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电影配音嘴形是怎么对上的
如果是国产剧,演员只是普通话不标准,或者用方言,但是一字一句都是照剧本念的,后期配音演员也照剧本念,这就对上了。
B. 为什么看外语电影的配音听起来这么假
我觉得主要两个原因吧:
一、嘴型不对的原因,说话时的表情中外差异。
二、因为配音工作人员太少了,好点的电影配音演员有3-5个,次一点的配音就2人,一男一女把所有人都配出来...那效果肯定不会好到哪里去。这里给大家科普下国语配音的六大渠道:
1.上译、京译、长译等大译制片厂制作
专为公映片配音,基本上算是最好的,水平相当高,但有部分新新人类不喜欢,认为配音腔太重。
2.六区/C区正版音像制品配音
以德加拉配音为代表,是外资与中国合资的音像发行公司专门为大陆市场制作的配音,技术没问题,配音员水平一般。
3.CCTV的配音
相当一般,没什么可说的,但起码有比没有好。
4.少数其它省市电视台配音
有些条件好的省市有自办电影频道有时也做配音。
5.盗版商配音
盗版商在没有任何国语配音的情况下自己搞几个人配音,多为不引进过外语片,因为盗版碟有国语配音在广大县市乡镇地区会好卖很多而产生这种配音方式,只能非常差,基本上就是把原声调小然后找一男一女两人配所有人,又无专业训练 就是照字幕念,要多难听有多难听,但是!在很多文件水平不高地区眼里 就喜欢听这种也不听原声。
6.港台配音
港台地区一般情况下外语片只配动画,真人片极少配音,比较多是日韩片配音。
香港配音大部分是电视台配粤语,也有少部分TVB配音班配的国语。台湾配的国语基本上就是配韩剧那批人,配音太娘,看欧美片很出戏,当然有部分人喜欢。
C. 为什么外国电影翻译成中文之后,总要有翻译腔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正因为很多外国电影经过翻译之后,总是带着浓浓的翻译腔,所以很多小伙伴看外国电影,喜欢看原声版,不喜欢看中文翻译版本。那么,为何翻译配音员们为何不能用正常语调说话,非得用:“噢,我的上帝”,这样听上去别扭的语气给电影配音呢?其实原因如下:因为要对的上嘴型和时长、为了符合外国人的说话方式和肢体语言、为了让观众更能体会到外国电影的氛围。
另外,所谓的翻译腔,最初确实有着希望用这种方式让观众加深对电影观感的意思。毕竟与我国本土的电影不同,外国的电影用独特的翻译方式翻译,能更快、更好地让观众感受到电影中异域的氛围。不过,翻译腔确实存在缺点,比如过于拿腔拿调。但是,现在大部分电影已经不再出现翻译腔了,这也说明配音演员们对于电影翻译有了更高层次的理解,是一种进步。
D. 看译制片时 配音的嘴型是怎么对上的
我做过电视节目,也给节目配过音。译制片配音的时候没有人会去刻意配合原片的嘴型,只是句子起始和结束的时间对得很准,节奏也一样,常常会给人感觉是连嘴型都对上了。人们在看电视和电影的时候,不太会去注意说话人说话过程中的口型,但断句的时候,口型往往会停留一段时间,在拖长声的时候停留得会更长,所以比较会被人们注意到。而无论是外语还是中文,每个字的尾音都无一例外地落在元音上,而元音(或中文里的韵母)无非是那么几个,所以原音和配音的口型经常会在断句的时候达成一致,让你感觉好象配音连嘴型都一样。
其实动画片的口型就是按照这个原理。你仔细看国外的原版动画片,说话的时候口型其实是对不上的,但动画人物每个断句尾音的口型要求和真正说话的口型一致,(很短的那种语气词感叹词什么的也是如此,因为这些地方观众会特别注意)这样就可以达到不可思议的真实效果。其实呢,你看任人物说话的过程,其实嘴巴是在乱动。当然做得精细的动画片几乎每个断句都配合口型,这跟预算有直接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