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军大业观后感
《建军大业》是“建国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该影片由韩三平担任总策划及艺术总监,黄建新监制,刘伟强执导,刘烨、朱亚文、黄志忠等主演。该电影主要以1927年南昌起义这一重要历史事件进行展开 ,描写中国军队伟大的建军篇章,展现了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
看完这部电影我深受感动,电影把近代一系列的重大历史事件巧妙的串联起来,给人们壮美的视觉感。从南昌起义中诞生出来的红军也有了永不磨灭的番号。如同凤凰涅槃,共产党在经历了流血,分歧,迷茫,牺牲之后,成长之后的共产党也更加坚强,坚定,坚韧。
经历了这些而诞生的红军也绝不同于普通的军队,它怀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肩负着解放中国的伟大使命,携带着永不向反动势力屈服的意志,代表着中国革命的新希望。
2. 建军大业观后感
4月2日星期二下午6:20去了报告厅,观看了爱国主义影片——《建军大业》。
我深刻地感受到和平来之不易,祖国大陆内部革命的胜利是无数英雄用他们的身躯抵挡敌人无数的炮弹。这是学血与泪的抗战。他们每个战士都是牺牲自己的生命赢来的,他们为了国家,离开儿女和妻子,跟着革命党员一路南下占领城市,攻打敌人。
周恩来是让人敬佩的英雄,一直为改变实渗如现统一的愿望,集结身边的文艺青宴喊伏年。一路攻打向南。但在第二场战役时,败北了,周恩来也病倒了,回到了香港养病,贺龙等人突围重围但下落不明,让人揪心。战晌携役也牺牲了大量的战士,但后来事情好转,朱德在井冈山和 *** 会师,场面很欢喜,电影到这里差不多也到了尽头,我所描绘的战争其实残酷程度比较浅,让人感受不到。但通过这次观影我所学到的却很多。
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
标签: 观后感 大业
3. 建军大业观后感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建军大业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今天下午去看了《建军大业》,主要还是对武昌起义和毛泽东的想法多一些。
因为最近在看《飘》,对战争于平头百姓的感触多一些,武昌起义等战争真的不知道误伤了多少百姓啊。难道革命就是必须要流血吗?真的应了谭嗣同的那句话了。
还有那些,死的好惨,简直就是肉靶子嘛,但是她们的牺牲对人民大众的启迪应该还是起到很大作用的吧!
毛泽东能够反对所有人武装包围城市的决策,却始终坚持自己发动农民的力量,弊银先夺取农村。感觉他挺有自己的想法和立场,能够去另辟蹊径,还能做出成绩来,真是厉害了,佩服。以前看《恰同学少年》的时候,就对毛泽东很是崇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七分功三分过吧!学习值得学习的东西,去绕过别人遇到过的坑。
周末 ,妈妈带我去看了众星云集的《建军大业》。
这部电影带领我们一同回望革命领袖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峥嵘岁月,影片着力呈现革命先辈们的赤胆忠心和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向在伟大革命事业中历经千难万险奋勇前进的英雄先辈们致敬。
多场战争戏是推动故事情节前进的关键点,再回过头来看这次曝光的人物剧照,也会发现其中穿插着大量重要角色的命运:朱德、贺龙、叶挺和粟裕是南昌起义的重要人物;李现饰演的罗荣桓、李易峰饰演的何长工等人参与了秋收起义;张艺兴饰演的'卢德铭则牺牲于秋收起义;马天宇饰演的林彪和杨佑宁饰演的钱大钧是三河战役的重要人物,而白宇饰演的蔡晴川则在这场大战中牺牲了……要把这么多的故事放到一部电影里,着实不容易。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披靡雄狮,整装待发。先烈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铭记历史,吾辈自强!
怎么说呢,总体感觉还好吧。听说是第三部,我没看前面两部,无从比较。
没有大陆导演拍得那么严肃,也没有英雄化形象,算是从另外一个视角看历史人物,观众也许会想,哦,原来启并我们的英雄也有这样的时候啊,血性的年轻人即使再狼狈也坚守信念一路挣扎奋斗下去。但英雄毕竟是英雄,承载着中国的光辉历史,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信仰,电影要让他们从神坛上下来同时不影响他们在观众心中的高大形象,这真的很难。
反正我一看到陈赫这小眼睛逗逼就笑场了,还有那些小鲜肉是怎么回事,面相太奶油,演技太浮夸了。这不是娱乐片啊,严肃点好吗,拍一部历史正剧需要他们来拉票么?
朱德三河坝战役演得实在好,超有感染力。
叶挺演出了我心目中的铁血将军。就是炮弹前的转圈什么多了点。
杜月笙那一段的确很恐怖。
第一次写观后感,因为这段我喜欢的历史,因为那群我敬仰的前辈与先烈。这部剧从选角开始我就喜忧参半,曾经有过很多的担忧,直到亲身进入到影院,方算是有了答案。我所期待的演员不曾辜负我,我所担忧的,也大多给予我惊喜,事实证明,其实许多小鲜肉也是可以让人期待的。整体影片虽然仍有槽点,但比我预期还是好了那么一点点。唯有的一个我觉得最为尴尬和败笔的,大概就是武昌城下尬舞的叶挺。不得不说,这有侮辱先辈之嫌了。叶导之前的担心终成现实,无论是处于偏见还是其他,事实是欧豪并没有交出一份能悄卜迹够让人满意的答卷。心疼叶挺将军。
4. 求建军大业观后感800字
133分钟的电影,枪炮连绵烽火震天,一波波满屏引爆的炸点真实再现了当年的历史背景和被迫革命建军的必要性。
剧中不仅有很多笑点,同时也有很多戳中内心的痛点和泪点,逼真再现了南昌起义、三河坝血战、广州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等历史节点,这是何等惊心动魄的烽火青春。
电影中选择了每一个角色出场时在姓名旁标注实时年龄的那一刻,就开始无声的宣告,向世人展示了热血青年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信念。
此片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三河坝战役,敌人有三万兵力,而我们只有不到三千人,为了给广州起义的大部队赢得突围时间。
在朱德司令的领导下,战士们成功浴血奋战坚守了三天,但是伤亡惨重。
在第三天,朱德司令为了掩护大部队的撤离,需要留下两百壮士死守阵地,让我惊讶的是,明知道留下就是死路一条,可是居然所有人都想要留下,留下来的牺牲,撤出希望的火种,是何等艰难的决定,这让我非常感动!
在大部队撤离之前,朱德司令对团长蔡晴川说了一句话:“要当勇士,不要当烈士”!
就在团长蔡晴川中枪倒下的那一刻,他脑中不断地回想起这句话,他的身体突然就有了力量,终于拉响了炸弹控制器,与敌人同归于尽。当钱大钧打扫战场时,站在蔡晴川面前敬礼时,敌人也为此震撼啦,这是多么值得尊敬的对手。
儿时懵懂无知时曾听爷爷讲起过红军过草地、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从爷爷身上的三处弹孔就知道用鲜血换来的和平是多么不易的,为了延续更多人的生命,英雄和英烈们,付出了很多很多……
从前,以为“壮烈牺牲”只是一瞬间,因为在书中读到的时候仅用几秒钟,殊不知这却是革命烈士的一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看到的是浴血奋斗的每一个人,而不是“花团锦簇”的小鲜肉,他们真切的诠释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通过这部影片,更能看的出老戏骨们的魅力,也能看到小鲜肉们的进步。而对于我来说,作为一名中国人,怎样在岗位中充分发挥带动作用,为国家做贡献是值得深思的。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正青春,生于和平年代之下,在感恩之余,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力量,传播健康正能量,树立中国好形象。
在工作中不断的提升自己,成为最有价值的中国人。但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唯有优秀的人民,中国才能走向卓越。
5. 求建军大业观后感800字
《建军大业》观后感
观看《建军大业》,我被电影所展现的历史画卷深深震撼。这部电影不仅还原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更展现了中华儿女为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一、热血沸腾的爱国情感
电影从辛亥革命开始,一直到南昌起义,呈现了中国革命军的创立历程。电影中呈现的军阀混战、社会动荡的画面,让我深刻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艰难与不易。影片中的角色充满信念与激情,他们为了民族的未来,勇敢地走向战场,让我深受感动。
二、精湛的演技与精良的制作
影片中的演员表现非常出色,将历史人物演绎得栩栩如生。电影的制作也非常精良,画面、音效、配乐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电影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体现出制作团队的匠心独运和对历史的敬畏之心。
三、深刻的历史启示
观看《建军大业》,我深刻认识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伟大和不易。他们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是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坚强后盾。电影中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信念,不畏艰难,才能走向胜利。同时,电影也提醒我们珍惜今天的和平与繁荣,铭记历史,不忘初心。
四、强烈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我们依然需要《建军大业》中展现的那种信念和勇气。面对挑战和困难,我们需要勇往直前,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电影也提醒我们,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电影《建军大业》是一部非常有深度和内涵的作品。它不仅还原了历史,更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强烈的现实意义。观看这部电影,我深深感受到中国人民的伟大和不易,也更加坚定了我对国家和民族的信念。我相信,只要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勇往直前,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部电影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佳作,它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与繁荣。同时,它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强烈的现实意义,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