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哈利波特二观后感五百字
《哈利波特与密室》:只能引人,难以入胜 首先申明,俺没看过《哈利波特》的任何一部原著,本文仅针对电影,如果有涉及到原著的常识性错误,还望见谅。同时也请还没看过电影但期望很高的同学注意,本文仅代表个人的观点,与“客观”没有任何联系。何况,不同的人对本片印象确实差别极大。我的一个朋友看完之后对我说,第二集比第一集好看多了,一脸兴奋的样子。我呢,唉,很可惜,这回它确实是没有能强烈地吸引我。 其实,我对本片的期望是很高的,中午只是随便吸溜了两口面就急匆匆地跑到电影院去了,生怕发生那种看《星球大战2》时找不到好座位的状况。还好,远远地就看到售票窗口门前没有长队,只有一家子人在那里叽叽喳喳。等到在影院里找了个最黄金的位子坐下来时,离开演还有一刻钟,包括我在内,影厅里大概有二十来个人……才周五中午嘛。 我对第二集的高预期,完全来自于看第一集时的新奇感受。当《哈利波特》原著小说世界畅销的时候,我早已过了要看童话故事的年龄,要我在功课繁重不堪的时候还回头花大量时间重温儿时幻想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当电影出来时,我一点也没有很强烈的要观看的欲望,直到第一集发行了DVD,看着便宜我才忍不住买了一盘,谁知就此惊艳了。对于完全没有原著背景的我而言,第一集实在可以称得上引人入胜,影片一步步地将我带入了一个神奇有趣的魔法世界,三个小演员充满童趣的表演,张驰有致的情节,无处不在的秘密机关,都牢牢吸引了我的眼球。特别是赫敏同学,她那聪明爱现的小性子,大大的眼睛和神气得翘起来的嘴角,都勾起了俺对小学众多暗恋女生的美好回忆。对第二集的期待,至少有一半是想再见到她,嘿嘿(脸红ing……)。 相必大家都知道第二集的剧情了,俺也就不用废话了。没错,在看的过程中,俺的确是笑过那么一两次来着,一次是在哈利和罗恩喝了赫敏调制的“忘情水”……啊,不好意思,搞错了,应当是“忘形水”才是…….变成slytherin分院的两个胖子的时候,那傻头傻脑的样子实在是好玩;另一次就是这两变形的铁哥们去slytherin探听情报的时候,碰上了马法尔同学。感情这小子不光大的方面心眼坏,那贪小便宜的小孩子毛病也同样具有,俺还以为他邪恶得挺有风格的哩!这一小小的细节让俺意识到他还只是个孩子,因此笑。 可惜,本集电影中让俺感觉如此有趣的生动细节实在是太少了。特技、魔法等,并不等同于生动有趣的小细节,而正是这些细节让影片本身生动起来。第一集中那些曾出不穷的小花样,让人在观看的时候无时不保持着高昂的兴趣,期待着、猜测着下面又有什么好玩的东东会出现了,历险的趣味性正在于此。而第二集电影中虽然也有不少新东西出现,除了那个会哭叫的曼德拉草根娃娃,其余的,无论是阴魂不散的日记本、大蜘蛛,还是大蟒蛇什么玩意的,都泛善可陈,并无新奇之处,完全没有象第一集中,比如伏地魔在黑暗森林中朝你飘来时那种紧张的感觉,也没有当伏地魔终于露出他的真面目时的诧异感。导演似乎想处处营造惊喜,结果却总是引不起观众很大兴趣。俺周围坐了不少黑白小朋友,年龄大概从四、五岁到十四、五岁都有,可他们都看得很“安静”,作为一部儿童片,这恐怕不是一个好现象,排除小朋友们公众素质提高的因素,如果要俺解读的话,俺会认为他们其实看得很郁闷。 没错,导演可以解释为第一集和第二集是完全不同的设定:第一集的主要任务是把大家带到一个新奇的魔法世界中,自然大家的好奇心要强一些;第二集的重心是密屋的秘密,一些趣味性的东西自然要少了。如果这一点成立的话,第二集的故事性应当更强一点才是,悬疑性应当更突出才是。从电影交代的情节来看,剧情本身是柳暗花明的:神秘魔音—离奇石化—哈利自疑—神秘日记本—怀疑大胡子霍格林--50年前女生死亡之迷—密室最后的较量,但实际展现出来的效果很难说紧凑,甚至有零散的感觉,虽然哈利同学是一直兢兢业业地在调查,俺却在下面暗恨不是DVD,因为实在是时不时地想按快进! 即使就那些原本大有可为的剧情而言,俺也有诸多不吐不快的东东。在电影中,两次石化事件:守门人的猫与一个学生,哈利都恰好碰到,结果被赶来的众人怀疑为作案者,尤其是那个阴阳怪气的守门人更是咬牙切齿地要报复,而其他老师,除了老校长,都站在那不说话,是默认大家的猜测吗?有没有搞错!首先,“石化”这一魔法好象并不是什么低级入门魔法吧,哈利波特同志会使吗?如果他连这个魔法都不会使,又怎么能怀疑他?其次,就算大家都学过“石化”的魔法,那恐怕也不能一口咬定哈利就是始作踊者吧?再次,就俺看来,偏偏每次让哈利第一个撞上这种事件这一设定也很不可信。根据电影的揭示,好象那些墙上的血字啊什么的,都是罗恩的妹妹所为,她中了隐藏在日记本中的伏地魔继任者的蛊。要保证让哈利波特第一个发现的话,那些血字和“石化”人的过程必须在没人的时候进行,比如说,可能是在大家都睡觉的时候,但是这样一来,又怎么保证不先被别的学生发现呢?难道来一个石化一个、直到哈利同志来?最好笑的是,那些出事地点在哈利没到之前空空荡荡,似乎不曾有人走过(有的话就发现了),而等哈利刚刚到那时,大伙又忽拉一下不知从什么地方全钻出来,好象大家合伙设计哈利波特一样! 这些小小的疏忽,俺估计是因为导演过于拘泥于原著中的一系列事件,而在电影短暂的时间中又照顾不到这些事件所有的前因后果,因此电影中表现出来的只是一个个单立的事件本身,缺乏必要的起承转合。有的同学说,这是过分忠实原著的结果,因为原著是章节性小说,可以允许每个章节花大量篇幅来描述一个个事件,但第一集当年也被说成是完全忠实于原著,俺却没看出第一集有这样分散的毛病。恰恰相反,第一集情节之连贯紧凑,即使放在悬疑类型片当中也是很出色的。所以,俺只能说第二集导演对原著取舍不当,拼了命往里面塞东西,结果整个变成一碗温吞水。 关于第二集中演员的表演,也有几句话要说。首先,三个小演员角色的变化是个问题。如果说在第一集中,他们三个还是以赫敏为智囊,以哈利为中坚,以罗恩为最佳后盾的话,本集几乎是哈利在唱独脚戏。第一集中赫敏无疑是最大的亮点,她那聪明而又刁蛮的神气劲,抢尽了哈利和罗恩的风光;第二集中她的性格却来个180度的转变,从咄咄逼人居然变得颇有点楚楚可怜了,尤其是在马法尔叫她“mud blood”(意思是巫师血统不纯,大致相当于正常人骂的“狗杂种”什么的)的时候,与我想象的立即灵牙俐齿地反唇相讥相反,她居然作出一幅“梨花带雨”状,演技自是大有提高,但生动性未免有所下降。难道女生进入青春期就开始多愁善感了么?即使要表现楚楚动人,也不必要非楚楚可怜不可呀!尽管她在这一集中的柔弱的确引得俺小心儿一阵阵疼痛,但俺更期望她重新变得爱表现爱使小性儿起来,加油!赫敏宝贝,你行di,你是最好di!第二集最不能忍受的角色失败是将罗恩整个“沦落”为一个胆小怕事的跟班角色,连一些粗心的小错误也显得不好笑起来。还有演员长个的问题对罗恩也特别明显,第一集中他和哈利大致差不多高,第二集他一下比哈利高出半个头,脸还是那张脸,表情却没有那么生动了。还有作为新晋教师代表的那位“黑暗魔法防御”老师,怎么看都是一个搞笑的角色,也许放在书中是平添了不少趣味的色彩,在电影中则象“魁地奇”赛事一样可有可无。 总而言之,电影的《哈利波特与密室》,就个人看法,在趣味性和故事的紧凑性上都比第一集有所降低。如果俺猜得没错的话,原著《哈利波特》系列的魅力应当在于童趣+不断发现秘密的过程,也许还要加上少年伙伴的成长什么的,第一集中这几方面结合得天衣无缝,各自精彩;第二集中童趣自然是少了不少,三个主人公的个人魅力也没树立起来,关键是故事讲得缺乏必要的连贯性,严重影响了一气呵成的观赏乐趣。 当电影结束时俺看了看表,结果却算错了时间,以为才过了两个小时。按理说,觉得时间少了一般都表示电影太吸引人了以至于忘了时间流逝,但俺这次却是因为整个看下来很难有什么值得品味的回忆的缘故,就象一段模糊的空白般过去了,不甘心!也许第三集会更精彩?
手打望采纳
㈡ 英语动画电影观后感(初一的英语作文60词
I loved watch cartoons before,but recently I saw an action movie called Transformers.It tells us the righteous will definitely beat the evil. The leading man was brave and he saved the world with his wisdom. The robots didn't disappointed me too.They were cool as much as they could be.I love each of those characters. From this movie,I learned a lot.
以前我喜欢看卡通,不过最近我看了一部名叫《变形金刚》的动作片。它告诉了我们正义总会打败邪恶。男主角很勇敢,他用智慧拯救了世界。变形金刚们也特别的酷!我喜欢这部电影里的每一个角色。从这部电影中我学到了很多。
㈢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读后感300字真对某个环节
《哈利波特》读后感
一个瘦弱、带着眼镜的黑发小巫师,手持一根魔棒,把你带入那“梦幻般的魔法世界”里。他就是我们的小巫师—“哈利波特”!
在《哈利波特》这本书中,作者把我们想不到、做不到的事情变成了事实。以“哈利波特”为主人公,有巫师、精灵、鬼魂、怪兽、龙、邪恶、正义。从这几部书来看,可以体现出对朋友的友情、老师的尊敬、面对困难和邪恶永不退缩勇敢面对的精神。拥有了这些,他们就一次又一次的逃过难关。“哈利波特”这几部书讲述了他与他两个最好的朋友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发生的故事。在那里记载着他们一起战斗、一起共享快乐、一起分忧困扰的点点滴滴的事情。
一切都是那么的神奇!在那个魔法世界里住满了巫师,有老有少。猫头鹰当信差。杯子、帽子、信刊都自己开口说话。飞天扫帚是他们的交通工具,多的都可以和天上的鸟相比,骑着它可以快速飞行,不到几分钟就可以到达你想去的地方。西洋棋会听从主人的话,主人让它到哪它就会到哪。命令—G,自己就会挪动。画像里的人是活的,他们可以谈话、还可以跳出自己的像框到别的像框里。城堡里有许多的鬼魂,他们可以游动、可以谈话、可以挪动城堡里的任何东西、还可以穿透任何物体、有时还搞恶作剧(皮皮鬼)。还有许多都是那么的神奇!怪不得我们的哈利波特小魔法师会风靡整个魔法世界。
我最佩服的就是哈利波特和他的伙伴们(罗恩韦斯莱和赫敏格兰杰),他们面对邪恶和困难永不退缩的精神让我始终难忘。他们始终有一个信念:“我们要战胜一切,战胜邪恶,用我们学到、懂得、知道的魔法和常识来战胜我们的敌人,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可以战胜邪恶,正义永远战胜邪恶”。有了这个信念,他们总会胜利,因为邪恶总是斗不过正义的。
我也很佩服作者JK罗琳,她运用魔幻小说写出生动的“哈利波特”,又运用哈利波特的朋友、老师和这个魔法世界,让我们明白了许多道理。
让我感动得流泪的就是《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这本书。在这本书里才真正表露出了哈利波特与罗恩和赫敏的真实的友情。当他们在一起战胜了一切的难关时,又发生了一些事......最后哈利波特已决定他要去找他的姑妈一家人,接着再去找魂器。罗恩和赫敏知道以后,他们就决定陪同哈利波特一起战斗。从这段中我读出了真正的友谊,那就是“为了朋友、为了拯救这个魔法世界,不惜一切代价。”这才叫真正的友谊。
从《哈利波特与凤凰》这本书中我还得知了另一件事,那就是“爱”。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这本书中,讲到哈利波特头上的那个“伤疤”。在别人看来这个伤疤是救哈利波特的魔法,其实谁也没有想到这“伤疤”的奥秘。在《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一书中讲到了哈利波特“伤疤”的原因。他的伤疤是由“爱”形成的。从而我也知道了“母爱”是伟大的。
总之我对《哈利波特》这系列书的评价是—神奇!每一次我看书时,都会不知不觉地进入了那“梦幻般的魔法世界”里。
㈣ 求5篇英文电影的观后感100字 电影是5个英文的 观后感要中文的100字
哈利波特观后感
哈利·波特是一个系列的七个幻想小说由英国作家J.K.罗琳写的。书中记述的同名青少年巫师哈利·波特的冒险,加上韦斯莱和赫敏,他最好的朋友。中心故事是关于哈利的斗争,邪恶的巫师伏地魔,他征服了魔法世界杀了哈利的父母,之后他试图征服麻瓜(非魔法世界对他的统治)。
后天观后感
今天,我们看了一部电影,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做:后天。这部电影讲的是:世界发生了成为世界冷事务,播放的是什么等地区温度急剧下降在纽约电影中,几乎每个下降超过十度。天空依然下可怕的冰雹,还有更害怕的龙卷风,纽约城在一瞬间变成了破城被龙卷风穿过后,更使整个城市变成了一个没有结果。这真的让人触目惊心,使人的心不平静的一旦落在很长一段时间,虽然电影中十分夸张,可是我们现在还不是这样:全球变暖……所以请同学们从自己动手,环境保护起来,让我们的环境更美丽!
战马
战马是如此精彩的电影。这部电影超过了我的期望。它是移动的,情感的,美丽的,和如此感人。这一定会成为经典。你不必是一个马的爱人爱这部电影。没有太多的血,但你仍然可以看到战争的恐怖和士兵和马匹是多么强烈,以及平民。索姆河战役是特别强烈的场景。表演很精彩,摄影是美丽的,约翰威廉姆斯的得分是完美的,和马都受过良好的训练!斯皮尔伯格做了一个杰作!
赎罪
“赎罪”讲述了一个年轻女孩的故事(Saoirse罗南)谁证人一个可怕的事情,这改变了许多生活。什么是真实,什么是真理?“赎罪”在这些科目。乔Wright执导了一个辉煌的戏剧,美丽的风景和伟大的故事发挥最大的部分。由伊恩McEwan的精彩的小说是安装在银幕上飞驰。悬念是紧紧的抱着你对它的控制。音乐支持电影和触摸到了令人愉快的故事。铸造特别是杰姆斯麦卡沃伊罗比和年轻有为的Saoirse罗南布莱妮救他们的角色出现。凡妮莎雷德格雷夫的外观也大。情节场景技术是想象力和非常介意取笑是情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是非常令人惊讶,总监赖特没有得到奥斯卡提名为他的成就。克里斯托弗汉普顿的剧本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也失去了。莱特和汉普顿做得很好。但这显然是一个年科恩兄弟,很好赚的课程。他很高兴达里奥获得最佳音乐艺术成就金像。\“赎罪”是一个聪明的,漂亮的,情感和感人的经验。绝对值得一看!
罗马假日 Roman Holiday (1953)的英文观后感
公主来到罗马有一个公共访问。作为一个年轻的女孩,她厌倦了不断的无味的活动。一天晚上,她悄悄地从她的起居室。当她来到罗马街上,她深受意大利普通生活的吸引。最后她太累了,睡在街上。一位美国记者乔无意中看到她把不幸的是她自己的公寓。当他得知自己的真实身份,一个有趣的和浪漫的旅程开始了。在真理之口所发生的是影片中最有趣的场景。虽然他们有一天呆在一起,他们的爱情会永恒。真正的爱情是不到多久你留在你的另一半。
㈤ 电影观后感100字 只要100个汉字
《哈利波特》观后感
这是一个魔法的世界……
我们都希望拥有一顶巫师的帽子,一根神奇的魔杖,轻轻一点,便可以使一样东西飞起来或者消失。可是想去这魔法的世界得需要足够的幸运,而哈利就是这么一个幸运儿,他的天赋使魔法大门为他打开。
清秀、文气的哈利给人以脆弱的感觉,可是事实并非如。自小就是个孤儿的他受尽了屈辱,可是他却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奋发向上。一天,幸运降临在他头上,源源不断的信涵邀请他到魔法世界去,他顺利的成为了魔法学院的一员。虽说幸运降临,可是噩梦也随之而来,额头上的刀疤,让哈利和一个让人提起就恐惧的魔鬼牵扯到了一起,那个魔鬼就是——伏地魔。
仇恨使他勇敢的面对伏地魔,在他刚踏进魔法学院不久,就与伏地魔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较量。伏地魔寄生在别人的身上,逼迫孤身一人的哈利交出魔法石,哈利当然不肯,这时,魔法石的力量使哈利的手变的像熔岩一样,焚化了伏地魔的美梦,伏地魔踉踉跄跄的逃走了……
不光哈利是英雄,他的伙伴也是功臣:如果没有赫敏的照料,哈里放心的下罗恩吗?如果不是罗恩在“巨型棋”的紧要关头,舍己为人,哈里能冲出重围吗?如果没有邓不利多的相助,哈里还躺在石阶上昏迷不醒呢!
《哈利波特》拥有我们大家的梦,带我们遨游魔法的世界……
㈥ 卡力魔法世界读后感 怎么写卡莉的魔法世界读后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写读后感关键是一个感字,先用三四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再结合实际谈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可以夹叙夹议。要注意写出真情实感。
㈦ 10篇100字左右的电影观后感
电影《建国大业》观后感
这部影片在短短2个多小时的时间内,再现了我国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了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主党派在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和衷共济,团结奋斗,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整部影片内容十分的饱满、紧凑。影片展现的新中国成立的艰难过程,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我们的中国共产党是多么伟大,他们总是事事想着人民的利益,为了全国人民,为了解放新中国,他们不怕辛苦和困难,最终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和平安乐的家——成立了新中国。
哈利波特》观后感
我们都希望拥有一顶巫师的帽子,一根神奇的魔杖,轻轻一点,便可以使一样东西飞起来或者消失。可是想去这魔法的世界得需要足够的幸运,而哈利就是这么一个幸运儿,他的天赋使魔法大门为他打开。清秀、文气的哈利给人以脆弱的感觉,可是事实并非如。自小就是个孤儿的他受尽了屈辱,可是他却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奋发向上。一天,幸运降临在他头上,源源不断的信涵邀请他到魔法世界去,他顺利的成为了魔法学院的一员。虽说幸运降临,可是噩梦也随之而来,额头上的刀疤,让哈利和一个让人提起就恐惧的魔鬼牵扯到了一起,那个魔鬼就是——伏地魔。《哈利波特》拥有我们大家的梦,带我们遨游魔法的世界……
㈧ 求读后感500字 俩片
《蝴蝶公墓》读后感 在网上初次见到这本书便深深爱上了它,《蝴蝶公墓》一个近乎完美的名字。对蝴蝶超感兴趣的我第二天就去重庆买下了此书。回家后如获至宝似的看完了它。偶像蔡骏果然不会令喜爱他作品的人失望,这或许就是为什么他会这么受欢迎吧。
小说中关于对庄周梦蝶这一段令我始终难忘“著名的‘庄周梦蝶’,出自《庄子。齐物篇》。庄周化为蝴蝶,从复杂之人生步入简单之逍遥,乃庄周之大幸;蝴蝶化为庄周,从简单之逍遥步入复杂之人生,乃蝴蝶之悲哀。但据千古奇书《蝴蝶秘谱》,庄周并非仅仅梦见蝴蝶,而是在现实中见到了蝴蝶——上古最神秘的‘鬼美人’”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我的心一惊。独特的见解。或许庄周真的见到了真正的昆虫之王翅膀左边是美女右边是骷髅的蝴蝶——“鬼美人”,那么他真的是大幸。
“传说每个城市都有一座神秘的‘蝴蝶公墓’,谁都想要到这座‘蝴蝶公墓’,因为它能帮你实现心底的愿望——只要你愿意抵押自己的灵魂,但是所有来到‘蝴蝶公墓’的人都将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 一段唯美的传说,一个感人的故事,一次美丽的相遇。。。如果真的有蝴蝶公墓,我愿只身前往。本来就没有什么愿望的我,一死又有如何?说不定我也会变成“鬼美人”翱翔于天地间。。。
1
念一段咒语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读后感
游窜于书海之间,经常有一两本名篇大作获得我的欣赏,但当我触碰到那一本书,我为它迷醉,为它感动,把它看了千万遍,牢牢记在了心中。以至于一念一个咒语,它就会浮现脑海,久久不能散去……
拿起魔杖,念出熟悉的咒语,它便出现,与我同在:
一个名叫哈利波特的小孩,一个不平凡的小孩,一出生便拥有了一个要与坏蛋伏地魔作斗争的标志,一道形如闪电的疤痕。那是一道死咒的余痕,因为妈妈的牺牲把他的死亡减成了那道疤。他被姨夫收养过了一个很委屈的童年,表哥达力总是仗着个头大欺负他,就这样过了11年。在他11岁生日时,发生了一件不平凡的事,改变了他的一生。一个表面恐怖实际很温柔的看守海格给他送去了一封魔法学校录取信,证明他从一出生就是一个巫师的命运。他很高兴的入了学,也知道了对角巷等一系列的巫师世界的事物。到了学校还认识了两个好朋友,一个是傻里傻脑的罗恩,有一个同样把哈利当孩子的妈妈。一个是品学兼优的赫敏,有两个平凡的麻瓜父母。(非魔法人士)他们一起努力救了魔法石,与伏地魔顽强抗争,最后捣毁了伏地魔的美梦,获得了大家的尊敬。
福楼拜曾说过:对不幸的命运越是抱怨,越是觉得痛苦;越是想逃避,越是觉得恐惧,不如去面对它、迎战它、克服它,使一切痛苦低头称臣,使灿烂的花朵盛开在艰苦耕耘过的土地上。哈利·波特正是这样,他面对困难不低头,反而抬起头、挺起胸勇敢的去面对,征服它。同学们,山中没有笔直的路啊,然而,有弯曲,才有雄壮,有秀美、有起伏,才有波澜,正如溪流有阻碍,有不平,才有歌声!我们的道路不是平坦的,是有起伏、坑坑洼洼的,但我们不能向困难低头,要向哈利-波特学习,做一个正直、正义、勇敢面对困难、藐视困难的人!胜利永远是属于坚韧不跋的人。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吧!
魔法、巫师是已经被众多作家写过的老题材了。但是罗林无疑是写的最好的。把魔法界写的如此真实,无数的细节交织成一片魔力的网。书中最吸引人的无疑是那充满悬念的故事情节,每一次的结局都让你如此意犹未尽,拍案叫绝。书中到处是伏笔,谁能想到出乎意料的结局就隐藏在众多的细节中。正是这样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让人爱不释手。哈利这个小男孩的形象深深刻在了我的脑子里,他的忠诚、勇敢、对正义和真理的追求,以及那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无一不清楚的回荡在我的思想中。可曾想过,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要承担拯救世界的责任,要面对死亡,要忍受巨大的痛苦和委屈,我自己是否可以做到?儿童一直被认为是幼稚的代名词,但是哈利告诉他们,你也可以象哈利一样承担责任。这大概是《哈利波特》对我最大的激励。我可能会扔掉许多书,但是书架中总会有一套《哈利波特》;我也会买许多书,但是书架中也永远有一个空隙。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读后感
游窜于书海之间,经常有一两本名篇大作获得我的欣赏,但当我触碰到那一本书,我为它迷醉,为它感动,把它看了千万遍,牢牢记在了心中。以至于一念一个咒语,它就会浮现脑海,久久不能散去……
拿起魔杖,念出熟悉的咒语,它便出现,与我同在:
一个名叫哈利波特的小孩,一个不平凡的小孩,一出生便拥有了一个要与坏蛋伏地魔作斗争的标志,一道形如闪电的疤痕。那是一道死咒的余痕,因为妈妈的牺牲把他的死亡减成了那道疤。他被姨夫收养过了一个很委屈的童年,表哥达力总是仗着个头大欺负他,就这样过了11年。在他11岁生日时,发生了一件不平凡的事,改变了他的一生。一个表面恐怖实际很温柔的看守海格给他送去了一封魔法学校录取信,证明他从一出生就是一个巫师的命运。他很高兴的入了学,也知道了对角巷等一系列的巫师世界的事物。到了学校还认识了两个好朋友,一个是傻里傻脑的罗恩,有一个同样把哈利当孩子的妈妈。一个是品学兼优的赫敏,有两个平凡的麻瓜父母。(非魔法人士)他们一起努力救了魔法石,与伏地魔顽强抗争,最后捣毁了伏地魔的美梦,获得了大家的尊敬。
我很羡慕他,能接到通知书,但这本书让我学到了很多,友情是在不经意间建立起来的,也明白了它的伟大,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
只有团结在一起就能克服任何困难。也佩服哈利,在面对可怕的伏地魔面前没有丝毫的畏惧,即使父母不在身侧,但他依然活的很有价值,让父母在九泉之下能够放心了。这本书是英国女作家J K 罗琳写的,我很感谢她,她为我们广大读者塑造了一个平凡有不平凡的贴近我们生活的一个有血有肉的鲜活的形象,让我们在游历魔法世界的过程中,品尝人生百味,借哈利来圆我们读者的一个美梦……
参考资料:http://..com/question/64422673.html?si=2
2
故事的本身很像个童话,给大人看的童话。童话里充满了对现实的批判,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一股脑儿全都写进书里,这种情形虽然在她之后成为大作家有改善许多,但仍能清楚的看到,她其实是很愤世嫉俗的。
她不满这世界的不公平,所以哈利并不像灰姑娘一样,被欺负了还乖乖受气并且天真以为会有英雄来解救他,在他成了巫师有能力复仇时他尽其所能的恶整那些欺负他的人。同时她也不满现实人们的歧视弱者行为,所以哈利身边的朋友都是些少数者,例如荣恩、海格、妙丽,这些在巫师世界总是被欺凌的少数者。哈利并不歧视他们,他乐於和他们交往甚於那些自认是纯正巫师的人们。
但,也许因为哈利长年受到阿姨一家的欺负,所以当他成为话题人物时,他开始骄傲,并且难免的,总是认为自己有特权。虽然校长的确让他有特殊待遇,而巫师世界的人们也常常谈论到他,但那并不代表他能因此骄傲自大。 我想也许这就是作者让荣恩当级长而不是哈利波特的原因,因为他太光芒毕露、太不知收敛,如果让他当级长后果可能是他只知道对付那些他讨厌很久的人,并且以为自己真的非常厉害。然而荣恩并没因此高兴,他以为这是校长的施舍或哪里出错,他总是不相信自己的实力,这点在他和妙丽的关系上也看的出来,虽然他们两个互相喜欢,但荣恩也不相信自己能赢得妙丽的芳心,因为他认为自己比不上那个外校的优等生。最终一切结局明朗,荣恩终於学习到成长,并且越来越能独当一面,而妙丽也渐渐表露对荣恩的欣赏。
天狼星的死对哈利的打击很大,他好不容易得到一个地位同等於父亲的长辈,疼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他关照他,然而他却死了,在他开心兴奋的时候。他的打击相当大,大到他根本不愿意相信天狼星已经死了,然而这一连串的打击却也让他同时成长,虽然这成长来的有点慢,他开始改变自己骄傲的性格,并且慢慢的,他发现身边周遭人的优点与缺点,他不再因为是自己喜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的人就那些人什麼都好,也不再因为那个人是他讨厌的就什麼都不好什麼都跟他做对,他的成长来自於天狼星的死。
结局仍然是好的,天狼星对哈利的意义不会因为他死亡而改变,而哈利周遭的朋友也仍然在他身边支持他。
作者从写这部书一开始的偏激到这第五本也渐渐的转为相信这世界仍然有好人。
而之后的后续我仍期待著,我想知道最后故事里的主角们会发展成怎样的性格与故事。
3
我与故事打了十年交道,还从未见过这样的书。一拿起来就放不下手,仿佛它有魔力,全套不到两个月就看完了。
我喜欢这个神秘的故事,不得不追着往下读。它确实使你感到惊奇。每章末尾都带着问题,使你牵肠挂肚。
书中的小哈利波特几次从伏地魔手中大难不死,被人们看成怪胎。但他一直都认为自己只是个平凡的小孩儿。直到他十一岁,收到来自一个魔法学校的入取通知书,他的人生才有了巨大的转变。
文章作者罗琳也许和一般的作家文笔一样,但可真正吸引人的,是让我们在一个不道德的时代,看到了德行的力量。故事对个人的责任、勇敢、忠诚和忍耐等性进行了探索,并赞扬了这些品质。
哈利那勇敢、坚强,遇到困难不屈服的品质令我十分钦佩。我想,有千千万万的青少年都和我一样。想想自己平时在生活和学习上遇到一点点困难就畏难却步,总习惯躲在爸爸妈妈温暖的怀里。比起哈利,我真是无地自容。虽然在家,他受德思礼夫妇的打骂,被比他强几倍的表哥欺负;在学校,被不喜欢他总想让他出丑的斯内普教授刁难,被可怕、恐怖的伏地魔追逐------但他仍然鼓起勇气,勇敢地面对一切。
他还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为自己的学院争光;也有着很强的正义感,喜欢打抱不平,当他为了追回朋友纳威的记忆球而跳上自己从未骑过的飞天扫帚去追马尔福时,我看到了;当他真心为自己的好朋友罗恩当上级长而高兴时,我看到了他对朋友的深厚友谊;当他为了不让自己的教父――小天狼星担心,而独自忍受伤疤的疼痛时,我看到了他对亲情的珍惜以及为他人着想的可贵精神。他对友情的忠诚,他在妒忌者面前的绅士风度,他对待挫折的积极态度,他在困难面前的毫不气馁,让我深深为此折服。
哈利·波特,你是个英雄,是我心中永远的英雄!
㈨ 哈利波特7下电影观后感 或对《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完结的回顾和感受 400~600字 写得好的加悬赏!
影片开头是斯内普深邃的望着远方,想着接下来他要被蟒蛇咬死,很悲凉。
我读过哈利波特7这本书,今天在看看这部电影,觉得有过之而无不及,画面非常细腻,故事也十分紧凑。而对于3D视觉的震撼,只在短短的几个场景中才能体会得到,无论如何,这部史诗般的电影给予的享受是无与伦比的!
当哈利他们3人骑着龙逃出金库,飞翔在蓝天的时候,那个场景很美、这也许就是战争前的宁静;当哈利他们重返霍格沃兹与学生老师们重逢时,我感觉希望来了,战争也来了;当学生、石墩守卫、老师们同食死族、巨人、蜘蛛、伏地魔奋勇战斗时,当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时,我感觉这十年的魔法生涯即将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当斯内普的眼泪被放进冥想盆,当他的那心酸的回忆展现在哈利的面前,同时也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时,我们都被感动了,这是斯内普执着的爱、就像我们对哈利波特的爱一样;当哈利波特清楚自己必须死时,当他抱着伏地魔跳下高楼时,当他和伏地魔在空中相互挣扎、抵抗时,我看见了这个大男孩的努力,他从小男孩到如今满是胡子的大男人,他努力了十年,我们也在背后支持了他十年;当伏地魔被哈利击中,当伏地魔的身体似纸片一样的四处飘散,化作黑烟,我明白我们这十年的等待、努力、共同经历终于换来了这场胜利;当哈利把接骨魔杖扔向悬崖,当哈利、赫敏、罗恩三人一起眺望远方时,那时候的感受,是一起经历十年最终换来成果的感受。
影片的结尾,是美好的结局,是新一代年轻的魔法师,哈利的孩子、赫敏的孩子……这些年终的魔法师载着父母们的期望驶向远方。最终,影片定格在了那个熟悉的9又4分之3站台,我看到这里,看到哈利波特的最后一幕,感慨良多,我清楚的明白,我们这10年的等待是有价值的!
影片中有太多的“当……时”让我感慨,这是因为我们大家同哈利度过了整整十年,与其说我们见证了哈利的蜕变,不如说哈利见证了我们的成长。
哈利波特,陪伴了我们走过许多岁月,让我们领略到了另一个魔法世界的神奇,让我的生活多了一个值得等待的等待,哈利波特,不管你是否已画下了句号,我们永远都是你忠实的支持者,哈利波特,我们爱你,作为麻瓜的我们,依然爱着你这个魔法世界的哈利波特。
你永远在我们心中,不容忘却 。
朋友,你说,哈利波特还会继续吗
㈩ 急求《哈利波特》任意一部电影观后感 300~400字
自从1997年开始,一位带有魔法色彩的小巫师风靡了全球,它就是《哈利波特》。7月15日,哈6火爆首映!我也抢先一睹为快。真的很震撼。绝对的震撼!
哈6讲了哈利和邓布利多说服了霍拉斯·斯拉格霍恩重返学校,担任魔药课教师,而斯内普成为了黑魔法防御课老师。哈利魔药课忘带课本,霍拉斯借给了哈利一本旧的魔药课课本。哈利发现该书是混血王子的,并书上的笔记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邓布利多用冥想盆向哈利展示伏地魔的过去,认定伏地魔把自己的灵魂分成七份,并且将六份藏入了魂器中。其实,伏地魔的两个魂器已经被摧毁了。为了毁掉其他魂器,他和哈利前去取回斯莱特林的小金匣。邓布利多因为喝掉了保护小金匣的药剂而变得非常虚弱。他们两个返回后发现食死徒来到了霍格沃茨。邓布利多释放咒语令藏在隐形衣下的哈利僵住。马尔福到来并且表示是他用魔法橱柜把食死徒带进了学校。后来更多的食死徒赶到现场,催促马尔福完成任务。但是,马尔福显得十分犹豫。此时,斯内普来用“阿瓦达索命”杀了邓布利多,履行了牢不可破誓言。后来,哈利一路追击斯内普得知他就是混血王子,但食死徒逃出了学校。麦格教授成为临时校长,但是学校很可能被关闭。哈利发现小金匣是假的,真的被一个署名为R.A.B.的神秘人物取走。在邓布利多的葬礼结束之后,哈利决定毁掉伏地魔的所有魂器,而赫敏及罗恩也表示他们会跟哈利一起执行这使命。
哈利很善良,当陋室(罗恩家)被食死徒烧起来时,他奋勇的跑出房子,因为他知道,食死徒的攻击目标是他,他不想让别人因为他而受牵绊。他为了鼓励罗恩振作起来,假装把福灵剂(幸运水)倒入罗恩的南瓜汁,让他自以为自己会幸运。其实一切都是他的侥幸心理。
邓布利多很幽默,有童心。当哈利问校内是不能幻影移形时,他笑着说,校长有特权。他死时都是那么淡定。
《哈利波特》这一套书巧妙地将儿童世界,魔法世界,成人世界,现实世界融合成一体。当孩子们面对不公平平的社会,面对现实,我们总会想从哈利身上找寻自己的影子。当我一个人不敢走夜路时,我就会用哈利来鼓励自己,没事,哈利还敢与伏地魔决斗呢!无形中我就想要像哈利一样勇敢。当我解不开难题时,我就会想,哈利,罗恩,赫敏天天要面对那么多棘手的问题,我比他们要好多了。我也自己学会了默默成长,学会了坚强。也许,《哈利波特》不仅是一不带有神秘魔法色彩的巨作,一个梦想,更是我们孩子最好的自学教材。我们在哈利身上极力想要找到自己也拥有的品德,想像他一样善良,一样勇敢,一样坚强,一样友爱,便因此帮自己身上的不足统统改掉。渐渐地,我们都因他长大了,在精神上真正的长大了。
在11岁那年,我们可能应该受到霍格沃茨的入学通知书,只是猫头鹰一直没飞到我们的家,我们仍然是麻瓜,仍然只能用树枝代替魔杖,只能穿大人的衣服代替巫师长袍…….
但是,这也就足够了,也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