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问世间什么最动人?那一定是人间真情。爱,让一颗颗幼小的心灵成长;爱,融化彼此之间的隔阂;爱,让我们永远感恩。只有充满真情的社会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才能让春意永驻人们心底。
电影《暖春》讲述的是一个真切感人的故事:在一个春日里,一个老汉在路边捡回了一个昏迷不醒的孩子,孩子七岁,是个孤儿。老汉见小女孩可怜便把她留在身边抚养,但老汉的儿子和儿媳妇却极不理解父亲的行为儿媳妇更是想方设法把小花赶走。最终闹得一家人不和,无奈之下老汉带着小花单独搭灶炊米做饭。而小花也非常地懂事,平日里在家不仅干很多家务活,并且与街坊邻居的关系很好,而最重要的是她有一颗质朴的心,以真诚去对待每一个人。她的真情最终感动了老汉的儿子和儿媳妇,一家人重归与好。全村的人在村长的带领下合力帮助这个困难的家庭,资助小花读书。而在这一天,村长又说出一个隐瞒了三十多年的秘密——老汉的儿子也是老汉捡来的!这一消息震惊了每一个村民。而小花,在这样一个爱的环境中成长,最终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并在毕业之后回到村里执教。叶落归根,她用余生去报答这个村子,报答每一个村民对她的情谊。
电影的每一个镜头都感人至深,每一幕都透露着人间真情,表现着老汉对小花的疼惜,小花对老汉的依恋,老汉对儿子的宽容,村长对村民们的关心。印象最深的是村长的那一句话:“都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怎么人就差那么远呢?
电影里的乡村生活,大山里的风光,醇厚的民风,敦实的农民,一切都与城市里的生活截然不同 。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这是一个物欲急剧膨胀的社会。每个人都在用冷漠武装着自己。这个世上有太多的人都只为个人的利益考虑,可是不管怎样人的心底还是有爱的,这种爱心在受到强烈震撼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凸现出来。而我们要如何去激发潜藏在人们心底的这种爱心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电影《暖春》就是将一股爱心,一股人们心底最朴质的感情,一种甘愿牺牲奉献、帮助别人的精神化做一阵醉人的春风,温暖每一个人的心田,也震撼着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唤醒每个人心底的爱。让人与人之间地相处更加地融洽,让社会更加地温馨。
我们每一个当代中学生所能做的和必须做的就是像电影里那个勤劳质朴的老农一样,为需要的人,奉献自己的力量,进而带到我们身边的人们,让每一个人回归最真挚的感情世界,让每一个人释放心底最真实,最善良的感情,共同建造一个和谐的大家庭,让融融的春意永远荡漾在每一个人的心间!
字数多了可以改改 总结下吧精彩的踢出来就是了
有帮助请采纳哦!
㈡ 电影 绽放 的 观后感 600字 谢谢!
一朵红梅在雪中高傲地绽放,弥漫着淡雅的清香。闻此味,如天仙挥长袖,嫦娥撒暗香;观此景,只觉不屈的性格,乐观的心态。这不由使我联想到《绽放》这部荡涤心灵、振奋精神的影片。
影片《绽放》通过一个盲女钢琴手的“视角”,叙述了她和她所在的 “残疾人艺术团”中一群残疾青少年自强不息的故事。一些残疾人,一个“残疾人艺术团”,是这部影片的主体,他们不甘命运的安排,不管旁人的流言蜚语,顽强抗争,吃尽苦头,不屈不挠。就是这样一群看不见光亮,听不见声音,腿脚不灵便的人,集结在一起,团结在一起,彼此温暖,凭着顽强不屈的精神和对生活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相互鼓舞,相互依存,弹响了灵动的乐器,唱出了灵魂的呐喊。艺术表演是他们最好的表达和成功。他们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畏怯生存的艰难,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命运抗争,虽然途中坎坎坷坷,但是他们坚持着,抗争着,守望着,一步一步迈向了成功。
这部影片折射出残疾人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艰难状态,赞美了他们在面对困难时自强不息的精神勇气。给我深深地震撼和洗涤:残疾人虽作为弱势群体,但也是不可轻视和小瞧的,他们在社会和世人根深蒂固的歧视与偏见中,用比正常人百倍、千倍的勇气和力量来面对困难、面对社会、面对人生,通过自身艰苦卓绝的努力,迎难而上,有可能取得比健全人更大的成功。它会鼓舞着残疾朋友,给他们生活的信心和勇气。用事实告诉他们: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努力拼搏,奋勇向前,不轻易放弃,生命终会绽放出光彩,赢得成功和大家的尊重。
它也会提醒健全的人们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美好的事物,并尊重和关怀残疾人,就象影片中的方团长、关老师等,对残疾人充满关爱并为他们甘愿付出社会良知。
我也被他们这种不屈的精神感动了,他们的那种坚持不懈、乐观向上、团结互慰的品质让我深受启发:这些残疾孩子的自尊自强,会使我们在由衷感佩之际,幡然悟到自己往日的虚浮与轻飘。在生活中,我一定要做一个勇敢顽强的人,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向它低头,不要被它击退,更不要埋怨,应该勇敢与它抗争,只要自己努力了、拼搏了,即使克服不了的困难,,心里也不会很失落,我相信,失败只是偶然,只要脚踏实地勇往直前,就必然成功,创造奇迹。
让梦想发光温暖了寂寞心房
未来的路上不会再迷失方向
坚持着希望失败也绝不投降
紧握着手掌握住了幸福希望
……
自己的那份志气,那份勇气,那份好胜的心,就让它彻底的展露出来吧,用自己的汗水和心血浇灌出一个绽放着美丽的花儿吧!
有锋芒就该显露,有色彩就该绽放!绽放,努力地绽放吧,尽情地绽放,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的光彩,绽放出属于你的辉煌!
㈢ 电影《鼓舞》的观后感作文
——向胜利的方向走;瑞娃 子和他的姐姐通过以诚待人的我军民族政策取得了彝族同胞的信任。而为了能够抢渡泸定桥,红军战士不畏艰辛,日以继夜赶赴目的地,红军组织的突击队,攀着铁 索桥,冒着对面桥头堡敌人的枪林弹雨,匍匐前进,勇敢顽强的向前冲,最后勇士们冲破了敌人在桥头堡的火墙,为他们身后千万个红军战士顺利通过泸定桥铺平了 道路。一个个赤血男儿怀着革命的激情和对革命胜利的渴望,克服重重困难使国家转危为安。敌人的枪炮是猛烈的,却始终打不倒战士们勇敢的心,自然条件是恶劣 的,但依然撼不动他们对革命胜利的憧憬。为了革命,他们甘愿献身,为了新中国,他们不惧死亡,他们用热情和鲜血缔造了中国革命的辉煌明天。 没有气吞山河、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长征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 表现出不怕牺
㈣ 求一篇600字的电影观后感
勇气与耐力_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_500字当少年‘派’成功地到达了墨西哥海岸,趴在沙滩上时,我才从那奇幻的世界中醒来。李安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真是精彩绝伦,同时我也深深地佩服派的勇气与耐力。
派的父亲是一家动物园园长,他的家庭和动物在前往加拿大的路途上不幸遭遇了海难,轮船沉入了海底,而少年派和一只老虎幸免于难。失去亲人的派非常悲痛,当他发现老虎时又非常恐惧。但他用勇气和耐力驯服了老虎,到达了墨西哥海岸。
少年派虽然惧怕老虎,但生存告诉他必须有勇气与老虎相处才能活下去。所以他自制鱼竿钓鱼,并给老虎喂鱼吃。勇气的力量使他敢于上小船跟老虎划分领地。在航行途中他们遇到了巨大的海浪,飞鱼群,鲸鱼等,甚至还碰到了一个可以腐蚀任何事物的岛屿。他没有在这些灾难中丧生,而是坚持下来,用勇气和耐力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大灾难!可以说勇气和耐力是少年派生存下去的根本!
生活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是要有勇气与耐力去克服困难。影片中的老虎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困难,要勇于去挑战并克服它,使“它”被驯服,以不变应万变。更要有耐性去面对失败和逆境。在一个人身处绝境的时候,勇气会从他的身上迸发而出,这是最可贵的精神之一。
勇气与耐性使一个人变得强大,懦弱与急躁使一个人变得渺小。只要有勇气挑战困难,再残暴的挫折也会被打败;只要有耐力面对失败,再巨大的逆境也会有转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既是一个奇丽的故事,也是一个深刻的哲理。勇气是战胜困难的法宝,耐力是开启转机的钥匙。勇气和耐力会让我们走向成功之路
㈤ 观后感600字
当我看完《隐形的翅膀》这部残疾少女和命运顽强拼搏的影片时,我被主人公志华那经过命运惨烈打击之后依然不屈不挠抗争的精神所震撼,所感动了。 这是一个发生在美丽草原上的故事。15岁的志华考上了高中,她和同学们高兴地去放风筝庆祝,却不幸被高压电击中。经过医院全力抢救,终于保住了性命,但却失去了双臂。失去双臂的志华痛苦不堪,原来一切需要用手来做的事,她都无法自理,生活变得非常艰难。她想回到学校上课,却被学校拒绝了,原因是她没有双手无法写字做作业。.....面对着失学和生活无法自理的困难处境,志华非常痛苦,想要了结自己的生命,但是爸爸妈妈鼓励她,给予她勇气使她最终放弃自杀的念头。后来, 志华参加了高考,她的分数过了线,但因为没有双手又报的是医科专业,她最终没有被录取。失望再一次降临。不料妈妈知道了她没被录取的消息,受不住打击,精神分裂症发作,一下子走失,再也没有回来,志华家又陷入迷茫,悲痛的状态。.....志华在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得了好成绩,取得了进军残奥会的资格。但是妈妈已不在人世。为了纪念妈妈,志华和爸爸将妈妈亲手为她做的龙风筝放上天空,风筝越飞越高。.....仿佛志华妈妈正在为女儿骄傲! 看过影片之后,最不能忘记的,不是他们残疾的身体,而是他们惊人的毅力,淡定的姿态与灿烂的笑容。他们的身体因精神的完整而美丽。想起张韶涵的一首歌:就算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我思绪万千的和志华对比,我显得是那么渺小。志华在难以忍受的困难面前并没有退缩,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获得了成功。我想:生活对志华是多么不公平啊!跟她比,我幸福多了,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以自由自在的到处玩耍,可以……我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更应该把力所能及的事情做的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隐形的翅膀”,将会带着的梦想,像风筝一样在无边无际的天空飞翔。..... 人没有了双肢就像小鸟失去了翅膀,花草树木失去了滋润一样,就好比没有了生活能力,没办法生活下去。 影片中的小女孩志华在一次意外中,也失去了双肢,她也曾想过是否该继续生存下去,而她在爸爸妈妈的劝说下,她选择了生存下去,并且要考上大学,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她开始学习用脚来写字、吃饭、洗脸、刷牙、穿脱衣服等一些原本用手来做的事情。在她的努力下,把脚训练地跟手一样灵活,便开始不依靠爸爸妈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她被游泳教练选中并且又参加了训练,参加了全国残疾人游泳大赛,取得了胜利,同时也被体校录取了。 她正如《隐形的翅膀》歌中,说的: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不去想,他们拥有美丽的太阳…… 志华的这种行为,是常人难以想像,难以做到的。她在比赛中取得胜利的关键在于:别人休息时,她还在拼命训练。我们要向她学习的是:坚持不懈的精神。 虽然,我们没有残疾,但是,我们对待学习,要像志华一样,奋发向上。我们已经五年级了,不能老想着去玩,要把精力全部放在学习上。 这部影片给了我许多感想和启发,让我终生难忘。它不仅让人感动,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不管你是否残疾,都能达到你想要的目标。只要你有志气,有毅力,无论什么事都能做好。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女孩因风筝掉到了高压设备上她去够,不幸被电击打,使她失去了双臂。 当光明变成了黑暗,原来活泼快乐的女孩转眼间变成压抑痛苦的女孩。 这种巨大的转变沉重的打击着女孩的心灵,谁也想不到会发生这种事。女孩失去了双臂,她丧失了生活的能力,这意味着她每天都会在痛苦中渡过,每做一件事都是极大的困难。失去了健康,才懂得健康的珍贵。人能健康快乐的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没有什么比健康快乐更重要了。我们要珍惜每一天,让每一天都过的有意义,做自己想做的事,获得更多的快乐。 女孩失去了双手,她只能让父母帮助她来生活,但她并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心。于是,她每天都练习压褪,她忍着痛终于把腿练的非常柔软。她学着用脚写字,一次写不好再写,不知她写了多少万次,每一次的练习都是痛苦的折磨,就是再累她也没有放弃。她对自己充满希望,相信自己一定能用脚来生活,减少父母对自己的帮助,可见她是一个多么懂事的孩子啊!她没有因为自己是个残疾人,而使父母整天为她操心。慢慢地她学会了用脚来生活,还能用脚来做饭。这些在我们看来是不可能实现的事,她居然实现了,她用顽强的毅力战胜了自己,挑战着人生。 。 有种力量是隐形的,我们看不见,但是一直存在我们的内心,或许没有经历一些事,我们永远也不知道那股力量的强大。是的,没有闯不过去的灾难,只要我们用心对待生活;是的,没有到达不了的地方,只要我们努力拼搏梦想。无论何时,记得,我们都有对隐形的翅膀!
㈥ 爱国励志电影500~600字的观后感!急!急!急!
昨天和朋友一起看了美国梦工厂出品的《战马》,讲述的是一个男孩和一匹马的传奇友谊。 电影从一匹名叫乔伊的农场马展开视角,讲述了一个英国农场少年阿尔伯特在一战中的寻马之旅。一战爆发后,阿尔伯特的父亲为了维持农场经营,无奈之下乔伊卖做军马。战火纷飞,乔伊被用来向前线运输军火物资,虽然躲过了重重危险,最终还是不幸落入德军之手。幸好得到一个法国小女孩艾米莉与祖父的悉心照顾才幸免于难。冥冥之中,乔伊回到了英军战壕,与小主人阿尔伯特短暂相聚,可惜好景不长,伙伴再次分离。而另一边,小艾米莉将不久于人世,临死前祖父答应她一定会为她找到心爱的战马乔伊,不过最终艾米莉的祖父了解到阿尔伯特对乔伊付之生命的爱时,愿意把乔伊送给阿尔伯特。 电影演完时,我已经泪流满面!为了乔伊与小主人历尽千难万苦的相遇又再次的分别,为了小艾米丽的祖父在孙女临终前答应找到乔伊,而在知道阿尔伯特对乔伊付之生命的爱时,又把乔伊送还给阿尔伯特。流泪的同时也感到深深的震感!为了乔伊在战争中一次次解救同伴而做出来的善解人意的事情,它显得是那么的乖巧和通人性;为了它不顾千难万险、炮火连天中为了生命和自由奋力拼博,即使是浑身缠满铁丝和鉄刺也不愿意放弃;也为了两军对垒时,看到马儿受困,敌对双方暂时休火,同时伸出援手来解救它!让观者强烈的感受到战时人们对生命的渴望! 电影格调温馨感人,充满青春励志的元素,是一部优秀文学作品。这是一个人人都会为之感动的故事。它诠释了在战争中人们向往和平,也让我们活着的人重新感受到活着的幸福!故事中传达出来的灵魂和感受在每个人心中都会引起共鸣!
采纳哦
㈦ 求一篇观后感作文:电影《举起手来》观后感,600字左右
当美丽的晚霞映满了整片天空,当太阳渐渐向西落下时,在天的那边突然传来一声:“举起手来!”在山的顶端,有个人缓缓将手举了起来。这时,《举起手来》也将至结束,我却还沉浸在其中。不仅是这部抗日战争题材的影片带有浓厚的喜剧风味,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抗日战士和成千上万的老百姓靠智慧和团结在一起的心抗击了日本侵略者。精彩的每一幕深深地扎进了我的心里,难以平复。
最扣人心弦的一刻
三个八路军在火车上以微薄的力量抗击几十个日本鬼子和一架日本战斗机。他们用几把枪和他们的机智勇敢,就将阻碍他们的日本鬼子一一击退。当那架战斗机在天空中对着火车头扫射时,我得心不免有些紧张,会不会打到火车头?会不会引起爆炸?八路军会不会就这样牺牲?日本鬼子会不会抢走国宝?一个个问题都是那么扣人心弦。但当那架战斗机仅仅八路军用机关枪打落时,我松了一口气,同时也暗暗喝彩:“中国人好样的!”
最痛快不已的一刻
女大学生误将猪食当作饭盛给日本鬼子,两个机智的小男孩把自己身上那带有腥味的水和癞蛤蟆装进了鬼子们的水壶里。当看到日本鬼子吃着老百姓们为他们“精心”准备的这些食物时,全场的同学都大笑起来,笑得那么的痛快过瘾。我还隐约听有同学说道:“日本鬼子就是应该吃猪屎。我们中国的猪也比这些可恶的日本鬼子强。”真棒!相信如果我们这群孩子生在那个年代里, 也一定会用我们的聪明智慧来对抗日本鬼子的侵犯。“中国人好样的!中国的娃娃头也不赖!”
最振奋人心的一刻
当那块藏在西瓜中的炸弹爆炸时,当那个进入这个村庄的日本鬼子的队长被炸得粉身碎骨时,当这支日本鬼子军被打得七零八落、四分五裂时,我笑了,十分振奋地笑了,中国人不可能被威胁的,我们会奋起反抗,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信念,就是日本鬼子会在我们国土上双手举起手投降,然后像老鼠一样灰溜溜地逃出我们神圣的领土。“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如果谁要强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有许许多多的让我们中国人为之喝彩的一刻,那是难以用手中的笔和语言所形容的。孩子们露出了无忧的笑容;老奶奶露出了欣喜的笑容;广大群众露出了胜利的笑容。歌声回荡在山谷,笑脸映红了天边。
㈧ 阿甘正传电影 观后感600字
“人生就像各种各样的朱古力,你永远不会知道那一块属于你。”阿甘母亲的这一句话,向我们阐明了:每一个人的生命轨迹都是存在,而且是独一无二的。阿甘,就正是听着这样的教诲,一步一个脚印地踩出了属于自己生活的奇迹。
在影片的开头和结尾,会看到:在广阔的蓝天下,一根轻盈而洁白的羽毛从天而降,缓缓地降落在阿甘的脚下。我想,这其实正是影片在暗示我们:这个世界上,如果有人把生命看得像羽毛般纯洁、平淡而美丽,那么,这个人,一定是阿甘.
幼年的阿甘曾经腿有残疾,于是,阿甘的母亲就不得不为她心爱的儿子套上一个笨重的铁架,以辅助其行走。于是,每每放学后,同伴们就会在路上讥笑阿甘、玩弄阿甘,甚至追赶着阿甘扔石头。往往这时,那位女同学珍妮喊道:“阿甘,快跑。”然后,阿甘惊慌,拔腿就想跑,跌倒了挣扎着爬起……渐渐地,铁架子便不在束缚着他,最后他奔跑如飞了。同伴们追不上他,只能眼睁睁的巴望着而束手无策。这,应该说是阿甘人生中的第一个奇迹.
凭着惊人的奔跑速度,阿甘进了橄榄球队,以后又进了大学并最终顺利毕业。不久,他参加了越战。在越南战场上,阿甘的部队中了埋伏,一声撤退令下,阿甘记起珍妮的嘱咐:“打不过,就跑。”阿甘于是转头就跑。他成了唯一幸免的人。看到这里,观众大概都会发笑。阿甘如果不是跑得快,就不可能后来返回去救出负伤的战友;阿甘如果不回去拯救战友,那么阿甘也就不是阿甘了。
也许,曾经,有的人常常会感觉到生活的负担过重,就因为面前的困难重重,而整天垂头丧气、郁郁寡欢。阿甘呢,信念是这样的单纯,目标又是这样的清晰,即使先天不足,甚至是面前有穷山恶水,可爱的阿甘也绝对能够以一颗绝对平常的心视之,并最终一一跨过。从而达到生命之巅、获得自己最终的辉煌。
阿甘一生中只有一种爱支撑人生,那就是母爱;阿甘一生只爱一个女孩珍妮,除此他永远心如止水;他可以为了纪念死去的战友巴布,而干起自己并不熟悉的捕虾业(仅仅是由于巴布的一句话)……
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阿甘的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在指引着他,他也只为此而踏实地、不懈地、坚定地奋斗,直到这一目标的完成,又或是新的目标的出现。没有单纯的抉择就不会没有心灵的杂念;而没有心灵杂念的人,大概才能够在人生中举重苦轻。
阿甘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诚实、守信、认真、勇敢而重视感情,对人只懂付出不求回报,也从不介意别人拒绝,他只是豁达、坦荡地面对生活。他把自己仅有的智慧、信念、勇气集中在一点,他什么都不顾,只知道凭着直觉在路上不停地跑,他跑过了儿时同学的歧视、跑过了大学的足球场、跑过了炮火纷飞的越战泥潭、跑过了乒乓外交的战场、跑遍了全美国,并且最终跑到了他的终点。
每个看过《阿甘正传》的人都会从中得到些许感悟:生命就像那空中白色的羽毛,或迎风搏击,或随风飘荡,或翱翔蓝天,或堕入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