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影《飞屋环游记》你最喜欢角色是哪些
在电影《飞屋环游记》中,我最喜欢的角色是老人卡尔。卡尔身上最令人动容的一点是他对妻子的痴心。他与艾丽年少相识、相爱、相伴一生,无论是在得知艾丽无法生育后,还是在她老年患病后,都陪伴在她身边悉心照料,想尽办法逗她开心。在我看来,在爱情中做到深情很容易,要做到几十年如一日的深情却很难。很多情侣在刚开始恋爱时你侬我侬,最后却抵不过时间的流逝和蹉跎。
还有一点,卡尔有勇气开始新的生活。在妻子死后,他十分珍惜妻子的物品,甚至不允许任何人摆弄。影片的最后,卡尔看着空中下落的房子,对罗索说道:“没关系,那只是一座房子而已。”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经历分离,有的分离是暂时的,有的却是永久不会再见面。面对那些无法挽回的人,我们应该要将他们牢记在心,却不能靠着回忆度日。
倘若我爱上了那个谁,或是那个谁爱上了我。请一定一定努力经营这段感情,这是一个长长的长长的生命的冒险,但是只要你在身边,我就有勇气去实现。
又或者最后的最后我们无法相守一生,但是只要心底里一直都信仰着爱情,那么我们曾经的那段冒险会成为永不褪色的记忆,藏匿于回忆之间。
这是一部给依旧相信爱的人看的电影,在这一生的冒险之中,那个你或许就是我的终点。
❸ 《飞屋环游记》观后感
这是一部我一直很喜欢的电影。皮克斯永远不会让我们失望,3D时代正猛然而至,皮克斯更不会甘心落在两大竞争对手梦工厂动画和蓝天工作室后面。这部《飞屋 环游记》,作为皮克斯的第一部3D长片,来头就相当可观。
皮克斯电影总能以情动人,这部《飞屋》也不例外。影片有两个主角,一个是78岁的退休气球零售商老卡尔,另一个是10岁的亚裔小男孩罗素。
故事的开始时这样的:小男孩卡尔·费迪逊的偶像是著名探险家查尔斯·蒙兹。他把查尔斯·蒙兹的“探险就在前方”当成座右铭,并梦想成为像蒙兹一样的人。一 天,卡尔路过一个无人居住的房子,认识了同样迷恋蒙兹探险故事的假小子“艾丽”,后来他们一起长大,结婚。两人一辈子都梦想着到蒙兹提到的南美洲“仙境瀑 布”去探险,但直到艾丽病逝,这个愿望也没能实现。他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用热气球带着整个屋子飞往南美,实现他和艾丽未完成的梦想。老卡尔没想到的 是,他的飞屋搭乘了一个“偷渡客”小罗,他要积攒一枚帮助老人的徽章。卡尔不喜欢小罗跟着他,他割了几个气球准备降落,这时意外发生,飞屋撞上巨石,两个 人掉到了悬崖上。在他们面前的就是“仙境瀑布”。两个人遇见了一只大鸟和一直会说话的狗,而这只大鸟就是查尔斯·蒙兹发誓要捕捉的物种。这只会说话的狗是 被追踪的,更多的狗出现了,它们狂吠着巴卡尔一行追到一艘飞艇前。他们发现飞艇的主人就是查尔斯·蒙兹!为了保护大鸟,卡尔和自己的偶像蒙兹开展了搏斗, 他在搏斗的时候将蒙兹和飞屋推向悬崖,飞屋落到了仙境瀑布边上,蒙兹下落不明。卡尔和小罗驾驶者孟子的飞艇回到了城市,小罗也获得了由卡尔奖励的徽章,两 人成了忘年交。
《纽约邮报》这样评价《飞屋》:“一部电影艺术的精美之作,还是本年度迄今为止最搞笑、最动人、最激动人心、最具娱乐的影片。小孩喜欢这部电影,而大人们 也能从中获得属于自己的感动。 ”老头儿很孤独,小罗也很孤独。老头儿是因为没了心爱的人而显得特别孤单;小罗是因为没有父母的陪伴而孤单,得到徽章只是为了能让爸爸陪伴一会儿。两个孤 单的人一起互相陪伴,互相鼓励,互相补充,世界才显得圆满、充实。一老、一少、一狗坐在街边数汽车,这是电影的结束画面,也是人类渴望的和谐。
到达“仙境瀑布”是卡尔一生的梦想,他追逐的过程就是飞翔。
❹ 飞屋环游记观后感50字
《飞屋环游记》是由彼特·道格特执导 讲述了一个老人曾经与老伴约定去一座坐落在遥远南美洲的瀑布旅行,却因为生活奔波一直未能成行,直到政府要强拆自己的老屋时才决定带着屋子一起飞向瀑布,路上与结识的小胖子罗素一起冒险的经历。
影片总计1小时36分,导演用开片的前10分钟通过一连串充满细节的片段,勾画出了男主角卡尔和妻子艾莉从相识,相知,相爱,走进婚姻的殿堂,一直到老伴艾莉去世期间,他们相爱相伴伉俪情深的动人画面。而用了将近1小时26分钟重点描述了老伴艾莉离世后,卡尔飞屋环游这件具体的事情。
这种叙事手法让影片横跨了主人公的大半生,从无忧无虑的儿童时代到历经世事沧桑的晚年光景,让影片充满了厚重感。看完这部影片以后非常的感动,让我在这个寒冬多了一丝温暖。
❺ 拥有飞的本领是每个人的梦想,动画电影《飞屋环游记》你最喜欢哪个角色
在回答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电影《飞屋环游记》。
《飞屋环游记》是由彼特·道格特执导,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制作的第十部动画电影、首部3D电影。 讲述了一个老人曾经与老伴约定去一座坐落在遥远南美洲的瀑布旅行,却因为生活奔波一直未能成行,直到政府要强拆自己的老屋时才决定带着屋子一起飞向瀑布,路上与结识的小胖子罗素一起冒险的经历。影片在2009年5月29日于美国正式上映。
Alpha
森狗群的领导者,是一只长相凶恶,黑色毛皮的杜宾犬。查尔斯·穆兹赋予了它至高无上的权力,没有人敢质疑它。
个人觉得,影片里有孩子也有老人,有代沟也有融合,有梦想也有失落。其实电影的结构并不复杂,两个主人公从对立到融合是电影中惯用的伎俩,而3D技术在这部动画片中的作用更多的是使画面更好看。就是这些简单元素的包装组合最终却呈现出了一部不简单的电影。
❻ 《飞屋环游记》电影的观后感
飞屋环游记 观后感
《UP》怎么会翻译成《飞屋环游记》我是想不通的啦,不过看电影,“飞屋环游记”也还算贴切。
影片开头,我就一直在猜谁将会是影片的主人公驾驶着飞屋去旅行,小男孩?小女孩?看着看着,怎么味道变了?在不知不觉中,在一根根领带的变换中,在储蓄罐一次次的砸碎中,在高楼大厦一座座平地起中,心情时而欢喜,时而浪漫,时而忧伤,最后变得沉重,短短几分钟的影片,过完了人的一生。婚姻的忠诚、浪漫;生活的平淡、挫折在简单的爱中诠释尽。锋回路转,这不是影片的结束,而是真正的开始。
由小女孩变成的老婆婆先离开由小男孩变成的小老头,从此,老头儿在充满幸福回忆的小屋里孤单地等候老去。除了回忆还是回忆,除了思念还是思念。
当四周的现代建筑物即将吞噬掉这小屋时,老头儿捍卫的不只是这小屋,更是对妻子、对以往幸福生活的怀念。面对社会的强势,他选择了逃离,去追寻和妻子共同的梦想——仙境瀑布。刺激的旅程开始啦——
有了追求,人才会有精神。老态龙钟的糜糜老头在屋子由几千个气球飞起来的刹那变得精神抖擞,意气风发,充满了力量,一下子好像年轻了许多。
贯窜整个影片的意念是——执着。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契而不舍,何时行动都不算晚。小女孩的梦想是去仙境瀑布探险,夫妻俩的一生都在为这个梦想做准备。一次次的现实挫折让他们的梦想一次次无限期的延后,最后只剩下老头儿了,他依旧没有放弃他们共同的探险梦想,老头儿带着角角落落都是幸福回忆的小屋一个人上路了。
小胖子小罗,也是一个执着的家伙,从他出场自我介绍就可以看出这执着劲堪比老头的固执。为了得到一个帮助老人的徽章他意外地被带上了飞屋,跟着老头一起探险。
孤独。老头儿很孤独,小罗也很孤独。老头儿是因为没了心爱的人而显得特别孤单;小罗是因为没有父母的陪伴而孤单,得到徽章只是为了能让爸爸陪伴一会儿。两个孤单的人一起互相陪伴,互相鼓励,互相补充,世界才显得圆满、充实。一老、一少、一狗坐在街边数汽车,这是电影的结束画面,也是人类渴望的和谐。
拖了这么久,终于把《飞屋环游记》看了,也终于给出了今年暑期档大片中第一个满分。激动啊!真是部又感人又有趣,娱乐性强又内容充实的大杰作,今年我的个人TOP·10终于有冠军了!内牛满面~内牛满面啊~
好了,擦干鼻涕眼泪哈喇子,我们切入正题。两遍,至少两遍,像这样在仅仅90多分钟里压缩了大量内容的经典,一遍是很难过瘾的。在这短短的90分钟里,高浓度地压缩了大量内容,全片几乎处处是亮点,既有感人的情感戏,又有搞笑的幽默戏,精致的动作戏,科幻成分(比如那些很“哆啦A梦”狗项圈),密林探险,娱乐元素样样不缺,而且每一样都如同被导演施了魔法,情感戏必定催泪,幽默戏必定搞笑,完全无一遗漏,每次必定命中红心,一击必杀。
而影片的内涵呢?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皮克斯近年的作品。众所周知近年来皮克斯总会在动画中加进些深邃的东西,使得影片富有韵味,老少咸宜。这在《美食总动员》和《机器人总动员》中可谓达到了极致。《美食总动员》中,通过雷米对梦想的追求引发人们对“何为人?”这一定义的思考,甚至牵引出了“劳动造人”这一恩格斯理论(雷米为腾出双手做料理而直立行走);《机器人总动员》通过让瓦力长时间劳动后获得人的感情这一情节,重申“劳动造人”这一观点的同时,对科幻经典《2001太空漫游》中的思想有了进一步的诠释,从《太空漫游》中猩猩抛向天空的骨头,人类开始制造机器,到《机器人总动员》中胖船长站起来反抗机器,两部作品完整地画了一个圈,将内涵升华到“人类进化”的史诗层面上。
这些内涵之深邃,使得这两部片子不论到何时都可以称的上是经典,但问题就是这些东西虽好,但实在太哲学,太艺术,高度高得有些远离生活了,换而言之,它们是“神”而不是“人”。在这一点上,《飞屋环游记》可以称得上是皮克斯的回归:影片的内容就像早年的《玩具总动员》一样贴近生活,没有深奥的哲学,没有复杂的理论,有的是一段段有趣又感人的故事中,通过阐述“勇敢追逐梦想”的主题,从而迸发出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而这样力量,正是在如今这个人们越来越不相信梦想的时代所需要的。从这一点上讲,《飞屋环游记》是一部更加接近“人”的影片,也比《美食》,《机器人》更具观赏性(注意这里单指观赏性,与品质无关)。
影片的出色,与导演彼特·道格特的才华是分不开的。影片的每一场戏,无论是温情还是搞笑,都恰到好处,多一分嫌长,少一分嫌短。剧情之流畅,拿捏之准确,导演功力可谓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以“如彩虹般的气球将小屋拽上天”这一意象将“梦想”具象化的手法更是让人拍案叫绝。
当然还有出色的编剧。影片以老爷爷卡尔为主角,但故事却并未因此而显得暮气沉沉,相反,从被迫迁居到勇敢追梦,我们在卡尔身上看到了梦想的伟大力量和一种即使是年轻人也未见得拥有的朝气与活力,编剧聪明地运用了卡尔“年老体弱”这一特点,安排他下决心勇敢追梦后恢复活力,化弊为利地反过来衬托梦想的强大力量,用他的故事书写“梦想永不褪色”的传奇。而一老一少因“意外”结伴冒险,最后互相弥补了对方感情的缺失的故事,没有刻意的煽情,却在扎实叙事的过程中,逐步涌现出一种排山倒海的亲情力量,好一出动画版的《闻香识女人》!而两人片尾感人至深的一抱,便如同阿尔·帕西诺摇下车窗,说出“过来,儿子!”时一样伟大。
不仅如此,影片的每一个角色都可谓拥有灵魂,可爱逗趣的小胖小罗(这个中文译名不知谁译的,八成足球看多了),会说话的狗“豆豆”,大怪鸟“凯文”……没有一个不出彩的角色,就连“老伴艾莉”那几分钟的出场都很抢眼。尤其是小罗啊~那个“哆啦A梦”似的身材啊~一张堆满婴儿肥的胖脸上“小巧”的五官啊~还有搞笑的语言动作~我的妈妈咪呀!太可爱了~呜嘛~呜嘛~两边脸蛋子各亲一口,留下两个大口红印子~
影片的特效简直惊世骇俗,明明是动画片,却几乎和实拍看不出什么区别,再辅以3D效果,简直感觉深受就可以摸到飞屋。狗的毛发,小罗的脸蛋,“凯文”质感十足的羽毛,真的不敢相信这不是实拍的啊!!相比之下,《变形金刚2》那个被国人严重过誉,根本就是一坨坨铁块在那里滚的特效,简直应该找地方刨坑埋了!
影片也不是没有遗憾:作为卡尔偶像的理查德,同样是对梦想有所执着,和卡尔有许多共同的地方,“梦想的力量”这一主题在他身上也有所体现。而对他的处理,仍旧是简单粗暴地一死了之,而不是像《美食总动员》,《蜘蛛侠2》那样用梦想的力量去感化反派,令其从新审视自己的价值,从而完成对主题的第二次深化。就是因为如此,《飞屋环游记》仅以一步之遥,终究还是逊《美食总动员》一筹,不得不称之为遗憾。
当然,我这里有些吹毛求疵了,遗憾毕竟不是瑕疵,无法阻止我给它满分。对于这样一部经典,我相信今年很难再有比这更好的影片了。相信在明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我们会看到《飞屋环游记》满载而归的英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