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活着》电影解析
《活着》:豆瓣9.4,看完爆哭,发现了这4个关于生活的残酷真相
最开始知道《活着》这本书,还是读大学的时候。当时,我们有一门选修课,是影视文学鉴赏课。
每次上课,老师会让我们看一部经典电影,看完电影后,让我们回去好好琢磨一下,下次上课的时候,老师会让同学们来发表观感,然后带我们一起鉴赏。
有一次上课,看的就是根据余华的小说改版的同名电影《活着》,印象非常深刻,因为当时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就忍不住在大教室里涕泗滂沱,还得小心翼翼的,生怕被人看到。
我是个共情能力很强的人,感觉这个电影太沉重了,一直都不太敢看原著小说,担心自己会沉浸在悲痛的情绪中,几天缓不过劲来。
佐野洋子也说,“活着就是在死之前想办法活着,不需要做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这句话也好治愈。
在焦虑、内卷如此盛行的今天,不妨给自己适当减减压,放过自己。不要去追求生命额外的意义,就好好地活着,尽自己努力地活着吧。
写在最后:
最后,我想用余华写的自序中的一句话来结尾:
《活着》里的福贵就让我相信: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