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结局 > 对特洛伊电影的观后感

对特洛伊电影的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2-07-17 17:06:52

❶ 特洛伊电影300字英文观后感 m.baidu.com

特洛伊电影300字英文观后感,见附件。

如果看不到附件,请用电脑访问。


❷ 求一篇《特洛伊》电影的观后感,不少于10OO字,急需…

首先,看完特洛伊,给我的感觉是宏大,震撼!
他竟然哭了,抽泣得像个孩子,尽管一如往常,试图维持他的坚强和骁勇,可是无法掩饰的滑落的泪水让他瞬间归返到了人性。抚摸着被自己杀死的赫克托尔的尸体,他轻声啜泣着:安息吧,我的兄弟。他只是一个人,这个瞬间,和神无关。

其实这部电影就是和神无关的。我们不应该指责尔夫冈·彼德森,他只是努力地希望用自己人性的方式诠释这么一个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神话故事。十年的漫长战争浓缩成十五天的厮杀,神的子女最后也被凡人所害;而海伦,也就是用普通的美女代替绝色天香的传说了。

沉醉在电影中,我忘记了所有熟悉的背景。忘记了海中漫舞的女神忒提斯的忧伤;忘记了云雾中放出神箭的阿波罗的卑劣。电影中,我只看到了两个人:阿咯琉斯和赫克托尔。彼德森也许只愿意我们看到这两个身处战争旋涡中无法逃避自身悲剧命运的英雄。

悲剧首先在于无法选择的命运和自身内心挣扎的冲突。阿咯琉斯注定是个战士,他生存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战争中的荣誉。正如他自己说的:我不是为某一个人而站,我是为了全希腊,我是为了希腊的战士和他们的妻儿而战。他的母亲再次确认了他的终极宿命,你是为这场战争而生的,你也将为这场战争而亡。

只是他没有想到他还会有爱情的发生,他的温情脉脉和被夺取的惨痛欲绝让他在战场之外同样显得高贵。他甚至已经选择了逃避这场战争,尽管痛惜战友的牺牲,尽管痛心生命的践踏,可是他依旧按捺住自己沸腾的战火。他最后倒下了,为了拯救一个女人。他钻进木马的唯一目的竟然就是找到并且保护这个女人。他奔跑在这个被厮杀抢掠的城市,目光急切,呼喊悲戚。这个时候我感怀于一个神的人性回归。

赫克托尔同样充满着高贵和悲凄的命运,这该是西方艺术的一种主脉络了。西班牙剧作家维伽在《当代编剧的新艺术》一文中提到:“悲剧是王室和高贵的行动。”赫克托尔该是电影中的一个悲剧性人物代表了。从允诺承担弟弟的行为后果开始,他就已经知道城邦和自己的命运。尽管他鄙视弟弟的怯懦,可是作为兄长他承担了罪责;而在误杀阿咯琉斯的堂弟后,他坦然地接受挑战,走向死亡。他让他的士兵明白一个男人的尊严:维护自己的荣誉,爱护自己的妻儿,保卫自己的国家。做个简单的男人,是那个时候多么难以实现的梦想!

一个崇尚武力的世界竟然存在着这么两位彼此惺惺相惜,厌恶战争憎恶死亡,却又是被万人景仰的勇士。他们向往着安宁和平快乐的生活,不仅是满足个人,更是希望这个世界有着美好共荣的时候。可是他们总是被驱策着扑向战场,刀起剑落,热血喷溅,而厮杀的胜利和战争的荣誉中似乎看不见他们的笑脸。他们用生命谱写了一场神话战争中的人性悲歌。

❸ 急求一篇电影《特洛伊》观后感,非常急

一向对大制作的史诗巨片感兴趣,昨天实在抵挡不住诱惑,去看了在网上被骂作超级大烂片的特洛伊。与冷山相反,这次看了太多的影评,对这片子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就是冲着场面和帅哥去的。结果反而觉得不错,虽然有不少毛病,但还是值得一看、能给人不少视觉享受的。影片总长两个半小时,应该是被剪掉了不少。

影片开始,第一个场景挺抓人的,弥漫着肃杀气氛的古战场,两军对垒,剑拔弩张。背景音乐是一个女声的吟唱,婉转悠扬,一种空旷辽远的味道。

紧接着主要人物一个个登场,首先是男主角阿喀琉斯。我觉得总的来说布拉德·皮特对这个角色的塑造还是比较成功的。十分喜欢他的造型,特别是身着战甲的样子真的很酷。这部片子的服装设计很出色,厚重的铁甲和飘逸的古希腊式的白衣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反差。阿喀琉斯的性格感觉有点象楚霸王,英雄盖世却又意气用事刚愎自用,对心爱的女人柔情似水,总之是个挺丰满的英雄形象。

第一女主角海伦是遭到最多非议的人物,我倒觉得还好。一眼看去绝对称不上惊艳,但颇有些红颜薄命楚楚动人的味道,这样一个并不妖冶的女子能够赢得特洛伊国王慈父般的爱怜还是合乎情理的。特洛伊为一个值得同情的女子倾城被赋予了带有温情的悲壮。不过妆实在化得差了些,两个大黑眼圈绝对是可以避免的。

赫克托尔是本片中绝对正面的形象了,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孝子、慈父、温柔的丈夫、友爱的兄长、睿智冷静的统帅、讲义气的朋友、阿波罗的虔诚信徒等等完美的男子汉形象。赫克托尔的三条人生准则也颇为动人。尽管知道他一定会死,但他死去的时候我还是很难过揪心的。艾瑞克·巴纳的表演也中规中矩,不过演好这样一个高大全的人物应该不是难事。

特洛伊国王是我觉得最出彩的角色。最初的打动是在海伦返回特洛伊时,老国王用春风般的笑容迎接了这个他明知将会给特洛伊带来巨大灾难的被儿子引诱到走投无路的可怜女人,只是淡淡说了一句:“这是神的旨意。”那份善良和笃定实在让人钦佩。在小儿子帕里斯不顾尊严从海伦丈夫的刀下逃生时,他表现出的是一种焦虑,他渴望的是儿子站着死去,而不是跪着求生,人的尊严和特洛伊的荣誉比生命更值得捍卫,这时他是一个国家伟大的君主。而在深夜跪在阿喀琉斯面前祈求要回赫克托尔的尸体时,他却只是一个风烛残年的父亲,平静的话语让人更能真切体会到他的肝肠寸断,这种外表平静和内心痛苦的巨大反差制造出了很强烈的悲剧效果。而给人留下最深印象还是在特洛伊覆灭时,他目光中喷射出的绝望、悲愤和自责,这样一个戏剧化的眼神似乎比火海中正遭受希腊人屠戮的特洛伊更让人心碎。我觉得哪怕只凭这位特洛伊国王,这部电影就不能算是一部烂片。

这部电影确实不能算是一部烂片,还有不少值得称道的地方。爱琴海的湛蓝海水中,希腊人波澜壮阔的远征场面;特洛伊城下,惨烈得遮天蔽日的厮杀;特洛伊人对希腊的偷袭时无比逼真的火战场景;壮丽的神庙和恢宏的宫殿,固若金汤的特洛伊城,美丽的古代服饰,巨大的富有传奇色彩的木马;还有缠绵哀婉的配乐,等等等等。

说起来,这部片子的最大败笔就是编剧。一个延绵了十年的战争被浓缩在十几天中,其本身的史诗感也就打了相应的折扣,这么短的时间如何能承载如此厚重的一段历史?史诗片子似乎不需要太强烈的情节,但本片好像还没怎么展开就结束了,电影院灯亮的时候我都觉得有点惊讶了,真的完了?这就完了?呵呵。这绝对是一个致命的硬伤。赫克托尔和阿喀琉斯的单挑已经被批驳无数次了,太做作太假了,这本来应该是本片的高潮之一,却被编剧自作聪明地改造成了愚蠢又可笑的英雄慷慨赴死程式。呵呵,看看赫克托尔很凛然地一个个道别的样子,简直就象烈士就义临上刑场前一样,不挂都说不过去了。

因为这些问题,这部片子不可能成为指环王那样的经典,但敢于挑战这样一个极高难度的题材是很值得敬佩的。而且片中的大场面绝对是值得一看的,演员的表演也是可圈可点。所以我觉得不要太多的责难,带着平常心和休闲的心态去欣赏它似乎更合适一些。就像看完指环王想重温原著一样,这部片子使我对荷马史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好好看看的冲动,呵呵,至少以前记不住的名字分不清的人物现在搞得差不多了,这也许是最大的收获了吧。

❹ 求电影<特洛伊>观后感 英文中文都可以,最好英文.

《特洛伊》观后感
——关于女人,以及爱情
女人和爱情不是这部影片的重点。《特洛伊》着墨最多的,是双方的两个英雄的个性刻划,他们间的牵扯,以及芸芸众生在这场悲剧战争中的所得所失。
但女人和爱情在这场战争中(至少是在电影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战争因海伦而起,随着阿基里斯(Achilles)为救Briseis付出生命而结束,屠城时,特洛伊的老幼残病,在Andromache的带领下通过密道逃离了纷乱中的特洛伊。女人和死亡成了这个故事所有矛盾的出口。
爱情,在片中也只是铺垫。帕里斯与Helen的爱情让这位“泡遍整个爱琴海美女的花花公子”有了一个质的改变,尽管他是整个悲剧的掘墓人,却也未让观众那么的痛恨他,也许大家都在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复杂的人性。在影片的后半部,帕里斯这个人物有了明显的成长,尤其在他的兄长赫克托战死之后,他担起了巡卫特洛伊城的责任。首先是在发现著名的特洛伊木马时,他是唯一一个建议不要把木马运进城,而是将其烧毁的人。而当希腊人里应外合,半夜里木马屠城之时,他做了一回真正的王子--他将所有王亲,包括他最爱的海伦送进密道,将象征特洛伊这个国家的宝剑交给走入密道的年轻人,然后,拿起了弓箭,捍卫起自己的王城。当阿基里斯死在帕里斯的飞箭下时,对帕里斯而言,这是他成熟的标志。最终特洛伊木马屠城时,帕里斯将所有的王亲(包括Helen)送进密道,自己却留下捍卫特洛伊。Helen不愿走,帕里斯盯着她的眼睛道:“我们会再相见的,我们会在一起,如果不是此生,就是来世。”到这里才刚刚看出一点旷世奇情的真谛。 Andromache和赫克托这一对恩爱的夫妻,他们间深远的感情反而给我比较深的印象。我想经过了岁月的洗礼,那已经不再是纯粹的爱情,那是参杂着信任,恩惠,极其深重的感情。因此当我看到赫克托每一次走上战场前,与Andromache对望的眼神,我是被揪动的,夫妻做到这个份上,彼此都已经成了对方的一部分,Andromache当然也很清楚每次丈夫出征,都可能有去无回,她担心,害怕,却无法阻止他。
Andromache与赫克托夫妻多年,恩爱如初,赫克托在城外与阿基里斯决斗战死时,有一幕是坐在城楼顶观望的Andromache见到丈夫摔倒在地而倒下哭泣。这对夫妻之间的感情也是电影三段爱情里最经得起推敲的一段。
最后是阿基里斯(Achilles)和Briseis。这是一段原著里不存在的爱情,但在电影里比海伦和帕里斯更能吸引人。有人认为片中阿基里斯为了与Briseis的爱情而死是“可笑”的。而在我眼里,阿基里斯这样做,并非毫无来由。首先,阿基里斯之所以会喜欢上Briseis,是因为她身上有他所没有的纯净,虔诚,阿基里斯遇到Briseis,就好像一头浑身是血的野兽站在一个初生的婴儿跟前。我个人非常喜欢阿基里斯临死时对Briseis说的一句话:“You gave me peace.”(“你让我的心平静”)。戎马一生的阿基里斯,最终,在一个信仰阿波罗的女孩身上找到了他想要的平和,这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神的暗示。因此,与其说阿基里斯是爱上了Briseis,不如说是他爱上了她身上的平和,抛弃了一切爱恨情仇,回归到生命最原始的平静。阿基里斯最后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去拯救Briseis,也是在拯救他内心深处所向往的纯净,他不愿看到这样的纯净毁灭在战火中的特洛伊。同理,Briseis之所以会爱上阿基里斯,也是因为他拥有自己所没有的野性,不羁,他对神所表露的不敬……这些都是她从未见识过的,她很快就明白了阿基里斯并非自己想像中的杀人机器,而是看到他冷酷野蛮的外表下迷茫而痛苦的心。这一段感情绝非有些影评人所说的“罗米欧与朱丽叶的希腊滥情版”,这是两种极端的人生观的碰撞,这种相遇,已经超过了爱情本身,而到达了一个更抽象的意念境界……
这是一场没有胜者的战争。英雄们都死了,无论他们参加这场战争的初衷是什么--是为了爱,是为了荣誉,还是为了捍卫自己的国家--他们的结局都是一样的。幸存下来的,或者生死未卜的,并未因此得到幸福。在这场颠倒众生的战争里,没有得到,只有失去。

❺ 《密探特洛伊城》读后感

特洛伊战争读后感
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终于把《特洛伊战争》这部电影看完了,对此我的印象 非常深刻,电影中对这场战争的描述非常惨烈。因为海伦与帕里思的私奔,引发 了希腊与特洛伊城长达 20 年的战争,双方死伤无数,原来美丽而坚固的特洛伊 变成了一片废墟,荒凉的土地上没有一点儿绿色,特洛伊人有的死于战场,有的 成为希腊人的奴隶。最后特洛伊被木马计攻陷......希腊英雄阿喀琉斯和特洛伊 的守护者赫喀托耳也都在战争中丧生………希腊人虽说打了胜仗,但大多数战死 沙场,幸存者在返航时又遭遇风暴只有极少数人返回了故乡。 在这部影片里,我喜欢阿喀琉斯。他是希腊的勇士,他战无不胜,可他却爱 上了俘虏太阳神的女祭祀, 帕里斯的表妹, 于是在爱情和战争前, 他选择了爱情, 决定放弃战争。即使在特洛伊要沦陷时仍不忘记自己所爱的人,他们的爱情本可 以挽救两个国家,是如此地伟大,但是结局还是令人无法接受。不过,我能理解 阿喀琉斯的感情。失去堂弟的痛,杀死赫克托耳,失去最好的对手的惋惜,被迫 和不该爱的人分开的难过。因此,尽管他杀过人,看似很残暴,我还是能够理解 他的身不由己。 另外,对于帕里斯,他是一个帅气、富有、浪漫的王子,他一直生活在哥哥 与父亲的庇护下, 快乐而多情的过着日子, 他有过很多情人, 却没有过真正的爱, 当他碰到海伦时,他一瞬间却爱的那么深切,他与海伦决定逃跑时,那种爱情所 衍生的伟大力量, 使一个王后敢于私奔到另一个国家, 最终引起两个国家的战争, 如果按照中国的思维,我想他们不会有爱情,更不会私奔,这是我所欣赏的。 还有一个人物是赫克托耳,他在整部影片中是把亲情,国家放在首位。他是 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的哥哥,他在得知海伦也随船回特洛伊时,坚决要把海伦 送回去,帕里斯也表示,海伦回去,他也会一起回到希腊的。赫克托耳爱他的弟 弟,不希望他失去生命,所以赫克托耳在战争和亲情之中,选择了亲情。这和他 的父亲一样。老国王在得知这一情况下,也选择了亲情。他们都知道,战争不可 避免,那是两个国家的战争。

最后,我觉得特洛伊老国王普里阿摩斯也非常感人,有点触动我的心弦,他 为了要回儿子赫克托耳的尸首,在深夜潜入敌营,进入阿喀琉斯的帐篷,俯首去 问阿喀琉斯的手,老泪纵横地请求着,最终将儿子的尸首带回特洛伊。 为什么那些无辜的人民的哭声唤醒不了热爱和平的心呢?特洛伊这场延续 十年的战争,留下的不仅仅是被焚毁的特洛伊城、无数的亡魂冤鬼,更多的是一 个个流芳百世的英雄:阿喀琉斯、赫克托耳、阿迦门农、俄底修斯……他们的经 历令人心驰神往,他们的精神让人荡气回肠。 另外,战争太残酷了,它让多少人家破人亡,多少老人失去了孩子,多少妻 子失去了丈夫……战争虽然残酷,但是英雄还是让人敬佩的,因为他们勇敢、正 直,帮助他人,分担责任。因此,我们还要要守卫和平,远离战争!

❻ 求电影《特洛伊》的影评。

《特洛伊》:走下神坛的悲壮史诗
西方文明起源于古希腊文明,《荷马史诗》则是古希腊文学艺术中的瑰宝。作为世界文明的源头之一,这一伟大作品一直启迪着后人的智慧与想象;5月14日公映的好来坞电影《特洛伊》,是对《荷马史诗》的最新一次致敬。
与以往“忠实原著”的改编作品不同,《特洛伊》对《荷马史诗》中的《伊利亚特》部分作了大幅度修改,去除了所有的神话色彩,将一场人神之间的混战,变成一部完全以人类为主体的、关于战争、爱情、英雄与传奇的悲壮史诗。
和原著一样,《特洛伊》的故事也是以希腊第一勇士阿喀琉斯(Achilles)为中心。影片一开始,就塑造了他的“战神”般的形象,同时表现了他与当时希腊最强大的王阿伽门农(Agamemnon)之间的矛盾。接下来,就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盗取海伦(Helen)和大举围攻的故事了。鉴于《伊利亚特》在特洛伊主将赫克托尔(Hector)死后就结束了,《特洛伊》剩下来的情节就参考了《奥德赛》的开头部分以及其他古希腊传说,最终还是以阿喀琉斯的命运为终结。
除了隐去神话色彩外,《特洛伊》还对《荷马史诗》故事中部分人物关系和情节作了修改。例如原著中阿波罗神庙祭司之女克律塞伊斯与阿喀琉斯的女俘布里塞伊斯(Briseis),在电影中就变成了同一个人,帕特洛克罗斯(Patroclus)由阿喀琉斯的好友变成了表弟,而阿伽门农在电影中的归宿也要比原著中更戏剧化得多。此外,在原著中,特洛伊之战持续了十年,虽然《伊利亚特》以阿喀琉斯的愤怒开始,只集中描述了其中最精彩的51天,但对一部两三个小时的电影来说,过于细节的描述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因此,特洛伊之战,在电影中看起来也就是两三天的事。
这种取舍与改动,在我看来是成功的,是符合电影的叙事特性与节奏的。历时十年的战争,电影并非没法表现,只要几个简单的字幕就行了;但是,剧情电影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应当在于情节的连贯与紧凑,尤其是对于这样大制作的商业电影而言,突出原著所表现的主题、而不是斤斤计较于虚构的时间细节,才是把握原著神髓的正确方式。从这一点来看,我赞赏影片的叙事节奏。影片开始十五分钟内,就交代了一场最伟大战争的起因和主要人物关系与性格,却并没有露出仓促急躁的痕迹,显示出编导优秀的控制能力。电影的开头,使用的是典型的“先声夺人”的手法,阿喀琉斯的勇猛无敌以及自负散漫给人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这样一来,观众就很容易理解其后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了。
作为一部85%时间里表现战争过程的将近三小时的电影,而且又是线性发展的情节,《特洛伊》居然没有我想象中的沉闷或过分;恰恰相反,影片的不少场景,都强烈地吸引了我。更为难得的是,它不仅是吸引我的“目光”,而是吸引我的“心灵”:尽管我已经对《荷马史诗》的故事烂熟于心,但在观影过程中,我仍然对帕里斯(Paris)的不负责任感到出离愤怒,对赫克托尔的忠诚与无奈感到无比痛心,对阿喀琉斯的个人悲剧感到同情与悲哀……
可以说,《特洛伊》不仅仅是复活了《荷马史诗》所表现的主题,还使得这些主题更容易被普通人理解。原著中人物的命运无常以及相应悲剧,还可以说是人被百无聊赖的众神玩弄于股掌之间;但在本片中,正由于抽离了所有的神话因素,人物的命运变得完全由人物各自性格与环境驱使;因此,原著中需要借助“神的安排”所表现的种种转折,无一不深深烙上了人性的印记。原著中带上了神意的人的脆弱、贪婪、勇敢、忠诚,也终于可以现出“原形”。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将高贵的艺术史诗庸俗化了,但是我认为,只要让更多的人更能理解人类自身,那这样的“庸俗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❼ 特洛伊战争读后感

读《特洛伊战争》有感

寒假里,我一有空就捧起爸爸、妈妈给我买的湖北少儿出版社出版的《希腊神话全集》这套书,当我看完《特洛伊战争》这个故事后,心情一直不能平静。

这是一个悲惨的战争故事。希腊国王墨涅拉俄斯有一个美如天仙的妻子海伦。有一次,墨涅拉俄斯外出访问,整个王宫就交给海伦管理。恰好这时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来到希腊,当他看到王后海伦时,被她的美貌深深地吸引住了,就设法将海伦带回了特洛伊。墨涅拉俄斯得知此事后,十分愤怒,便带领军队前来攻打特洛伊。一场毫无意义的战争就这样开始了。这场战争整整持续了十年。结果,原来美丽而坚固的特洛伊城变成了一片废墟,荒凉的土地上尸横遍野,冒着缕缕青烟,看不见一点绿色。(战争是多么的惨烈啊!)特洛伊人有的死于战场,有的成为希腊人的奴隶。希腊人虽说打了胜仗,但大多数战死沙场,幸存者在返航时又遭遇风暴,只有极少数人返回了故乡。这场战争卷入了多少无辜的人们,破坏了多少幸福的家庭啊!

历史上其他战争的结果也十分悲惨。海湾战争的伤痕至今还在美国和阿拉伯人民的心中隐隐作痛。而今,美国又进攻了伊拉克。难道他们非要用战争来解决问题吗?要知道,一旦发生战争,后果将会是多么可怕:人们辛勤重建的家园又要变成废墟;安居乐业的人民又要背井离乡,成为无家可归的难民;多少老人会失去儿子,多少孩子从此会没有父亲……为什么那些无辜的人民撕心裂肺的哭声唤醒不了他们热爱和平的心呢?听吧,人们都在高呼着:守卫和平,远离战争!

❽ 特洛伊 电影观后感 (急!急!急!)

三千两百年前,一场发生在希腊和特洛伊之间的战争堪称永垂不朽。它的伟大,不仅仅在于它的规模空前庞大,还在于参战的英雄。
电影《特洛伊》所演绎的这场不朽的战争,却可以看出一个真真切切的神与人的欲望
世界 隐性的神欲
神,在这部影片中没有直接的出现,但在战争的起因和发展中,也不难看出神的欲望,并因为他们的欲望,对这场战争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集威猛、超凡、英俊、傲慢、狂妄、凶狠、专横于一身的英雄阿喀琉斯,在战争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没有阿喀琉斯,就不会有特洛伊战争。即使有,也不会如此的惨烈和血腥。是阿喀琉斯的欲望,助长了希腊想与特洛伊决一死战的决心和勇气。而神的欲望,则助长了神子阿喀琉斯的欲望。

特洛伊战争双方,都是受诸神帮助支持的,希腊方的有智慧女神雅典娜等,特洛伊方则是太阳神阿波罗等。太阳神阿波罗受特洛伊人顶礼膜拜祭奉,按照祭司所参悟到的神的旨意,坚信特洛伊之战将获得神助,于是特洛伊便十分坚定不移地迎接着战争的到来。但是,备受观众期待的太阳神阿波罗却从始至终都没有出现过。而特洛伊也没有像大祭司所预言的那样,得到神助。大王子赫克托死于阿喀琉斯的剑下,木马被看成是希腊祭奉海神的祭礼被拖入特洛伊城却使全城被灭。神,理所当然地享受着特洛伊人的祭奉,却自始至终没有帮助特洛伊人民免遭战争的危害。为欲望驱使,享受着祭礼和膜拜,却背信弃义,因为对立诸神的压力而却步,甚至面对全城被屠杀的百姓无动于衷,不做任何救助。
而众神为何划为两派支持一个国家的战争呢?因为想借助所支持的国家以发泄对对立诸神的不满,助长自己在众神中的威望,享受所支持国家的祭奉,这一切,都出于虽是神的身躯、身份、地位,却实质与凡人有相同的对于名利的欲望,物质的欲望。而这些欲望,恰恰导致了一场又一场的战争。特洛伊之战,就是其中之一。英雄阿喀琉斯,赫克托,特洛伊国王普里尔蒙,阿喀琉斯的表弟帕卓克斯等等,无论他们多么的勇敢无畏,沉着智慧,都不过是诸神欲望下的牺牲品。
显性的人欲
《特洛伊》中所表现出的,除了神的欲望,还有人的欲望。人的欲望,无疑是更直接的导致了特洛伊之战的发生。而人欲对战争的影响可以说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是战争的导火索——帕里斯和海伦对爱情的追求和不顾一切。特洛伊二王子帕里斯爱上了米奈劳斯的皇后海伦,并私自将海伦带回国。因为一己的爱欲,不顾特洛伊向往已久的和平以及整个国家人民的生命,帕里斯无疑是自私和不理智的。对一个人的爱情的成全比起要用一个国家的人的生命作为代价,无疑是浅薄而不值得一提的。而作为一个国家的王子,竟然会这样选择,是被个人欲望冲昏了头脑。
其次,是希腊国王,阿珈门农,因为不满足于眼前统一的希腊国土,为了满足扩张和征服的欲望,劳师动众,率领士兵横渡大海去攻打特洛伊。为弟弟抢回弟媳报仇雪耻的借口终究不能隐藏他作为一国暴君的贪婪和野心。而他的野心和贪婪,却造成了特洛伊的毁灭。
再次,便是为“千古留名,永垂不朽”的名利欲望所驱使的英雄阿喀琉斯。对名利的欲望,让他前往特洛伊作战。而因为对布里塞伊斯的爱情的欲望,最终让这个呼风唤雨的大英雄最终丧生在爱人的面前。在这里,不是对爱情这种人之常欲的否定,只是,当英雄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必将抛弃儿女私情。
还有,便是阿喀琉斯的表弟帕卓克斯。一个英武的少年,受阿喀琉斯一手栽培,却因阿喀琉斯过分的在意和保护,生出叛逆之心,并最终因为他的鲁莽和任性葬送了自己。他在伪装成阿喀琉斯出战前,口口声声是为了希腊出战,但在我看来,无疑是一个年幼又缺乏实战经验的少年对名利的欲望。他想立一次战功,使他在军队中享有声誉,甚至最好能超越专横狂妄的表哥阿喀琉斯。

《特洛伊》的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耐人寻味的世界。它的音乐,电脑特级,拍摄角度,情节安排等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做深入的探讨和分析。这篇评论是我对本影片就某一点所产生的看法,权当是一个引子,好让更多的观众都参与到对电影《特洛伊》的探讨中。

❾ 特洛伊观后感

从古至今,人们就不停发动战争。有些为权利,有些为荣誉,有些为光荣,而有些则为爱情。
古希腊,历史上一对传奇式的情人——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和斯巴达王后海伦之间的爱情激起了一场毁灭文明的战争。帕里斯将海伦从她丈夫——国王墨涅拉俄斯身边诱走,这是不可忍受的耻辱。强大的迈锡尼国王阿伽门侬认为,自己兄弟墨涅拉俄斯所受之辱就等于是自己的耻辱,在家族荣誉感的驱使下,他很快联合起希腊众多部族夺回海伦,保护兄弟的荣誉。
阿伽门侬对荣誉的追求实际上已被他强烈的贪婪所侵蚀——他要通过控制特洛伊城来巩固自己已经拥有的广阔帝国的霸权。在特洛伊国王普利阿摩斯的领导和王子赫克托尔的保卫下,这座围墙高筑的城市坚不可破。但只有一人是这场战争胜败的关键——他就是被人们认作是最伟大的勇士的阿喀琉斯(布拉德·皮特饰)。
傲慢、反叛、所向披靡的阿喀琉斯除了荣誉外,从不效忠于任何人或任何事,而对建立不朽英名的无限渴望促使他加入阿伽门农旗下攻打特洛伊,他的退出与归来左右了这场战争。最终赫克托尔被阿喀琉斯所杀,而阿喀琉斯自己也死在了特洛伊的城墙下。
为了权利和荣誉,两个国家交战了。为了荣誉,千万人赴汤蹈火;而为了爱,一个国家将被彻底毁灭。

阅读全文

与对特洛伊电影的观后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国际电影节是什么 浏览:474
央视电影频道法国电影夜晚的微笑 浏览:71
裁剪视频电影爱情 浏览:533
电影主角阻止发生意外 浏览:665
电影圆明园演员 浏览:925
分年代的电影网站 浏览:538
漫画威龙电影周星驰 浏览:21
小刘三姐大电影 浏览:599
快上映爱情电影 浏览:913
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 浏览:560
关于爱情的儿童电影排行榜 浏览:290
钱小豪跟女鬼同居电影叫什么 浏览:814
诛魔电影演员 浏览:59
情圣电影周星驰粤语在线观看 浏览:176
吴彦祖年轻时候演的爱情电影 浏览:669
先锋资源大全最新电影 浏览:590
蛇王2021电影大结局 浏览:267
电影与音乐单论文 浏览:229
二战丛林战斗电影大全 浏览:807
西西里的电影名字 浏览: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