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根据杜拉斯的《情人》改编的。 电影名也是《情人》。
法国雷恩影片公司1991年出品
编剧: 杰拉尔布拉什 让·雅克阿诺
导演: 让·雅克阿诺
主演: 简玛奇 梁家辉
出品: 法国、越南、中国香港(1992)/彩色&M5
1993年奥斯卡提名、最佳摄影奖
1993年恺撒奖最佳音乐奖提名、最佳摄影奖、最佳剪辑奖
长镜头里的西贡港,湄公河,中国情人公寓外湿热的街道,来往叫卖的喧闹人群,在晦暗阴郁的高高屋顶的屋子,百叶窗里关着成年中国男子和法国少女的异族爱情,一段畸形的恋情。这片段如此熟悉,没错,这就是《情人》。那个出自法国著名女作家杜拉斯笔下,并在她心里埋藏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国情人,终于改编成电影搬上了荧幕。
从车里的模糊轮廓,到背影,再到回头,终于得见庐山真面目,中国情人的形象一步步清晰。这个中国男人第一次和异族女孩坐在车里,他的手慢慢游移,捉住女孩的手指,一点点拉近距离……影片的结尾,黯然离去时,女孩穿着他们初次在轮渡相遇时的灰裙,独自凭栏,她的中国情人却已不再腼腆地过来搭讪。远远地,岸上那辆熟悉的黑色汽车里,女孩知道,她的情人正在注视着自己,一如往昔。在这一幅荒凉的场景里,当一切重归死寂时,中国情人孤单地哭泣,无声地哭泣。
这个男人,中国北方的富商之子,多年以后,他和他太太来到巴黎,忍不住打电话给她。“他说他和过去一样,他仍然爱她,他不能停止爱她。他爱她,至死不渝。”或许,正如杜拉斯所说:“他使我生命中的其他爱情黯然失色,包括那些公开的和夫妻之间的爱。在这种爱情中,甚至有种在肉体上也取之不尽的东西。”、“明亮的中国蓝”,男式礼帽,中国情人的种种都是她曾迷恋过的,就像情人对她说的:至死不渝。这样的男人,又能有几个不爱呢? 那个中国男子说了这么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的话:“我的身体不要不爱我的人。”终于到他们分手后,在回国的船上那个女孩哭出声来。原来自己是那么爱他!
『贰』 影片《情人》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有哪些看点
恩格斯说:群婚制的产生是为了解决劳动力的匮乏,而专偶制的产生是为了让私有财富合法延续。所以如果我们觉得婚姻是爱情的正果,那么有幸逃脱财产观念为爱而产生的婚姻,其实倒是违反历史规律的,所以电影中的爱情常常令人绝望。
《情人》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NO!无关爱,有关恨
第一重恨:源于贫穷
影片中的女孩生活在越南的一个白人家庭,理应是有钱的,却因为母亲投资失败家道中落。小女孩自小就对这种表面体面其实窘迫的生活充满怨恨。她的中国情人非常富有,女孩开始与他交往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有钱。
两个各怀目的的人就这样走到了一起,他们约会的蓝色小屋子显然是一个爱情的符号,尤其是那一排临街的百叶窗,不仅毫无阻隔地把市井之声传达进来,而且在日光的作用下,又把街市上影影绰绰的人影投射进来,这等于是把他们偷偷摸摸的相会置于公众的监视之下,导演对这一场面的设计加强了这段不伦恋情的刺激感。越南潮湿的雨季让这份爱更有质感,他们谁都没有想到,爱情就在刺激和汗湿中滋生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