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电视连续剧《东方红》观后感
国在我心中》为题,
⑵ 怎样写毛泽东的观后感
毛泽东给我们留下了永恒的思念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在中国人民心中,毛泽东,就像东方升起的太阳,照亮中华大地,照暖中国人心。
人民盼望“太阳”,是因为“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1840年以后,中国大地饱受西方列强铁蹄的蹂躏,中国人民饱受黑暗封建势力的压榨。国土破碎,民不聊生。人民在寻找“大救星”,需要“他为人民谋幸福”。
从韶山走出来的毛泽东,正是这样的历史伟人。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以他特有的语气和手势,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人民为之振奋,世界为之震惊,历史为之震颤。几千年的旧秩序在他及其战友们的手中土崩瓦解。庞大而古老的国度,“莺歌燕舞”,换了人间”。到处“
从此,《东方红》一歌,响遏行云。
我们不能忘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有四个具有里程碑意义、起了关键作用的重大事件和历史节点。它们是:1911年辛亥革命,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毛泽东与这几件大事的关系,四居其二,他是主导者;改革开放,他是前期的准备者。他的历史贡献彪炳史册。细细想想: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缔造者,对中国共产党建设为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起了决定性作用;是人民军队的主要缔造者,对人民军队打败侵略者和反动派、成为保卫国家安全的坚强柱石起了决定性作用;是社会主义中国的主要缔造者,对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起了决定性作用;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回眸历史,有几件大事一直在我脑际萦回。一是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他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壮举,把面临灭顶之灾的工农革命武装带入坦途,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二是当中国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夕,他以郭沫若的历史剧《甲申三百年祭》中李自成失败的惨痛教训、以黄炎培提出的中国历史上新政权“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警言,告诫全党,提出了“进京赶考”的命题,作了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训令,教导全党,武装思想,才能执好政、掌好权;三是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提出了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为社会主义事业扬帆远航指明了方向;四是为了中华民族扬眉吐气,还在我国经济百废待兴之时,决心搞“两弹一星”。原“子弹就是那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这一句话的成果,使中国站到了世界平台的“制高点”;五是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以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为哲学基础,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
⑶ 东方红1949观后感
很生动的再现了当年的毛主席及其身边的人和事,非常真实,很有吸引力。
这部电视剧情节起伏但生活气息浓厚,多条线索共进但条理分明,人物描写活灵活现,从生活、工作、学习细节上向我们介绍了毛泽东的伟大而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为国庆60周年献上了一份精神大餐,的确,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革命的胜利。很感人,很受教育,很爱这部电视剧,望多出这种切近生活而又有教育意义的电视剧。
⑷ 看东方红后的感想录-作文 两页左右
去年寒假期间,我观看了中央一套播放的电影《东方红》,看了这部电影,我十分感动。
这部电影介绍了祖国90年来光辉的历程,我看了这部电影,知道了共产党在这90年里历尽的坎坷和艰辛,看完后,我想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又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呀!
这部电影主要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们所走过的最艰辛路程—“文化大革命”,这种灾难带给人们的痛苦。
同时,电影还介绍了在酒泉实验室,钱学森正带领着工作人员研究原子弹的结构。说到钱学森,他在美帝国主义的强烈阻挠下历尽艰辛回到祖国。一回国,钱学森就把全部精力放到了对祖国原子弹的研究上。当原子弹发射成功,所有人都欢呼起来,科学家高兴地拥抱在一起。这消息从国内一下子惊动了国外。可美国人却依然瞧不起中国人,说中国人有子弹没有枪。后来科学家们发愤图强,接着又发明了氢弹、火箭,随即又发明了卫星。
时光飞速前进着,现在的我们已过上了小康生活。在这短短的90年里,中国日益变得繁荣富强,但是现在这美好的生活,包含了多少共产党人、革命先烈、科学巨匠以及多少人的汗水和心血呀!可现在却有许多人不懂得珍惜它,让我感到很痛心。
前几天我看到安徽《第一时间》报道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大约17岁的女青年,因一件小事与父亲吵架了,结果两个人赌气谁也不理谁,结果女儿竟想不开爬到房顶上跳楼自杀了。得知噩耗,父母放声大哭,别提有多伤心了。一个正直风华正茂的女青年就因为这样不值一提的小事,而愚蠢地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如果先烈们地下有知,他们该会多么痛心,会想到自己的流血牺牲该是多么的不值啊!
再来看看下面一件事吧:一个初中生迷上了网吧,由于没钱,网络成瘾的他便成了一名小偷,然后把偷得钱一分不少的全给了网吧老板。后来他偷不到钱,就开始抢劫,在抢劫过程中,异常残忍地杀害了九条人命,最后他也畏罪自杀了。看到以上的事例,让我感到无比痛心!
年青人啊!你们为什么一点也不珍惜生命,不爱惜生活,不学无术呢,先烈们流血牺牲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想想他们,你们在九泉下能瞑目吗?你们真的太对不起无数流血牺牲的先烈们!
同学们,为了以后更美好的生活,为了不辜负革命先烈们的期望,为了报效祖国,让我们都好好学习,珍惜生命,为伟大的祖国添砖加瓦吧!
⑸ 求一篇《东方红1949》观后感
《东方红》诞生于“文革”前夕,这一点看似偶然,而实际上却恰是最富历史意味的一刻,它仿佛为“十七年”中国电影画上了一个意味深长、可堪回味的句号.
歌舞剧《东方红》率先诞生
1964年正值新中国成立15周年,庆祝活动中需要一些重点节目.7月13日,周恩来受陈毅邀请到上海,观赏第五届“上海之春”开幕式演出过的音乐舞蹈剧《在毛泽东旗帜下高歌猛进》.看罢此剧,周恩来受到启发,下决心亲自抓一部大型舞蹈史诗作品.
周恩来一回到北京,马上找来周扬及文化部、总政文化部有关负责人谈了他的设想.周恩来表示:“我有这么一个想法,就是最好在15周年国庆,把我们革命的发展,从党的诞生起,通过艺术表演,逐步地表现出来……”一开始有人主张用音乐会的形式,后来周恩来建议是否能搞歌舞会,这样更贴近群众,更容易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7月18日决意提出,7月底晚会开始启动,这意味着仅仅50天的时间就要弄出一台大型晚会.
关于大歌舞的名称问题,导演周巍峙建议用“东方红”,周恩来立即表示赞同.而且参考了国外的概念后又经过讨论研究决定,晚会还冠以了“音乐舞蹈史诗”的名称.
周恩来亲自在全国调兵遣将,动用了3000多人的大型阵容,聚集了当时最权威、最著名的作词、作曲家和歌唱家,综合歌曲、戏剧、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讲述了从帝国主义侵华,中国共产党成立,二万五千里长征,八年抗战,到新中国成立的革命历程.
将歌舞剧搬上银幕
《东方红》在人民大会堂演出结束后,八一电影制片厂奉命同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一起承担拍摄该电影的任务.为此周恩来特意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电影艺术家座谈会,讨论怎样把舞台演出搬到银幕上.“要让观众像坐在大会堂里看《东方红》演出一样”被当作拍这部电影的总体要求.
在实际拍摄工作中,有些舞台演出的特点在拍电影时都成了特大难点.比如,原来大歌舞全部演出的幻灯背景,是由200多个小幻灯同时投影到天幕上,组成大约800平方米整幅巨大的,可以有简单动作(如流水、飞云、光芒等)的画面———几乎同电影的切换镜头差不多,有很好的艺术效果.但在拍电影时,幻灯背景的亮度不够,而如果把强烈的电影灯光打到台上,幻灯背景就成了白茫茫一片,拍摄陷入困境.
后来经周恩来批示,剧组从上海借来全国著名的制灯专家蔡祖泉同志到《东方红》摄制组工作,用提高幻灯背景亮度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难题.另外,周恩来又交代外贸部的林海云用外汇在国外购买伊斯曼彩色胶片,以保证电影的拍摄质量.
在周恩来的全力支持下,摄制组仅花了三个月时间就全部拍摄完毕《东方红》一部彩色宽银幕和一部彩色普通银幕两部电影的所有镜头.到1965年9月,周恩来再次到八一电影制片厂亲自审查了《东方红》,这部电影终告完成.
⑹ 东方红读后感
《东方红》是一曲脍炙人口而又经久不衰的老“红”歌,通俗上口而又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它出自于创演于1964年的同名歌舞史诗剧。作为第一首,也作为主题曲,它与其他一系列优秀的革命历史曲目构成了寓意鲜明、内容丰富、表现感人的艺术巨作---《东方红》
此剧一开演,画面便拉向了天安门广场,熙熙攘攘的人群有秩序的走向人民大会堂。这一夜,这里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而熠熠生辉;这一夜,这里会奏响中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带来人民谋求解放、民主、独立的历史回眸之曲;这一夜,无数的人汇聚于此,共同追溯那可歌可泣而又荡气回肠的峥嵘岁月。忆往昔,纵然斗转星移几度秋,亘古不变的是铭刻与人民心中、篆刻于汗青之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走出黑暗迈向光明的历史足迹。
琴瑟相合,中西合璧的乐器谱出了悠扬的旋律,“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嘿哟,他是人民的大救星。。。”揭开音律的薄纱,映入观众眼帘的是舞蹈演员们在台上舞出的婀娜身姿,金色的扇舞是主题,象征着硕果累累的丰收,远处冉冉东升的太阳位于海平面之上,这象征着当时朝气勃勃的新中国。“毛泽东领导人民的时代,祖国的人民多么幸福,祖国的山河多么壮丽”,但是,我们怎么能忘记过去,怎能忘记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领袖人物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下涉过的万水千山。
看《东方红》犹如在翻阅一本讲述历史的书,这部史诗选择了各个革命阶段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歌颂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前赴后继的战斗历程,赞美社会主义祖国的欣欣向荣”。
旧中国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看到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劳动人民备受欺凌,吃不饱、穿不暖,备受欺凌,在皮鞭下苟且偷生却牛马不如,“抓壮丁”又还得无数的家庭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路漫漫,长夜难眠,没有希望的日子让劳动人民苦不堪言。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一声春雷,中国人民共产党的诞生为中国人民升起了希望之星、点亮了革命之灯、燃起了燎原熊火。无数的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毅然的站起来了,跟随党闹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历经种种苦难与危机,最后将革命的胜利旗帜插满
了祖国每个角落。我从内心收到了教育与鼓舞:这不仅是一场很好的歌舞表演,也是一部中国革命的巨大史诗,是党领导下的四十多年革命斗争的缩影,是对我们进行阶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它赋予了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东方红》围绕《东方的曙光》、《星光燎原》、《万水千山》、《抗日的烽火》、《埋葬蒋家王朝》、《中国人民站起来》、《祖国在前进》及《世界在前进》八大剧目,形象地概括了从中国共产掌的诞生开始,包括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这几个重大历史时期内,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从事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程,同时表达出六亿五千万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决心战胜一切困难,同全世界广大人民并肩携手,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强意志。
《东方红》不仅关注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轨迹与关联性,还将大量的笔墨挥洒于某些人物之上,从他们的事迹、命运和一个个场面中,在叙述以个人为代表所演绎的情节中,我们看到的是立于历史长河中鲜活的记忆,虽然他们很多转眼即逝,但是他们树立的形象引领着我们跳出了历史的迷雾,得出清晰的结论:正是在这些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的紧密交织,才串起了中华民族的整部宏伟历史。
《东方红》是中国共产党党史的缩影,也是我党走向成熟,自我发展、自我壮大的心路历程。从我党诞生之日起,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走向胜利的路程是曲折的,这不仅指与“三座大山”之间的斗争是艰辛的,也指我党在成长的过程中跌跌碰碰,经历挫折后又浴火重生的道路是铺满荆棘的。其间,多次的“左”右倾错误在革命内部造成了巨大损失。然而,我党作为工人阶级、中国人民以及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自我批评、自我反省、自我调整领导中华民族革命的方针和路线,及时纠正错误的思想和方式,最终确立了中国革命过程中毛泽东的领袖地位,而毛泽东同志结合我国国情走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武装革命斗争道路,带领中国人民积百年之力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了新中国——这就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东方红》用历史感悟未来,教会我们在回顾历史、获得民族骄傲和荣誉感的同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忆苦思甜,居安思危,这对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
⑺ 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观后感600字
都是实验的孩子啊!!!
⑻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 观后感300字 加急。。。。
看了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以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看《东方红》是看历史。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可贵之处是“歌颂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前赴后继的战斗历程,赞美社会主义祖国的欣欣向荣”。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前赴后继甘洒热血图什么?图的是“为人民谋幸福”。 除了国歌,在中国大地上,还没有哪一首歌能像《东方红》那样老幼皆知。在演出现场,老艺术家们会在台上亲自指挥全场一起合唱那首红色经典———《东方红》,震撼人心的旋律是我们对伟人的最好缅怀。一台《东方红》,再现的是共产党人天下为公的伟大胸襟,再现的是“人民利益重于泰山”的精神风范,再现的是敢于开拓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慨。可以说,《东方红》唱出了人民的心声,奏出了时代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