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英语中修辞手法 介绍几种
修辞方法: 一、比喻(the figures of speech) 比喻是语言艺术的升华。英语中常见的比喻方法有三种:明喻、隐喻和借喻。 1.明喻(the simile) 格式:本体 + 显著比喻词(like/as/as if---) + 喻体 常用介词like 、连词as,as if,as---so、动词seem等以及句型A---to B as C---to D等等表示“好像”意思的比喻说法就叫明喻。 例如: (1)Teacher, you are like the sun, but more magnificent, and more brillant. 老师,您像太阳,又比太阳更灿烂更辉煌。 (2)Your soul is as pure as snow, your personality is as noble as pine trees! All praise to you, our beloved teacher. 您的心灵像雪一样纯净,您的人格像青松一般高洁!赞美您,敬爱的老师。 英语中除上述的用介词、连词或句型等的明喻表达方式外,还有许多常用的明喻习语。例如: (1)as clear as crystal清如水晶 (2)as weak as water软弱无力 这类利用类似汉语的押韵和叠声增加语言的美感。与此同时,又可以使语言短小精悍,表达生动、形象。 2.隐喻(the metaphor) 格是:本体 + is/are + 喻体 例如: (1)Time is a river, of which memory is the water. Oh my friend, what I scoop up from the river is all yearning of you. 时间是河、记忆如水,朋友,我从河里捧起来的都是对你的思念。 (2)Time is money. 时间就是金钱。 注意:英语中存在着许多数词习语和俚语,用作隐喻(也有个别用作明喻)。例如 : (1)You are one in a million.你真是人见人爱。 (2)He has one over the eight.他酩酊大醉。 (3)This film star is a nine days' wonder; I doubt whether anyone will remember her in a year's time.这位电影明星现在红极一时(也指昙花一现),但我认为一年以后人们不见得还记得她。 注意:英语中还有许多隐喻成语。例如: (1)to teach fish to swim 班门弄斧 (2)to plough the sand 白费力气 (3)up the tree骑虎难下;lame ck强弩之末;above board光明正大 等
㈡ 请问英语的修辞手法有哪些要中英文,并举例,谢谢
一、比喻(the figures of speech)
比喻是语言艺术的升华。
英语中常见的比喻方法有三种:明喻、隐喻和借喻。
1.明喻(the simile)
格式:本体 + 显著比喻词(like/as/as if) + 喻体
常用介词like 、连词as,as if,asso、动词seem等以及句型Ato B asCtoD等等表示“好像”意思的比喻说法就叫明喻。
例如:
(1)Teacher, you are like the sun, but more magnificent, andmorebrillant. 老师,您像太阳,又比太阳更灿烂更辉煌。
(2)Your soul is as pure as snow, your personality is as nobleaspine trees! All praise to you, our belovedteacher.您的心灵像雪一样纯净,您的人格像青松一般高洁!赞美您,敬爱的老师。
英语中除上述的用介词、连词或句型等的明喻表达方式外,还有许多常用的明喻习语。例如:
(1)as clear as crystal清如水晶
(2)as weak as water软弱无力
这类利用类似汉语的押韵和叠声增加语言的美感。与此同时,又可以使语言短小精悍,表达生动、形象。
2.隐喻(the metaphor)
格式:本体 + is/are + 喻体
例如:
(1)Time is a river, of which memory is the water. Oh myfriend,what I scoop up from the river is all yearning ofyou.时间是河、记忆如水,朋友,我从河里捧起来的都是对你的思念。
(2)Time is money. 时间就是金钱。
注意:英语中存在着许多数词习语和俚语,用作隐喻(也有个别用作明喻)。例如 :
(1)You are one in a million.你真是人见人爱。
(2)He has one over the eight.他酩酊大醉。
(3)This film star is a nine days wonder; I doubt whetheranyonewill remr her in ayearstime.这位电影明星现在红极一时(也指昙花一现),但我认为一年以后人们不见得还记得她。
注意:英语中还有许多隐喻成语。例如:
(1)to teach fish to swim 班门弄斧
(2)to plough the sand 白费力气
(3)up the tree骑虎难下;lame ck强弩之末;above board光明正大
3.借喻(the metonymy)
格式:直接用比喻事物代替本体事物
例如:
(1)The buses in America are on strikenow.美国的公共汽车司机正在罢工(这里buses喻指司机drivers)。
(2)The pen is mightier thanthesword.文人胜于武士(以pen,sword喻指使用这物的人)。英语中一些鸟兽鱼虫的名字,除本义外,常可转借喻人,形象生动,意味隽永。例如:
(1)She is a social butterfly.她是一个交际花(以虫喻人)。 (接下页)
二、借代(the synecdoche)
借用一个名称来代替另一事物。替代的方式可以是人、物互代,部分和全体互代,单数代复数,描象代替具体或具体代替抽象等等。例如:
(1)Uncle Sam will not help us.美国人不会帮助我们。(用Uncle Sam代替船美国人本身)
(2)You can depend on him for help whenever youre in tourble.Hesa true blue.你遇到麻烦时尽管去找他帮忙,他是一个靠得住的忠实朋友。(用trueblue代替真金烈火,忠诚可靠的)
使用借代修辞方式要选用最突出最明显的事物特征来代替事物名称。借代运用得好,能使语言表达简洁明快、具体、形象,以避免重复、累赘,并给人以新鲜感。
三、夸张(the exaggeration)
把事物的特征,有意地加以夸大或缩小,就叫夸张。
例如:
(1)Thank you a thousand.千恩万谢。
英语中夸张修辞格,应用极为频繁。夸张的功能是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因而给人强烈印象或警悟、启发 。
四、拟人(the personifjcation)
就是把无生命的事物人格化。
例如:
(1)Books are a guide in youth and an entertainment for age.Theysupport us under solitude, and keep us from being a burdentoourselves.书籍是青年人的指南、老年人的娱乐。孤寂时,书籍给我们力量,使我们摆脱精神负担。
(2)Love is the master key that opens the gatesofhappiness.爱是开启幸福之门的万能钥匙。
拟人用法在英语写作中运用得好,不仅使语言表达得生动、有力,而且给人以亲切、实在、耳目一新的感受。
五、排比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相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使句式得到增强,感情得到加深,这种修辞叫排比。
例如:
(1)You are overwhelming jade, as white as snow, as smoothandmoist as grease, as brilliant as candles, and as firmasrock.你洁白如雪,润泽如脂,你光辉如烛,坚贞如磐,你是令人倾心的美玉。
(2)You are in my mind and in my heart. You are in the very airIbreathe. You are part ofme.Forever.你占据了我整个思绪和心灵;你在我呼吸的空气里;你永远是我的一部分。
只知道这一小部分,其他的我也在找。
㈢ 英语有什么修辞手法
1、Personification拟人
拟人是把生命赋予无生命的事物。
例如:The night gently lays her hand at our fevered heads.
2、Metaphor隐喻,暗喻/ˈmɛtəfə/
隐喻是简缩了的明喻,是将某一事物的名称用于另一事物,通过比较形成。
例如:Hope is a good breakfast, but it is a bad supper.
3、Metonymy借喻,转喻/mɪˈtɒnɪmɪ/
借喻不直接说出所要说的事物,而使用另一个与之相关的事物名称。
例如:The kettle boils.水开了。
4、Synecdoche提喻/sɪnˈɛkdəkɪ/
提喻用部分代替全体,或用全体代替部分,或特殊代替一般。
例如:There are about 100 hands working in his factory.
(部分代整体)他的厂里约有100名工人。
5、Synaesthesia通感,联觉,移觉
这种修辞法是以视、听、触、嗅、味等感觉直接描写事物。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例如:The birds sat upon a tree and poured forth their lily like voice.
鸟儿落在树上,倾泻出百合花似的声音。
㈣ 有关英语中的修辞的问题(涉及经典名著)
一、 To err is human, to forgive divine.
(人皆有过,惟有神能宽恕。)
To err is human, to forgive supine.
(人皆有过,惟有懦夫才宽恕。)
二、I came, I saw, I conquered.
(我来,我见,我征服。)
I came, I saw, I concurred.
(我来,我见,我心服。)
罗马大帝恺撒的豪语,把末字的重音稍一移动,英雄一变而为泄气!
三、 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称霸地中海,老大的英国束手无策,时评家以诙谐的口吻套用成语说:“Britannia rules the waves, Mussolini waives the rules.”(不列颠女神统驭四海,墨索里尼无法无天。) Rules (动词“统驭”或名词“法纪”)一词两用,而waves(海浪)和waives(蔑视)则音同字不同。将此语首尾倒置,立刻形成尖锐的讽刺。
四、 美国革命先烈Tom Paine有不朽名句曰:“These are times that try men’s souls.”(此乃我辈心灵饱受考验的时代。) 韩战以后,李承晚总统被推翻,大韩民国的政治曾一度陷入紊乱。当时派驻汉城某美国记者冷言冷语道:“These are times that try Seoul’s men.” (此乃汉城人士感到困扰的时代。)Seoul 与soul 读音完全相同,把最后俩字地位对调,有异曲同工之妙。
早期爱尔兰主教兼哲学家伯克莱George Berkeley(1685~1753)对当时北美殖民地教化甚感兴趣,曾有诗句:“West ward the course of empire takes its way.”又英国较莎士比亚还早的戏剧家马罗Christopher Marlowe (1564~1593)咏古希腊特洛伊战的祸水,绝代佳人海伦,有诗曰:“Was this the face that launched a thousand ships…?”两个都是西洋文化中脍炙人口的名句。)
㈤ 电影的语言是英文
肯定是没有的
它的原版电影是什么声道是不可以更改的
除非他有中英文两种声道
否则是没有软件可以转换的
㈥ 英语中的修辞手法
1.Simile 明喻
明喻是将具有共性的不同事物作对比.这种共性存在于人们的心里,而不是事物的自然属性.
标志词常用 like, as, seem, as if, as though, similar to, such as等.
例如:
1>.He was like a cock who thought the sun had risen to hear him crow.
2>.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3>.Einstein only had a blanket on, as if he had just walked out of a fairy tale.
2.Metaphor 隐喻,暗喻
隐喻是简缩了的明喻,是将某一事物的名称用于另一事物,通过比较形成.
例如:
1>.Hope is a good breakfast, but it is a bad supper.
2>.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
3.Metonymy 借喻,转喻
借喻不直接说出所要说的事物,而使用另一个与之相关的事物名称.
I.以容器代替内容,例如:
1>.The kettle boils. 水开了.
2>.The room sat silent. 全屋人安静地坐着.
II.以资料.工具代替事物的名称,例如:
Lend me your ears, please. 请听我说.
III.以作者代替作品,例如:
a complete Shakespeare 莎士比亚全集
VI.以具体事物代替抽象概念,例如:
I had the muscle, and they made money out of it. 我有力气,他们就用我的力气赚钱.
4.Synecdoche 提喻
提喻用部分代替全体,或用全体代替部分,或特殊代替一般.
例如:
1>.There are about 100 hands working in his factory.(部分代整体)
他的厂里约有100名工人.
2>.He is the Newton of this century.(特殊代一般)
他是本世纪的牛顿.
3>.The fox goes very well with your cap.(整体代部分)
这狐皮围脖与你的帽子很相配.
5.Synaesthesia 通感,联觉,移觉
这种修辞法是以视.听.触.嗅.味等感觉直接描写事物.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比如:欣赏建筑的重复与变化的样式会联想到音乐的重复与变化的节奏;闻到酸的东西会联想到尖锐的物体;听到飘渺轻柔的音乐会联想到薄薄的半透明的纱子;又比如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例如:
1>.The birds sat upon a tree and poured forth their lily like voice.(用视觉形容听觉,鸟落在树上,由它发出的声音联想到百合花)
鸟儿落在树上,倾泻出百合花似的声音.
2>.Taste the music of Mozart.(用嗅觉形容听觉)
品尝Mozart的音乐.
6.Personification 拟人
拟人是把生命赋予无生命的事物.
例如:
1>.The night gently lays her hand at our fevered heads.(把夜拟人化)
2>.I was very happy and could hear the birds singing in the woods.(把鸟拟人化)
7.Hyperbole 夸张
夸张是以言过其实的说法表达强调的目的.它可以加强语势,增加表达效果..
例如:
1>.I beg a thousand pardons.
2>.Love you. You are the whole world to me, and the moon and the stars.
3>.When she heard the bad news, a river of tears poured out.
8.Parallelism 排比, 平行
这种修辞法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结构大体相同或相似,意思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句子排列成串,形成一个整体.
例如:
1>.No one can be perfectly free till all are free; no one can be perfectly moral till all are moral; no one can be perfectly happy till all are happy.
2>.In the days when all these things are to be answered for, I summon you and yours, to the last of your bad race, to answer for them. In the days when all these things are to be answered for, I summon your brother, the worst of your bad race, to answer for them separately.
9.Euphemism 委婉,婉辞法
婉辞法指用委婉,文雅的方法表达粗恶,避讳的话.
例如:
1>.He is out visiting the necessary. 他出去方便一下.
2>.His relation with his wife has not been fortunate. 他与妻子关系不融洽.
3>.Deng Xiaoping passed away in 1997. (去世)
10.Allegory 讽喻,比方(原意“寓言”)
建立在假借过去或别处的事例与对象之上,传达暗示,影射或者讥讽现世各种现象的含义。
英文解释:an expressive style that uses fictional characters and events to describe some subject by suggestive resemblances; an extended metaphor 摘自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程》一书
这是一种源于希腊文的修辞法,意为"换个方式的说法".它是一种形象的描述,具有双重性,表层含义与真正意味的是两回事.
例如:
1>.Make the hay while the sun shines.
表层含义:趁着出太阳的时候晒草
真正意味:趁热打铁
2>.It's time to turn plough into sword.
表层含义:是时候把犁变成剑
11.Irony 反语
反语指用相反意义的词来表达意思的作文方式.如在指责过失.错误时,用赞同过失的说法,而在表扬时,则近乎责难的说法.
例如:
1>.It would be a fine thing indeed not knowing what time it was in the morning.
早上没有时间观念还真是一件好事啊(真实含义是应该明确早上的时间观念)
2>"Of course, you only carry large notes, no small change on you. "the waiter said to the beggar.
12.Pun 双关
双关就是用一个词在句子中的双重含义,借题发挥.作出多种解释,旁敲侧击,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幽默.滑稽效果.它主要以相似的词形.词意和谐音的方式出现.
例如:
1>.She is too low for a high praise, too brown for a fair praise and too little for a greatpraise.
2>.An ambassador is an honest man who lies abroad for the good of his country.
3>.If we don't hang together, we shall hang separately.
13.Parody 仿拟
这是一种模仿名言.警句.谚语,改动其中部分词语,从而使其产生新意的修辞.
例如:
1>.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nor in a year.
2>.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to be avoided.
3>.If you give a girl an inch nowadays she will make address of it.
14.Rhetorical question 修辞疑问(反问)
它与疑问句的不同在于它并不以得到答复为目的,而是以疑问为手段,取得修辞上的效果,其特点是:肯定问句表示强烈否定,而否定问句表示强烈的肯定.它的答案往往是不言而喻的.
例如:
1>.How was it possible to walk for an hour through the woods and see nothing worth of note?
2>.Shall we allow those untruths to go unanswered?
15.Antithesis 对照,对比,对偶
这种修辞指将意义完全相反的语句排在一起对比的一种修辞方法.
例如:
1>.Not that I loved Caeser less but that I loved Romemore.
2>.You are staying; I am going.
3>.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
16.Paradox 隽语
这是一种貌似矛盾,但包含一定哲理的意味深长的说法,是一种矛盾修辞法..
例如:
1>.More haste, less speed.欲速则不达
2>.The child is the father to the man.(童年时代可决定人之未来)三岁看大,四岁看老。
17.Oxymoron 反意法,逆喻
这也是一种矛盾修辞法,用两种不相调和的特征形容一个事物,以不协调的搭配使读者领悟句中微妙的含义.
例如:
1>.No light, but rather darkness visible.没有光亮,黑暗却清晰可见
2>.The state of this house is cheerless welcome.
18.Climax 渐进法,层进法
这种修辞是将一系列词语按照意念的大小.轻重.深浅.高低等逐层渐进,最后达到顶点.可以增强语势,逐渐加深读者印象.
例如:
1>.I am sorry, I am so sorry, I am so extremely sorry.
2>.Eye had not seen nor ear heard, and nothing had touched his heart of stone.
19.Anticlimax 渐降法
与climax相反的一种修辞法,将一系列词语由大到小,由强到弱地排列.
例如:
1>.On his breast he wears his decorations, at his side a sword, on his feet a pair of boots.
2>.The ties of a soldier are to protect his country and peel potatoes.
㈦ 急!~英语11种修辞法
一、明喻(simile)是以两种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和现象进行对比,表明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关系,两者都在对比中出现。常用比喻词like, as, as if, as though等,例如:
1、This elephant is like a snake as anybody can see.
这头象和任何人见到的一样像一条蛇。
2、He looked as if he had just stepped out of my book of fairytales and had passed me like a spirit.
他看上去好像刚从我的童话故事书中走出来,像幽灵一样从我身旁走过去。
3、It has long leaves that sway in the wind like slim fingers reaching to touch something.
它那长长的叶子在风中摆动,好像伸出纤细的手指去触摸什么东西似的。
二、隐喻(metaphor)这种比喻不通过比喻词进行,而是直接将用事物当作乙事物来描写,甲乙两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似之处是暗含的。
1、German guns and German planes rained down bombs, shells and bullets...
德国人的枪炮和飞机将炸弹、炮弹和子弹像暴雨一样倾泻下来。
2、The diamond department was the heart and center of the store.
钻石部是商店的心脏和核心。
三、提喻(synecdoche)又称举隅法,主要特点是局部代表全体,或以全体喻指部分,或以抽象代具体,或以具体代抽象。例如:
1、The Great Wall was made not only of stones and earth, but of the flesh and blood of millions of men.
长城不仅是用石头和土建造的,而且是用几百万人的血和肉建成的。
句中的“the flesh and blood”喻为“the great sacrifice”(巨大的牺牲)
2、“...saying that it was the most beautiful tongue in the world,...”
……他说这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这里用具体的“tongue”代替抽象的“language”。
4、Many eyes turned to a tall,20—year black girl on the U.S. team.
很多人将眼光投向美国队一个高高的20岁的黑姑娘。
这里的“many eyes”代替了“many persons”。
四、拟人(personification)这种修辞方法是把人类的特点、特性加于外界事物之上,使之人格化,以物拟人,以达到彼此交融,合二为一。
1、She may have tens of thousand of babies in one summer.(From“ Watching Ants”)
一个夏天她可能生育成千上万个孩子。
这里用“she”和“babies”把蜜蜂比作人类妇女的生育。
2、My only worry was that January would find me hunting for a job again.
我唯一担心的是,到了一月份我又得去找工作。
英语里常把“年”“月”“日”人格化,赋以生命,使人们读起来亲切生动。
五、夸张(hyperbole)这是运用丰富的想象,过激的言词,渲染和装饰客观事物,以达到强调的效果。
1、My blood froze.
我的血液都凝固了。
2、When I told our father about this,his heart burst.
当我将这件事告诉我们的父亲时,他的心几乎要迸出来。
3、My heart almost stopped beating when I heard my daughter’svoice on the phone.
从电话里一听到我女儿的声音,我的心几乎停止跳动。
六、叠言(rhetorical repetition)这种修辞法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中,将相同的结构,相同意义词组成句子重叠使用,以增强语气和力量。
1、It must be created by the blood and the work of all of us who believe in the future, who believe in man and his glorious man—made destiny.
它必须用我们这些对于未来,对于人类以及人类自己创造的伟大命运具有信心的人的鲜血和汗水去创造。
2、... Because good technique in medicine and surgery means more quickly—cured patients, less pain, less discomfort, less death, less disease and less deformity.
因为优良的医疗技术和外科手术意味着更快地治疗病人,更少痛苦,更少不安,更少死亡,更少疾病,和更少残废。
七、借代(metonymy)是指两种不同事物并不相似,但又密不可分,因而常用其中一种事物名称代替另一种。
1、Several years later, word came that Napoleonyh himself was coming to inspect them...
几年以后,他们听说拿破仑要亲自来视察他们。
“word”在这里代替了“news, information”(消息、信息)
2、Al spoke with his eyes,“yes”.
艾尔用眼睛说,“是的”。
“说”应该是嘴的功能,这里实际上是用眼神表达了“说话的意思”。
八、双关语(pun)是以一个词或词组,用巧妙的办法同时把互不关联的两种含义结合起来,以取得一种诙谐有趣的效果。
Napoleon was astonished.”Either you are mad, or I am,”he declared. “Both,sir!”cried the Swede proudly.
“Both”一词一语双关,既指拿破仑和这位士兵都是疯子,又指这位战士参加过拿破仑指挥的两次战役。
九、拟声(onomatcpocia)是摹仿自然界中非语言的声音,其发音和所描写的事物的声音很相似,使语言显得生动,富有表现力。
1、On the root of the school house some pigeons were softly cooing.
在学校房屋的屋顶上一些鸽子正轻轻地咕咕叫着。
2、She brought me into touch with everything that could be reached or felt——sunlight, the rustling of silk, the noises of insects, the creaking of a door, the voice of a loved one.
她使我接触到所有够得着的或者感觉得到的东西,如阳光呀,丝绸摆动时的沙沙声呀,昆虫的叫声呀,开门的吱嗄声呀,亲人的说话声呀。
十、讽刺(irony)是指用含蓄的褒义词语来表示其反面的意义,从而达到使本义更加幽默,更加讽刺的效 果。
Well, of course, I knew that gentlemen like you carry only large notes.
啊,当然,我知道像你这样的先生只带大票子。
店员这句话意在讽刺这位穿破衣的顾客:像你这样的人怎么会有大票子呢?名为“gentlemen”实则“beg gar”而已。
十一、通感(synesthesia)是指在某个感官所产生的感觉,转到另一个感官的心理感受。
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
有些书是应当尝尝滋味的,有些书是应当吞下去的,有少数书是应当咀嚼和消化的。
书是“尝”不出味道的,也是不能“吃”下去将其“消化”掉的。这里把读书中的精读和泛读,阅读欣赏与吸收知识的感受,用味觉功能和消化功能来表示,心理感受是如此逼真和奇特。
十二、头韵法(alliteration)在文句中有两个以上连结在一起的词或词组,其开头的音节有同样的字母或声音,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
How and why he had come to Princeton, New Jersey is a story of struggle, success, and sadness.
他如何和为什么来到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是一个充满奋斗、成功和令人伤心的一段经历。
㈧ 电影语言的电影语言概念
与一般语言不同,电影语言是一种直接诉诸观众的视听感官,以直观的、具体的、鲜明的形象传达含义的艺术语言,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银幕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参与画面形象创造的表演、场景、照明、色彩、化装、服装等都在构成特殊的电影语汇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由摄影机的运动和不同镜头的组接(剪辑)所产生的蒙太奇不仅形成了银幕形象的构成法则,也完善了电影语言的独特语法修辞规律。说白、音响、音乐以其自身并以新的蒙太奇方法——“音响蒙太奇”和“声画蒙太奇”——丰富了电影语言。电影语言的章法,是影片内容的组织和构造的特殊法则,一般由若干场面和段落按照蒙太奇规则相互交织构成,按其时间空间关系安排可分为客观现实结构和主观心理结构两种类型,其结构形式可分为时空顺序、时空交错、单线结构、复线或多线对比结构、多侧面多视角立体网络式结构等。
电影不是一种语言,但却象是一种语言。从英语、法语或数学的意义来说,电影算不上是一门语言。首先,电影不可能存在不合语法的现象。而且也不需要一套语汇。例如,婴儿在发展说话机能之前好几个月,就能理解电影的画面。甚至猫也看电视。显然,为了欣赏电影,并不需要什么相应的电影智力,至少按最低水平来说是如此。
电影不是一种语言,但却象是一种语言,由于它象语言,因此我们用研究语言的某些方法来研究电影,可能会有所裨益。实际上,近十年来,这种研究电影的方法——实质上是语言学的方法,变得愈来愈重要了。既然电影不是一种语言,则严格的语言学概念会使人产生误解。自电影历史的开端,理论家们就喜欢把电影和文字语言相比较(部分原因是为了证明认真研究电影是有价值的),但是直到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一种更广阔的新思想范畴得到了发展之后,人们才认识到文字和说话只不过是众多交流系统中的两种,这时,才得以把电影作为一种语言来进行认真的研究。这种包罗万象的范畴就是符号学,是对符号系统的研究。符号学家通过对文字语言和口语概念的重新确定,肯定了应当把电影作为一种语言来研究。任何一种交流系统都是一种“语言”:英语、法语或汉语都是“语言系统”。因此电影也可能成为某一类语言,但是它显然不是一种“语言系统”。
对于符号学者来说,一个符号必定由两个部分组成:即能指与所指。例如“单词”这个词,是一组字母或声音合成的,它就是能指;它所代表的又是另一事物,就是所指。在文学中,这种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就是艺术的中心:诗人在构成结构时,一方面用声音(能指),另一方面用含义(所指)。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令人感兴趣的。事实上诗歌的美在很大程度上正在于此:在于声音与含义之间的对舞之中。但是在电影里,能指与所指几乎是一致的:电影的符号是一个短路的符号。一幅画与它所指的东西有一些直接的关系,而一个字却很少有这种关系①(注①:某些象形文字除外)。
然而,电影的确象是一门语言。那么它是怎样起作用的呢?显然,一个人对某一物体的想象与另一个人是不同的。如果两人都读到“玫瑰花”这个词,你可能想到你去年夏天采摘的“和平”品种玫瑰,而我可能想到1968年12月罗拉给我的一朵玫瑰。但是在电影里,我们二人看到的是同一朵玫瑰花,电影制作者可以从无数玫瑰花中作出选择,再用无数种拍摄方式把选中的那朵玫瑰花拍摄下来。
在电影里,艺术家的选择是无限的;而在文学里,艺术家的选择是有限的(很好理解,举个例子:当你在电影里要表现一朵玫瑰花的时候,你可以从世界上千千万万朵玫瑰花里任意进行选择。可是在文字里只有三个字供你选择“玫瑰花”)。但对观众则恰恰相反。从这个关系来说,电影不是暗示,而是陈述。这正是它的力量之所在,也是它的危险性之所在。因为它是强加于观众的。这就是为什么观众如果学会读解画面进而能够掌握这种媒介的一些威力,是有益的,甚至是很重要的。一个人对画面的读解愈好,他对它的理解便愈多而画面对于他的威力也就愈大。
蒙太奇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电影通用的一种电影术语了。它与长镜头并列的被称为改变电影的两把“双刃剑”。狭义的蒙太奇专指对镜头画面、声音、色彩诸元素编排组合的手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画面语言,声音语言和色彩语言。它是一种电影的修辞方法,对于他的本性有许多言论。在阅读一篇文章时,读者要自己去创造一幅画面,电影读者则不然,而这两种读者为了完成理性过程,都必须解释他们所感受到的符号。他们的智力活动愈多,观众与创作者之间在这个过程中则愈能达成平衡;这种平衡愈好,那么这部艺术作品就愈有生命力,愈能引起共鸣。最早的电影教科书——甚至包括许多近来出版的教科书——以一种目光短浅的热情把电影与文字语言进行生硬的比较。这种标准的理论认为镜头是电影的单词,场面是它的句子,一段戏就是它的段落。如果为了说明逐步复杂化的层次安排,这种比较是可行的,但是经不起分析推敲。暂且说,一个词是涵义的最小而便利的单位,那么,一个镜头是否与此相等呢?根本不是。
首先,一个镜头是有时间长度的。在这段时间里包含了连续不断的不同数量的图象。那么,单一的画面或曰画格是否构成电影涵义的基本单位呢?答案依然为否,因为每一画格中包含着无数潜在的视觉信息,伴随它的声带也是如此。如果我们能够说一个电影镜头象一个句子,因为它能做出一个陈述,并且它本身是能充分解决问题的,那么问题在于,电影并不能把自己分成如此易于控制的单位。我们完全可以把一段胶片从技术上定为“镜头”,然而,如果一个镜头内部就有分句,那又该怎么办呢?摄影机可以运动;一个场面可以用摇摄或移动镜头使它完全改观,那么我们应该说这是一个镜头,还是两个镜头呢?
读读心理学,你就会发现,看电影电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引起观众注意和观察的过程。先引起他的注意,然后,当他已经注意的时候,你就是把一个过程(因为电影是运动,运动就是一个过程)给他观察。
我们的故事片,无论是纯属宣传,或者是表达什么哲理思想,都离开了注意和观察,而着眼于“深沉”,就连介绍钱塘江潮的纪录短片的解说词也要说上两句:“他们一面观潮,一面似乎在思索着什么。”所以一开场就先来一段深沉的内心独白。好莱坞电影儿可懂心理学(心理学,是电影语言及其所有规律的基础)了,因为懂得了心理学好赚钱。好莱坞电影儿的开场前三分钟总是要来一段绝活而不是绝话。为什么呢?先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再说,然后给他们脑袋里打上两三个问号。让他们欲罢不能的在观察这个过程是怎样发展的。有人说好莱坞电影不玩本体,而玩什么剧本、叙事、类型、噱头……真是借着网路使劲出自己的洋相。
注意力只起着维持某种心理活动的指向和使这种活动不断深入的作用。所以表现形式的主要功能就是引起观众对其内容的注意。形式好看,观众就注意,观众注意了,你就把你的内容通过这个能吸引观众的形式展现出来了。电影电视创作如果不讲究表现形式,就无从引起观众对内容的注意。
注意不仅表现在认识过程中,而且还表现在其他的心理过程方面。例如在情感体验中,如果没有注意,情感就无从表现,没有注意对象,应该表示愉快,还是畏惧,也就无从确定了。同时,注意也和个性特征分不开的,因为注意是属于主体方面的,一个人的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都刻划着一个人所表现的注意的特点。
电影语言常用电影语言简介有 拉镜头 空镜头 跟镜头 合成...常用以介绍环境背景、交代时间空间、抒发人物情绪、推进故事情节、表达作者态度等等。
㈨ 电影修辞(镜像与话语)是什么意思
众所周知,电影是一门雅俗共赏的艺术,它主要依靠画面和声音传情达意,给人们提供审美享受。但是,电影也是一种语言,“它有自己的单词、造句措辞、语形变化、省略、规律和文法”。①当我们把电影视为一种语言时,实际上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指电影中的天然语言部分(对话、独白、旁白、字幕等);其二是指电影中的非天然语言的形象性表达部分(画面、声音)。在电影研究中,电影语言“并不专门指电影中的天然语言,而更多的是指电影作品中天然语言以外的其它表达形式(主要是画面形象)的‘语言’以及天然语言与其它‘语言’之间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