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结局 > 孔雀电影观后感

孔雀电影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1-08-07 03:54:27

『壹』 孔雀影评

印象-A

顾长卫的这部片子有一个独特的名字,没有看过影片的人恐怕很难将那里面所描写的生活与孔雀二字联系在一起。除了末尾,兄妹三人在动物园里看到了孔雀。
冬天,孔雀没有开屏。
姐姐最初梦想着成为一名伞兵。她骑着自行车狂奔在街头,而拴在车尾的自制的降落伞迎风飞舞,酷似孔雀开屏的场景。她举起双手,嘴里发出兴奋的叫声,那神情,如同在蔚蓝天空中,无忧无虑地飞翔。于是,那一瞬间,我以为自己了解了孔雀的象征意义。而一直到最后,我才猛然想起,孔雀,是飞不起来的。
其实孔雀是很世俗的动物,如同,我们的生活。


七宗罪

A.贿赂
一个人的欲望过于强烈,就有可能做出一些蠢事。比如姐姐,比如另一个想当伞兵的女孩,于是他们拼了命地抓住每一根有可能的救命稻草,不惜一切。
姐姐和军官打乒乓球,预备送啤酒,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虽然并不排除姐姐喜欢那位英俊的教官的因素,但是在现实面前感情永远都显得那么苍白而无力。而后来的故事证明,没有感情,姐姐的生活方式丝毫也没有改变。
这是第一次。
姐姐索要降落伞,果子提出报酬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脱下了自己的裤子。或者为了摆脱洗瓶子的命运,她嫁给了一个比自己大许多的领导的司机。从此以后,她的身体乃至灵魂,全部成为了商品。

B.贪婪
一个人如果贪婪,那么再多的物质再多的爱都是不够的。就像母亲分发的糖果。哥哥是傻子,所以母亲要求每人分出五块糖。姐姐拿出了四块,再也不肯交出第五块。
从来也不在乎自己手上还剩下什么,只看见没有得到的。母亲在生活上总是给予哥哥更多的关心,这理所当然。然而姐姐对弟弟说:“他们从不爱我们,可是我终究会找到爱我的人。”她终于漠视掉了父母的所有关心。
于是认一个拉手风琴的老人作干爸,为了稍纵即逝的快乐。她却不知道,这并不会使她满足,因为她还没有得到全世界。

C.利用
影片从头到尾都充满了利用。大一点的,姐姐用婚姻利用小王帮自己找到了新的工作,金枝以同样的方式来到了城里。小一点,姐姐利用弟弟的无知帮自己买了《性知识手册》,同事们利用哥哥的憨厚替自己干活。
有一个有趣的细节,不管事情是怎样开头,一旦利用者的目的达到,都没有再对被利用者说一句话。
也许许多人都会说,这个时代的人就是如此,你不利用别人活着不被别人利用就无法生存。最近我听到的一个说法是,朋友也是生产力。
我不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D.妒忌
有一件事情是最让姐姐和弟弟心里不平衡的,那就是为什么比自己不如的哥哥,却似乎得到了更多的关怀与权利。当哥哥多分到糖的时候、把糖扔给鹅吃的时候,或者仅仅是他一个人看着书的时候,这种妒忌每时每刻都在折磨着他们,终于迫使他们作出了疯狂的决定,用老鼠药毒死哥哥。
看到这部分我突然想起马尔克斯的小说《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影片也是如此,导演就是那个揭示真相的叙述者,他不断用细节提醒我们,这样的结果是必然的。是因为妒忌的火焰焚毁了理智。
所幸母亲洞察了这一切,那杯毒药最后给了家里的一只鹅。鹅在临死前扑打翅膀,颈项扭曲,悲壮而惨烈。

E.欺骗
姐姐拿了母亲的钱,当全家人垂头丧气坐在家里时,她没有勇气承认事实,她不停地做事来掩饰心里的恐慌。其实我们的生活里又何曾少了同样的场景。沉默,通常是另一种欺骗。
比较恶毒的是哥哥的老婆金枝,她是那样不安好心地教唆着哥哥:“他们为什么让你生病,而不是你的弟弟妹妹?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人都靠不住,除了我。”
她的容颜刹那间扭曲如同地狱使者。

F.愤怒
无法忘记的一个场景,是滂沱大雨中,弟弟用锋利的伞头,狠狠刺进哥哥的大腿。
“他不是我哥哥!”年少无知的弟弟这样说。
是因为愤怒和羞愧,弟弟无法忍受哥哥带给他的“耻辱”,他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哥哥是一个傻子,而在家庭中,是一个温和正直如斯的人。
人们总是害怕面对事实,尤其是在有旁人围观的时候。他们要把自己伪装得华丽而完美,任何有可能拆穿把戏的人,都会使他们怒不可遏,从而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过。

G.欲望
我想换个好点的词,叫做希望。
这一项或许应该写在开头,因为故事就是伴随着姐姐成为伞兵的希望而展开的。母亲希望子女都能有出息;哥哥希望娶到叫桂玲的美丽女子;弟弟的希望似乎并不指向鲜明,而姐姐的希望始终在变。
只是我突然感到疑惑,如果说是这些造成了人物的悲剧,那么失去这些东西以后的结局又会如何呢?
对于众人的不完美结局,时代或者仅仅是某个人都无法承担起全部责任,是扎根在内心深处的人性导致故事必将按照这样的轨道前进。而面对罪恶而迷人的果实,亚当又该如何取舍?


印象-B

关于孔雀里的世界,是我从未也不会有机会经历的。像几乎所有文艺片一样的淡黄的有些退色的镜像里,一切都如同太阳底下蒸发的水汽似的注定只能成为追忆。它所描述的那些人的美好或丑陋的感情,亲情、友情、爱情,都似乎因着这样的模式而变得模糊不清。可是我却清楚地感受到,透过朦胧的镜头所散发出的,从骨子里渗透出的残酷气息。
时代变了,有些东西未必就能跟着改变。
事实原来是这样。我们每个人都是孔雀,庸俗不堪,却总是自命不凡。我们所做的全部事情,不过如孔雀开屏,只是要让路人看见,并短暂停留。不曾在意损失了多少羽毛,伤害了多少同类,我们要的,只是一瞬间被仰视的盲目快乐。
而我们,也注定被这俗世捆绑,无法飞翔。

『贰』 孔雀的影评和题目,借鉴一下

《孔雀》聚焦的虽是一个普通平凡的五口之家,呈现的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身为导演的顾长卫并没有用何般历史大事件来体现小人物在时代中的挣扎,而就是以最为平淡的日常,随着这个家庭中梦想的幻灭与人性的扭曲,一股无形却有力的桎梏,令这个本自温情的故事蒙上了沉重的基色,于此中隐忍充沛的情感缔结,不仅使电影对“孔雀”这一命题意蕴与写实的着点为人回味无穷,也使这部电影堪为一场身处时代洪流中平民的史诗。——梦里诗书

『叁』 求《孔雀》影评。评姐姐(高卫红)的。急急急!!!!最好是按编导艺考格式。

《孔雀》·泡汤了
片子开场一小半儿,一家五口在那儿砸煤球,没人说话,似乎各自想着心事,但动作协调一致,看得出来,还是很有默契的一家人。然后,就是突然哗啦啦地下雨,不算大,但足以毁了那堆刚砸好的煤球。一下子,刚才那个沉默却和谐的气氛就全乱套了,妈妈跑去拿塑料布,老爸忙着在煤堆边上垒砖头,两个儿子在屋檐下傻站着,哇啦哇啦地吆喝……但很快,一家人就都那么傻站着了,碰到这种事,大家谁都无能为力。可突然,姐姐走进了雨里,跨过煤堆的时候,还重重地摔了一跤,屁股上弄得都是泥,她倒呵呵乐了,有点狠狠地、神经病似地跑开了。
当时我就忍不住跟黄老师说,哎,我说,这一家人怎么净干这“泡汤了”的事儿啊?是啊,这一家人是真够倒霉的,从大姐的倒霉算起,哪个都像上辈子欠了老天爷大债了。

1、姐姐
三个孩子里,活得最明白的就是这个姐姐,可她就是要倒霉,凡是她的梦想,就一定要被摧毁。她碍着谁了?她没碍着谁,她就是生不逢时,她赶上的那个时代,不如现如今张静初赶上的这个时代能容人。
河南安阳有个空军基地,所以70年代末还有伞兵,就是这些潇洒的女伞兵闹得,姐姐老想着飞,飞出这个小城,飞出这死气沉沉的家。姐姐是个聪明人,她和招兵的军人同志打乒乓球,还偷家里的钱想给人家送礼,她是豁得出去的,但她毕竟不如胖姑娘的姐姐狠,那位姐姐后来成了那个军人同志的老婆。所以,去当伞兵的不是姐姐,而是胖姑娘。
如果说这算姐姐的第一个重大人生挫折,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失贞。姐姐和果子在小树林儿里究竟有没有发生关系,曾经是我和黄老师争论的一个课题,我倾向于他们没干,因为没必要,但是从这个女人的性格来看,黄老师的肯定判断也许是更犀利——他说后来果子跟姐姐说过一句话很可揣摩:你以为我真是流氓呢?不过,虽然我听后有过动摇,但目前我们还各持己见,因为我觉得,姐姐在小树林里脱裤子那个动作,其实已经说明了一切,那个动作说明这个女人已经在精神上放弃了贞操,她不在乎了。还有她拖着降落伞,骑着自行车在大街上猛High的时候,被他老妈当众打断,然后是在家里强行脱了裤子打针。她作为女人的那点天真、梦,还有自尊,完全被打碎了。不过她也没有就那么跟果子好上,而是有预谋地找了个文工团拉琴的老头,她甚至还带着弟弟去享受这个“干爹”的爱护。老头很不幸,顶不住单位和家里的压力自杀了,究竟死没死不知道,但他的子女却找上门来辱骂、殴打姐姐,这场戏精彩极了,尤其是还配上凶悍的河南口音。最牛B的是,对方打完人撂下一句“狐狸精!”然后扬长而去之后,姐姐一言未发,继续埋头刷瓶子,这时候她身边的工友默契极了,一齐沉默着刷瓶子,好像刚才什么都没发生过。
集体的这个冷漠、冷酷的“心理素质”是怎么锻炼出来的?好,1977年,往前推十年,就是那十年的经历锻炼出来的,必然。
这之后,姐姐几乎绝望了,她随便嫁了个人,没几年就离了。姐姐最好的几年青春就干这个了,白瞎了,彻底白瞎了。
几年后,已经是80年代了,姐姐又遇到了那个军人同志,在大街上,姐姐突然就精神焕发了,好像当年那个骚动的魂魄又回到了这具躯体。她毅然决然地穿过马路,来到那男人面前,万分幸福、万分骚包地对他说:我就知道,你会一直爱着我。可是,人家已经不记得她是谁了。
随后的一场戏(就是姐姐蹲在菜摊上,极度克制地哗哗流眼泪的那场戏),虽然拍得很紧(我的意思就是还可以稍稍松弛一些,像《爱情万岁》那样,不要意图太明显),但却给姐姐这个人物画上了一个非常圆满的句号。这个人物彻底立住了,她成形了,可信。

2、哥哥
哥哥的故事最有趣,但说实话,没什么意思,主要的功能倒不如说是衬托了其他几个人物,特别是妈妈和哥哥的那个瘸腿媳妇,当然还有弟弟。
哥哥的狡诈是这个人物性格的关键,何以见得呢?你别看这厮在外面孙子似的,回到家那是一大爷,分糖块,121颗,他最后能拿一大半。这家伙是真傻吗?他确实有点傻,但是也并不完全傻,所以姐姐让果子揍了人,他就立马带着烧鸡去慰问,精明得很。这个胖子,至少在两样事情上是绝对不傻的,一个就是对人际关系的经营,一个就是食,这个食不防放大一点,也包括色。讨媳妇这个事儿,太说明问题了,他在纺织厂门口看上人家陶美龄了,回家就给他妈使计策,就是猪八戒最擅长的那种:激将法。这还不算,他自己也很有方式方法,摘那么一大朵向日葵,我的天,那放在今天也是很浪漫的一个人啊。可惜,天鹅肉并不总是那么容易得手,胖子的爱情终于还是失败了。
相亲相到的这个农村姑娘,和胖子实在是绝配,为什么呢?因为她是一个可以经营胖子的女人,她的手腕甚至比胖子他妈都厉害。没有她,胖子定不会学会那生存下去最关键的一招:自私。对付来借钱的无赖,胖子的办法实在令人佩服,这绝对是大智慧。
哥哥的故事里有一段惊心动魄的谋杀场面,这场戏也是这片子里的大亮点之一。它涉及到一个共谋的问题,就是一家人要不要达成默契,干掉傻哥哥这个累赘?弟弟买了耗子药,姐姐发现了,倒在了地上,父亲在门口看见了,却选择了沉默。只有母亲,她采取了一个极端但有效的方式,教训了自己的家人。在饭桌上,她专门选在饭桌上,让一只大白鹅喝了毒药,然后全家人看着它毒发、挣扎、抽搐、扭曲着死去。这一家人的关系,实在太不健康了,但是,这里的健康与不健康都是符合逻辑的,是有一个源头的。说到这儿,我不得不再次提醒大家,这片子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缺席者,就是文革经验,它是解释所有事件的关键,它才是77年这一家人遭遇的不幸的真正根源。

3、弟弟
据说弟弟的故事是被迫作了大手术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弟弟本来应该是个同性恋。需不需要让弟弟变成同性恋我不管,问题是现在的改动让这人物有些前后不搭。虽然基本上也解释得通,但就是别扭,尤其是他成了一个甘愿吃软饭的人,怎么会?
弟弟的自尊是这样一点点被毁掉的,先是长期的被忽略,长期的,非常长期的,这个你可以尽可能地发挥想象。然后是姐姐的遭遇,因为姐姐的两个梦想先后被击碎的时候,他都在场,一个是伞兵事件,一个是干爹事件。在这个家里,他最可亲近、可信赖的就是姐姐,因此姐姐的挫折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是他的挫折。这之后,还有胖子哥哥在澡堂的口吐白沫事件,在这个家里,他顶着很多无形的压力,而别人却从不在乎,甚至最亲近的姐姐,也利用他,利用他去买那令他难堪的《性知识手册》。
接下来的事件更严重,傻哥哥来送伞,让他很没面子,哥哥“耍流氓”,让全校围殴,他也被株连,情急之下,他居然干出了用伞尖捅哥哥这样混帐的事。这个时候,这个家里最小的男孩的心理事实上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没想到的是,随后还有一连串的打击。为了挽回面子,他请果子冒充民警大晴天来送伞,这是个典型的饮鸩止渴的小把戏,果然,第二天当他兴冲冲地吹着口哨来到教室,迎来的却不是尊重和崇拜,而是全体同学的羞辱。这个打击是致命的,这意味着,他被一个集体除名了,唾弃了。之后是另一次唾弃,被女人的唾弃,他跟踪对他貌似有好感的女同桌,得到的却是对方更冷酷的嘲笑。这几乎是他回到安全集体的唯一稻草,但是也覆灭了。
学校这个“小社会”抛弃了他,没想到回到家里也是一样。在“暗杀”哥哥未遂之后,母亲残忍的惩罚手段割断了他和母亲交流的可能,然而父亲,竟然是一个更加不可理喻的男人。这之前,这个男人几乎总是沉默的,看起来似乎是个厚道、老实的男人,万万没想到,当这个男人发现自己最看重的小儿子画的一幅女性人体之后,竟然大发雷霆、歇斯底里了,这个暴怒的男人甚至对着屋外大喊:邻居们,快来看哪,我家出了一个流氓!这一次,弟弟的退路被彻底堵死了,他只好离家出走,离开了这个城市。
80年代以后,当他带领自己的女人和这个女人的孩子回到家里的时候,他对父亲的仇恨依然没有熄灭,甚至他的婚姻,都是对父亲的挑衅。但是,他自己也在这种丧失了尊严的生活中,慢慢地、一点一点地报废掉了。

4、爸爸和妈妈
爸爸和妈妈在文革的十年中发生过什么,我们永远也不可能知道,但那一定是可怕的经历。妈妈处理事情的果断、凶狠和不择手段,恍惚还是那个时代的一个影子;爸爸呢?终于在沉默中爆发的父亲,原本也是个有着暴力倾向的人吧。
这些被扭曲的人格,很可能获得了某种可怕的遗传。

5、孔雀
最后,那孔雀终于开屏了。父亲和母亲没有来,但孩子们都来了,他们都来了,却也没有一个能等到看见孔雀开屏,这就是顾长卫想说的,那个时代的人,没赶上好时候。可是,谁能赶上好时候呢?孔雀确实开屏了,但大多数时候,面对我们的不是它美丽的羽翼,而是它那不怎么雅观的屁股。

我在豆瓣上面看的,你可以在豆瓣里转转~影评都很犀利~!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9004/

『肆』 求孔雀的影评

《孔雀》讲述生活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北方小城市里的一个五口之家,一段时期内各人发生的故事。主线人物是家庭中的姐姐(张静初饰)、哥哥(冯瓅饰)和弟弟(吕玉来饰)。

姐姐20出头,是削瘦清秀的女孩,有一种清教徒似的气质,但内心刚烈执拗,可以为了梦想狠得下任何心;哥哥二十三四岁,小时得病落下轻微脑疾,但以为他笨的人,往往还不如他心底里透着明白;弟弟十七八岁,敏感、忧郁,内心过于丰富,以至于人累得有些慵懒,这样的孩子,未来捉摸不定……

《孔雀》分段落分别描述了三个年轻人各自的一段生命历程与生命状态,呈现出来的是或明朗或冲动或懵懂的理想追求,以及理想幻灭、神经抽搐、精神萎靡,以至日子平淡、尘埃落定的过程。那过程提供给我们的机会——观看别人同时也观看自己。

影片评价 《孔雀》札记:所谓大师电影

终于看完了名声很大的《孔雀》。老实说,我感到很失望。我不知道我很崇敬的姜文、田壮壮两位先生,何以会给予《孔雀》那么高的评价。他们都是不轻易褒扬别人的人,然而他们给予顾长卫和《孔雀》的评价却出乎寻常的好——“大师级的电影”、“建国以来难得一见的好电影”。单单看这样的评价,你几乎可以在想象中把《孔雀》归到《霸王别姬》、《阳光灿烂的日子》等好电影的行列,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这是一部模仿第五代、第六代电影的作品,却缺乏第五代的炽烈和第六代的冷静,它平庸而奇怪地在柏林电影节上抱回了一只银制的狗熊。

关于题材的选择

我不明白,顾长卫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题材来拍电影。这个题材讲述的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一个平民家庭的生存故事,而落笔的重点又是这个家庭三兄妹的成长故事。按理说,只要有好的故事,好的立意,又不触犯电影局的管理禁区,任何题材都可以拍。但问题是,我看不出这部电影想要什么,或者说想表现什么。从电影所讲述的故事来看,并没有什么大喜大悲的人生离合,也没有什么剧烈的矛盾冲突,导演所作的一切努力似乎就是模拟、还原那个时代一个平民家庭的生存状态,除此之外,这部电影能给观众提供的有意义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

一部电影总要给观众提供某种东西,或是一种精神,或是一个精彩的故事,或是一个哲思,或者像张艺谋那样给人一个电视广告式的视觉按摩,或者令人解颐。遗憾的是,《孔雀》几乎没有给我们提供新鲜的有意思的东西。客观地说,这部电影跟张艺谋的《活着》相比,差距是相当大的。同样是讲述平民的生存故事,《活着》所展现的是连续的不幸和灾难反复降临在一个主人公的身上,由于戏剧冲突的高度集中与强烈,从而给观众以强烈的震撼。而且,由于戏剧冲突的高度集中,这个平民故事又具有了譬喻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反复承受痛苦并坚强活下去的象征意义。一个人的苦难史,因为契合人类的共通经验与感情,而突破了地域的民族的界限,获得了普世的艺术观照价值。

反观《孔雀》,电影以三段叙述的形式,分别讲述了姐姐、哥哥、弟弟的成长故事。这些故事平淡无奇,基本上没有什么激烈的矛盾冲突,就是一些生活片段的罗列与堆砌。有人把这种陈列日常生活影象碎片的手法,抬高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艺术审美范畴,我觉得十分牵强。从观众的观影心理来看,如果一部电影不能提供新鲜的影象刺激、感情刺激和思想刺激,基本上就是失败的。就一般的观众而言,这种不痛不痒、题旨暗弱的电影故事,几乎不能为他们提供任何观照自身存在状态的“有益的新鲜经验”;而对于那些具有丰富观影经验的人来说,《孔雀》的影象无非是第五代导演(以张艺谋、陈凯歌为代表)和第六代导演(以贾樟柯为代表)摄取和调度影象手法的杂陈,在局部上也许有非常出色的处理,但总体上仍未脱离两代导演的艺术窠臼。因此,当我在电影看到灰扑扑的长镜头、看到以电影电视节目的声像表现时代风貌时,不禁为这种熟悉的贾樟柯式的表现手法而哑然失笑。

在庸常化的日常生活中挖掘深厚的、感人的思想主题,非有深厚、细腻的艺术表现力不可,如果切入的角度没选好,就会徒然消耗电影的语言与精力而难以讨好观众。且不说《孔雀》的三段叙述设计得是否合理——实际上这种设计是一大败笔,对比昆汀的《低俗小说》就很容易看出问题——电影要同时叙述三个人生存故事的野心,就足以暴露出顾长卫驾驭题材的盲目性。电影要在两三个小时内完成一次完整的叙述,必须有一条叙述的主线,它或者是一项任务,或者是一个人的历史,或者是一场战役,与之相伴的是兴衰荣辱成功失败的曲折变化;有了主线,电影才可以运用各种手法来塑造人物,设计戏剧冲突和展开故事情节。另外,电影固然可以自由表现时空的变化,但围绕着电影的主线,电影的时空在某种程度上又是有局限的——局限于一个主人公,局限于一场伟大的战役,局限于一个爱恨情仇的故事。而《孔雀》恰恰缺乏一条主线,即使是相对独立的三个段落,每个段落也缺乏主线,因此电影只能采取“散点透视”的手法,东一榔头西一榔头地讲述一些不咸不淡的所谓“平民故事”,而且处处表现出第五代导演随意调度时空的通病。在两个多小时里试图讲述三个人故事的野心,让顾长卫顾此失彼,疲于奔命,许多故事情节刚发生就被生生掐断了, 一些片段也由于缺乏必要的铺垫和交代而显得生硬、突兀。

『伍』 争议片之1——《孔雀》影评

[争议片之1——《孔雀》影评]最近看了几部有些名气,但名气又达不到如雷贯耳的地步的影片,争议片之1——《孔雀》影评。这类片子有各自的特色,有些小众和另类,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有人喜欢,有人讨厌,褒贬不一,各持一词。称之为“最具争议的影片”,这名头就更让人有一睹为快的好奇与评说的欲望。《孔雀》这部片子早就听说过,当年也有很多的报道信息,可以说是宣传渲染得到位。但直到今天才看到。以一个并不专业人士的眼光,我不能简单以好还是不好来概括对这部片子的观后感受。文艺片的细腻与怀旧,在点点滴滴中包含着那种情怀,这些淡淡的感觉也只有那些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一代人才能感受到。于我,还是有些遥远。片子中的一些场景和细节让人回想起小时候的一些相似的景象。比如一家五口在过道上吃饭,邻居们窜来窜去;那些老厂房和旧衣物…… 天空是灰蒙蒙的,节奏是缓慢而沉闷的。其中似乎蕴含着更深的韵味和难以名状的情愫。还原了七十年代的景象,勾起了许多往事,令人心起涟漪。但是这样一部被许多看客津津乐道的片子,在我看来还是有不少难以接受的地方。节奏缓慢,故事叙述得支零破碎,太过简单,而不真实。更多的像是存在编剧头脑中的一些片断的组合。一些情节显得过于苍白、简单得难以理解。比如,姐姐兴冲冲地拿着酒,想去找那个招兵的军官,但看到军官在与胖姑娘打球,就退怯了。这也太矫情了吧。不符合现实。对于一个强烈渴望当兵的人,怎会这样轻易放弃?而且那个军官看起来很正直,不像是打几次球,吃个瓜就能搞定的人。那个年代的风气也比较淳朴,这种事可能吗?后来又暗示那个胖姑娘的姐姐更豁得出去,嫁给军官,才取得妹妹的当兵资格,观后感《争议片之1——《孔雀》影评》。仔细一琢磨,也不对啊。哪有这么说嫁就嫁,就是你愿嫁,别人还未必愿意娶呢。人一北京军官凭什么接受这种贿赂?这情节设计得太离奇。还有姐姐与拉手风琴老头的相知相识,到后来老头的子女们上门来揍姐姐,都让人感觉不可思议。姐姐为啥喜欢那个老头?是喜欢吗?不过是聊了几句,跟她和弟弟看了场电影。就有老头子女们的大打出手,据说老头还自杀未逐。咋这么奇怪呢。一种不知道哪一类的情感,有一种不知道哪一类的逻辑。看不明白。果子让姐姐去小树林,姐姐为了得回降落伞,竟把果子一句“你怎么让我还你的伞”,可能只是一句戏谑的话,在那样的年代里,姐姐能立马当着人脱裤子,真是怀疑这姑娘是不是脑子有问题。傻到家了。这样离奇的情节只能产生在编剧的臆想中。还有后面,弟弟用伞尖戳哥哥的情节,下药毒死哥哥,以及老妈把药喂白鹅等等,许多事情看起来都那么奇怪,不正常。只能说那是一个变态的时代,一个变态的家庭。究其原因,是因为此剧是由一有点轻度变态的编剧创作的。只有另类,才能有点别样的滋味。有些影片也正是需要以一些不同之处来吸引人们的目光。所以有争议的片子大部分是小众片。带着些编剧创作者的另类情怀。所以说要想脱颖而出,一定要有个性,不管你是不是真能理解,只要有那种另样滋味就行。联想到当今社会许多人为出名而花样百出,不是一样的道理吗?

『陆』 哪位能翻译一下《孔雀〉电影的影评

In "Peacock" center, an offscreen voice re-entry whole family thedining table which eats meal together, five people, the silence eatmeal, the picture desolate does not have the warm color. Is only inline completely ending time, the younger brother said that, "Myremembered as if the daddy walks, already leaves the spring beginningnot to be far". The movie finally is the whole family goes to the zoo to look at thepeacock, looked like night of between them on to achieve thereconciliation with the life, between a night already no longer wasyoung. Such mighty waves not startled passed by, the elder sister andthe younger brother all have also become others' parents, they hadfinally understood life helpless has known parents' difficulties, alsotherefore no longer waited for the peacock spreads the tail. Quietlycenter, they as if turned own parents' appearance. Such passed by,once anticipated happily as soon as to flicker, now actually onlyremains the leeward pale cloud to be light. This looks like is a piece of brutal fable story, actually became"Peacock" center most to let the person reluctantly reality withregret. Looks these young people which reconcile with the life and theprevious generation, looks these sad peacocks, let I has rememberedscreenwriter Li Qiang to "Peacock" the explanation: "Actually betweenthe person and the person the life all mutually is watching, someperson's good news and the scandal, fall the soul and the splendor,all around the person gets a panoramic view. Our each other all likesin the zoo basket the animal, is watched by the people. Our all peopleall like the peacock, on the body are covered with the story, in thelife has experienced the love hates the rival in love, is similar tocolor each different feather to be covered with the life. Peacock thiskind of bird looks like is in the zoo most has watching, the person isnot inferior to them, is just like "Peacock" in script that threechildren. The life is a basket, our each people are all closed ininside. The others watch us, we also watch the others, simultaneouslywe also watch oneself." This will be the extremely ordinary model Chinese family, therelations complex is chaotic, between the parents and the childrenlack the exchange, probably is stems from feels ashamed, they the allIdo brand simple assignment have given own that foolish son, sillyelder brother naturally regards as own the family center, althoughreceives the discrimination and the insult in outside, actually canact in a self-serving manner in the home enjoys the elder sister andthe younger brother exercises forbearance as well as parents'spoiling. The elder sister is that kind of typical idealism, theindiviality extreme, is incompatible with with the real life, untilfinally fantasized is layer upon layer flaked, she only can againshoot down the real life in the st, the rendant parents toe theline life footsteps. But younger brother's is not yet experiences theyouth, already always went the child, egressed several years timeliked a dream, woke when was already bored to death graally old.Between them the mood is not the simple love or hates, they are notsimple enjoy regarding the life manner or despair, all oppositionswith show loving concern, painful and is disappointed, the tenderfeeling and the injury, complex interweaving lets the person in theinnermost feelings be unable to withstand the withstanding lifeheaviness. In this movie arranged some to apparent the chaotic plot, for instancethe elder sister sewed the chute is snatched by the hoodlum male youthfruit, in order to had to return to the chute, the elder sister tookoff the pants unexpectedly on own initiative, revealed Bai Huanghuangthe thigh, the fruit is amazed feels helpless, hurries has turnedaround to flush own foot with the hunting rifle to put a gun, painfulcalled out the sound to resound through the woods. Such plot apparentsinconceivable, but actually had demonstrated one kind extremely realis chaotic and the also chaste point of view. The similar impressionprofound paragraph also has the younger brother to want to use the ratpoison to kill by poison elder brother, by the elder sister wasdiscovered has stopped, second days eat meal, the mother suddenlyworks as everybody surface son, most is liking with the rat poisonelder brother the goose kills by poison, that goose convulsiondistortion neck, this probably was the entire piece most violencebrutal picture, directed has maliciously stimulated an audience'snerve with this practical joke paragraph. But the movie most lets theparagraph which the person changes countenance come from the moviefinal, the elder sister younger brother three person of storiesreinterlock the same place, the elder sister finally fall into thenormal person's life, hoped may marry gives birth to a boy, but inmoral nature final fantasy, is can have a person to be able true tolove oneself, even if he certainly does not live in own side also doesnot matter. But when she meets the fruit on the avenue, but the fruitcompletely already could not recognize her time, elder sister's finalfantasy also by brutal smashing. Squats together with the youngerbrother selects the tomato on the place time, the elder sistersuddenly leans the face to go, the pain is unable to withstand theexpression really lets the person change countenance.

『柒』 关于电影《孔雀》的观后感,尽量不要在已回答的问题复制粘贴过来的!

《孔雀》具有中国电影少见的忧郁气质,你可能会觉得它欲言又止、谨小慎微,但它对生活和情感的明察秋毫足以让其他好大喜功的中国电影汗颜。即使在硬件环节上,《孔雀》也精致得像一部欧洲文艺片,每一个音符都弹得优美有力。

《孔雀》传达出了贾樟柯电影长久以来试图表现但迷失于时代符号中的迷人气质:敏感、细腻和忧郁。

很久没有这样的经历了,在看《孔雀》的时候,我睁大眼睛看着银幕,生怕错过什么东西,而看完之后的当天晚上,我躺在床上,脑海里总是浮现出《孔雀》之中的场景。很少有电影能给我这种梦魂萦绕的感觉,这样的国产电影就更少。于是我问自己,是什么给了《孔雀》这样的力量?

“上帝存在于细节之中”

几乎所有人都能注意到,《孔雀》里有着浓浓的时代风情,无论是做瓶子、捣西红柿酱、堆蜂窝煤,还是在黑白电视上看《追捕》,都会唤起很多人的珍贵记忆。令人惊异的是,对于绝大多数观众“尘封已久”的珍贵回忆,导演仿佛信手拈来。影片中的大量细节都依赖细致入微的观察,比如说女工走出工厂时,头发都是湿漉漉的(因为那时的工人都要在厂子里洗完澡回家),而更大量的细节更是隐藏在每个镜头之中,比如张静初扮演的“姐姐”在走路时“长手长脚”的劲儿,明显和现在的女孩大相径庭。正是这大量的细节汇集在一起,才浸染出《孔雀》如此动人的味道。

当然,如果只有细节,就很容易成为琐碎的史实大展示,就像我们在《站台》中看到的那样。《孔雀》中不但有细节,而且很多细节都极具力量,其中既有姐姐骑车拖着降落伞在街上飞驰这样天马行空的想像,也有姐姐树林私会“果子”、妈妈毒死白鹅这样震撼人心的断章。更可贵的是,虽然有这么多“宝”要献给观众,但导演的手并没有抖,每个细节都处理得相当妥帖,都和影片的节奏和氛围结合得天衣无缝,既没有因为草率而效果欠佳,也没有因为过于用力而“曝光过度”。

“上帝存在于细节之中”,在这一点上,顾长卫胜了。

一咏三叹的精妙华章

有着大量细节被正确表现出来,在国产电影中已经非常少见了,然而本片的编导并没有就此止步———远远没有。《孔雀》中的场景、事件被精巧地、有意识地重复,在某些点上,它们相互映照,从整体上看,它们交织成一张大网,而且其中很多场景和事件并非出自情节本身的需要,它们另有所指,甚至蕴含着其他的事物。

仔细看《孔雀》,会发现影片中很多元素都在有意重复,比如每个故事的开头都是一家人在门廊里吃饭,比如每个故事中都有一个或几个“性过错”。有些重复不那么容易注意,比如小城川流不息的街道这个意象,比如当妈妈拉回降落伞、鹅被鼠药毒死、弟弟和爸爸争夺木门时表现出的类似的痉挛感。自然而然地,这些复复相互映照,形成越来越强的共振。与此同时,那些细节又相互交织,或者因为一个共同的元素(比如降落伞连接了姐姐和果子两个人,在这种交织中,姐姐的爱情从纯真走向世俗),或者因为某种相互抵牾的元素(比如傻哥哥无情地吸取了弟弟妹妹的青春和快乐,但同时又用自己的朴实和厚道赢得了生活)。

至于隐喻,大家很容易想起片中的“大BOSS”,我认为这是中国电影史上最强烈、最有意识,或许也是最成功的隐喻———片尾的孔雀开屏。照我的理解,这个场面所表达的是:虽然生活看起来毫无希望,然而仍然有孔雀在无人观看的地方灿然开屏。或许我的理解是错误的,或许还有别的可能,然而有一点是肯定的:它是开放的,多义的,它并没有明确的指向性,然而却“兜”住了全篇,并且使整个作品得到了提升。

出手之前就已经卓越

问题来了,《孔雀》把镜头直指一个时代(或许这个时代还没有完全死亡)的压抑和苦难,那么,把这种让人难以直面的东西运用重复、映照、交织和隐喻的手段变成一个精美的作品时,意义又何在呢?

让我们把目光投到艺术的源头。在若干万年前,幽暗的原始森林中,一群原始人在草地上舞蹈,他们的歌曲里有明显的重复旋律,并且通过微妙的变化使这些旋律之间相互映照,舞蹈演员之间相互模仿或者相互抵牾的动作交织在一起,而他们头上戴着的鸟羽面具无疑是对大自然的隐喻。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很显然,人类最原始的艺术通过精密的创造性活动,把冥顽不灵、充满敌意的大自然“人化”了,在心理上把它变成了可以栖居的地方。其实,在若干万年后的现代社会,艺术的本质并没有变,面对顽冥不灵、充满敌意的时代和命运,艺术家不屈不挠地通过上面所说的手段把它“人化”,使人间成为可以居住的地方。

相对于中国其他“非商业电影”,《孔雀》的编导更成功地尽到了艺术的责任。面对生存中的苦难、无聊和压抑,它既没有声嘶力竭地哀号,也没有絮絮叨叨地诉苦,而是坚定地创造艺术,通过他们的作品,我们既可能直面人生和社会的阴暗一面,同时又能得到美的享受,最终的感觉是释放和愉悦而不是压抑和灰暗。毋庸讳言,《孔雀》之中也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三个故事呈“渐弱”的趋势、里面有些过于文学化的画外音画蛇添足、“孔雀开屏”之后的最终结尾没有必要,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孔雀》是新时期最出色的艺术片之一,它的主创在意识上已经优越于中国绝大多数的电影人———在出手之前,他们就已经卓然不群了。□光猪

■国外媒体评论

不跳入深刻,但透出深意

Screendaily.com:如果需要进一步证据表明中国新电影在技术和情感上有多成熟的话,看《孔雀》吧。这个“文革”末期中国某省城三姐妹的故事,这个敏感、简单到迷人的电影,虽然在树立真实性的过程中不急不徐,但却让耐心的观众爱上它和它的三位年轻主人公。

与张艺谋的两部近作给人华丽有余深刻不足的感觉不同,《孔雀》呈现了反面的真实:首执导筒的摄影师顾长卫提升了世俗,告诉我们在见惯不怪的日常问题和看似普通的家庭后面,隐藏着多少未尽的东西……

比2小时40分钟的片长更显轻松、优美的《孔雀》应该突破影展范畴,进入特定地域触及更有鉴赏力的艺术片观众……

尽管片中的时间指针并不明显,但情节延展达到六七年。第一部分虽是姐姐的故事,摄影机却不采用主观视点,而是以古典主义的构图和灯光从外部观察,仅有几个特写。这种看似拘谨的技巧和从容不迫的韵律,恰恰在观者与对象之间建立起谨慎而互相尊重的对话,不跳入深刻,但透出深意……

归结到底,《孔雀》是一部关于生存和顺应的电影;当最后我们听到姐姐说“没关系,在爸爸的家乡,满山都是孔雀”的声音时,竟然感到这是某种胜利。

有潜力让全世界神魂颠倒

路透社:顾长卫对角色投入的同情和理解、不带评判和恩赐态度的观察,使他成为一个真正的故事讲述者……

这部影片有潜力让全世界的观众神魂颠倒。它把观者带进一座中国小城,用人的梦想、遗憾和幻灭等共有体验,把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变得不同。在将近2个半小时的时间里,观者会度过一个清晰可辨的、启示性的中国人生。换句话说,影片在亚洲以外有着卓越的市场前景。惟一缺乏的就是明星,但话说回来,2000年章子怡亮相柏林的时候,又有谁知道她呢?

虽然有点长,但影片用它从容不迫的步伐充分发掘着小城生活的全部细节,邻人的残酷、父母的独断,以及一个在我们眼前改变的世界……影片所有的技术环节都合力营造了一个富于表现力、引人入胜又充满美的家庭悲剧———只不过这种美,总是与那些当事人擦肩而过。 编译:yoyo

■编辑部点评

物质贫乏时期的“爱美丽”

看姐姐的故事就像看物质贫乏时期的《天使爱美丽》,不瑰丽、不美妙,眼前只是一个艰难困苦的物质世界,但无论如何拴不住最浪漫、最勇敢的梦想。张静初和冯瓅的表现是如此动人,以至于他们会彻底改变你对西红柿和向日葵的看法。

《孔雀》传达出了贾樟柯电影长久以来试图表现但迷失于时代符号中的迷人气质:敏感、细腻和忧郁。

我喜欢大家谈起它的时候都说“姐姐”、“哥哥”、“弟弟”,而不是高卫红、高卫国、高卫强,那种脱口而出的亲密仿佛在说我们身边的人,或我们自己。 □yoyo

具备无声惊雷的气质

对大多数具备忆苦思甜爱好的中国观众来说,《孔雀》更像是一本群体化的时代备忘录,现在读起来伤感、无奈,却又会饶有兴趣地品味那些似乎历历在目的陈年细节。

影片得益于中国电影对痛楚的一贯迷恋,又在宏大视角的野心跟细碎的生活细节间找到平衡点,使整部作品具备了无声惊雷的气质。对观者而言,即便无法完全感同身受那份岁月经历,也绝对会被生命与时间徒劳对抗的主题震撼。在现有条件下,能够在银幕上看到《孔雀》这样的作品,已是一种幸福。 □朱穆

对内心世界的忠诚守护

动物园里的孔雀迟迟不开屏,姐姐对丈夫怀中的孩子说:“没关系,在爸爸的家乡,满山都是孔雀。”这句台词很像一个诗化的注脚———原来姐姐一直没变,她身上最光彩的部分完全经住了岁月的磨砺和考验,最终的谢幕相当完满。

姐姐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她对世间、对人心的蚀腐有一种天然的免疫力,对内心世界有着近乎固执的忠诚守护。即便最后捧着一枚西红柿撕心痛哭,那也不是绝望,而是哀恸;那不是突然发现自己错了,而是一直以来对命运和爱情的苦苦求解终于得到了印证,她是有福的。□松木歌

用诗意让我们大脑缺氧

在鸡年头上冒出来的一大堆国产片中,《孔雀》实在是“雀立鸡群”。最经典的青春冲动,这回又加上最讨巧的中国式回忆,《孔雀》延续了《阳光灿烂的日子》与《十七岁的单车》的序列。

然而最难得的是诗意,在一个平庸而充实的社会,《孔雀》用诗意让我们大脑缺氧。看三兄妹的故事,是在看三种诗意的逃逸,尽管导演剪片时厚此薄彼,但弟弟干瘦的身体与姐姐倔犟的嘴角一样让人心动———不要问我为什么躺在你的床上,因为这寒冷快要把我冻僵。 □公子小变

一代人的伤感肖像

看着《孔雀》,我想起了崔健的《一块红布》:“那天是你用一块红布/蒙住了我的双眼也蒙住了天/你问我看见了什么/我说我看见了幸福……”顾长卫在《孔雀》中勾勒出上世纪六十年代生人的伤感肖像。与美国青年充满反战和叛逆的六十年代相比,《孔雀》中的三兄妹和他们身边的人经历着如此乏味和困苦的生活,不仅无比艰难,而且共同拥有的东西仅仅在于他们都是红色时代的遗民,惟一亮丽之处只是来自姐姐的降落伞、傻哥哥的单恋女友,还有弟弟偷偷画下的女性裸体之类充满幻想和希望的脆弱东西。 □周周

离伟大还有一小步距离

有小城生活阅历的中年人和顾长卫有着最深的共鸣,他们把《孔雀》当作自己的青春回忆录,并为其贴上温情、怀旧、感伤的标签。

但我更看重影片的另一面,能够面对敏感的题材和绕不开的历史,开拍《孔雀》本身已经显示了顾长卫的勇气。虽然将历史背景小心地虚化、隐藏,影片仍顽强地表达出了对人性与社会深刻的批判(尽管已经明显地减弱了)。我们读出了影片对政治与商业的妥协,这也使《孔雀》离伟大有一小步的距离,但它仍然值得我们真诚地致敬。

『捌』 求《孔雀》影评 要求1500字

这是我第一次看顾长卫的电影。只觉得感到一阵阵的悲伤。这部电影描写了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电影的开头,一个五口之家,温馨地吃饭,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勾画了一抹严肃的悲剧气氛。

作品通过对姐姐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小人物对梦想的呐喊。但总逃脱不了命运的束缚。她曾把这一梦想深深的寄予与当伞员。她懂得人情世故。希望靠玩乒乓球赢三局而顺利进入。然而还有比她更狠的。就是那个胖姑娘。也就是后来伞员的老婆。我想也就是因为此事,姐姐后来完全不顾贞洁。在树林里当着果儿的面脱裤子。

看完这一段只觉得一阵心酸。但同时也为她为梦想“不择手段”这种精神而感到欣慰。试问现在有多少人还是理想主义者。每个人都在迷茫,失去方向感中苟活。在尘世中踽踽前行。因此我们丧失了我们自己。放到大的角度来讲,我们整个国家都没有一种归宿感。联合国甚至说,中国是唯一丢弃本国文化的国家。看看我们的近邻。印度曾被英国殖民200多年。但独立后依旧有95%的人有自己的信仰。韩国日本在过去曾一度深受儒家文化的辐射。至今他们的文化还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延续。韩服和服就是汉服的翻版。现在有“寒流”,日流。却没有“华流”这一个词。正真到了我们认祖归宗的时候了,否则我们只能指望韩国和日本将儒家文化发扬光大了。

基于这一种现象,难道应该嘲笑姐姐梦想破灭后,用自行车带动降落伞“圆梦”这一不符合常态的举动吗?大量事实证明历史的进步正是靠着世俗眼中所谓的疯子来推动的。然而个人的愿景在残酷的现实中是多么的不堪一击。她先是当幼儿教师,进而当洗瓶工。然而这都不是她想做的。她在现实中一点点的妥协。是啊谁也不能总活在梦想中。当然在这个信息不畅通的小镇上她也有她的知音。她弹奏着《桔梗谣》,他跳着舞。看到这一场景,我眼角湿润了。希望那些拥有资源的人可以好好看看这部影片。你应该好好利用这些资源,帮自己实现你自己的理想。有多少人在苦痛的现实中苦苦争扎。

一天他们一家人在做蜂窝煤。一场大雨倾盆而下,认他们怎样弥补损失。也伐天无力。也许当她看到母亲摔倒的那一刻。她意识到了,人无力与天斗。这是他向命运完整意义的妥协。小人物在梦想之中是多么的不堪一击!

电影的最后,姐姐再次遇到伞员。伞员最后已沦落到在世俗中摸爬滚打的地步。姐姐最后哭了,哭是一种释放,一种解脱。莫斯科岂止没有眼泪?人生有时是相信眼泪的。

或许看过这部影片的人,一定会为姐姐的弟弟这一无耻行径而感到咬牙切齿。或许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解读这句话,成功人他一定是一个品质高尚的人。天下着大雨,他的傻哥哥好心为他送伞。但他却不认他的哥哥,甚至当他的哥哥被人欺负时,他却拿着一把伞桶他哥哥。随着他的傻哥哥一声惨叫。我感到我的心都碎了。也让我感到这个社会的亲情冷漠。杭州的房价时不时娇喘着全国第一。兄弟,父子争房的现象屡见不鲜。大地震反映了日本的国民素质。而我们呢,只能感叹,这已不是一个见贤思齐的社会了,而是一个排斥贤能的社会了。走进任何一所大学,一片颓废的景象。中国人的道德崛起吧!而不是全国第二大经济体,但却是一个经济小国。

如果你为傻哥哥遭人欺负,而感到大快朵颐。如果你为弟弟毒死傻哥哥,而感到大快人心。那么只能证明你是一个“施虐者”。你的良心将时时刻刻受到谴责。事实上同学们不会因为你有一个傻哥哥而嘲笑你。只会为你的“六亲不认”而鄙视你。正如一个人一个女同学对他说的,“我可怜你!”这是对一个男人的莫大侮辱。

这样的人最后只能沦为求包养的结局。这样的人,用现在一句流行的话来说,“你愿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愿坐在脚踏车上微笑。”马诺有容貌,你有什么?中国不缺男人。我真替中国人有这样的人而感到悲哀。但是是谁造成他的悲剧的呢?是他母亲,把太多的爱给了他的哥哥,这是一个被遗弃的人。连他姐姐都利用他,买《性教育手册》。从而使他离开校园。在现实中改造地面目全非。

导演似乎格外偏爱哥哥,正所谓傻人有傻福吗。他最终找到了好的归宿。人生本来就是平平淡淡的。尤其在这样的一个时期,这样一个社会中。

影片的最后,孔雀到底是开屏了。也给悲剧色彩的人物形象添上一层喜剧效果。顾长卫说过,那个时代的人,没赶上好时候。愿我们这个时代的人能生活地更健康!

梦想在别处!(作者:陶云振 来自芒果秀影评网)

『玖』 《孔雀》影评

〈孔雀〉这部影片自始至终给我最强烈的感觉就是真实。真实的让人心痛。三个主人公都有过自己伟大的梦想,姐姐的飞行员梦,哥哥娶媳妇和工作梦,而弟弟呢,要的是自由。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人类心灵和思想的真实表现。而结局却是三个人平淡的一生。那春心萌动的一刻,恰如投入心湖的一粒石子,荡漾许久,却总归平静。这种结局,情理之中,细细品味,也在观众的意料之中。该片的片名为《孔雀》,而孔雀只在片尾的几分钟方才出现。观众和演员都知道孔雀在冬季是不会开屏的,可是却奇迹般地撑起了它傲人的羽翅。这就给全片做了总结并喻意着一些道理:在梦想触手可及的时候,人总会尽力去抓住它,即使叛逆也是对灵魂的释放,对人生的有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可是当它不适时宜地开放,“我”和那些拥有梦想的人却老了,离它而去。还没走到梦想的尽头,“我”已选择平庸。孔雀开屏的刹那,我先是惊奇,后是烦忧,似乎那张开的,是一幅酸辣的人生。影片中以回忆蒙太奇的手法将三个主人公在青葱岁月的点点滴滴依次刻录,并将“我”回忆家里五口人在楼道吃晚饭的情景平行穿插其中。一部写实的影片,究竟要告诉人什么呢?不得不说,编导安排的故事与场景让我震惊。当姐姐在树林中裸露着身躯呈现给那个拿走她“降落伞”的男人时,我为编导那种让观众刻骨铭心的“毒辣”的拍摄手段而哑然,只是为了一个已然没有希望的梦想而用自己的贞操去换回自己青春时突发的梦,筹码似乎太过于沉重。并且在当时的那个年代,这种事是绝不允许发生的。最后姐姐突然就找了一个司机嫁走了。太多太多的叛逆在姐姐身上发生。当她看到军官与一个 富家 小姐打乒乓球的时候,她就已经认命了。穷苦人家的孩子,注定没有多姿多彩的生活。努力不一定成功,在这个钱权的社会,普通老百姓的一些奢望般的梦想,到头来也只是梦而已。影片着重阐述姐姐的一部分人生,是现代青年人的心理,并讽刺当时人们的思想。思想固化封建是建国后人们心理上的疾病。或许正因为这样,中国当时的几亿人才只会开垦田地,而不懂为理想为梦想而活。有或许,该片是激励人们努力为梦想而奋斗吧!在弟弟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为人所要的一种“尊严”。肥胖而又不懂礼数的哥哥去给弟弟送伞,却闹出了一连串的让人心酸的事。不被承认是哥哥,别人又误以为他是偷看女生的流氓。滴滴受不了有这种“败类”哥哥的打击,于是冲开人群,用伞狠狠扎了哥哥一下。虽然他日后找朋友假装军人和他的哥哥到他们班去送伞,却仍被同学发现,并鄙视般地变相隔绝了他。编导以次为反面教材再次表达了对于人们畸形心理的批判。无论是在七八十年代还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这种不成熟乃至有些变态的“尊严”仍然无处不在。只为了人们面前的那一点“面子”,便不承认自己的哥哥,实则有些大逆不道的滋味。观众对人性的探讨与反思全在编导的掌控之中。影片最后,兄妹三人全都过上了平淡而幸福的生活。而平淡之中的奇葩,便是哥哥。不仅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并且有了善良之心,对从前欺负他的人不计前嫌,尽力帮助。我想,这才是人生最大的成功吧。在色彩方面,由于当时的年代流行的色彩并不艳丽,所以在全片仅有的几次满目绿意盎然的镜头让观众眼前一亮,才不至于视觉疲劳。满目的绿色一下子拥入眼帘,给观众一个很强烈的视觉冲击,并以次能调节观众的心情,由压抑到欢快,是一个很好的“调节剂”。顾长卫原本是摄影师,这部右他编导的影片却并没有令人决眦的拍摄手段和技巧。或许他也是如此理解人生“平淡中出奇迹,奇迹中看人生”。

阅读全文

与孔雀电影观后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乔杉演的电影是音乐人 浏览:747
2021台湾电影上映时间表 浏览:192
薇娅直播间电影票如何兑换 浏览:402
想做电影导演选什么专业好 浏览:779
巧克力工厂电影叫什么名字 浏览:205
正古宅惊魂电影演员 浏览:59
齐步走的灯谜猜一电影名字 浏览:477
千王1991电影完整版梁朝伟 浏览:773
海鲜大餐电影中文版 浏览:531
看动漫电影的app大全 浏览:284
电影院音响系统是什么 浏览:11
沙漠电影十大巅峰之作 浏览:74
有关蟒蛇的电影泰国 浏览:780
平遥电影节什么时候 浏览:611
韩国喜剧电影泰国 浏览:239
电影院英文意思 浏览:945
电影赌王大骗局优酷 浏览:826
花样年华戛纳电影节 浏览:300
抖音南京南京电影中配的音乐 浏览:699
三少爷的剑电影男主角是不是燕十三 浏览: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