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往瑞士的途中,船遭遇了风暴。九死一生之后,乔丹认为他领悟到了上帝的指示:这时是他急流勇退的时间到了。平稳地度过了两年,乔丹还是在德汉姆戴上了手铐,原来是银行家苏里尔把他出卖了。
为了争取减刑,乔丹也开始出卖他之前的同事和朋友,而当中第一个就是与他情同手足的多尼。在内华达一所监狱里服刑36个月之后,乔丹重获自由,之后去了新西兰,成为一名传授推销技术的演讲师。
影片评价
《华尔街之狼》是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再次用写实手法描绘了华尔街股票经纪人的疯狂而贪婪的人生,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放纵式激情表演更是将华尔街充满性和毒品的丑陋一面毫无保留地呈现给了观众。
让这个长达3个小时的影片充满了多个高潮式的狂野和扭曲,让观众为之而着迷。在导演的慢镜头下,里奥纳多·迪卡普里奥和乔纳·希尔在影片中嗑药的场景搭配上音乐,带有浓厚的恶搞趣味,两人几次因吸毒而产生的荒诞夸张的行为让影片狂放到了极致,也让观众在3个小时的观影体验中多次经历坐过山车般的震撼效果。
2. 华尔街之狼最后寓意
华尔街之狼最后寓意: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你在得到之时必要付出代价。凡事总有阴阳两面。乔丹·贝尔福特的胆大心细为他赢得了事业的成功,他曾创造过仅用3分钟就入账1200万美元的神话,他被《福布斯》杂志称作“华尔街之狼”,他的公司Stratton Oakmont曾在华尔街叱咤纷纭。
但是正因他不停地游走于法律的边缘来大肆敛财,最终得到了报应,他沉迷于各种毒品不能自拔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瘾君子”,他对客户不负责任的诈骗行为导致他的商业帝国全部崩塌瓦解,自己也锒铛入狱,家财散尽。
影片上映于2013年,是小李子冲击奥斯卡的电影。可惜的是当年他遇到了劲敌,即便为影片贡献了裸露镜头,还是惜败于马修·麦康纳的《达拉斯买家俱乐部》。
虽然小李子凭借影片获得金球奖最佳男主,可小李子“逐奥之旅”仍在继续。多年后他终于凭借《荒野猎人》拿下梦寐以求的小金人,向世界证明了自己。
人生仿佛开了挂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大概就是片中乔丹的生活写照。住豪宅,开跑车,家中有娇妻,花不完的钱,享受不尽的美酒。有些人一辈子都无法想象的生活,乔丹在中年通通拥有了。乔丹纸醉金迷的生活,是通过钻法律的空子,用欺骗的手段得到的。
成为金融大鳄之前,乔丹也是一位默默无闻,空有理想而无处施展抱负的青年。金融危机,失业在家,乔丹凭自己聪明的头脑,在风起云涌的华尔街,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这就不得不提到对乔丹有“人生导师”般重要意义的汉纳。
3. 华尔街之狼最后结局到底谁出卖谁
电影《华尔街之狼》中,结尾出现的片段是fbi拿着纸条去找乔丹的时候,乔丹的表情显然一副恍然大悟被出卖的样子,这意味着唐尼出卖了乔丹。唐尼就把乔丹给他的告密纸条给了fbi以求自保,他这么做其实更大程度是为了自己。
(3)韩国华尔街电影结局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华尔街之狼》讲述了一群以迪卡普里奥饰演的贝福德为首的金融恶棍,他们沉迷于金钱,最终值得过自己荒谬的生活。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dicaprio)饰演的乔丹·贝福特(JordanBefort)是一个极具魅力、口齿伶俐、狡诈、狡诈、狂躁的华尔街狼人。
他白手起家,在一个小地下室里为中产阶级交易廉价股,并带着一群朋友进入了金融圣地华尔街,赚了一大笔钱。
他在三分钟内赚了1200万美元,成为金融界大亨们眼中既轻蔑又嫉妒的“狼人”,他的一举一动都登上了《华尔街日报》的头版头条。但在幕后,他在办公室用公款吸毒,带领工作人员在办公室策划了一场令人难以忍受的派对,与妻子离婚,后来娶了一位美丽而富有的公爵夫人。
当《华尔街之狼》发行时,它引起了很多争议。很多人说这部电影没有关注受害者,没有批评主角等等。一些批评人士甚至暗示,马丁是在刻意美化贝尔福特。批评贝尔福特的生活方式而不接受他的道德缺陷,这是一种自相矛盾的做法。
4. 华尔街之狼结尾问题
电影《华尔街之狼》结局中,唐尼最后背叛了所有合作伙伴。
在影片的开始,Jordan Belfort正式成为证券经纪人的第一个上班日,满怀期待来到华尔街捞钱的他,随即遭遇纽约股市史上第二大单日跌幅的股灾“黑色星期一”,所属的公司也应声倒闭。随后的故事就如电影情节般展开,主角与朋友靠着口才和非法手段从客户手中赚进大笔钞票,一跃成为华尔街金童。
《华尔街之狼》与其说是一个人物的变幻史,不如说是一个心灵的蜕变史。在金钱的欲望下面,人的内心究竟会有多少种可能,我们无从而知。但有一点可以知晓的是,没有什么东西是真正能超越对生活的渴望的。乔丹·贝尔福特在被好友出卖之后,很迅速地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以反出卖的方式救赎了自己,由此获得更多的自由以继续拥抱生活。
5. 华尔街2 结局
结局就是老戈登终于选择了家庭而不是金钱。。。他把1亿给了女婿投资的那家工厂,女儿原谅了他,在孙子生日那天,大家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
6. 华尔街电影的影评以及讲的内容说明了什么,看的不是特别懂。
简介 Paull Bud是嘿纽茧约赖大学条的毕厌业乓生,华尔圭街裂的蓉失夷意进经济而人倘。知在渣一愁次和顷大希老削板Gekko的旋面谈毫之后眼,改变罕了碴自己并的死生活韦。他胀为Gekko御寻找内幕又消碍息,扮成笔功获知榨了另一东位半投宰资人Lerry要收领购ANC Steel的搭信息蒋,帮助Gekko赚了一猖大洋笔剿钱。板并成疮为了诱他的合楔伙人之营一伦。Bud从Gekko那漏里戌学帽了很一多,沁包毋括操纵股市和玻孙御子嗅兵众法。最慕后在赏收购他父亲工烫作凝了一悍辈子的Blue Star Airline一楞案睡中,Bud和Gekko氮产岁生了“忙兴趣上躇的乓严重稻冲突遇”逾。裸以迎其人衅之道脚还其均人绑之身修,Bud用Gekko虞教苛的及反击了Gekko硬,并挽霹救了Blue Star萤。氰但样也因动为辩操憎纵也股市而朗入狱庇…舒…
商战电影中的经典作,奥利弗·斯通用他一贯强有力的戏剧手法拍出了股市内线交易的内幕,同时质疑现代人为了金钱而出卖灵魂。
影评:这部电影的成功是该电影在人物的塑造上的成功,还有就是导演赶披露华尔街浮华背后的那丑陋的一面。只是这是一部电影,而不是一个历史,否则披露出来的东西何只是电影里那么简单的一个故事。不过该电影还是有自己特别的纪念意义,特别是放在今天,放在渡过金融危机后的日子,这个故事还有存在的意义,这个故事还有警示我们的意义。
贪婪的结果始终是把自己吞噬,最后自己成为贪婪最美味可口的食物。特别是Paull最后的忏悔和反击,让人大快人心,不过结果还是他为自己的过错接受应有的惩罚,特别是最后他走在法院门口的阶梯上,望着父母的眼神,他回归了,他知错了,他心甘情愿接受惩罚,那灿烂的表情,我至今都难忘。他就是用着这样的表情,走在去法院的路上。
其实Paull也是一个小小的业务员,在繁华的华尔街里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小职员。而他在见到大老板Gekko的时候,那种自信的神情悄然消失,流露出的紧张神情表露在Gekko眼前。虽然他的自信还是撑起,不过这次撑起还是那么的勉强,心中透露出无底的感觉。与Gekko交谈还是很“理直气壮”的,至少在业务和谈话技巧上他确实有能力,有天赋。或许就是这样的表露让Gekko看到了一片曙光,在茫茫人海中尽然有条鲜美的大鱼心甘情愿地咬住鱼饵,成为大餐中鲜美的主菜。至少,Paull的勇气和才能让我敬佩,这点是我表现不出色的地方,我应该向他学习
机遇是改变人生的一个关键点,也是本片戏剧性转折的关键点。在Paull催头丧气地回到原来的岗位的时候,那通关键性的电话打来,他被认同了。对于新出炉的菜鸟们来说,这绝对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说句题外话,要是我找到这样的客户,我上司不拉着我请客才怪呢!回到原题。他抓到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也步入黑色浑浊的腐朽黑暗的新环境。在这个时刻的转变,考验着不只是我们的定力,还考验着我们给予后半生选择的转变,还考验着良知的内心是否被那一张张绿色的废纸所蒙蔽,还考验着我们在贪念面前的表现。
影片在这里的描绘非常简单,篇幅也不长。Paull知道Gekko请他来是当情报间谍的时候,那种抵触和怀疑的心态通过他的眼神和表情很自然的表现出来,那种惊讶和不知所措的神态展露在我们的眼前。而后来的转变只是用一小则故事启发,就是一个流浪汉和一个白领的对比。在华尔街里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富贵高贵的富人,一种人是平庸没钱,甚至在街上讨饭的流浪汉,看看你想做哪种?鲜明的对比在这个显示的社会中是那么平常,但有不平常。平常这是大众所知的东西,不平常是对于Paull来说,这就是天堂和地狱的差别。面前的选择,一个是华丽生活的天堂,也就是为Gekko服务,一个是现实冷酷的地狱,也就是他生活的那个圈子和工作。在金钱和权利的面前,他屈服了。做为走狗的他还高兴地为Gekko摇尾巴,这个场景很现实地在电影中表现出来了。
接下来的内容大家应该也很清楚,一帆风顺的他们俩在华尔街那里那是呼风唤雨,利用Paull获取的情报玩弄股市,玩弄其他公司的命运。他们亲密的合作使得Gekko的野心不断扩张,也让Paull换来了幸福的日子,也换来他心爱的女人。似乎一切都是那么顺利,我们都在关注Paull日后的发展的时候,在“蓝星航空”收购案上他们却产生了分歧。
其实故事是这样的,Paull本来出点子让Gekko帮助他老爸的“蓝星航空”重新复苏,使得“蓝星航空”归属与Gekko公司的旗下。没想到Gekko利用Paull把“蓝星航空”推向了绝路。特别是在他得知“蓝星航空”的悲惨命运的时候,那种惊讶和悔过的神情表现的很自然,那种复杂的心情困扰着他的思想。他困惑着,他在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他在思考这段时间的富贵到底是为了什么。人性的贪婪和人性的良知在这里赤裸裸的表现出来,特别是这种强烈的人物心态对比,这种人物心态和思想的彷徨,在这里表现的如此真实。不仅佩服演员对角色的理解,还要佩服编剧在这里的巧妙设计,这里给电影加分不少。后面的报复我就不多说了,他自己应有的惩罚也在故事的结尾良好的展现
本片在人物的塑造上非常成功,特别是两位明星,查理·辛和迈克尔·道格拉斯,他们的合作非常精彩。查理·辛把Paull的转变演绎的很传神,特别是两次心情起伏和转折,镜头的特写表情,深刻表露出他的成熟演技。在导演这样大胆的手法下,尽然还能表现的这么游刃自如,确实不简单。迈克尔·道格拉斯也是个成熟派的演员,那个时候应该是他成名不久的作品,也就是致命诱惑后的作品。在致命诱惑中的表现让大家记住了这个演员,而后来这部作品的展现也表现出他的成熟演绎。在影片中,他的表现很低调,演的很沉稳,不过在沉稳中还能隐约感觉到一些杀气,特别是有些特写面部的展露,那种眼中翻冷光的眼神,有时候还真的有把人吃掉的感觉。
故事设计的巧妙我这里就不多说,前面也介绍的很多。并且故事在尺度上的把握也是控制的不错,特别是故事设计的程度,可以说做到了刚刚好的范围。对于那时候的美国,很多人都不敢相信这才是华尔街华丽背后的丑恶,这部电影也塑造了电影历史上批判现实丑陋的闪亮一面。不过相比现在,特别是2006年的《美国,从自由到法西斯》,这种赤裸裸的展露还是相对保守了些,相比后者的展露,前者只是小巫见大巫而已。不过放在现在来看,还是对我们有很多的帮助。
2011年《华尔街2》就要出来了,那时候会给我们展露出又一什么样的丑陋故事,我们只有用等待来表露我们的期望。
7. 电影<华尔街>的观后感
电影评论这类东西 上豆瓣找 上面有评论都还不错!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2531/
2008-07-19 11:01:33 来自: 笑天不古
Wall Street / 华尔街的评论 5
用两个晚上,看完了迈克尔道格拉斯主演的电影《华尔街》。
这是一部经典的商战电影。道格拉斯主演的金融大亨盖葛在股票市场上翻云覆雨,叱咤风云,毫不掩饰自己的贪婪,言谈举止充满着咄咄逼人、自信飞扬的个性,似乎一切都尽在掌握中。很显然,这种性格的人要么令人讨厌得彻底,要么令人着迷得崇拜。
影片里的巴德(查利希恩饰),一个刚从纽约大学毕业还需要偿还助学贷款的股票经纪人,尽管满腔理想努力工作,却仍然入不敷出,生活窘迫,挣扎在华尔街的最底层——每个人都可以从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靠机敏接近了股市大亨盖葛,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巴德开始利用自己的父亲、同学、同事以及一切可能的机会刺探消息,将情报提供给盖葛进行股票内线交易。于是金钱,豪宅和美女,一切都滚滚而来。而在收购巴德父亲工作的蓝星航空公司的过程中,贪婪的盖葛利用了巴德,违背当初的诺言准备解散并卖掉航空公司,这与良知正义尚存的巴德发生了冲突。于是巴德反戈一击,挽救了蓝星航空,但最终也因为从事违法的股票内线交易而入狱。
曾经有一段时间,或许还包括现在,我极度迷恋关于华尔街的一切,书柜里摆着尽是《伟大的博奕》,《对冲基金风云录》,《一个华尔街瘾君子的自白》之类的书籍。在我们大众的心目中,华尔街是一个集中着长春藤名校毕业的精英们才能工作的地方,这些人智商奇高,个性鲜明,精力十足,每天工作至少12个小时,即使资历最浅的人也拿着6万以上的美金,呼吸的空气都弥漫着金钱和财富的味道。在这种着迷的情绪下,我对所有关于商战、财经、股票的书籍趋之若骛,并自以为看完了所有面世的和在网上流行的商战小说,但显然仅仅看文字的描写是不够的,因为还有电影《华尔街》。顺便说一句,大陆的财经和商战小说仅仅处于启蒙阶段,泥沙俱下良莠不齐,到目前为止写得最好的是丁力,有望成为中国的阿瑟黑利。而对那种工作经验比兔子尾巴还短,还没有经历过完整的一轮牛市和熊市,却也能编造出基金经理资本剑客之类小说的人感到钦佩无比,也总算了解了图书行业为什么不景气的原因。
关于为何迷恋华尔街的问题,我想拿破仑的话或许是一种答案。拿破仑说过,男人的事业只存在于两个地方:马背上和女人的肚皮上。和平时代已经没有了战争,无法骑上马背冲锋陷阵奋勇杀敌,但在股票市场、金融市场上可以找到这样的感觉。通过电脑、网络和终端,你可以在一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成为一个将军,一个统帅,调遣着所有的货币和千军万马作战,可以叱咤风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尘埃落定后,你会是嬴家,还是输家?一切就会自然见分晓。这是一场零和游戏,有人赚得盆满钵满,就一定有人倾家荡产,所谓一将功成万古枯,用在金融市场上也许再恰当不过了。对于这个行业的男人来说,K线图比女人的S形身材更好看,更有趣,用影片中道格拉斯的台词就是,赚钱的成就感“比性爱还棒”。
电影《华尔街》中,贪婪,金钱和人性的冲突时刻存在,而实际上,这种冲突也弥漫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之中。你或许像狗一样地努力工作,空有满腔抱负和理想,但却仅仅挣扎在生存的边缘,居无定所,为一日三餐奔波,看不到希望和梦想。而身边存在着不如你的人,却能身居高位,香车豪宅,享受人生。这个时候,你是否会动摇自己的生活信念和生存原则?就像影片中盖葛教导巴德说,“卖命工作?我打赌你熬夜分析那些你要我买的烂股票,对吧?你又得到了什么好处?我父亲推销电子零件,每天工作得死去活来,却在49岁就心脏病发而死,还欠了一屁股的税没缴。”恰好昨晚在有线电视台重温了刘德华主演的《雷洛传》,雷洛刚出道时也想当一个正直有为的好警察,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却走向和别人一样的道路,而且比别人更黑更贪。
关于贪婪。某些时候这个词语并非贬义词。很多影评说《华尔街》是为人类的贪婪欲望辩护的一部电影,但在我看来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导演只是塑造了一个极有个性和魅力的贪婪大亨,最终的结局很明显是要面临法律的制裁。人本贪婪,每个人奋斗的过程就是一部满足个人贪婪的历史。盖葛在股东大会上的精彩演讲,或许就是影评人所说的为贪婪辩护吧。“贪婪是好的,贪婪是对的,贪婪是有用的,贪婪可以厘清一切,披荆斩棘直捣演化的精髓。贪婪就是一切形式之所在。对于生活要贪婪,对于爱情,对于知识……贪婪激发了人类向上的动力。贪婪,你们记住我的话,不仅能挽救泰达纸业(公司),更能挽救机制失调的美国。”影片里的很多台词被道格拉斯饰演的盖葛用一种张扬自信的语言表达出来,举手投足极富魅力,张弛间尽显道格拉斯的表演功力,我想这就是他凭借此片获得87年奥斯卡影帝的原因吧。
关于成功。我想现在大多数中国人衡量成功的标准,显然是用一个人的财富、地位和权力来作为评价的尺度,这和影片里的盖葛一样,与巴德也一样,当然直到最后他幡然醒悟。巴德和他的父亲对此曾有过激烈的交锋,巴德认为他的父亲不支持他并购蓝星航空公司,是嫉妒他的儿子比他成功的事实,是缺乏胆量放手一搏。而巴德的父亲说“你看到的这个人,从不以皮夹厚薄来衡量成功”。好莱坞的影片中,常常让你无形之中就接受到他们灌输的主旋律,基督徒的精神,那就是对妻子、家庭忠诚,正直刚正,平凡而努力地工作,用男人的身躯给家庭撑起一片绿荫,让妻子儿女们生活幸福。这就是他们眼中的成功和伟大,所有的美国影片中都可以找到类似的共同点,并让观众深有共鸣。反观中国的电影,只能无言以对。影片中巴德的父亲这个角色,给人印象深刻,话语不多,更多的是通过眼神和肢体动作来表演,将一个平凡、正直、具有深沉父爱的角色演绎得入木三分。他的扮演者马丁希恩,实际上也是饰演巴德的演员,查利希恩的父亲。
其实我一向对“人性本善”的观点持怀疑态度。人也是动物,我们并不比这个星球上其他动物来得高尚和纯洁。甚至恰恰相反,人类学会了披着文明的外衣,来隐藏自己作为动物的劣根性,显得更虚伪更狡诈。我很烦某些影评,动不动就把人的贪婪性和资本主义社会联系在一起,社会主义国家的人难道更崇高更高尚?这与政治体制无关,只是人的本性。东方社会似乎普遍相信“人性本善”,所以几千年来一直是以人治为中心,将国家和社会的昌盛公平建立在出现“圣人、清官、明君”的身上。西方社会则认为“人性本恶”,人总是有缺点和易犯错误,所以设计出了一整套的监管、法律、分权、制衡制度。孰优孰劣,一望即知。
影片的结尾,仍然是好莱坞主旋律的模式,正义良知战胜了贪婪欲望,巴德戴罪立功录下了与盖葛的谈话,并交给了监管局。而实际上,我很难相信仅仅凭借短暂的录音就能将盖葛定罪,因为导演在之前埋下了伏笔:在一次家庭聚会上,律师让巴德签署了文件,授权给巴德处理盖葛的帐户,全权处理每一笔交易,股票的买卖在法律上与盖葛完全无关。巴德与盖葛相比,就是绵羊和豺狼的区别,而用盖葛的话语,“绵羊就是要被宰的”。
影片中的台词。道格拉斯饰演的盖葛在影片中经常教导巴德,自信、贪婪、赤裸而直白的语言,令人印象深刻。
“外面的人买股票是猜的,我可不会乱枪打鸟,我只做最有把握的事。”
“你(巴德)没有我想象中聪明,你有没有想过为何基金管理人,打不过史坦普500股价指数,因为他们是绵羊,绵羊就是要被宰的。”
“哈佛商学院毕业生,多数比狗屎还不如。(股票买卖)这一行需要穷苦的聪明人,要够饥渴,还要冷血,有输有嬴,但要一直奋战下去。若你需要朋友,就养条狗吧。外面的世界是场近身战。”
“醒醒吧,朋友,你若不是局内人,那你就是出局了。”
“我不是指年薪40万、在华尔街讨生活的老古板,坐坐头等舱、生活舒适就算了。我说的可是大笔的现金,有钱到可以自己买飞机,有钱到不会浪费时间,我说的不是五千万就是一亿。做不成真正的玩家,就只能当无名小卒。”
“美国企业的法则似乎变成了,不适者生存。而我的看法是,你要不就做对,要不就是被消灭。”
“(赚钱)这不是够不够的问题,这是场零和游戏,非输即嬴。金钱本身并没有输嬴,只是转手了而已,就像变戏法一样。“
“我不去创造,但我能拥有。规则就是我制订的,朋友!”
人类贪婪的欲望与道德法律的交锋从来都没有停止过。贪婪是魔鬼,是洪水猛兽,会吞噬我们的灵魂,撕碎我们的心灵和肉体。可我们也必须保持必要的贪婪,对知识,对生活,这也是我们奋斗前进的动力。就像恩格斯所说的,人类的贪婪、欲望和永不满足,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杠杆。可在两者之间究竟保持什么样的平衡,什么的尺度,可能只有每个人自己才能解答了。
或许我们只能用康德的话聊以自慰:这个世界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二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8. 《华尔街2》的结局是什么意思高登盖克不应该为违法的行为受到制裁吗为什么不喜欢钱的微妮在盖克拿出一
快克,感康,那些是商品名,复方氨氛烷胺那是化学名。就跟方便面有康师傅,统一,今野,等等,但是都是方便面一样的。差不多就那个意思吧。
9. 华尔街之狼结尾是他出卖了别人吗
电影《华尔街之狼》中,结尾出现的片段是fbi拿着纸条去找乔丹的时候,乔丹的表情显然一副恍然大悟被出卖的样子,这意味着唐尼出卖了乔丹。唐尼就把乔丹给他的告密纸条给了fbi以求自保,他这么做其实更大程度是为了自己。
有趣的是,当特工帕克里克在地铁里沾沾自喜时,人们看到贝尔福特获罪的新闻,脸上并没有喜悦,而是默然甚至悲伤。和我们的键盘侠一样,平日充斥着对名利的渴望,潜台词却说,你看看这些姓马的,生活也很糟糕不过如此,可如果那天这些姓马的真的被法办,屏幕前怕有很多灵魂要黯然了。
10. 华尔街2金钱永不眠 结尾发生了什么事情
男主角去找麦克道格拉斯,动之以情,告诉他他女儿怀孕了,让他好好想想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男主角忘不了女主,一直关心她,女主感动了,决定原谅他,这时候麦克道格拉斯出现,他告诉女儿女婿,他已经把1亿元交给男主投资的那个科学家,他决定选择家庭而不是金钱。
然后若干时日后,男主女主的孩子已经生下来了,所有人济济一堂,欢歌庆祝.
HAPPY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