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影体验 > 珠海电影票房

珠海电影票房

发布时间:2021-07-27 20:44:46

① 朱延平是谁

看过林志颖得旋风小子吗?专门拍青春偶像剧的

② 电影将相

中国大陆 (China)
金鸡奖 Golden Rooster Awards
中国电影金鸡奖创办于1981年,当年是中国农历鸡年,故名“中国电影金鸡奖”,简称“金鸡奖”。
中国电影金鸡奖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邀请中国国内最具权威的电影艺术家、电影评论家和电影事业家组成评奖委员会,通过充分讨论、民主协商,选出最佳故事片、科教片、美术片、记录片、以及最佳编剧、导演演员、摄影、录音、美术、音乐、导演处女作等二十余个奖项。由于金鸡奖评委会组成的权威性、评选程序的严密性和评奖标准的学术性,因而被称为“专家奖”。
金鸡奖以金鸡啼晓象征百家争鸣,同时也包涵着激励中国电影艺术家闻鸡起舞,努力创新,奋发向上的意义。金鸡奖的评选分初评和终评两个阶段进行,最终的获奖名单在中国电影金鸡百花电影颁奖典礼上当场揭晓。
金鸡奖以昂首啼晓之金鸡雕像作为自己的奖杯。
百花奖 Hundred Flowers Awards
《大众电影》百花奖创办于1962年,简称“百花奖”。
《大众电影》百花奖是由中国历史最长、发行量最大的电影杂志《大众电影》,根据当年中国国产电影发行放映情况,提出候选名单、刊发选票、组织读者、观众投票的评奖活动。《大众电影》百花奖设最佳故事片三名、最佳男女主角各一名、最佳男女配角各一名等五个奖项。近年来观众投票数量大约50-70万张左右,是中国大陆参与人数最多的电影评奖活动。百花奖主要反映了广大观众对电影的评价和喜好,因而被称为“群众奖”。
百花奖以盛开的百花取名,象征影坛百花齐放,****满园,鼓舞电影艺术家创作出更多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好影片。
百花奖以百花女神雕像作为自己的奖杯。
华表奖 Ornamental Column Awards
中国电影华表奖是中国电影的最高荣誉奖,其奖杯采用的是北京天安门城楼前的华表造型,每年由广播电影电视部对前一年度完成的各片种影片进行评选。 华表奖的前身是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始评于1957年。中断了22年后,从1979年继续进行评奖活动,一年一届。1985年文化部电影局整建制划归广播电影电视部后,更名为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除1986年与1987年、1989年与1990年合并评外,仍为一年一届,1994年开始启用现名。
上海国际电影节 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始办于1993年。经国际制片人协会考察通过,上海国际电影节成为中国唯一的国际A类电影节,即非专门类竞赛型电影节。电影节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和上海文广影视集团承办。至2002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已经成功举办了6届。依据国际制片人协会章程,每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由4项主要活动组成,即“金爵奖”国际电影评选、国际影片展映,国际电影交易市场以及国际电影学术研讨会。电影节的最高荣誉“金爵奖”下设8个奖项,均由来自世界各国的国际评委评审产生。十年来,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主会场上海影城的红地毯上相继留下了奥立佛·斯通、大岛渚、索菲亚·罗兰、徐克等一批国际知名电影人的足迹,诸多国际级巨星的到来使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杯熠熠生辉。每届电影节均吸引数百部国内外影片前来参展、参赛,中国影片多次获得电影节大奖。电影节创办至今,先后迎来了近万名中外宾客、130多万人次观众。如今,每年6月为期9天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已经成为上海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景观和上海及周边地区影迷们的重要文化节日。
中国长春电影节 Changchun Film Festival
中国长春电影节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举办的具有国际性的国家级电影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吉林省人民政府、长春市人民政府主办;长春市人民政府、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事业管理局、吉林省文化厅、中国电影发行放映输出输入公司、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和长春电影制片厂联合承办。电影节1992年为第一届,此后每两年举办一次。
电影节期间主要举办的活动有:1、举行开幕式大型文艺晚会;2、进行故事片评奖;3、举办电影交易市场;4、组织中外影片展映;5、举办中国影视剧本交易活动;6、结合长春电影制片厂50周年厂庆举办中外电影工作者联谊活动;7、开展丰富多彩的经贸、科技、旅游活动。8、闭幕式发奖,在发奖仪式之后放映本届电影节获奖影片。
长春电影节的举办是为了扩大各国电影艺术的交流,增进中外电影界人士的友谊,推动电影事业的繁荣与发展,电影节以友谊、交流、发展为宗旨,组委会聘请中外电影界著名艺术家、理论家7至9位,组成评奖委员会,对参赛的华语片、外语片进行评奖,设《金鹿杯》、《银鹿杯》。
中国珠海电影节
中国珠海电影节是经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由广东省珠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永久性的国家电影节。
中国珠海电影节创办于1994年,每两年一届,原名“中国珠海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节”,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从1996年的第二届起改为现名,首届于1994年6月在珠海市举行。
电影节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促进海峡两岸及香港地区电影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为宗旨,口号是:团结、交流、创新、繁荣。电影节不仅加强内地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电影界的交流与合作,而且跨出两岸四地的范围,接纳评选海内外由华人担任主创人员的影片,朝着“国际华语电影节”的目标发展。电影节设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编剧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女配角奖、最佳摄影奖等奖项,分别颁发奖杯和奖金。
中国珠海电影节本着加强内地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电影界的交流与合作,而且将跨出两岸四地的范围,逐步接纳评选海内外由华人担任主创人员的影片,朝着“国际华语电影节”的目标发展。
童牛奖 Calf Awards
中国电影童牛奖系全国电影四大奖之一,是专为奖励优秀儿童少年影片、表彰取得优秀成绩的儿童少年电影工作者而设立的。
1985年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受国家广电部、教育部、文化部、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委托创办了中国电影童牛奖。其宗旨是团结少年儿童电影工作者,在党的文艺方针和教育方针的指导下,不断提高我国儿童少年电影的创作水平,为广大小观众拍摄出更多更好的儿童少年电影,让健康优秀的精神食粮伴随孩子们成长。
取名“童牛奖”,是因为在农历牛年创办的这一奖项,体现了少年儿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敢精神和电影工作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创作态度。 该奖两年评选一次,从2002年起改为每年评选一次。为了鼓励更广泛的电影工作者为儿童少年而创作,评奖项目基本涵盖了儿童少年电影不同年龄段,不同风格、样式的电影及电影创作的各个方面。
其中包括:优秀故事片三部(按观众年龄档次:低幼、3—6年级学龄儿童、初中到高一年级各一部),优秀儿童少年美术片、科教片、纪录片长短片各一部。优秀创作者单项奖分设剧作、导演、演员、摄影、美工、音乐、录音、特技、剪辑、化妆、服装、道具等。根据每届创作情况,可增设戏曲片奖、译制片奖以及特别奖、荣誉奖、鼓励奖等;如当届某奖项无适当影片或人选时可空缺,各奖项均不求其全。童牛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逢单年评奖前两年度全国生产的儿童少年影片及优秀创作人员。评选办法:由各电影制片单位推荐,再征求当届评选地区儿童少年代表对影片的意见,最后由著名电影艺术家、评论家、事业家、教育家及少年儿童工作者组成的童牛奖评选委员会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选出各奖项获奖者。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Beijing Student Film Festival
奖项名称: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创办时间: 1993
主办单位: 中国电影基金会 中国电影报社 北京市学生联合会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 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 More ...
奖项介绍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北京电视台影视部、中国电影报社、北京市电影公司、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影基金会、北京市学生联合会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的一项大型文化活动。
创建于1993年,是当今中国每年始于春季的第一个电影节。其权威性受到电影界人士普遍认同,被誉为中国电影界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奖。历届有多部获奖影片后来在国内政府奖、金鸡奖、百花奖和东京、柏林、西班牙等国际电影节获得各种奖项。 “大学生电影节”以“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为宗旨,以“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为特色,在教育、文化和影视三界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电影前辈凌子风、著名导演谢铁骊、谢晋等曾为大学生电影节题词,希望大学生电影节能推动中国电影的发展。
“大学生电影节”还是中国青年导演初试艺声的舞台,霍建起、张扬、金琛、施润玖等新生代导演曾在这里首次获奖,最佳处女作奖和艺术创新特别奖的设立传达出大学生们对影坛新鲜力量的期待和鼓励。
“大学生电影节”不但赢得电影创作者和大学生观众的青睐,还获得国家广电总局及相关政府部门的认同,在广电部2001年召开的北戴河会议中,赵实部长两次提到“大学生电影节”对我国电影事业及高校文化所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大学生电影节日益成为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民间电影活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电视台、凤凰卫视中文台、《北京晨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等80余家媒体对电影节进行系列报道,电影节闭幕暨颁奖晚会在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欢聚一堂》栏目、北京电视台等重要媒体多次播出,取得较大反响。
“大学生电影节”于每年的4月20日--5月4日之间召开。电影节组委会秘书处办公室设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她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参赛影片几乎囊括最新优秀国产影片,学生评委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参与人数居国内电影节之最。 本届电影节设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观赏效果、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艺术创新特别奖等奖项,在大学生投票推选的基础上,由大学生和青年评论家组成的评委会评定。电影节主会场设在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此外还将在北京20余所著名大学放映参赛影片,观影人次达20余万人次。
“大学生电影节”还将举办专题影展、专题讨论和专题讲座等众多学术活动,集中学界、业界各路英豪,共同探讨最新热门影视话题。老中青年导演与演员,在新片首映式、参赛片剧组见面会、著名导演专题研讨会等活动中与大学生欢聚一堂。“大学生电影节”不仅是大学生的电影盛会,也是电影人的青春聚会。
“大学生电影节”还对大学生自己拍摄的录像作品进行评奖。“大学生录像作品大赛”是国内唯一面向大学生的影视文化赛事。今年的参赛片规模和评奖规模进一步扩大,参赛对象扩展到香港,关注群体成直线上升。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是国内惟一将内地和港台电影作品同时纳入视野的电影评选活动,由南方都市报发起,创办于2001年,旨在通过两岸三地电影人的交流,电影的多方面对比,创造一个更开放、活泼、新锐的电影评论环境,全面推动中国电影的创造。
-------------------------------------------------------
中国香港 (Hongkong)
香港电影金像奖 Hong Kong Film awards
“香港电影金像奖”于1982年由《电影双周刊》创办。这是从《电影双周刊》每年邀请影评人评选十大电影的扩大和延续。目的是通过评选与颁奖形式,对表现优异的电影工作者加以表扬,同时亦检讨过去一年电影的成绩,亦希望藉此促进香港电影的贸素,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1982年与香港电台合作举办第一届的颁奖礼,当时只有十大华语及外语片奖及五个奖项。其后与星岛报业合办第二届与第三届,以后就由《电影双周刊》独力举办。
评判团由香港资深电影人担任,同时邀请世界知名导演、演员担任评奖嘉宾。最初只设立了五项奖:“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剧本奖”、“最佳男、女演员奖”,以后又陆续增设了“最佳男、女配角奖”、“最佳新演员奖”、“柯达特别大奖”、“最创新意奖评判团大奖”、“有特别表现影片评判团大奖”等,1990年,又设立了“终身成就奖”,以上奖项全部授予香港摄制的影片。另外,为了扩大金像奖的影响和规模,评判团还设立了“十大华语片奖”和“十大外语片奖”。1996年(第十六届),金像奖制定了新的评奖规则:提名奖(第一轮投票)中的最佳影片奖由所有电影从业人员投票选出,其他专业奖项由各电影专业团体分别选出,身兼数职的电影制作人员可利用多重身份投票,但最佳影片奖只能投一次票;第二轮投票确定最终获奖的名单。
香港电影金像奖于1982开始举行,并于1993年12月正式注册成为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有限公司。金像奖董事局由十个本港专业电影协会派员组成,包括电影双周刊,香港影业协会、香港电影导演会、香港戏院商会、香港专业电影摄影师学会、香港动作特技演员公会、香港电影编剧家协会、香港演艺人协会、香港电影美术学会及香港电影剪辑协会。董事局每月召开常务会议,解决会内的决策性问题,至于跟进、执行工作和协会内外的行政及管理事务则交由金像奖秘书处负责处理。 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为一非牟利团体,祇靠每年的电视台、电台广播版权费及海外发行收入来维持日常基本开支。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奖 Hong Kong Film Critics Society Awards
由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主办,始于1995年。每年1-2月举行评选,评选范围为上一年度在香港公开上映的华语电影。
香港电影金紫荆奖 Golden Bauhinia Awards
奖项名称: 香港电影金紫荆奖
创办时间: 1996
主办单位: 香港影评人协会
奖项介绍
香港电影金紫荆奖是由香港影评人协会主办,始于1996年,每年举办一次,本协会共有会员四十多人,其中包括电影教育、电影研究、电影工作者方面的专业人士及学者。目的是推动香港电影文化的发展,鼓励创作更多优秀电影,总结一年香港影坛的成绩。
“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编剧”、“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摄影”、“终身成就大奖”,还有“十大外语片”及“十大华语片”两奖项,令本会的特色和奖项代表性与意义能够延续,并寄望未来有更完满的发展。
香港电影双周刊评奖
由香港《电影双周刊》杂志创办于1981年,由影评人投票选出,分为“十大华语片”及“十大外语片”。评选范围是当年在香港地区放映的影片。1996年以后该评奖纳入“香港电影金紫荆奖”。
-------------------------------------------------------
中国台湾 (Taiwan)
台北电影节
由台北市政府主办、台北市文化局承办,台湾电影文化协会、台湾艺术大学执办。始于1998年,每年一届。 是台湾地区重要的电影盛会,从第四届开始把主题定位于“城市、市民、学生”,并由以国际城市为主题的“城市影展”、以“台北电影奖”“台北主题奖”为况赛单元的“市民影展”、以及以国内外学生作品为主的“国际学生电影金狮奖”三部分级成。
金马奖 Golden Horse Film Festival
「金马奖」自民国五十一年创办,是政府为促进国片制作事业,对优良国片及优秀电影工作者所提供的一项竞赛奖励。「金马」二字取自於金门、马祖的头一字组合而成。亦符合全球主要影展界以「金字招牌」为号召的潮流。
台北金马影展是台湾年度的重要电影文化盛事,主要活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份是金马奖华语影片竞赛。第二部份为台北金马国际影片观摩展,广邀世界各国当年度的杰出电影作品参展,目的在将世界级的优秀电影介绍给国内观众,拓展国人观影视野,并期激发更多的创作活力。近年并增加国际数位短片竞赛,邀请世界数位短片作品进行竞赛,处近以数位媒材作为影像创作的新趋势。
民国七十九年开始,第二十七届金马奖由行政院新闻局交由中华民国电影事业发展基金会主办,其下并设立台北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敦聘九至十五位电影学者及从业人员担任执行委员,设主席一人、秘书长一人、副秘书长一人负责推动会务,下设三个组,行销宣传组负责所有厂商合作、造势及周边活动、媒体宣传及文宣刊物制作等业务,竞赛组负责华语影片竞赛、金马奖颁奖典礼及国际数位短片竞赛等,影展组则负责影展内容策划、影片及影人邀约、字幕翻译制作、拷贝运送及影展现场执行等各项事宜。
-------------------------------------------------------
美国 (Usa)
奥斯卡奖 Academy Awards
当前世界上影响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电影奖,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院颁发。
奖项由来: 1927年5月,在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成立的宴会上有人建议,为了推动电影艺术的发展,对有成就者应给予奖励。与会者一致同意并由当时参加会议的米高梅公司美工师塞德里克.吉本斯在桌布上画了个草图,后由刚从艺术学校毕业的青年艺术家乔治.斯坦利塑成铜像。这尊铜像是个手握长剑、站在一盘电影胶片上的男性人体塑像,高10.25寸,表面镀金,所以叫金像奖。当时叫这个奖为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年度奖,简称“学院奖”。
名称由来: 1931年的一天,学院的新任图书管理员玛梅丽特.赫丽发现办公室里的金像很象她叔叔奥斯卡。一个记者把她的话在第二天报导了。从此“奥斯卡”之名逐渐被人们运用,学院奖反而很少被人提及。最初奥斯卡奖的授予,采取宴会形式,以后改为发奖大会,后又在发奖大会上增加了文娱节目,自第一届以来,除了1930年和1933年外,都是每年举行一次。
历史记录: 1929年1月,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就1927年下半年至1928年上半年的电影创作进行了评选,5月16日在好莱坞的罗斯福饭店举行了第一次授奖典礼,共颁发了十五尊金像。1928年制作的《翼》是第一部获得最佳影片奖的影片;第一位获得最佳女演员奖的是珍妮.盖诺;第一位最佳男演员奖获得者是埃米.詹宁斯,他于1950年在德国去世。
主要项目:最佳影片奖,最佳女演员和男演员奖,最佳导演奖。其他还有最佳摄影、美工、服装设计、原剧本、改编剧本、改编配乐、剪辑、视觉效果、作曲、音响奖。此外还颁发一些特别荣誉奖。每次竞选都分两个阶段:提名和投票阶段。投票由电影艺术与科学院的三千余会员进行。他们从集体投票中选出最佳影片,然后分门别类按专业选举最佳演员、导演、编剧、摄影等,表决揭晓后进行授奖仪式。由名演员作司仪,由前奥斯卡奖获得者授奖。
金球奖 Golden Globes
金球奖,始终笼罩在奥斯卡的阴影之下,更像是奥斯卡前的一次预演。金球奖始自1943年,由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主办,是美国影视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金球奖共设有24个奖项,金球奖的被提名者名单通常是在圣诞节前公布,颁奖晚会则选在一月中旬举行。金球奖颁奖晚会的举办地点曾多次变动,不过近几年似乎已经固定在贝弗利山的希尔顿饭店。作为每年第一个颁发的影视奖项,金球奖被许多人看作是奥斯卡奖的风向标。近十几年来二者结果的对比似乎也能很好地证明这一点。
圣丹斯电影节 Sundance Film Festival
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独立制片电影节。圣丹斯电影节是专为没有名气的电影人和影片设立的电影节。由罗伯特·雷德福于1984年一手创办,经过这些年的积累,这个美国本土的小电影节已成为独立制片业的重要精神支柱,许多好莱坞的新锐导演都视其为执导主流商业大片的跳板。而好莱坞大制片公司要找新秀,“圣丹斯电影节”又是不容错过的人力资源库。一年一度的圣丹斯电影节每年1月18日-28日在美国犹他州的帕克城举行,为期11天。
金草莓奖 Razzie Awards
由约翰.威尔逊在1981年设立,由“金草莓奖基金会”组织评选,是与奥斯卡唱对台戏、专评好莱坞最差影片和最差演员的奖项,每年评选一次。得奖名单在每年3月24日即奥斯卡颁奖前夜公布。得奖名单有时并非该年度最烂(但多半也好不到哪里去),而是以〔亏〕为主旨,因此一些大成本电影或大牌歌手跨界演出,往往会因树大招风而中奖!每年还故意选在奥斯卡颁奖典礼前一天公布得奖名单。
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Montreal World Film Festival
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 Los Angel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始自1975年,与纽约影评人协会奖、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称之为美国三大影评人奖。创始人是当时任洛杉矶时报影评人的查理卓别林和自由撰稿人鲁斯巴切勒。目前,该协会拥有53名会员,涵盖洛城当地报纸、杂志、电台、电视频道的有名影评人,是所有影评人协会中会员成分最广泛的。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从来不像纽约同行们一样标榜品味,该奖根本无惧于选择那些票房巨片,同时也愿意肯定那些艺术性高的小成本影片。除了评奖外,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成员还积极参与电影相关事物当中。在过去三十多年来,该协会曾资助和举办了很多电影界的盛事,并捐赠了不少基金给洛城的电影机构,特别是那些涉及到电影资料保护的项目。
美国电影学会奖 AFI Awards USA
美国电影协会创办,2002年1月15日颁发第一届学会奖。简称AFI Awards(American Film Institute's Awards),每年一届。美国电影学会1996年为庆祝电影诞生一百年,举办了美国影史百大经典电影的票选活动,博得良好口碑,因此之后每年都针对不同主题举办盛大票选,2001年起更设立了年度十大美国电影,表扬这十部电影的幕前幕后所有主要电影工作者,不细分奖项,皆大欢喜。

③ 电视剧和电影演员都有哪些重要奖项

  1. 中国电影金鸡奖 中国电影金鸡奖是中国电影界专业性评选的最高奖,是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于1981年创办的,以奖励优秀影片和表彰成绩卓著的电影工作者。 首届金鸡奖评奖活动于1981年(农历鸡年)5月举行,以金鸡啼鸣象征百家争鸣并激励电影工作者闻鸡起舞,故名金鸡奖。从第一届开始金鸡就有产“双黄蛋”的传统,最佳故事片有8届是“双黄蛋”甚至“三黄蛋”,可以说举世罕见。金鸡奖每年评选一次,评奖委员会由电影专家组成,因此又被称为“专家奖”。 金鸡奖设最佳故事片、记录片、科教片、美术片、戏曲片,最佳男主角、女主角、男配角、女配角,最佳编剧、导演、摄影、美术、音乐、录音、剪辑、特技、服装、化装、道具等20个左右奖项(时有增减),必要时增设特别奖或者荣誉奖。奖品为金鸡雕像。 2.大众电影百花奖 中国群众性的电影奖。《 大众电影 》杂志编辑部主办,由群众投票评选。百花奖创办于1962年,有11.7万人参加评选;第二届(1963)增至18万多人。1980 年举办了第三届,有70多万人参加评选。此后每年举行一次。百花奖主要奖项包括:最佳故事片、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女演员、最佳男演员、最佳男女配角、最佳摄影、最佳音乐、最佳美工、最佳纪录片、最佳美术片、最佳科教片等。百花奖的选票随《大众电影》发送,评选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大众电影百花奖是由中国发行量最大的电影刊物《大众电影》杂志社主办的一年一度的群众性评奖,和金鸡奖一起通称为“中国电影双奖”。之所以用“百花”命名是为了体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奖品为铜质镀金花神,表示电影是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鲜花。百花奖只代表观众对电影的看法和评价,因此又被称为“群众奖”。 百花奖由《大众电影》发放选票,由读者投票评奖,各项奖均以得票最多者当选。 百花奖评奖始于1962年,但在1963年第二届评奖之后,一直中断了17年,直到1980年才恢复并举行了第三届评奖。此后每年举办一次,到今年已是第28届了。 虽然自1983年以来百花奖只设有最佳故事片、最佳男女演员、最佳男女配角5个名目的奖项,但由于从1980年的第三届评奖开始,“最佳故事片”得奖名额由前两届的1个增至3个,因此,目前的百花奖实际上共有7个奖项。 3.中国电影华表奖 中国电影华表奖是中国电影的最高荣誉奖,其奖杯采用的是北京天安门城楼前的华表造型,每年由国家广电总局对前一年度完成的各片种影片进行评选。其前身是文化部优秀影片奖,每年评选一次。始评于1957年。中断了22年后,从1979年继续进行评奖活动,一年一届。1985年文化部电影局整建制划归广播电影电视部后,更名为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1986年与1987年,1989年与1990年合并举办,2005年后正式改为两年一届,与中国长春电影节隔年举办,1994年开始启用现名。 中国电影华表奖是中国电影政府奖,体现党和国家对电影事业的热情鼓励和大力扶持。本届华表奖共设立17个奖项:优秀故事片奖、优秀戏曲片奖、优秀纪录片奖、优秀科教片奖、优秀美术片奖、优秀对外合拍片奖、优秀电视电影奖、优秀电影技术奖、优秀数字电影奖、外国影片优秀译制奖、优秀电影歌曲奖、优秀导演奖、优秀男女演员奖、电影新人奖、优秀出品人奖和市场开拓奖。 4.金鹰奖 从1983年我国设立金鹰奖以来,到今年已走过17年的辉煌历程,金鹰奖从一个单纯 奖项评选,发展到目前这样一个规模不断壮大的金鹰艺术节,我们看到金鹰奖的评选, 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在中国的上空展翅飞翔。如今在长沙举办的金鹰艺术节就要开幕了, 本报记者就金鹰奖走过17年的辉煌历程作一回顾,在这一回顾中,我们可以看到金鹰奖 的发展及壮大,看到这个奖项越来越为中国内地演艺圈中最为人关注的盛会之一,而由 观众直接评选出的奖项,也使金鹰奖正朝“东方奥斯卡”的目标前进。 难忘开创篇 每一种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的过程,金鹰奖也不例外,在1983年那个丰收的秋天 迎来了第一届金鹰奖的颁奖晚会。80年代的中国,改革的春风迅速吹遍了每一个地方。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一度遭受破坏的文艺迅速地恢复热度,第一届大众电视金鹰奖应 运而生。 在第一届大众电视金鹰艺术节上,推出优秀连续剧、优秀单本剧、优秀短剧、小品 、优秀儿童剧、优秀戏曲片、优秀男演员、优秀女演员、特别奖等几十个奖项。虽然这 样的数量与今日的金鹰奖评选的规模不能同日而语,但金鹰奖的评选也犹如空旷的大地 上突然冒出一株挺拔的大树,给文艺界注入了一股充满希望的力量。 在第一届金鹰奖的颁奖典礼上,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云南电视台、湖南电视 台一起站在荣誉的面前。值得一提的是,陕西电视台也和当时脱颖而出的一些电视台一 起,写下了开创篇的荣誉碑,当年陕西电视台的《喜鹊泪》喜获了优秀单本剧,从那时 开始,也标志着陕西的文艺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而最让人怀念的是第一届获奖的男女演员,他们的名字也和金鹰奖一起,载入了史 册。当年获优秀男演员的是在《武松》中饰演武松的祝延平,在《蹉跎岁月》中饰柯必 舟的郭旭新,在《赤橙黄绿青蓝紫》中饰刘思佳的陈宝国,获得优秀女演员的是《蹉跎 岁月》中出演杜见春的肖雄,在《第五家邻居》中饰京京妈的王馥丽,以及在《上海屋 檐下》中饰杨彩玉的秦怡。 人们说,万事开头难,第一届金鹰奖取得成功后,接下来就有了第二届,第三届… …直到今天,我们仍深深体会到,许多事物难忘的是最初,正因为有了最初才有现在, 因此人们提起昨日会觉得尤加珍贵。 金鹰在前进 从第一届金鹰奖设立以后,一年一度的金鹰奖评选也就拉开了序幕。在1984年开评 的第二届金鹰奖基本上承袭了上一届的风格,但也有一些突破,除了上一届设立的奖项 以外,第二届金鹰艺术节还增设了优秀男、女配角,从此配角也正式走进了金鹰奖的大 门。首次在金鹰奖中获得优秀男女配角的分别是佟瑞敏和王玉梅。而获得优秀男女主角 的达式常、周里京和相虹、茅善玉却似乎没有优秀男女配角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其实在 金鹰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明显感觉到它澎湃的力量,到了第三届,大众电视金鹰奖以 超常的魄力,设立了最佳外国男演员、最佳外国女演员奖,在《血疑》中饰大岛茂的宁 津井健,以及在《女奴》中饰伊佐拉的露塞莉桑脱斯获得了这一荣誉。 金鹰奖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改革和完善的过程,这其中也有很多变化。第四届金鹰奖 又增设了最佳男女配音演员奖,第五届增设了优秀系列片、优秀戏曲片。而金鹰奖面临 最大变革的是1998年的第十六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整个规模空前庞大,组委会共设立了 上百个奖项,不仅有长篇电视剧、中篇电视剧、短篇电视剧,还首次设立了电视剧类单 项奖,导演、编剧、摄像、照明、剪辑、美术、录音等剧组人员终于可以走出幕后,走 上了千万人关注的领奖台,这不可不谓是电视界的一件大事。 金鹰奖发展的三个阶段 金鹰奖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最初评选的规模比较小,设立的奖项也较少,这 时候奖项的评选还处在初级阶段,候选的电视节目也十分单调,全国参评的电视节目也 不多,题材也相对比较集中。 而到了金鹰奖发展第二阶段,大约第七八届之后,这时候我国电视行业面临着一个 快速的发展,各种电视节目受国外的影响以及本身发展的需要,迎来了一个电视行业初 步繁荣的阶段,这时候金鹰奖的评选也逐步向艺术化、思想性等综合评判发展,一些国 内好的影视作品也在这个时候纷纷崭露头角,同时,受港台电视剧的影响,像《戏说乾 隆》等合拍片也在内地大受欢迎。 作为电视金鹰奖的第三阶段,应该是湖南电广买下电视金鹰艺术节,这是国内行业 的一次大手笔。湖南电广传媒一直是近几年风云突起的一支电视生力军,它是湖南卫视 、湖南有线、湖南生活频道等组成的一个电视集团军,就目前的国内电视界来看,湘军 无疑是一支电视界的王牌劲旅,在国内除了老牌的中央电视台,恐怕无人能抗拒这样一 支气魄宏大的电视队伍。 金鹰奖是巨星的摇篮 随着金鹰奖的深入人心,明星们也把金鹰奖看作他们演艺生涯中一个神圣的殿堂。 5.飞天奖 飞天奖是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授权中央电视台、电视剧艺术委员会、中国电视文艺学会举办的中国电视剧奖,是对每年一度电视剧市场艺术成就的一次检阅和评判。它于1981年开始评奖,评委会由聘请的有关专家组成,评定获奖剧目和个人单项奖。飞天奖每年举办一届。 6.香港电影金像奖 Hong Kong Film Awards 【金像奖简介】 “香港电影金像奖”于1982年由《电影双周刊》创办。这是从《电影双周刊》每年邀请影评人评选十大电影的扩大和延续。目的是通过评选与颁奖形式,对表现优异的电影工作者加以表扬,同时亦检讨过去一年电影的成绩,亦希望藉此促进香港电影的繁荣,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1982年与香港电台合作举办第一届的颁奖礼,当时只有十大华语及外语片奖及五个奖项。其后与星岛报业合办第二届与第三届,以后就由《电影双周刊》独力举办。 评判团由香港资深电影人担任,同时邀请世界知名导演、演员担任评奖嘉宾。最初只设立了五项奖:“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剧本奖”、“最佳男、女演员奖”,以后又陆续增设了“最佳男、女配角奖”、“最佳新演员奖”、“柯达特别大奖”、“最创新意奖评判团大奖”、“有特别表现影片评判团大奖”等,1990年,又设立了“终身成就奖”,以上奖项全部授予香港摄制的影片。另外,为了扩大金像奖的影响和规模,评判团还设立了“十大华语片奖”和“十大外语片奖”。1996年(第十六届),金像奖制定了新的评奖规则:提名奖(第一轮投票)中的最佳影片奖由所有电影从业人员投票选出,其他专业奖项由各电影专业团体分别选出,身兼数职的电影制作人员可利用多重身份投票,但最佳影片奖只能投一次票;第二轮投票确定最终获奖的名单。 香港电影金像奖于1982开始举行,并于1993年12月正式注册成为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有限公司。金像奖董事局由十个本港专业电影协会派员组成,包括电影双周刊,香港影业协会、香港电影导演会、香港戏院商会、香港专业电影摄影师学会、香港动作特技演员公会、香港电影编剧家协会、香港演艺人协会、香港电影美术学会及香港电影剪辑协会。董事局每月召开常务会议,解决会内的决策性问题,至于跟进、执行工作和协会内外的行政及管理事务则交由金像奖秘书处负责处理。 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为一非牟利团体,只靠每年的电视台、电台广播版权费及海外发行收入来维持日常基本开支。 7.台湾电影金马奖 台湾金马影展是台湾年度性文化活动,其目的是藉由欣赏艺术电影 以推广国内外电影,进而了解世界各地文化,创办于1962年,由台湾中华民国电影事业发展基金会赞助。每年举办一届(其中1968、1974年停办),主要评选对象为台湾电影,后扩展了香港电影,九十年代后将大陆电影也纳入评选范围。现在是一个世界华语电影年度评选的奖项。 金马影展是重要电影文化活动,主要活动分为两个部份:第一部分是金马奖华语影片竞赛,包括剧情片、短片、纪录片及动画片等影片奖项;个人奖项则有导演、男、女主角、男、女配角、新人奖、原著剧本、改编剧本、摄影、视觉特效、美术设计、造型设计、动作指导、原创电影音乐、原创电影歌曲、剪辑、音效等;特别奖项为评审团大奖、评审团特别奖;非正式竞赛有观众票选最佳影片。 第二部分为金马国际影片观摩展,此为非竞赛影展,广邀世界各国当年度的杰出电影作品参展,目的在将世界级的优秀电影介绍给中国观众,拓展中国人观影视野,并激发更多的创作活力。 台北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敦聘15位电影学者专家担任执行委员,设主席一人,负责推动会务,并设秘书长一人,副秘书长一至二人襄助主席推动会务,下设三个部门,行政部负责所有行政业务;国内部负责华语影片竞赛及颁奖典礼;国际部负责邀约国际知名优秀影片,并办理国际影片观摩展各项事宜。 8.上海国际电影节 上海国际电影节 (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是中国国内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在中国有很高的重要性。每年6月在中国上海举行。 上海国际电影节由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及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上海文化广影视集团国际大型活动办公室承办。电影节在1993年首次举办,1994年,获得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承认。 上海国际电影节共分为4个主要部分,包括竞赛部分金爵奖、国际电影展览放映、国际电影交易市场,及金爵国际电影论坛暨亚洲新人奖评选。 电影节举办至今,已经吸引了世界各洲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3823部影片的报名, 959部影片展映,累计票房2770万人民币。这是尚没有完全开放的中国电影市场每年度惟一的一次世界影片集萃,因此,每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对上海及周边城市的观众无疑是一次期待已久的电影朝圣,创办至今,已经有150多万人次融入这个中国重要的电影活动中。现在,每年六月期间九天的电影节已然成为上海文化生活一个重要的景观。 9.中国珠海电影节 中国珠海电影节是经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由广东省珠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永久性的国家电影节。 中国珠海电影节创办于1994年,每两年一届,原名“中国珠海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节”,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从1996年的第二届起改为现名,首届于1994年6月在珠海市举行。 电影节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促进海峡两岸及香港地区电影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为宗旨,口号是:团结、交流、创新、繁荣。电影节不仅加强内地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电影界的交流与合作,而且跨出两岸四地的范围,接纳评选海内外由华人担任主创人员的影片,朝着“国际华语电影节”的目标发展。电影节设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编剧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女配角奖、最佳摄影奖等奖项,分别颁发奖杯和奖金。 中国珠海电影节本着加强内地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电影界的交流与合作,而且将跨出两岸四地的范围,逐步接纳评选海内外由华人担任主创人员的影片,朝着“国际华语电影节”的目标发展。 10.法国嘎纳电影节 “嘎纳电影节是一个不关心政治的真空地带,是一个浓缩的好象人们能直接联系,讲同一种语言的微观世界。” 尚·高克(Jean Cocteau) 1939年,法国教育及艺术部部长让·扎伊(Jean Zay)提议在法国创建一个国际电影节。嘎纳因其“阳光及美丽的景色”而当选会址。 第一届嘎纳国际电影节,由路易·卢密耶(Louis Lumière)担任主席,但是被二战延误。1945年,法国国家文艺协会(AFAA)再度被要求在外交部和教育部的支持下组织电影节;自1946起,刚创造的法国国家电影中心也联合支持。 1946年9月20日,嘎纳国际电影节作为战后的第一个重要的国际文化盛事,在嘎纳的旧赌场里举行。当时,嘎纳国际电影节是一个设有董事会的非营利组织;并在1972年变成慈善机构。除了1948年和1950年 —— 因为缺乏资金嘎纳电影节被取消以外—— 每年都举行为期两周的嘎纳电影节;1951年以前是在9月举行,后来变成 5月。1968年,嘎纳电影节因政治骚乱被迫中断。 最开始的时候,嘎纳电影节主要是一个旅游和社交事件,更像是电影论坛而非 赛事。 几乎所有参展的电影都可获得奖项。历经多年后,随着参加者的急剧增加和新的经济后盾,嘎纳电影节改变了原来的定位,逐渐演变为电影工业中最为媒体关注的年度盛事。时至今日,每年约有一千六百个媒体的四千多个记者参加嘎纳电影节。 1959年“电影市场”的创建更增添了嘎纳国际电影节的影响力;其不但提供了一个商业平台,而且为电影工业的买家和卖家之间的会晤及讨论提供了便利 。在其不断发展的45年间,嘎纳电影场已成为全球电影行业的主要市场。同样,在2000年创建的围绕电影宫的国际村(Village International)也使越来越多的国家能促进自己的文化及电影,并为他们的制片人和电影工业提供支持。 与正式提名并行的是1962年创建的“国际影评周”和1969年创建的“导演双周”。这两项活动都设有各自的竞赛单元。1978年,时任电影节总代表吉尔·雅各布(Gilles Jacob)创立了“金摄影机奖”(Caméra d'or),以奖励三个竞赛中的最佳影片。 嘎纳国际电影节初期,是由各国选送自己的电影来参赛。1972年,总代表莫里斯·贝西(Maurice Bessy),电影节主席法伍尔·勒·布埃(Favre le Bret)和董事会毅然决定嘎纳电影节自此将是参赛影片提名的唯一决策者,自行在全球范围内提名参赛影片。这个决定标志着一个转折点,很快被其他的电影节效仿。 1998年,吉尔·雅各布(Gilles Jacob)创立了“电影基石”(Cinéfondation)提名全球电影学校的短片和中片,旨在发现和提携新的电影人才。自此,各国家和地区的两千多部电影被送到电影节竞选提名。 追随电影基石的构想,2000年的秋天在巴黎开办的嘎纳电影节官邸也是为年轻的电影人提供在国外发展自己的拍摄计划的机会并鼓励其在国际的推广。 2000年,自1978年起一直担任嘎纳电影节的总代表的吉尔·雅各布(Gilles Jacob),继皮尔·福娃(Pierre Viot)之后被董事会选为主席 。皮尔·福娃(Pierre Viot)从1985年到2000年担任主席,2000年成为电影基石会长。从2001年起,吉尔·雅各布(Gilles Jacob)由嘎纳电影节总经理维若妮卡·盖拉(Véronique Cayla)及艺术总监特艾里·福茂(Thierry Frémaux)协助工作。 他们加强了嘎纳电影节作为年度国际电影讲坛的地位。所有的电影风格、学派和类型都各得其所。无论是通过电影放映还是通过众多丰富电影节的文化、艺术活动:讨论会、表彰会、大使讲堂、音乐会、展览等,其永恒的目标是为了电影艺术的成长服务。 嘎纳电影节不仅是电影产业从业人员聚会的理想场所,而且也非常注意那些促进电影发展的艺术家的才能。历经数年,嘎纳电影节以其在电影的艺术水准和商业影响之间取得的平衡著称于世。不但为展示的影片保证了一个独特的国际化的平台,而且在维护“为广泛的受众提供电影产品”的理念同时,也揭示和反映世界电影的发展和趋势。 11.奥斯卡 “奥斯卡金像奖”的正式名称是“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1927年设立,每年一次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半个多世纪来一直享有盛誉。它不令反映美国电影艺术的发展进程和就而且对世界许多国家的电影艺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1927年5月,美国电影界知名人士在好莱坞发起组织一个“非赢利组织”,定名为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Academy of mo 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缩写为A.M.P.A.S.)它的宗旨是促进电影艺术和技术的进步。学院决定对优秀电影工作者的显著成就给予表彰立了“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Academy Award),1931年后“学院奖”逐渐被其通俗叫法“奥斯卡金像奖”所代替,现在其正式名称已鲜为人知。

    满意就采纳!!!!!!!!!!!!!!!!!!!!!!!!!!!

④ 英皇电影到底 和 成龙什么关系啊

成龙是英皇电影的创始人。

成龙英皇影业有限公司是成龙在2003年8月跟好友英皇总裁杨受成合资开设的公司,第一部作品就是《新警察故事》。

2014年,英皇电影成功与UA院线合作,在佛山南海怡丰城成立首间英皇UA电影城。随后不断扩展业务至其他主要城市,计有珠海富华里、上海虹桥天地及佛山岭南站都相继落成及营运。此外英皇电影首间独资品牌英皇电影城于2015年12月在合肥万象城亦正式投入服务。

(4)珠海电影票房扩展阅读

英皇电影的得奖或口碑佳作包括:2009年《证人》赢得七项影帝殊荣,甄子丹主演《一个人的武林》、成龙所主演《十二生肖》、姜文所执导《一步之遥》、林超贤所执导《魔警》,以及代表香港角逐第88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破风》等。

此外,英皇电影亦一向致力发行优质好莱坞及亚洲电影,计有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入殓师》,韩国话题之作《熔炉》,以及《惊天魔盗团》系列、《饥饿游戏》系列等多部好莱坞名片。

⑤ 中国电影电视有哪些奖项

电影领域:

百花奖创办于1962年,是由中国历史最长、发行量最大的电影杂志《大众电影》根据当年中国国产电影发行放映情况,提出候选名单、刊发选票、组织读者、观众投票的评奖活动。1963年举办了第二届之后,一直中断了17年,直到1980年才恢复举办了第三届,此后每年举行一次,自2005年起,百花奖与金鸡奖隔年评选一次。

之所以用“百花”命名是为了提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百花奖只代表观众对电影的看法和评价,因此又被称为“观众奖”。百花奖自创办以来只设有最佳故事片、最佳男女演员、最佳男女配角5个名目的奖项,从1980年的第三届评奖开始,“最佳故事片”得奖名额由前两届的1个增至3个。目前百花奖的主要奖项包括:最佳故事片、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男女演员、最佳男女配角、最佳摄影、最佳音乐、最佳美工、最佳纪录片、最佳美术片、最佳科教片等。

⑥ 求救......在线等

〗…心若倦了泪也干了……

这份深情难舍难了……曾经拥有天荒地老……已不见你暮暮与朝朝……这一份情永远难

了……愿来生还能再度拥抱……爱一个人如何厮守到老……怎样面对一切我不知道……

回忆过去痛苦的相思忘不了……为何你还来拨动我心跳……爱你怎么能了今夜的你应该

明了……缘难了情难了

时代,速食的爱情,我们还能感动吗?

那仿佛是一个阴雨绵绵的春天傍晚,躺在昏暗的房子里,半睡半醒之间,收音机轻

轻转出来这首凄怨缠绵的歌曲,那把哀怨的女声,仿佛把我们带到前世今生的挣扎之中,

让我窒息,让我疼痛,往事在歌声中浮沉,我被歌声击倒了,我几乎黯然泪下,……那,

就是这首万芳唱的《新不了情》。1994年最流行的国语歌。在那个春天,流行了整整一

季!

歌词很浅白,和李宗盛的《当爱已成往事》异曲同工,说的是歌中人已经曾经沧海,

“心若倦了,泪也干了”,也许是一份不了之情,让她再也承受不了爱情的折磨,可是,

昔日的情人和往事却袭击了她,“拨动我心跳”,她苦苦挣扎,不想再次被伤害……说

的都是现代人的感情生活,不知多少流行情歌都一再说过,但是,这一首歌,以她优美

哀怨的旋律,当然还有万芳动情的演绎,在那个多雨的春天,在我那个雨季,深深打动

着我。

后来才知道,这是一首同名电影的主题曲,一直想一睹为快,后来在一年的情人节,

在电视上终于看到了这部又叫好又叫座的电影,《新不了情》,由刘青云和袁咏仪主演。

是一个老土得不能再土的故事。

女主人公阿敏是庙街艺人的女儿,不幸地,她患了绝症,可是天性活泼乐观的她对

生命充满了执着,对爱情充满了憧憬,不折不挠和病魔作斗争,丝毫不惧生命的脆弱。

这时,怀才不遇的乐手阿杰闯进了她的生活。阿杰因为和做女明星的女友分手而搬到这

伙江湖艺人附近住,得以接触这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他们相处之下,都觉得从对方身

上找到了爱情的感觉,而阿敏的乐观坚强更给阿杰很多启示,使他从事业的低谷中爬起

来……可是就在他们沉溺于爱河之中时,残酷的死神再次破灭了他们梦想,阿敏终于被

病魔夺取了生命,剩下一份不了的深情留给阿杰永恒的遗憾……整一出70、80年代经典

的美国文艺电影《爱情故事》的翻版,可是,就是在1990那个怀疑爱情鄙夷正经的年代、

香港那个最最现实世故的大都市,这么一部小成本制作,竟然破了历来的文艺片票房记

录,许多人看了再看,泪流了再流,更在当年的电影评奖中大获全剩,袁咏仪就是从此

名声雀起的,电影中的歌《新不了情》也成了卡拉ok的大热门……可是,这个蹩脚的故

事已经是老套了呀,袁咏仪的演绎做作可笑,也并不能给我们留下多少深刻印象,为什

么就是这么一部拙劣之作却能深深地打动着我们呢?

——也许是都市人在繁忙的生活中,对爱情已经麻木了吧,我们的思想是如此的幼

稚,如此的脆弱,所以,一旦我们能稍为停顿下来,我们依然是一无所有。物质的富有

并不能弥补心灵上的空虚,在我们已经世故的内心深处,其实还是渴望一场轰轰烈烈的

爱情。《新不了情》其实就是都市人一个梦想:象阿敏那样子完美的女孩,在现在已经

是越来越少;他们那样至情至性的爱情,已经到了被我们所取笑的地步了,我们就只能

在电影这个“梦工厂”里寻找我们遗失已久的感动了。《新不了情》恰恰是暴露了都市

人的脆弱和梦想!这也是现代都市生活的悲哀!我们的感动,我们的真诚都去了哪里??

所以,这样老套的情节却一再能感动着我们本以为麻木的的都市人,象后来的《铁

达尼》,象现在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相信以后也一样会如此,只要我们的城市依

旧烦嚣。

⑦ 最受关注的国际电影节

电影节
开放分类: 电影、电影节

世界著名电影节及其奖项

一、国外知名的电影节及电影相关奖项

美国奥斯卡电影金像奖(Academy Awards)

官方网站:http://www.oscar.com/
当前世界上影响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电影奖,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院颁发。

奖项由来: 1927年5月,在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成立的宴会上有人建议,为了推动电影艺术的发展,对有成就者应给予奖励。与会者一致同意并由当时参加会议的米高梅公司美工师塞德里克.吉本斯在桌布上画了个草图,后由刚从艺术学校毕业的青年艺术家乔治.斯坦利塑成铜像。这尊铜像是个手握长剑、站在一盘电影胶片上的男性人体塑像,高10.25寸,表面镀金,所以叫金像奖。当时叫这个奖为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年度奖,简称“学院奖”。

名称由来: 1931年的一天,学院的新任图书管理员玛梅丽特.赫丽发现办公室里的金像很象她叔叔奥斯卡。一个记者把她的话在第二天报导了。从此“奥斯卡”之名逐渐被人们运用,学院奖反而很少被人提及。最初奥斯卡奖的授予,采取宴会形式,以后改为发奖大会,后又在发奖大会上增加了文娱节目,自第一届以来,除了1930年和1933年外,都是每年举行一次。

历史记录: 1929年1月,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就1927年下半年至1928年上半年的电影创作进行了评选,5月16日在好莱坞的罗斯福饭店举行了第一次授奖典礼,共颁发了十五尊金像。1928年制作的《翼》是第一部获得最佳影片奖的影片;第一位获得最佳女演员奖的是珍妮.盖诺;第一位最佳男演员奖获得者是埃米.詹宁斯,他于1950年在德国去世。

主要项目:最佳影片奖,最佳女演员和男演员奖,最佳导演奖。其他还有最佳摄影、美工、服装设计、原剧本、改编剧本、改编配乐、剪辑、视觉效果、作曲、音响奖。此外还颁发一些特别荣誉奖。每次竞选都分两个阶段:提名和投票阶段。投票由电影艺术与科学院的三千余会员进行。他们从集体投票中选出最佳影片,然后分门别类按专业选举最佳演员、导演、编剧、摄影等,表决揭晓后进行授奖仪式。由名演员作司仪,由前奥斯卡奖获得者授奖。

欧洲电影奖(European Film Awards)

官方网站:http://www.europeanfilmacademy.org/
1988年在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倡议下设立,第一次颁发欧洲奥斯卡---欧洲电影奖。该奖的宗旨是永久树立欧洲各国都遵循的电影的艺术精神,意在唤醒全球观众对欧洲艺术人文电影的信心及支持。原来欧洲电影奖总部一直设在德国柏林,进入90年代后期,欧洲电影奖打破了地域限制,把十年庆典移师伦敦。2000年欧洲电影奖在法国的巴黎举行。1988年1996年德国电影导演WimWenders接替瑞典导演IngmarBergman担任拥有1000名成员的欧洲电影学术学院主席。最初的奖座---持葡萄的男子,由柏林艺术家Markus Lupertz设计,1997年原奖座被一位身着欧洲星长裙的长发美女取代,由英国设计家TheoFennell设计。很凑巧此美女身高和美国奥斯卡完全一样,一对儿般配的骄傲冤家。

英国电影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官方网站:http://www.bafta.org/
英国电影学院创建于1947年,原主要表彰对象是英国电影及由英国籍演员演出的外国影片,相当于英国的奥斯卡奖,但近年来提名较开放,只要在英国正式上映的影片都可获提名,奖项改为面向世界各国的影片进行评奖,使之产生了更大的影响。现在的奖项设置已与奥斯卡奖类似。1959年与电影制片人和导演公会合并,改名为电影和电视学会,1975年又改名为英国电影与电视艺术学院。1947年开始评奖,每年一次,2月25日开奖。首届设最佳影片、最佳英国片、最佳纪录片奖。第2届增设最佳专题片奖。第3届增设联合国奖。第6届增设最佳英国女演员、最佳英国男演员、最佳外国女演员、最佳外国男演员、最有前途的新人5项奖。以后几乎每几届就有新的奖项产生。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号称“国际电影节之父”。1932年8月6日在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创办。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电影艺术水平。1934年举办第2届后每年8月底至9月初举行一次,为期两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度停办。大战结束后于1946年恢复举行。1932年至1942年,奖项分为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短片、意大利影片、外国影片,以及最佳导演、编剧、男女演员、摄影、音乐等奖。此外,还有特别奖、综合奖、“墨索里尼杯”、“双年节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设“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圣马克铜狮奖”等。

威尼斯国际电影设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电影节,它始办于1932年,被誉为"国际电影节之父",参加该电影节第一届活动的只有几个国家,二十几部影片参赛。意大利政府拨款资助,还专门为电影节建造了电影宫,所以规模逐渐扩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意大利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使其评奖活动附上法西斯色彩,让德国和意大利的影片频频得奖,引起英、美、法等国家电影界的强烈不满。反法西斯国家的电影工作者纷纷拒绝参赛。电影节不得不停办。直到1946年才恢复。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和其它大型国际电影节一样,都有自己的宗旨:奖励世界各地有价值的、有创造性的、并且适合进行国际发行放映的优秀影片,促进世界各地电影工作者之间的交往和合作,并为发展电影贸易提供方便。同时根据形势的不同,每届还提出不同的口号。

电影节的大致内容如下:第一,评奖活动。威尼斯电影节设立的奖项很多,有"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圣马克铜狮奖"、意大利电影评论家奖、国际电影评论家奖、国际天主教组织奖、国际电影新闻协会奖、记录片奖,等等。评奖之前要组成有权威性的评审委员会,我国导演谢晋、陈凯歌都当过评委。中国电影自八十年代以来频频在威尼斯得奖。

圣丹斯国际电影节

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独立制片电影节。圣丹斯电影节是专为没有名气的电影人和影片设立的电影节。由罗伯特·雷德福于1984年一手创办,经过这些年的积累,这个美国本土的小电影节已成为独立制片业的重要精神支柱,许多好莱坞的新锐导演都视其为执导主流商业大片的跳板。而好莱坞大制片公司要找新秀,“圣丹斯电影节”又是不容错过的人力资源库。一年一度的圣丹斯电影节每年1月18日-28日在美国犹他州的帕克城举行,为期11天。

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始于1985年的东京国际电影节(T.I.F.F)是当今世界9大A级电影节之一。由东京国际映像文化振兴会和东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主办。电影节定于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举行。 旨在发掘新人和奖励青年导演,要求正式参赛片导演的作品不能超过三部。因而入围导演多为新生代影人。已是一个获得国际电影节联盟承认,和夏纳、威尼斯等著名电影节齐名的、亚洲最大的电影节。从1992年起改为每年举办一次。

柏林国际电影节

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欧洲第一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筹划,得到了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和电影界的支持和帮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

主奖有"金熊奖"和"银熊奖"。"金熊奖"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银熊奖"授予最佳导演、男女演员、编剧、音乐、摄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别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还有国际评论奖、评委会特别奖等。80年代,每年30~4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放映影片200~300部。电影节每年举行一次。1978年起,为了和法国的戛纳国际电影节竞争,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举行,为期两周。

柏林国际电影节于1951年在美国或者从更宽泛意义上说在三个西方盟国的倡议下创立。这以后的十年内,电影节已经确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玛·伯格曼、萨蒂亚吉特·雷伊、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安东尼奥尼、罗曼·波兰斯基和法国"新浪潮"导演让-吕克·戈达尔、弗朗索瓦·特吕弗、克洛德·夏布罗尔都以他们的影片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了巨大的国际性的成功。

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了一个明显的停滞时期。1971年,在传统的影片竞赛之外创立了新电影国际论坛。1974年,电影节上出现了第一部苏联影片,一年后,东德影片也加入进来。政治气候发生了变化,西德和东德签署了条约。从此,柏林电影节把自己重新定位为国际电影生产的一面镜子,使电影节在东西方之间的汇合与调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国际电影节已与戛纳、威尼斯等电影节一道成为最主要的国际电影节。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吸引了大量观众,而且还吸引了许多电影制作人。超过60个国家的报纸、杂志、互联网、电台、电视台的将近3000名新闻记者蜂拥而来,每年仅公开的电影放映就吸引了超过35万宾客。

柏林电影节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围电影参与的竞赛单元,在竞赛结束,由国际性的评委会颁发电影节主要奖项。

柏林电影节"发现"了一大批电影导演,如今他们的地位已经写进了电影史。柏林国际电影节的获奖者包括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安东尼奥尼、让-吕克·戈达尔、英格玛·伯格曼、西德尼·吕美特、克洛德·夏布罗尔、罗曼·波兰斯基、萨蒂亚吉特·雷伊、卡洛斯·绍拉、李安、张艺谋、罗伯特·阿尔特曼、约翰·卡萨维茨和其他许多人。

戛纳电影节

戛纳电影节成立于1939年夏天,而其间因二次世界大战及1968年“五月革命”的财务因素等,曾断断续续进行数年,1969年后的影展活动服日渐稳定,且增设了“导演双周”,到1971年后,市场交易就愈来愈热门了…。

在短短双周之内,影展的活动分为了六个项目:“正式竞赛”、“导演双周”、“一种注视”、“影评人周”、“法国电影新貌”、“会外市场展”。有两组的评审委员分别评审长片和短片,“正式竞赛”的部份由各国电影文化界人士组成,其人选都是颇有声望的导演、演员、编剧、影评人、配乐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担任主席,然而,主席常会影响到大奖评审的客观性,所以,最近几年常遭人诟病。另外,在非竞赛的部份,主要则是提拔新人,以及让杰出的非商业影片有机会公开映演,且“导演双周”及“一种注视”几乎已发掘了不少有潜力或已成功的导演。

有关奖项部份,则分为“金棕榈奖”、“评委会特别奖”,第一个奖属于大奖,算是最佳影片,象征了导演的最高荣誉,第二个奖常选一到三部优良作品颁发,另外则有一些名目不少的个人奖,如:“最佳导演奖”、“最佳演技奖”、“国际青年批评家奖”等不一。竞赛部份通常从世界各地挑出二十四部影片,且作为开幕或闭幕的影片,不参与竞赛

法国凯撒奖(César Awards)

官方网站:http://www.cesarcinema.com/
法国国内电影的最高评奖,有“法国奥斯卡”之称,由法国电影艺术与技术学会和法国电视二台合作举办。并组织评选投票产生。它以法国著名雕塑家巴勒达西尼·凯撒命名(因凯撒奖奖座由他设计)。始于1976年,每年一届。首届设13个单项奖,即最佳法国片、导演、编剧、男女主角等。1982年开始增设最佳处女作奖。1984年又增设最佳男女青年演员希望奖。

美国电影金球奖(Golden Globes)

官方网站:http://www.goldenglobes.org/
金球奖,始终笼罩在奥斯卡的阴影之下,更像是奥斯卡前的一次预演。金球奖始自1943年,由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主办,是美国影视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金球奖共设有24个奖项,金球奖的被提名者名单通常是在圣诞节前公布,颁奖晚会则选在一月中旬举行。金球奖颁奖晚会的举办地点曾多次变动,不过近几年似乎已经固定在贝弗利山的希尔顿饭店。作为每年第一个颁发的影视奖项,金球奖被许多人看作是奥斯卡奖的风向标。近十几年来二者结果的对比似乎也能很好地证明这一点。

美国电影学会奖(AFI Awards)

官方网站:http://www.afi.com/
美国电影协会创办,2002年1月15日颁发第一届学会奖。简称AFI Awards(American Film Institute's Awards),每年一届。美国电影学会1996年为庆祝电影诞生一百年,举办了美国影史百大经典电影的票选活动,博得良好口碑,因此之后每年都针对不同主题举办盛大票选,2001年起更设立了年度十大美国电影,表扬这十部电影的幕前幕后所有主要电影工作者,不细分奖项,皆大欢喜。

美国影评人协会奖(National Society of Film Critics Awards)

地方网站:http://nsfc.zap2it.com/nsfc/cda/
作为美国五大影评人协会中历史最悠久的奖项,国家影评奖历来被视作奥斯卡最重要的风向标之一。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有95年历史,成员包括电影历史家及电影艺术系学者等。它的各个奖项是由一个150人的委员会以及12人的审查小组票选产生。

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Awards)

官方网站:http://www.nbrmp.org/
美国奥斯卡的风向标之一。

美国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Los Angels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官方网站:http://www.lafca.net/
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始自1975年,与纽约影评人协会奖、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称之为美国三大影评人奖。创始人是当时任洛杉矶时报影评人的查理卓别林和自由撰稿人鲁斯巴切勒。目前,该协会拥有53名会员,涵盖洛城当地报纸、杂志、电台、电视频道的有名影评人,是所有影评人协会中会员成分最广泛的。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从来不像纽约同行们一样标榜品味,该奖根本无惧于选择那些票房巨片,同时也愿意肯定那些艺术性高的小成本影片。除了评奖外,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成员还积极参与电影相关事物当中。在过去三十多年来,该协会曾资助和举办了很多电影界的盛事,并捐赠了不少基金给洛城的电影机构,特别是那些涉及到电影资料保护的项目。

美国纽约影评人协会奖(New York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

官方网站:http://www.nyfcc.com/
美国三大影评人奖之一。

美国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Chicago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

官方网站:http://www.chicagofilmcritics.org/
美国三大影评人奖之一。

美国金草莓奖(RAZZIE Awards)

官方网站:http://www.razzies.com/
由约翰.威尔逊在1981年设立,由“金草莓奖基金会”组织评选,是与奥斯卡唱对台戏、专评好莱坞最差影片和最差演员的奖项,每年评选一次。得奖名单在每年3月24日即奥斯卡颁奖前夜公布。得奖名单有时并非该年度最烂(但多半也好不到哪里去),而是以〔亏〕为主旨,因此一些大成本电影或大牌歌手跨界演出,往往会因树大招风而中奖!每年还故意选在奥斯卡颁奖典礼前一天公布得奖名单。

美国独立精神奖(Independent Spirit Awards)

官方网站:http://www.ifp.org/
1985年成立。专门表扬低成本电影,现今已成为美国独立制片界的最高荣誉奖,不容小觑。每年三月下旬举行颁奖典礼。

日本《电影旬报》电影奖

创刊于1919年的《电影旬奖》于1924年开始进行年度佳片评选,最初只选出最佳外国电影;1925年起对外国片分艺术片、娱乐片两类开展评选;1930年起又分“日本现代电影”、“日本古装电影”、“外国无声电影”、“外国有声电影”进行评选;之后,固定为年度10部最佳日本电影、10部最佳外国电影、最佳日本影片导演、最佳外国影片导演四个项目的评选,

“年度十佳”是战前最权威的电影奖项。随着战后电影繁荣时期的到来,电影旬报年度评选项目越来越多,渐趋“奥斯卡化”,分为最佳日本影片、最佳外国影片、最佳导演、编剧、男女主演、男女配角、新秀男女演员等,并扩大了读者参与程度,上述奖项,由读者同样选出一遍。

Internet电影奖(internet movie awards)

参与者最多、最知名的在线电影奖项,所有获奖电影无一例外是好莱坞大制作。

二、中国电影节及电影相关奖项

中国长春电影节

中国长春电影节创办于1992年,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举办的具有国际性的国家级电影节。每两年举办一次,与中国电影华表奖隔年举办。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吉林省人民政府、长春市人民政府主办;长春市人民政府、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事业管理局、吉林省文化厅、中国电影发行放映输出输入公司、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和长春电影制片厂联合承办 。本届电影节的宗旨是:友谊、交流、发展。电影节组委会将聘请电影界各方面专家组成评委会。本届电影节设下列奖项:1、最佳华语故事片奖(包括合拍故事片);2、最佳外语故事片奖;3、优秀华语故事片奖;4、优秀外语故事片奖;5、最佳编剧奖;6、最佳导演奖;7、最佳男主角奖;8、最佳女主角奖;9、最佳男配角奖;10、最佳女配角奖;对获奖者,电影节组委会分别颁发金鹿杯、银鹿杯,证书和奖金。

中国珠海电影节

中国珠海电影节创办于1994年,原名“中国珠海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节”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从1996年的第二届起改为现名,电影节本着加强内地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电影界的交流与合作,而且将跨出两岸四地的范围,逐步接纳评选海内外由华人担任主创人员的影片,朝着“国际华语电影节”的目标发展。

中国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北京电视台影视部、中国电影报社、北京市电影公司、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影基金会、北京市学生联合会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的一项大型文化活动。

她创建于1993年,是当今中国每年始于春季的第一个电影节。其权威性受到电影界人士普遍认同,被誉为中国电影界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奖。历届有多部获奖影片后来在国内政府奖、金鸡奖、百花奖和东京、柏林、西班牙等国际电影节获得各种奖项。 "大学生电影节"以"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为宗旨,以"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为特色,在教育、文化和影视三界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电影前辈凌子风、著名导演谢铁骊、谢晋等曾为大学生电影节题词,希望大学生电影节能推动中国电影的发展。

"大学生电影节"还是中国青年导演初试艺声的舞台,霍建起、张扬、金琛、施润玖等新生代导演曾在这里首次获奖,最佳处女作奖和艺术创新特别奖的设立传达出大学生们对影坛新鲜力量的期待和鼓励。

"大学生电影节"不但赢得电影创作者和大学生观众的青睐,还获得国家广电总局及相关政府部门的认同,在广电部2001年召开的北戴河会议中,赵实部长两次提到"大学生电影节"对我国电影事业及高校文化所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大学生电影节日益成为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民间电影活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电视台、凤凰卫视中文台、《北京晨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等80余家媒体对电影节进行系列报道,电影节闭幕暨颁奖晚会在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欢聚一堂》栏目、北京电视台等重要媒体多次播出,取得较大反响。

"大学生电影节"于每年的4月20日--5月4日之间召开。电影节组委会秘书处办公室设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目前,第九届电影节已在积极进行。她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参赛影片几乎囊括最新优秀国产影片,学生评委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参与人数居国内电影节之最。 本届电影节设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观赏效果、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艺术创新特别奖等奖项,在大学生投票推选的基础上,由大学生和青年评论家组成的评委会评定。电影节主会场设在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此外还将在北京20余所著名大学放映参赛影片,观影人次达20余万人次。

"大学生电影节"还将举办专题影展、专题讨论和专题讲座等众多学术活动,集中学界、业界各路英豪,共同探讨最新热门影视话题。老中青年导演与演员,在新片首映式、参赛片剧组见面会、著名导演专题研讨会等活动中与大学生欢聚一堂。"大学生电影节"不仅是大学生的电影盛会,也是电影人的青春聚会。

"大学生电影节"还对大学生自己拍摄的录像作品进行评奖。"大学生录像作品大赛"是国内唯一面向大学生的影视文化赛事。今年的参赛片规模和评奖规模进一步扩大,参赛对象扩展到香港,关注群体成直线上升。

中国台北电影节

由台北市政府主办、台北市文化局承办,台湾电影文化协会、台湾艺术大学执办。始于1998年,每年一届。 是台湾地区重要的电影盛会,从第四届开始把主题定位于“城市、市民、学生”,并由以国际城市为主题的“城市影展”、以“台北电影奖”“台北主题奖”为况赛单元的“市民影展”、以及以国内外学生作品为主的“国际学生电影金狮奖”三部分级成。

中国电影金鸡奖

该奖始创于1981年中国农历鸡年。它是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的,由电影艺术家、电影评论家参与评选的专业性电影奖。奖杯以金鸡啼晓象征百家争鸣,同时亦包含着激励电影工作者闻鸡舞、奋发前进的意义。该奖每年评选一次。

大众电影百花奖

该奖始创于1962年,1964年停办。1980年恢复举办。它是由中国电影家协会所属《大众电影》杂志社主办的,经由广大观众投票产生的群众性电影奖。它以百花盛开象征影坛繁荣,鼓舞电影工作者为广大群众创作出更好的影片。该奖每年评选一次。

中国电影华表奖

中国电影华表奖是中国电影的最高荣誉奖,其奖杯采用的是北京天安门城楼前的华表造型,每年由广播电影电视部对前一年度完成的各片种影片进行评选。华表奖的前身是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始评于1957年。中断了22年后,从1979年继续进行评奖活动,一年一届。1985年文化部电影局整建制划归广播电影电视部后,更名为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1986年与1987年,1989年与1990年合并举办,2005年后正式改为两年一届,与中国长春电影节隔年举办,1994年开始启用现名。

中国电影童牛奖

中国电影童牛奖系全国电影四大奖之一,是专为奖励优秀儿童少年影片、表彰取得优秀成绩的儿童少年电影工作者而设立的。1985年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受国家广电部、教育部、文化部、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委托创办了中国电影童牛奖。其宗旨是团结少年儿童电影工作者,在党的文艺方针和教育方针的指导下,不断提高我国儿童少年电影的创作水平,为广大小观众拍摄出更多更好的儿童少年电影,让健康优秀的精神食粮伴随孩子们成长。

中国香港电影金像奖

香港电影金像奖”於1982年由《电影双周刊》创办。这是从《电影双周刊》每年邀请影评人评选十大电影的扩大和延续。目的是通过评选与颁奖形式,对表现优异的电影工作者加以表扬,同时亦检讨过去一年电影的成绩,亦希望藉此促进香港电影的贸素,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1982年与香港电台合作举办第一届的颁奖礼,当时只有十大华语及外语片奖及五个奖项。其后与星岛报业合办第二届与第三届,以后就由《电影双周刊》独力举办。

中国香港电影金紫荆奖

香港电影金紫荆奖(Golden Bauhina Awards)由香港影评人协会(HKFCA)主办,始于1996年,每年举办一次,本协会共有会员四十多人,其中包括电影教育、电影研究、电影工作者等方面的专业人士及学者。目的是推动香港电影文化的发展,鼓励创作更多优秀电影,总结一年香港影坛的成绩。

中国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奖

由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主办,始于1995年。每年1-2月举行评选,评选范围为上一年度在香港公开上映的华语电影。

中国台湾电影金马奖

"金马奖"是台湾为促进华语片制作事业,对优良华语片以及优秀电影工作者所提供的一项竞赛奖励。该奖创办于1962年,由台湾中华民国电影事业发展基金会赞助,每年举办一届(其中1968、1974年停办),主要评选对象为台湾电影,后扩展了香港电影,九十年代后将大陆电影也纳入评选范围。现在是一个世界华语电影年度评选的奖项,至1999年一共举办了36届,奖励了许多优良华语影片及优秀的电影工作者,成为华语影片制作事业最崇高的荣誉指标,也直接或间接地带动了整体电影事业的发展,对华人电影事业,有很大的帮助和鼓励。

中国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是国内惟一将内地和港台电影作品同时纳入视野的电影评选活动,由南方都市报发起,创办于2001年,旨在通过两岸三地电影人的交流,电影的多方面对比,创造一个更开放、活泼、新锐的电影评论环境,全面推动中国电影的创造。

⑧ 几个主旋律电影,为什么只有空天猎票房那么低

原因如下:
1、天空猎实在国庆期上映,而国庆期,成龙的英伦对决;刘德华甄子丹的追龙都是非常强有力的对手。

2、由于前期战狼2的火爆,观众对战争动作类影片多了一些免疫力,如果天空猎水平不能超过战狼很多,则很难取胜,现在看了也正是如此!

3、空战类电影不像普通动作,一般军迷都是看不懂的其中的道,所以,自然难以引起共鸣例如桶滚机动、例如最后的巴伦支海手术刀等。而战狼2的撤侨和五星红旗,是中国人都会引起共鸣。
4、空天猎不算烂片,但是是一部非常平庸的电影,除了歼20(还有空警500等),其他没啥亮点!而观众都是要看故事的,空天猎主要是故事没讲好!
所以看完后很多人都说,空天猎飞机太好看了,歼10、空警500、幻影、歼20都给电影加分,就是女主角和男主角不给力。下次飞机多一点,主角还是演你们的跑 男去吧!

⑨ 影视版权投资收益回报率是多少,投资电影国家政策支持吗

2017年3月国家电影产业促进法的颁布,投资电影已经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

电影投资属于高风险高收益项目。一部票房好的电影,投资收益回报高达3000%。但是高收益的前提,咱们要理性对待。选择电影是一门学问,差的电影可能票房连百万都不到,说的吓人的话,一部电影下去,亏损90%都是有可能的。

就目前来说什么样的题材更适合大众参与呢?

喜剧题材:优势在于观众群体庞大,老少皆宜。缺点也很明显,对于演员,笑点包袱的要求比较严格。

军事题材:这类电影基于广电局备案困难,拍摄不易,军械装备难申请。物以稀为贵,电影潜力较大。但是基于电影数量稀少缘故,可以参与的电影不多。这个就需要看准,及时入手!

阅读全文

与珠海电影票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成龙一场电影片酬 浏览:999
法国4k超清电影 浏览:260
经典十部顶级韩国爱情电影 浏览:424
这个杀手不太冷女主角电影里叫什么6 浏览:396
杨洋刘亦菲电影节视频 浏览:749
电影情人中床戏视频图片 浏览:880
时光疑云电影完整版 浏览:283
蜡笔小新大电影我的新娘 浏览:866
电影大全电影完整版观看放映厅 浏览:664
76威尼斯电影节获奖名单 浏览:636
电影院可以拍什么抖音 浏览:973
2021五一档电影票房冠军预测 浏览:93
法国描写妓女的电影 浏览:22
电影爱情带字图片迅雷下载地址 浏览:133
战狼电影英文台词 浏览:477
电影美好年代背景音乐 浏览:556
武打电影片段音乐 浏览:525
电影中感人的背景音乐 浏览:322
迷色睡美人电影完整版 浏览:516
台湾电影醉生梦死豆瓣 浏览: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