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电影《蝴蝶》观后感
这部影片 轻松,幽默,温馨,洋溢着浓浓的亲情,既没有跌宕的情节,也没有精彩的动作,但却揭示了很深刻的哲理:“有时候爱就在我们身边,却常常被我们忽略” !
朱利安是一位丧妻丧子的孤独老人,多年前儿子抑郁症自杀,他为了实现对儿子许下的诺言,执着地寻找一只叫做伊莎贝拉的蝴蝶。一个单亲家庭的小女孩丽莎,偶然闯进老人寻找蝴蝶的旅程,而女孩的妈妈也叫伊莎贝拉,16岁时怀孕生下来丽莎,妈妈忙于工作,似乎又不懂得如何爱她,女孩受到冷落。女孩在这次旅行中实际上是在寻找母爱。 短短的旅程,老人完成了儿子的遗愿,女孩找到了母爱,他(她)们都找到了自己心中的伊莎贝拉。
影片中很多细节值的品味,女孩一路上天真的问,老人充满哲理的回答,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启示。这位看似孤独的蝴蝶老人却对生命有着宏大的感悟。
看到一对恋人要用跳伞来证明彼此的爱情,老人就说,“他们的爱情很危险,只靠一根绳子在维系,因为他们之间没有信任”;
看到一位登山者瞬间赚到35万美元,老人丝毫不为所动,因为他懂得,“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才是真正的富有”;
看到母鹿被偷猎者射杀,老人平静地说出自己的生死观——“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他会随时造访而没有预告,生命都是一秒钟一秒钟地度过的”;
他告诉丽莎的妈妈,要去爱抚、亲吻自己的女儿并告诉她“我爱你”….因为老人有切身的体会,亲情对一个人有多重要、有多珍贵. 老人也为始终没对儿子说出“我爱你”这三个字而愧疚 。
影片的最后,朱利安老人对妈妈说,“缺少母爱的小孩都渴望自己快快长大,脱离让自己感觉痛苦的生活,到自己能掌握的世界中去”。丽莎妈妈才幡然醒悟,她拥抱着女儿,轻轻的告诉她“我爱你”!
寻找蝴蝶并非意义本身,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对亲情的寄托才是这部电影最终要表达的主题。整个电影充满了人性关怀和智慧火花,她让我们用心关注那些孤独的老人、不安的孩子,和日渐麻木的自己。
看完电影后,那位孤独,善良,充满沧桑却智慧的蝴蝶老人,那位聪明伶俐,又孤独敏感,清澈蓝眼睛里的忧伤,羞怯迷人的笑容,精灵般的小女孩, 以及亲情,友情,美丽的大自然,充满生命哲理的对话,生动而立体,久久的的展现在眼前,那种精彩难以言表!
㈡ 《蝴蝶》观后感
很多年前, 一个爸爸和一个妈妈想休假,所以他们决定晚上去城镇。他们叫来最信任一个人来照看孩子。当保姆来的时候,他们的连个孩子已经在床上睡著了。所以保姆只是看了看孩子是否睡的好,就坐下了。
深夜,保姆觉得无聊就想去楼下看电视。但是她看不了,因为楼下没有电视(因为孩子的父母不希望他们的孩子看太多垃圾)。她就打电话给孩子的父母,问是否可以在他们的卧室看电视,当然孩子的父母同意了。
但保姆又想要最后一个请求。
她问是否可以用毯子或者衣服盖住那小丑雕像,因为那使她感到很害怕。
电话沉默了一会。
(此时爸爸在和保姆通话)
他说:带孩子离开房间……
我们将会叫警察……我们从来没有什麼小丑雕像。
那小丑很可能是一个从监狱逃出来的杀人犯。
电话里沉默了一会儿。
(正在跟保姆通话的孩子的父亲)说:带上孩子们,离开房子……我们会通知警察……我们没有一个小丑雕像……
孩子们和保姆被小丑谋杀了。
结果是,小丑是一个从监狱里逃出来的杀人犯
如果你不在5分钟内转发这个贴子,这个小丑在凌晨3点时将会拿著刀站在你的床前。
我在这里发了,这就是恶魔般的小丑没有杀我的原因
㈢ 《蝴蝶效应1》观后感
看完了《蝴蝶效应1》的悲剧版本,感觉就一句话:所有妄图改变过去的努力都是瞎扯淡。
《蝴蝶效应1》主要讲述的内容是男主可以通过阅读自己的日记甚至是观看以前拍摄的视频,带着完整的记忆穿越回过去的时间点,可以在过去的时间点里停留几分钟,在改变一些东西以后就会重新回到现在所在的时间,同时大脑也会瞬间被从改变的时间点到现在的时间整个时间段的所有记忆填满。简单来理解就是通过改变过去时间节点里面的某一个小点,就会对未来产生巨大的变化。
我主要从两个维度去思考。
首先第一个是单就这部电影本身内容的剖析。不得不承认这部电影的构思很精巧,演员表演非常给力,同时拍摄的手法和很多细节的处理也都非常到位。但是就逻辑而言,我还是觉得有问题。
问题一,是男主监狱里面为了让狱友相信自己制造的手上十字架伤痕,这么大的伤害但是产生的蝴蝶效应却几乎没有,居然可以在同样的时间地点和同样的狱友交流,这本身就是巨大的bug。退一万步讲,就算是真的蝴蝶效应影响非常小,但是过去已经发生的是不可被忽视的改变,那么从回去改变的时间点开始到现在,手上的伤疤就应该是一直都有的,这样一来狱友就绝不可能说出“突然出现,好像神迹”这种话了,而是一开始就看到男主手上就有这个伤疤。
问题二,是男主已经回去警告了女主的父亲,但是后面依然发生了一样的女主弟弟屠狗的事情,而且时间地点也都完全一样。并且按照时间线来说,从男主警告女主父亲到女主弟弟屠狗中间的爆炸事故也都一样发生了。这个重合度未免也太高了。而剧中为了突出了因为男主对女主父亲的警告后,女主父亲对女主好了很多,直接导致女主父亲把所有暴力强加给了女主的弟弟,仅仅只是体现在最后女主弟弟相当极端,直接直接破坏姐姐的求婚。可是这中间发生的爆炸和屠狗事件居然是丝毫没有受到影响,比如说变得更严重或者是时间点不同了也都可以吧。虽然牵强点也能说得过去,但我认为这也是一个bug。
问题三,男主从之前的时间点回到现实中的时候,会因为接受了巨大的记忆内容量而导致大脑损伤,七窍流血。那男主穿越回去到小时候,不也同样是裹挟了巨大的记忆量吗,为什么小时候的自己却一点事情都没有。剧中虽然用了催眠的那一幕,来试图解释男主小时候的状态,无法接受催眠后记忆涌入后的状态。可是这个解释没法讲通。因为男主确实是带着记忆回到了过去,记忆量巨大这个问题不只是男主进入催眠状态才会出现的,而是只要男主穿越到过去了就存在。
对于之前看过《前目的地》的我来说,《蝴蝶效应1》的逻辑漏洞确实有点大。至少在看这种逻辑性极强的电影的时候,我第一时间关注点就是整部剧的逻辑完整性。《蝴蝶效应1》这部剧,尽管导演为了规避因为改变过去会对未来产生更多不可控的影响(比如回到过去后刺杀了总统改变了历史进程之类的),把男主的穿越局限在一些很小的情景里面,同时用失忆来作为解释的工具,尽可能地让剧情更加合理化。可是我对于这部剧还是有点失望的。因为本来整部剧就是要阐述“蝴蝶效应”这个理念,说的就是在过去发生的一点点小事情的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可能在未来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个随时间推移发生的改变一定是要合理的。可是我认为导演只是尽可能去做到合理,但在一定程度上是拼凑巧合制造出来的合理,实际上却并不合理。
撇开刚才说的逻辑完整性的问题,把这部剧的核心内容提取出来,映射到现实中来。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所有妄想改变过去的想法都是瞎扯淡。
人只能活在当下!
回到过去改变过去从而成就现在的自己本身就是一种悖论。因为一旦改变了过去,哪怕是微小的改变,那么也会对未来产生巨大的影响,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不可能出现现在的自己。因为改变了之后,经历的所有的一切都不一样了,记忆也不一样,从而想法也可能不同,也就不可能在同一个时间一个地点有同样的想法选择回到过去。尤其是那些时间跨度长的穿越,就更加不可能了。想要回到过去的唯一办法就是“无相关性”,意思是指你在过去时间点改变的事情,不会影响到你在现实中的这个时间点。
所以要是想要改变,只能是改变未来和改变现在,严格来说,未来也是通过现在的改变才会产生改变的,所以,人能够做出的改变只有是现在。而现在所做出的细小改变,可能会在以后的日子里产生巨大的影响。这同样也是蝴蝶效应。人生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但是变成什么样子,这个方向是可以进行选择的。
所以还是需要好好地改变现在的自己,通过蝴蝶效应,来迎接十年后充满光明的自己。
㈣ 法国电影《蝴蝶》观后感!急需!!!!!!!!!!!!!!!
电影蝴蝶通过一个没有爸爸跟着妈妈一起生活的小女孩走失后,遇到一位失去儿子的老人安利文之后两人一起找“依莎贝拉”的蝴蝶的过程。通过她们之间的交流,所看,所遇,而间接揭示有关亲情、爱情、人生、小孩教育、生活及战争的无情,及让我们思考该怎么处理问题、处理爱情、当亲情缺失之后应该以一种什么样态度来生活一部温情电影。
它抛弃了一般以爱情为主题的电影手法,通过一老一少的对话及寻找蝴蝶的经历。将我们的思维跟着一个又一个为什么,而思考我们自己平时处理问题是否有些偏激或不足之处。
㈤ 法国电影蝴蝶观后感 600字
《蝴蝶》观后感
《蝴蝶》是一部轻松、幽默且温馨的法国电影,它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展现了深刻的亲情与生命哲理。
一、亲情的温暖与忽视
影片中,朱利安老人为了实现对儿子的诺言,执着地寻找伊莎贝拉蝴蝶。这一过程中,他与单亲家庭的小女孩丽莎相遇,两人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特殊的情感纽带。老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亲情的执着,深深打动了丽莎,也让她在旅途中逐渐找到了缺失的母爱。影片揭示了“有时候爱就在我们身边,却常常被我们忽略”的深刻哲理,提醒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亲情,及时表达爱意。
二、生命的感悟与智慧
朱利安老人是一位充满智慧的老人,他对生命的感悟深刻而独到。在旅途中,他通过一系列富有哲理的对话,向丽莎传授了关于爱情、财富和生死的人生智慧。这些对话不仅让丽莎受益匪浅,也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了生命的真谛。
三、人性的关怀与反思
影片通过朱利安老人和丽莎的旅程,展现了人性中的善良、孤独与渴望。老人虽然孤独,但内心却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亲情的执着;丽莎虽然受到冷落,但她的天真无邪和清澈眼神却让人心生怜爱。影片让我们反思,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是否忽略了身边那些需要关怀的人,是否忘记了去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
四、自然之美与生命哲理的融合
影片中的大自然景色美不胜收,与生命哲理的对话相得益彰。蝴蝶作为贯穿全片的线索,不仅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美丽,也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寻找蝴蝶的过程中,老人和丽莎不仅完成了各自的心愿,也实现了自我成长和心灵的救赎。
五、总结
《蝴蝶》是一部充满人性关怀和智慧火花的电影。它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展现了深刻的亲情与生命哲理,让我们在欢笑与泪水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温暖与美好。影片提醒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亲情和友情,关注那些孤独的人,同时也要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㈥ 谁会写法国电影<<蝴蝶>> 的英文观后感...
Julien (Michel Serrault) is a bitter old man in the midst of an emotional desert. His collection of butterflies constitutes his sole passion. One day, he makes his new little neighbor's acquaintance, Elsa (Claire Bouanich), visibly neglected by her mother but looks unfavorably on her intrusion in his life. One day, he's going to the Alps to try to find a rare species of butterfly, the Isabelle and for his greatest pleasure, Elsa invited herself to the trip...
If you ever want to spend an evening in front of a DVD and if you search for originality, then this Philippe Muyl's flick hasn't your name on it. How many times have we seen the eternal recipe of a friendship story between a grumpy old man and a little girl as fresh as a daisy? Making Julien and Elsa go into the Alps to try to discover the Isabelle is a pretext to bring them together and make them know each other. At first, it's hostility. At the end, complicity prevails. Between the two poles, a scheled psychological evolution. In short, on the surface "the Butterfly" (2002) smells the reheated. However, although Muyl has limited talents as a film-maker (the success of "Cooking and Dependences" 1993 is to be attributed to the tandem Jean-Pierre Bacri/Agnès Jaoui), there's something warm in his work. The presence of the little Claire Bouanich is partly responsible of it. She's so gorgeous of freshness and spontaneity that it would take a heart of stone to resist her. Definitely no Shirley Temple. She sees in Julien, the grandfather she would have liked to have and especially an experienced person to take care of her. Getting in contact with him, she learns life with its joys and sorrows and her hill-walking is rich in learning lessons so that it's nearly an initiatory travel for her. Beside her, Michel Serrault is excellent as usual.
Tenderness for his two main characters, preposterous explications but adapted to a child's faculties of understanding to bring touches of humor (did you know that shooting stars are locks of hair God loses?). Philippe Muyl mixes these two things and by letting oneself slip into this touching story, one just has to be charmed along the way and the work is done. And it works rather well. There's a feel-good factor that dominates our minds throughout the projection and sometimes it's comforting to feel this. Moreover, the wild beauty of the Alpin countryside is highlighted to add a decent amount of poetry.
But probably to avoid a break of tone, the director erased as much as possible dramatic sides of the story, particularly the hateful misunderstanding according which Julien is suspected to have kidnapped Elsa when she left of her own free will. During the time the two protagonists are in the mountains, this point is taken to the back seat and after Elsa fell into the hole and help rescue her, Julien is taken to the police station but we can watch him leaving it rather freely without any trouble. Philippe Muyl glossed over this point. Fortunately, that doesn't muck up the bliss of the projection but beware Mr Muyl! You came close to disaster! At the end of the road, the most cynical ones will only probably see a simpering flick without any real depth and tailor made to furnish an evening in front of the telly. As for the others: if you are sick of watching violent or bloody movies à la "Kill Bill" (2003/2004), why not having a break with this certainly stereotyped proct but so cute which surfs on the wave of unexpected popular movies like "une hirondelle a fait le printemps" (2001) through the simple philosophy it brings out: earth connection, a return to the basic pleasures of life.
㈦ 求法国电影《蝴蝶》的观后感
不要忽视身边的爱——《蝴蝶》观后感
这是一部关于亲情的法国电影,一个老人和一个10 岁女孩共同去寻找一种阿尔卑斯山脉中的稀有蝴蝶“伊莎贝拉”,老人为了死去儿子的遗愿,女孩为了寻找失去的母爱,走在同一条寻找的路上。整部片子以寻找来一步步梳理出电影本身要体现的内容,寻找并不是意义本身,寻找的动力和根源——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对亲情的寄托才是这部电影最终要表达的内容,也是要传达给观众的意义。
“伊莎贝拉”是老人疯掉的儿子死前最后的希望,他想看看叫“伊莎贝拉”的蝴蝶,为了儿子,老人成为了一个蝴蝶专家,在山里找伊莎贝拉找了15年,这是一种一年只出现10天的短暂生命,但却被誉为最美丽的蝴蝶;单亲女孩的妈妈忙于工作,女孩受到冷落,所以在没有告诉家人的情况下偷偷钻进老人的汽车去了山里,为的就是看到老人所说的蝴蝶。电影最后我们才知道,女孩的妈妈就叫“伊莎贝拉”,她的寻找,纯粹是出于对母爱的渴望。一老一少在山林中露营,对话,从互相排斥到共同携手,当伊莎贝拉就要到来时,女孩却因为毛手毛脚让它飞走了。虽然我觉得电影最后的结局有点俗套,是以警察抓到老人以为他拐卖儿童最后两家冰释前嫌结束的,但是我认为这部片子所表达的意义和拍摄的景色还是挺值得一看的,毕竟法国电影都是比较有人文色彩的,总看美国大片,偶尔看看这种法国文艺电影还是挺享受的。
这部电影,能够欣赏到老人家里无处不在的各式各样的蝴蝶标本和阿尔卑斯山脉如画的风景。导演还把蝴蝶的所有生物形态和破茧过程都一一展示给了观众,这是电影的一大特色。最令人意想不到的要数老人家里一扇紧闭的门了,在小女孩偷偷打开之后,发现那屋子里竟然是一个精心营造的蝴蝶温室,飞舞着各色美丽的蝴蝶,就像城市中童话里的另一个世界,比阿尔卑斯山脉的天然景色更令人惊叹。
整部电影话语不多,但都耐人寻味,一少一老一问一答,满篇基本都是这样的对话。女孩看到一个男人强迫女友和她共同滑翔来表示爱他时,问:什么叫一根绳子维系的爱情?答:当爱情需要证明时,那它本身就不存在;女孩问:为什么有富人和穷人之分呢?答:平等、自由、博爱的口号虽然叫起来响亮但实施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的。诸如此类……人生的经历和哲理就这样在对话中简单清晰的进行了解释,展示在了人们面前。最后的片尾曲也是一老一少的问答歌唱,很可爱、很有趣,这大概是这部影片的又一个特色吧。
不过最后我们还是等待到了伊莎贝拉,就在两人兜兜转转一圈之后,在老人的温室里,一只邮寄来的伊莎贝拉诞生了,两个人的心愿都得到了实现,女孩的妈妈也告诉她“她爱她”。我看到这里,也才赫然明白,这部片子所要表达的意义原来就是,不要忽视身边的爱。当身边的亲人和爱人都还在的时候,要懂得珍惜,不要等到亲人失去了才通过实现当初未能实现的愿望来回忆和遗憾,这是老人给我的启示;要懂得珍惜,不要因为最亲的人在身边就以为他知道自己的心,爱是需要沟通的,也是需要表达出来的,不要让身边的人受到冷落,这是那对母女的启示。爱身边的人和事吧,它会让我们的心里永远驻留着那遍寻不着的最稀有美丽的蝴蝶,让我们不会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