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守夜》 | 斯蒂芬·金一直想写,他就写了
【美】斯蒂芬·金 著,邹亚 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18
斯蒂芬·金
1947年生于美国缅因州波特兰市,后在缅因州州立大学学习英语文学。1973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魔女嘉莉》,随即大获成功。迄今已出版四十多部长篇小说和两百多篇短篇小说,代表作有《肖申克的救赎》《绿里奇迹》《它》《重生》《守夜》和“《黑暗塔》系列”等,被《时代》周刊誉为“无可争议的惊悚小说大师”。
《守夜》是斯蒂芬·金的短篇小说集,一共有20篇。上面这段文字是写在《守夜》封里的一段话,用很简短精要的语句描述了这本书里几个故事的大概。
斯蒂芬·金的小说于我而言,有这样的感觉:食之,如鱼骨在喉;弃之,又心痒难耐。
我喜欢他的想象,和他笔下对人心恐惧的操控。像 《宠物公墓》 ,整个故事内容来讲,其实并不算恐怖,但是,当你猜到男主人公企图复活他的儿子那一刻,一种不知名的恐惧会从人心底深处慢慢冒出来,让人从骨子里感觉毛骨茸然。
不过,有时候我也看不懂他所要表达的想法。去年年初的时候看的 《睡美人》 就是这样,知道他写的人物情节、鸟兽神迹都带有一定的寓意,奈何看不出来寓意是什么,当时也是用了极度的耐心才看完了厚厚的上下两册,心里期盼着看到故事结尾总能明白个所以然了,但事实并没有。
我在看《守夜》前,并不知道它是一本短篇小说集,20篇里大约只看懂了一半吧。
《耶路撒冷镇》和《夜班》这两篇,我留下的印象还是相对较深的。
在以往的电影和小说里,耶路撒冷镇这个地方基本已经能和吸血鬼划上等号了,不过斯蒂芬·金的 《耶路撒冷镇》 里吸血鬼的戏份并不多,他采用了书信体的格式,记录下新住所出现吸血鬼,以及探索吸血鬼家族秘密的经历。
这篇小说里对吸血鬼的描述是狰狞的脸、小猫的叫声和可怕的红窟窿,颠覆了我以往对吸血鬼男的英俊,女的貌美的印象。
由于小说主要是在写发现吸血鬼后主人公的一些心理变化,斯蒂芬·金用了很多的环境描写来衬托出一个阴冷、恐怖的氛围,整篇小说的基调在他的笔下都是灰蒙蒙的。
不过,这次我还发现了斯蒂芬·金独特的幽默感:
我理解为,他想表述主人公和仆人用了一种介于“狂奔”和“溜达”之间的速度,逃离那个可怕的地方。这种幽默,还需要耐心多读两遍才能领悟。
地下室的下面可能还有地下室,说的就是 《夜班》 ,我觉得这篇比吸血鬼要来得恐怖许多,而且对人性的阴暗面刻画地更加深刻。
故事大致是说,一个工厂的部分雇工被安排在节假日清理地下区域,那个地下区域有多恶心,可以尽管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不知道这篇小说写于哪个年代,反正劳工关系并不平等,那些负责去打扫的雇工都是被工头威逼去的。
气味难闻也就算了,关键出现了许多个头跟猫一样大的老鼠,那些老鼠长年累月生活在地下,早就忘记了人类的存在,见人就咬。
工人们开始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措施,并用水枪来冲击老鼠。
当发现老鼠变少了以后,有人发出了疑问:那些老鼠都躲到哪里去了?没多久,他们便发现了一扇从里面闩住的木板门,原来地下室的下面还有一层。
这时候,大家都能猜出下面那层里有什么了。在清理人员的选定上,人性阴暗、自私暴露无遗,主人公也是与工头斗智斗勇,最后,拖着工头一起进到了门里。
接下来的情节让小说的恐怖到达了高潮,有机会还是可以去找来读一读这段内容。总之,进去的人都没能再出来。
至于这本小说剩下的18篇故事,我感觉没这两篇恐怖,不过题材涵盖也非常广,有未知病毒、灵异大门、绞肉机器、恶灵、戒烟公司等等,每一篇都绝无雷同。这就是斯蒂芬·金彪悍无敌的想象力啊。
当然,还是有几篇看完以后,不明白他想表达什么主题,可能是我的想象力跟不上他的节奏吧。即便是跟不上,我还是愿意选择继续去读他的小说。
斯蒂芬·金真的很厉害,有超过百部影视作品取自或改编自他的小说,他还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颁发的“杰出贡献奖”,“世界奇幻文学奖”的“终身成就奖”,美国推理作家协会“艾伦·坡奖”的“大师奖”。
他的文字里处处透露着他对写作的热爱与痴迷、执着与勤奋。
斯蒂芬·金一直想写,他就写了。
--完--
⑵ 俄罗斯电影<<守夜人>>里头演吸血鬼女明星的是谁
片名:Night Watch
译名:守夜人
导演:提莫·贝克曼贝托夫 Timur Bekmambetov
主演:康斯坦丁·哈宾斯基Konstantin Khabensky
符拉季米尔·门少夫Vladimir Menshov
维克多尔·维尔热宾茨基Viktor Verzhbitsky
玛利亚·芭罗歆娜Maria Poroshina
佳立娜·玖尼娅Galina Tyunina
国家:俄罗斯
类别:动作/科幻/惊悚/恐怖/神秘
片长:116分钟
级别:NR(暴力)
首映日期:2004年6月27日
官方网站:http://www.dozorfilm.ru/
世界上充满了异类生物。这些异类有光明的,也有黑暗的。他们可以进入冥界,可以完成被人类称为魔法的种种行为。一千年前,代表光明的军队与代表黑暗的军队狭路相逢,展开了一场恶战。双方势均力敌,为了避免两败俱伤,双方签订了一项为期一千年的合约和几项模糊的协议。
时光荏苒,一千年后,两支军队的首领-格谢尔(符拉季米尔·门少夫饰)和扎乌龙(维克多尔·维尔热宾茨基饰)生活在今日的莫斯科。其他的巡查队员都在他们的领导下工作。守夜人跟踪黑暗的异己势力,他们的使命是维持善与恶之间的平衡;而守日人的工作则是监视光明力量的活动,一旦善恶比例失衡就会引起战争、革命、毁灭甚至全世界的灾难。
不久前刚刚开始外科工作的光明魔法师安东·格洛节茨基(康斯坦丁·哈宾斯基饰)是守夜人的一份子。安东曾犯下一个巨大的错误,在成年仪式前,安东曾由于无知而被巫婆利用,差点杀死自己未出世的儿子。安东的监视对象是住在楼上的吸血鬼科斯佳(阿列科谢·恰达夫饰)。虽然安东根本就不赞同一千年前的合约,但是他仍旧在巡查队中工作。
日子一天天过着,但危险却随着千年合约的逐渐消散而渐渐显露。一个拥有着无限潜能的小男孩出现了,而这个孩子就是差点被安东亲手杀死的儿子--叶戈尔。叶戈尔拥有着打破光明黑暗两派平衡的力量,谁得到他都会取得最后的胜利。于是,为了争夺终极力量的人魔大战开始了。叶戈尔将走向光明还是走向黑暗?自此世界开始崩溃……
⑶ 守夜的剧情简介
故事开始于英国努力进行战后重建的1947年。饱受创痛的Kay正在街头漫无目的地游荡,同时,Helen和Viv经营一家婚姻介绍所,帮助人们寻找爱情开始新的生活。但他们各自复杂的爱情生活却没那么容易解决。Helen痴迷于她与Julia吵闹无常的爱情,而Viv无法和一位有妇之夫一刀两断。Viv脆弱的弟弟Duncan藏着一个可怕的秘密,当记忆里的一张面孔重新出现,他的生活即将支离破碎
萨拉·沃特(Sarah Waters)是英国现代最优秀的女同性恋作家,曾多次入围“柑橘奖”和“布克奖”。她的“维多利亚三部曲”跌宕起伏、细腻唯美,充满暗黑荼靡的维多利亚时代气息,被BBC改编成电视电影后倍受好评。“守夜”是萨拉·沃特06年第四部女性小说,在书中她第一次开始尝试塑造男同性恋角色。故事围绕二战伦敦展开,采用倒叙的手法,讲述四位主角的乱世爱情。命运的扑朔迷离,悬念的层层展开,背景的回肠荡气,令“守夜”获得了当年的石墙文学奖。此次仍然由BBC操刀,将它搬上了电视荧幕。
《守夜》的开卷便是结局,战争便是注解。战争打乱了生活原本的秩序,让人们做了平时不可能做的事。夜晚救护值班员凯与上流社会的朱莉亚以及平民阶层的海伦,三个女人之间的感情纠葛谱写的一段倾城之恋。战争让她们体验强烈的恐惧和炽爱,她们盼望战后的美好新世界到来。可当战争完结,爱却已失守。原来战争也是爱情的催化剂;而和平意味着自由,自由的别离、误解和背叛。
作为支线的是男同性恋邓肯的自我认识和觉醒。邓肯是个孱弱的年轻男子,有点自闭。二战对于他意味着监狱、失去尊严、无法再逃避。战争将他的命运和曼迪联系在一起,外人以为他们是叔侄,但其实不是。因为逃避太久,他忘记了自己的情感。直到曾经的狱友罗伯特意外来访,禁忌的欲望骚动再次浮现。而那就像和平年代突然又扔出的一枚炸弹,那些曾经萦绕心头,两人共处一间牢房的回忆再次涌现出来...
BBC沿用了原著的倒叙解构,从1947年扑朔的平淡战后生活开始,接着是1944年战争的跌宕起伏,最后到1941年谜底揭开。它形成了一种奇异的对照:在战争初,什么都不在正轨上,却反而让人有所期待。故事的主人公对未来一无所知,他们的爱刚埋下种子,谁也不知道会结出痛苦的果。再回顾电影开头,也就是故事结尾,所有的情欲都沉沦在废墟里,只剩下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脸上写着疲惫的虚无,你会觉得正如剧中人说的:“你所在的终点只是故事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