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美国影片电影冲撞的网址及观后感
电驴下载地址:
http://www.verycd.com/topics/127110/
影评:
《撞车》:站在善恶间,我一度迷失了
文:米新磊
一般来说,安逸的生活会让人迟钝,会让人只知道享受,所以会有“居安思危”这个词闪现出来警示我们。
同样的道理,永远的生活在天真的美好中,陶醉在幻想的完美中,也会不自觉的对现实的丑陋产生抗体。可拒绝接受就能代表它不存在吗?
前些天看到一句让我心惊的话:无知者只是人的半成品。我突然疯狂的想触摸更多的真理了,不管它是善是恶,不管它是否残酷的让人心惊。我可不想当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来没有完整的活过。
前些天看了一部让我心惊的电影:撞车。我突然惶恐的不知所措了,因为我发现当自己真正站在善与恶的中间时,竟一度迷失了。人性的天平,究竟倾向哪一边多一点呢?
看完影片我脑中浮现了另一部结构手法极及其相似的电影――《木兰花》,导演保罗•托马斯•安德森既深受好评的《不羁夜》之后推出的又一部佳作。汤姆•克鲁斯在本片中也奉献了演绎生涯中最好的一次表演,为他赢得了金球奖最佳男配角的殊荣。如果要论区别,最显著的就是《木兰花》里有着很多超现实主义的表现,而本片却是实实在在的写实路线。
这是一个多线索共同进行的故事,单单看导演有条不紊的把这个纷繁的故事巧妙的串连在一起,就可以看出他深厚的功力了。不过看过他的前一部编剧的作品《百万宝贝》的人应该不会有丝毫的惊奇,因为《撞车》所带来的震撼与思考,与《百万宝贝》敲击人心的痛楚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故事发生在洛杉矶——这个多民族、多文化聚集的大城市。
瑞恩,一个中年巡警,我可以看得出他脸上的焦虑和无奈,因为父亲的疾病得不到合理得治疗而在深夜无助得呻吟,因为那个黑人秘书一次次的无礼拒绝。这一切都让我的心底泛上丝丝的同情和怜悯。可这些细微的感觉立即就被接踵而至的情景完全抹杀:瑞恩在晚上巡逻的时候,拦下一辆黑人夫妇驾驶的汽车,并因莫须有的原因对女士进行强行搜身,当他的手在她身上上下抚动的时候,当女士和她怯懦的丈夫眼睛里都噙满泪水的时候,我的心情已经抽离震惊,转向愤怒了。从见证他所作所为的年轻同事汉森当时疑惑和震惊的眼神中,我读到了同样的信息:眼前的这个警察,已经因为他的劣迹,被我们本能的划到了恶人的一边。这是无可避免的,即使他面对父亲时的眼神再无辜也无济于事。
汉森出场时的凌然正气已经给了我们很大的好感,他因为这件事而主动要求调走的请求则更坚定了我们的看法,这才是我们心中那个正义的警察形象,这才是真正的善意的化身。临走道别前,瑞恩握住汉森的手说了一句话:“等到你多干几年吧!你以为你知道自己是谁吗?你根本不知道。”
我不以为然,汉森同样不以为然,一句威胁的话而已。当时我真的以为,那只是威胁而已。
遭到侵犯的黑人夫妇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分歧,妻子无法忍受作为一个知名导演的丈夫在那一刻让人绝望的怯懦,而丈夫也因为这件事使尊严遭到了巨大的打击,这是作为一个男人最严重的尊严,这让他觉得几近崩溃。
一切冲突都是矛盾爆发的契机,体会到这一点就不难理解影片为什么叫“撞车”了,英文名crash直译应该是冲撞,坠毁的意思。这里有个隐语,当那些存在于人生的矛盾积累到无法掩盖时,它就会借着看似偶然的冲突肆意宣泄出来。
一对黑人小偷,整天满口仁义道德,做的却全是鸡鸣狗盗的活。这次他们瞄准的对象,竟然是他们自己的同胞,一个黑人。不幸的是,这个黑人情绪低落,自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正沉浸在无边的痛苦之中。没错,他正是那个导演。积聚在心口的痛苦无法排遣时,这两个小偷却来抢劫。这让他找到了疯狂的理由,他感到怒火中烧,他想爆发,冲破一切怯懦和羞耻。他的失常的举动吓坏了小偷,也让到场的警察感到威胁,还好,冷静的汉森及时赶到了现场,只有他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黑人导演的冲动的情绪。控制了现场,也就等于挽救了一条生命。黑人导演还没有完全消除内心无能的虚弱,他还含着泪不断的重复:“你们到底要我做什么?”但汉森已经因为成功的处理了这件事而隐隐感到自豪,因为他感觉到了自身背负的重大责任。更重要的是,比起瑞恩来,他是个好警察!
生活往往在你最自以为是的时候发生逆转,让你不知道做何反应,应该诧异还是应该震惊。
瑞恩巡逻的时候发现一起车祸,车主奄奄一息车子濒临爆炸。他死命的钻进车里要把受伤的车主救出来。可车主看到他的面孔时却惊恐的拼命抵抗:“为什么是你,我不要是你?!”车主正是被他强行搜身的黑人导演的妻子!这时候瑞恩的反应却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个已经被我主观的定义为坏人的警察不顾一切的在爆炸的一刹那把她从车里拉了出来,在爆炸的轰鸣声中他把惊魂甫定惊惶失措的她紧紧搂在怀里。被人掺扶着渐渐远去的黑人妻子转过头看了瑞恩,眼神里满是复杂的感情:是感激,还是些许迷惑。那一刻,我也是同样的感受,这到底是为什么,前后他的反差让我感到无所适从,就好像刚刚认定的真理又被一个极有理由的论据给推翻了一般。然而,这只是刚刚开始。
下班归家中的汉森,在路边接了一个搭车的黑人―――那两个打劫的黑人小偷之一,当然汉森并不知道这一点。黑人因为他的热心而感激,却没想到因为打趣惹怒的汉森。汉森警告似的掏出手枪。车里发出了“砰”的一声闷响。虽然我既不愿意看到这是事实,但它却就这样发生了。汉森不敢相信自己刚才做的一切,被他失手打死的黑人手里攥着的不是枪,只是一个小雕刻而已。他慌乱之极语无伦次,片刻之后把尸体扔到了车外并烧掉了车子。殊不知我的内心也在这里剧烈的翻腾,这简直是一种颠覆。这是那个正气凌然的汉森吗?是那个面对瑞恩的丑行要求调离的汉森吗?是那个冷静坦然临危不惧的汉森吗?难道人性的弱点都无一例外的会在极度恐惧和困难面前无限放大而显的如此卑污龌龊吗?如果瑞恩的反差仅是让我无所适从的话,汉森的所为就让我彻底迷失了,究竟什么才是对的,什么能是好的,什么又是人性呢?
这个故事中的人都无一例外的在进行着善与恶的角色转换。
本来耿直的侦探因为想知道失踪弟弟的下落而做了一次伪证,可当他最终找到弟弟时却只是在路边的一具尸体,那个被汉森失手杀死的小偷!
落魄的店铺老板因为自己的疏忽使自己唯一的店铺被洗劫一空。绝望的他拿起手枪去找与此事完全无关仅是因为与他发生了口角的锁匠丹尼尔复仇。
地位显赫的地区检查官的妻子简向来仇视黑人。在她意外跌落楼梯后却发现她20年的好友只顾着玩乐,唯一留在身边悉心照顾她的是她一直漠视的黑人保姆。
角色在不断的变换着,内心在不停的左右摇摆着,疑问在无限的放散扩大。难道没有一些不会变的东西吗?我知道没有人能做到尽善或者尽恶,可在这之间,没有一些信念会让我感到平衡吗?
深夜,锁匠丹尼尔来到小女儿的房间。女儿的床上没有人,丹尼尔拨开床单看了看床下,一双纯净的眼睛看着他。
“你好吗?”
“好”
“被什么东西吓着了吗?壁橱里面没有怪兽的,我讨厌怪兽”
“我听到了枪声……”
“好吧,你知道吗?我五岁的时候,仙女飞来我的房间。他给我一件隐身斗篷,子弹穿不透它的。仙女告诉我,当你的女儿5岁的时候就把这件斗篷传给她。现在,我就把它给你穿上!你想要吗?”
女儿点点头。
丹尼尔郑重其事的把那件“隐形斗篷”穿在了女儿身上。
“现在你什么都不用怕了!”
女儿亲了亲爸爸,安心的睡了。脸上的笑容像天使一样。
翌日,落魄的店铺的老板找到了丹尼尔家,他的手上拿着一把枪,他的眼睛里冒出的是绝望的疯狂的复仇的火焰。他用枪指着惊惶失措的丹尼尔,丹尼尔却大叫着不让屋里的小女儿出来。站在门口的小女儿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惊恐的说了一句话:天哪,爸爸没穿隐身斗篷。接着,不顾一切的冲出了门外。就在她扑到爸爸身上的那一刻,枪声响了。
让我觉得心脏随着狠狠的震动了一下。
曾经让我觉得无法接受的枪声有很多次,《死亡诗社》里尼尔自杀的那声枪响,《黑暗中的舞者》里莎玛打伤警察的那声枪响,本片里汉森失手打死黑人的那声枪响。因为我知道枪声紧接着意味着什么,虽然我极不希望它发生,但那种紧接而来的死亡的冗长却每次都让我窒息。
此刻,我屏着呼吸,等待着下一刻的窒息的感觉。
丹尼尔疯狂了,他痛苦的吼叫。他的妻子痛不欲生。店铺的老板面对着眼前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愣愣的不知如何是好,嘴角在颤动,却无法说出话来。
“没事了,爸爸。我会保护你的”这时候小女儿喃喃的话语像奇迹一样的出现了,丹尼尔急切的翻开女儿的衣服,竟毫发无伤。我没有等到让我窒息的一刻,却等来了让我的泪水夺眶而出的一句话。
“这件斗篷真好!”女儿趴在爸爸肩上说道。
我无可抑止的哭了,完全无法抑止。我记得全场看到小女儿安然无恙这一幕时爆发的是一股善意和惊喜的笑声,而在黑暗中我的泪水却充盈了眼眶模糊了屏幕。这好像是男人的特性吧,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让自己哭出来,再渴望流出的泪都要咽回肚子里去。“这件斗篷真好!”孩子无辜的纯真的说出的这句话却把我的坚持摧毁的无影无踪。小女孩圣洁的像个天使,即使在黑洞洞的枪口面前。
不管他是否知道自己的子弹不是真的这件事,这已经不重要了。此刻,店铺老板缓缓的向自己的女儿诉说着今天发生的事,脸上充盈的是满足和向往的笑容。
“你知道吗?在她活过来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她是我的天使!”
我的心静的没有一丝波澜。好像人人都在这部电影之中挣扎着,为自己内心的潜规则挣扎,为自己的摇摆不定在挣扎,为自己的迷失而挣扎。可这一刻我却出奇的清醒。
小女孩确实是个天使,是我们所有人的天使,她永远站在所有人的心头,让那些幻想着极端人生的人,在经历挫折困苦后,回归到人性的平衡中来。
2005.11.20
本文刊载于《明星·南腔北调》杂志 2006年3月号
② 电影撞车一个没看懂的情节
一个黑人警察死了,那对警察情侣搭档去调查,发现死者开的车里藏有30万美元现金,而且是吸毒而死。检察官为了拉拢黑人选票,打算给一个黑人颁奖,于是要将死者塑造成黑人英雄,而警察只需隐瞒死因和30万元的事,还辩称反正车子不是死者名下的,也许他不知道车里有钱,况且这件事只有几个人知道。还说,民众们要的是一个黑人英雄,而不是一个吸毒而死的黑人警察。
开始黑人警察拒绝了,但检察官助理拿出了一沓他弟弟的犯罪记录,提出可以把他弟弟的犯罪记录抹去,黑人警察接受了这个交易,但对方提出要提拔他的时候,他拒绝了,说谢谢你能想起我。
因为不记得人名字,所以总是黑人来黑人去,希望楼主能看得懂。
③ 你认为的最经典的外国电影并且附上英文介绍和感想
<<阿甘正传>>,
<<武器之王>>,
<<猜火车>>,
<<刺激1995(肖克的救赎)>>,
<<奔腾年代>>,
<<楚门的世界(楚门秀)>>,
<<足球流氓>>,
<<拯救大兵瑞恩>>,
(<<兄弟连>>算吗?),
<<天堂电影院>>,
<<云梯49>>,
<<早安,越南>>,
<<这个杀手不太冷>>,
<<撞车>>,
<<海上钢琴师(传奇1900)>>,
<<心灵捕手(骄阳似我)>>.
我保证这些电影都是经典,绝对值得一看.
他们都不是纯商业片,但却更能吸引你,改变你,让你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这些电影我全看过,并且我希望更多的人看,看了你就会明白我懂得了什么.
其实介绍和感想完全用不到,关键在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知道了情节反而就无法融入其中了.
如果你不追求商业的刺激,如果你不追求感官的享受,那我建议你看看上述电影,都是我心中最经典的啊!
④ 寻找一片外国影片
奥斯卡获奖影片《撞车》
撞车
Crash
故事是发生在洛杉矶——这个多民族、多文化聚集的大城市。影片的开始就是一起看似普通的撞车事件,以及几个与这个事件有关的人。然后,镜头将我们带到这次撞车事件发生的前一天,并分别向我们展示了这几个主要人物在这几十个小时中所发生的事情……………………
⑤ 求写电影《撞车》英文影评,,谢谢各位了
The message at the heart of Paul Haggis' "Crash" is admirable and true: as human beings, we are all afflicted with racial biases and a tendency to stereotype those who are different from us,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and this demeans and distorts a great many of our relationships. Thus, we are always ennobled by overcoming our prejudices. I whole-heartedly agree with this message and I believe it is worthy of respect. Unfortunately, in art, no matter how good a message is, it doesn't justify mangling the means used to express it.
The means of a story are character and plot. Strong characters can sometimes save a weak plot, and a compelling plot can sometimes support weak characters, but no story can succeed when both of these elements are dysfunctional. In "Crash," the characters are little more than collections of cultural attitudes: more character types than real human beings. They interact in a highly contrived plot made up of preposterously unlikely coincidences. These coincidences converge in various dramatic scenes which are well performed by excellent actors, and occasionally they even have some good dialogue to work with. But since the characters aren't fully developed, and many of the situations are so pat and improbable, there is no verisimilitude in many of the critical scenes, and thus, no sympathy for the characters, and so, no real drama.
"Crash" has good intentions. In this case, they paved the road to, if not mediocrity, then a more fashionable suburb close by.
⑥ 关于电影《撞车》的影评 以及反映出的美国文化
人性的闪亮
撞车,人性的碰擦。是一部多个小故事聚集的电影。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导演巧妙地故事插在一起。
西班牙裔的修锁工,有一个五岁的女儿,可爱天真,由于以前的后遗症,害怕枪声,子弹,躲在床底睡觉。爸爸给她讲了一个故事:在他很小的时候遇见了一个仙女,给了他一件隐形的斗篷,使他什么都穿不透。女孩天真地听着这样的故事。爸爸郑重地对她说:现在要把他送给女儿。脱下一件隐形衣,交给女儿。从此女儿再也不怕任何子弹了。一个美好的故事,为了鼓励女儿摆脱子弹的阴影。
---闪亮之一,父爱的伟大。童话是善良的。
一个阿拉伯裔的杂货店老板。门锁坏了,找修锁工过来修,换了新锁,但没有用,其实是门坏了。与修锁工起了争执。第二天杂货店就被偷了。没有保险公司能够赔付。老板很气。于是他把所有的帐都算到修锁工的头上。于是他带着一把枪来到了修锁工的家门口。就在他拿着枪与修锁工争论时,他突然举起枪。而小女儿冲出来:爸爸没有隐形衣。她扑到爸爸的怀里帮他挡了那一枪。接着是父亲撕心裂肺的哭声,女孩勉强撑起微笑:爸爸,我可以保护你。很庆幸,女儿没有死。而开枪的老板也呆了,明明射中了,为什么?
---闪亮之二,女儿的爱。爱的力量大到一切,包括阻止子弹。
一个人呆在杂货店里,女儿多莉回来都不知道。老板对着女儿说: 我碰到仙女了,她是天使。是啊,确实是个善良的小天使。其实他不知道,他的女儿才是他的天使,女儿在买枪的时候,就买了一盒空弹。
---闪亮之三,女儿之爱,了解父亲,深爱着父亲。
黑人导演和妻子在回家的途中被一个白人警察找茬。白人警察借机侮辱妻子。作为丈夫,在面对这种情况下,他除了忍,没有什么能做的。然而妻子却讥讽他没有能力不能保护她。两人产生矛盾。其实妻子不知道,丈夫比他承受了更多。
---闪亮之四,有时忍是需要承受很多的。
妻子遇到车祸,被卡在车内。白人警察去救她。妻子怎么也不让白人警察碰她。因为上次的事情,心中仍存恐惧。白人警察实在受不了,朝女人吼了。这是性命攸关的事情。于是女人妥协了。带着不安,看着警察一步步帮着她把腿挪下来,把保险带割断。当人们把警察拉出车时,警察奋不顾身又回到车里把女人拉出来。女人出来第一件事就是抱着白人警察哭了。
---闪亮之五,不管以前的芥蒂,在生死之间,一切都没有拯救生命来得重要。
⑦ 撞车的英文影评
http://www.imdb.com
看这个网站。。。什么影评都有。。。上万字。。。
如果合适的话,就接受了吧。。。
⑧ Oscar大片 《撞车》 怎么没有看明白想表达什么意思啊
我试图理解,导演讲这个故事的意图。或者说,我从这个故事中体会到什么。
“歧视!”这个词被所有角色挂在嘴边,写在脸上,或是执行,或是抗议。那么,谁在歧视?谁在谴责歧视?谁又貌似歧视?
电影里几个小故事由开门关门的动作衔接。这扇门关了,另一扇被打开,走出来另外一个人,身处另外一个场景,开始讲述另外一个故事。“一扇门如果被关上,上帝会为你打开另外一扇窗。”我想这种衔接是有含义的。
在电影8分钟出场的两个黑人一本正经地讲歧视。“白人等意大利面不用等那么久。” “不给我们咖啡因为我们是黑人。”“但是我们都不喝咖啡啊。”抱怨在咖啡馆里的女招待见他们是黑人推测他们不能给小费便怠慢他们,“那你给没给小费?”“态度这么不好我为什么要给小费。”还有前面那个白女人,看见他们以后居然下意识地缩一下,还想绕道走。“看见我们就要绕道走吗?这不是歧视是什么?如果说在这里该谁害怕,那是我们,我们两个可怜的黑人。”
话音未落,看官还被绕得有点迷糊,想不清楚到底是不是歧视,这两人抽出枪来抢车。明明就是强盗,还不许别人称他为强盗。那个黑人大哥的歧视论调并不能成立。
在电影16分钟时出现的莱恩警官,有个英雄爸爸,开了清洁公司,请的23个雇员都是黑人而且不压低工资,“这在当时不普通。”后来营运执照被照顾给有色人种,他的父亲于是一贫如洗。莱恩警官对有色人种的反感来自于他父亲不歧视黑人的悲惨结局,“好心没好报。”莱恩警官看着晚年凄凉的父亲饱受前列腺炎折磨,一心希望父亲得到医护治疗。他出现的时候正在给诊所打电话,急性子,说不上几句发现达不到目的就找茬儿,讽刺接电话的医疗主管的名字“一听就不是白人!被医疗主管马上挂掉电话。怀着这种戾气上了警车,听到最新的通告要追查那辆电影开头被抢的林肯“导航员”,发现一辆正好从眼前经过。
这辆当然不是被抢的那辆。莱恩身边的初哥警察汤米马上已经提醒他,莱恩却已经看到,车上的一对“正在干坏事呢”。见不得人好,见不得别人春风得意,比他快乐,正好用职权发泄一下刚刚打电话的不满。我想,这就是莱恩当时的心理。
这一对不是普通人,男的是一个黑人成名导演。虽已功成名就,一旦触及到他的黑人身份,他还是很底气不足。女的因为夫荣妻贵想必一向养尊处优,加上当时喝了点酒嫌得有些轻佻,对着警官一口一个“猪”。莱恩对他们的处理的确小题大作,但“看不得白女人为黑人口交”这句话是女人自己说的。也就是说,莱恩是不是出于对黑人的偏见拦下这对夫妇,有意刁难,是由这个当事人定性的。
莱恩后来去找诊所的医疗主管,不管是否诚恳他先为昨晚自己电话里粗鲁的言语道歉了。还讲了自己父亲的故事,可惜没有帮助。这个黑女人的脾气也大得很,就是不肯签字。和他之前做事的性质一样,滥用职权。所以看到这里我会觉得很可怕,这种歧视漫充着整个社会,如果谁正巧手上还有点权力,想着法子把自己受过的气发泄到别人头上,结果一定会牵连无辜善良之人。
莱恩警察到了车祸现场那段戏是当然的主角。他在不了解伤者的情况下救人,发现所救之人是前一天被自己戏弄过的女人,应该来讲,被这女人呵斥而感羞愧,感羞愧而更发救人之心,都是符合人道的。在生死关头他努力让被困车内的女人对他信任,危急一刻奋不顾身再次冲进已经开始燃烧的车厢内把女人救出来。这时候的行为表现出来的大无畏洗净了他的心灵。他有这个机会实在是一种幸运。
检察官利克和他太太简恩表面上时候形成强烈对比。简恩在受过一次刺激后情绪失控,对所有有色人种心有抵触,对丈夫的黑人助手不满,对家里来换锁的黑人工人不满,对保姆玛利亚一样不满。检察官的贴身助手是黑人,打算选个有色人种做手下首席调查员,其实目的就是赢得此区的黑人选票。利克的表演颇为丑陋,考虑到抢车的是黑人,怕消息传出去对黑人选票不利,打算拍一张给黑人颁奖的新闻照片造势,助手提醒他那个不是黑人,是个叫萨达姆的伊拉克人,他立马恼羞成怒。跟弗来根串通要诬陷白人探长康克林,因为他射杀了三个黑人。这里白人黑人成了讨论的重点,而不是罪案真相。真相很可能是那个黑人探长路易斯是个混蛋,康克林乃忍辱负重的追求真相的正义之士。歧视的存在让利克不得不在官场处处避忌求生,还挺可怜的。但连歧视也成了他的政治筹码,为了筹得政治筹码更设局害人,他可以算是这电影里最阴险的角色。
初哥警官汤米不歧视。他还很气愤搭档莱恩侮辱黑人的行径。可惜顶头上司自己是个黑人,还很懂生存之道,就是不要处处一副受歧视伤害的姿态,不要激化矛盾。汤米伸张正义的一腔热血都被他浇灭了。汤米凭着他的一腔热血还为黑人导演求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放过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抢匪。这个不歧视的警官在下班后让一个黑人搭便车。他的神经绷了一天以后因为一个玩笑情绪一触即发,结果开枪杀了一个相当无辜的人。这件事情没有目击证人,如果落到拿死者肤色作文章的检察官手上汤米只有死路一条。歧视的力量甚至高于法律和正义,汤米也信了,于是他选择不自首,即使他这样做是唯一还他清白的机会。他把死者抛尸荒野,把自己的车烧掉。他的良知会受到谴责;或者他的良心开始扭曲。我们可以大胆猜测,既然死者是格莱姆警探的亲弟弟,既然格莱姆向母亲发誓一定找出凶手,汤米有一天会被找出来。到时候他失掉了所有可能对他有利的辩解的机会,翻案更难。被杀的黑人不是坏种,他只是运气差。初哥警察汤米不歧视,他只是运气差。导演安排两个无辜的人如斯结局,让我非常惆怅。
检察官太太简恩的一场戏不得不提。她给好友打电话说自己不快乐,每天早上睁开眼睛就觉得不快乐,不知道为什么。我的理解是,导演在这里安排的潜台词是,如果一个人心理狭隘,充满了没来由的怨恨和猜忌,是不可能快乐的。歧视就是这样可怕的东西,让这个社会失掉安全感,失掉信任感。回应电影一开头,格莱姆警探说的话,“在洛杉机这个城市,别人不会碰你,总是隔着这层金属和玻璃。我们很久都没有体验过碰撞的感觉了。”
写到这里不知道怎样结尾才好。在这部题材沉重的电影里最温馨的片断应该是西班牙裔的爸爸给小女儿讲仙女赠送护身斗篷的故事那里。那个小女孩可爱到无法形容,于是我猜到关于她的那部分故事应该是happy ending。谁忍心安排她死了呢?不能够啊。
⑨ 看不懂的<撞车>!
这部片子的主题,是种族歧视。
中部影片就是通过一系列看似无关,但是内部却相互关联的故事向人们讲述种族歧视的问题。
美国白人、黑人、阿拉伯人、中国人、墨西哥人之间的歧视与偏见,最终都化解了,但是却还有许多暗藏的东西没有解决,呼唤人们的解决。
奥斯卡评委相对是很保守的,接受断臂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而撞车的主题很深刻,剧本也很独特,获奖并不是很难得。
中国这边太关注断臂山了,忘记了其他有实力的电影,其实在美国人眼中,这部电影的评价要高于断背山。
PS:撞车的英文是CRASH,实际还有“撞击”、“冲撞”的意思,中文翻译成撞车有些失去愿意。
⑩ 电影《撞车》
美国社会的真实写照,通过几个故事交叉独立的反映了美国社会多种族之间的摩擦与并行。
简单说一下其中的人物:
一个因为父亲的遭遇而痛恨黑人的白人警察。
一个善良但最后因为害怕误杀黑人的年轻警察。
一对检察官夫妇,他们的车被黑人抢了。
一对男的是导演的黑人夫妇,他们被警察侮辱过,但后来都被那两个警察不同程度的报答,算是一种救赎。
两个以抢劫汽车为生的黑人小伙,其中一个坚持认为白人都是种族歧视者。
一个来自中东地区的家庭,父亲在美国过着很恐惧的生活,以至于后来犯了错误,他心里有些变态。
一个温馨的墨西哥家庭,男的是个锁匠,他很爱自己的女儿。
一个黑人警官,他的女朋友是白人,他的弟弟是那个偷车贼,还有他老迈的母亲。
一个偷渡的亚洲团伙,接头的人被黑人开的车撞了,偷渡过来的亚洲人最终得到了归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