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15感动中国观后感300字作文(三篇)
我看了感动中国后,总觉得那些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那些都不是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
在他们身上,大家又一次体会着什么叫力量,什么叫理想,什么叫不惜牺牲,什么叫无私无畏,什么叫执着追求,什么叫大爱无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赶去非洲的中国医生团队,因为他们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去到非洲帮助埃博拉病人。埃博拉是一种可怕的病毒,如果不及时治后果不堪设想。但是我们中国还是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了非洲人民缓解埃博拉的传染。虽然这些都是不起眼的普通人,但是他们都乐于助人,不畏牺牲,传扬了中国人民的无私精神。
我被这些不平凡的普通人感动了,我要学习他们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Ⅱ 妈妈再爱我一次的观后感
刚才看完了《妈妈再爱我一次》,好感人啊,我真的哭得稀里哗啦的。在一中高三时学校曾放映过两次,都没机会看,因此还被同桌数落了一顿。据说每次放映都是爆满,许多同学是站在过道里的,每个人都会哭的。。。看完了,感触也很多,大爱无言,为我们的母亲祝福吧!
影片里,有几个画面最为感人:
小强出了疹子,高烧41度。当看到阿姨求神仙保佑小强平安时,秋霞跑到屋外走了一路,拜了一路,额头甚至已经磕破出了血!祈求神仙保佑自己的孩子。她的虔诚也许真的感动了土地公吧,小强的病很快就好了。
是啊,要是我们病了,我们的母亲也会同样非常担心,坐卧不宁的。如毕淑敏《我很重要》文章里所写:“当孩子生病了,她们愿灾痛以十倍的烈度降临到他们自身以换取我们的平安”、“假如我们先她们而去,她们的白发会从日出吹到日暮,她们的泪水会让太平洋为之涨潮”、“假如我们不在了,她们会空留一份慈爱,在风中如蛛丝般飘荡”。
“没有爸爸的野孩子”听到这样的话后谁不生气呢?而在与别的孩子打完架后,仍要挨板子,这也是爱吧。
影片中共有三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每听到一次,我就会情不自禁的哭一次,泪水怎么也抑制不住的。
母亲节为母亲唱这支歌,是对妈妈的祝福,是对她的一种最好的支持,是感恩。
二唱这首歌,是小强来到父亲家后,想念自己的生母时唱的,母子连心吧,秋霞此时也在唱着这支歌。导演又一次毫无征兆的席卷了我们的泪。
三唱这支歌,是儿子对母亲的呼唤,是亲情的呼唤,是爱的呼唤!!!如何不流泪,怎样不流泪?
整个影片中另一线索就是那只小熊了。母亲最初送儿子的礼物,是爱的投资,是爱的寄托。小强真的是个好孩子,为母亲按摩、独自跑回家中探望母亲-------
秋霞,在送小强回到孩子父亲身边之前,那是怎样的痛苦抉择,又是怎样的深明大义?
后来,小强在生母走后那撕心裂肺的一哭,是怎样的让人感动,让人难受啊!
最让人牵动心弦的就是秋霞踩到圆木摔下去的一瞬了,会让所有人为她担心的。
她神志不清了。
这是导演留给我们的悬念。
再一次,母子相拥,情之所至!
Mom is the best in the world!
让我们一起祝福:
普天下所有伟大慈爱的母亲
平安,幸福
Ⅲ 大爱化春风观后感 急需!500字
大爱无言化春风贵州瓮安县草塘中学李昱班主任工作上管天文地理、下管鸡毛蒜皮,事无巨细,都得关注,而当送走了一届又一届学生,回过头来一看,发觉又好象没做过什么。这可能让许多班主任觉得工作琐碎而平凡,其实也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琐碎凝聚你的大爱,也最能折射出你的大爱。庄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说的就是这一种高深的境界。做博爱型教师,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只喜欢学习成绩好的“优等生”。其实,学习成绩是相对的,对于某个学生来说,90分是一个成绩好的标志,而对于另一个学生来说,60分可能就是最大的成功,因为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因此,作为一个班主任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才,把爱播洒到全体学生身上。有个学生高一时由于贪玩而荒废了学业,于是就破罐子破摔一直到高三,遇到了我当老师,又代理了一个月班主任,我对她们不放弃,找她们谈心,两人的表现有所改变,但没几天旧病又犯了,竟然还旷了我一节课。这时,我知道,要改变她们,要付出持久的爱。于是课堂上我给她们提简单的问题,让她们享受成功的喜悦,促使她们上进;课下,经常与她们谈人生,谈理想,谈学好所有学科的方法与技巧,就这样,慢慢地,她们俩与班上其他同学同节拍的前进了, 其中一位女生还考上了大学。其实,在教学中要转化这类暂差生,作为班主任最需要的就是抓好点点滴滴持续对这类学生付出爱。因此,做好班主任的首要条件是转变观念,深入班级,了解每一个学生,相信个个学生都有才,做一个“博爱型”的班主任。
Ⅳ 看完大爱无言电影200字读后感
写读后感要注意
首先要设置一个境界 把你读的文章引出来 后面加一句 读了之后深受感触等话语
再把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
然后把你的想法另起一段写出来 要是自己的真情实感
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个文章的观点
最后升化主题
简单说就是四个步骤:引,议,联,结.
希望对你有帮助
Ⅳ 电影(忠爱无言)的观后感400字
《忠爱无言》是由安徽一八九五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出品,谈宜之执导,于月仙、高强主演的影片。该片于2017年6月9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该片主要讲述了一人一犬由格格不入的相互争斗
Ⅵ 大爱无言的剧情简介
影片讲述了由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而引发的空前劫难,洪水过后历史上罕见的骨髓灰质炎症(小儿麻痹症)瘟疫般地在小城蔓延开来,范围波及小镇1000多个家庭。党员张保和在妻子的支持下开始帮助这些骨髓灰质炎患儿,身受病痛折磨的孩子们在无数次的艰难拼搏中夺取残奥桂冠,谱写了一首时代赞歌。
电影以来自江苏省徐州市邳州的“梦之队”(2008年国际残奥会上,“梦之队”夺得了6金2银1铜)成长的环境、经历为蓝本,讲述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一个成长、励志、奉献、感人的真实故事。
Ⅶ 我要一篇《父爱无言》读后感
如果说母爱是微观的,是伸手可及的,能让爱者直接感受到爱的脉脉温情,那么父爱是宏观的,他如高高竖起的航灯,指引者被爱者生命成长的方向.
三年前,我上高中,父亲送我至车站,将要上车时父亲放下背在肩上的行季,说道:经常给家里打电话.我点头,于是木讷的父亲再也没有开口,只是默默地望着车开来的方向,我向父亲的
一直以来,父亲这个词在我脑中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我只知道父亲是家中的顶梁柱,白天在外为了生计而到处奔波,晚上总是板起一副训人的脸,从小我就不太敢接近父亲,他那不言苟言笑的严肃面孔使我望而生畏,每次考试考砸了,父亲总是用一堆人生道理来教训我,而年轻叛逆的我总不理会父亲的用心,一次又一次地使父亲伤心,失望,如今,站在我面前是一个迟暮的老人,昔日的风采随着岁月沧桑,已一去不复返,“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几十年的岁月沧桑彻底改变了父亲的英姿,怎能不使人为人生无常而伤悲呢?
离开家的前一天晚上,我正房中看言情小说,忽然父母房里传出摔破东西的声音,那声音愈演愈烈,“啊。。。。。。”撕裂心扉的叫声是父亲发出的,我连忙跑过去看发生什么事,只看见父亲在地上打液,母亲在一旁束手无策,低声地哭泣,父亲狠咬着下唇,冷汗直冒,抱着被子滚到了桌子底下。。。。。。那一瞬间我的脑海闪过一丝迷茫,这是经常那个令我生畏的父亲么?他究竟埋藏着多少不为我们所知的痛苦?我一直只知道父亲患有尿道结石,却忽略了父亲总是说不碍事而坚持不去医院,背后所承受的痛苦,今天我总算明白了,为了给我交学费,为了负担起这个家庭的费用,父亲付出了多少。经过漫过的煎熬,父亲还是挺过去了,从母亲的愁容上,我看到了生活的无奈和艰辛。
那晚,我久久不能入睡,桌上的小说剌痛了我的眼,脑一直回旋着那刻骨铭心的一暮。。。。。
想着,想着。我上了车,父亲在行李上仔细看了一遍又一遍才递给我,我透过窗户回望父亲,昨晚的痛苦煎熬让父亲显得有些苍白无力。然而,我期待着父亲还有什行话要说,但他只是看了看我,最终还是没有说一句话,而我心中的千言万语却化成了二行热泪,车开了,父亲还站在原地,直到变成一点,被汽车掀起的滚尘土裹住。。。。。。。
今年,我上大学了,在去车站的路上,依旧是父亲和我两人,所不同的是,这次父亲走在我前头,看见父亲蹒跚的脚步和孤单的背影,我多一了一份伤感和重压,我们还有多少和亲人相聚的时间呢?不要等到失去了才会珍惜,父母是我们最亲爱的人。平时的唠叨的背后充满着对我们的无私的爱。一直以来,人们大都赞美母爱,因为母新慈祥可亲,而父亲严肃,不苟言笑,往往我们偏重母亲而忽视了父亲,岂不知父亲亦崇高,一个人负担起家庭的开支,为了儿女上学而四处奔波,而严肃的外表下充满了对自忆的关爱,只是天下的父亲都一样---“深沉”不曾用言行表达自已的爱。
父母望子,倚朋倚闾;游子恩亲,陟岵陟屺。在生活紧张的今天,虽然家家灯黑灶冷,但我们还是要抽个时间回家和父母共聚天伦,或者打个电话,写封信让父母知道远方的游子的情况,那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
Ⅷ 电影(忠爱无言)的观后感300字
忠爱无言》是由真实事件改编而成,在山东莘县大王寨乡有一位名叫玉学书的老人,因为长时间在冰冷的水中割芦苇,他在18岁时患上关节炎并最终发展成高位截瘫。此后,玉学书从收音机里学会了怎么修电器,并在亲友的帮助下制作了一辆特殊的板车,还训练了一条狗,由狗拉着板车,拖着玉学书去附近的乡镇赶集修理电器。这条小狗活了12年,就拉了11年的板车。2007年,导演谈宜之将这一人一狗的故事拍成了短视频,点击量超过了100万次。10年过去,谈宜之又将这个故事拍成了电影《忠爱无言》,原型故事中的小狗被改编成聪明可爱的拉布拉多犬“二货”,它与老人之间的故事也被改编成由互相害怕到生死相依。
今天无意中观看了这部电影,片头片尾都是泪点,发几张截图让大家感受一下。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在这里需要先辟一个谣:为什么导演会选用拉布拉多,而不是中华田园犬呢(中国土狗)?在我翻阅资料中发现,在纪录片中,跟随老人在身边的,是一个纯正的中华田园犬,忠诚、肯吃苦。而到了电影,则变成了一只智商高、颜值高的拉布拉多,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拉布拉多的智商高,好训练,当然,这并不是说土狗智商就低——而是在这个基础上,我们需要考虑到“性价比”的问题,土狗训练所投入的时间,可能会比训练拉布拉多的时间多上几倍都不止,这可能会严重影响电影拍摄的进度。(很多人说电影准备了十年,不在乎时间,其实你可以换个角度思考一下:难道导演没有试过用田园犬来作为主角试过镜吗?)
第二个原因,就是在艺术层面上,原型故事需要重新改编形成具有电影风格的三幕式结构,这就需要导演和编剧在原型故事上进行细心的改编和提取,让故事的主题升华。(本来在纪录片里,老人是主角,而在电影里,狗成了主角)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用拉布拉多作为主角的话,当老人的弟弟生病的时候,这个冲突该如何解决呢?中华田园犬的商业价值远没有拉布拉多的高,这个冲突很可能解决不了,也就不会出现结局中二货自己流浪回家的过程,总之这也是我这我个人的理解。
Ⅸ 一本好书的读后感500字左右。。。。。。谢谢
平凡日子的背后——《我们仨》读后感
7月15日,学校新一报名招生。临下班时赶到图书馆借书,那里正要关门,匆匆地抽了一本书,一看来是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曾在报上看过部分节选,心中曾有一丝莫名的情愫在流动。
这本书其实是作者对钱钟书、杨绛、钱瑗一家人的亲情回忆,记叙了一个知识精英家庭大半个世纪的家庭故事。这本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只有两页;第二部分《 我们仨失散了》用意识流写的梦境,冥冥蒙蒙,虚虚实实,亦幻亦真,我看不太懂,可能是属于“后现代主义”的文学吧。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是着墨的篇幅,娓娓道来的是一个家庭最普通最平凡的一个个日子。
在怀念往日的生活,杨先生的笔触总是平缓的,温暖而洋溢着淡然的味道,像秋天的落叶,像冬日的阳光,那样平静而柔和,即使如“文化大革命” 那段岁月,那段扭曲了人的心灵的岁月,在杨绛先生的笔下,只不过对生活变化的一种适应。对于“文革”的态度,作者小心的绕过去了,让我都怀疑钱钟书先生在文革中的待遇是不是如别的知识分子一样命运多粲?
书中没有让人悲痛欲绝的词句,没有让人撕心裂肺的呼喊,然而处处洋溢着思念,对丈夫、对女儿的思念。如今,我们仨只剩下杨绛女士形影孤零,阴阳相隔,但是活在回忆中,也是如此地甜美。那种经过岁月沧桑的洗礼,一种大爱无言,荣辱不惊的情怀也许是支撑着杨绛先生的精神力量吧。
几十年的风雨路程,他们相濡以沫,特别是钱瑗先去后,对于杨绛女士这样不喑厨事,专做学问的人来说,他们的生活起居更是简单、不容易了。所有经历过的悲欢离合,大起大落,在作者眼里是一种淡定自然,如鱼在水,冷暖自知了。在读者那里却常常禁不住感慨万千、长叹不已……
对于《我们仨》,有一点我感觉不太好,就是有时感觉杨绛先生总是以参透了生活的禅意,站在超凡脱俗的角度,总是以冷眼旁观的眼光看待芸芸众生,凡人凡事,总是和生活保持一点距离,沉溺在他们仨的世界中。不知是不是他们已达到了对生、老、病、死的透彻超然境界。七情六欲构成生活的多姿多彩,也许对我等凡人来说是不能达到的境界。
书中最后说:“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 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路在何方,家在何处?愿杨绛先生在这寻寻觅觅中永远怀着我们仨这份曾经的幸福
2.这个暑假,我读了杨绛的《我们仨》、《洗澡》等一些著作。有一些感触,写在这里,是一种总结,也算是一种回顾。
杨绛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是钱瑗女士的母亲,《我们仨》就是她写的他们家的一些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每句话,每个字,都透着浓浓的亲情气息。
整本书的开始是一个“梦”,一个“长达万年的梦”,梦的主要内容是作者与她的家人在一条古栈道上的离离合合、聚聚散散。一开始看的时候,我看不懂她的那个梦是要说明什么,只是看字面的意思,就当看一篇小说。但当我看到后面的内容时,我才明白,这个梦是她们一家在一起走过的最后一段人生路的写照。她欲扬先抑,开篇就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 杨绛的写作风格和我以往见到的许多作家的风格不同,前一段时间我看余秋雨的文章比较多,他的文章总是在表象中寻找内涵,寻找风景之后的文化,寻找大背景、大道理的。他追求的是“大”,还有许多作家群起效之,结果却都丢了自己的风格,又学不到他的“大”,所以余秋雨得以闻名。而杨绛不一样,她注重细节,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笔,看似零散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她文章中的亮点。而这些点点滴滴,正是我们平时觉得不足挂齿的那些片断,但杨绛却可以把它们串在一起,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起来,就变成了一条项链。她不直接抒发感情,不直接议论人事、阐述道理,她只是从容地叙述,将那些她家里的小事娓娓道来,变成一篇篇的文章。但就是这样细致的、不动声色的讲述,使读者有了更多理解、想象的空间,她所要表达的主题也在这样的讲述中慢慢地浮上水面。
这本书的内容我也比较喜欢,字里行间满满的全是要溢出来的亲情。我很珍惜亲情,很爱我的爸爸妈妈,很喜欢幸福的家庭生活。所以这本书的内容也算是配合了我的心情,所以特别喜欢。
杨绛的书我还在找着看,她的作品风格是我比较喜欢的风格。我从她的书中也学到了很多。的确,珍珠每个人都有,但是项链却是珍贵的。因为许多人都对自己的珍珠视而不见,任它们散落,却不会将他们串起来。所以我正在学,学会了串珍珠,就拥有了项链。
同学你好,如果问题已解决,记得右上角采纳哦~~~您的采纳是对我的肯定~谢谢哦
Ⅹ 暖春观后感
整部片子有几个意象一直在我脑海挥之不去
那个被婶娘一脚踩烂的风车 撕心裂肺的痛哭 我不自觉地哭 由无声到大声 奶奶的风车 小花和亲人唯一的联系 就在这残酷的一脚下粉碎了 风车啊 风车啊 上面有着奶奶的体温 有着奶奶的爱抚 风车啊 风车啊 为何你是纸做的 为何你要那么容易就从生活中消失 而又是那么不愿意从孩子的记忆中离去 你有留恋吗 是牵挂吗
那只被小花异常疼惜的小白兔 “根娘,我觉得小白兔是最可怜的动物。”“怎么这么说,我的孩子?”“因为猪痛苦的时候会叫,而小白兔不会叫,所以它是最痛苦的。”小花怀抱着自己的小白兔 想着爸爸妈妈和奶奶 泪在掉 我不能说她在赚取我的眼泪 曾经的我也是这么伤心地哭过 而我的亲人还在我的身边陪伴着我 小花如同小白兔 有苦说不出 只是静静地默默地品味着人间的悲苦 假若兔兔能够说话 能够叫唤 小花你是否能够开心一点呢
那双看见脚踏车顿时闪亮的眼睛 原以为只是一次出游 却是无情地在小花最快乐的时候让她遭受痛击 看着她坐在婶娘的车后开心地哼着歌感受着自然的气息 我的心猛然落进了冰窖 这么一个天真的孩子 从此就要见不到爷爷了 “婶娘,我听话,再也不坐脚踏车了!婶娘,带我回去,我会听话的!”一直一直追着婶娘和脚踏车 一直一直哭着 直到摔倒 直到精疲力尽……
“我最爱的人是我爷爷!”“老师,您以后能用铅笔给我批作业吗?这样我就可以把旧本子上的字擦掉重新再用,这样爷爷就不用那么辛苦的上山砍柳条了。”“这是胖婶给的熟鸡蛋,爷爷不吃小花也不吃。”那双让人怜惜的眼睛 那颗疼惜爷爷的心 是不是只有在那种困境下 我们才能真正发现亲情就在身旁? 是不是我们这些衣食不愁的孩子忽略了太多太多微小的生活细节?
倾盆大雨爷爷还在山上砍柳条 为的是能够编更多的竹筐 攒更多的钱给小花上学 在那条盘旋得让我心有余悸的小道上 爷爷一步一步地在泥泞中走来 我默默祈祷 低声念着 爷爷小心 一定要小心 小花不能没有你 小花不能失去你 爷爷 慢点 一定慢点 本以为爷爷会随着一场暴风雨离开我们 导演却让我第一次在影片中破涕为笑 爷爷活下来了!我不晓得该用什么词去形容当时自己的感觉 只有欣慰 只有开心 我的爷爷
这些已经很感人了 已经让我的心脏承受不起了 却没料到最后还有让我忘乎所以不顾一切的放声大哭的镜头
一切的一切 原来宝柱也是爷爷抱养的 原来爷爷一直是个单身 原来爷爷一直这么疼爱孩子 他一直管宝柱叫“宝宝” 他一直为没能让宝宝上学走出大山而遗憾和自责 我不能自已的喊出“爷爷 我的好爷爷 你是我们的好爷爷!”穷尽一生 为的都是孩子 为的都是那些从小就苦命的生命
写了这么多字 流了这么多泪 我的心终于没有最后一道防线了 它自由了
不晓得该说些什么了 用小花的一句话带我们回到那个无尽的空间中
“是爱 让我成长 让我明白 生活中不止是血是浓的”
暖春——在冬季与夏季的过渡中,累积一丝一缕的温暖
很久很久没有被感动的心,渐渐的冷漠了下来。再次的热腾就是因为一部影片,的确它加上了特意的煽情镜头,的确它画面朴素简单。在观赏它的时候,我真真切切的被感动,数次的眼泪夺眶而出。这不是刻意的矫柔造作,不是无端的故作多愁善感,我只是觉得心一阵阵的颤动,就像樱花的花瓣飘落在水面,轻轻的,却泛起了涟漪。
暖春的画面并不算美,但是它在阐述着人性的美,撇开了外表的虚无,让我们观赏到了爱的美。这部电影究竟说了哪种爱?是爷爷对于小花的怜爱?是小花对于所有人的爱?小花是怎么做到不去怨恨别人,用诚恳的爱去对待所有人的?她只是个七岁的小女孩,我不想说这只是拍戏,她的懂事实在让我震撼,这是一种怎么样的宽大的心,就和收养她的爷爷一样,他们的心都是如此的宽大。能够坦然面对别人的闲言碎语,别人的怨恨的人,在这个社会实在是找不到。
爱,爱心,慈善,这些词原本是那么的高尚,但我在这样的社会里混了那么久了,这些词似乎和名声,利益挂起了勾。《暖春》的出现,就如同洁净的泉水,洗涤着我的心灵,告诉我,爱心的真正定义。小女孩的善良、懂事融化了儿媳的心,这个女人其实并不坏,她有点自私,她像我一样不能相信,无法认同,真的会有人不贪图自己家的什么。这种毫无根据的想法,不但伤害他人,连自己都不会好过,最终婶娘还是不再执着于自己的自私想法,这段真是可喜可贺。也就在婶娘让小花叫她“娘”的那刻,我流下了泪,我思考着这眼泪为何而流,为小花而喜,为自己还保留着善良而喜,为自己打破虚假的面具而喜。物欲,是目前我面对的最可悲的东西,也只有靠多体会人间的真情,相信人性的善良,才能对抗它。
这部并不跌宕起伏,它朴实的美感动了很多人。血浓于水,而爱却比任何物质都来得浓烈,它是人类的精髓,它使我们能够爱生活,爱他人,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