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影帝是谁
伟大的起点(1954)
中国第一位影帝--金焰
中国电影演员。原名金德麟(1910--1983.12.27)。祖籍朝鲜汉城。1912年随父移居中国通化,后入中国籍。曾在齐齐哈尔、济南、天津等地求学,1927年初中毕业后至上海,在民新影片公司任场记。1928年参加田汉主办的南国艺术剧社,先后在《莎乐美》、《一致》、《卡门》、《回春之曲》等话剧中饰演角色。1929年从影,主演《风流剑客》等武侠片。1930年入联华影业公司,主演影片《野草闲花》、《恋爱与义务》、《三个摩登女性》、《大路》等,后在新华影业公司参加拍摄《壮志凌云》等影片,表演真挚,具有朴实清新的风格,获得观众好评。抗日战争爆发后,在重庆中央电影摄影场参加拍摄《长空万里》等影片,并演出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抗战胜利后回上海,主演《迎春曲》、《乘龙快婿》等影片。建国后历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演员剧团团长,中国影协第四届理事,影协上海分会副主席等职,并先后主演《大地重光》、《母亲》等影片。
参与影片:
暴风雨中的雄鹰(1957)
母亲(1956)
大地重光(1950)
失去的爱情(1949)
乘龙快婿(1947)
迎春曲(1947)
到自然去(1936)
浪淘沙(1936)
壮志凌云(1936)
新桃花扇(1935)
大路(1934)
黄金时代(1934)
城市之夜(1933)
母性之光(1933)
共赴国难(1932)
海外鹃魂(1932)
人道(1932)
三个摩登女性(1932)
续故都春梦(1932)
野玫瑰(1932)
恋爱与义务(1931)
桃花泣血记(1931)
一剪梅(1931)
银汉双星(1931)
野草闲花WILD FLOWERS BY THE ROAD(1930)
风流剑客ROSE AND BEAUTY(1929)
王氏四侠(续集)FOUR HEROES FROM THE WANG’S FAMILY Ⅱ(1929)
㈡ 速求影片《东京审判》的观后感一篇。 字数800以上。
东京审判观后感2009-03-29 21:49
第一次看东京审判。当老师打开屏幕我知道接下来要观看的是东京审判的时候,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沉重,从电影的开始直到电影的影尾,开始只是很沉重,但看完之后多了点气愤,也有点欣慰吧,用句佛语来说至少他们也得到了应有的报应了吧。记得刚刚开始看的时候记得有同学之前有看过就说了一句这样的话“这是一部中国人必看的电影”。这是一句多么有分量的话啊!而我却为我在这之前没有看过而深表悔恨......
《东京审判》是以审判二战的日本战犯为题材的,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等11个国家的法官对28名甲级战犯长达2年的审判过程。影片的结尾,各国法官在量刑问题上产生很大分歧,中国法官梅汝璈从法律角度痛斥了日本战犯大肆掠夺中国资源以及违反人道的滔天罪行,在投票决定是否执行死刑时,终以6比5的票数将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等7名甲级战犯送上了绞刑架。
《东京审判》以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审判日本战犯的历史事件为背景故事,讲述中国人如何在国际舞台上第一次成功的运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尊严的故事。导演并没有很肤浅地试图挑起国人狭隘的民族复仇心理,而是更多地选择从日本民众的角度来看待这场战争。为此导演专门为我们安排了三个日本人,一个是由金马影帝的谢君豪扮演的日本人北野雄一,一个是由香港演员曾志伟扮演的日本侵华军人和田正夫,一个是林熙蕾扮演的田芳子。他们分别代表了日本的三类人,一类是像北野雄一那样的激进军国主义者,由于战争而扭曲了人性,执拗的迷信天王和大日本主义,难以接受日本遭受战败的事实,最后更因为弟弟死于中国,而对中国恨之入骨。他们不相信曾发生过诸如南京大屠杀的惨剧,认为那是虚假宣传,是为了战争胜利而采取的政治手段;一类是像和田正夫那样亲身浸浴在中日战火中的日本军人,他们了解自己在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良心未泯的就如和田正夫一样,陷在无尽的愧疚与对伤害和被伤害的之中;第三类是如田芳子那样留在日本本土,未曾直面过侵华战争,对战争相当的陌生的普通民众,粉饰过的军人家书和国家对战争正义性的渲染往往使他们看不清战争的真实面貌。因为日本不敢直视历史的态度,亦因为历史时代的久远如此,在如今的日本社会,有很多的年轻人无从知道他们国家当年的所作所为,也无法理解被他们国家侵略过的民族为何到现在还耿耿于怀,至今无法原谅日本这个国家,他们甚至讨厌中国人老爱拿当年的中日战争说事。他们认为并没于亏欠中国,更没有亏欠其他亚洲人民,但其实我们并非喜好纠缠过去,也没想要将他们先人的罪过归结在现代的日本人身上,而是希望日本还历史一个真实面目,正确看待战争,因为我们渴望和平,我们渴望友好。德国能够得到世人的原谅,能在世界从新确立自己的地位,和它在战后深刻反省它的纳粹行径,真诚向受过其侵略的国家人民表示悔恨是有莫大关系的。另外,我们还能从这部影片中深刻的感受到,战争不仅仅是对日本以外的其他民族的伤害,更是对其本国造成了难以磨灭的伤痛。影片开头就通过梅汝璈的眼睛给观众展示了被原子弹袭击过的广岛和长崎,那里变成了一片废墟,到处弥漫着死亡和衰败的气息,人们脸上写满痛苦和仇恨。随着影片的发展,故事告诉我们,战争使北野雄一原来普通善良的弟弟北野弘变得凶残血腥,失去人性,和他的战友一同在中国失去了生命;我们随同芳子一起感受知道妹妹缨子被日本政府骗到中国当日本侵华军人泄欲工具后的悲痛,以及因为国仇家恨而失去旧日恋人的无奈,可以说战争使她失去了亲人,也摧毁了她的爱情。只有深受其害,才能知道战争的可怕,这个深刻的教训,我们任何人都不应该忘却,作为侵略者的日本,更没理由逃避,这才是中国人民的真实想法。
这部戏的很多镜头都让我难以忘怀。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开头,是因为法官的座次问题,梅汝敖坚持一定要按日本签定投降书的顺序排列法官的座次,因为这关乎中国的尊严,这是一个中国人的坚持,这是一个中国法官的坚持,“如果我同意了这个安排,就等于侮辱了我的国家,就等于侮辱了所有中国人为抗击日本侵略所付出的代价,牺牲,努力,坚持”!铮铮铁骨,义正词严,最终,法庭长只能对梅汝敖说:you win……。还有一段对话让我印象很深:
“中国会因为有你这样的斗士而自豪!”
“我不是斗士,我是法官,中国的法官”
这短短的几句话让我震撼了,它表达了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和自信,让我为中国有这样的一个法官而感动。
在后来的审判中我们遇到的困难更是棘手!作为一个中国人梅汝璈用自己的坚持不屈捍卫了我们祖国的尊严!他就是我们的骄傲!看到他为了国家的荣辱而据理力争的时候我觉得我的血液也沸腾了!!!他们竟然说黄姑屯事变是自卫?都打到我们领土上了竟然敢说自己是自卫?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他们的脑袋里装的到底是什么!当证人日本陆军中将,退役前担任陆军省兵务局局长的田中隆吉说出这一切都是日本人策划的时候,全场都震惊了!日人辩护团也无法在去狡辩但是广濑一郎还是很愤怒的问田中隆吉:你是不是日本人!很是理直气壮!好象说了真话也是不对的!对于南京大屠杀他们更是否认,松井石根说:南京没有发生大屠杀!季南检察官所说的,日本皇军对中国俘虏、平民、妇女实施了所谓的有组织且残忍的屠杀奸淫的这些指控,全部都是诬蔑!而且超过军事上需要破坏房屋财产等指控也都是谎言!我很愤怒,那些日本人说谎也是那么理直气壮!就算是明摆着的事实!不断的有证人来证明的的确确发生了南京大屠杀,甚至放了当时的录像,他们依然不认为自己有罪!他们说自己是为了大东亚共荣!说和中国就象是哥哥和弟弟在吵架,哥哥只是用了点强硬的手段而已并没有恶意,是为了帮助中国这个“弟弟”,真是不知羞耻二字是怎么写的!他们真是不杀不足以泄奋!
后来中国派倪征燠增援,对于一言不发的土肥原贤二和滔滔不绝的板埂!他运用自己的机智和才能指东打西把土肥原彻底击溃!看到倪征燠把狡猾的板埂问的不知所云什么话都自己招出来的感觉就是自豪!为我是中国人而自豪!!!东条英机这个千古罪人。竟然对自己的罪行完全不承认,他认为这完全是自卫战争!并不违反国际战争法!当我们中国审查团问他如果在来一次你是不是还会这么做!他竟然回答是!可见他不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是让人发指的!是有为道德的!!是人所不能容的!
最后让我震撼的是当进入判决阶段时,一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和一句极富湖南特色的地方方言“只要打不死我,老子就要站起来”,浓重的压抑,激昂的斗志充斥了荧屏,一个砰然摔碎的水杯,一个不大的投票箱,梅汝璈慷慨激昂的讲话,紧揪住了我的心。尽管早已经知道了答案,但我依然不知所措。 “NO”“NO”“YES”“NO”“NO”“YES”“NO”,我的心已经开始发凉了,失望,不,绝望已经开始浮现于眼前,11个法官如果按这个频率出现,中国将没有任何的机会,“YES”“YES”“YES”“YES”,MY GOD!我从未想过有一天有一刻我会喜欢英语。漫天的乌云突然消散了,心里别提多敞亮了,真有拨云见日,花开月明之感。痛快!他又赢得了胜利,他用对战争犯的正确判处,告慰了了百万被屠杀的中国国民的亡魂。
看完后,观众都会觉得在这部戏里,每一个人都不是主角,但每一个人都是很重要的,它们构成了这部戏的全部,通过他们,我们才能更为真切感受到这段历史的点点滴滴。相信每一个看完这部电影的中国人都能感受到来自高群书导演,还有与其他创作人员的良苦用心的,这的确是中国电影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
我们应该牢牢记住这些名字:土肥原贤二、松井石根、广田弘毅、东条英机、武藤章、板垣征四郎、木村兵太郎,记住并永远把他们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以警示我们,警示后人。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们始终还是要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不要忘了当年的耻辱!
㈢ 爱国电影观后感300字
观《东京审判》有感
《东京审判》是在一种沉重而肃穆的气氛中缓缓揭开了序幕,黑底白字,简洁而富有历史的韵味,主人公有力而深沉的叙述,待人走近了那段仿佛已经在记忆中淡去封尘历史……
影片的开始镜头慢慢滑过战后日本的废墟,战后的废墟远没有断井颓垣的苍凉与忧愁,仅仅是悲哀,关于死亡,关于绝望。
影片的格调一直式缓慢而紧凑的。从法官梅汝璈先生严词对座次席位的争夺开始,影片便弥漫着那个时代真正中国人的骨气,想起梅汝璈先生严词声明我到这里不是为了愉快,想起他沉毅而坚定的面容,我似乎可以感知那个时代,我们中国人背负那段惨痛历史的沉重与叹息。
审判开始了,却推进的那样缓慢,大国的压力隐约的弥漫在这个本该绝对公正的殿堂,唇枪舌战,战犯们或自信满满或软弱无力或平淡无奇的无罪宣言随着辩护律师的理屈词穷恼羞成怒而分崩离析。倪征燠先生的辩论无疑是一个亮点,那样的义正词严,那样的睿智敏捷,让那些或傲慢自大或装傻充楞的战犯们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在电影中,始终穿插着法庭与社会,生活与战争。战争的阴影不仅仅笼罩在中国的头顶,更在日本百姓心中留下难以抹去的痕迹。无论是高呼“小日本鬼子”反战的日本军人——山口正夫,还是与中国人相恋的日本记者——和田芳子,又或是依旧为军国主义疯狂的日本青年——北野雄一……太多年的岁月,太多时光的阻隔,本来是繁花锦簇的乐融融的生活因为战争而变得苍白,无论是谁,战争都给他们以阴影,带走了青年的意气与梦想,留下的,是倾颓与迷惘……我并不想以狭隘的民族复仇心理来对待这场战争,它给世界带来的绝对不仅仅是利益和公理的胜负那么简单,具体到每一个人,那就是撕心裂肺了。
让我最震撼的不是中国记者肖南与日本女子那蒙着不属于他们的沉重的爱情,不是日本青年举枪射杀亲人与爱人,而是在那个小酒馆,当美丽的老板娘轻轻哼着日本民歌,带着对战后的憧憬,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带着她天性中的纯良翩然起舞时,一颗不知道从何而来的子弹射穿了她的身体。于是她就那样倒下去,灿烂的笑容还未来得及绽放便萎谢的春花般在战争所带来的阴郁中随风飘零。她那样倒下去了,满地的鲜血,她的眼中还有不甘,还有迷惑,她所向往的那种生活,那种升平是不是仅仅在梦中?
终于认定战犯们有罪了,然而死亡的判决却又成了争论的焦点。当梅汝璈先生据理力争的时候:“如果说,杯代表人类,水,代表了文明……”杯子在地上砸碎,水四溅,“文明史人类创造出来的,可如果人的生命都被无情的毁灭,那文明还从何谈起呢?”,当他沉重而缓慢地说出死难者在看着我们的时候,当他庄严而肃穆的划下选票同意死刑的时候,我只能保持沉默的坚守。虽然心知死亡的判决绝无悬念,我的心依旧随着法官们一个一个的投票,随着投票箱的打开,随着唱票者严肃而沉静的唱票而紧张仿佛我回到了那样一个年代,仿佛我站在那个厅堂,仿佛我是那些亡灵,仿佛我的灵魂为了那些死难者而祈祷……
影片的最后,法官一字一顿的说出有罪二字,当字幕出现:法庭判处东条英机、广田弘毅。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松井石根、武藤章、木村兵太郎绞刑,木户幸一等16人判处无期徒刑,东乡茂德判处20年徒刑,重光葵判处7年徒刑……我曾去过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那里是30万同胞的安息之地,当我看到那些死难者的骸骨、那些生者的沉痛的时候,我的心决没有因为处决了那些甲级战犯而感到丝毫的快慰,纵然他们死了千万次,谁又来救赎那些无辜的生命?谁来纪念那些没有墓碑的生命?
历史终将会成为历史,也许历史的沉重也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淡忘。谁还记得那个年代那些历史时刻悬在我们头顶的利剑?我们记得的不应该是仇恨,而是那些岁月划破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痕迹……
为了那场战争中的死难者,为了那些为中国之崛起而奋斗的人,为了我们自己的祖国,我们应该牢记那段历史。
㈣ 观看《十月围城》有感
巧的很,我刚看了《十月围城》,就在博客里发了这篇文章,很随性,要是作为上交的作业,需要修改一下:
只关乎信仰(《十月围城》观后)
重光,你离开这个世界时只有十七岁,风华正茂,还是我弟弟的年纪,可你却是我的前辈,所以,我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你。唤你一声“重光”,是想用朋友的语气,问问你,你梦中那个“明天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看完电影,希望你没有死。但是,即使你活了下来,看到了现在的样子,只怕你也不会高兴的。现在的中国,实在不是你想象的那般美丽,一样的有黑暗,有阴霾,有压迫,又无奈……重光,你后悔了吗?
看《十月围城》的过程中,我一直在问一个问题,这么多人为了一个人,一个自己从未谋面的人,值吗?后来想想,可能有些事情是真的不能用价值衡量的,就像电影里李玉堂问刘郁白“为了一个女人,值吗?”,而刘郁白却反问“为了明天,值吗?”没有值不值,就像谢霆锋饰演的那个邓阿四,根本不知道自己保护的人是谁,只是为了老爷高兴,就像李宇春饰演的方红,只是为了完成父亲未完成的事业。而无论是父亲或是她,都不知道孙文是谁?还有甄子丹饰演的那个沈重阳,也只是为了自己的女儿。
他们不知道自己在保护谁,只是知道自己在做的事情是对的。因为自己最信任的人也是这样做,也是希望自己这样做的。
电影中应该只有李重光、陈少白、李玉堂少数的几个人是明白自己在做什么的。重光说他:“一闭上眼睛,看到的全是中国的明天”,陈少白一介书生,却也执着于革命。而李玉堂骂史密斯的话也的确说出了中国人的心声。
牺牲了那么多人,承受了那么多的痛苦,都是为了“明天的中国”
可是我想说,《十月围城》里牺牲的烈士们,你们知道吗?我就是生活在你们梦中的那个“明天的中国”,这个“明天”实在没有你们憧憬的那般美好,他一样有邪恶,有压迫,有阴霾。不知道若你们看到现在的中国,会不会后悔自己为了这样一个世界放弃了那么多的美好。
我没有觉得你们过得不幸福,我觉得你们,至少电影中呈现出来的你们的生活,是让人羡慕的。重光德尔家庭和睦,父亲好好地经商,自己好好读书,也挺好;邓四第要和阿纯成亲,老爷没有反对,反而爽快地答应还帮着提亲,少爷与自己关系那么好,也挺好。王复国,好好地种花,卖臭豆腐,也很好,还有陈少白,好好地教书,有什么不好,方红的父亲好好在家里陪伴妻女,自是另一种幸福,甚至刘郁白,沈重阳,活着也总是幸福的,活着至少可以多看几眼自己可爱的女儿。中国的老百姓,骨子里不是一直都是一种得过且过,好死不如赖活着的心理吗?
后来,在贴吧里看到一段话,看完之后,我似乎明白了,你们的一切都是关乎梦想和信仰的,像我这么平庸的人,自然不会懂你。
那段话是这样的:
致一百零四年前的勇者们:
我现在就生活在你们憧憬的中国的明天,它更好了么?是的,它更好了。
一百零四年过去,它几经起伏,但毕竟是朝着文明的方向迈进了一步,至少在今天的中国,我们都能安然度过自己的十六、十七岁,二十二岁,三十六岁,并仍然在向着更加未知的未来前行;
然而,它也更坏了,因为我们都已经,逐渐失去了梦想的能力。
你们能告诉我,是活着更重要,还是梦想更重要吗?
生活在2010年的一位中华族人
㈤ 十月围城电影观后感
看了电影《十月围城》心儿象起伏的波涛,久久不能平静。
《十月围城》讲述了1906年10月15日香港中环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革命义士,商人,岂丐,车夫,学生,赌徒在清政府和英政府的双重高压下,浴血拼搏,保护孙中山的故事。
1906年。清末。正是清廷疯狂暗杀“革命党”的黑暗年代。10月15日。革命领袖孙中山决定冒险赴港,名为探望母亲,实则与十三省革命代表见面会谈。清廷将军阎孝国买通香港警察,在全港织起了一张“刺孙”的天罗地网。而“中国日报”社长陈少白作为革命党人,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保卫孙中山的任务……
影片为我们展示了许许多多生动感人的画面。我非常喜欢影片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细节,他们说的每一句话。李玉堂发抖的手,李重光大义凛然背后对死亡的恐惧。陈少白不畏生死,但对重光的疼爱和重视,阿四阿红的纯粹还有众多不知名的小人物的牺牲,为我们展示了精神上无限强大的力量这是最感染我的地方。
㈥ 电影:东京审判 观后感 600字
这是一部头于战争历史的影片,片中讲述了1946年1月到1948年11月对在东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首要战犯的国际审判过程。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这次审判,国际军事法庭组建了由英同、美、苏、法及包括中一在内的11个国家组成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法官代表梅汝博士以一颗赤诚的爱国心和强烈的民族感,运用智慧和能力,顶住外界压力,顺利完成了这次历时两年多折艰难审判。
很高兴,我能够有机会看完这部让人内心震撼的影片,这部影片给我感触很深,片中的真实历史和塑造的一些具有鲜明代表性的人物形象,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中国的法官代表梅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很好的模范作用,我觉得梅汝是一个具有很好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观念的人。他能将个人的情感上升到民族情感,对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敢于维护国家民族的尊严,捍卫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运用自己的智慧,利用法律的武器对违法犯罪分子进行最公正平最正义的审判,让给违法分子损害的死者和人民有最后的一道防线保护自己,还世界一个公正和谐社会。
法西斯侵略主义行为是令人发指的行为,称之为恶魔也不为过。它严重地破坏他国的领土主权,损害人民的利益,残酷,残忍的杀害了无辜的人民,却对自己的行为毫无廉耻之心,我无法想象这是一个怎样的恶魔,世界的美好文明就是受到这样的一个恶魔严重威胁着。今天我们终于能够将这个可怕的恶魔绳之于法,他将对自己所犯下的罪行承爱国际法的严惩,这了保护国家和人民,英、法、中等国家付出了多大的代价?他们应该受到严厉的处罚,唯有死才能告慰那些死去的人。作为一保有自己国国籍的人,我们就要时刻懂得维持自己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及民族尊严,做一名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
希望可以帮助你啊,望采纳啊
㈦ 中国最老的影帝是谁
中国第一位影帝--金焰 中国电影演员。原名金德麟(1910--1983.12.27)。祖籍朝鲜汉城。1912年随父移居中国通化,后入中国籍。曾在齐齐哈尔、济南、天津等地求学,1927年初中毕业后至上海,在民新影片公司任场记。1928年参加田汉主办的南国艺术剧社,先后在《莎乐美》、《一致》、《卡门》、《回春之曲》等话剧中饰演角色。1929年从影,主演《风流剑客》等武侠片。1930年入联华影业公司,主演影片《野草闲花》、《恋爱与义务》、《三个摩登女性》、《大路》等,后在新华影业公司参加拍摄《壮志凌云》等影片,表演真挚,具有朴实清新的风格,获得观众好评。抗日战争爆发后,在重庆中央电影摄影场参加拍摄《长空万里》等影片,并演出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抗战胜利后回上海,主演《迎春曲》、《乘龙快婿》等影片。建国后历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演员剧团团长,中国影协第四届理事,影协上海分会副主席等职,并先后主演《大地重光》、《母亲》等影片。 参与影片 暴风雨中的雄鹰(1957) 母亲(1956) 伟大的起点(1954) 大地重光(1950) 失去的爱情(1949) 乘龙快婿(1947) 迎春曲(1947) 到自然去(1936) 浪淘沙(1936) 壮志凌云(1936) 新桃花扇(1935) 大路(1934) 黄金时代(1934) 城市之夜(1933) 母性之光(1933) 共赴国难(1932) 海外鹃魂(1932) 人道(1932) 三个摩登女性(1932) 续故都春梦(1932) 野玫瑰(1932) 恋爱与义务(1931) 桃花泣血记(1931) 一剪梅(1931) 银汉双星(1931) 野草闲花wild flowers by the road(1930) 风流剑客rose and beauty(1929) 王氏四侠(续集)four heroes from the wang’s family Ⅱ(1929)
㈧ 十月围城观后感
十月围城 观后感
“我一闭上眼睛,梦里全是中国的明天!”看完电影《十月围城》,我茫然地闭上眼睛,心被这句话塞得满满的。
真的被感动了!
为了推翻腐败的清政府,为了保护孙文安全离开,那些社会最底层、却有着强烈爱国心的人们,毫不犹豫地为之付出,为之牺牲。感动于他们的壮举,感动于他们的那份信念!
每部成功的电影都有一个或多个优秀的人物形象,《十月围城》也不例外。在所有的角色中,最令我感动的,是重光和阿四。
先来说重光吧!
这个大商人李玉堂的十七岁儿子,善良,坚定。虽然年纪尚小,却早已立志要拯救四万万中国人民!他“幸运”地被抽中作为孙文的替身,以转移敌人的注意力,使得其能安全离开。面对年迈的父亲和亲如兄弟的车夫阿四的苦苦哀求,他都没有退缩。他说:我十七年的人生,原来就是为了这(代替孙先生的)一个小时啊!他无悔地上路了,无悔地忍受着一次又一次的暗杀行动。表面上他很勇敢,但是请不要挖昂机,他不过只有十七岁啊!他还是一个孩子呢!他也害怕,他亦恐惧。那双不停颤抖着的双手和那双满含泪水的眼睛说明了一切。可是,他不后悔,这是他所热爱的事业,这是他所热爱的中国!为之牺牲,何等光荣!
重光的信念与勇气,令我动容!
再来说阿四吧!
这个连字都不识几个的“卑贱”的车夫,浑身上下却有着无穷的魅力。他不聪明,却淳朴无比。他喜欢照相馆老板的女儿阿纯,真心实意地想要娶她。在护送重光(孙文)的前一天,他送了阿纯一张贺卡,上面说:明天后,我娶你。这是阿四在报纸上找了很久才寻得了六个字!看了这个画面,我当场就忍不住要哭。没有明天了,阿四!你没有明天了!可是,中国有!阿四曾经说过:我只要一闭上眼睛,梦里全是阿纯!当他永远地睡过去的时候,我看见他在微笑。他永远都和阿纯在一起了吧……也许他并不知道革命是怎么一回事,可是他觉得,少爷重光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他紧紧地追随着他,追随着这个从小教他写字,陪他说话的兄弟。他思想单纯,却长存于历史!
看完电影,我一直在想,他们真的,什么都不怕么?
当重光拉着阿四的手,对他说离出发还有一分钟,还有30秒,还有15秒……57,58,59……的时候,他在想什么呢?想他年迈的父亲?想他早逝的母亲?还是想着中国美好的未来?可是,他有想过他自己么?他有想过他的生命已是在倒记时么?没有!这个帅气而勇敢的男人,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当阿四拼命地抱住坏人的腿,不让他追赶重光(孙文)的时候,他又在想什么呢?想阿纯么?想她的笑?想她的声音?想他们美好的明天么?他想要娶她啊!为了她,也是为了中国,他无所畏惧!
还有那个捕快,临死前想的全是与妻儿曾经共度的欢乐时光;臭豆腐,临死前大喊:我叫“王复明”!我叫“王复明”!是的,我记住了,永远会记得你!
还有很多人,很多很多人,都无悔地在这1小时里相继献出生命。小则17,大则30。乞丐、少爷、商人、捕快、路边小贩……他们都是卑微的、也许是互不相识的小人物,但是,他们却都有着一颗崇高的心!他们的年龄不同,身份不同,地位不同,但是却被紧紧联系在一起!为了中国,为了明天,他们在同一天献出生命!
谢谢你,孙文!谢谢你,重光!谢谢你,阿四!谢谢你,臭豆腐!谢谢你,乞丐!谢谢你,捕快!谢谢你们,为了中国的明天不懈努力、为之献身的人们!
谢谢你们!让我们拥有如此美好的未来!
㈨ 十月围城观后感
男人喜欢丝。
袜很正常
,能遇到同样喜欢丝。
袜的女人,
也能理解你这个爱好的女人,
才是最重要的,我知道网。上有个女的
她应该是所有喜欢丝袜的男人都
希。望遇。到的女人
你可以网络下:爱。穿。丝。袜。的杜。牡。丹
㈩ 陈强和金焰谁是中国第一位影帝
伟大的起点 (1954) 中国第一位影帝--金焰 中国电影演员。原名金德麟(1910--1983.12.27)。祖籍朝鲜汉城。1912年随父移居中国通化,后入中国籍。曾在齐齐哈尔、济南、天津等地求学,1927年初中毕业后至上海,在民新影片公司任场记。1928年参加田汉主办的南国艺术剧社,先后在《莎乐美》、《一致》、《卡门》、《回春之曲》等话剧中饰演角色。1929年从影,主演《风流剑客》等武侠片。1930年入联华影业公司,主演影片《野草闲花》、《恋爱与义务》、《三个摩登女性》、《大路》等,后在新华影业公司参加拍摄《壮志凌云》等影片,表演真挚,具有朴实清新的风格,获得观众好评。抗日战争爆发后,在重庆中央电影摄影场参加拍摄《长空万里》等影片,并演出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抗战胜利后回上海,主演《迎春曲》、《乘龙快婿》等影片。建国后历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演员剧团团长,中国影协第四届理事,影协上海分会副主席等职,并先后主演《大地重光》、《母亲》等影片。 参与影片: 暴风雨中的雄鹰 (1957) 母亲(1956) 大地重光 (1950) 失去的爱情 (1949) 乘龙快婿 (1947) 迎春曲 (1947) 到自然去 (1936) 浪淘沙 (1936) 壮志凌云 (1936) 新桃花扇 (1935) 大路(1934) 黄金时代 (1934) 城市之夜 (1933) 母性之光 (1933) 共赴国难 (1932) 海外鹃魂 (1932) 人道(1932) 三个摩登女性 (1932) 续故都春梦 (1932) 野玫瑰 (1932) 恋爱与义务 (1931) 桃花泣血记 (1931) 一剪梅 (1931) 银汉双星 (1931) 野草闲花 WILD FLOWERS BY THE ROAD(1930) 风流剑客 ROSE AND BEAUTY(1929) 王氏四侠(续集) FOUR HEROES FROM THE WANG’S FAMILY Ⅱ(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