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看完电影八一的观后感250字
今日有幸观看了影片《八一》。影片耗资巨大,战争场面气势磅礴,真实震撼。全片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始终,令观众热血沸腾。
此片拍摄耗资巨大,动员的人力堪称八一厂出品影片之最。此片的幕后工作人员多达860人,群众演员参演人次更是多达9万8千人次。此片全部实景拍摄,场面极为浩大,战争场面大视角空前展现,演员们也都凭着一腔热血冒着生命危险在漫天炮火中拍摄出精彩的影像,无怨无悔。爱国主义精神与敬业之心支撑着全体工作人员艰苦拍摄、再现了先烈之路,把这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如此恢弘壮烈的全景展现。
《八一》用了大篇幅的战火笔墨刻画了战争之残酷,战场之惨烈。战争之伤害,对于交战双方来说,实际上都是巨大的。杀人一万,自损八千。百团大战我军投入兵力高达105个团,40多万人,毙伤日伪军两万多人,但我们自己的伤亡也高达将近两万人。伤亡实际上是对等的,代价不可谓不惨烈。不得不承认,日军当时的战斗力之强和武器之先进是一穷二白的八路军无法相提并论的。但,为了民族的荣誉,为了人性的尊严,我们也必须硬顶上。片中对于战争对于人命的摧毁全方位真实展现,还是很靠谱的,不像许多抗日雷剧演得那样胡扯,展现了一部历史正剧的凛然气象。我们看腻了手撕鬼子的闹剧,我们鄙视裤裆藏雷的龌龊,我们拒绝虚伪的阿Q精神,我们厌烦了无尽吹嘘的自嗨,我们需要的是真正展现战场之真实状况的影视作品,还原历史的冰冷与残酷。
浩浩中华史,悠悠五千年。五千年来,祖国经历了多少沧桑谁知道!我们要努力学习,把祖国的未来建设得更美好!
❷ 关于南昌起义的观后感的片段
观后感:
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一个伟大历史事件,头绪纷繁、人物众多,而影片以精湛的技艺,真实、朴素、生动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影片从真实的历史事件中提炼创作素材,正确地、艺术地反映南昌起义这一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使其具有鲜明的纪实性和文献性。影片中出现的四十多个人物,大多都是有案可查的真实人物。为了真实地再现那一段历史,影片特别注意了环境的真实性:它通过一定时代特征的景色、道具和人物的服饰装扮;通过独具时代特色的音乐,特别是“打倒列强”的音乐旋律的反复出现,使当时的时代气氛更加浓烈,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尤其是为现代人上了一堂形象、生动、深刻的中国现代革命史的教育课。通过今昔对比,使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影片从生活出发,成功地塑造了周恩来、朱德、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艺术形象。十分注重形象地表现几位领袖人物的独特经历和个性。如周恩来的稳健、果断、血气方刚、富有革命牺牲精神;朱德的憨厚、沉着、有勇有谋;贺龙的倔强、爽朗、对党的忠诚等。通过他们的具体言行来表现他们伟大而崇高的品格。如通过周恩来的“我们都为共产主义在奋斗,我经常想,一个婴儿哇哇坠地,长大,有点儿知识,很慢很难,只有抓紧时间做工作,才无愧做一个人,没有权力糟蹋生命,浪费时间。”这段话体现了他为革命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通过贺龙的“半辈子经验告诉我,跟着国民党,我个人政治上没出路,整个军队也没出路。只有共产党才是劳苦大众的救星,我铁了心跟着它走到底,这是我的入党申请书……,请党考验我。”这一言行,充分表现了他对党忠贞不渝的爱和面对反革命的血腥屠杀毅然投身革命阵营的果敢精神。通过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前委会与阻挠起义的张国焘之间的斗争,表现了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勇于斗争的大无畏气概。这一切都是我们更加崇敬、热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的伟大品格和精神,鼓舞我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影片还以真实、朴素的生活画面,为我们展示了南昌起义那火光冲天、枪林弹雨、将士们浴血奋战的场面。并通过女战士黑姑踏着其丈夫双喜等烈士的血迹,冲上鼓楼,把红旗插到楼顶的这一细节再次告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和安静的生活环境,都是成千上万的先烈们用先血和生命换来的,没有他们的牺牲,没有他们的奋斗,便没有我们的今天,作为祖国的一份子,我们要自觉加强思想修养,使自己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成为改革开放的推动者,才能无愧于我们的先辈和先烈。
总之,《南昌起义》是一部好的历史文献故事片。它使我们牢记过去中国革命的斗争史;牢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党和人民创建的丰功伟绩;牢记革命先烈的牺牲和奋斗。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的昌盛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
参考资料:http://..com/question/45907513.html?si=3
❸ 门巴将军的观后感怎么写,急需。。。
以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兼总医院院长李素芝为人物原型的大型主旋律电影《门巴将军》昨天确定于8月1日全国上映。李素芝在西藏扎根36年,其感人故事被公认为是足以感动中国的正能量。2010年,李素芝曾经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在今年八一建军节之际,这部影片将作为献礼片正式公映,让全国观众感受到这股正能量。
影片《门巴将军》以西藏军区副司令员、西藏总医院院长李素芝为原型。由李素芝同志的亲密战友西藏军区副政委卫晋、青年作家秦飞担任编剧,整个剧本取材于真人真事改编。李素芝年轻时放弃上海舒适的生活,坚持到西藏做军医,为藏区人民群众、边防官兵服务整整36年。期间常年与妻女分居两地,被女儿怨怼不愿叫一声“爸爸”,甚至母亲去世都不能见上最后一面,却永远把西藏人民的生命放在第一位,攻克高原多发病医学难关,免费医疗免费手术,以仁心仁术受到全西藏人民敬仰爱戴,被称为“地球之巅的生命使者”。李素芝36年兢兢业业的努力也改善了西藏驻军和边防战士的就医条件,将移动医疗队伍的车载手术室、车载救护室等完善起来,争取在第一时间到达病患的身边,抢救每一个珍贵的生命。在李素芝心中,每一位病患都像他的亲人一样,每当救活一条生活,李素芝的脸上总会挂着如释重负、开心的笑容。正是这样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理念,李素芝被西藏的老百姓亲切的称为“门巴将军”。
作为西藏军区的首部电影,也是关于反映李素芝同志感人事迹的第一部电影,有关部门由上至下竭尽全力协助影片拍摄。雪域高原氧气稀薄,高原反应强烈,气候寒冷恶劣,生活环境残酷,想在西藏拍摄出一部高质量的电影十分不易。《门巴将军》所有主创都希望还原出西藏高原真实风貌,来创作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电影魅力。这种努力被落实在了影片的每一个细节上。
曾主演《飞天》的刘之冰饰演“门巴将军”李素芝,他表示自己虽然常演主旋律人物片,但还是一次次的被李素芝的故事感动落泪“医者仁心常见,像李素芝这样的医者仁心不常见,在这样艰难的自然生存环境下,在贫瘠穷困的土地上,在信神佛多过信科学医疗的旧风俗下,李素芝靠的不仅仅是高超的医术,更重要的是博大的胸怀和对生命的信仰。”刘之冰还表示,虽然《门巴将军》是非常有“正能量”的影片,影片是把这些感人事迹通过接地气的故事讲述给观众,信仰与科学的矛盾、蒙昧与坚持的冲突、父女情、夫妻情、军民情使影片故事跌宕起伏,“十分好看,万分感动”。
❹ 八一《2019阅兵盛典》观后感心得作文范文5篇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审理会议,将每年的10月1日定为 国庆节 。小偏整理了八一《2019阅兵盛典》 观后感 心得 作文 范文 5篇,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2019阅兵盛典》观后感心得一
1949年10月1日,当我们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前冉冉升起,隆隆的礼炮声伴随着新中国成立的祝福,一起升上了新中国的上空。肃立在红旗之下,万众瞩目。时间停了,声音停了,剩下的只有人民激动的呼吸。这片古老的土地,记载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这片湛蓝的天空,容纳了战火的硝烟;这漫长的时间,正推动着中国奋进的希望。
12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审理会议,将每年的10月1日定为国庆节。在新中国成立的初期,每年都要举行阅兵仪式。蔚为壮观的景象,顿时,将不计其数的双眼震撼了:整齐的步伐,整齐的 口号 、口令;姹紫嫣红的花朵,装饰着广场的各个角落;一片片气球,齐刷刷地飞起……当场的人民沸腾了,电视前的人民沸腾了,全中国的人民都沸腾了……这正不就是展现新中国成立后一派繁华景象吗?
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最伟大的转变。中国人民从革命的战争一路走来,为的是新中国成立的一天,早日从战争带来的痛苦中挣扎出来。
千千万万句我的中国,我的祖国,我的母亲,我们敬仰你!千千万万个歌曲振奋人心地唱起,诗歌慷慨激昂地读起, 散文 激情澎湃地写起,我们赞美你!伟大的你,奉献的你,为炎黄子孙创造了无限美好的未来,正是你才哺育了民族儿女。千言万语抵不过一句:我们爱你!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从一个军阀混战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安定团结的国家;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变成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国家;从一个备受列强欺凌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地位的国家。回顾建国年的历程,我们对作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这是中国驻英大使查培新在招待会上的致辞。这是新中国成立的真正意义,也是中国人民所向往的。如今,我们的百年梦终于实现:中国人民走向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阳光大道,向世界呼吁:“我们中国站起来了!”
国庆节,它永远永远都刻骨铭心得在炎黄子孙的心里。中国啊,祖国啊,母亲啊,它是一个欢呼的节日,是一个庄严的节日,是一个伟大的节日!
《2019阅兵盛典》观后感心得二
201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周年纪念日,当天我国举行了国庆周年阅兵式,我看了阅兵式后,产生了很多的感想!
整个阅兵仪式有阅兵、武器阅兵、战斗机阅兵和花车巡礼。我觉得士兵很威风,步伐是一致,走起来就像一条横线,队伍像一块布向前移动,走得很整齐,而且他们的身高都是一样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一高一矮的,队伍就会显得不整齐,所以,身高必须统一。
整个阅兵过程中,我最喜欢的是女民兵方阵、八一战斗机方阵、牡丹花方阵。先说女民兵方阵吧!女民兵穿的军服是红彤彤的上衣,雪白雪白的帽子、裙子和鞋子。衣服搭配的色彩很漂亮。以前的国庆节没有女民兵,现在阅兵有她们参加,她们英姿飒爽地踏步向前。再说八一战斗机方阵吧!八一战斗机方阵也是由女孩子组成的。前几天的报纸说了,要从这次的八一战斗机队里挑选第一名中国女航员。她们真勇敢!整队八一战斗机就像一个角形。八一战斗机喷出的烟是彩色的,中间领队的是红色、右边的第一架是黄色、第二架绿色、左边的第一架是紫色,第二架是蓝色,它们合起来就像一道五颜六色的彩虹。然后说牡丹花方阵吧!牡丹花是我们中国的国花代表。牡丹花的颜色是红艳艳的,像一团火。花心是黄澄澄,花瓣围绕着花心,一层层的开放,很漂亮!地上还有人穿着红色的衣服围着牡丹花跳舞。
在这次阅兵表演当中,我感受到了:国家的繁荣和强大,中国是一个强国,很有正义感,而且很团结!我国的兵是不分日夜的训练,这一点也证明了我国的兵很奋发,很顽强!作为小学生的我,应该努力读书,长大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来庆祝祖国的100岁生日!
《2019阅兵盛典》观后感心得三
祖国,是一曲永不落幕的乐章,每个音符,都那么令我为之心动,为之向往。
拾起一片地上枯黄的落叶,我说:“这是我的祖国”;捧起一把芬芳的泥土,我说:“这是我的祖国”;拢聚一朵奔腾的浪花,我说:“这是我的祖国”;翻开一页发黄的《上下五千年》,我说:“这是我的祖国!”
祖国啊,你是我心中永不西下的红日,你撕开黑夜,照亮我无尽的向前;你是我日夜魂牵梦萦的思索,带着你的理想,带着你的伟岸,将我与世界融在了一起。我要赞美你,赞美你啊,就让我赞美粗劣的笔尖来赞美你的伟大!你的博爱!你的雄壮!
啊,祖国,伟大的祖国,我的生命凝结在五千年前的他们身上。这伟大民族诞生的那一刻,便注定了我血液里流淌着的那奔涌的思潮。
触摸着兵马俑冰冷的躯壳,拂去尘埃,重现在我面前的,是活着的,活着的他们啊,当繁华落尽,叶落秋寒,他们,便又从这里到了那里;站在茶马古道上,我感受到,感受到那悠悠的历史长河慢慢地,慢慢地渗入我的骨血之中,给我的生命,带来的是永不止息的,跃动的活力啊;屹立在八达岭长城之上,让雄伟的长城飞腾起来,化作那九天的巨龙啊,带着我们的自豪,带着我们的无畏,直上九天云霄去吧!
你,又是无限悲壮的美丽。脚下踩着的是圆明园的瓦砾,那空气之中弥漫着你的忧伤,弯腰抚摸满目伤痕的大地,每一寸土壤都有悲伤在扩散。那是你的屈辱,你的屈辱啊!思绪化作以太的翅膀,逆着风,飘扬向那已淡却了时间,淡却了地点的地方。在过去的风雨飘摇的百年里,你用你柔弱的双肩挺起千千万万中国人的脊梁,用你高傲的胸膛为中华儿女遮蔽风雨,用你原本慈祥的面容化作无数把利剑,直刺侵略者的心脏。那是你的抗争,你的抗争啊!母亲啊,你的鲜血喷涌向天空,染红了这世界,化作那天边飞翔的白鸟啊,发出不满于苍天的悲鸣,振翅向天;母亲啊,你的泪水划落在大地,洗刷了她的苍白,绽开出无数怒放的红莲,散发着生命的不息,落叶归根!我的母亲,你挺直了脊梁,扩张了双肩,爆发啊,爆发吧,把你的仇恨,变成仰天的怒吼吧!你是不屈,你是无畏,你是奋争啊!
残败的的梅凋零在残垣断壁的墙角下,枯萎在满目疮痍的废墟中,远处飘渺的空间传来一声巨人的宣告,为悠悠中华的五千年历史,添上了厚重的一笔!谁知道,这是梦境还是思索呢?
古老的文明,镌刻在断戈残戟之上。勇敢与忠贞,无畏与怒放,早已融解在我的每一个细胞之中;逝去的硝烟,飘荡在异国的天空。坚忍与深沉,内敛与和谐,幻化做空气中的每一个微粒,伴随在我左右。
祖国啊,你的涅盘为我的生命注入新生的活力;你的变革给我的灵魂带来沧桑巨变。
从来,趴在地上向前方蔓延的乡间小道上的泥泞脚印,总也看不到尽头,直到有一天,灰白的水泥倾泻在小路上,覆盖了泥泞的脚,覆盖了乡间的小路,也覆盖了看不到的尽头。
原本,苍天是我的欢娱,月亮是我的路灯,她把昏暗的光线极力对着我的影子,直到把那影子从地上抹平,可是呢,她怎么知道影子到了我的脚下了呢,后来,路边站起的光,他们把影子召唤到哪去了呢,我恐怕也不知道了。
祖国啊,你若是那河边常青的垂柳,我愿化作你枝条上的一片绿叶,为你的青春增加一份新绿;祖国啊,你若是那浩荡的洋流,我愿化作你支流上的小河,让我用自己为你的浩荡平添一份行色吧!
我的祖国,我亲爱的祖国啊!
《2019阅兵盛典》观后感心得四
10月1日,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在北京的天安门举行,这是我国建国的70周年的伟大日子,70年间的中国经历了无数风雨,可能70年在人类的历史上并不算什么,只是短短的几十年,可对于中华民族而言,这是我们艰苦奋斗的70年,它包含了无数先辈们的心血付出,它包含了先人对后人的寄托,它是具有革命意义的。
仔细想想,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由于当时条件缺乏、受阅武器是从敌人手中缴获的,甚至飞机不够只能飞两遍充数……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那一次的阅兵所有人还是欢呼雀跃,举国上下都是兴奋不已,因为那是我们庆祝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次阅兵,是表示我们中国人站起来的一次阅兵。
此后的每一次国庆大阅兵,都给世人带来不同的惊喜,尤其是这一次70周年的阅兵仪式,我们可以从军人挺拔的身姿、琳琅满目的武器装备、飞机在天空的自由翱翔中,都能深切感受到祖国的日新月异,祖国的发展和进步一刻也没有停下,祖国一直在向前奔跑,无论前方是多危险的道路、多险峻的山脉,都不能阻挡我们的步伐。
这次的阅兵给世人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不仅展示我们的科技军事力量,更是树立我们中华儿女的自信心,我们的祖国正以一个全新的面貌面向世界,用自己的方式诠释我们的实力,我们中国啊,不仅站起来了,而且站得更高,望得更远了!
《2019阅兵盛典》观后感心得五
今年的国庆节是与众不同的,是我国建国70周年!这不,十点还没到,爸爸就迫不及待打开电视机点开中央电视台的频道,等待着阅兵仪式的现场直播。
当正式转播阅兵仪式时,我听到一声“检阅开始!”我们全家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一列列有序的方队出来了,他们身着整齐的军装,表情严肃端庄,手里持着精良的武器,依次进行亮相。然后是坦克导弹的检阅,看到这里我十分激动,不停地问这部是什么,那辆是什么,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想当初的中国只有“小米加步枪”这样简陋的武器,如今要多精良有多精良!后面就是人民群众组成的方队进行游行,他们神采奕奕,精神抖擞,分别代表他们不同方队不同的特色。
70年的风风雨雨,让我们的祖国的日益强大,70周年的阅兵仪式给大家展示了中国的强大,尤其是我们的装备从“小米加步枪”到“精良武器”,阅兵不仅可以震慑有非法念想的份子,更可以增加我们全民族的自信心。让我们一起衷心地祝愿祖国能够蓬勃发展!
八一《2019阅兵盛典》观后感心得作文范文5篇相关 文章 :
★ 学习《2019阅兵盛典》的心得体会观后感精选5篇
★ 八一电影厂2019阅兵盛典观后作文范文5篇
★ 关于2019阅兵盛典观后感800字作文5篇
★ 纪录片《2019阅兵盛典》观后感个人感悟5篇
★ 《2019阅兵盛典》纪录片观后感大全最新5篇
★ 2020关于八一2019阅兵盛典观后感800字作文5篇精选
★ 八一纪录片《2019阅兵盛典》观后感心得5篇精选大全
★ 观看《2019阅兵盛典》心得体会范文【5篇】
★ 《2019阅兵盛典》观后感范文5篇精选
★ 观《2019阅兵盛典》有感心得精选5篇
❺ 红色电影观后感500字左右
今天上午,我们返校检查作业,其间我们看了一部50年代的电影,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董存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教育。 故事讲述的是1945年春,董存瑞在因种种原因的困扰下,终于参加了当地抗日自卫队,同年参加了八路军。在队伍中,董存瑞和他的伙伴都不满20岁,但却有着惊人的胆识和勇敢的魄力,在战斗中他屡次立功,让连长和队友刮目相看。 故事的高潮发生在1948年5月25日,进攻隆化县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的6连负责拔除敌人核心阵地——隆化中学。临出发前,身为爆破组组长的董存瑞,代表大家表决心:“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里去,让大家踩着我们把隆化拿下来!”他带领战友接连炸毁了敌人3个炮楼5个地堡。在打开隆化中学东北角的外围工事之后,敌人隐藏在围墙外干河道上桥形暗堡的机枪突然开火,部队遭受严重伤亡,突击受阻,而派去爆破的战友又一个个在中途倒下。 面对敌人碉堡的凶猛火力,董存瑞再次请战,在战友的掩护下冲到桥底。此时,他的左腿被敌人的机枪打断,暗堡的底部离干涸的河床还有段高度,河道两侧护堤陡滑,他两次安放的炸药因没有木托都滑了下来。此时,冲锋号已经吹响,拖延一分钟就会有更多的战友牺牲。董存瑞毅然用身体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了导火索。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敌人的桥形暗堡被炸毁,红旗插进了隆化中学。董存瑞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看完电影时,我的心中感慨万千。一个年仅19岁的青年,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为战斗奉献出宝贵的生命。想想董存瑞,在进革命队伍、入党等过程中遭受了重重困难,但他还是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使自己完成了自己的目标。当他在炸暗堡时,那种为革命事业奉献、为祖国和人民付出的勇气深深的打动了我。 现在想想,董存瑞比我大6岁,却比我强上百倍,甚至千倍,他的胆量、勇气、思想都是我所不敌的。他只是一个上了几天学的青年,但有着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的精神,比我们要优秀许多。 想想现在的我们,衣食无忧,在老师、家长的关爱下成长,我们没有经历过董存瑞那样的困难,也没有为中国奉献出什么。但我们也应该为中国、为人民作出奉献,现在我们既不用去炸碉堡,也不用我们奉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对得起董存瑞为中国的发展奉献出的生命;才能对得起那些为革命事业、为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的美好生活付出生命的战士们。 想想董存瑞吧,想想那些革命战士吧!是他们为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为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想想他们,谁不愿意在家中和亲人一起享受幸福,但他们还是为了中国的发展、为了人民的幸福而去上战场、打硬仗,也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想到他们那奉献精神,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不为中国、为人民做奉献呢? 从这部电影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一个人就应该向董存瑞那样,为祖国、为人民奉献,有一种无私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 董存瑞——一个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共产党员。董存瑞——一个顶天立地的革命战士!
————————————————从别人那边参考过来,希望对你有用吧
❻ 霓虹灯下的新哨兵观后感怎么写
《霓虹灯下新哨兵》——观后感
长宁区 天山二中 沈弼辰
紧张的期末考试刚结束,学校就组织我们全校去看新近上映的电影——《霓虹灯下新哨兵》。过去曾经听父母说起过《霓虹灯下的哨兵》这部老电影,虽然我没看过,但却知道它是一部五六十年代经典的电影,对父母这一代的成长起了不小的影响。我怀着急切地心情走进影院,想亲眼目睹一下这部《霓虹灯下新哨兵》到底是什么样的?
这是一部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武警上海市总队、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拍摄的影片。描写了林虻虻、柴大喜、皮向峰等几名80后年轻人怀揣着各自的理想来到大上海的武警总队三中队服役。林虻虻出生于普通人家,攻读大学三年后为选择新的追求,也为躲避女友,弃笔从戎;柴大喜来自农村,贫寒的家境让他具备了朴实的性格;皮向峰从小娇生惯养,是个富家子弟,按照父母到部队接受锻炼的要求来到部队。三个小伙子被分到了同一个班,友情与爱情、竞争与矛盾、误会与感动,让整个剧情跌宕起伏。
这一部电影令我很感动,拍出了当兵人的辛苦,以及为维护大上海一方平安所肩负的神圣使命感。影片一开始就讲述了许多士兵在雨天里跑步,个个跑得气喘吁吁。他们特别坚强,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每天都要接受严格艰苦的训练,有时半夜三更还要爬起来去跑步。为什么呢?我想:那是他们的理想和责任所决定的。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没有坚强的意志,怎么来保卫我们的城市安全呢?他们有着严格的纪律,没有周末放假,如果要和父母会面,也必须先到军方去通报一声,才可以见自己的亲人,更多的时候他们是通过书信向亲人表达一下自己的相思之情。联想到自己的学习生活,有时候遇到点困难,可以随时向父母、老师寻求帮助,和他们相比那是多么地幸福啊!活着就要有理想,为了理想去奋斗努力,任何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的。我要向他们学习,学习霓虹灯下新哨兵们顽强的精神,把它用在学习上,以至于今后的工作生活上。
这两部电影虽然描述的时代不同了,可“好八连”的精神却是永远不变的。
❼ 《八月一日》观后感
今天,我看了一部纪录片,名叫《八月一日》,讲的是南昌起义的故事。故事讲的是一九二七年蒋介石,汪精卫在帝国主义和江浙大财团的收买下叛变革命,先后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在“宁可杀错一千,绝不漏掉一个”的反动口号中,大肆屠杀共产党员。为了挽救革命。七月下旬,中共中央临时召开政治局常委会,会上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并任命周恩来为南昌前敌委员会书记,指挥这次起义。在党的影响下,北阀名将叶挺的部队从武汉乘江顺流东下,在航行的过程中,部队中的共产党员深入群众,做了大的量的工作。这支素有铁军之称的队伍,士气高涨,群情激昂。带有传奇色彩的贺龙率领第十二军也从湖北省的武穴出发,浩浩荡荡的奔赴九江。一路上他们宣传革命主张,吸收了一批农民协会的骨干入伍,革命的力量不断壮大。七月二十七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在南昌的江西大旅社正式组成,并召开扩大会议,决定于三十日晚举行武装起义。会后,周恩来等仍将起义计划告诉了贺龙,征求他的意见。七月三十一日下午五时左右,我军决定于明四日是一举 消灭敌军。八月一日凌晨四时整,战斗正式打响。顿时,枪声,火炮声大作,响彻全城。早晨六时多,起义军已全部解决了南昌内地和郊区的敌军,南昌起义成功了。
这部电影让我感触很深,一是共产党远坚韧不拔的毅志和与叛变革命者斗争到底的决心,以及保卫人民安全的志向,使他们一直与叛变革命者斗争着。正因为有了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朱德等等的共产党员一直努力地斗争着,才可能解放全国,成立新中国。直到现在,在庄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上,赫然印着“八一”二字。由此可见,南昌起义对中国的意义是非同异常的。就因为这一枪,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从那天起,一支伟大的军队诞生了。二是我十分痛恨蒋介石和汪精卫。他们竟然在帝国主义和江浙大财团的收买下叛变革命,先后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还制定了一条荒谬的宣言——“宁可杀错一千,绝不漏掉一个”的反动口号中,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他们是社会的败类。
这些为祖国而奋战的战士们,我真敬佩你们,因为如果没有你们,就不会解放全国,成立新中国,我们也就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非常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如果这次南昌起义没有他,就不会胜利。我们一定要踏着先辈的足迹,努力学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为建设自己的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