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结局 > 八国联军电影观后感30字

八国联军电影观后感30字

发布时间:2022-07-05 01:02:46

㈠ 八国联军300字观后感

读完后,我觉得十分有趣,忍不住笑出了声,我十分佩服那位文思敏捷又富有爱国之心的官员。我转念又想:那时正是清王朝即将灭亡的时期,政府是多么腐败。八国联军的铁蹄肆意践踏祖国的领土,烧杀抢掠无所不为,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侮辱我们中国人民,使得我们中国人民在水深火热的生活中痛苦地煎熬。想到这儿,我的笑声戛然而止,感到阵阵心痛:如果当时有很多像对出下联的官员一样的官员,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就会是另外一个样了吧?

我觉得,我们青少年应该抓住现在的大好学习时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后为祖国争光,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这样,才能把被八国联军侮辱的那份感伤洗清,才能真正抵抗住外来侵略,才能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才能为祖国增加荣誉。

㈡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影片的观后感

八国联军侵华——使我国彻彻底底地论为伴殖民半封建的社会。

无法忘记的国恨,让人就就不能平息心中的愤怒。使中国人们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是软弱无能的清朝政府?还是贪得无厌的列强呢?还是因这是中国人的命运呢?

义和团的同志们也是爱国的,虽然做法比较偏激,但是他们也有努力过。他们喊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最终却被清政府屠杀。可见那时的政府善恶不分,慈禧为了保住自己而不理后果。真让人感到悲哀!虽然他们失败了,但还是给我们一个榜样——要勇敢,坚持自己的信念,努力到最后一刻!

国难当前,每一个人都要尽自己应尽的义务。 八国联军侵华,是我国损失了很多。很多人都了牺牲了。而八国联军侵华背后的真相竟然是——“ 杀一外国男人赏银100两,杀一外国女人赏银70两,杀一外国儿童赏银50两。”最后总计杀外国人231名,其中儿童53人,杀中国基督徒数字更大,据不完全估计,庚子教难中天主教被杀害的有主教5人,教士48人,教徒18000人;新教被杀害的有教士188 人(其中1 /3 是内地会的教士),教徒5000 人,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中国人.

这是多么令人震惊的事实。人类为了钱而杀人,为了这买不回时间 ,买不回生命的钱。作出那么多伤天害理的事,太不应该了!

在我看来, 八国联军侵华虽然是令人痛心的历史,但是也告诉了我们,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统治者,人们将会很痛苦。远观历史,我们不应该再怨恨曾经侵略过我们的国家,不应该再怨恨他们的国民。谁也没有错,在战争中无论是胜利还是失败的一方都是受害者。我只能希望不要再有战争,世界永远和平。

但是这恐怕是不可能的······

㈢ 我想要一篇看完爱国影片的观后感。

明园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个地方。今天,我看了《火烧圆明园》颇有感触。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他的毁灭。
那时,清朝皇帝用尽人力物力,建造了一座“天堂”——圆明园。万国的奇珍异草,名胜古迹,都包揽其中!园内还有不少艺术品,和图书文物,在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誉为“万园之园”。正是这样一处耗费大量人力物资的天堂,到最后,却成了被毁灭的对象……
186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当时的大清国没有实力。慈溪只能和皇帝逃离北京,逃向西安。强盗们乘机把圆明园洗劫一空。北京城的老百姓被抢的抢被杀的杀,悲惨不已。瞬间,原本繁荣的首都变成了地狱!
圆明园内, 早已成了一片废墟!!!遍地都是尸体!更可恨的是,那些强盗最后竟还放火烧了圆明园!
看到这里,我的心里充满了愤怒,可又有一丝无奈。应为那时的我们,实在是太弱了,就连反抗的力气都没有!
现在好了,我们的祖国在慢慢崛起!不管是武器,还是科技,都在发展,在进步!生在21世纪,身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该带着坚定地信念,认真读书,成为祖国的栋梁!带着希望,向光辉的未来前进!!!!
记着看

㈣ 爱国主义影片观后感

“不管几点钟,以集结号为令,随时准备撤退。听不见号声,你就是打剩的最后一个人,也得给我接着打下去!”

“是!”

团长的命令,连长的回答,构成《集结号》整个故事的核心。1948年,中原野战军独立二师一三九团三营九连拖上个临时指导员共47人坚守汶河南岸旧窑厂,这是一个营的军力也只能抵挡四个小时的险要之地。

47条年轻的生命,有日夜盼望回去的家,有朝思慕想的亲人,47个鲜明的个性,触碰着心灵最深处的感动。几个有血有肉,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向我们展示着最真实的人性。

九连连长谷子地,在战场上骁勇善战,冷静而不失人情味,把每一个战士放在心里,胜于亲兄弟。在汶河南岸眼看着自己的战士一个又一个地倒下,集结号又迟迟未响的疼痛与焦虑;当有人提出集结号已经吹响自己又真的没有听到,选择留守阵地时的坚忍;被误会是国民党俘虏时的忿忿;抗美援朝战场上面对地雷,怀想死去兄弟时的愧疚,渴望救赎的煎熬;一直坚持寻找已经改编了的独二师的坚持;在烈士陵园里得知集结号根本没有为九连吹响过时的愤怒;在旧窑厂誓死要将死去弟兄们的残骸挖出以证明他们坚持奋战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不是无名失踪者时的疯狂;迟来的追认烈士通知到来是的激动。不得不说,张涵予对于谷子地这个人物的把握的确恰如其分,每一个阶段都恰倒好处,他的表演感人至深。

一排排长焦大棚,我特别喜欢这个角色,廖凡的确是个好演员!“打一回仗报一回丧,以后别让我干这事儿了。”孙指导员被敌人炸成两截,焦大棚想致俘虏于死地时的血性;口述家书让王金存代笔时焦大棚对老婆儿子流露的温情;面对战友一个一个牺牲时内心的纠结;当敌人如小强一般铺天盖地涌来,焦大棚拿着燃烧瓶冲在最前面被烧成火人时的勇猛;全身焦黑的焦大棚虚弱地和谷子地说“我听到集结号了,一直都听你的,就听我一次,撤退吧,再下去人都死光了”时的恳求。这就是全九连最勇敢的焦大棚。可这样的战斗英雄,又不同于我们习惯了的那种不怕死的形象,他即使没听到集结号,也在临死时想为九连剩下的人寻求一个活下去的机会!从100多号人到47个到33个到13个,每一回都是焦大棚在统计,战友牺牲的伤痛他比谁都能体会得更深切,又是一个充满个性的人物形象。

还有王金存。这个人物的成长让人觉得真实。战场上可能都是不怕死的英雄吗?当然不可能。害怕,逃跑,畏战想必是人之常情,可贵的是王金存在战火中得到了灵魂的救赎。原本只是个文化教员,第一次上战场吓得尿了裤子,被谷子地拉去接替了孙指导员的位子。帮战士们写家书,自己也不停地给妻子写信。从一个面对受伤的战士都吓得动弹不得的胆小鬼,最终成长成坚持没有听到集结号留守阵地、守着战友们的尸体、拉响了炸药包的男子汉。

还有姜茂财,九连的阻击手,用身体支撑住了炸药包炸毁了敌人的坦克;还有吕宽沟,为谷子地找一块能走的手表,让他能知道时间而牺牲;还有黑子。。。

一个一个不仅仅高声呐喊口号的真英雄,每一个都是有着最淳朴原始的爱国情感的让人印象深刻的战士形象。残骸找到了,1948年到1958年,整整迟到了十年的证明,烈士的称号,他们不再是无名失踪者,也没有人能抹黑他们的功绩!终于知道了空喊“中国不能亡”的口号的“王力宏”他们是多么的苍白无力了!

《甲方乙方》时期的冯小刚仿佛是一个耍点小幽默讲点小段子的小青年,《天下无贼》和《夜宴》时期的冯小刚仿佛是一个渴望成长的男人,到了《集结号》的冯小刚成为了真正掷地有声的男子汉!

向冯小刚致敬!

向张涵予、廖凡这样的好演员致敬!

向谷子地、焦大棚这样长眠于地下的无名英雄致敬!

㈤ 八国联军侵华后感想200

联军的进驻,动摇了满清朝廷的皇统,带来了西方民主气息,为后来中华大地上近代民族国家的奠定了基础,间接导致了辛亥革命,继而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事件赔款的建立了清华大学,成为东方古老大地上璀璨的现代高等教育明珠。联军的进驻,将北方保守顽固势力驱逐到了西北一隅,而同时的东南互保条约确保了华南、华东和长江流域的和平和稳定,打击了阻碍历史进步的落后势力,解放了先进生产力,推动了东亚大陆沉重而蹒跚的历史车轮。

㈥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观后感!!!急急急

八国联军又不能带我们出国快乐的玩耍。😏😏😏😏😏😏😏😏😏😏😏😏😏

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观后感

最主要的问题出在康熙(1654.5.4~1722.12.20),而同一时期的彼得大帝(1672─1725)在当今世界舞台上的影响确要远远大于康熙帝、伊丽莎白一世和路易十四。
1689年的沙俄政权是一个落后的国家,落后于清朝政权,主要方面比英法德落后很多。到处盛行着农奴制──实际上农奴的数目在增加,而其合法权力在减少。俄国错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大好时机。神职人员愚昧无知;文学暗淡无光,数学和自然科学无人问津。同西欧相比,俄国几乎还在中世纪时期。在西欧,此时牛顿的《自然哲学原理》刚刚问世,文学和哲学事业繁荣昌盛。1697至1698年间,彼得到西欧作了一次长途旅行,一次为他随后的统治定下了基调的旅行。他以一个下士彼得·米哈伊洛夫的身份,率领了一个大约由250人组成的“庞大的使团”。由于彼得使用了一个假名(鲁尤特尔·米海伊洛夫),因而他看到了许多否则就无法看到的事物。在这次旅行期间,他为荷兰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当了一个时期的船长,还在英国造船厂工作过,在普鲁士学过射击。他走访工厂、学校、博物馆、军火库,甚至还参加了英国议会举行的一届会议。总之,他尽了最大的努力学习西方的文化、科学、工业及行政管理方法。 1698年当几位大臣来问候远途归来的彼得大帝时,他已经开始系统引进国外新式武器和战略技术,还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在经济方面,彼得大力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允许企业主买进整村的农奴到工厂做工,批准外国人在俄国开办工厂。为了鼓励西方工艺和技术的引进,他把许多西方技术人员带入俄国,还派遣许多年轻的俄国人到东欧去学习。在政治上,改革的目的是建立完整的中央集权统治,加强工作效率。剥夺贵族领主杜马会议的职能,代之以参政院,下设11个委员会(实际上相当于西方国家的“部”)负责具体工作;罢黜大教长,代之以宗教院,使教会成为国家政权的一部分;划分行政区域,将全国分为50个省。彼得还颁布了一个“职能表”,将文武官员分成14个不同的等级,所有的官员不管门第出身,都要从最低一级做起,靠功绩晋升。 彼得推行的许多国内政策和多次展开的对外战争当然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不可避免地要强行增收赋税。高税收和改革本身激怒了许多俄国人,出现了几起叛乱事件,但是都被彼得无情地镇压下去了。虽然彼得在自己的鼎盛时期就有许多敌手,但是今天西方和共产党的史学家们都一致认为彼得是俄国沙皇中最伟大的沙皇。 把彼得列入本册是因为他在俄国西方化和现代化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人们也许不禁要问:许多其他国家的统治者都推行过类似的政策,为什么要让彼得入册而摒弃了其他大多数的统治者呢? 在20世纪的今天,大多数国家元首确实弄清了他们的国家特别是在科技方面走西方之路的重要性。但是在1700年欧洲以外的大多数人对实现西方化的好处还认识不清。彼得的意义就在于他能够先于时代200年认识到使西方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性。由于在18世纪和19世纪西欧取得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俄国则无法同西欧并驾齐驱。 欧洲东部疆域上的另一重要的国家土耳其与俄国形成了特别鲜明的对照。土耳其和俄国都是半欧洲国家。就彼得未登基以前的两个世纪当中,土耳其在军事、经济和文化上都比俄国先进。就此而论,土耳其在整个历史的大部分时期比俄国先进。但是在1700年前后,没有哪位土耳其君主认识到迅速西方化的重要性并把国家朝着那个方向推进。因此俄国自从彼得时期以来取得了迅猛的进展,而土耳其却只是以缓慢的步子向前。直到进入20世纪,凯末尔才领导土耳其朝着迅速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迈进。当时俄国对中亚的控制已相当稳固,俄国在工业和教育上都比土耳其先进。 彼得大帝并不单单是一个顺乎潮流的君主,而是一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人。完全有理由认为是他 的先见之明使历史发生了变化,改变了方向,沿着一条否则就无法遵循的道路发展。基于这些理由,我觉得彼得在本书中应有一席之地。

在决定彼得的名次时,把他和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加以对比,从中受到了一定的启示。不明白康熙为什么不也改革开放政策,引进先进知识。这一点不如彼得大帝。伊丽莎白的知名度,特别是在西方要比彼得大得多。伊丽莎白主要是象征着其臣民的一致愿望,而彼得则把俄国带入了一个从未见过的全新方向。事实上,要不是英国在这期间的大多数世纪中在世界上发挥的作用远远大于俄国的话,彼得和伊丽莎白在名次上的差距甚至还会大些,当然彼得和康熙的差距就更大了。 总而言之,所谓的“康乾盛世”其实是一种误导,因为它并没有站在国际格局上来看,清朝就算有再高的GDP也只是一只养肥的蠢猪,等待的是各国列强的瓜分,康熙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至于慈禧,即使甲午海战前夕掏空国库购置大量的西欧军火和战舰也无法改变大清必败无疑的结局,因为对外扩张或防御需要的是一个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的综合体系,黄金白银买不来国防的现代化(就像如今的印度),就算当时国内政治局面一片大好也无力抵御外敌。

㈧ 求电影《八国联军》的观后感,一定要简要点儿。谢谢!!

写作思路:从介绍电影的作者作为开头,描述剧情的来龙去脉,之后描述主人公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在故事中发生了什么,最后总结观看以后产生的感受,正文:

八国联军侵华,使我国彻彻底底地论为伴殖民半封建的社会。

无法忘记的国恨,让人就就不能平息心中的愤怒。使中国人们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是软弱无能的清朝政府?还是贪得无厌的列强呢?还是因这是中国人的命运呢?

义和团的同志们也是爱国的,虽然做法比较偏激,但是他们也有努力过。他们喊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最终却被清政府屠杀。可见那时的政府善恶不分,慈禧为了保住自己而不理后果。真让人感到悲哀!

据不完全估计,庚子教难中天主教被杀害的有主教5人,教士48人,教徒18000人;新教被杀害的有教士188 人(其中1 /3 是内地会的教士),教徒5000 人,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中国人。

这是多么令人震惊的事实。

㈨ 写一篇读后感或观后感。包括甲午战争、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世界大战等著名战争

鸦片战争观后感
故事片《鸦片战争》中的一个个镜头把我们带回到19世纪初期,清朝封建统治走向衰落,做为西方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的英国,把大量的鸦片输入中国,毒害中国人民。1835年,中国有200多万人吸食鸦片,害得无数人倾家荡产,妻离子散,沿街乞讨。

林则徐是清朝大臣中主张禁烟的主要代表之一。他上书道光皇帝,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不赶快禁烟,几十年后,中国恐怕没有能够作战的士兵,也没有充作军饷的白银了。道光皇帝担心担心鸦片造成的危害对自己的统治不利,于是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禁鸦片。

1839年初春,林则徐日夜兼程直奔广州,沿途打听消息,掌握了广州贩卖鸦片的许多情况。一到广州,林则徐便雷厉风行与官员邓廷桢、关天培商定整顿水师,加强海防,接着召集所有地方有识之士,揭发逮捕了31名重要烟贩,特别严惩了英国老毒贩颠地,对拒交鸦片的外国商船断绝一切供应,三天之内,迫使他们交出了所有的鸦片。林则徐把收缴到的230万斤鸦片,在虎门海滩上统统销毁,引起万众欢腾,山呼海啸……

林则徐的所作所为惊动天地,泣鬼神!他真是一位无私无畏的民族英雄。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他把祸福荣辱都抛之脑后,挺身而出,披荆斩棘,力挽狂澜!林则徐的伟大壮举,消灭了英帝国主义的威风,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日子,是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日子,面对当时最强大的英帝国义,是什么力量使林则徐有这样的胆量和气魄呢?是民族的责任感和自我牺牲的精神。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新时期,国家和人民同样需要林则徐这样的好官,具有民族责任感和自我牺牲精神,我们的国家肯定会繁荣昌盛,蒸蒸日上!

我想任何一个观看过《鸦片战争》的中国人,一定不回忘记这样一个镜头。
虎门炮台的总兵关天培在开战前,拔下自己的牙齿,让侍从带回祖坟,取出全部家产,用以激励全军战守。无奈夜郎自大、腐败不堪的大清国的武器装备太落后了,大炮根本打不到英国的舰船。只过了十个小时,有金锁铜关的虎门炮台失守,全军覆没,满身是血的关天培面对蜂拥的英

军,他微微一笑,用火炭点燃了炸药。我想,写到这里看的人会和我一样,在脑海里充满他视死如归,大义凛然,舍身忘死一类字眼的同时,在心中产生“落后就挨打”的感想。
确实“落后就挨打”这是沉痛的历史教训。
这“落后”是军事实力的落后,英国人的巨型战舰横冲直撞,炮火铺天盖地,手握着还是冷兵器的清军将士尽管英勇无比;但始终改变不了处处被挨打的局面。是啊,作为武将的典型关天培,拔齿入家,不可不谓以死投国,尽散家资,不可不谓义无反顾,笑对死神;不可不谓威武不屈。然而,精神代替不了物质,据有关史资料记载,150年前的那场鸦片战争,清军官兵无不“马革裹尸”。英雄血洒沙场,有姓有名的如定海总兵葛云飞,寿春总兵王锡朋,处州总兵郑国鸿等等,无名无姓的难以数计。可在英军的坚船利炮下,中国仍不免落个失败的结果。
历史是绵绵无尽的长城。中国百余年的近代史,充满着屈辱,在早已结束了弱国无外交地,香港,澳门回归的今天,千万别忘了“落后就挨打”。

我看了《鸦片战争》这部电影使我对这位一百多年前的这位禁毒英雄――林则徐,产生了无比的敬佩之情。他不为个人利益,不畏强权,不顾个人生死,坚决的打击毒品,他的精神令我激动不已。这部电影里,我记忆最深的是林则徐把洋人的鸦片当众烧毁后倒入了大海里。我为林则徐感到骄傲,为祖国有这样的清官感到自豪。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老百姓因为吸鸦片身体越来越差,连农活都干不了;士兵因为吸鸦片精神越来越差,连武器都拿不动了;官员因为吸鸦片思想越来越腐败,连国家都可以出卖。鸦片的大量侵入了致使我国白花花的银子从中国人的腰包流进了外国人的腰包,从中国的仓库流进了外国人的仓库,中国的财政越来越空虚,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困苦。然而就在禁毒活动将近成功之时,林则徐被贪官诬陷,被撤职查办这场轰轰烈烈的禁烟活动就这样夭折了。当时我恨得咬牙切齿真想冲上前把那个贪官打死,把真相告诉当时的皇帝――林则徐是个清官,你冤枉了他。然而历史是不能办法改写的。 看完了这部电影使我了解了毒品对我们的危害,它会吞噬我们的肉体和灵魂,毁灭我们的美好生活。因此我们要从小立志,努力学习,长大了做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益的人。

阅读全文

与八国联军电影观后感30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这类爱情微电影 浏览:315
骆驼电影完整版中国版 浏览:761
骑着鸵鸟去救人是哪一部电影 浏览:405
电影心仇结局 浏览:145
周星驰现实中的性格像哪部电影 浏览:790
预见未来电影完整版 浏览:376
洪金宝成龙元彪电影大全搞笑 浏览:735
电影票点不动 浏览:855
大轰炸电影评分 浏览:544
抚顺美团网团购电影票 浏览:690
数学爱情方程式电影 浏览:707
爱情电影洛丽塔 浏览:351
方朵朵真正电影名字叫什么 浏览:310
无法忍受电影中文翻译版 浏览:161
电影背景音乐女声唱歌 浏览:402
犹太人相关电影观后感 浏览:145
成龙古天乐许冠文电影 浏览:543
重返十七岁电影英文歌 浏览:706
走出非洲电影英文完整版 浏览:154
钢铁侠下一部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