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太阳观后感求 急急急!!!!!
地震中失去18位亲人的银杏,特别是失去儿子的痛楚让她接近崩溃的边缘,可勇敢的母亲最终选择坚强的面对生活——逝者已去,生者终须要坚强的活着。“是他们让我学会了坚强”,这句话久久萦绕耳畔,是啊,有什么比坚强更让人敬畏的呢!自然灾害我们无法抗拒,大地震我们无法阻挡,但是,一旦灾难发生,那么,我们必须挺直了腰板与之拼搏,从“银杏”身上我们看到了四川百姓的坚强,在面对这么大的灾难面前所展现的坚强和信心让人动容。
地震过去三年了,灾区的情况到底是什么样子?灾区的百姓生活的如何?等等这一切,对于众多人来说,是个谜。而作为同胞,我们希望去了解这一切,希望去看看震后的百姓生活的好吗?是否从阴影中走出来了?这一切,等待揭晓。而一部很好的反映灾后重建,特别是心灵重建的《大太阳》带给了我们很多的震撼,让我们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去了解震区发生的事儿。
5月6日,《大太阳》全国同步上映的首日,18:40准时坐进了影院,静静等待。
从影片本身来看:场面谈不上恢弘(除了地震发生的那一刻,银杏和石大川所经历的那一段以外),更多的是用真实、朴实无华的手法来表现角色关系和角色的悲欢离合,比起那些用大量特技手段来展示场景多么宏伟的影片来说,确实很朴实。或许这就是杨亚洲导演特殊的地方吧。虽然很朴实,却很有艺术表现的张力,很容易让受众走进角色中,去身同感受所发生的一切,再加上各位演员的精彩表现,整部影片再带给受众感官以外,带来了更多的是对人性的思考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虽然地震是一个灰色的事情,但是影片带给我们的却是面对生活的美好和光明。
再说说银杏的饰演者——倪萍(我们亲爱的阿姨)。用最朴素的打扮、最朴实的语言、最真实的表演把“银杏”这一角色诠释的淋漓尽致,展现的那么鲜活。生活是什么?是坚强。这是这个角色带给人们最关键的一个词。是啊,什么最重要?活着,坚强。银杏在遭遇地震后的初期,开始空虚、颓废、迷茫,甚至用酒精来麻痹自己、作践自己。可是,这能换回18口人的命吗?能换来儿子的活蹦乱跳吗?诚然,不能。一个母亲,失去了儿子,那得是多么大的灾难啊!虽然经历了很多,但最终,迎来的是光明和灿烂的生活。
说实话,看惯了阿姨以前饰演的各种角色——《美丽的大脚》中的乡村女老师、《浪漫的事》中的丢失孩子的妈妈、《月嫂》中的牛丰收等等,虽然也是很普通的老百姓,可是真的没有那么的悲楚,在没有看《大太阳》之前,我想象着阿姨饰演的角色展现出来的会是什么样?我想象过无数种可能,又都被自己否定,我不敢再去想象,就这么一直期待着影片的上映。虽然在没上映之前看了很多的采访、访谈,了解了很多的信息,也看了片花、预告片,可终究没能全部展现,在焦急的期待中迎来了全国的上映。
当漫天的水泥、杂物倾泻下来的时候,当带着高压的水柱喷向阿姨的时候,(果们应该知道拍摄的时候采取的措施,不知道的人就当学习了),当看到阿姨惊愕的表情、带着泪水的双眼的时候,我哭了——为遭遇地震的同胞、也为去经历“人为地震”的阿姨。年逾五十的阿姨呐,不再年轻了,真得经不起这种折腾了,心痛。
为了更好的诠释“银杏”失去儿子的痛楚,为了真实的展现醉酒的状态,阿姨喝得可是真真切切的白酒啊。不喝白酒的人一辈子都不会知道那种感觉,烧心的难受,而为了艺术表现、为了真实,阿姨真得豁出去了,拿自己的健康做付出啊。虽然我们很期盼阿姨有新的作品展现在苹果面前,可我们更需要的是您的健康啊!
100分钟的《大太阳》,从始至终,泪水一直没停:
它带给我悲伤的泪水——地震降临、房屋坍塌、逝者远去……
它带给我感动的泪水——灾民团结、百姓坚强、政府信心……
它带给我高兴的泪水——家庭重组、孩子天真、生活继续……
虽然地震是灾难的,但是影片的主旨却是阳光的,它教会了我们生活的目标——快乐,它带给我们勇于生活的勇气——坚强。
快乐和坚强让我们一起告别梦魇,向昨天告别;
快乐和坚强让我们重新开始生活,向今天问好;
快乐和坚强让我们展望美好未来,向明天招手。
(说实话,看完电影,我不敢下笔,不知道从何写起,于是,学着阿姨,喝了瓶白酒,趁着酒劲没有完全上来的情况下,写下了以上的文字,不知道有没有说错话,大家如果看出来有错儿的地方一定帮我指出来啊!)
2. 一片电影的观后感 要500字就可以了 要有意义的
人类最大的灾难是自己——电影《2012》观后感2009年11月22日 星期日 23:53
按照玛雅人的预言,2012年12月21日是地球的毁灭日。虽然,这只是一个预言,但真正到了这一天,根据天体运转的规律、星球之间的关联、太阳活动的加剧,这一个预言在电影中真的成为了现实。由于太阳黑子活动频繁,辐射在地球毫无知觉的情况下,地球内部已先行开始融化。融化、融化,最终引起了地壳的位移。所以,一切都来临了:地震断裂带、喜马拉雅山变为平地、南美洲不再是个坑洼地带、南极北极互换、还有无休止的海啸。
世间的一切瞬间消失。
混乱的场面却震撼着人类脆弱的心灵。
当海啸提前来临,那个在世界最深地下铜矿中首先发现太阳活动异常、地球将要毁灭的印度人,在迁移中看着身后即将席卷而来的海啸而无助地瑟瑟发抖。人类的欺骗又一次在真实上演。是这个印度人将发现告诉了地质学家艾默里奇,艾默里奇汇报给政府,世界各国才决定联合起来在中国四川制造方舟,用以拯救地球上极少的一部分人,并且答应带他一起走。但这又怎样,人类从来就具有欺骗性。电影中,海啸将它淹没的那一瞬间,再一次验证了人类的欺骗性这一点。
然而,比欺骗性更要命的是人类的残酷性。当方舟即将开启,许多买了船票的人却被拒之门外。地质学家艾默里奇在走进方舟内自己的房间后,看着宽敞奢侈的空间还有船外登不上船绝望的人群,气愤无比:“房间内还可以在容纳十个人!”他摔了杯子去请示,得到的是严厉的拒绝。然后就是一场正义的演讲:“人类建设的是文明,你们能眼睁睁的看着外面的人全部死掉吗?那样是不文明的是没有人性的,有个人(我估计是美国的最后一任总统)曾经说过:‘如果不能为他人的权益做斗争的话,那就不是所谓的人性。’”然后就是各国元首同意让人们上船。最终。正义战胜了残酷,观众们为这一刻欢呼,不但是因为电影中求生的人看到了希望,我们也为人类残忍的反醒而看到了生命延续的希望。是啊,在大自然的灾难面前,不论哪个国家的人,都是地球的臣民,都是作为人类的一家人。人类是脆弱的,但只要互帮互助,就可产生巨大的力量,变得不可摧毁。
说到互帮互助,当然必须要有一个群体。我们中国人多,力量也就巨大无比,否则,电影中,世界也不会把寄存了地球唯一希望的方舟建造选在了中国。影片中所展示的中国四川山区方舟建造现场,高大、空旷、震撼的场面,让观众恍惚到了另一个星球的错觉。演员说到:“看来建方舟选中国选对了。”不知这是对中国实力的认可,还是对中国廉价劳动力可用的讽刺。造方舟可以赚到钱,可拼了苦力拿到钱又有何用。如果毁灭日真的来临而又得不到登船卡,随着世界消亡,一切还不是白白付出。人啊,总是在忙碌,而又不知忙碌为了什么?是为了证明自己还是为了以后的幸福。但幸福迟在毁灭之后,那又有何意义?
面对灾难,人们总是恐慌未及。然而那个在黄石公园向全世界发广播的电台主持人,却在热衷于自己的广播事业,不但是事业,也是在热心地为世人提醒灾难来临,警告人们能逃离毁灭。在火山即将爆发的时刻,他站在火山口上继续着广播,在山顶高呼:“你们要记住我的名字是我第一个告诉你们世界末日的。”近似疯狂。终于,火山爆发了,一团团火焰像燃起的烟火,他望着那团团美丽的火云朵,自言自语地赞叹:太美了!没有逃离,直到火焰将他环抱。也许,许多事情既然无法逃脱,就投入吧,即使融化,也算是一种永存的方式吧。
非常高兴,导演在此片中给了文字工作者一个很好的形象效果。当美国总统的女儿劳拉与地质学家艾默里奇对话时,指明艾默里奇包里只有书。当地球毁灭后进入0001年12月27日新纪元时,艾默里奇翻着片中名叫杰克逊的写书人的一本书,说到:“这是人类文明的延续。”文字具有如此巨大的功能,可见它的重要性,所以呼吁能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事文字工作,无论是写小说还是写工作文稿,都请将历史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将人类的文明传载下去。
最后还是回到灾难片上来。《2012》是一部灾难巨片,片中当然少不了许多震撼的地球毁灭情景。当地震来临,美国加州在十分钟内成为了断裂带。马路上的裂缝像被蛇从地下拱出一样,瞅瞅地寒人心。高架桥瞬间断开,断口处,车如一个火柴盒一样跌落下来。高楼像儿童的积木玩具一样,被不好好玩耍的孩子赌气地随意踢倒。温馨的房屋眨眼间坍陷为一对废墟。在地壳断裂处,人像一颗微小的尘埃,噗塌噗塌掉下去,多么的脆弱,多么的无助。刚刚还是鲜活生命的世界,刹那间变为了虚无,一切的一切不复存在。或许官员还在开着会,讨论一些永远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许学生们还在埋头苦读;或许家庭中正进行着一场丰盛的晚宴;或许恋人们在深情相望;或许工人们在劳苦的忙作。但这一切都毫无意义了,因为,毁灭已来临,断裂埋葬了一切,海啸淹没了一切,在这些可怕的时刻,我只想到了一句祝福:“别太苦自己。”珍惜彼此,珍惜生命!
3. 日全食观后感500字
2008年8月1日,我国出现了21世纪第一次日全食,这个景象十分壮观,令人称奇。
8月1日晚上8点30分,我想打开电视看一会儿,却看到了日全食的新闻报道,主持人说了几句话后,镜头便切换到新疆观测日全食地点。这时天空还非常亮,是傍晚6点多了,过了一会儿天空突然昏暗了下来,太阳变成了“月亮”,慢慢地一个巨大的黑影向太阳移来,原来那就是月亮。日全食是月亮、太阳和地球在同一条直线上形成的。渐渐地,太阳像一个月牙儿似的挂在空中,不久便全消失了,只留下一点余光,我发现月亮周围有一圈细得跟针线一样的线,发出七彩的光芒,不久,一点光从边上射出来,越来越大,远远望去,就像一颗钻石在天空闪耀。钻石的光耀渐渐暗淡下去,又出现了几颗小光点,把它们再配上一圈光环,就像一串贝利珠。听了主持人的解说,我才知道,其实,像钻石、贝利珠这样的景象,是由于月球表面受过陨石的撞击后有些凹凸不平,日全食时阳光从这些孔隙里射出来,就形成了有大有小的光点,便成了我们所看到的景象。慢慢地,月亮向左移去,大地又重回了光明,这一瞬间才持续了100多秒,让人感到这瞬间似乎没有发生过,但却令人记忆犹新。下一次日全食是2009年7月22日,到那一天,我一定要亲眼目睹到日全食,体验一下那种感受。
4. 跪求!!!!随便一篇电影的观后感 (原创)
这是一部比较有名的原创电影 海上钢琴师
我只是偶然的点击,偶然的发现一部很久之前一个朋友介绍我看的电影——海上钢琴师。
记得她介绍我看的时候,我在网上搜索却没搜到,但是现在看到了……
影片开始的时候并不怎么吸引我,但是看着看着,你会被他吸住眼球
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孩子,被自己的亲生父母抛弃在头等舱的钢琴上,被一个船上的煤矿工抱养。取名为1900,我个人认为这是他的幸运也是他的悲哀。抱养他的丹尼教给他的是:妈妈是一种马,赛马,是世界上最好的马。他的一生从来没有离开过这艘船,可以说是生在船上,死于船上。也可以说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除了MAX
孩子的天分是让人觉得很恐怖
它发生在丹尼死后,丹尼因为船上的意外死亡,留下无可所依的1900,1900在一次进入头等舱演奏的时候吸引了当时船上所有的人,此时被发现他的音乐天赋
当MAX回忆的时候,总会讲起那是他一生快乐的记忆: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刚应聘到船上吹小号的工作,但是不到三天并不觉得这是一件喜事,船在海上驶的时候,晃动的很是厉害,他晕船呕吐的很狼狈,此时1900经过的时候却是如履平地,叫他跟上他,1900带他到头等舱的钢琴就落座了下来,径自弹起钢琴,钢琴声一直在飘,钢琴随着船身患动而移动,那个场景真是一绝
一次,当他问及1900他的音乐灵感是哪来的时候,1900跟他讲的却是他看到的人生百态,船上的一个贵妇看起来就像和她的情夫一起杀了她的丈夫,现在正带着珠宝在跑路;一个绅士有心事,脑中充斥着回忆却无能为力;一个正在和一个男士跳舞的漂亮女士看上去就像是想变成修女的妓女……这些是他的灵感
他的音乐很像他,他想着的时候可以随便更改曲风但是完全不落俗套,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观众,但是,每当有人喊起NEW YORK的时候,说明这一段旅程的结束,观众一哄而散,只留下1900一个人——这个场景看起来很凄凉
在他被人挑着要比赛的时候,他第一曲弹了平安夜,第二曲弹了和挑战者一模一样的曲子,第三曲他挥洒尽至,汗如雨下,震惊了场下所有的人,曲毕后,可以拿一根没着的香烟在钢琴后面的弦上而点燃……
他唯一的一张胶片唱曲是因为一个在他窗口留下影子的女生而存在,他的所有灵感都来自于人类,他不会让他的音乐离他而去,本来想送给那个女生,但是最终没有成功,然后他把胶片掰坏——
最终,他下定决心为那女孩子下船的时候,看到陆地上高耸的建筑时,断然断了上岸的念头,从此不再想着下船……但是并不是高耸的建筑让他怯步,而是城市街道的无尽头……不知什么是城市的尽头,他害怕他所看不到的尽头
有人说,1900他看透了人生百态,为什么看不透自己的人生,我是觉得他已经看透了一切,只不过他已经没有可以留恋并为之存在
最后的结局是他死于那艘船上……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不畏惧死亡的,人的生命很宝贵,那是因为我们还有爱我们的人,生活在一个从小就适应的世界,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正确面对失意和挫败的态度,以及如何调试自己,每个人其实都不坚强的……
5. 大太阳电影观后感 600字 急!!
网络的: 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
文/寒鹤冷花 20110508
还没来得及掩藏满脸的泪痕,影院的灯光已经大亮。随着被吊起的救护车渐渐隐去,电影《大太阳》演完了。
看电影《大太阳》,是带着搜索的眼睛看的。
看之初,一直在影片中寻找着与太阳有关的线索,可惜,驽钝如我,一直没有找到。
直到看到了银杏怀了孕,直到看到隧道里警车开道,直到看到了救护车被高高地吊起,电影的主题立意终于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新的生命孕育着新的希望,新的希望就如一道华丽的阳光透过厚厚的云层直射灾区人的心灵。心灵的阴霾不见了,被悲痛压得喘不过气的心,终于凤凰涅槃,重获新生。
灾区人民心里的太阳升起来了。
地震带给灾区人民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在这种毁灭性的打击面前,灾区人的缩影银杏(大太阳女主角)不愿意面对现实,整日活在过去的悲痛之中,跟过去的生活不离不弃。她不搬迁,为的是能够和儿子在一起;她一点一点地往回捡着儿子的遗物,为的是能觉得离儿子近一些。她背负着过去的悲伤,无视大川的忏悔,压抑着自己的心灵,封闭着自己的心房,她把自己的心关到了一个黑屋子里,又重重加了一把锁,拒绝温暖的阳光!
银杏涂黑了自己心灵的窗户,看不到一丝希望。
是啊,作为一个女人,她还有什么呢?丈夫的背叛是撕心裂肺的,儿子的离去是悲痛欲绝的,十八个亲人的消逝是难以接受的。她往前看,前方黑洞洞……
然而,生活终究如细水长流而不断的,周围亲人锲而不舍的关爱,全国四面八方的无私支援,丈夫石大川歉疚的真情回归,始终在浸润着银杏那本来就朴实而柔软的心。当儿子博客的密码被解开,银杏心灵之锁也随之落地。心房之门大开,阳光终于照进来!银杏看到了自己的希望,也看到了重新升起的新的太阳!
窃以为,本影片的大太阳有两个象征含义。
其一,很明显是党的温暖和各地的关爱如火热的太阳,将爱的阳光无私地给了灾区人民,给了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力量,给了灾区人民新的希望曙光。
其二,每个人的心中都要有一个太阳。因为人活着是要有支撑点的,没有支撑点便犹如失去了太阳的光芒,找不到北方。所以,这个太阳是希望的象征,照亮着前进的方向。而且这个心中的太阳时刻提醒着我们,再大的困难都会过去,再难迈的坎儿也都会迈过去,不过去也得过去,时间推着你也得过去。所以,遇到困难,躲避不是办法,要坚强地正视和面对。要知道,消灭困难的唯一办法就是,行动,解决它!
因为,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FONT>
6. 《黑太阳731》观后感
[《黑太阳731》观后感]《黑太阳731》观后感今天中午闲来无事,于是准备看电视消遣消遣,《黑太阳731》观后感。我这个人嘛,喜爱看电影,所以每次打开电视,首先都要转到cctv6的电影频道,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看的影片。时间把控地不错,刚转到,就有一部刚开始的电影在播。片名叫《黑太阳731》,对抗战史了解略深的我知道,731部队是日本侵华的一支重要部队,那可是出了名的心狠手辣啊,想必这一定是个抗战片,于是刚刚还"疲软无力"的我,顿时来了精神。从影片的画质来看,应该是九十年代的片子,虽然画质不甚精美,但是好歹也是彩色的,于是我便不去计较影片质量上的这些小问题,聚精会神地看了起来。电影的整个过程看的我是胆战心惊,出了一声冷汗。这部影片说不上是抗战片,倒是算得上是想《南京,南京!》这样的历史叙述片。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才明白,731部队的心狠手辣远不止我所了解的那么简单。当初由于美国和苏联的介入,日本已经是强弩之末,濒临战败的边缘。于是731部队就准备制造一种杀伤面积极大的一种超级细菌武器,为了完成这个细菌武器的试验,731部队抓来了几千名中国老百姓,将其称为"马路大"(在日语中指的是一种原木,就是材料的意思,观后感《《黑太阳731》观后感》。从中可见日本人对中国人的侮辱和藐视)。然后再通过形形色色的试验,来研发细菌武器,参加试验的中国人没有一个死得不惨的,要么是七窍流血,要么是解剖,要么是被鼠疫细菌移植,在病痛中被活活折磨死。有一个善良的小哑巴,被日军骗到了731基地,结果被活体解剖,脑子、心脏以及其他器官组织都被作为活体标本,摆放在731的活体标本室中。虽然由于日本战败,731部队的细菌弹阴谋没有得逞,但是由于遗留下来的带有细菌的跳蚤和老鼠,还是给哈尔滨等地造成了严重的鼠疫,而以石井四郎为首的众多731战犯,也因严格的保密而逃脱了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731"这个魔鬼杀人工厂的名字,给中国人民的心中留下了永远的痛。看完以后,我怔住了,既为日本人良心的沦丧而惋惜,又对日本人令人发指的罪行而痛恨。这可以说是我有史以来看过最残忍的一部抗战片!但不过转过头想想,如果我们强大了,那能给小日本侵略的空子钻吗?如果我们进步了,又会被这群畜牲魔鬼给打吗?说到底,就是因为我们不强大,所以才给他们欺负!有些人可能会说,如今我们不是强大了吗?其实不然,中国的GDP(人民生产总值)虽然占世界第二,但是一摊上人均这两个字,便显得微不足道了。现在像美国而欧洲等很多国家都在虎视眈眈着中国,准备找机会向我们发动经济战争。所以现在我们还算不上是真正的强大,只能说还在进步。所以不要总是有着"我们强大了"之类的幻想,应该有着"还必须进步"这样的信念!老一辈的革命领导人已经相继去世了,再过不了多久我们就要成为这个国家的擎天柱,我们关乎着国家富强和存亡的命运。既然这样的话,我们21世纪的新青少年就要更加努力学习,不能让国家栽在我们手里,不能再让那一段屈辱的历史重演!所以,同学们,让我们努力吧!努力做好一个国家的主人!决不让"黑太阳"和其他的外国列强在一次犯我华夏!
〔《黑太阳731》观后感〕随文赠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7. 日是观后感
7月22日日食观后感
日全食,是天空写给大地的童话吧!悄悄拿出深色幕布的天空,准备好了舞台。月亮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到了太阳面前。
但是此时的我们,都在注视着那个太阳啊,终于可以让大家直视的它在不断变换着形状
从黑暗中延伸出的月亮的影子,只是这么默默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协助着这场完美的舞台剧
一场以太阳为主角的舞台剧
直到日月重合的那一瞬,我们才清楚的看到了完整的月亮的影子,但是很快,太阳的光芒又重
现于天空光芒又重回大地,一片灿烂
还记得全食的时候月亮就像一个淡淡的排球悬在夜空中,还记得当初一样的凝望了月亮好久好久……
那天月亮离地球是最近的,三十五万公里,一般平均距离是三十八万公里。晚上也是七点半,正好看到了硕大明晰的月亮,那天天气很好心情也不错,立刻发短信给一些有手机号的同事。后来知道两位同事在澳洲出差,在西半球也确实看到了一个又大又圆的月亮,同行的老胡还要小冯用数码相机把它拍下来,小冯还开玩笑说他“你这个崇洋媚外的,外国的月亮就比中国的圆吗?”后来他们才知道原来是因为月亮离地球最近的原因,才使得这里月亮看来如此的大而明亮。但其实在他们心里都觉得“月是故乡明”。
那天晚上看到那月亮,想起了一首歌。不是“月亮代表我的心”,而是PinkFloyd的“TheDarkSideoftheMoon”。(月之暗面)虽然月亮一直绕着地球转并且自转,但是它有一块区域是地球上的人们永远看不到的,这就是DarkSideofMoon(月之暗面)。不知道你以前是否知道这个现象呢,下次晚上如果你有机会看到月亮的话,想象一下它的darkside,会不会觉得更神秘一些了呢?
就是有月亮这样的角色,在我们身边,每天为我们奔波,默默地,只为让我们在我们的黄金时期散发出灿烂的光芒。就是这样的角色,被称为父母的他们,甘愿做我们舞台的配角,在暗暗的幕布前匆匆行走着。
所以,作为他们太阳的我们要尽最大努力地发散光芒,让我们最最希望看到的,他们的笑脸,
在光芒中越发灿烂。
今天,我可真是幸运,看见了从来都没见过的日全食。呵呵,当时,天渐渐暗下来,那是月亮和太阳重合的奇景啊,我去24楼向远看,月亮渐渐吞噬着太阳——世界末日。就像是电影《启示》里的那个一样,那个幸运儿,因为在远古时代,他们都不明白那是怎么回事,当然在现在,科学已经解释了这是怎么回事。其实,我们都是幸运儿,如果在以前,我们会有什么样的生活呢?可以肯定的是不如现在。我们生活在幸福的社会里,起码我是这样认为的。你呢?微笑着看整个世界吧。不论你现在怎么样,richorpoor,happyorsad,你都有理由微笑。
8. 日出读后感作文20字
今天凌晨,我特意早起,爬上阳台,遥望东方的天际,焦急地等待日出。
淡青色的天空镶着几颗残星,大地朦朦胧胧的,如同笼罩一层银灰色的轻纱。这时,万籁俱寂,偶尔从远处传来几声鸡鸣。
一会儿,东方天际浮起一片鱼肚白,天地也渐渐地亮起来。忽然,在东方,天际、山峦、树梢都像盖上了一层红色锦缎那是朝霞,太阳就要出来了。
慢慢地,太阳冒出了地平线,红红的,像一个蒙着面纱的含羞少女,悄悄窥视者人间。缓缓地,太阳一点一点地向上升起,终于,它露出了整个笑脸。
这时,霞光万道,瑞气千条,将半边天空染得通红,广阔的大地也涂上了一层鲜红的油彩,片片翠绿的树叶在晨风的吹拂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辉;鸟儿披着一身红霞,歌唱着,飞上了云天。此刻,寂静的村庄也醒了起来,人们开始了晨炊。红光、飞鸟、村舍、袅袅炊烟,构成了以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啊!
太阳离开地平线,红彤彤的,仿佛是一块光彩夺目的玛瑙盘,缓缓地向上浮动。红日周围,霞光尽然无余,那轻舒漫卷的云朵,好似身穿红装的少女,翩翩起舞。
过了一会儿,红光悄然退去,太阳射出万道金光。天变得更蓝了,像是深沉的大海,辽阔而明净。云儿也变了,白花花的,显得无比柔和、优美。远处的山峦露出了清晰的轮廓。近处的树木,秀美挺拔,亭亭玉立。街道上,人影点点,笑语阵阵,整个世界充满了生机。
这景色感染了我,陶醉了我,我仿佛觉得自己已经融入了朝阳的光辉里。
9. 爱情公寓的 宛瑜的老同学对宛瑜说的台词“日,太阳啊!” 笑点在哪里不明白为什么这里要放笑声
老同学说宛瑜像太阳一样,然后就:日太阳啊
10. 急需日食的观后感
今天是2009年7月22日,妈妈告诉我上午有日食,而且是500年一遇,21世纪最壮观的一次天文奇观。早上,我早早地起床。打开窗户一看,外面却下起了大雨。天公不作美,真是太遗憾了。我只好怀着沮丧的心情背着书包去上课。天阴沉沉的,教室里很黑,老师只好把灯打开,我感觉就像在上晚自习一样。
中午12点回到家,妈妈看我不高兴,说:把电视打开,新闻联播保证有日全食转播。我急忙打开电视,果不其然。我看到了日全食的全过程。 日全食的发生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时间节点:初亏,月球靠近太阳之时,月球的视圆面第一次和太阳视圆面相外切的时刻,即日食开始;食甚,月球中心和太阳中心距离最近的时刻,此时,看到太阳被遮掩的部分最大。日全食时,食既即为太阳被完全遮住之时;复圆,月球的视圆面第二次和太阳视圆面相外切的时刻,即该地方见食结束。
通过这次看日食,我明白了日食是月球绕地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如果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排成或接近一条直线,月球挡住了射到地球上去的太阳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
日食
日食,顾名思义,就是太阳被“吃”掉了,它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当月球绕地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如果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排成或接近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了原本射到地球上的阳光,月球身后的“影子”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就会发生这种被古人称之为“天狗食日”的日食的神奇现象。今天,我有幸看到这五百难遇的日食现象……
早上,我大老早的就起来了,打开电视,发现电视里正在解说日中国的日偏食,只见播音员在会儿解说,一会儿又把镜头转向现场。这次日食主要在武汉、四川等地。我看着电视屏幕,只见那太阳被月亮慢慢地“吞噬”,本来如圆盆的太阳慢慢,慢慢的变成了一轮“弯月”,只见太阳被覆盖的地方越来越多,最后只剩下了一条弯曲的弧线,忽然,现场那边一片黑暗,所有的阳光慢慢的被黑暗蚕食,气温开始不断下降,不一会儿宛如黑夜,所有的灯光,街道上的车也打开了灯,别有一番白天中的黑夜的景象,这是日全食。
这奇观真好看,在天上,月亮完全把太阳遮住了,但是太阳那充满生命力的阳光却从月亮周围射出来,好像月亮外面的保护层。五、六分钟过去了,天空中又出现了一条弯曲的金线,然后,天慢慢的亮了起来,温度上升了,就像黑暗中点燃了一盏明灯,把大地透彻的照亮了…… 我走出屋外,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也许是因为今天是阴天、多云的原因吧,那太阳的光线不是很强,我望着太阳,那太阳已被月亮“吞噬”了一半,奇妙极了,太阳一半是黑的,一半是红的,黑红相间。太阳穿梭在白云之中,若隐若现,好看极了。
能有幸看到这么神奇的日食,我真幸运!
今天有百年一见的日全食 早上我早早的起床了。梳洗好之后只有7点10分。妈妈说:“你再等等吧,日全食起码要8点再开始。”虽然这样,但我却十分高兴!
过了一会,我戴上观看日全食的眼镜,在天空中观看太阳。突然我发现太阳的一边已经被“天狗”咬了一点,我兴奋地叫了起来:“妈妈快来看,太阳已经少了一块了!”妈妈连忙出来戴上眼镜和我一起看太阳。
看着看着,我又发现太阳少了一点,对妈妈说:“你看到了吗?太阳又少了一点。”“嗯。”哈哈,这就是“初亏”。 这时妈妈对我说:“你不能经常看太阳,会灼烧眼睛的,快别看了。”“哦。”我失望的摘下眼镜。
大概过了3——4分钟,我又戴上眼镜看太阳。这时,我惊奇的发现太阳有一大半已经不见了。而且天色也暗了下来。我天真地问月亮:“你到底喜不喜欢太阳啊?如果喜欢你就赶快去正面拥抱太阳啊!”话刚说完,月亮又向太阳靠近了一点。我顿时变得十分兴奋。想“看来月亮还是喜欢太阳的。”我连忙叫妈妈出来看。
我看着看着,第一次觉得太阳是那么美那么像月亮。天色越来越暗,太阳也越来越小,街道两旁的灯也亮了。远远望去,路面像是荧光道。我开玩笑说:“妈妈,已经9点了,要睡觉了吧。”
“好,你自己睡吧,我再看会儿日全食。”
“那算了,我陪你看吧!”
这时,天完全暗了,我向天空看了看。高兴地说:“耶!太阳终于和月亮拥抱在一起了!”我轻轻地说:“祝你们幸福!”我陶醉在美丽的景象中。突然,太阳的左边出现了几颗闪亮的珍珠。妈妈说:“看到了吗?那几个闪光点就是“贝利珠”。”我说:“看到了。哇,那贝利珠可真美啊!就像几颗星星再发光!”“是啊。”妈妈陶醉地说。贝利珠在太阳的左边闪闪发光,使太阳更加明亮。但是贝利珠的出现时间十分少,我还没看够它就没了。接着,月亮慢慢的离开了太阳,太阳又复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