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神笔马良电影读后感80字
今天,我读了一个故事,它的名字叫《神笔马良》。
这个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以前,有个穷孩子,叫马良,很想学画画,却没有笔。他曾经去向一位大师要笔,大师说:“穷孩子,给你笔你也画不出什么名堂来的,滚!”
马良想画笔都要想疯了,经常梦到笔。一天夜里,一个白发的老爷爷给了他一支神笔。这只笔可神了,画什么都可以变成真的。他高兴极了。用神笔给村里的乡亲们做了很多好事。
国王知道后,就派人把马良捉了去,要他画金山。马良先画了无边的大海,在海中间画了座金山。国王和他的士兵,着急的去取金子的时候,马良画了狂风,把他们都淹死了。
看了这个故事,对我启发很大。马良很善良,也很坚定。以后在学习上我要向他学习。
我还想,假如我有一支神笔……
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会画一个超级游乐场,让小朋友们不用花钱就快快乐乐地玩;
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会画一个大大的宇宙飞船,让大家都上太空去看一看;
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会画很多很多好吃的,给那些穷苦的人们;
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会画上一双翅膀,让我可以到世界上的各个好看的地方去游览;
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会画一个世界上最好的篮球,因为我现在学习篮球却没有篮球;
我的朋友
我并不恨老天夺走了我的小学生活,因为他带给了我一个真心的朋友,她是那么可爱那么善良,她每天穿着一身男孩装,我问她为什么,她总是说这样很帅。也许这也是我认为她可爱的原因:她的个性她的发型都无不洋溢着她的可爱。
她的嘴几乎是他器官最美的东西,应为她的嘴里吐出的总是赞美别人的话,她总是用她的笑和夸奖来激励我,我一定不让她失望,课余的时候也总是将一些笑话来缓和初中学习紧张的气氛,
她的守信和天真也是我喜欢她的重要原因,我请她办的事情我百分百的放心,他总是会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现在班上的同学总是背地里说人家坏话,骂人家的不是还广泛讨论着一些不属于初中阶段讨论的问题。而迪迪却不是这样的,他从不谈论这些,更多的是学习上的问题。在他的带动下我的认识比以前强多了。并且他很了解我的需求,我考试失手的时候他会鼓励我,我伤心时他会开导我。他总是以独特的方式让我快乐,这不正是一个真正的知心朋友吗?
回忆中我有这样一个可爱善良天真的知心朋友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迪迪:也许你还没有意识到你给我的欢乐,但我真的很感谢你给我的这些。我的朋友,我要对您说声真心的谢谢!
我一定会在期中考试中发挥我的最佳水平,迪迪你的眼光一定不会错!也祝你考出满意的成绩!让我们一起努力:我的朋友迪迪!
Ⅱ 电影神笔马良的影评不超过200字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对于回答如满意,请点击“采纳答案”,答题不易,敬请谅解!有其它问题,可以点击“向我求助”,有疑问,期待您的追问!我会第一时间帮你解答!
所以,这片为什么要叫“神笔马良”而不是“三国志马良传奇”呢?不知广大观众看完这片后有没有这样的困惑。尤其那些是八零后记性好且看过1955版《神笔马良》的观众们,难道你们没有这样的困惑么。
好吧,我想你一定还不明白我在说什么,不过再明显不过的情况就是这部《神笔马良》和我们记忆中那部经典国产动画片完全不是一回事。当年那个1955版《神笔马良》为我们展现的是一个充满愁苦的古代封建社会,厚颜无耻的县官员贪得无厌,其治下的黎明百姓那种苦不堪言的生活可想而知,于是一个叫马良的穷苦孩子出现了,他画技超群,乐于助人,但苦于能力有限也不能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做太多是事情,这个时候神仙爷爷给他一支神笔,让他可以把为百姓办的事做实做好,可没想到该死的贪官为了谋私把他捉了去,逼迫马良为他画金山,最终落得人为财死轻如鸿毛的活该下场……
这才是我们印象中的神笔马良故事。这个故事不但符合我们中国的国情,而且无论是对小孩还是对大人都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不管什么时代每当我们看到这片都会回想起历史上劳苦大众遭受过的苦难,然后以此勉励今天的我们不要重蹈覆辙,应该去追求实现那些美好的理想。
可如今新版本的《神笔马良》却变了很多。在这个美好缤纷的世界里,一个白白胖胖的大小子拿着一直无所不能的神笔到处助人为乐。调皮又卖萌,但是劳苦的大众都成了幸福安逸的居民,扰民的国家机器愚蠢可笑,霸道蛮横。可问题这是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么。每当我们国政一塌糊涂之时,人民的生活能幸福么。
或许资本主义国家重商主义的理念下,只要有足够的财富无论政府如何稀烂人民都是可以通过财富来找到幸福的,所以这部新版本的《神笔马良》其实更像是美国迪斯尼的高手们误读了我们经典动画之后,再按照他们的理解来打造的卡通大片。虽然片中唯美的画面和动漫人物都非常精美,充满了幽默感和乐趣,而3D特效也是相当高端,不过乱七八糟的故事剧情和我们童年回忆中那个经典原创比起来实在差得远。所以如果你对此期待过高那么你一定会倍感失望和疲倦。然后你会情不自禁的怀念起儿时看神笔马良的那份惊喜感动和快乐完全不是这些先进的特效技术能关联的。
当然了,食古不化,一味的沉迷过去的是不对的。但是我们在对经典进行新说的时候,也千万别一味只是天马行空,造天花乱坠的空中楼阁,那样只会是一个堕落的开始,必将走向衰亡。我们应该要有所文化传承,有所高层次的理想追求才对,才能让从前的经典重获新生更具新时代的意义。
总之如果非常随便、非常肤浅的制作一个拿画笔的小孩就叫“神笔马良”然后拿出来赚票房毁童年的话,倒不如叫“三国志马良传奇”更有号召力,反正三国题材各种东东早已泛滥得没有休止和下限了。
作为洪汛涛先生笔下的一个经典童年故事,影响了好几代中国人的童年,不但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精彩纷呈,就连故事的文化底蕴也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成就。《神笔马良》作为中国人自己的童话故事,它的文学意义在中国儿童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电影作为这个文学故事的改编,多多少少有违故事本身的严肃性与教育性,情节也严重偏离了原本的故事情节,结合时尚元素与段子精神创作出了一个取悦当下娱乐,无思想无内涵类似于《喜羊羊》系列为范本的恶搞低智商电影。不但错误引导了小朋友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也不负责任的将玩世不恭游戏人生的错误人生思想加以特别的渲染,迷惑了青少年对正常事态发展的认知,遗误了青少年对真善美假恶丑思想的辨识,树立了一个不良的行为典范,也将过于成人化的娱乐毒害了青少年的思想。中国的动画电影剧情模式似乎都在走《喜羊羊》的成功道路,这不禁让人感到在短时间内中国动画电影似乎难以能够具有实质性的突破,也为未来方向的发展埋下了一道巨大的门槛。
电影将一个严肃认真的文学作品改编成了完全娱乐化的商业电影,只是借用了故事的外壳而完全没有汲取故事的精髓。我们看到的这个马良甚至和画作没有什么关系,他得到的根本就不是什么神笔,更像是一个能够让臆想成真的宝物。不但和绘画不沾边,甚至一个斗大不识的将军也能挥起画笔来上一段大墨挥毫,这不但和原作有相当大的出入,也背离了整个故事的初衷。我们感受不到马良那种背负重大责任与使命的隐忍少年,也对这种胡乱篡改经典作品,糟践我国文化事业的行为感到悲哀。难道我们的动画产业作品真的就不能静下心来沉住气来去进行摸索探索,一味的抄袭模仿和追求幼稚简单的思想内涵似乎永远都脱离不开动画观众群对年龄的界限。这部电影相对于它的启蒙运用来说更像是一部精神鸦片,它不断的曲解孩子们对现实的认可,也为他们追逐模仿树立了一个错误的形象,那种简单幼稚且特别世俗俗套的故事情节完全彰显不出时代英雄的使命感,更让人觉得这种玩世不恭的态度会让孩子们的心灵得不到正确的定位。不过抛开电影的精神层面电影还是比较适合于大人们去欣赏去观看,因为那种成人化的段子与自我嘲讽的打趣绝对非常适合忙碌的我们作为一种消遣的低俗娱乐,我们不会被段子里的内容所影响,也不会因为其内容劣质幼稚所动容,而我们只是把它作为一种消遣而过目就忘完全不记得什么内容。电影的画面还算可以,想象力也颇为丰富,天马行空的设想加上二货逗逼的乐趣,还真有点为编剧的智商捉急。
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来讲,它毁掉了很多人对儿时美好的记忆。作为一部商业电影来讲,过度娱乐化的表现真有点担心我们国内观众的欣赏趣味难以得到提升。作为儿童作品来讲,我们的孩子就在这种作品的影响下成长长大,真的能比外国人的孩子更优秀吗?我们值得怀疑!
作为童年时代的一个记忆,有太多的感想与想法在里面,那种理智聪明,隐忍勇敢的小英雄如今成了一个玩世不恭装傻卖萌的小破孩,着实让人太过伤心。我们现在已经不能理解动画作品作为儿童启蒙思想的工具为什么脱离了积极严肃的气氛而改的乱七八糟充满诸多娱乐元素?这真的是为孩子们着想还是仅仅的为了顺应市场?我们更无法理解原本拥有丰富文化底蕴的作品怎么能这样改的粗俗不堪毫无边际可言,这样娱乐至死的改编怎么能够传承我们国产的优秀文化与文化输出?到底是编剧吃错药了,还是我们现在的社会价值取向出现偏差,造就出这样的局面,真为我们的文化娱乐事业感到悲哀。
《神笔马良》是一个原点,一个蕴藏着无限可能的原点。你可以想象当神笔笔下的一切事物都具有生命时那种唯属于想象力的波澜壮阔感。
这个题材简直是天生为动画准备的。我的脑海中已经浮现出,如果是宫崎骏或者是迪士尼来拍摄这一题材会呈现出怎样的一种想象力盛宴。不可否认,当我们自己的动画人驾驭这种拥有极大拓展空间、极丰富可能性的题材时,还是稍显出一种稚嫩。这种稚嫩就是缺乏对神笔这一题材真正有深度的挖掘。
我们不免要对今天的《神笔马良》电影和当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俄木偶动画《神笔》做一点对比。
《神笔》显然是一部在马克思主义美学指导下的作品,神笔是为阶级斗争的主题服务的,它具有的更多是一种现实主义的拘谨,即有些东西马良是不能画的。比如这部电影中的猫和鼠等等。他笔下的每一件作品都必须要为工农阶层服务。相比之下,今天的《神笔马良》电影就可以超脱于这种阶级性之外,显现出一种浪漫主义的洒脱。其实这恰恰是更符合马良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一个孩子,拿到这样一支画笔,他当然首先要“为所欲为”一番的,这不是人之常情嘛?
而神笔的价值就应改体现在主人公从这种为所欲为转化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从一种造物主的新奇转化到造物主的责任感。可惜影片中的马良始终没有这一清晰的认知弧线转变。
我当然不希望新马良像木偶马良那样背负上“为谁而画”(艺术为谁服务)的沉重包袱,但他是否也应该经受从好奇的忘乎所以到失去的迷茫再到重获的感悟的转变呢,是否也应该经历从制造麻烦到制造幸福的转变呢,是否也应该经过从不知道该画什么到终于知道该画什么的转变呢?正所谓美丽的心灵才能画出美好的画。但是影片中的马良显然忘却了这些转变,哪怕从军车上的逃脱,他都想不到要去救自己的拉面兄弟呢。他在变成墨水后与墨仙的一番对白,没有太多令人振奋的点睛发言,而他最终依然要靠别人才能逃脱墨水(而不是靠自身的能力与智慧),让人感到他本应完成的“心智”成人礼自始至终从未完成。
影片结尾的金山及其崩塌,很有仪式感,而马良和小伙伴通过象征友谊的纸飞马成功获救,也让人感到很有味道。但村长最后仍要用天上掉下来的金子请村民吃饭的表态,却让人无法高兴起来,这种金钱观作为结尾难道真的是影片想要宣传的东西吗?比钱更重要的是什么这点,影片从未予以正面回应。
墨仙想要改变世界,采用了选择人类代言人的方式,这很有宗教主义色彩。这里面涉及一个很深刻的话题,就是代言人究竟是在完成墨仙的意愿还是自己的意愿。两者会永远保持一致吗?另一方面,作为造物主的马良,他所创造出的事物被默认为要跟随其左右,这是在道德牵绊的基础上出现的行为准则,但这种牵绊真的牢固吗?马良有没有可能画出代表恶的东西——毕竟神笔是封印了两只凶残的神兽所炼制出的事物,如果画出了怎么办?造物主与被造之物不会和谐,这是影视剧中一个惯例性的主题,就像魔人布欧终究要把魔法师巴菲迪消灭,毕竟影视剧不是和谐社会。
所以你看,从神笔马良文本的原点上,我们其实真的是可以生长出很多有趣的东西来的。
Ⅲ 神笔马良电影观后感550字
对国产动画片一向不报期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神笔马良】放在世界动画电影格局下,仍然捉襟见肘,是必然的。尽管有华丽如迪士尼的技术支持,但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对比双方的成片,残酷的现实依旧会让人悲哀得冷笑。
但此刻,我不想炮轰这部电影,相反,我要夸它。它虽然差强人意,却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差劲,事实上,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这不是讽刺,我想,就算起点再低,如果每一次都能超越从前的自己,长此以往,总会有进步。
我们必须要了解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好莱坞工业体系已经非常成熟。从技术层面,从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来讲,短期之内,我们都难以与之抗衡。我们能做的,就是多在故事情节,价值内涵上下功夫。所以,“不求用功,但求无过”真不是一个批判的说法,而是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而这句话,也将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国产动画努力的目标。大话谁都会说,心比天高没错,但重要的是脚踏实地。所以,根据这个目标,我们首先就要了解,国外的电影有哪些功,相对的,我又有哪些过。
首先,功是更高层次的理念及价值观引导。韩寒在正在热映的《后会无期》中说道,只有小孩子才讲对错,成人的世界只讲利弊。且不说这句话本身是否经得住推敲,却在国产动画中得到印证。《马良》中,正义就是正义,邪恶就是邪恶,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这是一个稳妥的主题,但这也是一个无比平庸的主题。
《冰雪奇缘》讲了什么?那不再是王子与灰姑娘的童话。那是一个女孩认识自己,看清自己,找回自信,融入社会,在坚守自我中实现个人价值的一个过程。但它又远远不仅如此,乃至从里面非人类的角色“雪宝”中,你都能有所感悟。
《疯狂原始人》讲了什么?那真的不止是“野人”的故事。它讲了永恒的希望,这是人类共通的东西。当我们身处的世界将遭到毁灭,当我们的文化与价值观都面临崩塌,我们该怎么办?他们选择了在绝望中找寻希望,从废墟中坚强地站起,迎接美好的明天……中国曾有一代文人深深陷入废墟的泥潭,无法走出,而国外用一部动画给出了答案。这不是站着不腰疼,我更愿意当成举重若轻。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站得更高,才能看的更远。但首先,你要抬起头,不然如何攀登高峰。
而我们的《马良》呢?好一个对错分明,好一个大义凛然。但真实的社会是这样吗?现实的世界里,唯一的绝对就是没有绝对。所以,《马良》没有功。但它也没有过——起码这部电影里的对错观是无害的。而以往的国产动画呢?一个重大的顽疾便是只能给小孩子看,有的连小孩子都不能看。电视版《喜洋洋与灰太狼》很多桥段被网友热烈吐槽过,纵然不能全盘否定,充满文化的糟糠却是一定的,暴力就充当其中,自私自利位居其二,至于其它噪点就说不尽了。
而《马良》呢?电影开始,马良惊艳出场:跑得比马快,飞得比鸟高,林中穿越无压力,堪比人猿泰山。笔者忍不住笑了,一边感慨“太扯”,却掩饰不了内心的喜欢。国外也会有诸如此类“超能力”场景,比如《勇敢传说》,但是有背景铺垫。《马良》纵然突兀,却不让人生厌,用一个现在很流行的说法叫“满满正能量”。
这一段,它教会小孩子什么?热爱大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热爱动物,要与保护它不被坏人侵害;热爱艺术,就要克服困难实现理想。此处着实可圈可点。而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与邪恶实力作斗争从相对的角度,也可以说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其次,功是卓越的人物设计及精彩的情节设计,而以往国产动画的人物常常经不住推敲,情节更是漏洞百出。电影是一个“一加一大于二”的艺术,我们却连“等于二”都做不好。
在《冰雪奇缘》和《疯狂原始人》中,都呈现出了多主角的趋势。这不是每个角色戏份都很重,没有第一主角导致的,而是因为每个人物设计得都很出彩。你可以说《马良》就是一个单一主角的故事,但《狮子王》也是单一主角,反派却让人印象深刻,并非脸谱化。而《马良》中,马良虽然也有小伙伴,也有对手,却统统趋向于扁平。小孩子看可以,大人看当真乏味。
而情节设计上,《马良》里的一切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对方出招,我来拆招,没有更有力量的情节。什么是有力量的情节?有力量的情节是《冰雪奇缘》中女王安娜一个人走在茫茫雪山,放声歌唱,找寻自我。有力量的情节是《疯狂原始人》中的女孩儿不顾父亲的阻拦,努力攀岩,想看到更广阔的天地。是的,这就是近来常被影评人讽刺的“情怀”。但我想说,没有情怀,何谈艺术?
马良的设计上纵然没有功,但也没有过。起码情节有起伏,不是一马平川。马良失望过,迷茫过,最后找回了方向,让每个小孩子也多多少少感受到了世事的波折,却没有过多的伤感及负能量。
而从人物设计上,村长的角色是其中最为出彩的,相信看过的人都不会反对。而小黄帝的角色也颇具个性喜感,这些都带有了一些“功”的苗头,值得鼓掌。造型上,能感受到设计者在努力让人物看上去更有个性,更有特点。比如马良身边小女孩,可爱至极。虽然马良的造型总让我想起著名歌手刘欢年轻时的样子,但总体看,影片的造型设计是高度统一的——极尽“萌萌哒”之势。既然决定拍给小孩子看,就要让小孩子可以看,《马良》做得很好。
第三,功是无懈可击的细节,而《马良》的影片制作提升空间还有很大。不谈纯技术层面,只想说类似分镜设计,动画配乐等创作层面。
按照常理,3D动画讲究的是纵身空间的视觉体验,可《马良》中很多镜头是仰俯式的平面空间,而且绝不是一处两处。这样的分镜设计胆识过人,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但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充满差距。
在努力奔向艺术世界的人里面,从不缺急功近利的,但急功近利只能让我们离艺术更远,长期在殿堂门外徘徊。模仿不可耻,百分之百的模仿是不可能的,人不是机器,在模仿的时候无形中会进行再创造,所以,慢慢来,不要急。一步一个脚印看似笨拙,但又往往是邸达目的地的最快方式。
而音乐,也是我们欠缺的地方。好莱坞有歌舞片,可纵观整个国语电影,音乐也从来不是我们的强项。国产动画作为华语电影的一部分,自然深受其影响。在国外动画中,音乐是最不可或缺的,从早年的《狮子王》到《冰雪奇缘》。可我们呢?总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此次《马良》仍旧没有逃脱这个命运,依旧无功,无大的突破,但也绝无过错。
首先,音乐意识已经有了,其中群鼠广场舞的桥段,让人眼前一亮。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民族,很多少数民族更是极为擅长音乐与舞蹈的。然而长久以来,我们的电影在这方面毫无体现,而在动画片中,则更是一言难尽。不管怎么说,《马良》在这方面是有艺术觉醒的。它可能被遗忘,但绝不会被唾弃;它没有多优秀,但绝对不丢人。
综上,《马良》是一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电影。但我相信,这并不是创作者的本意。我看到了很多好的苗头,希望这苗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愿有一天,那熊熊的火焰能变成光明的力量,带领国产动画乃至国产电影找到前进的放向,创造中国电影更美好的明天。
Ⅳ 神笔马良电影观后感400字
Ⅳ 《神笔马良》观后感
《神笔马良》观后感
我就读过《神笔马良》的神话故事,被马良的机智、善良和勇敢深深地迷住。而今天有幸看到《神笔马良》3D电影,更让我对这位神话中的小英雄深深地佩服!
从前,马良和他的小伙伴——小面、花灯子住在美丽的百花村。他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一天,一个邪恶将军的到来打破了山村的宁静。他派遣自己的部队向这个小山村发起各种挑衅,并且命令村民必须在三天内搬出百花村,否则将给予惩罚。泼墨仙人送了马良一支神笔,这支神笔无所不能,画的东西都活灵活现。马良用这支神笔帮助村民躲过了邪恶将军的种种刁难。但不幸的是,后来马良还是被抓走了,神笔也被抢了。将军想用这支笔画许多武器,可是他即使使出了浑身解数也没能画出来。无奈将军只能把马良放出来,要求他画一座金山,马良照做了。再画了一艘飞船,将军乘着飞船飞上了金山,结果金山融化了,将军也变成了金雕像,再也不能胡作非为了。
马良之所以能画出许多美丽的画,是因为他拥有一颗金子般乐于助人的心。其实,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真正的神笔,但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神笔马良”!
Ⅵ 神笔马良 观后感
神笔马良》读后感]
前几天,我阅读了著名的神话故事《神笔马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坚持就会成功,《神笔马良》读后感。
这篇文章记述了马良家里很穷,用心学画,没有笔就用树枝在地上画,经过多次练习,最后能把小母鸡画得像真的一样,老鹰都过来看,后来他意外地得到一支神笔,他用神笔帮助穷人,惩治坏人的故事。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学习的道路上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许多困难,只有意志坚强、勇于战胜困难,坚持到底的人才能取得胜利。就像马良他虽然贫穷,但是他能用心学画,刻苦练习,他笔下的东西才栩栩如生,有了神笔之后如虎添翼,而皇帝享受荣华富贵,一点都不刻苦,即使有了神笔,也画不成自己想要的东西,读后感《《神笔马良》读后感》。
这使我想起了参加画画现场比赛前的事:一张画在家里往往都要练习很多遍,刚开始十分生疏,形状大小都很难把握,画一张要两小时,每天都要十点钟睡觉。经过两三天练习后有点熟练了,可是爸妈还叫我练,心里想,已经很好了,不用再练了,我心里打起了退堂鼓,想讨价还价,我对爸妈说:“今天能不能只画人头啊”?爸爸对我说:“你线描没练好怎么上色呢,何况参加比赛的同学个个都是高手,你是代表班级参赛的,没有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是不会取得好成绩的”,在爸爸妈妈的开导下,我咬紧牙关,鼓足了劲,每天家庭作业完成后都练习一张,就这样坚持了一周,最后画一张画只用一小时了,而且默画得十分逼真,比赛时得心应手,取得了好成绩。现在想起来,这不正说明了“坚持就是胜利”、只要有决心、有毅力、勇于战胜困难,就会取得成功这一道理吗?
在学习中,我要向马良学习,学习他的有志气,不怕艰苦的精神,但我知道神笔是不存在的,只有遇到困难不退缩,不害怕,勇敢坚强地去面对学习路上的拦路虎,成功必定属于永远坚持的人。
〔《神笔马良》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Ⅶ 看神笔马良大电影写观后感求大师帮忙
神笔马良大电影观后感 400字
Ⅷ 看电影《神笔马良》观后感怎么写'
本人比较业余,虽然看过了,但不知道怎么描述,只感觉还行。所以帮你找了几篇影评,望采纳。
《神笔马良》是一个原点,一个蕴藏着无限可能的原点。你可以想象当神笔笔下的一切事物都具有生命时那种唯属于想象力的波澜壮阔感。
这个题材简直是天生为动画准备的。我的脑海中已经浮现出,如果是宫崎骏或者是迪士尼来拍摄这一题材会呈现出怎样的一种想象力盛宴。不可否认,当我们自己的动画人驾驭这种拥有极大拓展空间、极丰富可能性的题材时,还是稍显出一种稚嫩。这种稚嫩就是缺乏对神笔这一题材真正有深度的挖掘。
我们不免要对今天的《神笔马良》电影和当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木偶动画《神笔》做一点对比。
《神笔》显然是一部在马克思主义美学指导下的作品,神笔是为阶级斗争的主题服务的,它具有的更多是一种现实主义的拘谨,即有些东西马良是不能画的。比如这部电影中的猫和鼠等等。他笔下的每一件作品都必须要为工农阶层服务。相比之下,今天的《神笔马良》电影就可以超脱于这种阶级性之外,显现出一种浪漫主义的洒脱。其实这恰恰是更符合马良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一个孩子,拿到这样一支画笔,他当然首先要“为所欲为”一番的,这不是人之常情嘛?
而神笔的价值就应改体现在主人公从这种为所欲为转化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从一种造物主的新奇转化到造物主的责任感。可惜影片中的马良始终没有这一清晰的认知弧线转变。
我当然不希望新马良像木偶马良那样背负上“为谁而画”(艺术为谁服务)的沉重包袱,但他是否也应该经受从好奇的忘乎所以到失去的迷茫再到重获的感悟的转变呢,是否也应该经历从制造麻烦到制造幸福的转变呢,是否也应该经过从不知道该画什么到终于知道该画什么的转变呢?正所谓美丽的心灵才能画出美好的画。但是影片中的马良显然忘却了这些转变,哪怕从军车上的逃脱,他都想不到要去救自己的拉面兄弟呢。他在变成墨水后与墨仙的一番对白,没有太多令人振奋的点睛发言,而他最终依然要靠别人才能逃脱墨水(而不是靠自身的能力与智慧),让人感到他本应完成的“心智”成人礼自始至终从未完成。
影片结尾的金山及其崩塌,很有仪式感,而马良和小伙伴通过象征友谊的纸飞马成功获救,也让人感到很有味道。但村长最后仍要用天上掉下来的金子请村民吃饭的表态,却让人无法高兴起来,这种金钱观作为结尾难道真的是影片想要宣传的东西吗?比钱更重要的是什么这点,影片从未予以正面回应。
墨仙想要改变世界,采用了选择人类代言人的方式,这很有宗教主义色彩。这里面涉及一个很深刻的话题,就是代言人究竟是在完成墨仙的意愿还是自己的意愿。两者会永远保持一致吗?另一方面,作为造物主的马良,他所创造出的事物被默认为要跟随其左右,这是在道德牵绊的基础上出现的行为准则,但这种牵绊真的牢固吗?马良有没有可能画出代表恶的东西——毕竟神笔是封印了两只凶残的神兽所炼制出的事物,如果画出了怎么办?造物主与被造之物不会和谐,这是影视剧中一个惯例性的主题,就像魔人布欧终究要把魔法师巴菲迪消灭,毕竟影视剧不是和谐社会。
所以你看,从神笔马良文本的原点上,我们其实真的是可以生长出很多有趣的东西来的。
Ⅸ 观《神笔马良》有感50个字作文
网上找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可节选
观《神笔马良》有感
我看了《神笔马良》这部电影,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因为电影里的马良是一个善良、机智、有志气的孩子。而电影里的将军正是马良的反面,他是一个贪、邪恶的人。
故事的简单内容:从前有个穷苦的孩子,叫马良。他住在一个叫百花村的地方。马良喜欢画画,因为马良很穷所以连画画的笔也没有。有一天,晚上,马良梦见有位大师送给他一支笔。等醒来后,他发现身边真的有一支笔。马良十分开心!于是,马良在墙上画了一只鸡,没想到它居然活着跳了下来。后来,被将军知道后,就闯进百花村拿走了神笔。马良很难过,等走了后,泼墨仙人出现给了马良一支神笔。
将军到了家,试试这笔的魔力,他对着小皇帝施魔力,将军以为真的,就对他的鸟施魔力,将军这才知道这支笔是假的。
在百花村马良用神笔帮助村民,马良帮助村民画出了:大水壶、水牛、摇钱树等。后来,将军发现马良手里有一支神笔是真的,于是,他请马良参加六岁小皇帝生日,趁机把神笔拿到手。到了官殿,马良给小皇帝表演了节目。表演完的时候,将军趁机把神笔拿走,马良也关进了一个地方。后来,马良的伙伴——花灯子和花猫,把马良救了出来,拿回了神笔,回百花村。这时候将军又来,求马良画一座金山,马良用神笔画了座金山,马良用神笔画了座金山,因为它们想把金山搬回家,所以把金山的手、脚用力拔,这样金山会疼,掉下了金色的眼泪,眼泪掉下来把将军和手下染成金色的人。
马良用花灯子送给他的折纸的马,用神笔变成活的飞马飞下来。
这样马良和村民快乐地生活。
我也想要一支神笔,这我可以像马良那样帮助别人。
Ⅹ 《马良神笔》大电影观后感
暑期过得 真快啊,转眼已经过了一半了,在这期间里,我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一起和爸爸妈妈上班过,双休日爸妈也带我玩了很多地方。也带我看过暑期上映的好几部儿童大电影,给我印象最深的那就是<<神笔马良>>儿童大电影了。
电影里的马良是个放羊娃,很爱画画,也很聪明,自己的画笔都是自己用竹子做的,而且还很善良。电影故事中的大将军和他的手下还有他养的那只鸟都是不爱护动物,不热爱和平和贪心的人。大将军从一开始射杀猎物,想得到他的鸟儿和他说的根本都不存在的宝藏,毁灭老百姓的村庄,欺负老百姓。马良为了解救村民,马良得到了泼墨仙人的指点,得到了泼墨仙人送的神笔,用神笔画出各种各样的老百姓需要的动植物,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后来被大将军知道了,他就拿走马良的神笔,因为大将军是个坏心肠子的人,他用神笔根本画不出他需要的金山,他就逼善良的马良帮他画金山。马良只好画了一座招财猫的金山在空中,也画了一梭飞船,贪心的大将军带着一群贪心的手下坐着飞船,还有贪心的村庄和他的两个儿子害怕被大将军发现,躲在飞船的地下,一起去挖金山。最后在挖金山时被难过的金山眼泪给融入成金山人了。
看了这部电影让我感到:做人不能太贪心,一定要像马良那样一定要做善良的人,一个热爱和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