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谁能帮我找十部著名电影的观后感
1《风月俏佳人》《风月俏佳人》又翻译为《漂亮女人》、《麻雀变凤凰》
不管哪种翻译
这确实是我看过所有灰姑娘模式的电影中比较合情合理的一部
除了那个HAPPY ENDING,不愧是一篇爱情佳作
同许多麻雀变凤凰的的电影一样
男女主角的身份相当悬殊
爱德华是英俊多金的公司总栽,举手投足尽显高贵,并在商界上行事冷酷,
薇薇安是为生活所迫的街头记女,举止粗俗,思想却很自尊自爱自重
若不是路痴的富翁把车开到了虹灯区去问路
这两个八竿子打不到一块的人永远都不会有交集
对了,这不是韩剧
所以接下来的剧情没有落入不合理的俗套
薇薇安没有一穿上华服就变成优雅的淑女,粗俗就是粗俗,自然又张狂
爱德华也没有爱美人不爱江山,一头栽入情网不可自拔
她总是被男人骗,缺乏良好的环境,不懂得人生的追求
而他从小缺乏人性的关怀,不懂自己要什么
他们在金钱的交易中慢慢产生真感情
但社会地位的巨大差异也成为他们感情最大的阻碍
直到最后他愿意包养她做情妇,她断然拒绝
他问她:你到底还想要我怎样?
她说;i want the fairy tale(我要童话故事)
他说:impossible relationships(不可能的关系)
哦,又差点忘记这是一部爱情喜剧
影片中的笑点也是相当多的
我特别赞赏朱莉娅·罗伯茨的演技
她把富有个性、低俗却不低贱的风月女子演得入木三分
以前我从不觉得她漂亮
在这电影里我却觉得她十分性感迷人
我对影片中的两段台词颇有印象
一是薇薇安的朋友来看她的时候对她说:
“当你有钱时,要改头换面很容易。”
确实如此
人靠衣装这句古语不是假的
最初浓装艳抹、奇装异服、金色假发的街头女郎
一穿上高档时装、戴上贵重珠宝,竟也平添几分气质
这世界上,所谓的上流阶级和下流阶层是客观存在的
看看他们的环境差异
一边是锦衣华服、豪宅佳肴,讲究的是优雅得体、风度翩翩,过的是打打高尔夫,看看歌剧的舒适生活。
另一边是破房陋巷、敲诈勒索或穷困潦倒的生活,他们大多为生存忙碌,举止粗俗不堪。
人们大都因为先天的环境因素成为上流或下流阶级的一份子
他们之间的距离难以逾越。
所以也就出现影片中
当薇薇安穿着下三烂的衣服进高档时装店被店员嘲笑驱赶
而当她换一个行头带着刷不完的信用卡就得到公主般的服务的那一幕
以及薇薇安的记女朋友
她粗俗的举止在上流阶层人们看来简直是一个恶心的人
但对薇薇安而言,她却是肝胆相照的好朋友。
穷人羡慕着富人的生活,富人鄙视着穷人的粗俗。
现实就是这样,绝大多数的穷人永远徘徊在贫穷边缘,无力改变现状
穷人也大可不必天天想过上上流阶层的生活
多少平民女子嫁入豪门,幸福的没有几个
环境不能改变,但心境可以改变
就算做记女,也可以做个低俗却不低贱,自尊自重的人
如果实在没条件变成富豪,平民与富豪还是各自生活为妙
不用遭受白眼,不用遭受非议,生活自由自在
每个阶层都有好人坏人,就看命运和机会的选择
电影和生活不一样,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童话故事的结尾。
二是爱德华在戏院里对薇薇安说的一段话:
“人们第一次看歌剧的反应非常的戏剧化,
不是喜爱它,就是讨厌它,
若是喜爱就一直都喜爱,
若是讨厌它,他们会学会欣赏它
但永远不会成为他们灵魂的一部分。”
我很认同这个观点,我不喜欢的事物
也许我哪一天学会了接受与欣赏
但不会爱到骨髓里
这就是一种缘分的道理。
这是一部我挺喜欢的爱情喜剧电影
也许大家都看过了吧?
PS:
1、我觉得结局如果没有在一起,影片会更经典~
2、在电影里,酒店的大堂经理真是好人啊!好久没看到这么善良的人。
3、后来我查了些资料,原来影片里朱莉娅·罗伯茨戴的那串价值25万美圆的珠宝是货真价实的,真是很漂亮呀~
4、男女主角看的歌剧是《茶花女》
5、高档时装、豪华餐厅、午后马会、戏剧、珠宝、钢琴、豪华办公楼...这些都快成了富人的标志了。
6、其实每个人都是有虚荣心的,这也是灰姑娘模式电影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Ⅱ 观看至少两部抗日题材的电影,并写出读后感
——《为了胜利》读后感
1931年9月18日是中华民族的国耻日,看了一部爱国题材的电影,名为《为了胜利》。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看这种完整叙述中国抗日战争历史的纪录片,感触颇深!
我们绝不能忘记这一天,绝不能忘记当年国土沦陷的惨痛历史,绝不能忘记国家落后分裂和对侵略者妥协退让的沉痛教训。在那段血与火的岁月中,中华民族觉醒了。从那时起开始的抗日战争,鲜明地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品格、民族团结意识、民族英雄气概、民族自强信念、民族创造精神和民族奉献精神。正是这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鼓舞着中国人民誓死抗争,直至夺取抗战的辉煌胜利,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历史证明中华民族一定会胜利,正义一定会胜利。
以前我们认为只要我们自己明白这段历史就行了,从现在的情况看不是这样。日本政府的种种错误行为,从历史教科书到参拜靖国神社。这一切让我们明白不仅仅我们自己要了解和明白这段历史,同时要让全世界的人们都了解这段历史,都明白这段历史。让共同反对战争,反对日本的歪曲历史的行为成为全球人们共同的行为。不能让日本的错误行为蒙蔽了其它国家爱好和平的人们,不能让日本的错误声音掩盖正义的声音。
77年过去了,中华民族遭受侵略、压迫、奴役的命运一去不复返。今日的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世界依然很不太平,我们既面临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和新挑战,全体中华儿女始终要居安思危、自强不息。
让所有中华儿女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吧,中华民族从此是战无不胜的!
《闪闪的红星》读后感
今天早晨,老师带领我们在教室看了一部电影——《闪闪的红星》。这是一部催人泪下的爱国电影,电影中的主人公潘冬子勇敢、坚强、不怕吃苦,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像他爸爸那样的红军战士,亲手杀死坏蛋们。
我痛恨贪财的地主和残忍的日本军,他们不分昼夜地搜刮无辜的老百姓们,只要老百姓有一点儿违抗,不管老人孩子,一律严刑拷打。
当潘冬子的妈妈为了掩护乡亲们而被日本军用大火烧死时,乡亲们哭了,我也哭了,日本军全是猪狗不如的人!不,他们不是人!潘冬子的妈妈在临死前唱的那首《映山红》和那熊熊燃烧的大火,我一生都不会忘记!
最让我难忘的,是红军们再次来到潘冬子家的情景。当战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映山红的花海时,乡亲们都从花海里窜了上来,手捧映山红,涌到红军面前,那熟悉的歌儿再次回响在我的耳边……
潘冬子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把那闪闪的红星戴在了自己的帽子上,并亲手砍死了地主,我在心里欢呼!乡亲们终于消灭土匪,讨还血债了!
看完电影,我深有感触,也深深明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战士用血肉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努力学习,共同建设伟大的祖国!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_500字
中国共产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今天,我我观看了一部以一九七三年红军长征作故事背景的电影《闪闪的红星》。
这是一部老电影,它的小男主人公名叫潘冬子,生活在江西柳溪村里。冬子的父亲是一名红军战士,在村中对抗奸角土豪胡汉三,却不幸被抓,危急中被红军赤卫队员所救,从此冬子对赤卫队队长修竹极度崇拜。柳溪村在赤卫队的保护下过了一段愉快的日子。好景不常,红军要远赴长征,冬子父亲也要随行。父子分别时,潘父赠送一颗红星帽徽予冬子以作鼓励。父亲离开后,柳溪村只留下少量赤卫队员驻扎,大汉奸胡汉三在此时雇用了一批冷血杀手返回柳溪村,重新霸占柳溪村,冬子只好与母亲随赤卫队远走避开。赤卫队在一次策划反击中,潘母为救所有人牺牲了。后来,潘冬子靠着自己的勇敢和智慧战胜了胡汉三,成为了一名小红军。
我望着电视,久久不愿移开双眼,我同情潘冬子,但又佩服他的勇敢和智慧。我看着胸前的红领巾,这才知道了他的来之不易。这神圣的红领巾是多少人辛苦的汗水!我忽然想起一年级入队的时候……
我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我在队旗下宣誓:我决心遵照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好好劳动,准备着为中国共产党贡献出一切力量。
我由衷的向大家推荐这一部电影!
Ⅲ 电影推荐豆瓣9分以上
豆瓣9分以上的电影推荐:
1、《我不是药神》(2018,豆瓣9.0)
《我不是药神》这部作品,有超过369万人在豆瓣上打出了9.0的高分,其中57.7%的观众打了五颗星,34.7%的观众打了四颗星,几乎是零差评。
里面关于社会和人性的探讨,以及生命和金钱之间的抉择,至今想起来仍旧令人泪目。结局中徐峥饰演的程勇被判入狱,他在车上望着大路两旁的送行人,当时押解的警察特别嘱咐把车开得“慢一点”,让我们在法理和人情之间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Ⅳ 求两篇电影的影评。急用。随便什么电影都行
影评:《致青春》昨日青春今日伤痕
严格地说,《致青春》是两个人的作品。导演赵薇的乐观、活泼以及小小的恶作剧心理,造就了影片的青春戏;编剧李樯的细腻、敏锐,成全了影片的心理戏。今天已经高度社会化的大学校园,过早地培养出了不少“成熟”的学生。但在上世纪90年代,校园之墙还是一堵防卫线。《致青春》花了不少的篇幅来呈现出走后的坍塌感,然而青春还有余烬之热,在催促着人们奔向理想方向。
看完电影后半部分的最大感受是,青春时期是最适合激烈表达感情的时候,而有过这种激情燃烧之后,就再也不会心生涟漪——看看郑微后来是怎么对待重新回来找她的陈孝正,看看韩庚饰演的林静如何对待他的追求者。
赵又廷与韩庚,一个为出身贫贱而自卑,另一个因看到父亲爱上郑微的妈妈蒙上心理阴影。在青春的两头,前面是童年不能承受之重,后面是中年无法面对之尴尬。唯有青春,唯有那段没心没肺、敢爱敢恨的青春,才是生命中最热情的岁月。但青春却如篝火,燃烧得越旺盛,成为灰烬的速度就越快。所以,形容青春用“终将逝去”这样的描述再合适不过。
按照目前电影市场最流行的喜剧元素来看,《致青春》一个也不少,甚至在年代感的营造、戏剧冲突的设置、角色表现完成度等方面,均体现出不错的水平。如果想在影院获取一场欢笑,《致青春》不会令人失望。赵又廷饰演的陈孝正呆板、严肃的外表与其孩子气的言行,制造了差异感很强的“笑果”;客串午夜电台主持人的韩红是令人笑到胃疼的“彩蛋”;男生宿舍里的糗事令人心领神会……
《致青春》完全可以采取《泰囧》式的喜剧狂欢,把搞笑进行到底,最后来个好莱坞式的大团圆结局,这样似乎更符合观众的期待。但这部电影还是试图把社会的切面呈现出来。在后来的情节里,《致青春》放弃了继续逗观众笑,转而去思索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以及情感之于人的重要性。郑微以啤酒祭奠阮莞,陈孝正以回归救赎内心,林静以努力想换回爱的能力,朱小北以遗忘告别过去……他们得到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无法用成败来形容。生活的真相就是这样,于残忍之中奢侈地品尝点滴甜蜜。
《致青春》对于沉重部分的把握,不会影响到只图来影院找乐的观众的心情。“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内心充满欢愉者,会通过这部电影得到欢愉;内心曾有荆棘者,也会得到一些安慰。影片在角色的情感过渡方面,有操之过急之处。在角色戏份分配方面,后半部分也有些吝于删减,但作为赵薇导演的第一部作品,用最简单的四个字可以评价:超过期待.
《小时代》
从客观角度说,《小时代1.0》的成片质量没有预想的那么差,我的意思是,还有一点可看之处,影片比较大的亮点似乎也就集中在视听影像上的现代化和唯美化,唯视觉系论,《小时代》确实做得还是可圈可点。再一个亮点就在于“HOLD住姐”谢依霖几乎包揽了全篇90%的笑点。这一点,功劳不全在郭敬明,而在与谢依霖本身。
商业上,郭敬明做得很好,充满想象力和力度的宣发能力,铺天盖地的水军式传播,再加上部分影院100%给足排片面子的强大噱头,让这个提前到8点的超前预售场,呈现了非常好的饱满状态。但是这有一点侥幸,那就是晚上8点场确实是黄金时段。不管怎么说,这个电影会向郭敬明的小说那样,不管质量如何,票房会爆。大众唯一关注的是“爆多久”的问题。这个问题关乎影片的质量、叙事和口碑。无论是《北西》、《泰囧》、《致青春》还是《合伙人》,票房之所以轻松飘红过5亿大关,全部是观众口耳相传的口碑效应坚挺下来的。也许《小时代》 的首轮观众会比上述几部电影要多,正好遇上了暑假档,首周票房,《小时代》也是完全有可能创一个记录的,但是票房要想如小四粉说的那样轻松过10亿,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原因有三:1、受众群太集中,影片对于70、85前的另一主流电影观众来说吸引度不大;2、影片不接地气,无法达成社会性集体追忆话题;3、影片叙事成为最大硬伤。
《小时代》影片本身有着非常大的硬伤,那就是在于故事本身,并延续到了影片的视听影像表现手法上。郭敬明并不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他是一个善于将文字用无逻辑的拧巴手法而让大众认为这是一种艺术,这个大众专指90后一代中钟爱他文章的人群。用一个比较不讨人喜欢的名词就是“脑残粉”。事实上我们不能控诉《小时代》这样一部不太电影的电影卖钱,我们应该控诉这个时代,是这个时代的某些因素让我们的审美变得扭曲和异样,让我们的认知不那么高尚,所以《小时代》才能卖的了钱。郭敬明于历史人物一样,只是在一个对的时刻出现了而已,他的作用,和商鞅变法的性质没什么区别。
一、这到底是谁的时代?
郭敬明在《小时代》里打出的口号中有一句是“这就是我们的小时代”。这句话表明,郭敬明想通过他的故事来给年轻人呈现一个年轻人的时代,实际上,这个时代,虚假得很,文艺的很,阳春白雪的很。
电影本身所传递的“时代”概念,仅仅是依托“时代姐妹花”、“上海时代中学”以及林萧、宫茗等人嘴里的独白吐出的“时代”来完成的,整部电影对于“时代”概念的解释是依托于粉丝对于郭敬明本身的信仰来达成的。郭敬明的生活极度奢华而浮夸,如果假设心理学有这种理论,他是用这种奢华来弥补他生理的劣势。郭敬明的生活与当下普通女孩子的生活有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然而他用自己的生活告诉别人这时年轻人的“时代”,本身就是悖论,我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女孩子笃信这种情节。
郭敬明在小说亦或是电影中,所呈现的那个时代,离年轻人的时代相去甚远。生活无忧,性格忧伤,仰望四十五度。那只是郭敬明一个人的时代,他把自己的时代,自己的生活夸张而浮华的写出来拍出来,让那群还不懂的生活和现实的年轻女孩子们意淫成自己的时代,这种做法,不论是于文学、于商业甚至是于道德,都是不厚道的。可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一点,没人知道为什么。
《小时代》小说和电影里到底讲述了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这一点,似乎郭敬明自己的说法都不能够完全的让人服众,而宣传过程中小四粉们说郭敬明写出了他们的内心情感世界,这种说法似乎也只是建立在过度个人崇拜基础之上的。从小说中描写的浮夸世界来说,不管是草根的林萧、高傲的顾里、与世无争的南湘在生活中是可以对位出人物性格的,所以年轻女孩子们可以一一的比对,把自己想象成此间的人物,但是小说中这三位女生的做法、行为、习惯、身世、思想、言语似乎都太“阳春白雪”的厉害,生活中所有的人都不可能那么说话和办事,只有宛如这样的人物在生活中才是真实的写照。也许现在的学生们的生活太枯燥,枯燥的他们的生活波澜不惊,时代的进步让这一代的年轻学生缺少对信仰、文化以及审美上的成熟度,所以他们只是一群智商不低,情商乱码的一代人。于是郭敬明抓住了点,写出他们想要的人物,于是,女孩子们开始疯狂的膜拜,郭敬明成了神,实际上,他只是抓住了时代的空子,就像90年代的校园民谣,借着时代的契机,文艺了一把。所以如果《小时代》确切要讲述一个时代的话,那就只是郭敬明个人特殊人生经历的写照,来虚构这样一个时代的假象,借助于年轻学生对于认知上的处女地,活生生的赚着钱,还能让自己成为一个神。
《小时代》里的时代,并不是真的,它与当下的时代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如果社会真的是上帝创造的。郭敬明是《小时代》的上帝,但是那个世界里,没有人,只有几个既定了人物命运而没有生命的俊男靓女而已。
二、郭敬明是怎么讲故事的
《小时代》电影115分钟,全片围绕着顾里、林萧、南湘和宛如四个人之间的友情故事,外加与简溪、顾源、席诚、宫洺、崇光和卫海一群型男之间的爱情故事展开的。片子没有涉及亲情故事,因为这种类型故事不卖钱。友情故事成为核心,爱情故事成为调味料。故事的主线则是林萧的菜鸟上位记。
电影中的重点是爱情和友情。但是郭敬明在表现爱情和友情上面,因为缺少了戏剧的推动力,缺少人物性格的构成,使得整部电影中的爱情和友情感动人的地方几乎没有。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郭敬明“全神”视角的想法,在他的笔下,他说“你们要有爱情,于是就有了爱情;林萧你的爱情是这样的,于是林萧的爱情就是这样的”,他笔下的人物是缺少灵魂的,是缺少人物本身的精神,这些人物不管什么性格,都是太文艺,高高在上,说话做作,这些人物本来就是郭敬明捏造出的玩偶,外壳光鲜,实际上空如草莽。
从故事讲述的角度说,郭敬明犯了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忽略了电影叙事的均衡性。为了让影片展现出强大的视觉冲击力,硬生生的将那么多人物塞进了电影里。他使用写小说的手法在拍电影,这本身就是一种悖论。电影的讲述方式是戏剧性的,是视听性,而小说的审美艺术在于读者的二次想象。直观艺术遇到幻想艺术,本质的区别导致电影的故事不可能有小说那样零散不堪。
实际上《小时代》的小说三部曲就是一种介乎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下意识文学作品,可读性很差,但是留出了非常大的幻想空间。这一点对于正在埋头苦读,生活中没有色彩的中学生来说,就是一味良药。郭敬明在电影中也是使用了一种近乎桥段拼凑的手法在讲故事。《小时代1.0》分成上下部的主要原因,还是这种叙事方法不可能在两个小时之内讲完一件能够吸引人,且带来深刻思索回味的故事。郭敬明在写剧本的时候,还算是做了一些功课,知道电影的叙事是按照情节点组合而成的。
影片叙事的情节点,按照戏剧性的要求,重要的一点是每一个情节彼此之间的关联性要解决,另一个重要的技术要点是,不能神龙见首不见尾。这两点,郭敬明都没有做到。影片中虽然是以林萧的工作过程作为主线,但是每一个关乎工作的情节点似乎都没有融入到主线中去,从剧作的角度说,这些情节点都还是仅仅在表现一种情绪状态,而非一种事件的推动力。在整个故事的讲述中,男女之间的情感纠葛都过于“假定性”,几乎没有给足动机和理由。在小说的阅读中,观众尚还可以花时间去仔细考量,而时间短暂的观影过程中,这种假定的,没有逻辑推动性的人物情感变化是缺少力量的。任任何正常人看都会觉得,本来就是把大配角的崇光,脱光了对着镜头诡异的表情做结尾,对于这个电影来书到底有什么意义。而宫洺所说的从林萧不穿高跟鞋身上看出了“美好”而送她一双鞋子,与前文有没有直接性的联系。
郭敬明还犯了一个比较大的致命错误,那就是给出了线索而没有去结尾亦或是说明。林萧面试幻想与宫洺的亲密接触,到了终了也没有交代林萧是真的爱上了宫洺还是只是花痴的幻想;宫洺送给林萧的戒指,中间出现了两次,一次简溪发现,一次圣诞节矛盾爆发,本是一个好的戏剧线,结尾处也被阳春白雪的雪地温馨场面给弄没了,到了也没给出理由来。
另外一个于电影本身的问题就是人物的命运变化是几乎没有的。人物既定命运,没有前史,性格形成没有诱因,一切以假定性为主,是郭敬明小说创作的手法,从他的《幻城》到《小时代》,里面所涉及的主人公几乎都是没有行动性说明的。郭敬明就是一个上帝一样的说:“顾里应该是这样的,于是顾里就这样了,南湘是这样的,于是南湘就这样了”,《圣经》的开头都这么写。整个影片中,所有人的故事似乎都是林萧的画外音来交代的。在不是大师的导演手中,如此多的运用画外音,确实是一个不会讲故事的导演和编剧的最好证明。从侧面说,郭敬明不会讲故事,让他真的成为了“渺小微茫的存在”。所以,如果拿着郭敬明小说或是电影中人物的塑造去挑毛病,肯定是罄竹难书的,但是如果你就是郭敬明的子民,你把他当上帝,那么他笔下的人物,没有一点问题。
郭敬明还是不会用电影的方式讲故事,电影成片中所出现的逻辑性错误,以及指导演员表演情绪表现上出现的误差,都让人看的出,这位从不那么地道的作家转战大荧幕的稚嫩和蹩脚。
你选择信他,你就要信他。
三、那么美的画面是不是真的好
《小时代》的画面绝对拍的是近几年国产中小成本电影中最讲究的。
初看《小时代》,每一个人都会被这种美轮美奂的画面所吸引,甚至惊叹。郭敬明对于画面的构造和想法看得出他的天赋,《最漫画》的画风和风格相对于电影来说更具有优势。在电影中,你可以看到郭敬明将镜头语言运用的相当复杂多变,这似乎是郭敬明急于想证明自己确实是一个专业的,懂行的导演,而不是作秀。但是表现的太明显了,这些华丽的镜像背后所反映的并不是郭敬明多么专业,而是更加的不懂行。
电影《小时代》中几乎可以成为一个摄影专业的教材了,推拉摇移跟,远全中近特,长镜头,蒙太奇,逆光,剪影,对焦,散射,慢镜头,快切,似乎电影拍摄和剪辑上应该有的技术都在电影里面找得到。郭敬明在《小时代》中用了一种比较现代化的影像方式来表现这个更加现代化的故事。这种现代化也仅仅是表现在了四格画面,还有快切的MTV剪辑手法上。并没有形成一种风格性的手法在电影中贯彻下来。铺天盖地而来的各种奢华影像,恰恰反映了影像与叙事之间的裂痕,而且裂的离谱。慢镜头和摇臂的使用在电影中似乎成了最大的亮点,相对的来说,郭敬明在电影中将视觉影像放大化的意义,主要还是为了表现出整部影片在视觉上的夺人效果,因为对于他的粉丝来说,小说的故事本身的意义并不是很大,重要的是那种奢华而浮夸的感觉,他就是要用这些与故事本身脱离很大的视觉冲击力来再现一个小四迷们苦苦幻想了五年的虚假“小时代”的盛景。这一点,他做对了。
也许于小四迷来说,叙事本身带来的愉悦感早已被更有叙事性的小说所消化掉。
商业上《小时代》成功了,这一点完全归结于郭敬明发达的商业头脑,《小时代》不管是从小说包装,卡司挑选与配备,影像风格,还是从口号上,都做到了完全商业的无以复加。仰仗他十多年的粉丝积淀,他也完全可以冠冕堂皇的把这种商业吸金称之为“青春的觉醒”。然而,《小时代》本质上的虚伪性和假定性,让这部电影必然与小说一样,不可能青史留名。电影本身所传递的价值观和社会性折射,都与当下隔着王屋太行,借着满山的风景,告诉你一个美丽的谎言。《小时代》是尊重读者的,郭敬明和他的小说确实也是为读者服务的,写进了读者的心坎,电影《小时代》也是尊重观众的,消费《小时代》确实也是比《不二神探》、《富春山居图》值得那个票价的。但是《小时代》的本质是虚伪的,它远不能拿着“青春”来叫嚷,它所谓的“青春”和“时代”,都是水中月雾中花,你以为就在眼前。
国产电影刚走上一个重视故事,重视电影本身的路子,恐怕,又要被这群自诩为神的人搅合了。
Ⅳ 迄今为止,豆瓣影评9.0分以上的动作电影你知道有哪些
谈起动作片,相信不少影迷心目中都已属于自己的一份榜单。 每一部都是豆瓣9.0以上,你若一部都没看,真是可惜了。
1、《这个杀手不太冷》豆瓣9.4
该片是世界电影史上不可多得的教科书式的经典影片之一。它成功塑造的电影人物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片中的人物或是情节,都不再像以往电影情节处理上单独侧重于凶杀和枪战,而是在犯罪模式的框架中,加入了对杀手和小女孩人性与情感的探索,将人文情怀和悬疑犯罪有机的相结合到一起,是让这部电影好评的关键。
Ⅵ 推荐几部超好看的电影、带一句观后感
《六楼后座》——黄真真导演的。有点荒诞的青春,一堆年轻人与真心话大冒险的故事
《无间道》——三部都很经典,看得很心酸,卧底卧到最后连自己也分不清是真是假。
《重庆森林》——里面的王菲真是让人爱到不行。
《霸王别姬》——张国荣演的程蝶衣不可超越,陈凯歌的巅峰之作。
《肥猫流浪记》——嘿嘿,很老的一部,不过很感人。
《我脑中的橡皮擦》——哭得我稀里哗啦
《天使爱美丽》《刺猬的优雅》《放牛班的春天》《这个杀手不太冷》
喜剧推荐《三傻大闹宝莱坞》《小姐好白》
Ⅶ 影评9.0分以上的动作电影有哪些
一部好看的电影,人气和评价肯定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动作电影更能带动观众的激情,让观众看的热血沸腾。像一些影评评分高的电影,知名度肯定也是非常高的,观众的喜欢程度也会很高。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些影评9分以上的动作电影。
1,《无间道》,评分9.2,参评人数798134
高评分的动作电影还有很多,在此我就不一一描述了。经典的动作片给人的视觉和听觉体验就是不一样,影片中枪林弹雨的场面、拳拳到肉的打斗场面,让人看的特别过瘾。我特别希望电影圈能够多呈现一些这样经典的动作电影,这样就不会有剧荒的危机了。
Ⅷ 四部精彩又经典的电影,评分都在9分以上,你知道有哪些吗
《海上钢琴师》讲述了Virginian号豪华邮轮上,一个孤儿被遗弃在头等舱,由船上的水手抚养长大,取名1900。1900慢慢长大,显示出了无师自通的非凡钢琴天赋,在船上的乐队表演钢琴,每个听过他演奏的人,都被深深打动。
这当中,一个最大的麻烦制造者就是皮埃尔·莫安琦(尚-巴堤·莫里耶 饰),皮埃尔拥有天使的面孔和歌喉却有着令人头疼的性格,谆谆善诱的克莱门特把皮埃尔的音乐天赋发掘出来,同时他也与皮埃尔的母亲产生了一段微妙感情。
Ⅸ 影评9.0分以上的动作电影都有哪些
影评9.0以上,好看到爆炸的动作电影,重磅推荐!
这几部电影打斗干脆利落,剧情演绎精彩万分,镜头画面制作精良。千万不要错过。
第一部:温情杀手感人至深的《这个杀手不太冷》绝对值得一看啊,上面5部我推的看不看无所谓,这片要是没看过真的就不算动作迷了,结尾哪段真让人肾上腺素直线爆曾。
Ⅹ 豆瓣上9分以上的电影有哪些
豆瓣上的9分电影有很多,我挑选的电影都是入选豆瓣榜单Top250的电影,是很多人票选出来的,这些电影是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经过了时间的检验,特别值得一看。
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是美国的《阿甘正传》,这部电影在豆瓣上也是打出了9.4的高分。这部电影同样拍摄于1994年,即使过去了二十多年,依然是很多人心中的经典。这部电影是一部励志电影,男主阿甘看似木讷的背后,其实也蕴藏着大智慧,它传递的思想是只要努力去奋斗,梦想就可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