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结局 > 电影催眠大师观后感500字

电影催眠大师观后感500字

发布时间:2025-09-01 11:39:48

㈠ 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 催眠大师 这部电影

《催眠大师》对心理咨询、治疗的定义,比较符合社会上流行的一些误解,把它当作生理治疗一样,麻醉、手术、缝合、愈合,医生做救世主,病人出个身体了事。
然而在真实的咨询领域中,恰好相反,心理咨询、治疗中,主体是来访者、病患,咨询师作用在于陪伴他探索,不得违背他的主观意愿,野蛮催眠、治疗。假如读者遇到徐瑞宁那样不断威胁、恐吓以及发怒失控、强迫你打开内心的咨询师、治疗师,恭喜你中彩,遇到了江湖郎中。
适时的自我反思和觉察,完善真正的自我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咨询师永远只是一面镜子,帮助你反思自己的一切,真正的救世主永远是你自己,因此《催眠大师》作为一部心理悬疑片,让公众了解心理咨询行业的娱乐性电影很成功,但切莫讲心理咨询专业狭义的理解如此,真正的咨询,真正的催眠有着相当专业的领域,绝不是电影中简单的处理就可以草草了事的,人心是个非常复杂的功能,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应该有着自己的专业伦理和职业准则。

催眠的真谛何在?

现代心理学界对催眠及催眠状态的解释究竟是什么呢?当代的一些催眠理论,大体分为两大类。一类被称作变更的意识状态理论。这类理论认为催眠状态与其他意识状态有本质的区别。对于普遍意义上的催眠状态,大家认为是一种类似于梦游的状态。比如你将要睡着但还没有睡着的状态,这是很自然地进入的。另一种是由他人导入的,催眠师运用科学的方法,将被催眠者带入一种潜意识的状态。
还有一类理论被称作非变更的意识状态理论又称怀疑理论,认为催眠状态与正常意识状态并没本质的区别,用通常我们熟悉的心理学知识就可解释催眠现象。
催眠可以在特殊状态下让一个人的“知”与“行”分离。比如催眠师将被催眠者带入催眠状态后,你让他做加法,一加一等于多少?他当然知道等于二,但如果催眠师暗示他说,二这个数字根本不存在。那么,他只可能说出二之外的一个数字。这就是行动与知觉的分离。
在催眠状态下,主试通过不同的暗示语甚至可以让被试产生正幻觉和负幻觉。正幻觉是指让被试知觉到客观上并不存在的东西,如闻到并不存在的香味,听到并不存在的声音等。负幻觉是指让被试把本来实际存在的东西当作并不存在。
此外,“身心关系”的问题在催眠中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催眠是以较为直观、较为明显的方式向我们展示出了心身之间的相互作用。比如通过催眠暗示能止痛、治疗牛皮癣和去除疣。前苏联的普拉托诺夫等报告说暗示被催眠者吃了许多糖,此后他们的血糖增高了20%~30%。还有催眠暗示能引起皮肤烫出水泡。尽管有些只是来自临床的报告,还需进一步证实。但催眠情况下的心理暗示可以对生理产生影响这一事实却被大家公认。

㈡ 一篇大约五百字的《催眠大师》观后感

趁着四月的最后一天,绵绵细雨中,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也许是好久没有放松紧绷的身体,赶着电影开始的狂奔,喘着大气开始了电影。
开始前,被基友剧透了一点,说,这是由徐峥、莫文蔚领衔主演的年度悬疑烧脑制作,也是《泰囧》之后徐峥接拍的首部作品,让人很是好奇。
其实,个人想法是观看《同桌的你》,比较在意高晓松的这部剧,也许是恋爱情节或者是青春剧的情节吧,不过,基友的强烈推荐下,让我对《催眠大师》有点期待。在我印象中,徐峥的电影,绝大多是喜剧,我也一直很喜欢徐大哥的这种幽默方式,特别是《泰囧》的搞笑风格,让人很容易接受剧情的叙述。所以,没有看前期宣传的我,我对《催眠大师》的感觉,也是以为是一部幽默喜剧,这,就是我开始看时的感受。
影片中徐峥一改以往喜剧表演风格,诠释了一名高智商的心理医生。一开始,影片心理医生就展示了催眠疗法过程,成功的治疗了一位心理抑郁的母亲;接着又是一段精彩的演讲,将催眠疗法的精髓讲解给观众,也让我有了些了解。
高潮部分应该是女主角的出场,莫文蔚在片中饰演神秘病患,一直表达内心挣扎,以能看见鬼的病情叙述,那画面就像真的在放鬼片,让我们两个大男人,几乎快吓到要抱在一起了。
瑞宁(徐峥饰)在任小妍(莫文蔚饰)一顿“疯语”过后,决定采用催眠疗法进行治疗。而当任小妍成功进入催眠状态后,瑞宁想要找出任小妍的心理阴影所在,却不曾想到自己被带入了陷阱。接着缜密的剧情和高智商的推理环节,以及完美的节奏把控,在他们互相催眠中展开,让我感觉是中国版的《盗梦空间》,又很难相信这是国产悬疑影片。

㈢ 催眠大师800字观后感

催眠大师观后感

这是一个大家都有病的时代!高速的生活,繁重的压力,难测的人心,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扑面而来,避之不及。自闭症、失眠症、恐惧症、焦虑症、学习逃避症、网络综合症、强迫症、更年期综合症、离退休综合症,还有洁癖、神经衰弱、癔病等等,总有一招击中你。所以也难怪有人说这年头要是不得个抑郁症,连上街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了。这心理疾病多了,治疗心理疾病的就也多了。催眠,就是一个治疗心理疾病的好办法,所以,也就有了反映催眠治疗心理疾病的这部电影——《催眠大师》。

事业有成的催眠大师徐瑞宁(徐峥饰)经营着一家私人心理诊所,专治各种疑难杂症,凭借高超的催眠手法治疗患者心理上的伤痕,堪称妙手回春。赚钱不说,更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到哪儿都是专家,还在学校给学生讲课。不过好景不长,在老师的介绍下,他认识了一个自称有着“阴阳眼”的特殊病人任小妍(莫文蔚饰)。本来,徐瑞宁并不想看这个病人,因为妄想症并不是很难治疗的心理疾病。但架不住老师与同窗好友再三叮嘱他这个病人“有古怪”。一向喜欢挑战的徐瑞宁欣然接待了这个病人……于是,一场医患之间催眠与反催眠的高智商烧脑大戏就此上演。

㈣ 看催眠大师的观后感1500

徐瑞林(徐峥 饰)正打算结束一天的诊疗时,发现当日还有一位患者任小妍(莫文蔚 饰)在等候着他。阴阳眼是缠绕着任小妍的魔咒,她所说的故事似是而非,但并不能说服自负的心理医生。诊疗的过程中,破绽、线索、幕后黑手在记忆深处被挖掘重组。自以为在催眠时,却陷入更深层的循环中。徐瑞林倒下的那一刻,观众才恍然大悟——谁才是真正的“病人”。

这是个讲述救赎的故事。一生有很多遗憾和后悔,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片记忆,可能会沉淀成心头利刃上面压下来的大石块。

徐瑞林是完美主义者,是一个正常的人。在面对突如其来灾难时慌乱了,求生了,放弃了。他无法原谅自己的那种背叛,是对爱人和挚友无法同生共死奋力一搏的遗憾。从沉下去的汽车里游出的那刻,他看见明明还有一线生机的爱人手指微动,却还是毅然地游了出来。良心、爱心、信心这些准则让他从自责到自残。
"不能被原谅”,就是压在徐瑞林心中的那条诅咒。

原谅,就心理而言是一种对现实的认可,是将拧巴是事情理顺。
当现实在记忆中还原,人才能活在一个顺理成章的环境里。这里的“现实”是被大众认可的现实,不针对“你永远活在我的心里”这种现实。不能接受现实的情况,是人对潜意识的否定。记忆能够被篡改,意识会发生扭曲。当这些在哪里出现错误的时候,终一瞬,你会突然发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因此,当徐瑞林认识到自己的爱人挚友再也回不来了,他是真的爱他们,他们“会”原谅自己的时候。他寻求救赎的本能,让自己选择了相信这一切。纠结爱人和挚友是否会真的原谅徐瑞林的失误?我们无从问起,真相也永远没有真相。这种原谅,并不是徐瑞林寻找到他人的谅解。而是他最终,自己愿意相信自己是可以被救赎的。

看到这一点曙光,才有了本文开头的第二个答案。在徐、任之间,究竟是谁最开始实施催眠。答案是他们的老师。
徐瑞林的失误,不仅失去了自己最爱的人,也使任小妍的未婚夫在这场事故中丧生。求得任小妍的原谅,让任对其进行治疗是成功关键的地方。为了在催眠中不被发现,任小妍在最开始就已经被他们的老师实施过一次催眠,一旦触发到可能泄露此次治疗的节点,她就会清醒过来。
鬼片在此划上句号走向科学人性的康庄大道。

任小妍最后说了这句:没有人能原谅你,只有你自己才能原谅自己。
确实,你犯了错,别人不原谅你是本分。
人之所以为人,是在心底给自己保留了一线生机。唯一能原谅你自己的人,只有你自己。放弃最后的救赎,就是无尽的深渊。 网上的影评 给你 参考 网上的影评 给你 参考 网上的影评 给你 参考 网上的影评 给你 参考 网上的影评 给你 参考 网上的影评 给你 参考 网上的影评 给你 参考 网上的影评 给你 参考 网上的影评 给你 参考 网上的影评 给你 参考 网上的影评 给你 参考 网上的影评 给你 参考 网上的影评 给你 参考 网上的影评 给你 参考 网上的影评 给你 参考 网上的影评 给你 参考 网上的影评 给你 参考 网上的影评 给你 参考

㈤ 催眠大师观后感300字

首先,我想说这是一部好电影,或者说这是我觉得还挺好的一部电影。好的地方是,110分钟的片长,剧情充实、比较丰满,故事的叙述也是一层层地抽丝剥茧,有调理。故事氛围的渲染也不错。就这些来说,能打75分吧。但加上演员的表演后,整个电影至多85。
并不是说演员演得太差,徐峥和莫文蔚的表演,我觉得虽然算不上特别的出彩,如果我没有看过《Lie to me》的话,可能分数会更高。但是,我也说了是如果。电影有《Lie to me》的影子,我并不是说电影抄袭,我觉得借鉴了《Lie to me 》的表现手法是对的,只不过是我们国内这种私人的心理医生,不像国外那么普遍,所以没有那么接地气,有点生硬。另外演员的表演和《Lie to me 》一比较就显得,演员的表演“还、未、入、骨”。
“徐瑞宁”在我看来,其实就是Dr.lightman,他应该是一个“雅痞”。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自己的傲气,可能会带有对,他认为水平不及自己的同行,的一种轻微的蔑视的感觉。个性上除了自傲以外,可能还会有点散漫。其实“雅痞”这个形容也不贴切,他应该就是一个“高智商、高知识的流氓”。
所以在看电影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可能徐峥不适合这个角色,或者说这部电影体现出来的,徐峥塑造的“徐瑞宁”不够丰满。电影中,一些片段,徐峥看起来有“自傲”的感觉,另一些片段中,他也展现了一点痞气。但是电影中没有片段,是把这些人物性格融合在一起的。而且我觉得这个“徐瑞宁”有“一流的傲气”,但没有“一流的技术”。
同时我也一直在想,国内哪个男演员适合这个角色呢?我有想到陈道明,但是“康熙皇帝”太霸气,锋芒太露。我担心“康熙爷”转世来当“心理医生”,病人会“屈打成招”。后来我又想到“国产大叔”,吴秀波。这位倒是柔和很多,但不得不说,有点太儒雅了,而且带有“书卷”气,感觉对人“完全无害”。所以我相信吴秀波能演出一个“雅痞”,但不是“流氓”。在我看完电影后几个小时,我想到或许只有张国荣,才是对的演员。

电影开篇的表现手法,和《Lie to me》一样。由一个案例的情景撤出,到一个讲座的场景,案例变成了讲座上大屏幕播放的画面。可是讲座上屏幕有一个定格画面:徐峥饰演的心理医生“徐瑞宁”似乎是对着场外一笑。这给我的感觉就是,屏幕上徐瑞宁播放的不是他当时治疗这位病人时的记录资料,而是这名心理医生在摆拍。
“徐瑞宁”准备开车,方教授刚坐上副驾驶座后,“徐瑞宁”就突然说话变得磕磕巴巴的,让我觉得这个表演太流于表面了一点。虽然看完整部电影我明白副驾驶座是他心理上的一个创伤,但是一个几乎已经连自己都蒙过去的专业心理医生,乍看到有人坐在自己身边的副驾驶座上,我觉得他会怔忡,恍惚一下,然后醒神之后装作若无其事的提议走路去附近的餐馆,而不是突然之间就从辩论高手变成结巴了。

莫文蔚的角色我倒是没有考虑太多,不过感觉跟徐峥一样,表演可以再细腻一点。另外就是电影中莫文蔚的声音,听上去就是有点别扭,虽然电影里也似乎是有合理的解释,因为她长居香港。但是还是很有违和感。我也冒过这样一个想法:可能汤唯也挺适合这个角色的……

不过这些都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总的说来,能拍到这样已经不错了,还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

阅读全文

与电影催眠大师观后感500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爱情公寓电影搓麻将 浏览:186
电影深海狂鲨免费完整版 浏览:860
电影院座位少跟座位多的屏幕 浏览:558
和爱恋一样的法国电影 浏览:766
一把大狙什么电影 浏览:919
上位1电影导演和萌萌 浏览:555
妖精的尾巴大电影四月 浏览:578
2020年的电影在线观看大全 浏览:624
电影无歌词配音音乐 浏览:656
电影催眠大师观后感500字 浏览:340
国外治愈爱情电影 浏览:679
腾讯视频国语版彼得兔大电影 浏览:393
特工争风电影完整版免费观看 浏览:854
有一个澳门什么的电影网站源码 浏览:889
周星驰的电影排名 浏览:986
scp大电影收容失效 浏览:920
无间道1电影粤语版免费高清下载 浏览:147
看一个电影的英文怎么说 浏览:134
电影头像高清图片搞笑 浏览:59
芭比英文版电影下载 浏览: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