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亮河》
《月亮河》有两个版本
1 黄华钦创作的优秀歌曲由交响乐团演奏的《月亮河》
2 在蒂凡尼处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y‘s)
由亨利.曼西尼(Henry Mancini)作曲,并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
奥黛丽.赫本版本http://www.supsky.com.cn/showme/attachments/month_0601/96xb_1.mp3
安迪·威廉斯(Andy Williams)版本
http://ff.kekenet.com/Sound/song/cafee/ylh.mp3
附上歌词
Moon River
Moon river, wider than a mile
I'm crossing you in style some day
Oh, dream maker, you heart breaker
Wherever you're goin', I'm goin' your way
Two drifters, off to see the world
There's such a lot of world to see
We're after the same rainbow's end, waitin' 'round the bend
My huckleberry friend, Moon River, and me
(Moon river, wider than a mile)
(I'm crossin' you in style some day)
Oh, dream maker, you heart breaker
Wherever you're goin', I'm goin' your way
Two drifters, off to see the world
There's such a lot of world to see
We're after that same rainbow's end, waitin' 'round the bend
My huckleberry friend, Moon River, and me
月光河,比一哩更宽
总有一天,我会遇见优雅的你
噢!织梦者
你总是让人心碎
不论你去向何方
我将追随你而去
两个漂浮者想看看这个世界
有如此广阔的世界让我们欣赏
我俩跟随著同一道彩虹的末端
在圆弧外等待
我甜蜜如越橘的朋友
还有月河和我
巴黎恋人中有这首歌的小提琴版本
2. 《月亮河》moon river 里的女主角叫什么,及其简介
奥黛丽 赫本
简介:
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于1929年5月4日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她出生时的名字是Edda Kathleen van Heemstra Hepburn-Ruston。她的父亲是一名富裕的英国银行家,母亲是一名荷兰女男爵。
在她的双亲离婚后,她跟随母亲去了伦敦,并在一所私立女子学校上学。她的母亲随后回到荷兰,她在假期也和她的母亲一起到了荷兰的Arnhem。当纳粹进入Arnhem后,赫本经常会营养不良,心情郁闷。(这也许是她这么瘦的原因之一?)解放后,Hepburn进入伦敦的一所芭蕾舞学校学习,并获得了奖学金。毕业后,她成为一名职业模特。作为一名模特,她便显得很优雅高贵,而且好像她已经找到了最适合她的工作。直到加入到电影行业。
1948年,她在一部欧洲电影《变小七次的荷兰》(nederlands in 7 lessen)里担任了一个很小的角色,随后在1951年的电影《少妇的神话》(young wives‘s tale)里,她终于有了第一个有台词的角色。但是这个角色的分量还是很小,于是,赫本赴美国发展。1953年她与好莱坞名影星格利高里-派克一起主演了《罗马假日》,该片风靡世界,她扮演的楚楚动人的安妮公主令她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与此同时她还因在百老汇戏剧《翁丹》中的表演荣获托尼奖。一头黑色短发,外貌优美脱俗,体态轻盈苗条的赫本,在金发性感女郎风行的年代,一下子吸引了观众的目光。之后,57年的《滑稽的面孔》也是同样的一部引人制作,使她又一次提名奥斯卡。之后的三次提名分别得益于《修女的故事》,《窈窕淑女》,《蒂芬妮早餐》。
50年代她主演了许多影片,表演质朴而富于激情。如《战争与和平》、《滑稽的面孔》、《下午的爱情》、《绿色公寓》、《萨布瑞娜》,其中那些仪态万方、典雅淳厚的女性形象,给人印象最为深刻。
60年代初期,她的主要作品有《不能忘记》,《蒂芬妮早餐》,《孩子们的时刻》,《愤怒的巴黎》,《字迷》,《窈窕淑女》等。后期有《爱神》,《怎么偷一百万》《等到黑暗》,之后曾长期息影,复出后又拍摄了《罗宾和玛丽安》(1976年)、《血统》(1979年)、《他们都笑了》,(1981)《总是如此》(1989年)等影片。
晚年的赫本作为联合国的亲善大使多次赴非洲开展慈善与救助活动,她不但以其光彩的银幕形象,也以其高尚的情操,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与爱戴。
关于《月亮河》
这首《月亮河》(Moon River)是电影《在蒂凡尼处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y's,又译作《珠光宝气》)的插曲,于1961年获得第34届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奖。这部电影的主演是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描写一位农村姑娘在纽约的生活经历。这位农村姑娘名叫霍莉?戈莱特利。她向往上流社会的生活,一心想嫁给一个百万富翁,一心想过上流社会的生活,于是到纽约去寻找一个属于她自己的“理想归宿”。结果,在纽约谋生困难,她只好去做应召女郎,当高级交际花。她结识了一位与她住同栋公寓的邻居年轻作家瓦杰克。瓦杰克被其行为所吸引,也因了解而爱上她。而戈莱特利一直想摆脱贫困的生活,讲求金钱至上,追求享乐的金粉世界。因金钱、身份、地位找不到归宿,甚至弄得声名狼藉。他们过着一种奇特的而又充满激情的生活,经历了一次又喜又恼的恋爱。当两人最后决裂时,戈莱特利才了解到将自己局限在财富里是寻找不到真正的爱情,两人终成眷属。
《纽约时报》的影评说:霍莉?戈莱特利是个“野东西”,扮演霍莉的海普伯恩小姐是个天生具有美丽的小精灵,谁看了都会相信她,称赞她。
本片除了有优雅美丽、闪闪动人的奥黛丽?赫本外,其主题曲《月亮河》(Moon River)更是让人难以忘怀,由亨利?曼西尼(Henry Mancini)作曲,安迪?威廉斯(Andy Williams)演唱,并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其婉转低回的旋律回肠荡气,逼人深思。月亮河,一条多么美丽的河啊!而在影片中,奥黛丽?赫本坐在窗前拿着吉它的原唱,细腻地倾诉她的梦想,更成为一个令人难忘的经典场景!
3. 电影月亮河国语版
这个......昨天电影网就有放,所以应该会有的
4. 求moon river(月亮河)中文大意
月亮河,宽不过一英里。
总有一天我桧优雅地遇见你。
织梦的人啊,那伤心的人。
无论你将去何方,我都会追随着你。
两个流浪的人想去看看这世界。
有如此广阔的世界站我们欣赏。
我们跟随同一道彩虹的末端。
在那弧线上彼此等候。
我那可爱的老朋友。
还有月亮河和我。
这首《月亮河》是电影Breakfast at Tiffany's中的插曲,于1961年获第34届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奖。这部电影描写一位农村姑娘在纽约的生活经历。这位农村姑娘名叫霍莉·戈莱特利,她向往上流社会的生活,一心想嫁给一个百万富翁,于是到纽约去寻找一个“理想归宿”。结果,在纽约谋生困难,她只好去作应召女郎。她结识了一位与她住邻居的年轻作家,他们过着一种奇特而又充满激情的生活,经历了一次又喜又恼的恋爱。《纽约时报》的影评说:霍莉·戈莱特利是一个“野东西”,扮演霍莉的海普伯恩小姐是个天生具有魅力的小精灵,谁看了都会相信她,称赞她。
歌唱者把“Moon River”拟人化,向她倾诉心肠。月亮河很宽,但是歌唱者表示将来总有一天要把她体面地渡过,有征服困难的决心。正是这条令人向往的河又使人肝肠寸断。但不管怎样,歌者还是愿意随她前往任何她流经的地方,表达了一种知难而进的决心。接着歌者自比为两个漂泊者出来看世界,坚持不懈地追求彩虹的尽头,即欢乐的境界,月亮河和歌者仍是亲密无间的好朋友。最后四行重复前面的内容,再次表达了歌者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5. 月亮河的电影剧情
20世纪30年代,印度社会正处于思潮激荡时期。八岁的小女孩楚娅刚刚死了丈夫,成了一个新寡妇。根据印度教传统,剃发后,她被带到“寡妇之家”去守寡。在那里,楚娅必须对她过去犯下的罪过进行忏悔,因为她被认为导致了丈夫的死。尚且年幼、极度渴望母爱的楚娅根本不愿意待在这个凄冷的“寡妇之家”,她一到来便把“寡妇之家”弄得鸡犬不宁、天翻地覆。
“寡妇之家”里住着卡丽安妮、莎肯塔拉等许多寡妇,她们性格各不相同。到“寡妇之家”后不久,楚娅就和像天使一样美丽、唯一留着长发的卡丽安妮成为了好朋友。一个偶然的机会,卡丽安妮认识了婆罗门阶级的少爷——追求真理并追随着甘地的英俊青年那拉扬,俩人一见钟情。而“寡妇之家”的肥婆麦杜马提和阉人古拉碧坚决反对卡丽安妮改嫁,名义上说是违背印度教规,其实他们是怕断了自己的财路。他们以强迫卡丽安妮卖身来维持“寡妇之家”的花销,也供自己享受和挥霍。
与此同时,那拉扬也不顾母亲的反对,坚决要娶卡丽安妮为妻。卡丽安妮在莎肯塔拉的帮助下逃出“寡妇之家”。在纳拉扬接卡丽安妮回家途中,当卡丽安妮得知那拉扬的父亲竟然就是玩弄过自己的婆罗门贵族时,她执意让那拉扬调转船头。卡丽安妮再次回到“寡妇之家”,不想却遭到了麦杜的拒绝和侮辱。羞辱与无助双重打击下的卡丽安妮平静地走进“圣河”(也就是印度的恒河)静淌的流水中……当那拉扬匆忙从家里赶到“寡妇之家”准备接走卡丽安妮时,看到的只是卡丽安妮被打捞上来的冰冷的遗体。
失去财源的肥婆麦杜和古拉碧又把魔爪伸向了年幼的楚娅。他们以带楚娅回家为名欺骗了她。天真年幼的楚娅就这样被糟蹋了,重蹈卡丽安妮的覆辙。莎肯塔拉知道后,抱着昏迷不醒的楚娅,追上那拉扬乘坐的火车,让那拉扬把楚娅交给甘地。看着火车载着楚娅和那拉扬远去,莎肯塔拉思绪万千……
6. 月亮河表达了什么情感
《Moon River》是奥黛丽·赫本演唱的歌曲,由约翰尼·默瑟作词、亨利·曼西尼作曲。该曲作为电影《蒂凡尼的早餐》的插曲,收录在电影的同名原声音乐专辑中,于1961年10月通过胜利娱乐发行。
1962年,该曲获得第34届奥斯卡金像奖授予的“最佳原创歌曲”、第4届格莱美奖授予的“年度制作”及“年度歌曲”。2004年,该曲被美国电影学会评选为“百年百大电影歌曲”中的第4名
《Moon River》是为电影《蒂凡尼的早餐》创作的歌曲,演唱该曲的是电影女主角的扮演者奥黛丽·赫本。由于赫本并不是一位受过专业训练的歌手,电影的发行方派拉蒙影业一开始想找一个人给赫本配音,但作曲者亨利·曼西尼坚持创作了一些她能唱的曲子。考虑到赫本的音域和电影女主角霍莉的个性,曼西尼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才敲定曲子的前三个音符,之后他又花了半个月完成了该曲的旋律创作
当旋律创作完成后,曼西尼邀请约翰尼·默瑟来填词。默瑟写了三个版本的歌词,创作过程中,他想起了位于萨凡纳佐治亚州的家附近的河,怀着对童年的怀念和渴望拓展视野的向往,他写下了歌词的最终版本,并把歌词带到了曼西尼的音乐会现场。不久,他们就在工作室录制了小样
7. 有谁知道《月亮河》的剧情求大神帮助
电影《月亮河》剧照英文名《water》 编剧:迪帕·梅塔 导演:迪帕·梅塔 主演:丽莎·雷(Lisa ray)、约翰·亚拉伯罕、希玛·比斯沃斯、萨若拉 上映日期:2005-09-08 故事梗概: 20世纪30年代,印度社会正处于思潮激荡时期。七岁的小女孩楚娅刚刚死了丈夫,成了一个新寡妇。根据印度教传统,剃发后,她被带到“寡妇之家”去守寡。在那里,楚娅必须对她过去犯下的罪过进行忏悔,因为她被认为导致了丈夫的死。尚且年幼、极度渴望母爱的楚娅根本不愿意待在这个凄冷的“寡妇之家”,她一到来便把“寡妇之家”弄得鸡犬不宁、天翻地覆。 “寡妇之家”里住着卡丽安妮、莎肯塔拉等许多寡妇,她们性格各不相同。到“寡妇之家”后不久,楚娅就和像天使一样美丽、唯一留着长发的卡丽安妮成为了好朋友。一个偶然的机会,卡丽安妮认识了婆罗门阶级的少爷——追求真理并追随着甘地的英俊青年那拉扬,俩人一见钟情。而“寡妇之家”的肥婆麦杜马提和阉人古拉碧坚决反对卡丽安妮改嫁,名义上说是违背印度教规,其实他们是怕断了自己的财路。他们以强迫卡丽安妮卖身来维持“寡妇之家”的花销,也供自己享受和挥霍。 与此同时,那拉扬也不顾母亲的反对,坚决要娶卡丽安妮为妻。卡丽安妮在莎肯塔拉的帮助下逃出“寡妇之家”。在纳拉扬接卡丽安妮回家途中,当卡丽安妮得知那拉扬的父亲竟然就是玩弄过自己的婆罗门贵族时,她执意让那拉扬调转船头。卡丽安妮再次回到“寡妇之家”,不想却遭到了麦杜的拒绝和侮辱。羞辱与无助双重打击下的卡丽安妮平静地走进“圣河”(也就是印度的恒河)静淌的流水中……当那拉扬匆忙从家里赶到“寡妇之家”准备接走卡丽安妮时,看到的只是卡丽安妮被打捞上来的冰冷的遗体。 失去财源的肥婆麦杜和古拉碧又把魔爪伸向了年幼的楚娅。他们以带楚娅回家为名欺骗了她。天真年幼的楚娅就这样被糟蹋了,重蹈卡丽安妮的覆辙。莎肯塔拉知道后,抱着昏迷不醒的楚娅,追上那拉扬乘坐的火车,让那拉扬把楚娅交给甘地。看着火车载着楚娅和那拉扬远去,莎肯塔拉思绪万千……
8. <月亮河>这部电影的背景是什么
《水》是梅赫塔要素三部曲(前两部分别是《火》和《土》)中的第三部影片。这部电影的背景是在20世纪30年代,其讲述了一个刚刚成为寡妇的8岁女孩楚娅(萨拉拉饰)的故事。根据印度教的传统,她的头发被剪掉了,而且被带到一个只有女人住的收容所。在那里,楚娅必须对她过去犯下的罪过进行忏悔,因为她被认为导致了丈夫的死。这个收容所里有年轻和年老的女人,一些人接受了这样的命运,但一些人却对自己的未来还有憧憬。小楚娅在这里开始思索她在世界上的角色到底是什么。
《水》本来定于2000年1月30日开拍,但一些印度教极端分子却决意要阻止影片的拍摄,他们说这个剧本“粗俗”,是对“道德的亵渎”。最终,这部花费180万美元的电影杀青了,但相关的事情却并没有结束。当电影上映时,宗教极端分子大肆进行污蔑,梅赫塔自己的生命都面临着威胁。
梅赫塔说,她得知《水》将在多伦多电影节揭幕式上放映后非常开心,目前梅赫塔已经加入了加拿大国籍。
印度著名影星丽莎?雷(Lisa Ray)扮演了片中的卡尔娅妮,这是一个因为自己的丈夫的死以及自己的命运而感到痛苦不堪的妇女,雷说她“对于能够拍梅赫塔的这部片子感到自豪”,她还说,希望观众能够用开放的心态来观赏这部影片。
9. 月亮河的精彩影评
这是一部充满了革命的情绪的印度/加拿大电影。一条河隔开了印度的两个世界,在河的这边,宗教传统将寡妇们禁闭在寺院这个封闭的世界。宗教传统剥夺了他们享受普通人的情爱的权利,她们的余生将用来侍奉神。河的另一边,居住着拥有高级的宗教身份却可以不受宗教以及道德信条约束的贵族、神职人员。因为,他们掌握着可以任意解读神圣经典来为自己的私欲服务的能力。
然而,河这边的寺庙里的寡妇们也并非过着一种纯然圣洁的宗教生活,为了生存,她们不得不将她们中年轻漂亮的寡妇送到河对岸去供高贵的人淫乐。千百年来,这个传统一直被当做神的命令坚守着,就像时钟一样,滴答滴答地、有序地循环往复着,直到一个叫甘地的人站出来说:“许久以来,我们认为神就是真理,可现在我们发现,真理才是神”。
可来自甘地的新思想在印度这个有着顽固的宗教传统的社会里有着多大的号召力呢?
电影讲述了一个叫卡利安娜的年轻寡妇的悲剧故事。来自河对岸的豪宅里的年轻人爱上了这个叫卡利安娜寡妇,当然,她也爱上了他。尽管有来自寺庙的强大阻力,也不足以阻止她们走到一起的决心,但一件事却让卡利安娜退缩了,因为河对岸的年轻人的父亲,就是她被迫献上自己的肉体供其淫乐的那个人。卡利安娜冲破了宗教观念与传统的束缚,却被人性中的羞耻之心打败了。她不能走向彼岸,又不能退回寺庙,她只好把自己沉溺在河中,用死亡来逃避这个她已然找不到栖居之所的世界。
她的死对于恪守宗教清规的寺庙里的寡妇姐妹来说,是个不小的震动,当卡利安娜的朋友,寺庙里最幼小的寡妇楚娅也遭受到被送往河对岸的同样命运后,其中一个有所觉悟的寡妇将楚娅送上了追随甘地的火车。楚娅从黑暗的宗教传统中得到了解放。
电影的最后,一行字幕显示:直到今天,尚有几千万印度寡妇遭受着同样的命运。也就是说,在甘地所发起的思想革命近百年后的今天,那顽固的宗教传统仍然是印度社会一股强大地决定性力量。
当我们今天很多中国知识分子为印度的传统价值得到很好的保存而羡慕不已的时候,却不知道,印度有许多知识分子却羡慕着我们发动了一场彻底的革命、因而很大程度上扫荡了那黑暗腐朽的封建等级制度。
中国和印度知识分子间的这种错位的相互羡慕细想起来真让人觉得有些感慨。它让人不能不重新去思索革命是什么、为什么要革命、革命的真正理由是什么。
这部电影的马克思主义情绪是显而易见的。电影通过那位住在河对岸的豪宅里的、陷入和卡利安娜的爱情的、甘地思想的追随者之口道出了革命的理由:寡妇被送进寺庙可以为家里节省开销,宗教只是借口,除了经济动机之外,她们的悲凉境遇没有别的原因。言下之意,人的解放就是人经济/社会地位的解放,除此之外,没有解放。
换句话说,如果是经济动机让卡利安娜们不能不忍受那悲凉的人生的话,让卡利安娜们获得解放的唯一途径就是让她们走向现代社会、在经济和政治上获得自主权。而为此发动一场革命的唯一理由就是“从来没有救世主,一切靠我们自己”。
然而问题真的就这么简单吗?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社会吧。经过一场革命,我们赶走了一切传统观念、道德尺度的“救世主”,在经济上全然像奴隶与奴隶主般地依附关系已然不再普遍地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中了。我们的妇女不可能再受困于印度式的宗教信条。但我们的妇女(包括我们每个人)获得了解放吗?没有。人是一种不免要栖居于某种处境的人,任何的处境无论一开始它多么地革命、最终它都将异化蜕变成一种奴役人的势力而与人为敌。革命让我们的妇女不再受困于一种宗教道德传统,在后革命的时代里,我们的妇女却受困于一种那个非道德、无传统的困局;她们不会为一种传统价值而守寡,她们却因为身处一个全然没有传统价值的社会而被抛掷在一种极度焦虑、没有安全感的虚无处境中。
对于传统价值的态度,“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句名言听起来总是正确的,可由谁来判断什么是该保留的,什么是该抛弃的,这又成了一个问题。电影通过卡利安娜的口说:“由你来决定”。言下之意,由每个人自己的良心来决定。可问题来了,个人有力量去作出这样的决定吗?卡利安娜不是靠着自己的勇气作出了决定却到头来被自己内心的挣扎给打败了吗?
可见,人类的困境既非靠外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的革命就能轻易化解,而个人的解放倘排除了经济与社会的革命也无从谈起。人的解放是一场复杂的、永恒的斗争,永无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