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教父》的结局是怎样的
片尾的闪回(生日场景)是全片(包含Ⅰ、Ⅱ)最具悲剧意味的一幕,同时也是使两部电影合二为一的枢纽所在,在表现力上甚至强过了《教父》中柯里昂死去时那个不朽的场景,唯一的缺憾是它不能独立存在。这个悲剧意味,不是指单一事件,而是指贯联全片,包含了整个故事所涉及的所有主题,其中最主要的元素有三,一是美国梦及美国梦的虚幻与罪恶;二是意大利(西西里)式传统家庭观念(包含宗教、荣誉观等),在不同的环境中、不同时代里所发生的冲突与演变,即两种文化的碰撞;三是人无法逃脱的傀儡命运,看似不同实又相同的悲情宿命。 这场戏发生在《教父》的故事之前,《教父Ⅱ》中柯里昂的故事之后。这是一次私密的家庭聚会,因由是柯里昂的生日,而他本人正在采购圣诞节礼物还未回家;大的时代背景在对话也有透露,正是美国对日本宣战之时。这场戏的主角是柯里昂的三个亲生儿子与养子,桑尼、弗雷多、迈克与汤姆,其他在场人物还有康妮、卡洛、汤姆的女友泰瑞沙、泰西勒。 场景适于桑尼带卡洛回家,并介绍他给大家认识,介绍迈克时提到家人称迈克为大学生,自己也以戏虐的口气叫他“爱因斯坦”;闲聊中桑尼提起美国对日本宣战,说志愿参军的人是笨蛋;迈克反驳说他这是与父亲同样的观点,桑尼无从分辨,反问他既然赞成,为什么不参军?迈克说自己加入了海军,众人愕然。汤姆说柯里昂为了让迈克缓征花了很大力气,迈克不置可否的说自己并未有这样的要求;桑尼愤怒地拉扯着迈克,质问他为何这么做,泰西勒急忙劝阻;桑尼按捺住心中的怒气,让康妮与卡洛去客厅,留下四兄弟在餐桌边;桑尼埋怨迈克不该在生日的时候来伤害父亲,弗雷多对迈克表示支持,桑尼将他伸出的手推了回去,让他去倒杯酒;汤姆说柯里昂对迈克的未来有计划,迈克说自己对未来也有计划,汤姆说父亲对他期望很高,迈克说想自己决定自己的未来;桑尼骂迈克上大学让他变笨了,话音未落,康妮走进来说父亲回来了,桑尼与汤姆离开;桑尼边走边回头骂迈克是笨蛋,留下迈克一个人在房间内,画外想起喧闹的叫声 “大惊喜”…… 这是一个有着无穷内涵的场景,它的意义不仅在结构上补充情节中的空白,让《教父Ⅱ》与《教父》首尾呼应融为一体,同时也有力地提升了故事的主题。我们按照故事大概的叙述顺序,看看散落在故事中与这场戏关联的内容,它们之间如何聚合在一起并产生化学反应。(为了避免牵扯到太多的对应场景,我们只侧重父子间的内容,而省略掉其中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兄弟间的众多恩怨细节。) ○《教父》的开篇段落里,身着军装的迈克与身为黑道中人的兄长们有着强烈的反差,这个落差令我们困惑,他为什么不同呢?闪回这一幕给出了答案:那正是他参军回来的日子。可是他为何要参军呢?因为他读了大学,教育(美国式)让他有了与家族成员(移民)不同的价值观。所以他对自己的未来有自己的期望,某种意义上这带有一丝儿子对专制父亲的逆反味道,正是青年的典型心态。 ○许多场景里,或正面或侧面交待了迈克在柯里昂心目中的地位。联系闪回这一场戏,我们可以确定迈克在兄弟间最受宠爱,父亲对他有期望,这究竟是怎样的期望和计划呢?它与迈克自己的期望有什么不同呢?可以确定的是,读大学是实现这个期望的第一步,只是在这一步以后,迈克自己选择了与父亲计划不同的方向。婚礼段落里有汤姆说柯里昂要跟迈克谈话,可以想象的是,只要现在的迈克接受父亲的善意,柯里昂的期望还是能够再次走上正轨。这是个特殊的时期,一切皆有可能。 ○迈克遭警长殴打一场戏里,我们由人物的对话里知道迈克不仅参过军,而且立了战功,是美国英雄。随后克里曼沙教迈克用枪,告诉迈克他是大家的英雄,其中包括他的父亲柯里昂。这里侧面交待了柯里昂作为父亲的温柔一面,补上了由闪回这一场至婚礼之间的大片空白里,柯里昂作为父亲的矛盾处境,一面是骄傲,一面是牵挂,以及深藏起来的“期望”。 ○柯里昂由医院回家后,得知迈克卷入事件后,摇头叹息。他对迈克有期望,在迈克拒绝过一次后,依稀又有了实现的可能;却想不到他竟然因为自己卷了进来,即安慰,又痛心。至此,不但他的计划落空,他知道迈克自己的计划也已落空,他将走上一条所有人都在极力避免他走上的道路。而“期望”与现实之间究竟有多大的落差,谜底即将揭开。 ○迈克与凯重逢,谈话中对父亲的看法已经改观。他说父亲是一个要负很多责任的人, “就像总统和参议员”,凯说总统和参议员不杀人。这又是一个包含了许多隐喻的时刻,最直接的,它说出了柯里昂只是“像”总统和参议员。随后迈克有一个小的沉吟,然后说“是谁天真?”,同样的隐喻与所指。凯的话也让他体会到一个最重要的东西,这可能是他第一次发现,但同时也体会到其间的落差。而他的回答不仅指父亲,也指自己。他们各自的计划,一个关于未来的不同的计划,一边是父亲对儿子的期望,一边是忠于自我的未来的期望,最后阴差阳错全部成空;而他们,在命运之前显然都太天真了。 ○然后就是对应闪回的关键场景,迈克与柯里昂父子之间的谈话,所有的东西都将在这里揭开(据说这场就是罗伯特�6�1唐的手笔)。谈话中迈克从柯里昂犹豫不决的态度中看出他有所困扰,于是追问,柯里昂终于吐露心声。“我知道桑尼势必会染指家族事业,还有弗雷多…但我从来没…我从来没想到要你参与,我干了一辈子,没什么遗憾的,我照顾了我的家人,但是我绝不当傻瓜,让那些大人物在幕后操纵我,我不必道歉,那是我的命运,但是我想过…有一天你能当那些操纵的人,柯里昂参议员、柯里昂州长之类的,再建立一个王国……” 至此,一个黑手党大佬光鲜背后的无奈、失落中寄予儿子的野心,一个意大利移民父亲对儿子的殷切期望,都包含进了一个变异的“美国梦”之中。这两代人的一个理想,最后都被现实无情埋葬,深刻的点出了“美国梦”的虚幻本质。由这个画龙点睛的闪回场景,两部独立成篇的电影完美的融合成一个故事,两部电影讲述的三段时间完美的融合成一段时间。这里仅抽取了其中的父子关系,故事还有牵连更广的手足关系,就像父子关系所包含的悲剧性一样(期望与现实的逆反),这一层关系同样充满了矛盾的悲情、人物身在其中的身不由己。迈克为了保护家人,却不得不杀掉自己的家人。这一部分较之父子关系的内容更多,在两部电影都有相当多的篇幅来表现。 这场戏存在于剧本中,最后出现在电影里,这是必然;但必然中却又有小小的偶然。这场戏是柯里昂的生日,他本来应该作为唯一的主角出场,但他并没有出现在画面上。当我在数次的重温中偶然体会到这场戏的绝妙之后,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个独具匠心的设计。这次在花絮看科波拉说起这场戏,才知道这个设计是基于一次偶然。事实上,这里本来计划请马龙�6�1白兰度客串一场,他本人也接受了,但最后迫于压力被取消,科波拉无奈中采用了现在的设计。这个压力,有个说法是白兰度受到合同的限制,但说服力明显不足,另一个显然才是根本:白兰度在《教父》中夺得最佳男主角,他不但拒绝领奖,而且还安排一个印第安裔女人上台抨击印地安人受到的不公平对待,引起轩然大波,结果激怒了派拉蒙老板雅格兰,在他的阻扰下白兰度未能在《教父Ⅱ》惊鸿一现。这个事实也颇具讽刺,如果白兰度出现,这场戏的表现力将大打折扣,场景必然不能以迈克独处的一幕结束;同时,柯波拉在处理这场戏的时候,有意将迈克放置到众人的对立面,如果柯里昂在场,这种对比就会被削弱,也暴露出其中的设计。当白兰度不能出现,而又要表现他的在场,所有人都必须走出客厅,只留下迈克一个人在餐厅内,画外音中的“大惊喜”,也因此充满了强烈的黑色效果。而这个孤独形象的隐喻,正是《教父Ⅱ》营造出来的基调形象。
② 教父安东尼柯里昂死了没
没有。
电影《教父》大结局中,迈克于1951年回到了纽约,并和前女友凯结了婚。日益衰老的教父将家族首领的位置传给了迈克。在教父病故之后,迈克开始了酝酿已久的复仇。他派人刺杀了另两个敌对家族的首领,并亲自杀死了谋害他前妻的法布里奇奥。同时他也命人杀死了卡洛,为逊尼报了仇。仇敌尽数剪除。康妮因为丈夫被杀而冲进了家门,疯狂地撕打迈克。迈克冷峻地命人把康妮送进了疯人院。他已经成了新一代的教父。
③ 电影教父系列中教父麦克克里昂一共有几个兄弟姐妹他们最终都是什么样的结局
麦克有两个亲哥哥,一个亲妹妹,大哥桑尼,二哥弗雷多,妹妹康妮。桑尼被妹夫卡洛出卖被枪杀,弗雷多出卖家族被麦克下令枪杀,康妮最后回归家族,一直活到最后。
④ 电影教父中军师的结局
结局:在第一代教父病故之后,迈克开始了酝酿已久的复仇。他派人刺杀了另两个敌对家族的首领,并亲自杀死了谋害他前妻的法布里奇奥,同时他也命人杀死了卡洛,为逊尼报了仇,仇敌尽数剪除。
在杀掉5大家族族长后,问军师汤姆是否愿意离开拉斯维加斯(如果选离开就会被迈克定位背叛),汤姆拒绝离开。为了表示自己的忠诚,汤姆把自己的儿子安德鲁安排到了梵蒂冈教会任职,但他早已不被迈克信任,晚年独自生活在拉斯维加斯,最后老死在那里。
(4)电影教父大结局是什么扩展阅读:
剧情介绍:
维托·唐·科莱昂是黑手党首领有三个儿子,好色的长子逊尼,懦弱的次子弗雷德和从二战战场回来的小儿子迈克。其中逊尼是教父的得力助手;而迈克虽然精明能干,却对家族的事业没什么兴趣。圣诞前夕,素洛佐劫持了教父的教子汤姆,并派人暗杀教父。教父中枪入院。
素洛佐要汤姆设法使逊尼同意毒品买卖,重新谈判。逊尼有勇无谋,发誓报仇,却无计可施。迈克去医院探望父亲,他发现保镖已被收买,而警方亦和素洛佐串通一气。迈克制定了一个计策诱使素洛佐和警长前来谈判。在一家小餐馆内,迈克用事先藏在厕所内的手枪击毙了素洛佐和警长。
迈克逃到了西西里,于1951年回到了纽约,并和前女友凯结了婚。在教父病故之后,迈克开始了酝酿已久的复仇,仇敌尽数剪除。康妮因为丈夫被杀而冲进了家门,疯狂地撕打迈克,迈克冷峻地命人把康妮送进了疯人院。他已经成了新一代的教父。
⑤ 电影教父3最后,麦克是怎么死的
麦克是老死的,他女儿死他后心灰意冷,回到了西西里岛。倒在地上的人就是他,他死了以后,生意已经给文森去做了。
《教父3》是1990年上映的一部美国电影,是继1974年《教父续集》之后十六年的1990年才上映的《教父》三部曲完结篇。本片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再次执导,主要演员有阿尔·帕西诺、黛安·基顿、安迪·加西亚等。
该片讲述了,1979年,第二代教父麦克·柯里昂到了垂暮之年,为了灵魂的救赎,麦克慢慢结束家族的黑道事业,转投正当生意。
(5)电影教父大结局是什么扩展阅读:
主要角色介绍
1、麦克·柯里昂
二代教父麦克,想要弃恶从善,他不仅放弃了柯里昂家族中大多的犯罪势力,甚至创立了以父亲为名的维托·柯里昂基金会。获得了吉尔戴大主教所颁发的圣巴斯弟盎勋章。
2、文森·柯里昂
麦可大哥桑尼的私生子文森·曼西尼,文森是个野心勃勃、风流潇洒的年轻后辈,他与柯里昂家族手下的一名黑帮头目乔伊·札萨有相当严重的冲突,两人甚至在麦可面前大打出手。
3、凯·柯里昂
麦克多年未见的妻子,与麦克在西西里旅游,他们最后也打开了彼此的心门互诉心声,麦可希望得到凯的谅解,而凯也告诉麦可她始终爱着他。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网络-教父3
⑥ 教父1最后的情节是个什么意思
迈克于1951年回到了纽约,并和前女友凯结了婚。日益衰老的教父将家族首领的位置传给了迈克。在教父病故之后,迈克开始了酝酿已久的复仇。他派人刺杀了另两个敌对家族的首领,并杀死了谋害他前妻的法布里奇奥。同时他也命人杀死了卡洛,为逊尼报了仇。
仇敌尽数剪除。康妮因为丈夫被杀而冲进了家门,疯狂地撕打迈克。迈克冷峻地命人把康妮送进了疯人院。他已经成了新一代的教父。
(6)电影教父大结局是什么扩展阅读
影片的开场便是老教父维克托-科里昂坐在昏暗的书房中中聆听来访者的谈话,整体的画面严肃而庄重。但是此时的教父却用手抚摸着怀中的猫咪,据马龙白兰度后来的谈话中表示,这只猫咪其实并不在电影剧情之中,而是白兰度的临时之举。
抚摸猫咪的温柔慈爱与严肃的谈话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甚至于在日后许多的电影中,都致敬了这一经典造型。
当教父遇刺迈克选择了第一时间回到父亲身边,并且不惜自己亲自前去报仇。报仇之后迈克选择了听从安排前往西西里,但到了这里迈克与凯的感情也走到了尽头。
其实在这里就能够看出一个男人在“家族”与“爱情”之间的抉择,片中的迈克毅然的选择了“家族”。这也成功的为他赢得了教父继承人的身份,但是即使知道日后的生活会危险,但他在最后依旧选择了迎娶凯。
⑦ 教父1 最后的结局想不通 求大神解答麦克凭什么可以如此轻松的1挑5搞定5大家族,完成如此壮举
1、结局是迈克于的仇敌尽数剪除。康妮因为丈夫被杀而冲进了家门,疯狂地撕打迈克。迈克冷峻地命人把康妮送进了疯人院。他已经成了新一代的教父。
2、因为在进行神圣仪式的同一天内,全面展开暗杀行动,干掉巴西尼、塔塔基利亚、莫格林、其他家族大佬,暗杀行动占用篇幅不长,但每一场都精彩,暗杀手法五花八门都是精心策划,用的人都是一等好手(这一点从几个杀手的选角就可以看出来,都不是路人甲的脸,原著里也对麦克刚接大任后培养的人才重点着墨,另外克里门扎亲自端枪暗杀也看出这种活不是一般小弟能胜任的)。
这件事需要周密计划,需要安插卧底以掌握行程,重要的是要在同一时间段全部搞定这样就排除了后面五大家族联合复仇的后患(或者说极大的削弱了五大家族的组织力和沟通能力)。
(7)电影教父大结局是什么扩展阅读
该片改编自马里奥·普佐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以维托·唐·柯里昂为首的黑帮家族的发展过程以及柯里昂的小儿子迈克如何接任父亲成为黑帮首领的故事。1973年该片获得第45届奥斯卡奖最佳电影、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奖。2007年被美国电影协会选为“百年百佳影片第二位”。
影片的开场便是老教父维克托-科里昂坐在昏暗的书房中中聆听来访者的谈话,整体的画面严肃而庄重。但是此时的教父却用手抚摸着怀中的猫咪,据马龙白兰度后来的谈话中表示,这只猫咪其实并不在电影剧情之中,而是白兰度的临时之举。
⑧ 电影教父的结局为什么是苦涩的结局
老教父是幸运的,把老教父和麦克换换位置,老教父不一定有这个本事,毕竟麦克“临死”时用了最后一把力气,真的把家族做大洗白了,只可惜没有接班人。麦克没错,错的是命运,这是命运对麦克的极大不公。先说妻子的离开,根本原因是妻子无法认同麦克杀人,她出生的时代背景和受到的教育让她无法认同,她也看不到这个世界背后隐藏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