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雪有哪些传统习俗
一、腌腊肉
老南京有句俗语,“小雪腌菜,大雪腌肉”,意思就是说小雪节气腌咸菜,而到了大雪节气就要腌肉。以前,由于受各种条件所限制,冬天新鲜蔬菜很少,价格也贵,所以,农村人家就习惯于在小雪前后腌菜,漫长寒冷的冬天就靠着这些腌制食品下饭。
Ⅱ 谁有电影《农民工》(《民工潮》),或者下载地址的,提供一下,谢谢!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g3NTg5MDg4.html,这个可以下
Ⅲ 二十四节气小雪,农村地区都有哪些习俗
1、腌腊肉
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3、吃刨汤
“喝刨汤”是中国西南部等农村地区历史悠久的民俗。在“杀猪,迎接新的一年”的民间活动中,仍然热煮熟的新鲜猪肉被称为“刨汤”。
Ⅳ 小雪的习俗哪些
小雪有腌腊肉、吃糍粑、晒鱼干、吃刨汤等一些习俗。
腌腊肉
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杭州人往往会趁着这个节气开始腌制酱鸭、腊肉。小雪节气时,天气寒冷,正是腌制东西的好时候,这个时候腌制的腊肉正好在过年的时候可以拿出来当做年货,并且可以储藏很长时间,因此民间就有了小雪腌腊肉的习俗了。
吃糍粑
糍粑是一种非常受人欢迎的食物,大多数糍粑的原料都是糯米,在南方某些地方,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事件。到了现在,人们不仅仅只是在小雪的时候才吃糍粑,糍粑已经成了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吃的一种食物了。
晒鱼干
小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干粮。乌鱼群会在小雪前后来到台湾海峡,另外还有旗鱼、沙鱼等。人们在晒鱼干的时候,通常都会选择一些比较大的鱼,将鱼处理干净之后,按照自己喜欢的口味在鱼的身上涂抹调料,最后将鱼放在外面晾干,然后就可以把鱼放进冰箱了。
吃刨汤
小雪前后,土家族群众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热烈的气氛。吃“刨汤”,是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在“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中,用热气尚存的上等新鲜猪肉,精心烹饪而成的美食称为“刨汤”。刨汤是一种土家族特有的美食,很多人会觉得这就是吃活肉,非常不习惯这样的食物,这可能是因为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同吧。
Ⅳ 在小雪节气这一天有哪些习俗
“小雪”的到来,意味着冬季降雪即将拉开大幕。“小雪”并不是一定下雪,而是说小雪时节,气温下降,温度降到了可以下雪的程度,但是由于地表温度还不够低,就算降了,雪量也会很小,甚至没有。所以,这天是否会降雪,还要看当下的天气情况。冬季来了,我们迎接小雪节气,民间有哪些民俗呢?
3、晒鱼干
说到晒鱼干,一般要选大鱼,因为小鱼一晒没多少肉,买回鱼后,把鱼去鳞,若鱼身较大,应在脊背骨下及另一边的肉厚处,分别开片,使卤水易于渗透,然后将鱼身剖腹,去掉内脏。将鱼清理干净后,一般不拿水清洗,那样鱼容易坏,如果想洗,洗后必须把水沥干、擦干。然后将盐、花椒、大料、陈皮、小茴香放入锅中炒至微黄,均匀抹在鱼的内外两侧,调料多少依自己口味而定,抹完后,便可以将其平放在一个相对较大的容器里面,在阴凉处进行晾置。四到五天后,将容器内的鱼上下翻个,以便调料均匀吸收。
Ⅵ “小雪”节气的由来
一、关于小雪节气简介
每年11月22日或23日,视太阳到达黄经240°时为小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曰:“10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这个时期天气逐渐变冷,黄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与小雪节令一致。虽然开始下雪,一般雪量较小,并且夜冻昼化。如果冷空气势力较强,暖湿气流又比较活跃的话,也有可能下大雪。如1993年11月15~20日,北方一部分冬麦区就下了大到暴雪。
二、关于小雪节气的由来
“小雪”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小雪”时值阳历11月下半月,农历十月下半月。雪小,地面上又无积雪,这正是“小雪”这个节气的原本之意。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这就是说,到“小雪”节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故雪下得次数少,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因此,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小雪和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三、小雪节气的饮食建议
1、红枣:补气血
枣味甘性温、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能。
2、栗子 :补肾
冬天的食补重点是肾,栗子被称为“肾之果”,有补肾壮腰、活血化瘀功能,很适合冬天人体的需要。
3、羊肉:改善血液循环
冬天吃羊肉可促进血液循环,可改善因阳气不足而导致的手足不温、畏寒怕冷等症状。
4、牛肉:暖胃
牛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等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手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和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寒冬食牛肉,有暖胃作用,为寒冬补益佳品。
5、大白菜:提高免疫力
大白菜中含丰富的及膳食纤维、胡萝卜素,少量的蛋白质、脂肪、等。大白菜中膳食纤维和维生素A、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对人体的肠道健康、视力发育和免疫力的提高都有很大帮助。它具有消食的作用;除此之外,它还具有清肺止咳的作用。大白菜中锌的含量也在蔬菜中名列前茅,对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补充大脑营养有重要的作用。
6、红薯:健脾胃
由于红薯能供给人体大量的黏液蛋白、糖、维生素A和维生素C,因此具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以及和胃、暖胃、益肺等功效。因此,小雪节气常吃红薯能防止肝脏和肾脏中结缔组织萎缩,防止胶原病的发生。
7、白萝卜:利肺
民间流传“冬吃萝卜夏吃姜”之谚语,萝卜古称菜菔,也称萝卜为“土人参”。中医认为,冬季服食白萝卜,可健脾养胃、益气补精,且能预防疾病,有益于健康。冬季人们很注重养生饮食,却缺乏运动,体内会积聚过多的热,而白萝卜可助于消化、去咳止痰的作用。
8、荸荠:利咽化痰
荸荠是寒性食物,既可清热泻火、利咽化痰,又可补充营养,但荸荠生长在泥中,外皮和内部都有可能附着较多的细菌和寄生虫。
所以不宜生吃,不妨将其洗净后煮粥。煮熟的荸荠更甜,而且能与谷物粮食营养互补,起到清热化痰的作用。
Ⅶ 急求:感人的事例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一个个震撼人心的抢险救灾的画面感到着全国人民。这其中,有一张令许多人心灵受到冲击的照片:5月13日早晨,在北川灾区一片四周仍在冒烟的废墟上,一个左臂受伤的幼童躺在一块小木板做的临时担架上,用他稚嫩的右手向八位抬他的解放军战士敬礼……这个只有3岁的孩子叫郎铮,是北川县曲山幼儿园的小朋友。