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结局 > 完整版二战电影过境

完整版二战电影过境

发布时间:2025-09-18 06:49:12

『壹』 德国最好的电影有哪些

德国电影:年轻的托雷斯(1966年):在战前的奥匈帝国的一所寄宿学校里,两名学生虐待他们的同班同学巴西尼(Basini),后者因偷其中一名学生的钱而被捕。

《大混乱》,1971:2034年的外太空是由贪婪的公司在一个破旧的官僚机构中运作的。两名不太聪明的宇航员通过非法交易、走私和破坏宇宙飞船谋生。

阿吉雷,《上帝之怒》,1972年:在16世纪,冷酷而疯狂的唐·洛普·德·阿吉雷率领一支西班牙探险队去寻找黄金国。

《风平浪静》,2011年:二战期间,一名青少年加入了纳粹占领的法国抵抗组织。芭芭拉(2012年):上世纪80年代,一名在东德工作的医生发现自己被放逐到一家小型乡村医院。

凤凰城,2014:一名毁损的大屠杀幸存者开始决定她爱的男人是否背叛了她的信任。托妮·厄德曼(2016):一位爱开玩笑的父亲为了和努力工作的女儿重新建立联系,创造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另一个自我,并冒充她CEO的生活教练。

2018年,过境:故事发生在当代,一个受迫害的少数民族男子试图逃离法西斯统治的法国到美国,却爱上了一位已故作家的妻子,他假扮了这位作家的身份。

劳拉,2019:今天是劳拉的60岁生日,就在今晚,她的儿子将举办他的首场钢琴音乐会。劳拉规划了他的音乐生涯。2019年,Systemsprenger: 9岁的Benni疯狂地寻找爱,她不受控制的能量让周围的人绝望。

『贰』 我以前看过一部二战时期劫火车黄金的电影,那是什么电影

中文名:黄金列车
英文名:Zloty pociag
年份:1987
国家/地区: 波兰 罗马尼亚
类别: 动作 动作
导演:博赫丹·波伦巴
主演: Wlodzimierz Adamski 米尔恰·阿尔布列斯库 Arkadiusz Bazak
配音:齐克建、徐涛、党同义、任亚明、郭政建、吴淑娟、白玉林、邹赫威、曲红、郭珊珊

剧情: 1939年9月,德寇侵占波兰,波兰政府决定将800顿黄金通过罗马尼亚运往西方国家保存起来。罗马尼亚政府同意运载黄金列车,德国纳粹谍报中心派特别行动小组混入押送黄金的队伍,企图里应外合破坏这次转移黄金行动。运输途中,波兰和罗马尼亚的军民为列车安全过境,紧密配合,同德国和罗马尼亚间谍及破坏分子展开英勇机智的斗争。在关键时刻,他们使用“掉包计”迷惑敌人,使纳粹分子阴谋终未得逞。

『叁』 731观后感范文5篇

《黑太阳731》观后感

前一阵子,在以前同学的推荐下,我看了影片《黑太阳731》,这是一部记录抗日战争时期南京大屠杀的电影,记录下了当时日本军队在占领南京后所进行的奸淫、掳掠、烧杀、抢劫等等残害中国无辜人民的种.种罪行。他们丧失人性,肆意虐杀,手段残忍,令人发指。

以前,看过很多的韩日恐怖片,却从没有这样一部更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喷怒。其他最最恐怖的电影在时过境迁后都能够口气简单地、甚至是开着玩笑地谈论,唯独《黑太阳731》不能。至少是有着人类基本良知的人或者是与那些受难同胞流淌着相同血液华夏子孙是绝对做不到以简单的心态应对它的。

当日军攻进当时中国的首府――南京时,这群所谓的礼貌的人,在应对一群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和放下武器的士兵时,他们又做了什么。就是这群自称礼貌的人,他们把南京城化为一片火海,大火经久不灭,浓烟遮盖天空,空气中弥漫着各种烧焦的味道,代替了南京城这座千年古都以往应有的宁静与平和,是法西斯的战火让这座千年古都面目全非。而那些可怜的无辜民众,则成为了日军官兵之间互相攀比,甚至以此取乐的消遣,在此时此地,屠杀让他们摇身一变成为了英雄,我想这绝对仅仅是皇军的“英雄”。我想绝对没有一个有人性的士兵会在一座寺庙前用刺刀划破一个跪地求饶的怀胎妇女,大笑着挑起已成人形的胎儿;绝对没有一位有人性的军官像中岛今朝吾那样为试其镰仓宝刀,亲手杀死七名无辜的同胞;也绝对没有一群真正佛教信徒,会把一个寺庙手无寸铁的和尚一个一个的杀死在寺庙门前……又有多少像秀英那样的好姑娘被那些法西斯的暴徒与爪牙所蹂躏糟蹋,又有多少像小强那样的孩子一夜之间便成了可怜的孤儿,又有多少幸福美满的家庭被顷刻便被打破……

还记得某个日本高级军官的话“南京城里每个家庭都是慰安所,每个中国女人都是慰安妇”,很想问问这位高级军官他自己就没有母亲或者姐妹吗?还记得那两个日本士兵的纳闷“怎样才能快速的把困在一大厅里的上万个中国人每十人到二十人一组带到江边杀死?”。还记得那个日本军官苦思冥想如何把江边成千上万的尸体处理掉,而且是要处理得干干净净的,而不至于被国际社会所发现,以至于在他之后想到用汽油焚尸再丢弃江中喂鱼时,他感到无比的欣喜若狂……

到处都是中国百姓的哀鸣,到处都是惶恐的眼神,到处都是残废的废墟和没有熄灭的战火,骚乱之后,便是如死一般的寂静。我在看到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中国人民遭受日本人宰割和侮辱时,心里无比难受,无比痛恨;我在看到日本人残杀中国人民时恶心的表情时,恨得牙痒痒。无数的尸体被抛在江边染红了江水,无数的妇女被玷污后惨遭杀害,无数的家庭家破人亡,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日本人疯狂的迫害造成的。

我们是仁义的中国人,能够不要日本人血债血还----如果真要我亲手把日本人的恶行再用到日本人身上,说不定我会吓得转身就跑----甚至不要日本人的金钱赔偿(也不可能要到),只要日本人的真诚道歉,并确保永远不再侵略他国,只是这么一点走遍天下都理直气壮的基本道义而已。

1937年,30万中国人被屠杀,这是国殇,这是永远不能被13多亿华夏子孙忘所遗忘的。《黑太阳731》重启了这段伤痛记忆,我们不能没有危机意识,我们应增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识。如今,我们务必努力发展经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不再让他国欺负我们。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增强民族意识,为中国的崛起而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731观后感

这天中午闲来无事,于是准备看电视消遣消遣。我这个人嘛,喜爱看电影,所以每次打开电视,首先都要转到cctv6的电影频道,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看的影片。

时间把控地不错,刚转到,就有一部刚开始的电影在播。片名叫《黑太阳731》,对抗战史了解略深的我明白,731部队是日本侵华的一支重要部队,那但是出了名的心狠手辣啊,想必这必须是个抗战片,于是刚刚还“疲软无力”的我,顿时来了精神。

从影片的画质来看,就应是九十年代的片子,虽然画质不甚精美,但是好歹也是彩色的,于是我便不去计较影片质量上的这些小问题,聚精会神地看了起来。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才明白,731部队的心狠手辣远不止我所了解的那么简单。当初由于美国和苏联的介入,日本已经是强弩之末,濒临战败的边缘。于是731部队就准备制造一种杀伤面用心大的一种超级细菌武器,为了完成这个细菌武器的试验,731部队抓来了几千名中国老百姓,将其称为“马路大”(在日语中指的是一种原木,就是材料的意思。从中可见日本人对中国人的侮辱和藐视)。然后再透过形形色色的试验,来研发细菌武器,参加试验的中国人没有一个死得不惨的,要么是七窍流血,要么是解剖,要么是被鼠疫细菌移植,在病痛中被活活折磨死。有一个善良的小哑巴,被日军骗到了731基地,结果被活体解剖,脑子、心脏以及其他器官组织都被作为活体标本,摆放在731的活体标本室中。

虽然由于日本战败,731部队的细菌弹阴谋没有得逞,但是由于遗留下来的带有细菌的跳蚤和老鼠,还是给哈尔滨等地造成了严重的鼠疫,而以石井四郎为首的众多731战犯,也因严格的保密而逃脱了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731”这个魔鬼杀人工厂的名字,给中国人民的心中留下了永远的痛。

看完以后,我怔住了,既为日本人良心的沦丧而惋惜,又对日本人令人发指的罪行而痛恨。这能够说是我有史以来看过最残忍的一部抗战片!

但但是转过头想想,如果我们强大了,那能给小日本侵略的空子钻吗?如果我们进步了,又会被这群畜牲魔鬼给打吗?说到底,就是因为我们不强大,所以才给他们欺负!

有些人可能会说,如今我们不是强大了吗?其实不然,中国的GDP(人民生产总值)虽然占世界第二,但是一摊上人均这两个字,便显得微不足道了。此刻像美国而欧洲等很多国家都在虎视眈眈着中国,准备找机会向我们发动经济战争。所以此刻我们还算不上是真正的强大,只能说还在进步。所以不要总是有着“我们强大了”之类的幻想,就应有着“还务必进步”这样的信念!

老一辈的革命领导人已经相继去世了,再过不了多久我们就要成为这个国家的擎天柱,我们关乎着国家富强和存亡的命运。既然这样的话,我们21世纪的新青少年就要更加努力学习,不能让国家栽在我们手里,不能再让那一段屈辱的历史重演!

所以,同学们,让我们努力吧!努力做好一个国家的主人!决不让“黑太阳”和其他的外国列强在一次犯我华夏!

哈尔滨731观后感

这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情绪参观了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遗址。部队设立于1936年,占地面积610万平方米,其所在地当年是禁区,飞机不准在上空飞行,火车经过那里时务必在前一站放下窗帘,如果有人误入这块禁区,等待他的便是生命的断头台,人们把这块神秘的地方叫做“六十里地国境线”。那里已成为揭露侵华日军战争罪行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教材。

日本军国主义为了实现独霸世界的目的,于1927年召开了东方会议,制定出: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的战略方针。侵华日军第731部队是由当年日本最高统治者敕令违背国际公法,组建的一支集生化武器研究生产与实战于一身的特种部队。始建于1932年,最初选址在哈尔滨市宣化街,对外称“关东军防疫给水部”,也称石井部队。后在哈尔滨市平房地区筹建了生物武器研究、试验和生产基地,并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进行最大规模生物战的指挥中心。

代号731的石井部队拥有三千多名专业人员,下设八个部、五个支队、三个野外试验厂和一个卫生所。与此同时日军也先后在东北的长春、华北的北京、华中的南京、华南的广州和南洋的新加坡等地设了大型生物战基地,从而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生物战体系。石井部队主要以研制生物武器为宗旨,超多繁殖鼠疫、伤寒、霍乱、炭疽、赤痢等传染病菌,并惨无人道地对健康人进行细菌试验,其细菌试验种类多达几十种。在盘踞中国东北十几年时间里,日本军国主义者以成千上万名中外无辜人士的生命为代价进行各类细菌试验,并把研制生产的生物武器在宁波、常德、浙赣铁路沿线等地区进行试验性的使用,残杀无辜百姓。

透过这次实地参观,我看到这支731部队真的是堪称人间地狱,部队的各种细菌试验都是在健康人身上进行的。而这些健康人都是透过日本宪兵队、领事馆从各地秘密送往部队的,其中有反满抗日志士,也有蒙古、苏联、朝鲜等国反法西斯人士。他们被送往部队后,均被关押在特设监狱中,然后被送往各试验室,理解各种试验。部队为了迅速有效地研制出细菌武器,竟惨无人道地在活人身上进行各种细菌试验,残酷杀害无辜生灵,据不完全统计,其实验方法多达几十种。据被俘的部队成员供认,1939年到1945年,短短的几年中,就以细菌试验的方法残杀了三千多人。部队在进行细菌研究的同时,也频繁的进行各种野外训练,包括毒瓦斯使用方法训练、滤水器使用方法训练等。1945年,随着日本军国主义战败,731部队为了掩盖罪行,屠杀最后一批在押人员,自行炸毁核心建筑设施。

此次活动为广大青年职工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731部队罪证遗址是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不可泯灭的历史见证,是二战期间日本法西斯在我国建立的一支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细菌战部队,同德国纳粹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并称为世界两大灭绝人寰的杀人魔窟。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当年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大家对战争罪犯表示强烈痛恨,对受难同胞表示深切的同情和缅怀。我们也透过这次活动认识到,一个国家要想不背他国欺辱,首先自己就务必要强大。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工作者,要牢记自己祖国的这段屈辱的历史,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工作,为国家的振兴贡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

731观后感

2007年4月27日,在情报所团支部的组织下,我们一群年轻人来到有“食人魔窟”之称的日本731部队遗址参观。在长达12年的时间里,日军在那里残害无数无辜百姓,仅在试验室内进行的活体试验,就残杀了包括中国人、苏联人和蒙古人在内的至少3000人。731部队遗址是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不可泯灭的历史见证,是揭露侵华日军战争罪行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教材。

在日军战败惊慌逃跑时,他们炸毁了这个充满中国人血泪的人间炼狱,如今的731遗址上,除了保存还算完整的办公大楼外,只剩下了一些断瓦残垣在瑟瑟的风中向人们诉说着当年的历史。原731部队办公大楼,此刻已经成为了揭露日军七三一部队血腥罪行的陈列馆,里面开设了15个展厅,陈列着超多图片和实物罪证。进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刻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两座深色浮雕。浮雕上被两条粗大铁链紧锁的双臂,仿佛向世人进行着无声的控诉。尽管来之前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当听到讲解员的介绍,看到一件件满是同胞们血泪的罪证时,还是感到了深深的震惊和悲愤。被日军折磨得扭曲变形的遗体、怒视刽子手的眼神、日本侵略者滴着鲜血的手术刀……让我们的心阵阵发紧,胸中燃起怒火。看着一张张特设监狱和细菌实验楼的照片,我们仿佛看见无数无辜的中国同胞在那里受尽折磨,最终走向死亡。细菌注射、冻伤试验、活体解剖、梅毒、鼠疫1939年至1945年,就至少有3000人被当作试验材料惨遭日军杀害。不仅仅如此,七三一部队还超多繁殖鼠疫、霍乱、伤寒、炭疽和赤痢等传染细菌,应用于研制杀人武器,在侵华日军进行的细菌战中

,至少30万人遭到屠杀和残害。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在这个充塞着难以计数的死难灵魂的地方,我们感受到了心灵的震动,我们仿佛听到了历史的恸哭。

从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证陈列馆中走出的时候,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被大片的乌云掩盖,大家的情绪也都格外的沉重。当时间的脚步把那段悲惨的过去慢慢带走,当我们在一片歌舞升平中逐渐淡忘了历史……这次的参观,使我们仿佛又一次的回到了那个噩梦般的年代。落后,就要挨打,就因为我们落后,中华民族才被列强的铁骑践踏;就因为我们落后,无数善良、勤劳、无辜的中国人才成为侵华日军研究细菌战的试验品。只有国家富强了,我们的人民才能在世界上昂首挺胸的做人,只有国家富强了,我们的人民才能不再受欺负,才能真正的过上当家作主的好日子。

随着车轮的转动,日军731部队遗址已经渐渐落在了我们的身后,但是那震撼人心的一幕幕仍不断在我脑海中重放。想起那血淋淋的手术刀,想起死在日军刀下的无辜同胞,想起来731遗址前忏悔的原731队员,想起刚才在馆中遇到的前来参观的日本游客。。。。。。历史渐渐离我们远去,而善良的中国人以其博大的胸襟宽恕了这个在疯狂的年代中犯下滔天罪行的民族,宽恕了那些在战争中迷失自我,双手沾满血腥的罪人们。我们只期望,历史的杯具不要重演:期望我们的国家不再历经磨难,人民不再经受苦难;期望和平的种子在全世界生根开花;期望世界上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幸福的未来!

731部队遗址观后感

一阵风,吹醒了我沉浸多时的梦。

风吹过,只余残留的伤感与失落。

早上的天已然不是那么亮了,虽说还足以照出大地的轮廓,但总让人觉得少了些什么。天是灰蒙蒙的,惨淡的白,不似以往有橘黄色的阳光照耀。这黄色的,给人温暖与期望的阳光到哪里去了?

寒风吹来,我带上帽子,低头走路。路依旧不平,但走在上面的我却早已习惯,不再抱怨什么。我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如今的我衣食无忧,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有爱我和我爱的家人、朋友,尽管相隔甚远,但只要心在一齐,身处何处又有什么关系呢?

731,这是一个让人听到就为之一颤的数字。如今我有幸参观它的遗址,伴着阴冷的天气看那些照片、遗物,在雨夹雪中久久伫立,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却是我们不得不深刻铭记的痛楚。数不清的名字是对遇难者的凭吊,而我们,当代的大学生,在回首过去的同时,也愈加意识到了自己肩上的职责。祖国的强大,民族的复兴,需要我们在不平坦的道路上继续挥洒血泪!

我恍然想起了刚才,在大操场上听那斗志昂扬的国歌声又一次响起。那是国防生们在升旗。每一天的这个时候,操场上人人矗立,任凭这激昂的乐章冲入耳中,涌进心田。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纵然,生活总归是不平静的。也正因如此,我们的生命才会富有挑战,才会丰富多彩。在过去,这挑战意味着你随时可能要牺牲,而此刻,从眼下的期中考试,到毕业后的人生道路选取,也都是我们务必去应对的。这些本不是可畏惧的。人们之所以感到恐慌,是因为他们还没有领会生命,没有学会生活。正是这一点一滴的挑战,夹杂着普通生活的快乐与忧愁,构成了我们全部的生命。

不管是为他人,还是为自己。人只有行走在路上,他所做的才是有好处的。感恩先烈们为我们创造的一切,坚强地应对即将到来的困难与挫折,享受生活带来的一切完美与“不好”,持续内心的简单与愉悦,才是我们就应去做的。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给人温暖的灿烂的阳光暂时不见了,但它并没有消失,只是转化成了其他形式。你低头看便会发现,地上是更加金黄灿烂的落叶。

这叶,在她生命的最后,仍不忘奉献美,将生命的价值展现得淋漓尽致。

我甘愿做一片落叶。

『肆』 影评:卡萨布兰卡

我头一次听说《卡萨布兰卡》是两年多以前了。当时,我在美国编剧罗伯特·麦基的《故事》一书中,读到了他对《卡萨布兰卡》的场景分析。麦基选取了本片中男女主人公对话的桥段,把它们整合到一处,深入分析了这些对话中所包含的“个人冲突”。麦基认为,“爱情统领着这些场景”。瑞克和伊尔莎的每一次对话,都包含着相当丰富的潜台词,而正是这些潜台词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感情纠葛,推动情节向前发展。

也许是因为麦基鞭辟入里的分析太过精彩吧?这就导致我之前一直把《卡萨布兰卡》当成一部纯粹的爱情片。直到今天下午观影过后,我才意识到自己先前的认识并不正确。虽然,自1942年首映以来,对于电影中这段“三角关系”的讨论数见不鲜,相关评论的数量,恐怕能以“铺天盖地”来形容了。我们当然被男主人公瑞克在电影最后表现出的牺牲精神所打动,为男女主人公之间“不可得”的爱情而叹息。当然,英格丽·褒曼在电影中所展现的优雅女性之美,同样令人着迷。(她在钢琴声中眼含泪光的侧脸,绝对是永载影史的绝美镜头)但我想表达的观点是,跨越近一个世纪的光阴,这样的爱情故事可能很难让当代观众感同身受了。它的模式成为一种“经典”,那就意味着,当代观众已经对此习以为常,失去了最初的新鲜感。人们讲故事的方式,随时代变迁而动,不断更新。这一规律在“爱情故事”上同样适用。

因此,我想说,在当前的文化语境下,这部电影对“爱情”的呈现,反倒不再是它最有价值的部分。更令我感兴趣的东西,是《卡萨布兰卡》诞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它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流亡生活的描绘。

我在前文中曾提到,这部电影首映于1942年(11月26日)。对历史敏感的人都知道,在这一时间点,二战的局势正面临着巨大的转机。1942年6月,日本海军在中途岛海战中遭遇重创。同年10月,纳粹德国在第二次阿拉曼战役中惨败,失去了北非战场的主动权。在本片上映前不久,11月19日打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标志着苏联的对德战争进入反攻阶段。鉴于这一特殊背景,本片的创作,势必受到所处历史环境的影响,直接反映了人在战争年代的精神面貌。

我们不如拿电影开头,瑞克酒吧的那场戏举例子。这一幕的核心,自然是交待主要人物,并且引出后续剧情的关键线索“被偷窃的过境许可证”。但我在这一场景中,重点关注的却是一些小细节,即:导演迈克尔·柯蒂兹对酒吧中次要人物的刻画。《卡萨布兰卡》的故事发生在1941年,按照真实历史,这也是同盟国一方处境最为艰难的时期。纳粹德国在欧洲和北非战场频频得手。随着日本的快速扩张,太平洋战场的局势同样不容乐观。在这样的历史洪流中,处于北非边陲的小城卡萨布兰卡,成为了欧洲难民逃往美国的跳板。而男主人公瑞克的酒吧,更是成为了难民的聚集地,见证着他们的悲欢离合。典当首饰的贵妇人,密谋偷渡的酒客,依靠牌桌自我麻痹的赌徒.....柯蒂兹只用寥寥几个镜头,就勾画出了流亡者身上的绝望情绪,渲染出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气氛。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酒保和两位客人的简短对话,内容如下:

我想,酒保在此处的回答并不属实。他主要是为了对客人的傲慢,予以回击。可这样一个不经意的对话,确实反映了战争年代社会的混乱。它预示着,在卡萨布兰卡这样一个边境之地,一切被称为“社会阶层”的东西都在苦难中消解了。唯有生存才是真正宝贵的东西。

在以酒吧为舞台的另一场景中,流亡生活之辛酸,则透过一个更为残酷的视角得以呈现。为了换取美国的通行证,一位貌美的年轻女人,不得不向警察局长出卖肉体。因为筹资无门,她的丈夫只好在赌场上孤注一掷,巴望着在牌桌上凑到足够的钱,带妻子逃出生天。如果不是瑞克以“出老千”的方式施以援手,为了重获“自由”,这对夫妇恐怕会留下不可愈合的创伤。此处的小插曲,让我想起德国作家雷马克的小说《里斯本之夜》。那篇小说同样描绘了一对恋人在战争年月苦苦挣扎,艰难求存的故事。其中就包括类似的赌博桥段。只不过,他们的命运就没那么幸运了,故事最终以女主人公海伦的死亡而告终。在电影与文学作品的双重比较下,足可以看出,那个极端年代的深切苦痛。

另外,不可避免的。由于年代特殊,在反派人物的刻画上,《卡萨布兰卡》有着较强的“政治倾向性”。电影开头的意大利军官,被表现成一个跳梁小丑般的角色,说话口齿不清,动作滑稽可笑。维希法国的警察局长雷诺总是歪戴着帽子(有点像抗日电影里伪军的做派)。以史查沙上校为代表,电影更是无处不展现着,德国军人的傲慢无礼。上述人物中,雷诺警长是个异数。他的糟糕形象,在片尾起到了先抑后扬的作用。但是,其他反派的言行举止,无疑都鲜明地传递着,导演柯蒂兹个人的政治立场。这种立场,在战争时期,肯定能引起不少人的共鸣。

电影中,法国难民在酒吧里高唱《马赛曲》的桥段,更是令人潸然泪下的。当自由的声音淹没了法西斯的歌声,哪怕作为一个旁观者,你也会自然而然地,被其中饱含的爱国热情所打动。如果我们转换身份,去体谅1942年的观众,看到这个片段时的心情。我想,除感动之外,它肯定也起到了鼓舞人心,重振士气的作用。过去,关于《卡萨布兰卡》艺术成就的讨论,比比皆是。可我们常常忽略的一个问题是:在政治上,该片取得的成绩同样瞩目,绝对是不容小觑的。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加缪的小说《鼠疫》。在这部同样以北非城市为背景的小说中,他写道:“据医书所载,鼠疫杆菌永远不会死绝,也不会消失,它们能在家具、衣物中存活几十年;在房间、地窖、旅行箱、手帕和废纸里耐心等待,也许有一天,鼠疫会再度唤醒它的鼠群,让它们葬身于某座幸福的城市,使人们再罹患难,重新吸取教训。”这个结尾向来被后世的文学家,解读为一种“隐喻”。潜伏的鼠疫,似乎被等同于埋藏在人们头脑中的“军国主义”思想。而我个人则更愿意把它解读为“战争”本身,解读为深埋的人类内心深处的“野蛮力量”。就像电影中男女主人公所经历的。当有情的人,遇到无情的历史浪潮时,一切美好情感都会在战争的撕扯下,变得支离破碎。

我们习以为常的和平,实在是个宝贵的东西。

阅读全文

与完整版二战电影过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成龙最新电影大全2019 浏览:165
第一部有据可考的有声电影 浏览:690
影音先锋小说电影资源网站 浏览:129
洪金宝演功夫电影大全 浏览:1
电影院别人偷偷上我的小说 浏览:515
完整版二战电影过境 浏览:562
电影的经典名句英文 浏览:869
电影大学英语作文 浏览:729
台湾新电影的艺术追求是什么 浏览:219
东莞新潮电影院官方购票 浏览:587
南京市德基附近的电影院 浏览:498
中国80年代的电影鬼片大全 浏览:458
老人与海电影英文介绍 浏览:80
惊喜欧美电影完整版 浏览:310
美国战争电影大全下载地址 浏览:1000
韩国爱情电影去酒吧 浏览:662
神马电影院超 浏览:600
悲伤逆流成河电影刚开始的纯音乐 浏览:950
周星驰与朱茵电影对白 浏览:358
周星驰电影张敏女主角 浏览: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