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三河坝的三河坝战役简介
“八一”南昌起义,是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在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同志领导下,在江西南昌举行的武装起义。参加起义的部队有朱德同志领导的军官教育团,贺龙同志领导的二十军,叶挺同志领导的十一军,约三万余人,胜利地占领了江西省省会——南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部队。八月五日起义军的武装部队离开南昌南下,准备夺取广州,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然后再举行北伐战争。离开南昌后,部队经过抚州、瑞金、会昌,途遇伪军与国民党军阀钱大钧、黄绍竑军队,打了一仗。会昌战役后,起义军经过长汀到上杭,再经大埔前往潮汕。 一九二七年八、九月间起义军由福建长汀、上杭南下进潮汕时,朱德、周士第等同志率领的二十五师留守大埔县三河坝。
起义军来三河坝前一个月,先派有地下工作人员到三河坝境内的汇东等地进行秘密组织工会和农会。
一九二七年农历八月二十四日中午,红军先头部队十多人,由三河的汇东东文部横渡到汇城,接着大军陆续从汀江两岸步行到三河坝。大部队坐着一百多条民船,继续沿韩江直下,经过一天一夜急行军,有二千多人留在三河坝。那时,商人开门放鞭炮欢迎,连夜做生意,市面一片繁荣。当时起义军戴着红边的帽子,脖上挂着红领巾,身穿蓝衣服,打脚绑,穿草鞋,官兵不分。起义军到三河坝后分住在庙宇、祠堂和群众家里。第二天到处张贴安民告示,布告以周士第同志出名。军队纪律很好,买东西很公道,讲话很温和,群众关系很好。
起义军住了几天,就在汇城南门外大沙坝召开群众大会,有二千多群众参加。据说,站在凳子上演讲的是朱德同志,会后还举行示威游行,参加者手持纸旗,呼口号、贴标语,游行队伍振臂高呼:“打倒基督教”,“铲除礼拜堂”,“打倒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实行耕者有其田”,等革命口号,游行队伍入东门出南门,再进西门出北门才散会。
起义军在汇城住了十天左右,获悉敌军钱大钧准备由松口直下袭击起义军的情报。起义军为了选择有利地形,星夜开动大和号轮船把起义军运到汇东东文部,并把附近河西的船只全部驶到东岸,只留一条小船作渡船。我军在观音阁留下高山了望哨三人。起义军到东文部后,指挥所设在田氏家祠(至今屋内墙上还有“誓死杀敌”四个字,据说是朱德同志写的),军需部设在三星堂(龙虎坑叶氏家祠,现仍有“丁卯年七连三排”七个字),并选择与汇城遥遥相对的八十米的小丘陵——笔支尾山顶及石子案一带挖战壕、筑工事,这是阻击敌人扼住梅江、汀江、韩江的好阵地,我军的主力集中在这里,前沿阵地上有三架水龙机关枪,东文部,沿河竹头下都挖了战壕。当时战线很长,由大麻莲塘梅子岽一直到茶阴治坑,达到三十余里的山头都埋伏着我们英勇的战士,准备迎头痛击来犯的敌人。
三天后,国民党伪军钱大钧的军队来了一万多人,尖兵先登“神坛顶”。我高山了望哨发现敌人后马上撤到“三驳桥”,并鸣枪警告,然后乘船东渡归队。伪军占领了汇城后,指挥部设在裕兴旅店。匪兵到后,马上分兵驻扎大麻并在旧寨,南门坪一带挖战壕,依断墙残壁为掩体,还有几十挺机枪设在旧寨,裕兴旅店和观音阁等地,观音阁还架起一门大炮,与我军形成对峙局面,情况非常紧张。
当天下午(农历九月初八日),战斗打响了。顿时,枪声震耳,匪军火力单方面向我军阵地射击。由于我军早有准备,隐藏在稠密的松树中,守得似铜墙铁壁,有时一枪不发,有时找中目标打他一、二枪,敌人不知虚实,不敢冲锋,就这样坚持到晚上。为了虚张声势,消耗敌人的弹药,我军用旧油桶,把火炮放进桶里燃火爆炸,声如机枪,敌人以虚为实,慌乱一团,无目标地乱放枪,使敌人夜不入睡,很不安宁。
第二天上午,敌人从松口方向捉来十多条民船,载兵强渡。匪兵在黄州坝下船,在火力掩护下,连续几次发动冲锋。第一次是七条船,船将驶到河中心,我守在笔支山顶的三挺水龙机关枪居高临下,火力集中射击敌船。顷刻间,水花四溅,敌船成了我军的活靶子,船沉的沉,坏的坏,无人撑的船任水票流。钱大钧眼看惨败,恼羞成怒,破口大骂,又调来十条船,发起第二次冲锋,乌龟似的向我军阵地爬来。我军以猛烈火力给予回击。炮声、枪声、喊杀声交织在一起,匪军一个个掉进河里。当时有一个小头目擎着旗爬在船边上大喊冲啊!我军发出一枪,叫他葬身鱼腹。打坏了的民船载着死尸任水漂流。有两条船载着残兵败将在“邹公宫”(今龙虎坑码头)靠了岸,被我军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来。枪声稍停,他们竟敢发动冲锋,我军一排枪消灭了敌军大半,残余敌人乱成一团,掉头就跑。两岸敌人开枪掩护,引起自己打自己,敌人死伤严重,剩下几个残兵败将全部给我军收拾掉了。
由于我军战士为解放全中国而战,得到广大人民群众大力支持,在战斗中表现出英勇杀敌,战斗相持了三昼夜。
第三天晚上,敌人分两路增援,一路由高陂而上,一路由松口而下。第四天拂晓,浓雾笼罩着大地,敌人从大麻莲圹等地偷渡,企图切断我军去路,妄图包围我军。在我寡敌众的情况下,我军采取全面撤退策略,把主力撤走,还保持有生力量二千人。队伍的一部分转移到广东、海丰、陆丰与当地的起义农民武装会合,另一部分由朱德同志率领经江西转移到广东北部,后转入湖南南部,最后转战到井冈山与毛泽东同志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会合,后来发展成为红军的主力。
起义军在三河坝地区逗留的时间虽然不长,但革命的行动已经深入人心,扩大了党在农村的影响。起义军虽然走了,但给三河地区播下了红色的种子。革命先烈廖家贞,杨南生(汇东人),就是在这次战役影响下发展的地下党员。
⑵ 三河坝战役简介50字
9月20日,作出了分兵部署:周恩来、贺龙等率领主力向潮州、汕头进发;第9军副军长朱德率领第11军25师和第9军教导团共约3000多人,据守三河坝,掩护主力南下。国民党钱大钧部约两万余人,由今梅州市梅县区松口扑向三河坝。朱德和25师师长周士第、党代表李硕勋指挥了这场阻击战。
⑶ 秋收起义三河坝阻击战在第几集
对于这个问题,秋收起义三河坝阻击战在第几集,应该是在第30集。
⑷ 三河坝战役谁赢了
朱老总赢了
评价战役是否胜利的标准有二
一是是否达成战略意图,二是战术表现
此战的战略意图是牵制追击的钱大钧部,保证主力向潮汕进攻。这个战略意图实现了
从战术上看,以1:8的兵力劣势硬抗3天,还能保证30%的人全身而退,成为日后火种。也是胜利
⑸ 铭记历史——三河坝战役,辉昂打卡成功
趁着过年前的休息时间,带着一家人开着刚买不久的辉昂,去到了一个有意义的地方,广东梅州三河坝战役纪念馆,此番长途跋涉,晚上才到达,停在路边的车,在灯光下格外的吸引人,这段路上,这车给我的沉稳是我以前没感受到的,也让家人感受到一份安全感!
一家人游玩过后就回酒店了,三河坝这个地方真的是太有历史意义了,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我们,所以我们能做的,只有努力生活,为社会做贡献!
⑹ 三河坝战役的背景
“八一”南昌起义,是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在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同志领导下,在江西南昌举行的武装起义。参加起义的部队有朱德同志领导的军官教育团,贺龙同志领导的二十军,叶挺同志领导的十一军,约三万余人,胜利地占领了江西省省会——南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部队。八月五日起义军的武装部队离开南昌南下,准备夺取广州,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然后再举行北伐战争。离开南昌后,部队经过抚州、瑞金、会昌,途遇伪军与国民党军阀钱大钧、黄绍竑军队,打了一仗。会昌战役后,起义军经过长汀到上杭,再经大埔前往潮汕。
一九二七年八、九月间起义军由福建长汀、上杭南下进潮汕时,朱德、周士第等同志率领的二十五师留守大埔县三河坝。
起义军来三河坝前一个月,先派有地下工作人员到三河坝境内的汇东等地进行秘密组织工会和农会。
一九二七年农历八月二十四日中午,红军先头部队十多人,由三河的汇东东文部横渡到汇城,接着大军陆续从汀江两岸步行到三河坝。大部队坐着一百多条民船,继续沿韩江直下,经过一天一夜急行军,有二千多人留在三河坝。那时,商人开门放鞭炮欢迎,连夜做生意,市面一片繁荣。当时起义军戴着红边的帽子,脖上挂着红领巾,身穿蓝衣服,打脚绑,穿草鞋,官兵不分。起义军到三河坝后分住在庙宇、祠堂和群众家里。第二天到处张贴安民告示,布告以周士第同志出名。军队纪律很好,买东西很公道,讲话很温和,群众关系很好。
起义军住了几天,就在汇城南门外大沙坝召开群众大会,有二千多群众参加。据说,站在凳子上演讲的是朱德同志,会后还举行示威游行,参加者手持纸旗,呼口号、贴标语,游行队伍振臂高呼:“打倒基督教”,“铲除礼拜堂”,“打倒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实行耕者有其田”,等革命口号,游行队伍入东门出南门,再进西门出北门才散会。
⑺ 建军大业IMDB评分2.0,电影真的那么烂吗
基本合理的评分。
如果你是为了董子健来看的 那董子健出场一分钟不到。
如果你是为了陈伟霆来看的 那陈伟霆出场一分钟。
如果你是为了鹿晗来看的 那鹿晗出场大概半分钟。
如果你是为了张艺兴来看的 那张艺兴出场一分钟。
如果你是为了李易峰来看的 那李易峰出场半分钟。
如果你是为了马天宇来看的 那马天宇出场两分钟左右。
粉 刘昊然 霍建华的不用难过,他们加起来小十分钟是有了。
如果你是为了张天爱,周冬雨,关晓彤来的,那放心吧 他们加起来出场五分钟应该有。
如果你是看剧情来的,那这个评分你就知道是合理的,硬伤太多,影片对三河坝阻击战做了过于浓墨重彩的表现,几乎占了整部影片一半的分量,我个人认为《建军大业》还不如改名叫《血战三河坝》更加得体。
⑻ 三河坝战役的介绍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后,国民党反动派纷纷调兵遣将,“讨伐”起义军。八一起义军主动撤离南昌,南下广东,目的是“先得潮、汕、海陆丰,建立工农政权”,后取广州,再举北伐。八一起义军9月18日进抵广东大埔县城。9月20日,作出了分兵部署:周恩来、贺龙等率领主力向潮州、汕头进发;第9军副军长朱德率领第11军25师和第9军教导团共约3000多人,据守三河坝,掩护主力南下。国民党钱大钧部约两万余人,由今梅州市梅县区松口扑向三河坝。朱德和25师师长周士第、党代表李硕勋指挥了这场阻击战。
⑼ 三河坝战役哪些将帅参加了
:周恩来、贺龙等率领主力向潮州、汕头进发;第9军副军长朱德率领第11军25师和第9军教导团共约3000多人,据守三河坝,掩护主力南下。国民党钱大钧部约两万余人,由今梅州市梅县区松口扑向三河坝。朱德和25师师长周士第、党代表李硕勋指挥了这场阻击战。
⑽ 建军大业 三河坝战役最后敢死队是什么意思
为了掩护大部队撤离选择牺牲自己。
在电影《建军大业》中,三河坝战役和“最后的敢死队”有浓墨重彩的展示。给敌军重大杀伤后,指挥部决定“次第掩护,逐步撤退”。
二十五师七十五团三营留守笔枝尾山,24岁的蔡晴川营长率领全营200多名战士,抵抗一万多名敌人,进行了三河坝战役中最惨烈的一战。
战士们打完最后一颗子弹,甩出最后一颗手榴弹,跳出战壕,与敌人展开肉搏。全营除一人外,全部壮烈牺牲。这名幸存者,便是时任三营十一连三排排长、后来的开国大将许光达。
历史意义:
起义军在三河坝地区逗留的时间虽然不长,但革命的行动已经深入人心,扩大了党在农村的影响。起义军虽然走了,但给三河地区播下了红色的种子。
革命先烈廖家贞,杨南生(汇东人),就是在这次战役影响下发展的地下党员。
参加南昌起义的肖克老将军对三河坝战役曾这样评述:没有三河坝战役,便没有井冈山会师,罗霄山脉(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及其对南方游击战争的影响就不会那么大。”
三河坝战役之后队伍的一部分转移到广东海丰、陆丰与当地的起义农民武装会合;
另一部分由朱德同志率领经江西转移到广东北部,后转入湖南南部,最后转战到井冈山与毛泽东同志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会合,后来发展成为红军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