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母亲节专题:15部感恩母亲的励志电影
母亲节怎么过?送花吃饭出去玩?其实和母亲一起静静的看一部电影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所以我刚刚整理了15部感恩母亲的经典电影,推荐给大家观看。
1、《巨声妈妈》
短评:从电影中间部分就开始哭,一直哭到片尾,这部电影的后劲太足了。
2、《记我的母亲》
短评:有点小津还魂,又有点是枝裕和附体,极像是《步履不停》姊妹篇。
3、《第二个妈妈》
短评:这是一个女佣修复与女儿关系、释放自己真性情的故事。导演的节奏感不错,故事顺畅,没纠缠在某个问题上大做文章、大力煽情,这种感觉挺好。女主角的放松的生活化的表演也是本片看点之一。
4、《妈妈,让我再爱你一次》
短评:国产小成本公益电影,满满的正能量。
5、《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短评:最最感人的一部阿莫多瓦电影,有张力的故事。对西班牙的文化背景产生兴趣。
6、《母女情深》
短评:用时间拉动起来的情绪,骨子里是煽情,表现的很流畅。 得个小金人当之无愧。
7、《母亲[韩版]》
短评:母爱,究竟是疯狂的,还是伟大的,还是既疯狂又伟大的呢? 疯狂,究竟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还是既褒义又贬义的呢?
8、《母性光辉》
短评:真嫉妒那两个孩子,有这么一个好母亲… P.S.那个印度裔的送货员真帅~!
9、《宝莲灯》
短评:沉香劈开大山,白色的雾气布满了四围,三圣母慢慢从远方走过来,周围是雨后美丽的莲花池,就在这时,阿哲的《爱就一个字》慢慢响起...我为你翻山越岭,却无心看风景,我想你 身不由己...印象太深了。
10、《结婚礼服/婚纱》
短评:母爱之伟大不必言说,触及内心的却是那个孤僻、不大与人亲近的小孩。你看着平日里表情总带着微微倔强的小孩,因为妈妈的即将离去而难过,低着头大颗大颗地掉泪,怎能不跟着哭。
11、《复仇慈母心》
短评:水准不输好莱坞动作大片!印度电影越来越好看了!只是无处不在的英文对白是咋回事???
12、《我的母亲》
短评:生活各种矛盾冲突,母亲病重、导演苦恼、大牌明星纠纷、女儿问题…清淡手法人生经历,意大利编导倒是温婉细腻表现家庭内部问题。
13、《妈咪》
短评:歇斯底里的主角,活力叛逆的行为,传记色彩的故事,还有各种廉价的MV作风,艳丽高饱和的色彩,正方形的画面比例更是将观众的注意力死死的抓到表演上。
14、《慈母复仇路》
短评:最后一屋子的悲伤母亲作证是泪点,非常好的片子。美国西部复仇式的现代版。演员很不错,平静中见惊奇,非常好的电影。
15、《我的父亲母亲》
短评:张艺谋经典作品,一小时二十五分钟的电影,倒叙的结构,观众自然的已经明了了结局,基本完全是平铺直叙的语气,没有半分修饰和夸张,娓娓道来一段关于爱情的故事。
『贰』 慈母颂的电影剧情
恶霸舒根垂涎祝慧清美色,舒根师爷诬害慧清丈夫常道生,道生因而被诬谋财害命,受尽酷刑致死。斯时慧清身怀已六甲,便假装答允嫁舒根作妾,待子念祖出生,便立刻逃至香港。
慧清将儿子念祖抚养成人,但念祖性懒惰,慧清唯有将当年其父的冤情告之。念祖顿时明白身负血海深仇,改而发奋读书。道生好朋友谭君伟悉心照顾慧清,慧清却始终心系亡夫,只想与君伟做知己。另一方面,舒根与师爷起冲突,舒根击毙师爷,逃去无踪。
念祖爱上舒根女儿于瑶芬,瑶芬得悉念祖身世后便向其父查探舒根下落,岂料她父亲正是舒根,当年逃亡至香港,改名换姓。为绝后患,舒根借女儿引慧清母子到来,三人纠缠间舒根中枪身亡。念祖终为父报仇,并得悉瑶芬实非舒根所生,与瑶芬成美眷。
『叁』 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
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月,肩及肋骨皆出现剧痛,最后的创新之作《故事新编》出版。2月,开始续译《死魂灵》第二部。
5月15日再发病,医生诊断胃疾,自后发热未愈,31日,史沫特黎女士引美国邓医生来诊断,情况不乐观。6月,身体略有好转。
鲁迅及身边的人都认为“鲁迅先生好了”。10月17日病复发,18日黎明前疾病发作,气喘不止。19日上午5时25分逝世。
(3)慈母之爱完整版电影扩展阅读:
人物故事:
1、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
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着名的文学家。
2、金牌换书
鲁迅少年时代在南京矿路学堂读书,学习十分刻苦。在同学中,他年龄最小,而成绩却最为优秀。矿路学堂当时规定,每月考一次,考得第一名者奖三等银牌一枚。
四个三等银牌换一个二等银牌,四个二等银牌换一枚金牌(金质奖章)。经过了三年的学习,同学中只有鲁迅一人换到了金牌。当时矿路学堂的总办比较开明,学生看书报也比较自由。
鲁迅求知欲十分强烈,除学习功课外,他还广泛阅读古代小说、野史、杂书和从西文翻译过来的新书。由于家境贫困,为了求知,他把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金牌变卖了。
买回了一些渴望已久的书来读。广泛的阅读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人做过统计,他在创作中引用过的书,足以开一个规模不小的图书馆。
3、鲁迅理发
有一天,鲁迅穿着一件破旧的衣服上理发院去理发。理发师见他穿着很随便,而且看起来很肮脏,觉得他好像是个乞丐,就随随便便地给他剪了头发。
理了发后,鲁迅从口袋里胡乱抓了一把钱交给理发师,便头也不回地走了。理发师仔细一数,发现他多给了好多钱,简直乐开了怀。
一个多月后,鲁迅又来理发了。理发师认出他就是上回多给了钱的顾客,因此对他十分客气,很小心地给他理发,还一直问他的意见,直到鲁迅感到满意为止。
谁知道付钱时,鲁迅却很认真地把钱数了又数,一个铜板也不多给。理发师觉得很奇怪,便问他为什么。鲁迅笑着说:“先生,上回你胡乱地给我剪头发,我就胡乱地付钱给你。
这次你很认真地给我剪,所以我就很认真地付钱给你!”理发师听了觉得很惭愧,连忙向鲁迅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