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最近看了一部电影,有一个镜头是讲一个贵族女人被推上断头台处死,我把名字忘了
我有看到过一部的介绍好像是说:一个贵小姐在家里开PARTY,让自己的奶娘配合跟大家开个断头的玩笑,结果成真了,那个奶娘死了。。。。
不晓得是不是你说的那个。。我想想看名字。。。
❷ 是谁把他推上断头台——影片《推上断头台》观后
锋利而沉重的砍刀,“‘咚”地一声落下一一我的心碎了! “杀人偿命”.这似乎是夭经地义的事.可是法国故事片《推上断头台》中的伊诺,却不该成为一个偿命的凶手。不错,警长加特罗的确死于伊诺之手,可他是蓄意杀人吗了不是。伊诺因犯抢劫罪而被判了十二年徒刑,在监牢里他已熬过了整整十个年头。在管教人员日尔曼的力争下,伊诺被减刑一年,余下的监外执行。伊诺用他十年监牢生活的沉重代价,换来了对生活的重新认识。应该说,伊诺已经洗心革面,已不是十年前的伊诺了,他的确“想作一个清白的人‘’。然而,尽管伊诺出狱后什么坏事没做;尽竹他很能干,_「几作认真勤奋,“‘总是超额完成他的任务‘’,而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尽管他决心与过去告别.而且多次劝告以前和他一道犯罪,现在仍在犯罪的马赫瑟尔等人“应该真正生活”,一句话,尽管他想丢掉他的过去重新做人,可是警察局却不想丢掉他的过去。以警长加特罗为代表的专政机构认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总是对他敌视着,甚至诱使他重新犯罪。更为恶劣的是,他们给伊诺罗织许多莫须有的罪名,乃至不惜捏造事实来诱供、逼供。
❸ 为何法国王后玛丽被推上断头台,临刑前却向刽子手道歉
法国作家大仲马曾写有《巴尔萨摩男爵》、《王后的项链》以及《红屋骑士》三部作品,被称为“法国革命三部曲”。在这三本书中,详细的描写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人生的三个阶段。
玛丽王后全名玛丽·安托瓦内特,是一位来自奥地利的公主。1766年,为了政治上的需要,法国王室正式向11岁的玛丽求婚。但直到1770年,玛丽14岁时才得以踏上法国国土,出嫁为法国王储路易·奥古斯特·德·波旁(日后的路易十六)的王太子妃。
玛丽,作为一个女性,她曾经时尚、美丽且高贵过,只是碰上了社会制度变革的时代,最终不可避免的被推向了断头台。也许她曾经极度的奢侈消费过,但这并不能作为法兰西帝国灭亡的主因。
因为法国曾和奥地利多次战争,虽然路易十五时打败了奥地利,但由于外交的失败导致了法国人民对奥地利的憎恶。和中国的杨贵妃一样,这位来自奥地利的王后最后成了阶级斗争的替罪羊,成了政治的牺牲品。
❹ 一部好多人上断头台的外国电影叫什么名字
应该是法国的电影
❺ 一部好多人被押上断头台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加勒比海盗3》刚开始很多人上绞刑架,不知是不是这个
❻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为什么被推上断头台
1774年 5月10日即王位。即位时王朝危机四伏,财政情况恶劣,社会矛盾激化。先后任用A.-R.-J.杜尔哥、J.内克等为财政大臣,企图进行改革,但遭到特权等级反对。此后财政支出激增,国家经济濒于破产。为征收新税,不得不求助于第三等级。1789年 5月召开三级会议。
由于路易十六向宫廷势力投降,竭力维护教士和贵族的特权,拒绝第三等级的改革要求,并企图用武力威胁第三等级代表,7月14日巴黎人民攻陷巴士底狱。7月17日,路易十六被迫亲临巴黎市政厅,接受象征革命的蓝白红三色徽记。但他暗中仍阻挠革命,抗拒废除封建特权,反对颁布《人权宣言》。
10月5~6日巴黎人民掀起反宫廷斗争,迫使路易十六从凡尔赛迁居巴黎。1791年 6月偕王后、王子化装潜逃,在边境瓦雷纳被截回巴黎。1791年 9月路易十六向宪法宣誓,称法兰西人的国王,重新掌权。1792年4月,法奥战争开始。战争中,路易十六勾结外敌和逃亡贵族,企图镇压革命。 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推翻王政, 9月21日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路易十六被捕。1793年 1月18日,国民公会以叛国罪判处路易十六死刑,1月21日在巴黎革命广场被处死。
路易十六拒绝顺应历史潮流,响应民众呼声,进行民主政治改革,结果激化了社会矛盾,错过了改革自新的历史机会,被人民押上了断头台。
❼ 法国大革命中那两个人被推上断头台只求采纳
貌似法国大革命中路易十六被处死,应该没有别人了吧。。
❽ 如何评价法国大革命时把路易十六推上断头台
这是挺残酷的一件事情一方面展现了法国大革命的主要成员残忍夜表现了路易十六无能的结果很惨淡其实这种祸根是非常奢侈的路易十四酿下的路易十五补救失败路易十六能力不足
❾ 罗伯斯庇尔推动法国立宪,却为何被推上断头台
因为触动了贵族阶级的利益。其实历史上的太多的所谓的变法、改革,最终之所以那些改革的主要负责人会死亡,就是因为他们在改革的过程中动了太多人的利益,这些人都是在历史千百年中根植下来的,不是说动就能动的,所以想要改革成功,要么就是彻底的把这些贵族群体的利益给连根挖出来,要么就是选择把提倡改革的人交给他们拿来泄愤。
综合而言,推动国家立宪,那是对整体社会有益,但是正因为是对整体社会有益,因此也不会有人站出来为他说话,因此他就成为了一个被拿来平息因改革而产生的怒火的人的泄怒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