1-08-01 18:53:33

『壹』 电影《忠犬八公》观后感 给人的启示是什么

我想小八等了整整9年直至死它都是高兴的,因为它用一生等着一个最爱的人!

『贰』 电影观后感800字

昨日是电影《唐山大地震》全球首映,我与家人朋友有幸观看了此片,感觉震撼颇大。我是唐山人,经历过那场地震灾难(当时我八周岁,刚上小学二年级)。下面就以唐山一个普通百姓的角度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首先最让人感动的是大灾大难面前的亲情!徐帆饰演的母亲和张国强实验的父亲(以下省略简称母亲、父亲)在灾难发生的一刻,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看到孩子无助的呼喊和求救,父母那种撕心裂肺的情感被二位演员演绎得丝丝入扣,丝毫看不出他们是在表演!在父亲抢救孩子无果遇难后,面对“救姐姐还是救弟弟”,母亲最后做出的痛苦抉择过程,被徐帆演绎得真实、感人!那是多么痛苦的选择啊,手心手背都是肉,作为母亲,任何一个人都很难抉择,那可是真真切切的生死抉择啊!震后奶奶、姑姑来唐山要带方达回济南,面临骨肉分离,母亲的无奈何大度,奶奶的思想矛盾和对母亲的理解,反映了感人的母爱之情!

二是真实反映了人民军队的抗震救灾中的巨大贡献和牺牲。无论是唐山还是汶川,解放军永远冲在救灾最前线,从分体现出人民军队战争时期是人民和平的保护神,灾难面前是人民生命的保护神!

三是养父母给予方凳真实真挚的爱。陈道明、陈瑾饰演的养父、养母给了小方登第二次,应该说是第三次生命,对待方凳视如己出,培养她长大成人考入大学,特别是陈道明将养父对养女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爱同样很感人!

四是电影中对爱情的表现处理恰到好处,非常到位。父亲舍生忘死推开母亲闯入摇摇欲坠的楼房,在充分体现父爱的同时也表现出父亲对母亲的爱;母亲三十多年孤守所表达的对父亲的挚爱!

除了以上感受以外,也对这部电影的拍摄谈点个人观点。这部电影属于大制作、大手笔,拍的非常震撼,陈道明、徐帆等演员表演非常真实,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来上这么一部电影,希望能让同胞们有些心灵上的震撼,也希望对年轻人的观念有所改变。美中不足的是该部电影有植入广告的嫌疑,可能是剑南春酒厂和工商银行赞助的缘故吧!另外在历史背景细节上把握不太准确,比如字幕提示1986年,陈道明实验的养父佩戴上校军衔就不符合实际,我军是在1988年菜实行军衔制的。当然这只是这部电影的美玉之瑕,总的来说电影很震撼、真实。

『叁』 电影《八万里》观后感

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中“八万里”是指地球的()
A. 平均半径 B. 表面积 C. 最大周长
D. 极半径 赤道的长度是4万千米即8万里
该纬线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 故选:C.

『肆』 电影八百观后感怎么写

《八佰》电影你看了么,《八佰》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的,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2020看《八佰》观后感范文五篇,希望大家喜欢。

《八佰》观后感1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以后,中国军队第88师是最先进入战场抗击日军的中国部队。最初谢晋元是作

为第262旅参谋主任,在宝山路商务印书馆对面的楼上在最前线指挥战斗。战斗到9月中旬,第524团团长黄永淮在战斗中身负重伤,第262旅旅长便 任命谢晋元为新任团长,指挥该团负责正面阵地的防守任务。

因战况激烈,该团先后补充了4次兵员,原来的老兵在战火中不断牺牲,补充人员主要来自地方保安团。战斗至10月下旬,面对日军的不断增兵,中国军队发现如果死守闸北,将有被包围歼灭的危险,于是下令中国军队撤退到苏州河南岸防守。但为了配合外交,给世人留下中国军队仍坚守苏州河北岸抗战的印象,于是决定让第88师留下一部分部队,作为中国最后的军队坚守。

对于留下来最后坚守的军队,师长孙元良很清楚他们将面临的结果,曾表示留置闸北守备最后阵地的部队,最多是牺牲,最少也是牺牲。”最终 孙元良决定以中校团附谢晋元率第262旅524团固守原第88师师部所在的四行仓库为据点,作为中国在闸北的最后一支 部队坚守苏州河北岸。这便是坚守四行仓库的谢晋元及所率领的部队被称为“四行孤军的原因。

孙元良亲自向谢晋元在四行仓库下达了率第一营死守上海最后阵地的命令。之所以将最后两支中国军队死守的阵地设在四行仓库基于以下几点考虑:首先四行仓库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坚固易于防守,并容易掌握部队。四行仓库作为原第88师师部,粮食和弹药都储存了很多,而且为了防止自来水管被日军截断,还有大量的饮用水储存。

《八佰》观后感2

83年过去了,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或许很难理解领悟过去那个年代的悲惨和伤痛,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但让今天的人们记住,在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最残酷壮烈的战争,有过先烈们浴血抗战的惊天壮举!

『伍』 痞子八哥 读后感 800字

最近,我家鸟笼里又养了一只黑色的雄八哥名叫凌凌。每天,鸟笼里都充满着欢叫声、口哨声,欢腾极了。哎,那口哨声又是谁吹出来的呢?原来是那只黑色的八哥在唱歌呀!
八哥凌凌的食量很大,又肥又壮,就像一个胖乎乎的小孩儿。
它的头部、背部、腹部都长满了黑色的羽毛,在黑色的羽毛中隐隐约约有几点白色。在尾巴上也镶着一点儿白色,就像尾巴就像系了一朵小白花。它那灰色的眼眶中有一对晶莹透亮的黑葡萄,那又尖又长的黄色的嘴巴厉害极了,你可别惹它。
你们大概不知道吧,八哥还会跳舞呢!凌凌跳舞的姿势可有趣了,它一会儿洋洋得意地昂着头,挺着胸脯,用爪子紧紧抓住塑料架扭来扭去;一会儿又像一个顽皮的捣蛋鬼,蹦到这儿,跳到那儿。有时,它还会用傻傻的眼神望着鸟笼,用尖嘴拼命啄铁笼子,我想,它大概想出去或者换一个更大更宽敞的笼子吧。
八哥的食量比一般小鸟大多了。只要周围没人,它就大口大口地吃个不停,一口就能吃好多粒粮食。它一天至少要吃4餐以上,我们放食都来不及。
它可不光食量大,还有高超的本领呢!它会吹口哨,你吹一声,它就会跟着吹一声;你吹一段,它就会跟着有节奏有音乐感地吹起来,“嘘----嘘、嘘----嘘”,有趣极了。
狡猾的八哥
6月15日星期六晴
今天,我才看出来,八哥是种警惕性强,既狡猾又聪明的鸟。
今天又是周末,爸爸又要给凌凌清洗它那脏得吓人的房子了,所以得把它揪出来。
我们全家都怕它那锋利的爪子和尖锐的嘴,爸爸每当抓它时,都得在手上套一个塑料袋小心翼翼地去抓。瞧,终于抓住啦!爸爸把八哥放进了塑料袋,突然,八哥躺存袋子里,双脚朝天,一动也不动了。我和妈妈一见,吓得心慌意乱。妈妈赶紧对爸爸说:“快松点儿口呀!快松点儿口呀!它差点儿没气儿了!”爸爸轻轻晃了晃袋子,哈,八哥根本没死,又活蹦乱跳起来,比以前还快活。
爸爸把袋口留了一点儿缝,用夹子夹住,把它放在柜子旁的一个角落里。爸爸一走,它又不动了。我一看大吃一惊,连忙走过去,晃了晃袋子,它不动;又晃了晃,它突然拼命乱跳,还朝我大喊大叫,吓得我赶紧把袋子扔到了角落里。
八哥真是的,没事儿装死!
八哥,不要走!
6月16日星期天雨
我们家再也没有八哥的欢叫声和它吃食时那狼吞虎咽的可爱模样了。八哥今早静静地躺在我们为它所买不久的“家”里,闭着眼睛,我知道它已撒手人世,飞向天堂,成了一只自由飞翔的天鸟。
八哥,不要走!你走了,我怎么办?我以后再也听不到你吹出来的洪亮的口哨声,见不到你被我和爸爸戏弄的邪副可爱的样子和吃小虫时的贪吃相了……
我不知道是不是我害了你,现在我很自责。
记得昨天,我打下了一个大苍蝇,专程送来给你吃,你马上啄住,把它吞了。
后来,我又学着爸爸的样假装在土里掏泥捉虫,没想到戏耍你时,你却当真了,把泥巴都吃了。
还有,我把一块南瓜酥丢进笼子里,没想到你什么都敢吃,马上把它叼了起来。对你的嘴来说,这一丁点儿大的南瓜酥太大了。你把它丢下,又叼起来……
噢!不用说了,是我害了你。但是你知道吗?你离开了我,我会寂寞、悲伤的。凌凌,不要走!
凌凌,我会永远记住你的,我永永远远爱你!希望你在天堂的生活过得很愉快!

『陆』 电影80后700字观后感

1

从人人网网友那边看到了推荐电影《80后》的日志后,看看海报觉得女主角长的还行,于是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看了这部电影。
电影以沈星辰和明远两位主人翁的成长历程作为题材进行描述,从他们的青梅竹马到不辞而别,再到高中成为同班同学,接着是相恋,大学异地恋,然后分分合合,最后终成眷属。期间还穿插着一些亲情、家庭的矛盾,导演刻意安排了两位主人翁都出自不太幸福的家庭。
个人觉得这部电影取名《80后》未免言过其实了,至少它应该代表不了85后吧。当然80后毕竟是10年的代名词,仅仅把视觉停留在两个81年出生的主人翁身上难免在表达上有所缺失。可惜就算从80至85年的80后来看,电影的表达也很片面。电影所反映的80后只是城市户口的80后,我姑姑就是81年的,她和她同龄的5、6个孩子根本都没有上过多少学,我想他们看了那些主人翁在高中早恋,拉手的场景应该也没有多少感觉吧。

电影中还专门穿插了一些80后“特有”的经历:

玩陀螺,可惜啊,我小时候的伙伴们玩的是打弹珠、飞飞机、跳房子、跳皮筋等等,好像没有玩过陀螺。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曾听说过当时全国尤其是京城欢庆的场面很隆重,只可惜那时候我才初一,对这类国家大事还不太有想法。

2003年,张国荣先生去世,那时候我面临中考,而且还没怎么看过电影,所以对他也是知之甚少啊。

唯一有点感触的就是非典了,虽然我家乡那边没有什么疫情,但是大家紧张防范的气氛却也很浓,对于电影中反映的隔离、对发烧者的恐惧等现象,我们还是可以理解的。

还有,97年的高中学生,就已经大大方方的眉目传情了?

电影《80后》所表现的是81年的主人翁在过着85后甚至90后的生活,导演之所以将电影题材定为爱情片,也是为了让我们这些比较小的80后能稍微有点共鸣吧。只是电影取名《80后》却也显得不太合适了,难免有赚票房的嫌疑。

如果让我拍一部以《80后》为名的电影,我可能会选择从“分化”的角度去表现。所谓的分化是指,农村一部分80后没有能读大学,出去打工了,而另一部分则继续读大学了。后来的剧情则会在两种不同“80后”的生活片段之间徘徊,当然如何将两种片段衔接,我暂时没想好,不然我就去拍电影了。

然而,事实上我的“分化”理论也是有一些依据的,因为我是89年的,我的同龄伙伴还存在一些分化现象。但是我们村里的90后已经不再那么分化了,就算成绩差,考不上高中,家里也会花钱买。

大家想看还是可以看的,不过想从中回忆自己生活经历的80后不能抱过高的期望啊。

2

从来没有对一部电影感触这么深,看过《80后》已经一个多月了,细细想来还是意犹未尽。

沈星辰和明远这对主角从小就被命运紧紧地握在一起,但是现实却将两人硬生生的分开。也许是前世的五百次回眸,也许是今生的割不断的缘分,两人相遇,并且感情迅速升华,而现实总是残酷的,两个年轻人为了学业再次分离。但是距离去拉不开他们的爱情,他们心有彼此,都默默地坚守着属于他们的爱。 命运总是爱开玩笑,明远因为感激和于嘉相爱,如果说影片的前段让我们这些年轻人感到温馨,那么影片放映到这里就让人心痛了。

生活得变化总是意想不到的,明远坐牢了,在牢中与沈星辰的弟弟相遇,又被他所救。 当然影片的最后是以两人相爱结局

男女主角经历了长达十五年的爱恨纠结,家庭变故,甚至是生离死别,更要面对自己内心深处少年时代的伤痕。十五年,他们一直为挣脱心灵的枷锁和命运的羁绊而奋斗。虽然都以不同的方式,彼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却以真实的画面演绎了80后年轻人的生活。 影片自始至终多贯穿着这样一个理念“世界上是否

原本就没有永远的爱,就如同没有纯粹的白?”也让人们感慨:“我们都绝望的渴望被爱,却不懂得如何去爱。”

我是90后,没有经历过爱情,更没有权利评论80后,但是经历过高考的失败,进入济南大学,曾经在高中时宏伟壮志已被现实磨灭,看着周围一对对看似浪漫的爱情被现实分开,不得不考虑姐姐对我说的话"浪漫的爱情智慧在学生时代,当踏上社会就会明白,浪漫没用,物质生活比精神生活重要。做人要现实。”我承认姐姐的话很片面,但是不得不让人考虑。姐姐的生活很幸福,她与姐夫在学校相恋,现在有房,有车还有可爱的宝宝,很让人羡慕。昨天去看了招聘会,看着可怜的工资,都不敢想以后怎样奋斗。 90后的明天不应该重复80后的脚印,可是开路的过程又会是多么辛酸?

仅做参考
望采纳

『柒』 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观后感

[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观后感]早就听说过《忠犬八公的故事》这部电影,但是一直没有看过,据说很感人,但是我看过之后,依然落泪了,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观后感。 《忠犬八公》于1987年改编成故事并拍成日本电影,由仲代达矢主演,该片当年曾在日本引起轰动,创造了40亿日元的票房收入。新版本由2009年好莱坞拍摄的《浓情威尼斯》和 《狗脸的岁月》的金奖导演莱塞·霍尔斯道姆执导。由著名演员理察-基尔主演。 故事讲的是大学音乐教授帕克旅行回来时,在小镇在车站上偶遇一只无人认领的可怜的小秋田犬,它孤苦无依的身影惹起他的怜悯,虽然妻子(琼-艾伦饰)极力反对,并想尽办法要把它送走,但看到丈夫和女儿对它无微不至照顾和由衷喜爱,终于决定让它成为家庭一员,帕克为它取名“小八”,教授每天要坐火车去上课,“小八”就跟随教授到车站,晚上再到车站接教授回家,小狗终于长成了大狗,有一天,教授在学校讲课时突发急病不幸逝世,“小八”依旧在车站等待主人归来,一等就是十年......为了一份爱等十年,对于狗来说已近一生。是什么让小八如此执着,是在车站初见的寒夜里那抹温暖的微笑,还是之后数年如一日的悉心相伴。人生若只如初见,世上有几人能做到? 为什么我们会被这样那样的事情感动,其根源在于我们自己做不到,向善向美的心,每个人都有,可是谁愿意无悔的付出,谁能单纯凭感动生死相许,总是考虑的太多...... 电影里会不时的出现小八的视角,黑白灰,很微妙,我总感觉它看见的笑容格外灿烂...... 真实的忠犬八公于1923年11月10日在日本秋田县大馆市大子内的齐藤义一宅出生,随后被作为礼物送给东京大学农学部的上野英三郎教授,上野教授很喜欢它,对它比对自己的老婆和外甥都要好,观后感《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观后感》。它也对教授感恩图报,每天早上送教授去车站,傍晚准时到车站接教授回家。1925年5月21日,上野教授于大学因急病逝世,它等回来的却是教授的棺材。八公于教授逝世的第二天就回到涩谷车站,在往后的日子里,它依然跑去车站等教授,不论寒暑,不论刮风下雪,它天天等待着那个永远不会回来的人,持续等待了九年,直到死去。 1932年,日本犬保存会的齐藤弘吉把八公在涩谷车站等候主人一事撰写成文并寄稿至东京朝日新闻,以“惹人怜爱的老犬故事”为题刊登于报章上。八公因而成名,及后被称为“忠犬八公”。1934年4月,人们在涩谷车站前为八公树立了铜像。八公“本犬”也出席了铜像的揭幕式。此后,铜像附近的车站入口就被称为“八公入口”。 八公死于1935年3月8日,最后与上野教授同葬于青山灵园。如今在涩谷车站北口外,八公的铜像依然矗立在那里,它翘首远望,好像总在等待着什么。 如今,涩谷站前的八公犬铜像,是人们等待朋友的最佳场所。直直地站在八公塑像前等。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是在等恋人,像八公一样,他们脸上没有表情,等待是没有表情的,因为已经没有杂念,已经断念,无论如何就等吧。爱不需要聪明,而需要愚蠢;不需要算计,而需要忠诚。 秋田犬是日本国最据代表性的犬种。秋田犬原为狩猎狗,后经改良成为大型的日本犬。秋田犬是日本的,因为它的原产地在日本的秋田县,所以它的名字就这样诞生了。它的类别属于尖嘴犬类,有很大的力量,并且十分的强健,它是非常喜好运动的品种之一,在日本,它的用途是用来做火警警备犬的,在世界各地,它现在已经成为了家庭犬的一分子,并且受到了广大人们的喜欢。17世纪时,秋田当地的佐竹侯,为了激励武士们,以秋田猎犬培训做为斗犬用,使秋田犬的体型逐渐被改良为大型。20世纪初日本昭和年间,日本国内开始逐步禁止斗犬,秋田犬饲养量剧减,后经有人提倡保护而被誉为国犬。 秋田犬在日本原产地受到很高评价。1931年正式被承认为日本的国家珍贵动物。
〔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观后感〕随文赠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捌』 忠犬八公电影观后感

水来我在水中等你,火来我在灰烬中等你。 ————洛夫
八(はち)、Hachiko,这是一个被爱注册过的名字。它的意思是延伸到天际又降落到大地。

【许你一世的欢颜】

它是一只狗。一只被他捡回来的小狗。它看起来一无所长。
倒叙、慢镜头、长镜头、对景深镜头的自然追求,一切温情片惯用的手法。
他们本来形同陌路,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
他们的生活也许不会有交集。

他恰好遇到了它,无家可归的它。
它把他带回家,他给它温暖,给它一个家。
他爱它,所以它等他。

太平常太俗套的故事了。
只是很多事情,只有回过头,才会看到它的洁净与美好。

我总希望有人在什么地方等我,你也总希望有人在什么地方等你吧。 ——几米《照相本子》

这情感竟能那般顽强地蹒跚过十年,恍恍惚惚,清浊相间,一点一点穿过世间最遥远的距离。
生与死的距离,对于一条狗来说,它无法参透,它只相信,他会来。
它的生命如一注流水,一点一点在车站的青石台上年复一年地流逝。它等待。
作为一只狗,它有它的原则。不离不弃。不论生老病死。
它卧在那里,十年,透彻成一种风景。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这样的故事并不比别的故事更惨烈,比如《海豚湾》。
它只是,“怅然遥相望,疑是故人来”。
他让它懂得了爱。于是它用了十年,它的一生来坚守。那些记忆里的美好,从未消逝。

【一场寂寞凭谁诉】

华尔街有一句著名的话“若你需要朋友,就养条狗吧。外面的世界是场近身战。”从什么时候起,人情薄似秋云;从什么时候起,这个社会变得面目可憎。

我不相信爱情,不相信等待。
我相信有很多人和我一样。看过了一些电影一些书籍以及人间冷暖。
我一直知道,我的心在一点一点硬起来,对这个世界越来越不满,常常冷嘲热讽。
偶尔还会写些温暖的文字。可有时就连澄净的心境下写出的文字也难免沾染浮华。

我常觉得寂寞。
这样的寂寞常不是我一个人的。是我们的。是这一代人的。
我常宅在家里。
觉得这样的自己就安全了放松了温暖了。
我看海豚湾,我听说有人杀狗,我每每哭得稀里哗啦,又心知那样的惨烈也许自己永远不会遇到。

小时候,我养过金鱼,它们死了,我哭得很伤心。后来妈妈给买了两只小兔子,它们几个月后也死了,我哭得很伤心。家里陆续养过三只猫,又陆续送走了。
我再也不敢养宠物了。

2009年5月,我遇到了生命中第一个亲人的死亡。
外公去世前的一个月,外婆将家里的养了8年的狗送了出去。
我怕狗,我不和它亲。虽然每次去外公家,它都会向我摇尾巴。
后来,我问妈妈:为什么要在狗那么老的时候送出去了呢?
妈妈说,从外公重病起,那只狗就已经不吃不喝了。
我不知道那只狗现在在哪里。
我没有勇气再问。
我参加了外公的葬礼,从亲手捧起外公的骨灰的那一刻起,我不再害怕死亡。

我知道,有一天,我也会死去。
连同我深爱的人。都会告别这个人世。
有一些会先我而去。

而对于另外的人,我可以先死。
可以把骨灰撒进离他最近的花盆里。开出一朵花来。
他可以等我,或者不等。
他总归可以知道,我是在那里等着他的。等他回家。

永远不要忘记你所爱的人。

这是Hachiko教给我的。那是一个被爱注册的名字。

“这是八月初的一个早晨,美国南部的阳光舒迟而透明,流溢着一种久经忧患的让人鼻酸的,古老而宁静的幸福。” ——张晓风

『玖』 八哥电影甲五海战读后感

观看电影《甲午大海战》有感

荧幕渐变,电影《甲午大海战》就开始了,心中那种愤怒和国耻油然而生,我们伟大的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化传统,又拥有占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却这样被打垮,真的感触颇深。

昨晚很晚才睡着,做了很多关于海战的“噩”梦,我似乎也与日本人在海开战……结局是喜还是悲呢?不得而知……那些海战的镜头及海舰英雄们的壮志情怀及历史痕迹依然萦绕在我脑海里,使我压抑激愤难平。……

影片从1877年带我走进晚清的年代:一批少年学子怀着强国之梦登上海轮远赴英国,进入皇家海军学院。在那里他们登上了最新式的军舰,学习到最先进的知识,并亲自驾驶着清政府用重金购买的铁甲巨舰驶回祖国。而他们的同学中就有一批日本留学生,以“明治维新”的思想同样带着强国之志,同样驾着日本政府购买的军舰向遥远的东方驶去……
而古老的紫禁城里,年轻的光绪皇帝立志变法强国,但慈禧太后才是真正的统治者,整个中国充满腐败……

其实以当时的北洋海军实力是不弱的(老师告诉我们的),可是,在发展海军的良好时机,我们的清政府却为了一座富丽的园林——颐和园,为了讨好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把发展中国海军的军费用来修建颐和园!令人不能气愤清政府的无知。反看日本集合全国之力才组建一支联合舰队。但日本却相当团结,没军费了,明治天皇带头捐款,命令全国官员捐出10%的工资购买最新式战舰;没粮食了,天皇宣布每天只吃一顿饭,全国都节省开支。日本人的意志和团结不得不让人佩服。而我们北洋水师七年没添置新舰,弹药不足,以次充好,军费被贪污,李鸿章无奈的说:“大清每年的钱财如果有十分之一用在正经地方就相当不错了。”其实光绪帝也是一个奋发有为的好皇帝,他有心奋发节流,以前每天吃三个鸡蛋,知道物力维艰后每天只吃一个,身边的太监总管告诉他:一个鸡蛋十两银子。他问李鸿章:“市面上鸡蛋怎么卖的?”李鸿章说:“一两银子大概可买800个左右。”可见官员腐败至此,国富心不齐,晚清摇摇欲坠。光绪有心强国,怎奈大权旁落思想保守的西太后慈禧,慈禧还训斥光绪说:“失寸土者不得入祖宗陵寝。”可惜那时的中国太落后了:思想太落后,政治太落后,教育太落后,可惜了后来一下子丢掉了1080里领土,令人心伤!

1894年,日本政府为了摆脱因国内本身的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加之国内封建残余势力的浓厚及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的尖锐困境,以天皇为首的日本统治集团急于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进行所谓“清国征讨策略”,侵略我中华国土。日本舰队驶入我清政府海城,不宣面战,北洋官兵也奋勇抵抗,两边的战舰和指挥官实力其实差不多,但北洋的弹药实在太差,经常打中而不炸。否则至少可以击沉两艘日舰--松岛指挥舰和赤城号。海战历时两个小时,日军三艘战舰重创退出战斗,关键时刻邓世昌“致远”号舰队突然冲出层层弹雨,裹挟着浓烟烈火,直向日本海军的主力“吉野”号冲来!在弹尽重伤之时,邓世昌毅然驾着烈火之舰决死相拼,水柱如林的海面上传出他的吼声:“我等从军卫国,即使死,也要撞沉吉野”!但是在敌舰队上百门快速炮的集中轰击下,“致远”号终于爆炸沉没!悲忿交加的邓世昌拒绝了战友的救援,誓与“致远”号同沉,但他的爱犬却死死叼住他的肩头不放,邓世昌仰头长啸,抱住爱犬一同沉入波涛……惊天地泣鬼神,壮烈至极!其实邓世昌本来可以活下来的,当时致远舰弹药打完了只剩鱼雷,世昌没有选择逃避,而是挂起冲锋旗开足马力向日指挥舰松岛号撞去,把日军指挥官吓出一身冷汗,匆忙指挥附近所有日舰来拦阻炮击。在众多日舰的夹击下,致远舰沉没了,邓世昌及其他官兵落入水中,但是他可以选择生还的,由于他们在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学到一种理念“舰在人在,舰亡人亡”,所以他选择了牺牲,永沉大海,同致远号一起,伴随他的还有他那只忠心的德国犬—太阳。一支曾威震东方的强大舰队灰飞烟灭……

看到这里,我感动又愤慨的流下了热泪:那震撼的一幕,让我怀念他,怀念北洋舰队,怀念“致远号”,……之后北洋的节节败退,附近的军队见死不救,乃至北洋军舰全军覆没,国土沦陷……

甲午之败,也不仅仅是慈禧西太后和那些无知的官僚所导致。不然,时也势也。“天性,人也。人心,机也。”政治腐败,政府愚昧妥协,民族落后于现代文明,人心尽失,爱国之士难以抱负强国,岂有不败之理呀!?

邓世昌说:“让血液来警醒世人吧。”“致远,是到达远方的意思,希望我们的国家在不久的将来可以走向深蓝。”还记得影片中的经典台词:历史上每一次大海战,都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

想到如今的时局,我们是否又要重导甲午中日战争的覆辙。警醒吧,中国!警醒吧,可爱的人民!警醒吧,无知的贪婪的官僚主义们!2012年的9月,日本制定“购买钓鱼岛”使其国有化,如此恶劣强盗行径难道又要重新上演历史的轨迹吗?不,钓鱼岛是我们中国的固有国土,我们现在的中国政府不会任你一个强盗宰割的!

相比来看,日本的文化风俗都来源于中国,而日本人的聪明就在于永远创新进取,这是我们都要学习的;但日本的可恶在于历来都是强取豪夺的,贪婪的,不知错不悔改也自不量力!如今我们的当务之急是振兴中华,强我国力,才能保家卫国!

令人欣慰欣慰的是2012年9月25日,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正式交接入列。航母入列,对于提高中国海军综合作战力量现代化水平、增强防卫作战能力,发展远海合作与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能力,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只靠如此的力量是不够的,相比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我们的实力强大!重要的是我们的心要强大,要坚定!

永远的致远号,永远的英雄,永远的强国梦不会因为日本的贪婪而倒下的。以后还会有镇远,定远,平远,济远……这些有着厚重历史的舰名应当传承沿袭下来……而我们要做的是不断的让自己强大起来……

『拾』 电影80后观后感

从人人网网友那边看到了推荐电影《80后》的日志后,看看海报觉得女主角长的还行,于是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看了这部电影。
电影以沈星辰和明远两位主人翁的成长历程作为题材进行描述,从他们的青梅竹马到不辞而别,再到高中成为同班同学,接着是相恋,大学异地恋,然后分分合合,最后终成眷属。期间还穿插着一些亲情、家庭的矛盾,导演刻意安排了两位主人翁都出自不太幸福的家庭。
个人觉得这部电影取名《80后》未免言过其实了,至少它应该代表不了85后吧。当然80后毕竟是10年的代名词,仅仅把视觉停留在两个81年出生的主人翁身上难免在表达上有所缺失。可惜就算从80至85年的80后来看,电影的表达也很片面。电影所反映的80后只是城市户口的80后,我姑姑就是81年的,她和她同龄的5、6个孩子根本都没有上过多少学,我想他们看了那些主人翁在高中早恋,拉手的场景应该也没有多少感觉吧。

电影中还专门穿插了一些80后“特有”的经历:

玩陀螺,可惜啊,我小时候的伙伴们玩的是打弹珠、飞飞机、跳房子、跳皮筋等等,好像没有玩过陀螺。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曾听说过当时全国尤其是京城欢庆的场面很隆重,只可惜那时候我才初一,对这类国家大事还不太有想法。

2003年,张国荣先生去世,那时候我面临中考,而且还没怎么看过电影,所以对他也是知之甚少啊。

唯一有点感触的就是非典了,虽然我家乡那边没有什么疫情,但是大家紧张防范的气氛却也很浓,对于电影中反映的隔离、对发烧者的恐惧等现象,我们还是可以理解的。

还有,97年的高中学生,就已经大大方方的眉目传情了?

电影《80后》所表现的是81年的主人翁在过着85后甚至90后的生活,导演之所以将电影题材定为爱情片,也是为了让我们这些比较小的80后能稍微有点共鸣吧。只是电影取名《80后》却也显得不太合适了,难免有赚票房的嫌疑。

如果让我拍一部以《80后》为名的电影,我可能会选择从“分化”的角度去表现。所谓的分化是指,农村一部分80后没有能读大学,出去打工了,而另一部分则继续读大学了。后来的剧情则会在两种不同“80后”的生活片段之间徘徊,当然如何将两种片段衔接,我暂时没想好,不然我就去拍电影了。

然而,事实上我的“分化”理论也是有一些依据的,因为我是89年的,我的同龄伙伴还存在一些分化现象。但是我们村里的90后已经不再那么分化了,就算成绩差,考不上高中,家里也会花钱买。

大家想看还是可以看的,不过想从中回忆自己生活经历的80后不能抱过高的期望啊。

阅读全文

与电影八哥观后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土豆俄罗斯电影大全 浏览:247
为什么要出李焕英电影 浏览:496
有部电影女主角拿一个激光 浏览:47
你好李焕英的电影观后感 浏览:516
美国拯救电影观后感 浏览:860
北京电影节吴刚视频 浏览:805
白狼电影全集大全 浏览:125
纯爱结局好的韩国电影 浏览:30
2000内地电影大全 浏览:698
电影院兼职需要化妆吗 浏览:353
7位主角小马宝莉电影全家福截图 浏览:867
大鱼电影的黄水仙高清图片 浏览:919
第4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完整 浏览:172
粤语在一起电影 浏览:382
需要vip的爱情电影 浏览:484
韩国爱情电影男女主殉情 浏览:774
日本电影网站怎么搜索 浏览:283
电影原来你还在这里结局mv 浏览:959
沛县星星电影院 浏览:419
男主角何勇电影 浏览: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