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红色足迹井冈山精神观后感
古人描绘的美好生活,龙凤成祥,仙鹤长鸣,神鹿奔跃,日月轮回,世代不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东方文化美德几千年长盛不衰,文化是民族的生命,文化与民族共生共存,只有民族文化的复兴,才有完整意义上的民族伟大复兴。道德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Ⅱ 电视剧井冈山观后感
电视剧《井冈山》的观后感:
以“井冈山精神”为审美表现核心对象,既抓住了关键,也符合艺术表现精神形态的一般规律。无论是如海的苍山,还是如血的残阳,无论是井冈翠竹的声声呐喊,还是黄洋界上的隆隆炮声,无论是朱毛红军的人物造型,还是井冈百姓的衣食住行,都力求还原历史的真实风貌。
艺术地再现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进程,在学习历史、感知历史的基础上努力做到“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尊重历史,“史”中觅“诗”,把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尽可能完美地统一起来。
稍嫌不足的是,几位领袖人物因配音时演员的语调、语气和语质缺乏能够充分体现其独特精神气质和思维特征的鲜明特点,多少有点削弱了领袖人物完整统一的“视听形象”本应具有的强大艺术魅力。
电视剧《井冈山》的简介:
《井冈山》是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出品的36集革命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该剧由金韬导演,邵钧林编剧,王霙、潘雨辰、王伍福、黄鹏等主演。
该剧讲述了1927年时,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革命遭到失败。面临严峻考验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为挽救危局,发动了八一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的故事。
Ⅲ 井冈山读后感1500字
前一段时间,我和爸爸还有许多叔叔阿姨前往井冈山,开始向往已久的“红色之旅”。
井冈山是革命根据地,被誉为“革命的摇篮”。我们这次去,就是为了学习革命精神,缅怀革命先烈。
(一)第一天,我们一大早就起床吃完饭出发了,到了井冈山已经是中午了,午饭后,我们坐上游览观光车,前往第一个景点:黄洋界哨口。
上山不一会儿,就会看到第一条防线:黄洋界哨口防御工事。是一条壕沟,红军战士们,曾趴在壕沟上,向山下射击,击退了国民党。再向山上走,就是黄洋界哨口营房旧址,实际上是后来重建的。蒋介石打上山来后,把房子全烧掉,人全杀光,一个也不留,黄洋界哨口营房也惨遭毒手,被烧得一干二净,在营房不远处,有一堆巨石和滚木,红军战士曾用这些东西向山下咋国民党军,配合哨口防御工事,用一个营的兵力抵御了国民党好几个团的围攻。不过现在的巨石、滚木都是假的。走到山顶,一块石碑出现在我们眼前,正面是“黄洋界哨口”五个大字,另一面是毛泽东写的诗词,许多人都来照相。
接下来去龙潭,龙潭共有五潭,由于时间不够,我们只参观了最大最壮观的碧玉潭。走在山路上,只觉得身上仿佛也映上了绿色,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全是树,好似一片绿色的海洋,又如一块绿地毯,似乎是大自然给井冈山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做的绿衣裳。轰隆隆的水声惊醒了陶醉在山景里的我,没错,这就是瀑布的水声,真是“人未近而声先至”啊,再向前走,这才到了碧玉潭瀑布。湍急的水流发出隆隆的声音,水争先恐后地倾泻下来,让人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像一缕缕白烟胧胧朦朦,又似一团团云雾飘飘洒洒,那溅起的小水珠落到我的脸上,一股沁人心脾的感觉充满了我的心扉,这般美景怎能不使人陶醉?
然后,我们来到了百竹园,十分奇特,看起来是圆的,实际上是方的,叫做方竹,又叫招财竹。百竹园旁就是红军造币厂,说起来是“厂”,实际上只有几间平房,设备极其简陋,而且全靠人力操作。就是在这里,红军造出了“工字银元”。还有小井红军医院,这里有一位名人名叫曾志, 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她的第一任丈夫夏明震和第二任丈夫蔡协民先后为革命英勇牺牲,她死时也把自己一生省吃俭用的一笔钱捐给了希望工程。
第一天的行程结束了,我回到宾馆,好好休息,迎接第二天的旅程。
(二)第二天,我们将在井冈山市内参观。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一进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八个朱德亲自写的大字,被刻了下来。正前方是一个大厅,里面有立体的井冈山模型背景,背景前放着一个巨大的油灯,油灯上写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意思是说,革命之火,哪怕很小,也可以让全中国都烧起革命之火。大厅右侧是六个展厅,一至四展厅主要讲述解放战争中许多大事件,展示了解放战争中曾用过的几把枪支弹药,和一些文件,都是关于解放战争的,还有几个毛泽东和战士们的蜡像。五六展厅是伟人、烈士的介绍及文学、书画作品。
接下来,我们去了茨坪毛泽东同志旧居。这里虽然是重建的,但和当年颇有几分相似,十分简陋,一间房只有一张床,一个桌子,铺的盖的只有一张并不厚的单子,除了毛泽东,还有陈毅、朱德等都曾住在这里。据说当时吃饭十分困难,可以用一首歌谣来表示当年的艰苦条件:“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的精光光。”字里行间,无一不流露出革命者们的乐观主义精神。
最后,我们又去了革命烈士纪念碑。一进大门,109级台阶摆在眼前,共分两层,一层49级,一层60级,49级台阶代表新中国在1949年成立,60级台阶代表建纪念碑时是红军成立60周年也就是1987年。走过台阶,是一个展厅,里面有各个著名烈士、伟人的详细介绍。展厅大门两边是通向革命烈士纪念碑和雕塑园的两条路。纪念碑远看是一个“山”字,意思是井冈山是“天下第一山”;近看像一团火焰,寓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细看,像无数尖枪,寓意“枪杆子里出政权”。 雕塑园里有许多革命者的雕塑,比如,王佐、袁文才、毛泽东、贺子珍等为解放人民做贡献的人,他们的事迹让人感动。
井冈山就像一本书,让人怎么看也看不够,又如一首歌,让人怎么唱也唱不完,你的美丽将在我心中永驻。如果以后有机会我还要来井冈山。
Ⅳ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观后感 作文600字(要原创) 一路收获一路歌 (就是成长的故事,也一定要原创)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观后感
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千里迢迢来到了红色摇篮,毛主席创建的红色根据地——井冈山.
早就听说井冈山很美,但在印象中, 对井冈山感觉始终是黄洋界炮声过后的战场,是红军迂回行走的小路,是风展红旗如画的摇篮,是淳朴憨直的革命老区.我也常自问:如果没有毛泽东和他的红军, 井冈山,一个罗霄山脉中段的几座普通山峰,能否驰名天下 没想到当我踏上这片神奇土地的时候,出现在我眼前的浓郁的传统人文与如诗如画的风光,如同一曲雄壮而又秀美的交响曲,深深地感染着我,亲身感受到它的不 凡.
我们重点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系 统,全面地记录了中国工农革命军从1927年9月直至1930年期间的整个过程.我们在馆内一步一步走着,目睹着井冈山怎样从一块默默无闻的土地发展成为 中国革命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根据地.此刻,我们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与生命铺垫而成的.我的脚步因此变得沉重而缓慢了,不愿放过这博物馆 里的每一个细节.可以说,参观后得到的东西远比我想象的要多,既看到了革命斗争的腥风血雨,又看到了根据地建设的欣欣向荣.两年零四个月,在历史长河里只 是短暂的瞬间,毛泽东在井冈山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所开辟的中国革命道路,却续写了跨世纪的辉煌;海拔不过千余米的井冈山,与 三山五岳相比,并不算巍峨挺拔,但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不断来探访.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 现在我终于有了不虚此行之感,因为我终于明白了这种力量就是"井冈山精神" .
井冈山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记录着英雄们当年改天换地的凌云胸怀,他们这支最初仅有几千人的队伍,20年后壮大成为数百万人的大军.眼前 肃穆的绿岭青山,似乎就在表达着对这些井冈英雄的深深思念.青葱的井冈山,红色的根据地,每一株树木都讲述着一个故事,每一条小路都记录着一段历史.
此 次井冈山之行,让我受益匪浅,留下了三点深刻印象,一是坚定信念的精神;二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三是勇于胜利的勇气.我要将此次井冈山之行所汲取到的精神 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当中,不断地鞭策自己要勤于思考,勤于学习,要以更高昂的工作热情,更认真工作态度,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取得长足进步,让我们弘 扬井冈山革命精神,做创先争优的楷模.
一路收获一路歌
有天在 QQ 上和以前的一个学生聊天,他说,老师,我已经 20 岁了。当时心下一惊,掐指一 算,是呀,从 2000 年毕业,到如今已经是从业 11 年的“老”教师了。回首人生中最美好的这段青 春年华,心中感慨颇多。 刚毕业的时候,我自己还是个大孩子。任教的第一所学校,被大家称作“桃花源”——前不着 村后不着店,旁边是一片果园。学校很小,学生多数来自农村,条件当得起“清苦”二字——没有 暖气的冬天, 班级支起老式炉子, 在家中饭来张口的我们, 在呛人的浓烟中学会生炉子。 一天下来, 烟熏火燎之中,脸上仿佛总有层厚厚的煤灰;在家里连花都没浇过的我们,扛着工具在学校的一片 小菜园里刨地种菜,自给自足;没有电脑,没有背投,最高科技的教具是录音机…… 虽然如此,但是回忆当初,印在脑海里的,不仅仅是条件的“苦” ,更有收获的“乐” 。教具少, 自己动手做——语文课上的拼音卡片、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头饰,数学课上的钟表、口算卡……老师 少,我们还要上音乐课,录音机帮大忙,甚至还学会指法混乱地弹完一首曲子;活动课,一个人管 三个组,瓶画、壁挂,甚至还和学生一起用酒精灯做彩色蜡烛……这样五彩缤纷的经历,磨练了意 志,锻炼了能力,让平面的生活立体起来。而这样孜孜不倦的追求,来自于知足乐观的阳光心态。 泰戈尔说: “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 ”是啊,只有把工作当作一种享受,把爱 注入到工作之中,才能体验到自己的职业幸福感。 如果问起老师的对于自己的职业最大的理想是什么,我想很多老师会说: “让学生喜欢我” 。自 己做学生的时候,总是觉得真正懂得学生心意的老师太少。褪去了学生的青涩,自己成了为人师表 者,就发自内心地想让学生喜欢自己,想真正的融入他们之中。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面对着的是和 我们截然不同的新一代少年,从年纪上,我们相差二十多年;从思想上,他们虽然还稍显稚嫩,但 有时可能比我们还要超前;从对事物的认识上,他们远比我们要单纯。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 值,赞赏每一个学生的独特和成绩,放大每一个学生身上的优点,是让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必经之 路。 “生命因为付出了爱,而更为富足。 ”这句话常常浮上心头。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孩子,他从 小在父母的溺爱下长大, 在三年级的时候, 曾经在一些大孩子的蛊惑下, 参与了偷盗自行车的行为。 当时刚听说这件事时,我心里没谱——万一处理不好,很难保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后来,我发现 他在受到表扬后表现会更好,我便不经意的在班级夸夸他,同学们也常常写稿子到广播站表扬他的 进步,就这样,这个曾经让老师头痛不已的“捣蛋鬼” ,逐渐地成了积极的“劳动小能手” 。次年, 我改教一年级。当时教的学生,已经升上五年级。可是每当看到他们时,总会感到一丝丝温暖—— 当我的嗓子嘶哑的时候,会有同学轻声问候;当低年级的工作需要帮忙时,会有大孩子主动走上前 来。那天,当我领着小小的值日生,在班上打扫卫生时,是那个曾经的“捣蛋鬼” ,悄悄走进来, 帮着我扫地、摆桌子…… 一个微笑,一句鼓励的话,一个小本子,一张奖状,如果论其价值,真的是轻如鸿毛。可是, 在一个后进生的心理,面带微笑的鼓励话语,写满表扬的评语和象征荣誉的奖状,却如同甘露般珍 贵,如珍肴般美味。作为老师,我告诉自己,要做孩子们人生中的橡皮擦,擦去那些错误的、不快 的阴影,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价值,明白自己该珍惜什么,该坚持什么,该拒绝什么,该摒弃什么。 使他们学会选择,能选择,引领他们走上人生的光明大道。 孟子曾经有言:“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 (《孟子•尽心上》),这话说的是要象及 时之雨对受教育者加以化育,使之能更好地成长。人们通常把教育工作者比喻为 “园丁”,我知道, 必须要将这样“润物细无声”的艺术融入教学,才能与学生共同成长。只有付出了热爱,必才能收 获尊重。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一年又一年,我一路经历着风雨和磨练,一路收获着感动和美 好——是领导,引领我在专业道路上不断成长,认清方向;是同事,帮助我从青涩的“菜鸟”成长
为驾驭课堂、管理班级的多面手;是学生,教会我只有付出,才能收获的真理;是家长,伴随我逐 步走近家庭教育……是谁说过,生命就像一场马拉松。让我们怀着对教育事业满满的爱意,在教育 这条漫漫长路上,且歌且行,且行且歌!
Ⅳ 求一篇原创红色电影观后感500字。
《三国志之见龙卸甲》观后感
人生就像一个圈,一个老天爷画好的圈,从起点绕一个圈后又会回到起点,这是赵子龙最后一战也是第二次被困凤鸣山时悟出的人生哲理。第一次被困凤鸣山子龙披上了甲,一战成名,从此成了常胜将军,第二次被困时身心俱疲的子龙卸去了甲,人生就在这一披一卸之中画了个圈。
时势造英雄,英雄只是老天爷手中的棋子。从赵子龙与罗平安最后一次对话中可以看到了他内心的疲惫,这疲惫是因为有甲在身,主公的信任是甲、常胜将军之名是甲、建功立业之念是甲,子龙虽早有卸甲之念,连年征战的时局却容不得他卸甲,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卸。最后在凤鸣山与后一辈的曹婴一战中,子龙终于悟到了自己只是诸葛亮手中的一枚棋子,一枚已经老得可以弃去的棋子,而这一切都是人生定数。明白了这一点后,他终于可以不仅卸下身上的甲,更重要的是可以卸去心中的甲了,这甲虽卸得晚了一点、悲壮了一点,但可以让子龙在人生最后时刻很从容,无所负担。上马提枪,单人单骑,冲向的不仅仅是敌阵,也是奔向长久失去真我的精神家园。
不知道罗平安在给子龙卸甲后有没有领悟到这一些,我想他在敲响最后一次战鼓时应该是明白了。而年轻的曹婴此战之后一定也会与初时的子龙一样给自己披上了一件难以卸去的甲,不知以后能否象子龙一样领悟到,不光是她,就算是她的爷爷曹操以及诸葛亮等人都只是滚滚历史车轮上镶嵌的一枚棋子。
甲可以带来尊严,可以吸引人的眼球,世人只知披甲之后的威风凛凛,却又有多少人知道披甲容易卸甲难呢。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Ⅵ 谁有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观后感
这是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一段无法让我们井冈儿女忘记的历史,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让我们用心品味了一遍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历史,使我感触很深,也许就是那对明天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无数井冈英烈前赴后继的吧!生于红色摇篮井冈山,满怀一片赤子之心,让我们在那撼人心魄的力量中梦回那个血与火的年代。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秋收起义,一杆红旗,直指井冈,从此,中国革命在一个名叫毛泽东的共产党人的领导下轰轰烈烈地开始了。“送郎去当红军,坚决打敌人,消灭哪反动呀在家有田分,哎呀我的郎我的郎。”送郎当红军,日日望君归,盼望着革命胜利的那天。 “三湾来了毛委员” “八角楼的灯光” “十送红军”……这些透露着革命气息的内容都在舞蹈史诗中得到了深动的展现。可以说舞蹈史诗《井冈山》形象化地再现了中国革命史中这段至关重要的历史,寓教于乐,让每一个观众都仿佛经历了一次革命的洗礼。 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是一部具有艺术震撼力的佳作,是一部壮丽的红色史诗,它以恢宏的气魄、宏大的场面,可以说是用革命的浪漫主义对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完美诠释。它演出了井冈山的灵魂与梦境,让我们真切地触及了那个战火纷飞的井冈山,它还告诉了我们一个幸福的井冈山,那是土地革命后乡亲们绽放的幸福笑容。舞台上的井冈山,它是那样的美丽生动、那样的血肉丰满、那样的呼之欲出同时又让人身临其境,即便最挑剔的观众也无法漠视这样一台富有生命力的精品之作。节目分为《序》、《引兵井冈》、《星火燎原》、《伟大创举》、《尾声》5个部分,采用舞蹈、声乐、戏剧、朗诵、情景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全景展示了1927年10月至1930年2月,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艺术再现了井冈山斗争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经典演绎了广为流传的井冈山红色歌谣,深情颂扬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 震撼人心的的力量是井冈山精神,动人心魄是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演绎的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整个音乐舞蹈史诗气势恢宏、色调凝重而又绚烂,以历史为纬,生命的烂漫为经用宏大的艺术构思立体的再现了井冈山的革命历史,对井冈山精神作了富于质感的、全新的艺术诠释。整部音乐舞蹈史诗都洋溢着一种积极向上的革命情怀,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感染,并起到了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化作用。 我们歌颂伟大的井冈山精神,我们在新的时代赋予了井冈山精神新的内涵,同时我们年青人也必须接过井冈山的旗帜继续前进。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就是新时代的井冈学子用他们的生命和青春书写的一份誓词,为了祖国的明天我们愿奉献包括我们生命在内的所有的一切。 昨天。井冈山下,一面面鲜艳的红旗迎风招展,遥遥在望。井冈山上,鼓声震天,军号响亮。保卫井冈我军民齐上阵,老幼同参战,巍巍五百里井冈就成了一道铁壁铜墙,坚不可摧。 昨天革命者用鲜血抹红了国旗,今天我们用生命的激情演绎着不朽的精神画卷,一群井冈山大学生的青年学子用他们的如火的青春激情上演了一场红色经典,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中那耳熟能详的红色旋律,山水辉映的井冈美景,红色摇篮的英雄,独具特色的魅力,就这样让井大的青年学子壮烈而又浪漫地把一部史诗,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里。让我们把视线转向脚下的这片红色的土地,井冈山这天下第一山,那么厚重,那么令人怀念。 三十八年过去, 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 可下五洋捉鳖, 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登攀。 ---------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今天的井冈山旧貌换新颜,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花团锦簇,好象人间天堂一样。作为井冈学子,我们用什么来让世人铭记井冈山呢?一座艺术的丰碑巍然屹立,上面镌刻着“井冈山”三个光芒四射的大字。是的,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的我们记忆井冈山最好的教材也是最生动的教材。 澎湃激荡的《黄河大合唱》,激励中华儿女保家卫国奋勇抗日。60多年来,那气势磅礴、极具中国气派的旋律响彻中华大地,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60年了,1949——2009,就让我们用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献礼共和国60年华诞。也让井冈山也响彻中华大地,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吧!
Ⅶ 红星闪闪观后感200字
观后感首先就是把《红星闪闪》第一集主要内容加以概括,再选择一个比较重要的点,也可以是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加以表达。最后联系实际生活,抒发下真情实感。
正文
今天早晨,老师带领我们在教室看了一部电影——《闪闪的红星》。这是一部催人泪下的爱国电影,电影中的主人公潘冬子勇敢、坚强、不怕吃苦,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像他爸爸那样的红军战士,亲手杀死坏蛋们。
我痛恨贪财的地主和残忍的日本军,他们不分昼夜地搜刮无辜的老百姓们,只要老百姓有一点儿违抗,不管老人孩子,一律严刑拷打。
当潘冬子的妈妈为了掩护乡亲们而被日本军用大火烧死时,乡亲们哭了,我也哭了,日本军全是猪狗不如的人。不,他们不是人!潘冬子的妈妈在临死前唱的那首《映山红》和那熊熊燃烧的大火,我一生都不会忘记。
最让我难忘的,是红军们再次来到潘冬子家的情景。当战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映山红的花海时,乡亲们都从花海里窜了上来,手捧映山红,涌到红军面前,那熟悉的歌儿再次回响在我的耳边……
潘冬子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把那闪闪的红星戴在了自己的帽子上,并亲手砍死了地主,我在心里欢呼!乡亲们终于消灭土匪,讨还血债了!
看完电影,我深有感触,也深深明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战士用血肉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努力学习,共同建设伟大的祖国!
19
Ⅷ 红色电影观后感50到300字
观《小兵张嘎》有感
当我看完《小兵张嘎》这部爱国主义电影时,我被主人小嘎子的爱国精神感动了。
一提起小兵张嘎,大家一定都非常的熟悉吧!他不屈不挠的精神让人们佩服。因为嘎子的奶奶被小鬼子给杀死了,所以他少年时就参加了红军,他在部队里帮助老罗叔和区队长完成了许多任务。有一次因为他和一个农民家的孩子比赛摔跤,结果被区队长软禁。他是多么的可爱啊!嘎子打鬼子非常心切,总是让区队长去端了小鬼子的老家,他是多么的爱国啊!
看完电影,我的感想很多,我想我自己如果有什么任务总是漫不经心的做,一遇到困难就有点要放弃的感觉,但是小嘎子为完成艰巨的任务而奋不顾身,从不放弃,坚持不懈。记得那次学开展一次“科技小发明”的活动,我和自己的同学一起做了一个,当我们满怀信心地开始制作我自己设计的“电风扇”时,却发现了一个让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的问题。如果把电池和螺旋桨做好了该怎么接上呢?如果接不上不也是前功尽弃吗?当我想好了该怎样接上的时候,电线又不通电了,我没有耐心了,我想到了放弃,但是我一想到小嘎观《小兵张嘎》有感
当我看完《小兵张嘎》这部爱国主义电影时,我被主人小嘎子的爱国精神感动了。
一提起小兵张嘎,大家一定都非常的熟悉吧!他不屈不挠的精神让人们佩服。因为嘎子的奶奶被小鬼子给杀死了,所以他少年时就参加了红军,他在部队里帮助老罗叔和区队长完成了许多任务。有一次因为他和一个农民家的孩子比赛摔跤,结果被区队长软禁。他是多么的可爱啊!嘎子打鬼子非常心切,总是让区队长去端了小鬼子的老家,他是多么的爱国啊!
看完电影,我的感想很多,我想我自己如果有什么任务总是漫不经心的做,一遇到困难就有点要放弃的感觉,但是小嘎子为完成艰巨的任务而奋不顾身,从不放弃,坚持不懈。记得那次学开展一次“科技小发明”的活动,我和自己的同学一起做了一个,当我们满怀信心地开始制作我自己设计的“电风扇”时,却发现了一个让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的问题。如果把电池和螺旋桨做好了该怎么接上呢?如果接不上不也是前功尽弃吗?当我想好了该怎样接上的时候,电线又不通电了,我没有耐心了,我想到了放弃,但是我一想到小嘎子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的时候,我又坚持了下来。终于我做好了这个“电风扇”。是啊,有句古话说得好“天下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为何说无难事呢?因为做了,“难”事则转为“易”事不做则反之。联系我们小学生一定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我们只有踏踏实实地走下去。
同学们,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未来的中国属于我们,我们要发奋学习,像小嘎子一样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把一切贡献给我们的祖国。子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的时候,我又坚持了下来。终于我做好了这个“电风扇”。是啊,有句古话说得好“天下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为何说无难事呢?因为做了,“难”事则转为“易”事不做则反之。联系我们小学生一定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我们只有踏踏实实地走下去。
同学们,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未来的中国属于我们,我们要发奋学习,像小嘎子一样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把一切贡献给我们的祖国。
Ⅸ 有井冈山有感500字,快快快
参观“井冈山”有感
“井冈山”在中国大地上,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是一个充满了红色情怀的地方。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毛泽东、朱德等同志先后率领秋收起义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在这里创造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第一次农村革命根据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块红色土地上进行了建党、建军、建校等一系列伟大革命实践活动,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揭开了中国革命史的新篇章,使井冈山享有“中国革命摇篮”的盛誉。
乘上列车开始了井冈山朝圣之旅。经过一夜的舟车劳顿,于2011年8月25日晨到达井冈山,匆匆吃过早饭,坐上汽车上井冈山。一路上,导游滔滔不绝地讲解着南昌起义的革命壮举和毛主席在井冈山的传奇故事。第一个目的地--黄洋界,1928年,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二次围剿,红军取得了革命史上的以少胜多的经典胜利,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入巩固时期。今日虽已再听不到隆隆的炮火声,但是当年保卫战中的那尊神勇大炮依旧威风凛凛地矗立在悬崖边上,还有毛主席所作的词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八个烫金大字鲜明如昨日。
下一站是大井毛泽东旧居,所见屋前毛泽东平时读书、看报时坐过的大石头以及屋后毛泽东常在树下观看红军练兵的两棵常青树。1929年1月底,红四军主力三千多人向赣南进军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留下红五军七百多人坚守井冈山。后来终因敌众我寡,井冈山失守。2万多敌人窜入大小五井,提出“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人要换种”的烧杀口号。大井村的房屋几乎全被焚毁。井冈山人民按原貌修复大井毛泽东同志旧居时,将保存下来的残墙镶嵌在新墙中以作历史的见证,并对屋后两棵常青树精心施肥培植,对毛泽东同志坐过的那块石头也加以保护,并将其命名为“读书石”。旧居旁约10米处一栋民房是朱德、陈毅居住地旧址。
经过一夜的休整后,第二天又陆续参观了观龙潭瀑布,接着我们参观了井冈山博物馆。这里记录着我党当年井冈山会师之后的光辉历程,陈列着我党当年的一些文件及革命先烈们使用过的物品,尤其是还有当年我们初中语文课《朱德的扁担》中的那条扁担。当年井冈山的革命干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七十多年过去了,但当年的优良革命传统、密切联系群众的好作风,作为我党历史上的一个光辉典范,不仅没有被岁月的风尘所遮蔽,而且代代相传,更显得熠熠生辉。
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我们重温了入党誓词。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我们要牢记“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这一根本道理。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涤荡心灵的井冈山之旅,不仅让我们全体党员领略了井冈山如诗如画的秀丽风光,更让我们实地了解了当年革命斗争的艰辛,坚定了我们对党的信念,也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无私奉献。“井冈山”是珍贵的精神宝库,也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最缺少而急需补充的“营养”。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井冈山精神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精神在革命斗争中的锤炼和升华,是毛泽东、朱德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斗争中培育的,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精神瑰宝,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井冈山精神使我们对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苦乐观有了新的认识,每一个人的灵魂都被井冈山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深深震撼。井冈山之行无疑给自己上了一堂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课,井冈山精神激荡在我们的心中,对党的信仰更加坚定了。这正是我们此次红色之旅的意义所在,她留给我的是永远的红色记忆。
Ⅹ 井冈山第三集观后感
寓言是一颗魔豆,虽然小,却能长成参天大树。寓言是一根魔杖,虽然短,但能变出许多有趣的东西。
在《伊索寓言》这本书中,全是一个个短小故事。但是,每个故事里都讲着不同的深刻道理。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龟兔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